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小学教师对当前教育现状与经典实践学习的体会分享
一位小学教师对当前教育现状与经典实践学习的体会分享 柳州曦祯妈G4 分享稿 :
我是来自广西柳州的曦祯妈妈,虽然教材请了两个多月了,但真正认真按计划读经还是最近一个月的事,进入桃花源这个经典大学也才一个星期,我儿子目前也还没真正跟我一起读经,只是我自己读而已。但我并不着急,因为我知道,我选择了好教材——育心经典,找到了好方法——累积法,走对了方向——育心经典育儿之路。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能完成我儿子育心育根的早期教育,打下这份根基,他以后的学习、人生,我就不必那么操心了。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交流我对读经的认识和感受,不足和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2011年9月之前,我还是一名乡镇小学教师。从教12年来,我一直十分厌恶“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干着应试教育的勾当”这种教育局面。看着学校的学生越往高年级越厌学,我很难过。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更有甚者,不少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性格和不好的思想行为,尽管针对性的教育反反复复,但收效甚微。我把这归结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过于应试化的结果。
2011年10月,我辞职,到市里做起了家教。原以为市里的教育观念应该也比较先进,学生的成长一定会好得多。实际情况是:这些孩子学习态度更差,厌学情绪更重!如果说我们那里的学生厌学只是不愿学习,而这里的孩子厌学却到了痛恨学习的地步。
原来市里的许多中小学校以及高中,应试教育更严重!家庭教育也是个问题
有个中学生跟我说:“我们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哪个老师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得倒数第一的话,下一年将不给他(她)安排课程。老师们都争着要课,每天都要布置很多练习、作业。”
看着他们每晚都有写不完的练习,我心里就睹得慌。看着他们对学习深恶痛绝的样子,我就为我们中国的教育感到深深地悲哀!不少家长只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只知道无休无止地逼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累,而且带着厌恶的情绪来辅导,效果可想而知。
用学生的话说,是互相折磨,成绩却不见得会真正提高多少。可怜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无奈,孩子的无辜、压抑甚至身心的残害!这种以分数、名字为唯一目的的纯功利性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们不应该接受这样的教育!
困惑之余,我庆幸自己一个月来为培养儿子用的育心经典和累积式教育法。没有压力,不带功利,身心愉悦,这是对心灵无痕的浸润!
对我来说,每天能感受着育心爱红社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育儿氛围,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思考,积聚能量,不断成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幸福!
是的,在这个大家庭里,给我们家长传递的是一种无为而为的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累积式教育法,累积式教育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压力,不带功利,身心愉悦,这是对心灵无痕的浸润!来我这里午托的有三个学生,我在午饭的时间里按137的方法每天播放着育心经典录音,虽然每天只有半小时,这三个孩子不久就能嘀咕一些《孝经》、《大学》、《三字经》和《弟子规》里面的词句。
有一个全托的学生,他老师好几次劝他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看是否存在智力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实在太差了。我从与他的接触和交流中知道他的智力绝对没有问题,应该是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手段不当引起的。我在给我儿子实施读经计划的时候,他有时也过来跟着,却喜欢上了经典。一天晚上,他正在写作业,突然就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读《易经》。” 我很惊讶,说:“你什么时候读过《易经》?”中午我并没有安排过《易经》给他们听。他说:“那天晚上,你和你儿子、你的妈妈在读《易经》的时候,我也跟你们读了一遍,一读我就喜欢上了。现在我还会背一点呢!” 于是,他就背了起来,我儿子在旁边也跟着背,我很欣喜!这个孩子,以前一段简单的文章,练习了很久都没法背下来,而经典在我们成人眼中那么难,他居然无意中就背下了。我儿子也一直没有跟我读,总是我读我的,他玩他的,却也能记住了这
些。感叹孩子的记忆力!这才发现:经典古文比现在的白话文更凝练更有韵味更具冲击力更利于诵读。
结合自己近段时间认真读经并坚持上早课的体悟,我觉得我们老祖宗的思想实在太博大、太深厚了,经典里处处充满着生存、处事、行政、为人的大智大慧!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憾着。因为有着经典的滋养,润泽于古圣先贤的睿智与达观,我对人对事的心态也日趋平和,不再动不动就烦燥不安。
说经典是最有能量的书一点不假!如果把学校里每个学期的教科书比作一棵一棵小树苗的话,那浩如烟海的课外书就像是一片片大森林,在这片片大森林里,经典书箱则是扎根最深、最苍劲有力、最经久不衰的参天大树啊!做为家长,我们究竟是要给我们的孩子得到几棵小树苗,还是让孩子得到一片片大森林?或是得到那一棵棵被称为“经典”的参天大树呢?
