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深圳城市文化大事记[推荐]
2007年深圳城市文化大事记:
1月: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两家联合创办了“深圳文化沙龙”活动。该项“沙龙”活动以月度形式出现,以嘉宾座谈形式贯穿始终,邀请文化官员、专家、学者就具体文化事件、政策、现象展开讨论。不求“标准”结论,但求百家争鸣。每期沙龙主题由主办单位共同商定,市民也可以就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意见。在多向互动过程中,“文化沙龙”极大地推动了文化资源的整合,并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月:
深圳美术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合力启动2007艺术关爱行动——“画梦”。公共美术馆、大众传媒携手发起这样一个温暖、朴实的文化行动,旨在发掘、帮助一批有梦想、有资质的深圳民间画家。从文化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它挑战了传统的艺术家的地位、身份的格局,把文化的目光投射到文化内部,让底层的,边缘的,缺乏社会资源和知名度的民间画家能够享受公共文化资源,能够有一个“圆梦”和表达自己的可能。这项文化创举,通过改变文化资源的分配方式,促进了文化生态的优化和和谐,体现了文化机构的艺术关怀,推动了深圳本土艺术创作的繁荣。
3月:
市属公益文化场馆从3月1日起开始免票。深圳市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市群艺馆、深圳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开始全部免收门票向社会开放,白领、学生、打工者等各领域市民同吃一锅文化“大锅饭”。此举在国内尚属首创,充分体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应主要面向市民服务的宗旨,不但让广大群众能够更便利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更使得高端文化真正地走向大众。
4月:
第三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活动。该活动从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份。在这七个月当中,每月设定一个主题,“大讲堂”策划了包括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国学文化、养生文化、艺术鉴赏等在内的七大系列,共举办讲座120场次。其中有超过50场讲座下基层、下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和市民“零距离”接触。除此以外,“大讲堂”还开设了一些诸如音乐、保健、婚姻家庭等贴近市民生活选题的讲座。市民文化大讲堂已经成为深圳市民求学论道的场所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
5月:
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文博会相比往届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宏大,国际化程度更高,影响力更大,运作更规范,服务更完善,展会综合品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三届文博会共设立17个分会场,观众数量空前,文博会的品牌效应更加突出。专业观众达到3.8万人,比上届提高150%。第三届文博会交易成果显著,总成交额482.19亿元,增长75.1%,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博会期间举办的各类论坛活动,云集了一批世界顶尖级大师、行业翘楚和商界领袖,各种学术观点交汇,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第三届外来青工文化节。本届文化节以“展示文艺风采,实现文化权利,营造家园氛围,共建和谐深圳”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征文大赛、书法大赛、摄影大赛、才艺大赛、歌手大赛、演讲大赛,创业论坛以及公益电影、展览、法律咨询、游园联欢、送
书到工厂等活动。其中全市性重要活动有10项,即全国农民工文化发展论坛,开幕式、闭幕式,外来青工征文赛等“一场论坛、两场演出、七场大赛”。该活动旨在为外来青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深圳市政府与外来青工朋友们一起为创建深圳美丽、文明、和谐的家园的努力。
6月:
围绕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策划举办了“深圳民间收藏精品展”、“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深圳市首届民俗摄影展”“南国红豆艳鹏城—深圳市粤剧艺术发展之路图片展”等展览,举办文物艺术品鉴赏及投资系列讲座、文化遗产日文艺宣传晚会,并开展义务鉴定和咨询服务。汇集了400余件民间收藏精品的“深圳民间收藏精品展”是首次全市性的民间收藏展示交流活动,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收藏盛会之一,探索了“民间拥有、市民共享、政府支持、各界辅助”的机制,得到专家学者、收藏爱好者及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制订印发了《深圳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此次深圳出台的《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该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明确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在中央要求加强文化体系建设之后,深圳市第一个出台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又一次领跑全国。为推进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文化指标的落实,深圳市文化局制订了《深圳市文化局实施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工作方案》,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指标的目标及进度安排,推动了市民读书求知的文化权益实现。
8月:
首届封面文化博览会。该博览会是我国以出版物封面设计为主体的首个展会,全面检阅了我国封面文化最新发展成果,集中展示了国内外平面文化、创意文化先进经验,成为深圳又一个文化展会品牌。
第五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此届社会科学普及周以“人文·城市”为主题,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等多项社科普及活动,达到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氛围,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目的。
9月:
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该活动的主题是“精彩深圳·欢乐之都”。纳入本届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主体活动共11项,包括:2007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深圳大奖赛、首届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第六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2007深圳旅游行业英语大赛、罗湖美食节、福田旅游文化节、第四届宝安区“沙井金蚝节”、文化名人龙岗旅游笔会、第八届鹏城金秋艺术节、中国婚庆、2007深圳旅游美食嘉年华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打造了深圳精彩、欢乐的国际旅游城市新形象。
10月:
深圳全市23个台站的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顺利完成,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一市一网”。深圳广电集团携手桂林广播电视建立的“深桂广播电视合作体”为跨地区广电合作和资源整合闯出了新路。
深圳广电集团成功举办“明月万里中国心——2007全球华人中秋大联欢”、辉煌十年——香港回归十周年50小时特别节目等多个大型活动。该活动派出工作小组赶赴西昌发射基地现场直播“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联合全球百余家华语广播媒体发起成立“全球华文广播娱乐联盟”。
