“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02: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

第一篇:“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

“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召开

11月24日,由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图文信息中心12楼会议厅举行。

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会长、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黄硕林教授,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应祺教授,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长唐文乔教授、上海市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主任许柳雄教授到会并讲话。

与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就现代渔业发展特别是远洋渔业的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在现代渔业发展方面,专家们认为我国现代渔业以及远洋渔业发展正处于“走出去”战略三部曲中的第二步,要抓住机遇谋发展,提出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合理制订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管理体制,重视科学研究。在远洋渔业发展方面,要充分认识世界渔业资源变化以及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强化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捕捞船队发展要有针对性,要实现从而单纯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渔业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要提升现有捕捞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包括远洋运回国内渔获物的加工、销售和流通,以及措施和途径。

研讨会气氛热烈,内容丰富,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海洋科学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

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市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

2010年11月25日

第二篇: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将是渔业发展的必由出路,是近海渔业发展的有利补充。但发展远洋渔业不是想搞就可以搞成搞好的事,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如何提高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目前的远洋渔业主要是金枪钓、鱿鱼钓、和拖网等。渔业生产的效益与资源分不开,远洋渔业亦不例外,我们公司在远洋渔业上主要是从事鱿鱼钓作业,最早是远赴西南大西洋公海进行鱿钓作业,由于受资源的影响,连续2年效益一般,有一年出现亏损,后来我们再未参加西南大西洋鱿钓生产。而今年从西南大西洋传来的信息,是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估计各船的效益都创下历史奇迹。金枪钓的效益理论上讲应该是有利可图的,但几年来,为何从事金枪钓的企业多数都没有突出的效益,甚至出现亏损呢?直观的原因是利润空间的绝大部分被中间商垄断,我们缺乏属于自己的销售商。实际上应该说我们缺乏销售人才,当然,我们的远洋船员,包括职务船员的文化水平低、素质差,船只设备技术状况差也是一个方面。

我们认为,要搞好远洋渔业生产的发展,应该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在其他方面,我们不能落脚,但在我们具有的优势方面,更要突出,才能显现出我们的实力。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拖网。不论单拖还是双拖网,我们都不怵任何人,在任何海域拖网作业,我们都不会拜下风。开发朝鲜东海渔场,事实上早在2003、2004年就有我国渔船前往,而且效益比较不错,但那是以民间组织的私下出国,风险大;2005年就出现朝鲜东海热点,一时间,拥有正式与非正式手续的船只蜂拥而至,但不论如何,效益都非常不错。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在单拖网方面,目前竹荚鱼单拖网,仍是效益比较好的,是极具吸引力的项目,但就大多数企业而言,购置和经营大拖的资金链是一般企业望尘莫及的,资金压力太大。

二,有关补助问题

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国家对远洋船只进行的燃油补贴,使我们企业深受鼓舞,使我们发展远洋渔业的干劲倍增,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山东省作为渔业大省,争取更多的补助,是对远洋渔业发展一个有利的推动。虽然我们企业积极考察远洋渔业项目,但毕竟是企业的力量不能产生与政府部门的效果,国家的激励政策包括燃油补贴、资源探捕补助等等,应该对有能力进行探捕的企业进行扶持,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邀请有关专家参与和监督,结束后提交有关结果报告,不论成功与否,都应公开探捕结果。国家的有关补助政策,我们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作些调整,但不能停止,停止的话,意味着过去的努力将付之东流。三,有关省财政贴息资金范围和扶持对象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发展远洋渔业的企业,在起步之初,都经历了资金筹集的压力和苦痛,所谓是既然决定要走远洋渔业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走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远洋渔业企业程度不同程度地都有贷款,巨额贷款及利息是企业经营的沉重负担。我们认为贴息资金的运用,不应只局限于造新船。对在造船之初,没有接受省资金(贴息)扶持的,在经营过程中,也可不同程度地享受资金扶持。

四,如何解决我省目前远洋渔业单位小而分散、竞争力差的问题

我们认为解决此项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增加协会的力量,充实协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协会要变成办实事,多办事的服务实体,协会应该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渔业发展项目和方案,供企业参考,协会应该在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起协调和连接作用。协会可以独立或协助企业参与考察论证远洋渔业项目,作出充分论证后,可安排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前往探捕,同时应该作好国家扶持政策的了解和申请。只要企业在远洋渔业项目上得到效益和实惠,积极性就高,相应地就可以提高竞争力。如果协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能真正为企业办事,其他一切免谈。

