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

时间:2019-05-14 20: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

第一篇: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4,练习五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纳税信息的收集处理,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税种。

2.学生能自主探索出解决应纳税额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纳税的意义和解决应纳税额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小黑板。

学具:课前对纳税资料的收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小黑板出示: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片断

屏幕显示:一天,开服装店的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路上遇见小张。

小张:王阿姨,你去哪儿?

王阿姨:去税务局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揭示课题并板书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纳税的有关问题。(板书:纳税)

二、同伴交流,学习新知

1.信息反馈,了解纳税

(1)教师: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纳税的知识?

反馈: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信息,了解纳税相关的知识。

(2)教师: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参与并指导讨论。

反馈: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

学生1:纳税的种类有契税、关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

学生2: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

学生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3)教师小结。

教师:纳税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板书:税率

(4)教师:什么是税率?

学生:„„

板书:应纳税额

(5)教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现在明白了王阿姨和小张他们谁做得对吗?说一说你们现在对纳税有什么认识。

学生1:主动纳税。

学生2: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从情景图中你收集到什么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分析信息。

教师:同学们在分析信息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1:什么叫赢利?

学生2:按营业额的5%纳税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

(3)学生解决问题(抽一名学生板演)。

(4)反馈、评讲、交流。

8000×5%=400(元)

8000×(1-5%)=7600(元)

3500+800+585+600=5485(元)

3500+800+585+600=5485(元)

8000-5485-400=2115(元)

7600-5485=2115(元)

答:小餐馆上月赢利2115元。答:小餐馆上月赢利2115元。

3.指导看书第19页并小结

教师:正确解决有关纳税问题,关键在于理解税率即百分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中找准单位“1”。

板书:关键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21页第1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评讲。

注意:对于题中多余条件:“游客18万人次”这个信息的处理。3600×3%=108(万元)

答:这个黄金周该风景区应缴营业税108万元。

2.教科书第21页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评讲。

注意:题中“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意义的理解。即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占超过1600元部分的5%,单位“1”是超过1600元部分,而不是月收入1800元。

(1800-1600)×5%=10(元)

答:方方的爸爸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元。

四、学生质疑,教师总结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纳税,我的收获是„„

(2)教师: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纳税的义务? 学生:„„

(3)教师总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解决有关纳税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税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的概念中去找准单位“1”。

作业布置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纳税

关键

税率应纳税额

8000×5%=400(元)

8000×(1-5%)=7600(元)

3500+800+585+600=5485(元)

3500+800+585+600=5485(元)

8000-5485-400=2115(元)

7600-5485=2115(元)

答:小餐馆上月赢利2115元。答:小餐馆上月赢利2115元。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下册 算利息教案 西师大版

算利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5,练习五第3~5题。教学目标

1.学生经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储蓄资料,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3.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用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学具:银行存款单,计算器,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的一个朋友家里积攒了一万元钱。请你帮我朋友设想一下,要想获得更多的钱,我的朋友可以用这一万元钱进行哪些投资?

学生1:买股票、买基金„„ 学生2:存入银行。„„

教师:哪一种投资方法风险最小? 学生:银行储蓄。

教师:储蓄不但风险小,而且还能获得比原来更多的钱。其中银行多付的钱我们就叫它利息。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计算利息的问题。板书:算利息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反馈信息,了解概念 教师:你收集到哪些储蓄信息? 学生:„„

2.小组讨论,理解概念(1)小组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请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看看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好?

小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展示、评价。

教师:哪个小组自愿到投影仪前来,展示汇报你们小组的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请仔细地听,这个小组汇报完后请你发表看法和意见。

请一个小组同学把收集整理好的资料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学生1:存款的种类有:整存整取、活期存款、教育储蓄„„

学生2: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学生3: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利率。

学生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5:银行存款单„„

学生6:出示银行利率表,利率可以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年利率表示„„

教师:(出示教科书20页银行利率表)你能说一说,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3.87%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3.87%表示整存整取一年,利息是本金的3.87%。教师:零存整取三年,年利率3.42%表示的意义呢?

学生:3.42%表示零存整取三年,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3.42%。小组在展示、汇报、补充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鼓励、评价并板书。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教师: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吗?