深圳首座具有国际水平的音乐厅音乐厅历时近10年组织打造,于10月12日正式正式开门纳客。深圳音乐厅总投资7.76亿元,占地面积26345平方米,建筑面积41423平方米,整个演奏大厅观众席为1576座。由享誉国际建筑界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其建筑造型优雅独特,外墙采用“黄红青白黑”五色,蕴含象征中国传统五行的理念,充分融汇出东西方的文化韵味。音乐厅拥有目前内地最大的反射板,其位于舞台的正上方,重达6吨,声音从舞台升上来再由反射板传散至四周,到达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深圳音乐厅为深圳接待国际大型交响乐团演出、举办大型国际音乐赛事等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共文化空间。音乐厅在开业之后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开幕演出季,还创设了“美丽星期天”等众多公益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层次更上了一层新台阶。
深圳广电集团DV生活频道年内正式开播。深圳广电集团携手桂林广播电视建立的“深桂广播电视合作体”为跨地区广电合作和资源整合闯出了新路。
11月:
第八届深圳读书月活动成功举办。本届读书月提出了“实实在在读一本书”的主题,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使热爱阅读成为深圳新的文化传统。第八届读书月号召广大读者在深读精读上下工夫,坚持“求精、求深、求实”的原则,共设主题活动312项,直接、间接参与的读者人数达800万人次。策划推出了一批重点主题活动,如评选“十大好书”、“书香企业”推动市民和企业员工读书;举办“中国文化名人读书文化系列”、“领导荐书”等活动带动市民读书热情、引导市民读好书;举办“网络阅读活动”把读书月活动延伸到互联网上;举办“小小百家讲坛”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于丹、杨锦麟、余光中等知名专家学者登上深圳读书论坛,他们的精彩讲演激起市民热烈反响。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该项事件标志着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了新台阶。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共25项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12项列入省级名录,5项被省推荐申报国家级名录。该中心首次举办的“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引发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市文化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编辑出版《2007中国公共文化发展蓝皮书》,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蓝皮书。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等多项研究深入展开,保持了深圳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的领先优势。
首届深圳“国际友好城市文化艺术周”活动邀请了美国休斯敦市等10个友好城市的艺术家参加,共举办德国纽伦堡国立歌剧院歌剧《俄耳甫斯欧律狄克》、法国维埃纳画展等8项活动。艺术周还举办“友城文化下社区”活动,外国艺术家走进桃源居社区与居民同乐,促进了友好城市与深圳的相互了解。深圳画院引进举办“德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夫·豪普特及约翰·古卢兹科作品展”,关山月美术馆引进举办法国、丹麦、澳大利亚艺术家作品展。全年引进文化交流项目22批,594人次。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挂牌。该集团由原深圳发行集团和海天出版社整合组建而成,将出版业与发行业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我国唯一的集出版物生产、销售及多元文化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出版发行企业实体,为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
12月:
“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该活动以“我的创意·我的梦想”为主题,坚持高端前沿的专业创意和群众性日常生活创意的结合。既有首次在深港两地举行的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平面设计在中国”等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端文化展览,也有深圳市首届DV大赛、市民创意设计大赛、创意剧场之读剧系列、网络文学拉力赛等活动则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等直接面向市民的互动活动。在34项主要活动中,有14项是从市民中征集而来的全新活动。使创意理念切实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强化市民的创意、创造、创新,积极引导和推动青少年的创意行为。
第二届“客家文化节”。本届“客家文化节”将举办“客家文化进深大”与“艺韵客家文艺晚会”两大主题活动,广泛邀请了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客家文化专家参与,以此吸引广大市民与青少年学生了解客家文化与移民文化,促进老客家与新客家的大融合,使有200万客家人生活居住,文化宗脉流长的深圳成为展示“新客家文化”的窗口。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两大纲领性文件正式出台。《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深圳从2006年至20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构调整方案、扶持措施等,为深圳“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确定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和步骤,明确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战略,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和先锋城市之一。该纲要为今后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安排提供了依据。
附录:深圳市古树名木保护纪要
1996年,由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开展了特区内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特区内的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并为每一株古木建立了档案。通过普查得知深圳特区范围内现有古树400多棵,以100至150年龄段为多,300年以上的古树比较少见,树种以古榕、荔枝、龙眼、樟树为主。树龄最大的古树大约为600年,有两棵,分别位于南山区南园村和福田区新洲村,均为榕树。
2002年,由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开展了特区内古树的复查和体检调查,完善了古树名木资源的档案,并每年下达专项资金开展古树名木的养护工作,确保古树名木不会因病虫害危害和城市发展而消亡。
2003年,为能更好的保护古树,并使市民能更了解深圳城市的变迁和历史,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开展了古树名木认养活动,为古树名木寻找“婆家”。
2007年,市绿化管理处和仙湖植物园对现有的古木名木资源数据进行了更新和重新整理,为便于以便日后养护的跟踪和追查,市绿化管理处还将古树名木的GPS坐标逐一记录。最终整理后出版了《深圳特区07年古树调查手册》。
第二篇:佛山市文化稽查大事记
佛山市文化稽查大事记
2005年
2月28日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出《关于成立佛山市文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调整充实原佛山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改组为佛山市文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政府执法主体对文化市场实行统一综合行政执法。
7月8日根据佛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正式组建佛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直属机构,人员编制12名。
2006年