五,关于建立海外基地的问题

建立海外基地是进一步稳定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环节,但建立海外基地涉及的因素实在太多:有涉渔海域的资源问题,是否可长久发展;该地区的治安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建设基地资金。资金投入比较大,况且在撤离后的处理问题。目前,我们没有合适的地点可考虑建立海外基地。

第三篇:杭州市现代渔业发展

杭州市现代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明确杭州“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根据《杭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实现了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养型的两个转变,成功地实现了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增加了渔民收入,改善了渔业社会及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实现了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推进了区域特色渔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根据我市生态资源特点,着力进行特色渔业区域布局,建成了一大批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形成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的生态高效产业区。如余杭区建成了国家级万亩本牌中华鳖标准化示范区,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生态甲鱼之都”;萧山区建成了8.6万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出口基地,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西湖区建成了3000亩无公害罗氏沼虾养殖基地;桐庐建成了富春江千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建德市建成了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网箱养殖特色基地;淳安县建成了千岛湖60万亩有机鱼养殖基地等一大批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使我市水产养殖更趋区域化、规模化和特色化,极大提升了我市水产养殖的规模和产业优势。

2、开展了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我市的龟鳖类、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优势品种养殖,已被列入全省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计划。结合生态县、市的建设,并与建设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了一批市级优势品种养殖示范基地。累计已建成渔业示范园区42个,园区产值占全市渔业产值80%以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高效产业区,使我市水产养殖业更趋规模化、特色化和产业化。

3、推进了生态池塘改造工作。累计完成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改造面积12.54万亩、年作年修面积12.92万亩,分别完成计划数的149.2%和280.8%,超额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其中申报省、市级示范项目174个,面积达到9.56余万亩,均已通过竣工验收,完善了基础设施,规范了养殖生产,为提升我市渔业生产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4、培植了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努力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吸收工商资本投资渔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渔)户”等模式,我市已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延伸了产、加、销产业链,既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又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渔业生产向深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30家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其中萧山南美白对虾加工企业9家,加工率已达到60%以上。

5、引导了休闲渔业健康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十一五”期间,我市休闲渔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集养殖、垂钓、游乐、观赏、餐饮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上规模、上档次休闲渔业基地280多家(其中省级挂牌达37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2010年接待游客250多万人次,产出达3亿余元。休闲渔业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能产生较大效益,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日渐成为我市渔业产业结构立体调整的一个新亮点。

6、拓展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通过建市场,创名牌,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产品展销、推介会,提升了我市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市已建成以余杭区勾庄水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县(市)水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以上海等大城市市场为依托,以水产品营销大户为纽带的水产品市场网络体系。2010年市场交易量达32.5万吨,交易额达34.9亿元。此外,我市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形成了以南美白对虾、甲鱼、鮰鱼、罗非鱼、鲟鳇鱼子酱等一批出口拳头产品,出口贸易额达5900万美元。

——提升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启动了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在余杭区、萧山区、西湖区、桐庐县等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基地中,选择确定6家水产养殖企业为市级示范点,开展以甲鱼为主的可追溯试点管理工作。推广了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全市已建成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面积7.4万亩,已推广仿生态甲鱼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黑鱼与常规鱼混养、青虾与珍珠蚌混养、莲田养鱼、斑点叉尾鮰网箱健康养殖等十多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推进了标准化水产养殖生产,制订并发布了省、市和区、县(市)三级渔业生产技术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近50项,并组织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生产的示范推广。

——完善了渔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推进了水产良种体系建设,继续依法发放苗种生产许可证,全面推行种苗生产许可证制度,并依法加大水产种苗生产许可的监管力度,确保苗种生产的安全、有序。“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中华鳖(日本品系)、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淡水白鲳、鲑鳟、斑点叉尾鮰、鳜鱼、湘云鲫等养殖新品种,开发了三角鲂、长吻鮠、鲌鱼等钱塘江土著经济鱼类品种。全市常规鱼的原、良种养殖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至2010年末,我市共有国家级水产原种场一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一家,省级水产良种场三家,全市持证规模水产种苗场60余家,繁育品种60余种,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省、市及县四级水产原良种苗场组成的水产种苗繁育体系。