我们丢掉“经典”这些宝贝太久了,舍本逐末。很多老师、家长只知让孩子读课本,做练习,孩子得到的知识能量能有多少呢?看看我们的社会,教育问题、社会乱象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就应知道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了。欣喜的是,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经典文化教育,个别学校也在迎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落实了经典教育。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捆手捆脚地进行着,而我们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延误不得的。
如果家庭能够给孩子补上经典教育这一课,和孩子一起系统读经,共同成长,一定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事情!认识到这些,我开始不由自主地向一些头疼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家长宣扬经典教育,希望育心的经典和累积法能成为他们救治孩子教育问题的良方。
真的非常庆幸能够接触和认识这些经典,认识到育心教材和累积法的好处,结识育心爱红社这个宏大的课程学习服务体系。感恩赖老师创编了这套育心经典教材和累积法,他让经典教育变成再简单不过;感恩我儿子的老师让我和我儿子接触到育心经典,让我对育心经典和累积法有了了解的机会;感恩陈老师和王老师建立起爱红社这个尽情演绎经典的大舞台、大课堂,让我对经典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和认识,我的思想境界因此变得更开阔,为人处事也更谦和!
感恩上海兜兜妈的约稿!初次分享,认识粗浅,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第二篇:当前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
小学教师素质现状
一、总体素质现状
(一)教育观念陈旧
农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上课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片面追求分数等现象比比皆是。如陈至立同志所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二)教学手段滞后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气氛沉闷、方法呆板、手段落后、组织松散、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或不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还是沿袭“一幅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便有些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形同虚设。
(三)科研能力薄弱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量违背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仍在流行,教法改革实验往往“一窝蜂”、“一阵风”。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差,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四)心理素质不容乐观 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相对较差,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农村教师的身心负担。随着社会对教育及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学校管理中的严格考核和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深入,上岗、评优、晋级、提职等方面的公开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压力,造成激烈的冲突,教师的心理问题不断凸现,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二、中小学素质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一般情况
(一)中小学教师供求情况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我国在1949年时有小学教师84.9万人,普通中学教师10.4万人。而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数量达到了1000多万名,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并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全国有小学专任教师586万人,其中,大学专、本科以上学历者约有95万人,约占16.2%;中专、高中毕业的约有467万,约占79.7%;高中以下学历者24万人,占4.10%。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5.9%。在全体小学专任教师中,有290.97万人是女性,约占49.65%。初级中学教师总数接近315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39万余人,约占12.4%,大学专科学历者230万人,约占73.1%;学历合格率为85.5%。高中专任教师69万余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者近46万人,学历合格率为65.9%。普通中学女专任教师总计155万人,占中学专任教师总数的40.4%。另据教育部发布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0年,我国有小学民办专任教师27.72万人,比上年减少了21.94万人;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重为4.73%,比上年下降3.74个百分点;有初中专任民办教师2.49万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6.9%;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87%;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68.43%。截至2005年底,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95%、83.5%,其中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到56.3%,本科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35.3%,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达到1.2%,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中小学教师性别、年龄、职务结构分 1.性别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心理倾向性方面。在女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绝大部分情况下,男孩子们会缺少性别角色榜样,而女孩子们也无从认识和体会正常的性别关系。所以,在构筑教师群体素质结构时,应该考虑到教师性别的合理搭配。目前,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看,不存在性别的明显偏差。女性在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中分别占40.4%和49.05%。但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女性教师数量明显高于男性的局面,而且这种性别结构的偏差在初等教育阶段表现最为突出。2.