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部门联合整治
六部门整治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涉案者可被追刑责 2011年08月16日 16:40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562人参与15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专电(记者吕诺)非医学需要的B超鉴定胎儿性别以及将女婴人工流产的行为将被依法重罚。人口计生委等六部门16日联合启动的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将严查此类案件,涉案机构和个人可能被吊销执业资格、撤职、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06。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卫生部和全国妇联16日起开展为期8个月的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行动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查处一批“两非”案件,严肃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
方案提出,对涉案公立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一经查实,依法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主管人员给予降级、撤职等行政处分;对进行“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涉案非公立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行医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关医疗器械,从重给予经济处罚;对情节严重的机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进行“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方案提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机构,一经发现立即依法取缔;对非法行医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关医疗器械,从重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方案提出,各地要采取设立有奖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参与到专项行动中来,安排专人受理群众举报,对举报的每一条涉案线索抓紧排查,一查到底。对查实的案件要处理到位。要加强与监察部门的沟通合作,对“两非”案件查处中发现的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及时将线索移交监察机关查处。
第二篇:关于六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整改报告
关于六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整改的报告
2013年9月13日,六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我校秋季开学收费工作,师德师风和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一、检查中发现我校存在的问题有:
1、教辅、征询意见卡,设计填写不规范;
2、食堂食品原料索证索票不全,没有专用留样冰箱;
3、食堂操作间原料随地堆放;
4、食堂卫生状况差,防蝇防尘设施不全;
5、公寓管理员没有健康证。
二、六部门联合检查完毕后,我校即刻召开校委会深刻剖析原因。
1、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淡化,缺乏卫生知识的学习;
2、学校条件所限,制约相关卫生设施的使用;
3、后勤管理工作强度不大,监督执行不力;
三、我校对存在的问题的部门及个人提出了批评,并向全校通报,同时组织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卫生知识,加强卫生服务意识,并制订了下一步整改的具体措施。
1、教辅征询意见卡设计进一步完善,备注有填写说明。
2、学校派专人严把食堂原料的采买关,要求所有原料必须在三证齐全的大型店面采买,采买时要及时索证及相关票据,三无原料坚决不准进食堂。严格按要求对食堂原料进行留样,并设有专用留样冰箱。
3、食堂操作间所用原料要求定点存放,确保卫生。
4、改善食堂卫生,防蝇防尘设施已安装到位。
5、公寓管理员已到防疫站进行体检,随后就能持证上岗。
今后我们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校内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敬请各部门再次来我校指导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YY中学
2013年9月19日
第三篇:乌苏市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整治出租车行业作风
乌苏市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整治出租车行业作风
近期及国庆节期间,很多市民向市运管局实名举报投诉了出租车乱涨价等问题,其主要问题有:服务态度差、收费无依据私自涨价、不打计价器收费。针对以上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协调市运管局、发改委联合执法,对被举报经调查核实属实的出租车司机及相关出租公司予以了相应的处罚并在市电视节目中曝光。
此次联合执法整治中,对服务态度差的出租车驾驶员予以批评警示教育并记录在案,对教育后仍不悔改的市运管局对其处以停业整顿学习3天以上的处罚;对私自涨价的由市发改委物价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收入10-20倍的罚款;对不打表收费的驾驶员由市运管局对驾驶员处以200-500元罚款,并责令出租公司对其进行3天以上的停业整顿学习。三部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整治规范出租车行业作风,进一步优化市民的出行环境。
第四篇:【政策】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声:2016年要减轻农民负担
【政策】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声:2016年要减轻
农民负担
农业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法制办 教育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6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减轻农民负担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和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的要求,经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同意,现就做好2016年减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涉农收费和价格管理。当前涉农收费总体上较为规范,但部分领域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监管。要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违规出台收费项目和确定收费标准的行为,认真落实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对新出台的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要严格审核把关,对已出台的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要不定期清理。要加强对涉农收费行为的监管,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收费项目、标准、批准机关、监督电话等相关事项必须在乡镇政府和收费单位现场公示,及时更新公示内容,提高收费透明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农业用水用电等领域的监管,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担的监管,落实对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费用减免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推动取消不合理的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支出。
二、探索建立村级组织负担监管制度。加重村级组织负担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近年来农民负担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负担的监管,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工作经费缺口向村级组织转嫁,严禁违规向村级组织摊派任务或者要求村级组织配套资金。组织开展村级组织负担问题专题调研,从村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梳理村级组织负担情况,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制度。推动健全村干部报酬补贴、办公会务、交通差旅、学习考察、捐助赞助等非生产性开支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好村民民主监督作用。探索建立规范村级组织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制度,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有关部门和单位安排村级组织协助开展工作的,必须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中相关主体的投入责任,应该由政府投入的资金必须足额并及时到位。
三、严格执行村级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向村级组织摊派发行报刊,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超限额问题,坚持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公费订阅报刊要首先订阅党报党刊,不得违规扩大党报党刊征订范围,订阅各种报刊一律不得突破规定限额。规范报刊征订行为,所有部门不得以任务分解、代订代缴等方式向村级组织摊派报刊,不得通过发文件、下指标等手段摊派发行报刊,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村级组织征订行业系统报刊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加大对村级组织报刊订阅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的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向村级组织免费赠阅主要党报党刊,有关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党费用于支持村组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对贫困地区的村组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给予重点帮扶。
四、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适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的政策措施,规范一事一议项目的组织实施,健全民主决策、多元投入、均衡发展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要合理界定筹资筹劳范围,创新村民民主议事程序,逐步降低筹资筹劳限额标准,探索控制以资代劳数量和比例的措施。村集体投入村级公益事业,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作为筹资筹劳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履行审核程序。规范一事一议项目的组织实施,切实履行一事一议监管职责,加强筹资筹劳方案审核,加大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力度。坚持公共服务供给普惠性的方向,不断扩大财政奖补覆盖面,优先支持群众积极性高、符合村庄布局规划要求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空白村,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均衡发展。