2、建立了水产病害测报体系。加强了水产病害测报防控体系建设,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各区、县(市)建立了“杭州渔技网”、“渔技110”和水产病害预警预报系统。充分发挥《杭州水产》、《杭州渔技网》及“渔技110”三位一体的信息平台作用,积极与省、市科研单位联动开展暴发性鱼病、疑难病症的诊断及防控技术研究,组织开展现场病原诊断和病害防控技术指导,在传递信息、传授健康养殖技术、开展咨询服务、病害防控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3、开拓了渔政执法工作新局面。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十一五”期间,市本级投入300余万元在钱塘江、千岛湖、运河、苕溪、富春江流域实施增殖放流活动,投放13个品种3970余万尾鱼苗。2009年,农业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9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在杭州圆满完成。期间,杭州市主放流区将向钱塘江投放重要经济鱼类苗种1100万尾,放流品种包括三角鲂、花鱼骨、中华鳖、中华绒螯蟹、花鲢、青鱼、鲤鱼、草鱼、长吻鮠、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等11个品种,有力地改善了我市水域生态环境,恢复了水生生物资源,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渔民收入,保障了渔业资源的稳定。开展渔业行政执法活动,加大对渔药、添加剂等渔业投入品的源头监管执法,查处大要案,依法打击各种假冒伪劣经营行为,维护渔业发展秩序和渔民合法权益。市渔政总站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有力地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增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四)实施了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全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部署,积极工作,取得成效。“十一五”期末,全市对95.5万亩水面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并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

(五)培植了水产行业中介服务组织

为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市努力培植水产行业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宣传发动、自愿参加、建章立制、注册登记,在全市成立了水产行业协会,通过这个自发自治组织,为各养殖企业(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力争使渔业生产实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零星销售向大中城市规模销售的转变,达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目的。全市已建各类渔业专业合作组织17个(登记注册15个),其中专业协会10个、专业合作社6个、专业商会1个,拥有会(社)员1325人,生产(经营)规模4万余亩(其中网箱养殖180亩)。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都市渔业发展为方向,按照“统筹城乡、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增收惠民”的基本思路,根据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三农”方针政策,自觉地把渔业发展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不断增强渔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围绕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和促进我市现代渔业发展这一主线,着力推进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和谐发展秩序,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跨越发展,促进全市渔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为全面推动我市现代渔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保障“三大安全”原则。现代渔业建设必须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以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平安渔业”作为建设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

二是坚持生态协调发展原则。现代渔业建设必须坚持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必须坚持渔业经济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建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实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渔业。

三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现代渔业建设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通过引进和改良品种,推广先进实用和高新技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渔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四是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原则。现代渔业建设必须优化水产品品质和品种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强化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努力提高渔业综合经济效益。

五是坚持持续和低碳发展原则。现代渔业建设必须坚持适时、适度开发,统筹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行健康、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的养殖生产技术,实现渔业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项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二五”时期我市现代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渔业结构调整为手段,渔业平台创新为载体,加强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品物流业,大力提升设施渔业,推进以渔业主导产业集聚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核心区、生态循环渔业样板区、渔业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等为主要内容的渔业现代园区建设。现代渔业建设深入推进,渔业经济稳步发展,主要水产品供给充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渔业社会事业持续推进,渔民收入不断增加。到“十二五”末,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渔业总产量达到23.0万吨,年均递增2.5%左右;渔业总产值达到52.0亿元,年均递增5.5%左右;现代渔业园区产值占全市渔业产值80%以上;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6%以上,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三、实现“十二五”渔业规划目标任务的对策与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向现代渔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杭州渔业要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原则,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主题,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现代渔业产业综合体和渔业经济新增长点,全力抓好以下事关杭州现代渔业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渔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适应渔业可持续发展新要求,以现有的市、区、县(市)、乡(镇)三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点)为依托,不断增强和完善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体系功能,为我市渔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二)进一步完善水产良种培育、繁殖和养殖推广体系 一是严格实施水产种苗生产许可制度。