3月6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会议在佛山佳宁娜大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市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区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文化综合执法队队长出席会议。副局长公孙宁主持了会议,会上,传达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在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在2006年全省文化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广东省文化工作要点及广东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副局长王丽部署综合执法工作,各区局长对本区工作思路作了发言,徐东涛局长对全市工作进行部署。
10月25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公布第四批和重新核定公布第一、二、三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邓群岗遗址等225处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重新核定大雾岗遗址等51处为第一、二、三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佛山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7处, 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76处,文物保护单位总数307处。
2007年
3月28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印刷复制非法出版物”专项活动正式开展。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由王丽同志任组长,王永华、钟新棠同志任副组长。开展版权系列活动。从4月15日至30日,在电视台、电台各频道每天播放关于版权保护的公益广告;联合珠江青少年报社开展“著作权知识有奖问答竞赛”;在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中国联通佛山分公司于26日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了“反盗版举报电话:83031816”的文字短信;联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陶城报社、中国陶瓷城共同举办了“陶瓷行业版权保护讲座”。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盗版专项行动。25日,新闻出版科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及禅城区文化综合执法队进行著作权专项执法行动,突击检查了太平洋电脑城和鸿运电脑城,暂扣了7000余张涉嫌盗版光盘。5月8日/10月8日,全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印刷复制非法出版物”专项活动进入全面核查阶段。对所属印刷复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打击印刷复制企业涉嫌侵权盗版的印刷复制非法出版物的行为,查处印刷复制企业违规承印承制境内外出版物和翻印复制非法出版物的行为,重点关注有出版物印刷能力的印刷企业和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对印刷复制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3月3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粤府办〔2007〕8号)。贯彻《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通过)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工商部门牵头协调,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008年
1月9日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和巡警大队一起出动50多名警力,对乐从水腾村金沙角影剧院(无证场所)进行突击清查,成功捣毁这个组织淫秽低俗表演进行非法牟利的地下场所,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9名,收缴非法门票收入6155元、对讲机5台、胶棍7支、电棍3支和管制刀具1把等一批涉案物品。
1月17日广东省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收看收听了第二十一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接着召开广东省2008年“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雄同志对广东省2008年“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随后,广东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2008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5月29日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对北京鸟人艺术推广责任有限公司和北京天语同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起诉“好乐迪”的2起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因涉嫌未经许可营业性播放《大海啊,故乡》音乐作品和《不想长大》、《你是我的玫瑰花》等6部MTV音乐电视,广东佛山好乐迪娱乐城遭遇北京鸟人艺术推广责任有限公司和北京天语同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3家单位起诉,共索赔22万余元。这是全国范围首次就未支付版权使用费由著作权人或排他性专属授权人向商家提起的民事诉讼。
7月24日佛山市属五区开展销毁涉赌电子游戏机统一行动,共销毁在6-7月期间收缴的涉赌水果机、跑马机、转盘机等6479台,电脑板900余块。
10月15日佛山市政府建立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市综合整治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切实做好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加强市、区两级和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席会议成员由市政府领导、各区政府领导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由李子甫副市长任第一召集人,周文(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学昌(市工商局局长)、市综治办、市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各1名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各区政府、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公安消防局、卫生局、文广新局、环保局、建设局、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城管执法局、国土资源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经贸局、劳动保障局、交通局、农业局、烟草专卖局等部门领导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刘伯胜(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联络员担任。
11月12日至13日佛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南海区文化执法队、南海区公安治安大队等部门分别对南海区黄歧白沙村龙一街13号和里水镇新联赤坎村小组中大街15号进行检查,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3.58万张。
2009年
8月19日佛山市文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文管办”)发出《关于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的通知》。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区、镇三级联动,集中文化、综治、公安、工商、邮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持续对书报刊、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的批发、零售市场以及口岸、人行天桥、灯光夜市、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场所进行全面清查。