五、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负担问题。将贫困地区作为减负工作的重点,推动减负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在贫困县开展涉农乱收费乱摊派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总结一些地方在贫困地区一事一议只筹劳不筹资,不实行以资代劳的做法;推动中央和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贫困地区开展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补助比重,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配套资金的政策,严禁向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民层层摊派。
六、加大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力度。各地要坚持每年对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健全农民负担检查情况通报和公开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各地检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抽查,实行明查与暗访、检查与处理、检查与回访相结合,提高检查效果。调整农民负担监测指标,建立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质量。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及时更新内容,标明举报电话,便于农民监督和反映问题。畅通农民负担信访渠道,加强对信访问题的督查督办。继续对农民负担问题较多的地区开展综合治理,采取部省联合治理与省级自主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督促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有效解决区域性农民负担问题。
七、加强减负工作组织领导。坚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继续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政府和涉农收费部门减负工作考核,落实减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减负队伍建设,保证工作经费,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宣传培训力度,确保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健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逐级督导制度,及时通报督导结果,推动各级落实农民负担监管责任和工作任务。
第五篇:央行联合六部门发文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央行联合六部门发文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1月15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以下简称《意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明确提出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近年来,金融系统也在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意见》中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七大方面的要点: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三是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四是探索构建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五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六是进一步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七是创新政策协调和组织实施机制。
21世纪网也注意到,该《意见》在提到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金融中介体系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可进行的创新尝试,以及提到了如何利用信贷、保险、资金等资源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三类组织可进行的创新尝试
在该《意见》的第一部分内容中,就提到了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金融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可进行的尝试。
对于银行的分(支)行,《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从事科技金融服务的有关申请,优先受理和审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适当倾斜,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意见》提到了一直备受关注的民资发起设立银行事项,“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意见》涉及了金融租赁工资、小额贷款公司和财务公司。
《意见》指出,将大力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等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提供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等的租赁服务。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支持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小额、分散”原则,向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另外一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上市公司设立财务公司不是新事物,在该意见中也提到,“积极推动产融结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按规定设立财务公司,强化其为集团内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至于中介服务体系,《意见》指出,指导和推动建立和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法律会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信贷支持
在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意见》提到了完善科技信贷管理机制、丰富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四方面。
对于风险容忍,《意见》指出,“要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小微科技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奖励办法,落实授信尽职免责机制,有效发挥差别风险容忍度对银行开展科技信贷业务的支撑作用。”
21世纪网也注意到,在此次《意见》中,也提到了对长期以来受制于知识产权质押羁绊的改进办法,《意见》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规范知识产权价值分析和评估标准,简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流程,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此外,《意见》中还提到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和积极发挥融资性担保增信作用。鼓励各地依托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因地制宜建设科技企业信用示范区,加大对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评级结果推介制度。
保险支持
“专利保险”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一个方面要被积极推进。
另外,保险支持科技方面的创新也提到不少,主要在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加快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等三方面。
在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方面,包括要按照政府引导、商业保险机构运作、产寿险业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加大对科技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科技再保险制度,对重点科技和产业领域给予补贴、补偿等奖励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促进科技保险长效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企业的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降低风险损失、实现稳健经营提供支持。
在加快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快制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至于险资的运用和投入,《意见》提到,根据科技领域需求和保险资金特点,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探索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等新型金融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长期股权投资。推动科技保险综合实验区建设,在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综合性科技保险支持体系。
另外,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进一步整合多种资源,综合运用创业投资、风险分担、保费补贴、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在信用增进、风险分散、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政策协调支持
政策协调支持必不可少。《意见》提到,要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业务范围内综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高新区建设和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金融政策工具的运用也是其中重要一方面,《意见》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金融债专项用于支持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加强对小微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稳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将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腾挪出的信贷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意见》还指出,要建立科技、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参加的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和分工负责机制,加强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依托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将科技部门在政策、信息、项目、专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促进。此外,要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监测评估体系。央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按照地方科技部门制定的科技企业认定标准与名录,推动各金融机构研究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科技企业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并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的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