二是加大对各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力度。在原有国家、省、市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基础上,建设河蟹、杂交鳢、冷水性鱼类等良种繁育场,同时建设一批二级水产良种培育场。加大对新老水产原、良种场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改造、提升现有繁育设施,更新、培育原、良种亲本等。

三是实施水产养殖良种工程。争取财政支持,以实施项目的形式,加大对水产原良种开发、引进、培育、繁殖和推广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原良种的养殖覆盖率,争取至“十二五”末,我市的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三)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一是全面提倡和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新理念和技术,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所有渔业养殖水域、养殖品种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二是健全、完善鱼类病害防治、测报网络体系。在原有网络体系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市、区、县(市)、乡镇三级鱼类病害防治与测报网络,充分发挥“渔技110”作用,建立起鱼类病害预警预报系统。

三是全面实施水产品产地准出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同时实施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确保我市生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在稳定现有养殖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发有市场前景、养殖适应性广、经济和营养价值高的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采取引进外域和开发本地土著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并重的方式,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力争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万亩,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产量与常规鱼类品种的养殖产量之比达到8∶2。

二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在八大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基础上创建一批现代渔业综合体。即:

(1)在萧山围垦地区为养殖基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十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综合体。

(2)在余杭区运河、塘栖、仁和及径山等镇为养殖基地的生态甲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万亩生态鳖养殖综合体。

(3)在淳安县千岛湖为养殖基地的有机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三十万亩有机鱼养殖综合体。

(4)在西湖区双浦镇为养殖基地的罗氏沼虾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万亩罗氏沼虾养殖综合体。

(5)在余杭区运河、塘栖和瓶窑等镇及萧山围垦为养殖基地的黑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黑鱼(杂交鳢)养殖综合体。

(6)在建德、淳安等县(市)大水面为养殖基地的网箱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和冷水性鱼类优势产业带,创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养殖综合体。

(7)在富阳、桐庐、建德等富春江两岸及萧山围垦为养殖基地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河蟹养殖综合体。

(8)在萧山南片、富阳和建德沿富春江两岸为养殖基地的珍珠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珍珠养殖综合体。

(9)在我市其他地区,按照区域特色创建特种水产养殖综合体。三是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水产加工业规模,进一步提升水产加工业的档次,精深我市的水产加工业。“十二五”期间,争取政策和财政支持,继续对建成的水产加工企业进行扶持,并重点培育新兴水产加工产业和企业,加大对新兴水产加工工艺和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至“十二五”末,建成与我市渔业产业化水平相匹配的龟鳖类、虾蟹类、鱼类等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加工企业达到30家以上,水产品的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四是引导、鼓励和扶持休闲渔业的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利用城郊地域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以垂钓、观赏、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是极大地提升渔业综合效益的一种产业形式。“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扶持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至“十二五”末,全市的休闲渔业产值达到5亿元。

(五)进一步培植水产行业中介、合作和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提高行业自律、服务和管理水平

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提高行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培植和促进水产行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场需要,结合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一方面培植新的水产中介合作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对已有的行业中介、合作和服务组织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其真正为渔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桥梁、自律、服务”作用,以利于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水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一是完善市场网络体系。以区域性综合水产批发市场为依托,区、县(市)水产农贸市场为网络,以水产经营者、返销户为纽带,建立健全水产市场网络体系,使得水产品进、出市场更便捷,畅通。

二是引进和建立水产品拍卖询价机制。实施水产品拍卖询价制,以公开拍卖形式,确定当日水产品交易价格,使进场交易的水产品能进行公平、合理交易,从而能够正确、合理地引导水产养殖生产者组织水产养殖生产,使养殖、生产和销售更趋合理,各种资源达到有效配置。

三是建立健全市场网络信息体系。通过市场网络信息体系,正确,及时地发布、公示和反馈市场各种信息,指导水产养殖生产者正确、有效地组织生产,推动渔业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

(七)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继续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大创立水产名牌的力度,通过水产品展销、展示、推介及质量评比等形式,再创50个优质水产品和25个水产名牌产品。提高水产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四、实现“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的载体