9月7日佛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13部门联合印发《佛
山市查处取缔黑网吧协作机制暂行办法》,成立佛山市查处取缔黑网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市工商局),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建立了佛山市治理黑网吧(无证照经营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长效工作机制。
9月24日佛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佛山电台开设“WGX”举报热线信息平台。
10月13日市政府召开“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月”工作部署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佛山市2009年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全市综合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2009年初,市综合整治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在日常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三次全市性的专项整治统一行动,每次统一行动又确定几项工作任务,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开展,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这是将治理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由“运动式”转向“常态化”的重要尝试,是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据统计,2009年至2010年:全市按照“重点突出、疏堵结合、统筹兼顾、注重长效”的思路,出动检查无证市场执法人员4284人次,检查发现各类无证经营店档2835个,行动中取缔无证音像经营店75档,取缔无证报刊店35挡,取缔无证娱乐场所25家,查获地下仓库窝点26个,其中盗版音像织品20个,非法出版物6个,收缴盗版音像光碟94万张,非法出版物近6万册。
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对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12月23日和2010年1月4日广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分别转发《关于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12月至2010年5月佛山市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协调通信管理、公安、工商、新闻办、新闻出版、广电、文化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分三个阶段,深入开展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专项行动,对辖区内的手机网站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严厉查处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手机网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取缔,涉嫌构成犯罪的立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同时,工信、工商、公安、新闻办、新闻出版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接入服务商、网络广告代理商等企业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追根溯源,严查彻究,斩断手机淫秽色情网站背后的利益链条,坚决打击为手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建站、网络接入、增值服务、广告推广、代收费服务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
△ 据统计,是年:全市共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45548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3958
家次,受理群众举报456宗;捣毁各类地下窝点35个;取缔无证经营场所715间;收缴各类违法违规物品约318.5万件,其中盗版音像制品186.5万张,非法电子出版物4.9万张,非法书报刊127.1万册/份;警告了持证经营单位173家;罚款76家共72.25万元,停业整顿8家,吊销营业执照音像经营单位4家、娱乐场所3家。
2010年
4月6日广东省文化厅发出《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文化系统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决定从4月20日至26日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提高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
5月25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平安,保亚运”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的通知》。决定从6月1日至11月30日组织各地严厉查处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其它含有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加大对侵权盗版音像、书报刊、网络等产品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封堵网络有害文化产品及其经营活动;及时制止、封堵宣扬低俗、色情、淫
秽、赌博、暴力等内容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配合公安网监部门加强对网吧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管。
11月9日广东省版权局转发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及进一步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
11月18日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公安局发出《关于协同建立我省网吧监管平台的通知》。省文化厅经与省公安厅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依托公安部门现有网吧安全管理系统的部分资源,在全省各级(省、市、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搭建网吧监管平台,并在2011年1月31日前实现互联互通。
△ 据统计,是年:全市共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15180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0168
家次,受理群众举报120件,办结行政执法案件103宗,移送刑事案件4宗;捣毁各类地下窝点26个;取缔(或关闭)无证经营场所542间;收缴各具体部署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加大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的市场监管和印刷复制、计算机生产企业的源头治理,强化互联网著作权的保护,全面做好正版软件使用等各项工作。类违法违规物品约134.5万件。
2011年
1月31日广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打击盗版工具书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从2月至3月在全省范围开展打击盗版工具书专项行动,并将其纳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并强调立足查办大案要案,力争端窝点、打团伙、破网络,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惩犯罪分子,不以罚代刑。