年龄在我国586万小学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者280万人,约占总数的47.8%;36~50岁的教师232万人,约占总数的39.6%;初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近253万人,占384万初中教师总数的65.8%,36~50岁的教师约98万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25.5%;高中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43万多人,约占69万高中教师的62.8%,36~50岁者近18万,占高中教师总数的25.9%。可见,我国中小学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平均超过50% 3.职称 在约占47.8%的35岁以下小学青年教师中,获得小教高级职称的仅占该级职称总数的7.2%,拥有小教一级职称的也仅占9.2%;而仅占教师总数12.6%的50岁以上小学教师却占小教高级职称总数的50%以上。普通中学的情形也基本相同:初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获得高级职称的仅占2.2%,高中青年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也只有4.4%。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高级职称在教师群体各年龄阶段呈偏态分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职业成熟的一般规律。据“面向21世纪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特级教师成长过程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500多位特级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一名教师从入门到胜任工作要3年左右时间,到单独承担任务和尝试创新约需4~8年;从成熟到进入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需要8~15年,到出科研成果阶段则需15~30年。这种现象说明,我国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相当艰巨与紧迫。
二、中小学教师素质方面的主要问题 人们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估计可以概括为:数量不足,待遇太差,地位低下,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民办教师数量庞大。在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也出现了问题,“最后一片净土”也不再干净。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修养自身师德,崇尚“利益至上”,放弃自我道德约束,以致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要求出现较大反差。某些教师或无视本职工作,热衷于“有偿家教”,搞第二职业;或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一己之私;或以罚代教,违法乱纪,触犯刑律等等。教师的种种类似行为都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形象,既影响了正
常的教学活动,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人才会发出“谁来拯救灵魂工程师的灵魂”这样的呼声。近年来,常常有某教师殴打、体罚学生,某教师侮辱学生人格,某教师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无视教师职业道德等类似的新闻见诸报端。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说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问题的。
(二)专业素养问题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中学教师中的大部分也已学历达标,但是,由于我国教师队伍基础薄弱,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还相当突出。且看1999年10月的一则报导《考老师》:改错:震耳欲聋、阴谋鬼计、以身作则……“七千零三万五千三百四十”的阿拉伯数字写法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题目,在广东阳山县的教师基础知识测验,竟有349人不合格,最低分3分,这着实让世人吃了一惊。基础教学知识的缺乏还只是一个方面,不少教师还有一个封建的头脑,残留着很多封建迷信的意识,缺乏现代的民主、科学思想。某中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因为一个学生闹着玩,突然踢开宿舍门,室内一位14岁的住校女生受到惊吓,当晚发烧,无法入睡。按迷信的说法,这是丢了魂,所以那位学生的父亲——正好也是学校的教师,在除了给这位女生打针吃药以外,还特地找来了一名阴阳先生,给她“收魂”,作了一通莫名其妙的法,画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符;大张旗鼓地在晚上烧掉了。
(三)民办教师问题
三、教师专业性及其问题
(一)1.专业性职业的标准2.教师专业性现状
(二)我国教师专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1.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我国现任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学科专业知识相当较好,但从教能力显得不足。案例:案例2.1:一位老师上语文课,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朝”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学生答:“有字”。老师问:“这是什么字?”有学生举手答:“这是朝鲜的朝字”。老师说:“不对!”又有学生站起来答:“这是朝气蓬勃的朝”。老师又说不对。这时候学生开始挖空心思地回答,有学生说是中国字,有学生说是汉字。老师都说不对。最后,老师恼火地指责:“都是傻瓜,这是多音字”!分析老师的提问语言表述不明确,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提问的用意
2、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形势,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根据有关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②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③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④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3.教师学历偏低,专业训练亟待强 4.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5.专业自主受到限制,专业权力名不副实 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和1995年3月通过的《教育法》,规定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项: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管理学生权。④获取报酬待遇权。⑤民主管理权。⑥进修培训权
6、教师组织力量薄弱,活动时空余地有限
三、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的提高策略(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内强师德,外塑形象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一位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作风仪表对学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使教师胜任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要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内强师德,外塑形象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