实施五项工程,促进和保证“十二五”期间我市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工程

总体思路:围绕水产养殖主导产业提升,依据各地资源和发展现状,通过集合资源、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按照“经营规模化、设施完备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品安全化和产业一体化”的要求,在全市重点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装备先进、技术领先、机制完善、产业化水平高的现代渔业园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融合、辐射效应,提高产业运营水平。

工作目标:自2011年起,计划用五年时间,以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为核心,在全市重点建设一批市级现代渔业园区。以现有的渔业、水域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基础,通过挖掘革新,科学制定规划,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政策引导,转变发展方式,实行“高标准设计,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全市统一筹划,积极分步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生产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装备技术先进,服务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到位,运作机制畅通、一、二、三产业区域化集聚”的现代渔业园区。

工作措施:一是争取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完成建设方案编制、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修订等工作。

(二)实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

总体思路:按照《杭州市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示范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意见》,继续实施标准鱼塘改造工程,有效缓解渔民生产压力,挖掘生产潜力,提升产品质量。

工作目标:目前全市有养鱼池塘面积14.4万亩,稻田养殖面积16万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改造面积近12.5万亩、累计年作年修面积12.9万亩。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集中连片的养殖池塘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

工作措施:从杭州市水产养殖塘改造工程实施情况看,由于水产养殖塘改造工作是一项投入大、季节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大,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养殖塘新建每亩需4000元以上,高的每亩要30000余元,而未经过改造的18万亩养鱼池塘均为面积小,产量低的家庭式生产,小的业主无力进行改造。因此需要进一步争取财政扶持,合理调配资源,加大资金补助力度。

(三)实施休闲观赏渔业提升工程

总体思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做大、做精休闲观赏渔业这一产业。重点建设都市型休闲渔业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休闲渔业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对各类休闲渔业基地的管理、指导,规范经营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工作目标:要以都市型休闲旅游“渔家乐”、观赏鱼产业为重点,实现产业规模扩大,行业管理规范,渔民收入明显增加。

工作措施:一是扶持产业发展,依托杭州旅游优势,支持各类观赏渔业会展活动。二是规范产业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和行业自律,筹建市休闲渔业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发展。

(四)实施设施渔业工程

总体思路:设施水产养殖是节地、节水和可控(环境可控,产品质量可控)的资源节约型高效水产养殖方式,是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大力发展设施水产养殖。其中南美白对虾钢架大棚设施养殖,罗氏沼虾钢架大棚设施养殖和节能型(利用地热加温)温室甲鱼设施养殖将是优先发展的重点。

工作目标:至“十二五”末,上述三类设施养殖的面积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工作措施:一是政策扶持。对设施渔业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土地流转、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建设和税收上给予倾斜;对于建设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含提升地力水平)。二是财政扶持,继续对设施水产养殖业,进行资金扶持,项目数每年不少于2个。三是提升设施利用水平,引进、推广新的,适合本市的养殖设施和设备。

(五)渔业信息采集工程

总体思路和目标:2006年以来,在全市各渔业主产区、县(市)精心选择了三十余家养殖场(户),分别对14种主要养殖品种开展了定点调查。调查是从水产养殖成本组成及所占的比例的分析入手,来分析水产养殖结构的合理性与否、饲养管理技术的高低和养殖投入品管理的好坏,从中总结规律进而调优养殖结构和模式、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和控制及优化养殖投入品,帮助渔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损耗,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对水产品价格的走势分析,来预测水产品的市场前景,降低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盲目性,减少养殖风险。

工作措施:争取市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稳定和扩大现有信息采集点,加大对采集点和调查人员补助,增加采集点代表性和信息量,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四篇:2021年现代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1年现代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跨越工程的意见》和《x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促进我市现代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突出发展龙虾产业、沿巢湖特色健康养殖、都市休闲渔业,重点抓好水产大县建设和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全面提升我市渔业的整体水平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加速我市现代渔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xxxx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xx.x万亩,大水面人工放流增殖面积xx万亩,稻田龙虾野生寄养及林间养殖面积达到xx万亩,改造修复精养池塘x.x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xx.x万吨,经济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创建水产大县。积极响应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建设水产大县的号召,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跨越工程的意见》和市政府的贯彻实施意见精神,迅即启动创建水产大县工作,xxxx年力争全市建成x个水产大县。