同日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印发《“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1年3月1日起在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家长监护工程”。各经营单位建立“家长监护工程”服务页面,公布专线咨询电话,开通在线受理渠道和其他受理方式,为家长提供管理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具体措施。文化行政部门要履行网络游戏主管部门职责,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4月15日,广东省文化厅转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关于开展“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事实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
3月18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转发文化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培训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部署对执法人员从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业务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培训,重点进行与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
3月28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出《关于查缴<守望者:罪恶迷途>盗版音像制品的通知》。
4月6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出《关于查处相关违法音乐网站的通知》,佛山市查处涉嫌违法的网络音乐网站“最牛铃声网”1家。
4月11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印发经过修改的《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评查暂行办法》和《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评查标准》。
4月15日广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2011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和“绿书签行动”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佛山市于4月22日起选择本市3所中小学校、3家影剧院、30家书店(音像店),张贴宣传海报,派发绿书签和“扫黄打非”知识笔记本,播放“扫黄打非”动漫宣传片,组织“加入绿书签行动”签名活动,组织1至2家大型图书销售市场开展为期一周的绿书签优惠购书活动。
4月18日佛山市召开“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大行动”动员部署大会,明确提出了包括清查“黄赌毒”、清查“黑网吧”等十大举措,目标直指市民关注的社会治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4月27日,佛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发出《关于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大行动市直有关单位考核方案》的通知。
4月26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印发《2011年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细则》。
4月26日佛山市、区组织开展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本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出席活动并讲话。几项活动对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推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持国家形象均具有重大意义。
4月28日广东省文化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切实旅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强调加快构件演出市场诚信体系,即完善演出市场信用档案民间里演出市场黑名单制度。
4月据中央整治办及国家禁毒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综治办〔2011〕10号)、《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安排的通知》(禁毒办发[2011]2号)、广东省文化厅发出的《关于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教育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佛山市文广新局成立局长徐东涛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教育集中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专项行动组织、协调及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由执法大队负责。
5月9日根据1月10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的通知》精神,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出通知,成立以胡振国局长为组长的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包括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管理和执法办案管理两大模块,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审批部门和执法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经营单位管理模块可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4大类的13小类经营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并可实时掌握经营单位处罚信息。执法办案管理模块内嵌23种执法文书模板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市场门类的案由,通过执法文书智能输出,办案流程网上审批等手段,统一文书填写规范,提高文书制作质量,有效加强执法监督。强调综合执法办公系统的使用情况与案卷评比、执法考评紧密结合起来。
同日为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建设,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发出通知,组织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建设相关人员赴山东省文化厅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建设进行学习和调研。
5月17日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印发《关于开展建党90周年暨“平安大运”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方案》。决定自5月20日至8月31日,在全省范围开展专项行动,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妥善应对解决突发事件,确保文化市场的平安稳定、健康有序,为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和在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篇:城市文化
?城市传奇
??南京,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无论在六朝,还是在南唐,都只是以偏安一隅的形象出现。从明朝开始,南京才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帝国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正式定都南京之前,朱元璋和他的大臣也曾考虑过在其他城市建都,比如汴梁(今开封)、洛阳、长安(今西安)等。那么是什么吸引了朱元璋,让他把首都定在南京的呢?