(二)学习课程标准理念,丰富理论,更新观念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振兴,需要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率先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教育理论,开展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使教师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悦纳自我,调整角色
1、悦纳自我,自我减压 悦纳自我可以使自己保持信心,避免自卑、紧张或者不安全感。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并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逐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2、调节情绪,平衡心态 农村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学会理性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利益、得失,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从事教学。
3、强化认同,促进发展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尤其需要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4]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感比较强,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强化职业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人本管理等途径,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促进教师发展。
(四)重视教师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加强对现有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继续稳步推进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通过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实施贫困地区助训工程,从培训学科带头人入手,然后再由这些骨干教师引路,带动全校教师素质整体提高。三是让城市教师定期下乡轮岗任教、农村教师定期进城在岗锻炼,让城乡教师同步学习提高。四是建立“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制度。通过集中教研,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教师发展。教学研究机构要定期到农村学校进行教研指导,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研水平;地方高等院校要与农村小学建立协作关系,不仅为教师提供进修平台,还应主动送教下乡,对农村教师给予经常性的辅导。
在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与内容设置上,要立足于农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共同遇到的问题为核心。课程设置要进一步贴近小学教学实际工作,针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扩大信息量;请名师或有经验的教师到学校做专题讲座,讲课要联系教学实际,富有指导性;在学习安排上最好和学校常规教学分开,这样既能搞好培训工作又能兼顾学校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活动,切实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正视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并采用有效的提升策略,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第三篇:当前的教育现状与教师的对策
当前的教育现状与教师的对策
二、教师的对策
现在,就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当官是一种高危职业一样,教师这个文绉绉的行当也成了高危。既是高危,那就要拿出对策来。
对策
1、对学生好一点
有人问过我,怎样当好一个校长?我的回答很简单:对老师好一点!那么,怎样当好一个老师呢?我的回答还是那么简单:对学生好一点!
怎么好?
1)、有人说,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是屁话!蒙人的!人当然是有感情的,而人的感情是多方面的,有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等等。学生就是学生,你怎么可以当成自己的孩子呢?我这一辈子教的学生数以万计,我有那么多孩子吗?那么多孩子我照顾得过来吗?而且,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我自己的孩子怎么办?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的老师会是好老师吗?所以啊,愚以为,师生之间只能是师生之情!古人说: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在今天也不过时啊!而我更认为,传道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想。学生会思想了,就会知道你对他好。这样师生的情感就建立了,有了感情,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好办了。
2)、既是师生,那么,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第一、你和学生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都说距离产生美嘛!当然这距离不能太近,太近了容易溺爱;也不能太远,太远又会形同路人,稍不留神就会恶言相向,甚而拳脚相加。狮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会和小狮子黏在一起的,而是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狮子会让小狮子独自练习奔跑、捕猎,而自己在一定的距离外默默守护。有时狮子还会把小狮子推下山坡,看着小狮子自己如何向上爬。这样,小狮子才能学会独立。这狮子教养孩子的做法会不会对你有所启示呢?
第二、课堂上是一定要有长幼之序的。中国自古就讲尊老爱幼。你要学西方搞什么自由平等,最后只会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甚至连尊老爱幼也丢掉了。你看看现在孩子的自私怪戾,目无尊长就知道了。所以,我是主张师道尊严的,当然我指的是在课堂上。要知道,一个老师,如果不能驾御课堂,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那课堂就会乱套了。那师生要不要平等呢?要,当然要!但那是在下课以后。下课后,不但要与学生平等相待,还应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过问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就会日渐浓厚,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对策
2、依法治教,既要保护好学生,也要保护好自己。
老师们看到“依法治教”这几个字也许会说,看,又唱高调了不是?其实不然。这些年来,教师违法施教的事件屡有发生,比如虐童案之类的,实在是不胜枚举,因而也导致教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是越来越差。再加上出了一点事情,许多不良媒体,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居心,就拼命地炒作,大有不把那老师搞倒搞臭誓不罢休的气势,使得教师更是声名狼籍。但是,炒作也好、漫骂也好、同情也好,你不可否认的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家长也要求老师依法施教。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下,你既不必义愤填膺辩解,也不用夹着尾巴做人。你只要依法行事就OK了!
依法施教的目的就是既保护学生,也保护自己。
怎么保?