(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对现有的苗种企业实行改造升级、扩规提档、品种更新。重点发展龙虾、鳜鱼等优势品种的苗种繁育,集中扶持建设x管湾鳜鱼繁育场、长临四大家鱼苗种繁育场、长丰下塘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包河区水产良种场等省市级水产苗种企业,形成以省级良种企业为龙头,市级苗种企业为骨干,县级苗种生产基地为基础的水产良种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和保护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xxxx年力争新建x个省级水产良种场,全市繁育水产苗种xx亿尾以上。

(三)加快推进“一带五区”产业布局。按照“稻虾连作、林养结合、野生寄养、连片开发”的思路,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突出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龙虾养殖企业,做大做强长丰下塘千亩龙虾繁育基地,打造沿巢湖、瓦东干渠龙虾健康养殖区,做响做靓”中国淡水龙虾之都”品牌。加快休闲渔业产业区建设,以x县长临xxxx省级休闲渔业基地、包河区大圩十里休闲垂钓长廊为示范,打造一批公园式基地、园林式庭院、生态式乡村,形成以养鱼、钓鱼、品鱼、观鱼、购鱼为主要内容的都市休闲渔业。以此推进沿巢湖优势水产养殖带、渔业良种产业区、渔业加工产业区和渔药饲料加工区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一带五区”水产优势区域布局。

(四)加快发展健康养殖示范区。以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长临渔场、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丙子、四合渔场为示范,带动全市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水库生态网箱养殖、池塘网箱养殖和稻虾连作等健康养殖技术,加快老鱼塘改造、标准鱼塘建设步伐,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xxxx年力争新建x个省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区,改造修复鱼塘x.x万亩。

(五)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和区位人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水产加工企业,突破淡水低质鱼加工“瓶颈”,大力发展龙虾、鳜鱼、黄鳝等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龙虾加工为主的龙虾产业园,不断提高我市水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xxxx年力争新增x家水产品加工企业。

(六)培育水产合作经济组织。以x县廖渡黄鳝养殖合作社、长丰下塘龙虾专业养殖合作社为示范,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水产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服务、协调功能,鼓励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和著名商标认证工作,形成“一乡一品”、“一品一社”的发展格局。xxxx年新增水产合作经济组织xx个。

(七)加强品牌渔业建设。依托龙头企业、优势产品,采取品牌包装、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扶持品牌做大做强。xxxx年重点抓好第九届“中国x龙虾节”、第四届龙虾经济发展论坛、“幸福长临”垂钓节等筹备举办工作,逐步打造享誉国内外市场的“下塘龙虾”、“管湾鳜鱼”、“长临河”、“廖渡黄鳝”等水产品牌。

(八)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认真落实国务院《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精神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全市部分大中型水库实施禁渔期、禁渔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养殖容量和捕捞强度。认真做好长临xxxx渔场承担的农业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开展良种亲本更新、池塘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增殖放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渔业上资,认真落实《x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对市级以上水产良种企业扶持力度,加强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全方位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产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在优势区域形成全民兴渔创业的新局面。

(二)实施科技兴渔。充实和加强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建设,大力培训农民水产技术员,普及水产科技知识。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渔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推广生态渔业、健康养殖,提高群众科学养鱼水平,提高渔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三)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切实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渔业船舶日常安全监管,抓好渔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严把渔船及从业人员准入关,确保渔业安全生产。

(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水产生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和服务体系,强化水生生物疫病检验监测;强化渔政执法,全面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捕捞许可制度等,开展水产品市场准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养殖捕捞行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水产养殖者提高守法和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责任分工