如果学生举例困难,教师可以自己举例说明。

学生1:妈妈准备把家里的800元钱放入银行,这800元钱就是本金;存期一年,年利率 是2.88%,2.88%就是利率,也就是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88%;一年后,银行要付给比800元钱还要多的钱给妈妈,多的钱就是利息。

学生2:老师的朋友家里的一万元钱,如果放入银行的话,这一万元钱就是本金„„(4)教师小结。

教师:指着板书,强调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强调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制定。银行会按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利率的,2007年至今,银行已对利率作了多次调整。

教师:从利息的计算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了利息的多少与存入银行的本金多少、国家规定的利率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有关。

教师:是这样的吗?请你验证说明。„„

学生2:我发现了算利息实际上就是用百分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学习的算利息,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之一。要求利息,必须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从今天的学习中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3.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1)出示例5: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2)部分学生板演。

学生1:400×5.22%×3=62.64(元)学生2:400×5.22%×3×5%=3.132(元)学生3:400×5.22%×3×5%≈3.13(元)学生4:400×5.22%×3×95%=59.508(元)学生5:400×5.22%×3×95%≈59.51(元)

(3)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纠错)板书:到期利息、税后利息、利息税

教师:同学们,国家规定:人民币和外币储蓄系统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所得税,现在是按利息的5%缴纳利息税。

板书:税后利息=利息×(1-5%)利息税=利息×5% 4.指导学生看书第20页并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20页,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1)读一读学习的新内容。(2)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解决算利息的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一,解决的问题是否包含本金;第二,涉及利息的问题,一定要看清需要我们解决的是(教师指着板书)到期利息,还是税后利息,或者是利息税的问题;如果是税后利息,千万不要忘了按利息的5%缴纳利息税;第三,人民币以元为单位,一般都保留两位小数。

三、拓展运用,促进发展 1.学生课堂活动

(1)同桌议一议:400元钱存3年,怎样存合算?(2)反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板书存款的方式。

板书:一年一年地存;先存一年,再存两年;先存两年,再存一年;存三年。(3)怎样存合算?

教师:哪种存款方式最合算?请同学们先猜测,再分组用计数器计算验证。(4)反馈:选择合算的存款方式。2.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5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评讲反馈。3.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3题(1)学生收集信息并质疑。

(2)师生破疑:让学生明白“贷款的年利率为4.41%”的意义和“还款需要还哪些款项”。(3)学生解答后反馈。4.教科书第21页第4题

(1)学生收集信息后反馈,介绍国债并强调国债不缴纳利息税。板书:国债不缴纳利息税(2)学生解答后反馈。作业布置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5题 教学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谈谈你有什么收获。(2)关于算利息的问题,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3)教师总结。

教师:算利息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必须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用“本金×利率×时间”就可以得到利息,按利息的5%缴纳利息税,所以税后利息=利息×(1-5%);而国债不缴纳利息税。

板书设计 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400×5.22%×3=62.64(元)税后利息=利息×(1-5%)400×5.22%×3×95%≈59.51(元)利息税=利息×5%

400×5.22%×3×5%≈3.13(元)(国债不缴纳利息税)

第三篇: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

重庆市铜梁区维新小学 胡定明

教材解读:

在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之前,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既要让学生掌握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点,学会看图,学会分析思考 ,还需要解决另外两个问题,一是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独特优势,反映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特点在一些统计中是必须的,是其他统计手段所不具备的。二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对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统计图知识进行系统的比较和整理,让学生分析理解每种统计图在具体统计过程中的不同价值,能选择最恰当的统计方式进行统计,同时本节课是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很好的例子,教学资源丰富,为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培养学生对数学和生活的热爱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统计知识,对统计图并不陌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运用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学习时候,比较容易接受,能够很快抓住重点与难点。知识技能: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情境导入,复习引新。

1、师:请同学们看几幅颜色图片 ?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颜色?(学生介绍)

评析:课始,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继续往下学的愿望。

2、课前,老师对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统计图。(ppt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喜欢黄色的人数最少。解释其他指什么?(就是除了红色、黄色、蓝色以外的颜色,如绿色)(2)还记得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

(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3)师:对,它的优点就是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各种数量的多少。(4)这又是一幅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5)还记得折线统计图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

(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

(6)师:对,它的优点就是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

3、请同学们继续看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来算一算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你们会算吗?(抽学生来算)

4、根据统计表现在老师又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一眼就能够看出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5、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发掘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沿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思考,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百分数的知识,又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作好预设。

二、新知探索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谁能说说这幅统计图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1)让学生说。

(2)问:50%指的是哪一块?请你上来指一下。是什么形状?(扇形)。其它的呢?(也是扇形)。正因为统计图中每个统计项目的数据都是用扇形表示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

2、你们还知道哪些信息?

(1)25%表示什么意思?(多指两人说)是以谁为单位“1”? 生可能说:喜欢红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

(2)问:总人数指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整个圆)。(3)师:结合图,请你再说说25%表示什么意思?(4)再问:用圆代表什么?(整体)。板书:总数 3(1)问:20%又表示什么?„„(2)回忆:20%是怎么算出来的?