1)、先说保护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学生就是保护自己。
第一、保护学生的法律权利。现在有两个保护学生的法律:即《青少年保护法》和《九年义务教育法》。在法律的框架内,你要保障学生的一切权利。但是很多时候,你会遇到这
样的情况,上级要求你去做某件事情,而这事情却违反了以上两个法律,并且对学生的权利造成了很大的侵害,但作为下级,你又必须执行。这时你怎么办呢?第一,你不能不执行,因为这样你的饭碗可能就没了。第二,把道理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这是不得已为之。可能的话让学生去向相关部门反映。第三,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并做好记录,说不定哪天就可以救你于水火。
第二、保护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课堂之外的一切生活之中。不知从几何时,现在的很多学校悄然引入了一些暴戾的手段,比如所谓“军校”的教官的拳打脚踢,罚站、罚跑步,更甚者是罚蹲罚跪!而且这些手段已经不仅是在军训的时候所谓教官使用,也逐渐成为了一些老师惩治学生的“法宝”。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我供职的学校上学。有一天他致电予我,说某日,班主任老师把他太太叫了去,到办公室坐下后,儿子也随后进来了。进来后,老师竟当着家长的面让孩子蹲在自己座椅旁。朋友太太见状,一时心痛无比,几欲晕厥。回过神来也不敢言语。我知道后十分震惊!我们的老师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手段对付学生呢?而且是当着家长的面!须知,这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牢房里对待犯人的手段,现在居然用来对付这些只有10来岁的孩子!难道老师就不明白这会对学生的自尊带来一辈子的伤害吗?可悲的是,就在我写作本文的这一刻,我所在的级组办公室里,5个孩子正蹲在一个只有20出头的男性班主任的脚下!而这时,我想到一个很可怕的问题:如果日本鬼子又来了怎么办?
第三、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权利。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犯错连上帝都会原谅,何况老师呢!动不动就拉到办公室训斥,动不动就写检讨书,动不动就处分,都不是办法!你拉到办公室,开始可能有点威慑,多了就习惯成自然了,他的脸皮也厚了。而且如果是在夏天的话,办公室里有空调,他还乐得舒服呢!当然,人也可能在“舒服”中毁掉了。再说,那办公室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你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睛训学生,别的老师还要不要干活了?至于检讨书,那是早已有之的了,在中国大概没有什么人是没写过的。只是近些年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真犯了错,比如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才写检讨。现在呢,不管做什么都有可能要写检讨,内容是绝对扩大化了。而形式吗,更绝!事小写一两百字,事大那是要写几百字甚至上千、几千字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检讨书又多了个别名叫说明书。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专家魏书生到这里来做报告的时候。也就是从那时起,“说明书”就成了本地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而且它貌似更人性化了,从此也便成了老师实行班级管理的法宝!俗话说,走的夜路多,总会碰到蛇。这不,某学校组织学生旅游,校方要求学生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参加。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说,不参加旅游的学生要写800字的检讨书。学生干部又加码成1000,并写在黑板上。结果一个学生把这事发到了微博上,一时引起媒体穷追猛打。班主任辩解说:“是我疏忽了,'检讨书’这个词用得不是很对,应该是'说明书’,”搞笑至极!你看,这回好了,老师形象毁了,学校形象也毁了!所以这检讨书也好,说明书也罢,还是少写的好。再说说明书写多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不会长进,还会退步了!更可怕的是人的羞耻感也写没了。大家都当老师,你懂的!