由市局分管局长负责。水产处、财务处组织,三县、包河区主管部门落实。

第五篇: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省水产业持续发展,成就辉煌,不仅是大农业中增长最快、发展最稳定的产业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大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和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平抑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水产养殖面积从1978年的216.63万亩扩大至2007年的595.69万亩,年均扩大了13.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从1978年5.93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196.4万吨,年均增长12.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1个百分点,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1.27%提高到3.42%。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1978年的1.9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44.95公斤,年均增加1.48公斤。特种水产品产量从有统计记录的1993年的0.6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53.2万吨,年均增长37.76%。渔业产值从1978年的0.71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98.3亿元,年均增长21.43%。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1%提升至2007年的14.72%,年均提高0.47个百分点。水产加工品总量从有统计记录的1987年的0.54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16.69万吨,年均增长12.56%。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6元增加至2007年的5811元,年均增长14.8%。渔业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8.23万人增加至2007年的155.57万人,年均增加5.08万人。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渔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

充分认识渔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

《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的22位经济学家”之一的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指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可见淡水养殖业的作用十分显著。一是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渔业不争耕地,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库及低洼沼泽地等都是非耕地;水产养殖是低耗粮、高效率的养殖业;水产品是国际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因此,渔业的发展对优化人类食物结构、减少对粮食的消耗、缓解粮食生产压力都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渔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因而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转化率高,即饲料系数低,排放少。许多水产养殖动物是滤食性,如鲢、鳙、贝类等,它们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是净化水体的生力军,对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渔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渔业的比较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从事渔业的渔(农)民收入高于从事常规农业的农民。四是渔业是创汇农业的主力军。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在各类农产品中早已名列第一,且是农产品进出口中顺差的主要来源。江西省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6年水产品出口额为1.275亿美元,2007年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水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水产品出口额仍超过1亿美元。五是渔业是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江西省渔业从业人员达到155.57万人。随着渔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长,将带动水产品加工业、渔用饲料、渔用药物、水产流通、水产(仓储)运输和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可安置更多的城乡富余劳力在渔业第一、二、三产业就业。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指导思想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确保水产品市场有效供应、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渔)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根本任务,切实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发挥渔业节能减排作用,发展绿色环保渔业和优势产业,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并加快水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疫病防疫、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等渔业支撑体系建设,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实现渔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发展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作出新贡献。要通过加快现代渔业建设,使江西省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贡献率、良种化率、水产品加工率、市场竞争力和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渔民收入显著增加,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力争到2012年,江西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6万亩,与2007年相比(下同)年均增加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50万吨,同比年均增长5%,年均增加11万吨。渔业产值达318亿元,同比年均增长10%,年均增加24亿元。水产种苗生产达到280亿尾,同比年均增长6.3%,年均增加14.8亿尾,良种覆盖率达到60%,良种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38元,同比年均增长8%,年均增加545元。水产品加工率达到21%左右,同比年均增长8.5%。水产品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同比年均增长24.6%,年均增加4000万美元。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拥有会员6万人,联系带动渔(农)户6万户。

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节能减排。要把鲢、鳙、草等节能减排品种作为大水面渔业发展的主抓品种,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适当控制并合理布局投饵性的“三网”养殖,确保水域可承载力;严禁在湖泊、水库等大型水域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养鱼,即使是池塘等小型可控水体,也要推广测水施肥,并达标排放。要加大中低产鱼池改造力度,加快建设高产标准化鱼池,以提高单产和养殖效益,为水产品市场有效供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继续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在稳定发展常规品种、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继续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加快建设优势产业。重点建设环鄱阳湖区虾蟹、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区、鳗鱼养殖加工产业区、龟鳖类养殖区和鱼回鱼(乌鱼、罗非鱼)养殖加工产业带,即“三区一带”,同时加快鳜鱼、泥鳅、黄鳝、黄颡鱼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和“一条鱼一个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是主攻水产品加工业和创汇渔业,提高渔业综合发展素质。水产品加工业是新时期江西省水产业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需要。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继续按照“两个面向”和抓好“三个一批”的思路,稳定烤鳗加工,加快发展鱼片、小龙虾、珍珠系列产品和传统特色产品的加工,突破鲢、鳙、草鱼等常规大宗水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扶持壮大一批具有明显带动能力的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品出口必须要在继续抓好鳗鱼、鱼回鱼(罗非鱼)、虾蟹、珍珠、泥鳅等五大出口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抓好草鱼、鳙鱼、鳜鱼等鲜活水产品的出口工作,培植引进一批重点水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出口企业实力,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出口能力。四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必须贯穿于水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从池塘到餐桌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起质量可追溯制度,逐步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为此,要加大生产环境的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加强标准修制订和完善,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在生产基地推