??从财政经济方面来看,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重心已经逐渐南移,“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其次,宋元以后,中国的文化中心也已经转移到南方来。然而南京偏于东南,又有长江之隔,对控制全国极为不利。为解决南京地域上的缺陷,朱元璋开始考虑在南京北边临近中原的地方建座都城。
??此时的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凤阳。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凤阳为大明的中都。但到洪武八年,朱元璋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营建。关于停建原因,历来莫衷一是。《明史》中说是刘伯温认为凤阳地理形势不佳,实际的原因可能是,朱元璋在中都的营建中看到了乡党势力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在营建中都的决策过程中,赞成的几乎都是跟随朱元璋从凤阳一带出去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朱元璋感到,一旦正式在这里建都,这些淮西功臣们就会利用家乡盘根错节的宗族、乡里关系拼命地扩大其个人势力,从而对他和他的皇权构成威胁。??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南京为京师。然而都城一事并未尘埃落定。时隔十多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又开始考虑迁都。
??南京虽定为都城,但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建都南京有偏安性质;二是元朝残余势力仍虎视中原,伺机南下,建都南京有鞭长莫及的感觉;三是明故宫是填燕雀湖而成,地势下沉,朱元璋认为这对子孙后代不利。
??洪武二十四年,年近古稀的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地区,考察长安。然而朱标太子一路车马劳顿,回来以后竟一病不起,第二年就病死了。悲痛欲绝的朱元璋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在太子去世的那年,朱元璋在《祭光禄寺灶神文》中,表达了自己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虽然没有迁都,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定都南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作了适当补救。例如针对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问题,朱元璋作了一系列的布置和预备:明军北伐,赶跑了元顺帝,让大将徐达镇守在北京。徐达死后,朱元璋又派自己的四儿子朱棣驻守在北京。??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四儿子朱棣密谋造反,用了4年的时间打到南京,最终将大明王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
第四篇:青年文化是深圳城市活力源泉
青年文化是深圳城市活力源泉
http:// 2007年11月27日 09:59 深圳特区报
青年文化是深圳城市活力源泉
——访市社科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杨立勋教授
深圳是一座年轻城市,更是一座青年城市,深圳这座城市只有28岁,深圳总人口平均年龄也约为28岁,深圳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年龄最轻的城市,改革开放把全国敢闯敢干的优秀青年吸引到了深圳,也把全国各地优秀的青年文化带到了深圳,它们一起在特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中聚合,并升华成为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彰显国际化色彩的特区青年文化。
谈起深圳,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杨立勋教授充满感情,作为深圳著名的社会学学者,他长期以来关注深圳城市发展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对深圳的城市发 展战略、社会问题、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都进行深入研究。他目前还身兼市决策咨询委员、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得知此次城市青年文化访谈活动后,他在繁忙工作中专门挤出时间欣然畅谈。杨教授表示,青年文化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和时代进步性,青年很需要榜样,按照流行语来说就是“偶像”,如何正确引导帮助青年成长,“偶像”很重要。他注意到最近本地移动通信行业正举办“移动蔚蓝天使”评选,让人看到一些感觉亲切、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榜样,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城市转型升级离不开青年
“多元、开放、包容、创新、敢想、敢为、奉献、爱心是特区青年文化的特质,是特区文化的活力之源,是深圳发展的活力之源,是深圳重要的无形资源和软实力。”杨立勋说,深圳发展20多年来,形成了像“大家乐”、爱心大使丛飞、义工群体、无偿献血、志愿捐献器官、支边支教等一大批青年文化的杰出品牌,正是在这样的青年文化品牌和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的示范和感召下,使深圳的青年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青年文化精品层出不穷、青年文化事业和青年文化产业不断壮大。
他谈到,深圳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历史,创造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高速发展周期两项世界奇迹,同时也带来了“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型,以及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强市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广大青年。
深圳青年要承担上述历史重任该怎么办?他指出,一是要继续弘扬特区青年文化,二是要进一步创新特区青年文化,通过青年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和创新活力;通过青年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特区青年的内在素质和社会形象。五大工程繁荣青年文化
作为年轻城市和青年人的城市,深圳应当在青年文化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面。杨立勋指出,各界应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人,以正确舆论引导青年人,以高尚精神塑造青年人,以优秀作品鼓舞青年人,既要大力弘扬民族优势传统文化,又要瞄准世界先进青年文化前沿,急青年之所急,想青年之所想,代表青年,服务青年,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激发青年创造活动,引导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文明城市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杨立勋认为,发展和繁荣深圳青年文化,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实施“健心”工程,着力培育青年人的核心价值体系,解决目前部分青年的信仰危机,定期在形势报告会、青年论坛、杰出青年事迹报告会,分期分批组织青年参观学习先进人物