第四篇: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戴艳,朱雄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321007)
摘要:随着创业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改善和丰富,高职创业教育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明显提高。当前,如何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使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思考
一、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1997年清华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借鉴国外竞赛模式,发起并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竞赛,这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9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将创业计划竞赛推向全国,冠名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此,我国创业教育影响不断扩大,成效逐渐显现。
1.创业教育已成为共识
经过几年的创业教育宣传及实施,高校普遍认识到,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适应时代特征,着眼于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同时,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创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2.创业教育环境不断改善
创业教育环境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开展创业教育既有比较开放的外部环境,又有逐步改善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和美、英、法等国家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创业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启示。内部环境主要体现为我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政策和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通过开辟青年创业论坛、树立青年创业典型、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等途径形成了鼓励青年创业的文化氛围。
3.创业教育师资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和宣传,特别是2002年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会议的召开,一些青年教师被吸引到创业教育中来。2003年教育部开展常规性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2005年8月起共青团中央在大学中开展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计划到2010年培训10000名教师,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这些骨干教师在校内积极探索和传播创业教育的思想与方法,促进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
4.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涌现
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具体有:产学合作模式[1],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推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第[3]一课堂结合第二课堂再加创业大赛”模式,以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主体和以商业计
划书编制为核心的模式,等等。
二、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学习、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方面,而且在如何与国情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4][2]
1.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还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由于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所以当前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一是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对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二是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较为凌乱,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联系,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其后果是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三是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的选取五花八门,与创业教育目标不匹配,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法为主,不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四是创业教育没有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仅在课堂上进行、在校内完成,大部分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机会。五是创业教育缺少完善的评估、评价体系,仅有的评价也是校内的封闭性评价。
2.创业教育缺乏高职特色
创业教育的高职特色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落脚点。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是“能力本位”而不是“学科本位”,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更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模式,创业教育方法不多,途径单一,没有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和高职学生的技能特长[5]。高职教育特色之二是开门办学、校企合作。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互动,充分利用企业具有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拥有众多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优势,为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真实环境和技术支持,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但很多高职院校其创业教育缺乏企业参与,创业内容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
3.创业教育缺乏文化环境
创业教育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石。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一个有利于创业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培养目标、激励措施、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一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创新创业氛围。另外,社会传统文化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观念也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社会对创业未形成提倡、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同时,由于大学生并非我国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导致政府相关部门对他们开展创业活动虽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从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
4.创业教育缺乏高素质师资
教师的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关键。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而且应同时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依然薄弱。首先师资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创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其次,很多老师的观念保守,认为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就是好学生,创业教育只是对少数学生进行,不适合对全体学生开展,也并不提倡学生自主创业;再次,现有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来自从事工商经济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或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他们共同的弱点就是其自身缺乏创业实践,在开展创业教育中,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经验,无法很好地担负起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没有一支数量足够、具有创业意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来引导,创业教育的实施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促进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全新理念和新的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创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不断探索由一个专
业与一家企业、一个专业群与一个行业到多个专业群与多家企业、多个行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其次确立以创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静态的就业观,确立就业就是不断进行创业的动态人才观,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作重要任务。再次,要求受教育者树立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勇担责任的意识,弘扬企业家精神,形成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就业观。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配置