行GAP,在加工企业推行HACCP质量认证;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大检测监控制度。五是加快水产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培植、引进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和辐射力大且信誉度高的加工、出口和市场型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鄱阳湖水产品牌。加快各类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水产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加快组建水产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自觉地维护本行业的利益。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当前,江西省渔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现代渔业建设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为此,要加大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渔业发展能力。结合江西省的实际,重点要建设渔业发展支撑的“五大体系”和实施渔业公益性“五大”重点项目。

1.建设渔业发展支撑“五大体系”。一是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渔民技术能人和科技示范户,全面提高农(渔)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水产苗种遗传改良率由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19%以上;重点区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二是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是加快江西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三是渔业信息网络与水产品流通体系。重点是建设省、市、县三级渔业信息网站,完善工作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建设6个年交易量5万吨以上的区域性中心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12个年交易量为2万吨的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四是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重点建设1个增殖保护研究中心、18增殖放流站、2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和44处人工鱼巢(人工渔礁)。五是渔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重点建设水产技术推广网络、渔业执法基础设施和重点渔港。

2.实施渔业公益性五大重点项目。一是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项目,实施双百工程。二是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水产良种是发展水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重大水产养殖动物流行性疫病防治项目。四是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实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渔民生计的需要,是实现环境友好,资源永续利用的需要。在适合水域划定专业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网箱养殖基地,或低洼荒地建设标准化池塘,安置捕捞渔民转捕为养。通过几年努力,争取转移2万户捕捞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五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提升渔业节能减排效能的需要,是增加渔业资源量,提高捕捞产量和渔民收入的需要。

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是改革水面经营机制。将养殖水面作为养殖渔民的责任水面,发证确权(承包经营权),参照土地承包政策,稳定水面承包经营期。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养殖生产短期行为的发生,又能促使经营者加强对渔业生产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应建设的投入,稳定和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切实减轻渔(农)民负担。养殖渔民不再承担水面承包费,原发包方收取的水面承包费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切实减轻养殖渔民负担。取消渔业资源增殖费的征收,原征收的费用由财政转移支付给原渔政管理部门,切实减轻捕捞渔民负担。三是加强对水产原良种场和重要商品鱼基地的保护。水产原良种场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要商品鱼基地(尤其是城郊商品鱼基地)的水面应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予以保护,严禁随意征用或占用。如确需征用的,必须进行合理补偿,并安排不少于所征鱼塘占地面积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用于开挖新的池塘。新建、扩建水产原(良)

种场和苗种场用地,按农业用地安排。四是加大对渔业的投入。要切实改变财政对渔业投入少的局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渔业发展的五大支撑体系和五个公益性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不断增强渔业发展的后劲。

下载“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渔业暨远洋渔业发展研讨会”(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郑州市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研究(全文5篇)

    郑州市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研究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13-01-19 10:54:12 ]阅读:24作者:高春雨编辑:studa1211摘要 都市型现代渔业是郑州市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分析郑州市渔......

    杭锦旗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杭锦旗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杭锦旗委办公室 杨旭平现代渔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特征,实现经......

    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信阳市转变渔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 到2010年底,河南全省水产养殖水面达259898公顷,~2001年增加83466公顷、增长47.3%,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9.4万吨,LL2OO1年增3168.5万吨......

    关于加强海洋管理与发展现代渔业情况的报告

    关于加强海洋管理与发展现代渔业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1-11-5信息来源: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主任、常务副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

    关于发展休闲渔业[范文模版]

    关于发展休闲渔业摘要:本文探讨了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和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对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内外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阐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

    低碳经济助推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发展‘

    “低碳经济”助推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发展 2010-5-27 17:36 新华网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

    循环低碳经济助推现代渔业发展[精选5篇]

    循环低碳经济助推现代渔业发展 2010-06-10 06:00:00 来源: 大众日报(济南)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东营讯初夏时节,站在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研发中心大楼上放眼四望,一望无......

    以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现代畜牧渔业发展(最终版)

    以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现代畜牧渔业发展近几年来,都匀市畜牧兽医渔业工作在都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三农”经济的机遇,认真落实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