事迹,帮助广大青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城市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要赢得青年就得赢得青年人思想。”
“健心之余健脑也必不可少。”他建议,各界应针对青年群体实施“健脑”工程,要以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坛为载体,培育青年人的读书习惯,引导青年多读书、读好书,在青年中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加强读书指导,通过各种媒体向广大青年推荐优秀图书。经常举办青年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让青年在读书中成长,在活动中接受锻炼。
深圳创新氛围浓厚,应为青年创业创造条件。杨立勋表示,应实施创业工程,建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开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服务,为引资引智牵线搭桥,成立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举办海外学人创业论坛。
深圳城市发展“白手起家”的历程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奉献。他强调,在城市转型升级时期,更要重视实施青年群体的奉献工程,着力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感,在青年中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循环经济先锋城市、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等方面的知识大赛、创意竞赛和论坛。同时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建立青年爱心超市,打造青年奉献爱心的平台。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等,开展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开展青春红丝带、社区青年远离毒品等活动,提高青年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开展青年关爱行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边缘学生群体教育、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服务工作等。
“很多青年崇拜文体明星,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开展选才工程,树立青年人自己的榜样。”杨立勋表示,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开展特区青年风采电视大赛,经营好“大家乐”青年文化品牌,展示当代特区青年风貌,开展青年文化新人评选,开展深圳市青年“五四”奖章、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大学生等的评选活动,发现、培养、推出一批社会贡献大、社会形象好、影响力大的青年文化名人,引导青
年正确“追星”。比如最近深圳移动公司在行业率先推出“移动蔚蓝天使”评选,用充满活力与工作激情的青年代替娱乐明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又一体现,“企业公民”关注青年成长和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无疑是一件可喜的事,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像深圳移动一样加入到关注青年、助推城市文化建设的行列中来。
榜样是青年群体的指路标
“深圳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复杂的城市。”他分析,比如深圳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城市,培育城市家园意识和归属感的压力比较大;深圳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城市社会治安的压力比较大;深圳是由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而来,构建先进文化的压力比较大等等。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迁之中,深圳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既要完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的使命,又要完成把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和谐的城市的社会责任,还要在高速工业化、高速城市化、高速现代化的同时把深圳建设成为生态示范市。
杨立勋强调,要完成这些艰巨的历史任务还是离不开利用先进青年文化武装起来、凝聚起来的特区青年,“因为青年最富有思想活力、创新精神、改革意识、奉献精神。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活力的晴雨表,是社会思想活力的指示器。”
“青年需要榜样,榜样是青年群体的指路标。”他表示,青年的榜样是青年文化的重要元素,“移动蔚蓝天使”评选让社会各界来评比一线青年服务人员,树立青年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避免青年迷失前进方向,打造城市青年群体自己的“偶像”,这类活动非常好,可以设法长效化、制度化、深入化,长期办下去,有效引导青年创业成才。
通过青年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特区青年的内在素质和社会形象。图为年轻人接
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第五篇:南京城市文化
金陵十二钗金砖套装
“金陵十二钗”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小说作者完美塑造了她们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将她们的个性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阐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体现了《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
金一文化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倾力打造此款《金陵十二钗金砖套装》。产品雕琢精美,风格统一,正面主要选取了“金陵十二钗”为设计元素,以大观园中的特色建筑圆形拱门图案及中国古典的窗棂图案加以点缀,十二女子或生动优雅、或多愁善感,透过窗栏,金陵十二钗的唯美形态通过贵金属完美呈现,给人近在咫尺的感觉,更具透视美和空间美;背面选取了梅花和描写的金陵十二钗的诗词为设计主体,梅花是南京市花,象征着南京,金陵十二钗的诗词则述说着“金陵十二钗”各自的命运。
《金陵十二钗金砖套装》全套十二枚,共含Au.9999纯金120克,由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绝世珍品,弥足珍贵。
金陵十二钗银砖套装
“金陵十二钗”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小说作者完美塑造了她们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将她们的个性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阐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体现了《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