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首先,应完善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企业引进有创业和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或专业培训人士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或聘请有影响的经济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等作为兼职教师,使创业教育开展更生动活泼、更贴近现实。其次,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一是对教师进行创业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兼职,掌握企业运作、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体验创业过程,提高创业教育能力;三是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协会的活动或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的活动,获取创业教育、教学的新材料和新信息;四是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再次,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研究不但可以激发教师对创业的热情,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创业教育的兴趣,达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
实践出真知。学校要千方百计拓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锻炼能力,提高技能,摔打成长。一是组建校企“网状”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应利用多专业群和多家企业、多个行业之间的“网状”合作平台,让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与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得到不同企业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二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基地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三是开展创业设计竞赛等活动。学生策划创业项目的过程就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能力培养过程,通过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启发创新的思维和灵感,激发和提高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积极性。四是鼓励学生参与生产性项目。由学校工作室或生产性公司承接业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承担真实的生产、设计任务,体验自己的价值,分享成功的喜悦。
4.营造创业教育氛围,合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在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的同时,要在校园内建立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环境。首先,形成校园创业教育氛围。要通过学校内部各种宣传途径,向师生介绍创业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崇尚创业、鼓励创业,让创业成功者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英雄。其次,形成制度化创业文化。通过创业社团活动的开展、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创业人文环境的营造,形成制度化创业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长效影响的文化力量。此外,创业教育要求社会、政府和企业形成共同合力。在社会教育方面,应加强创业教育宣传,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在信息、财政、金融、税收、工商、进出口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政策支持与激励;企业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厂房、仪器设备等支持并选派富有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教师。
5.确定创业课程内容,实施参与式创业教学
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对创业者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内容包括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6]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求、动力、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创业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主要指公共关系、法律、管理等;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和社交沟
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创业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开拓性、独立性、适应性、合作性、缜密性、纪律观念等。在上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中重点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教育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采取角色体验、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学生通过参与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案例分析、阅读、演讲、讨论、项目研究、可行性研究、与有实务经验的创业家座谈、计算机模拟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升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铸就创业精神。
6.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形成多维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笔者认为根据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性特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学校、政府、社会为评价主体,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评价。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从创业教育环境、投入、成果、影响力等维度,通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多种方法和手段并用,如问卷法、访谈法、现场考察法等。
参考文献:
[1]刘芸.创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61-63.[2]孙辉.“校企合作”推行创业教育培养模式[J].考试周刊,2009(34):202.[3]卢小珠.借鉴普通高校经验开展高职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5):10-11.[4]朱伟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改进探析[J].出国与就业,2009(10):8-10.[5]丁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
(2):73-74.[6]刘芸.创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77-80.作者简介:戴艳(1968—),女,浙江兰溪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教授;朱雄才(1964—),女,浙江磐安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联系方式:
第五篇:对当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
对当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
针对目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认识,完善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使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培训质量。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同时教育培训又是一种投资、一种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着,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出现了新趋势。
1、员工教育培训模式专业化。
企业现在一般都设有自己的专业培训机构。常见的形式有培训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公司大学等,这些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教学培训设施,员工可以在大学里接受培训,食宿都可在大学里十分方便。同时,公司也可以委托学校代培或企业与学校联合培训、企业与企业进行联合培训,即在培训方面进行虚拟管理。
2、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高科技化。
现代的培训工具则最大程度地把高科技产品应用于培训工作中,如录像机、投影机、计算机。现代的互联网上的远程教育还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员工招集在一起,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节省了员工的异地培训的差旅费用、时间,大大地减低了培训成本。
3、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内容多样化、层次深入化。
在现在乃至未来的员工教育培训thldl.org.cn中,不仅要求员工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掌握沟通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因为未来的社会是协作性社会,以合作求竞争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例如美国戴尔公司的培训内容就包括企业文化定位、技术技能、领导艺术及挖掘员工潜能方面的课程。而IBM公司基层经理在走上新岗位的第一年要接受80小时的课堂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的历史信念、政策、习惯做法以及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赞扬、劝告等基本管理技能。