(3),我们也可以说喜欢红色人数与总人数是什么关系呢?(部分与总数)结合图,看看谁是部分?谁是总数?。你喜欢的是哪一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4、小组讨论:

通过刚才观察和探讨这个扇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总人数就是总体,而代表其他的这个扇形也就是总数的一部分。(板书:部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板书:占百分之几

评析:通过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适当补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达到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扇形的特点。

5、(1)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如果有学生说到:喜欢蓝色的人最多!喜欢黄色的人最少!(2)老师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喜欢蓝色的人最多的?(数字)还有其它方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扇形面积最大)

(3)师小结: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扇形统计图中既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来判断人数的多少,更可以直接通过扇形面积的大小来判断喜欢哪个颜色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颜色的人最少!

6、看着这个扇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你能直接算出六(3)班同学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的具体人数吗?为什么?叫学生完成课本第56页上的试一试 生汇报。

师:对,只有在总人数这个整体已知时,我们才能算出部分量来!评析: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交流和小组合作总结以达成情感目标。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是能清楚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了情感教育。

7、通过刚才的学习,比较这三幅图,想一想: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呢?(相机完成第56页课堂活动)

再与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ppt出示比较图)相同点是?(有名称,有统计项目,都有数据)不同点是?(形状,特点作用)

8、师:对,所有统计图都应具备名称、统计项目、和数据这三个要素!可是每种统计图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回顾我们今天认识的扇形统计图,想想它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不足?

(扇形统计图优点是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也可以看出数量的大小,但不能看出具体的数量。)

9、总结归纳:同学们说得真好!,扇形统计图不仅用扇形表示部分量,用整个圆表示整体,它最大的优点还在于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百分比的关系。

评析:让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比较扇形、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让学生分析理解每种统计图在具体统计过程中的不同价值,能选择最恰当的统计方式进行统计,形成知识结构;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都为学生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点的准备。

三、巩固与拓展.1、那根据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到扇形统计图呢?让我们一起来判断判断!(逐一出示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再说说为什么?)

(1)爸爸要统计儿子小学六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需要扇形统计图吗?那该用什么统计图?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上出示“折线统计图”)

(2)妈妈想知道毛衣中各成分的含量占整件衣服的百分比。()该用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3)黄老师要统计参加各兴趣小组的具体人数。()该用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4)我们要知道世界各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几。()

该用什么统计图?要知道各个国家的耕地面积用条形统计图就行了,为什么要用扇形统计图?(了解自己的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小结:每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用合适的统计图。2.小试身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扇形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处? 指导学生完成第57页的课堂活动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请大家来说说那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扇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因此我们经常能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析:选取、呈现(学习拓展部分)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欣赏的同时体会到扇形统计图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作业布置

教材联系十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扇形 圆

部分 占 整体 百分之几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西师大版

正比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第页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二1,2,3题。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具:小黑板小黑板。

学具:作业本,数学书。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下面是居委会张阿姨负责的小区水费收缴情况,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住户张家赵家

水费(元)120

用水量(吨)68

(2)揭示题。

教师: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水费和用水量、总价和数量)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这两种量,我们还要遇到哪些数量呢?

教师:这些数量之间藏着不少的知识,今天这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例1

用小黑板在刚才准备题的表格中增加几列数据,变成下表。

住户张家赵家李家周家刘家吴家

水费(元)1203217

用水量(吨)6814109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帮助张阿姨把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完善,并作必要的板书。

教师:同学们发现表格中的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像这样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互关联的。

板书:相关联

教师: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在这里主要体会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吨水单价始终是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便于其他学生观察:

水费用水量=16=208=314=……=2

教师: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单价相等也可以说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数。

板书:水费用水量=每吨水单价(一定)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第2页下面的“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

教师:你能用刚才我们研究例1的方法,自己分析这个表格中的数据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扩大若干倍,路程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时间缩小若干倍,路程缩小相同的倍数。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时80,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3教学“议一议”

教师:我们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两个问题,谁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比值始终是一定的。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4教学堂活动

教师: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这节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第五篇: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夏》教案

1夏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重点: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

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王皮溜二中

下载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六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第6课时纳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18-122例1,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 的区别。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案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说说诗 句......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回忆爸爸》教案

    8 回忆爸爸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最让人感动的部分。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

    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教案西师大版 认识圆柱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1页的内容,练习七第1题。 1.使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他们的特征及区别。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方程

    方程(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例1,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唯一的听众》教案

    6 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标: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2. 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

    西师大版六年级作文教案

    语文园地一美景花园 教学目标: 1、写一处景,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准备: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