金一文化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倾力打造此款《金陵十二钗银砖套装》。产品雕琢精美,风格统一,正面主要选取了“金陵十二钗”为设计元素,以大观园中的特色建筑圆形拱门图案及中国古典的窗棂图案加以点缀,十二女子或生动优雅、或多愁善感,透过窗栏,金陵十二钗的唯美形态通过贵金属完美呈现,给人近在咫尺的感觉,更具透视美和空间美;背面选取了梅花和描写的金陵十二钗的诗词为设计主体,梅花是南京市花,象征着南京,金陵十二钗的诗词则述说着“金陵十二钗”各自的命运。
《金陵十二钗银砖套装》全套十二枚,共含Ag.999纯银120克,由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绝世珍品,弥足珍贵。
大报恩寺塔银条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大报恩寺塔华美高耸,塔内壁布满佛龛,琉璃塔门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塔被誉为“南京瓷塔”,代表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融合。
金一文化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倾力打造此款《大报恩寺塔银条》。产品雕刻精美,古朴华丽,正面选取大报恩寺塔的主体图为设计元素,采用先进的镜面工艺将寺塔的恢弘气势加以完美呈现,四端以蝙蝠纹饰点缀,寓意八方纳福,福运亨通;背面以祥云及蝙蝠纹饰点缀,并叙写了其塔的概况,言简意赅,记载其不朽之盛名,让人一目了然。
《大报恩寺塔银条》全套一枚,含Ag.999纯银20克,由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绝世珍品,弥足珍贵。
大报恩寺塔金挂件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大报恩寺塔华美高耸,塔内壁布满佛龛,琉璃塔门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塔被誉为“南京瓷塔”,代表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融合。
金一文化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倾力打造此款《大报恩寺塔金挂件》。产品雕琢精美,古朴典雅,正面选取了大报恩寺琉璃塔门为设计主体,塔门上的佛教题材图案栩栩如生,浸透了岁月的痕迹,透过琉璃塔门,华丽高耸的大报恩寺塔映入眼帘,金碧辉煌的建筑通过贵金属完美呈现;背面用代表吉祥如意的卷草纹加以点缀,刻有成色、克重信息。
《大报恩寺塔金挂件》全套一枚,含Au.9999纯金10克,由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绝世珍品,弥足珍贵。
大报恩寺塔金挂件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大报恩寺塔华美高耸,塔内壁布满佛龛,琉璃塔门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塔被誉为“南京瓷塔”,代表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融合。
金一文化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倾力打造此款《大报恩寺塔金挂件》。产品雕琢精美,古朴典雅,正面选取了大报恩寺琉璃塔门为设计主体,塔门上的佛教题材图案栩栩如生,浸透了岁月的痕迹,透过琉璃塔门,华丽高耸的大报恩寺塔映入眼帘,金碧辉煌的建筑通过贵金属完美呈现;背面用代表吉祥如意的卷草纹加以点缀,刻有成色、克重信息。
《大报恩寺塔金挂件》全套一枚,含Au.9999纯金20克,由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绝世珍品,弥足珍贵。
南京城市文化手册
金陵,建业,建康,集庆,江宁(艺术化字体加以体现)
南京,简称“宁”,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虎踞龙蟠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南京这座美丽的江南城市。南京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古迹众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差让这座城市积聚了灵气,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这样优越的条件让南京自古就为帝王所重视。
六朝古都
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南京始称“金陵”;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定都秣陵,改名建业,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其后明朝定都南京城,“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
魅力南京
人文荟萃的南京历史悠久,在这里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浆声灯影的秦淮河缓缓流淌,述说着河畔曾经的繁华鼎盛;金陵毓秀的钟山蜿蜒起伏,浸透着历史的痕迹。在这里处处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朝石刻,匠心独运;晋代书法,传承百世;文学巨作《红楼梦》演绎了江宁织造府的繁华;鸡鸣寺、大报恩寺等名刹传承了江南佛教文化;绚丽多姿的云锦美若天上的云霞,汇聚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的精华。造物主的巧夺天工将这块美丽的土地装点地美轮美奂,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它增添了不少灵秀之气,大自然赋予的瑰丽随着古老的建筑以及传承的文化沉淀在这块土地上,承载了古老历史,延续了不朽文明。
古韵
南京之美,妩媚华丽,秦淮河畔的琴声留存了南京城千年的风韵。十里秦淮,六朝金粉,她像一个粉墨登场的花旦,美艳动人,一颦一笑都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里有着江南的空朦烟雨,油纸伞、青石板沉醉在烟雨之中,古朴典雅中透出江南水乡的古韵。在暮色中渐渐明亮的灯火散发着迷人的光晕,含着羞、透着幽,一圈一圈像少女脸上的红霞,淡淡的月光洒在地上,如披上一层薄薄的纱衣,与灯光相衬,更显妖娆。有微风,轻吹过,有树叶,飘飘落,在风中微微摇曳的流苏,浸透在若有若无的香气之中,让人陶醉。这里仿佛是为才子佳人营造的风月佳境,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画舫凌波,才子佳人畅游其中,吟诗作对,游戏赏灯,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在无声的岁月中缓缓展开。
博爱
南京之美还如同它的城墙一样,给人以厚实凝重之感。它见证了风云的变幻,将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融入在城市的血液之中。梅花吐蕊,傲雪迎春,是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心胸宽广、互助互爱的博爱精神更是南京的一个象征。这里的千年文化点缀了一个美丽的城市,更孕育了一个城市的灵魂,如春风化雨,渗入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品一壶浓茶,知春秋交替,晓岁月甘甜,述说着南京悠久的历史。
包容
南京以其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一切,沉稳,大气。千百年来的荣辱沧桑,都积淀在它雨花石般的纹理中,融合成它的珍奇瑰丽。无论是湮没在古老城墙上的民间传说,还是街头巷尾香气扑鼻的鸭血粉丝汤,抑或是老一辈韵味十足的老南京话,这些都是南京的味道。淡淡的味道散发着南京质朴、厚实的气息,它的历史,就是这么延续下来,也将这么延续下去,任风雨变迁,博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