4、员工参与员工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提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企业员工为了免被淘汰只有积极提高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在员工培训中,员工可以向经理人员提出自己需要接受的培训课程,公司培训部门、经理人员、员工三方协商安排。这种培训因为有员工本人的参与和决策,而且是员工的实际所需,员工往往更有主动性,更乐于参与,培训效果也会更好。
二、当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人才作保证,目前许多企业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投入,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与目前员工培训发展的趋势和发达国家企业员工培训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员工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缺乏应变措施
1、由于受经济、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教育培训管理者自身对教育理论、培训方向、方法、内容认识不够,简单的认为企业教育培训就是办办培训班而已,没有把教育培训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没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热点,生产技术的难点、重点,在培训过程中,常常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体目标联系不紧密,使培训流于形式。
2、工学矛盾突出。一方面部分企业上至高管层,下至基层管理者没有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作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支撑,整天忙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拒绝或消极被动地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培训部门安排的培训与生产脱节,如培训安排在生产任务较重的时节;培训内容空洞,与企业实际、当今技术发展情况脱节,虽然组织者尽心组织,但参加的人寥寥无几,造成员工不愿学习,企业不支持的状况。
3、企业过于依赖在岗培训。一方面在岗培训中作为培训者的员工,虽然在技术方面有优势,但缺乏培训技巧,效果未必好。另外,作为培训者自身必须有“一桶水”,才能给受训者“一杯水”,培训者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需要从外部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教育经费一再削减,就连全国职教做得比较好的西飞集团公司自1998年到2001年教育经费也削减了将近50%。高水平的教育培训离不开高校师资的参与,企业的授课酬金标准较低,难以聘到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这就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和培训水平。
4、企业担心受训人才外流,人才流动是当前国家
政策鼓励和保护的一项措施,但对企业来说受训人员的离职是一项损失,企业花在培训上的投资得不到回报,充当了为人作嫁衣的角色,而空缺的岗位又必须招聘新员工替补,又要重新投入培训,大大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这也是企业管理者们不热心教育培训的一个原因。
5、员工缺乏培训自主权
哪些员工受训,培训什么内容,都由企业领导说了算,员工没有主动性,培训效果当然受到影响。
(二)员工教育培训缺乏规划性,盲目培训造成浪费
1、许多企业不是采取主动的、有计划的培训。一个企业有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长远目标,培训也一样不能只考虑眼前,要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这样才不至于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出现断档,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而如果一味的是出现问题后才想起培训,这不是在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而是在补救,同时还会给受训人员产生不良影响,似乎只是工作能力差的人才培训,使培训成为一种惩罚行为。如某外贸公司需要加强员工的外语训练,但由于没有从企业实际出发,培训基本以日常生活等内容为主,培训对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帮助不大,学员人数逐年下降,最后由于参加人员极少而被迫停办。
2、由于培训前没有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没有分析企业需要举办哪些方面的培训,那些人员需要培训等情况,就盲目的组织培训,对培训的过程、结果缺乏跟踪、指导、评价,使得企业管理者看不到教育培训的效果、效益,对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其结果只能是消极对待企业教育培训工作。
3、培训效果缺乏考核。首先,企业常把培训当做一次性任务。培训课程结束,培训任务也就完成了,不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不重视培训结果。其次,没有投入产出核算。这既影响到对培训效果的经济效益的考核,难以对以后的培训起到借鉴作用,也影响到企业整体的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再次,缺乏激励机制。企业对员工参加培训的好坏没有奖惩,致使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员工教育培训覆盖面较窄
只让少数人参加培训,有的企业只注重有发展潜力的人员,让他们参加培训,不论什么内容的培训都让他们参加,而忽视了所有的管理人员。还有的企业是闲人去培训,而忙人因没有时间就不参加培训,这样急需培训的人得不到培训,而“无用”的人却不断在参加培训,造成培训的浪费,达不到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目的。
三、完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认识,完善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使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培训质量。
1、提高对员工教育培训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抓好了这三支队伍,就抓住了由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转变的关键。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大批的具有高新技术理论的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经验、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技术的更新和改造至关重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具有重要意义。
2、改变观念,创新员工教育培训机制。
思想观念陈旧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最大阻力,不打破旧的思想禁锢,企业就会停滞不前。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树立教育培训投入是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投入的观念,拿出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抓好教育培训,明确培训目的,营造一种“学习是创新的源头,是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氛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强什么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培训。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各种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教育培训机制亟待创新。培训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培训内容要涉及面广,注重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办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优势,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各层次的培训要求。注重解决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源培训发展的问题,从而改变这些领域人力资源的匮乏和质量低下等问题。
3、建立多层次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挖掘利用内部培训资源。
首先,企业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目的的培训体系。培训层次可分为高级培训、中级培训和初级培训;培训形式可分为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培训目的可分为文化补习、学历教育、岗位职务培训。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根据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的,选择相应的培训形式。其次,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应充分发掘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员工,使其经过适当训练后,成为这一领域的培训师,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师因为对企业和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再次,建立总结制度和交流会制度。让员工定期对自己工作中的得失成败进行经验总结,并与其他员工进行交流,起到互相启发和学习的作用。对于好的经验和建议,企业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及时采纳和推广。
4、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落实到实处,加强培训的跟踪调查。
第一,要切实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职培训、企业教育培训、终生学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及树立发展战略、人才战略、教育战略一体化的观念,把教育培训作为企业生产、科研、经营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培训开发各类、各层次的人力资源。第二,要做好培训前的调查,增强培训的目的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培训内容的设计要与企业规划相结合,与受训者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相一致,使培训工作有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建立科学、客观、有效的教育培训的评价体系,对培训过程实行监控,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于随时调整培训方向、改进培训方法,从而提高培训质量。第三,通过法律手段、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让员工感到企业的温暖,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员从价值观、信念、情感等方面使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达到情感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