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

时间:2019-05-14 20: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

第一篇: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

读书笔记

王义汉(2012211124)

第2章 组织美国

佩罗2013/9/16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的政治组织是如何影响市场经济的。具体来说,由于本章也属于笔者著作的一部分,涉及的内容也只有其中一个部分。作者主要论述美国的大企业,作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她们是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作者首先提到了弱政府与强政府之间的差异(P28),美国正是吸取了欧洲国家“强政府”的教训,强调民主,有限政府以及分权而立的思想,导致美国的政府很容易成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他们轻而易举的操纵政府,从而通过政府影响经济。文章中作者例举了很多的例子,包括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对于大型组织出现的作用,铁路为大规模工厂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提供了便利(P37),当然,技术层面的考虑从某个侧面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弱政府的存在,使资产阶级控制政府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大的私营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成就了大企业,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3章 政府与行业经济秩序

高柏 2013/9/22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普通法系的国家和大陆法系的国家对于行会组织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与日本对于行业组织采取的不同措施,因此在国家宪政,进而在国家的经济层面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作者用了一个章节的时间对比了普通法系统和大陆法系统的不同点,前者强调私法,突出公民的私人行动,遵守法律的动机是基于必须赔偿因为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被害人损失(Posner,1986,343),普通法尊重私有财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从而影响市场竞争,政府仅仅是一个“守夜人”的角色,不能为了提高效率而破坏市场竞争。相反,大陆法系的国家(日本,中国),政府拥有权力(行政的理论)立法,强调公法,大陆法系传统的逻辑是实现阻止侵害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事后做出补偿(Posner,1986,343),国家为了减少损失以及防止经济竞争导致的负面效果,政府会颁布各种规则,基于公法来限制私有权力,可以看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显然,对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国家可以直接通过行会组织,从而控制某一个行业的发展,这种“卡特尔”的组织形式被合法化,特别对于战争中的日本,这种“卡特尔”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包括《重要产业控制法》,《国家总动员法》,各项法律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卡特尔的作用,由政府主导经济,减少竞争,提高效率的做法一开始虽然遭到人们反对但随着经济的恢复,它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经济的社会效用逐渐得到体现,显然这是跟国家当前面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某个时期,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时候,它会把产权政策的重点从保护私有企业向维持政治稳定和控制资源配置转换,所以政府出面主导经济,在某个行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P.63),另外,正如作者所言,本文通过对国家宪政秩序的讨论(主要从法律系统入手),从社会学分析的视角解释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变迁,为政府、产权以及经济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p.63)。

第4章 法律制度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斯韦德伯格2013/9/16

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它是作者在书中的某个章节,并不是一篇完整的论文。首先看题目就觉得很宏大,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包含的信息量特别大,作者主要的思路在于探讨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法律作为一个主体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而本章的立意在于

文献的回顾和整理。从法律的定义到近代商事习惯法的兴起对于资本主义的影响作用谈起,并分析了四种主要的法律制度,当然这是跟经济密切相关的法律。最后回顾了目前对于法律研究的新的东西,并前瞻性的看到一些法律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逻辑思路比较清晰。

因为是文献的梳理,所以文章的信息量特别大,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关于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秩序,如果它被一种可能性外在地保证,即肉体的或精神的压迫被执法者实施,以期达到顺从或者对反抗的惩罚。”(Weber,1922/1978)法律并不是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它仅仅是一种社会底线,要求人们不能做什么,不能跨越底线。因此每个行动者在面对法律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行为,而不是整齐划一的行动,法律并不要求你必须这样做。所以法律制度更多的是维护社会的底线,突破这条底线,那么社会秩序将混乱,人类的生活也就不从谈起。在底线之上,会有道德的要求,这只能说跟社会的结构甚至个人素质相关,法律不能要求你“必须爱国”,“尊老爱幼”,但是一旦你做出伤害老人,伤害国家的事情,那必然会遭到法律的惩罚。个人的行动有很多,有的违背法律。“行为主体是在把行为指向某种制度”(P77),而不是机械的遵守。

第5章 市场、文化与权威:一个关于远东地区组织与管理的比较分析

Hamilton and Biggart 2013/9/26

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市场,文化和权威的视角,探讨在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的企业(组织)发展模式,虽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增长之前有许多在环境和形势方面的共同点,比如都遭遇战争的创伤,以及资源缺乏等,但它们都创造了经济奇迹,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即使这样,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式却不一样。本文正式上上述三个视角探讨三个地区组织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

在笔者看来,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不仅仅只依靠市场或者文化等一个因素,单一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有限的,它通常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一方面,在笔者看来,权威因素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作者也在最后重点分析了权威因素对三个地区企业组织的影响。它相比前两个因素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组织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而定,因此笔者就分别对三个地区的历史,现实环境等分别介绍,从而探讨何种因素影响其经济发展。

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它是比较分析,为了验证三个视角。作者精心挑选了三个地区,从而使作者的观点得到论证。

第6章 公司的治理、合法性与模式

施奈普圭伦

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型而且极其规范的经济社会学的定量研究的文章,无论是理论的陈述还是数据的使用,都体现了文章的学术分量。作者首先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开始,谈到了以前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是认为它是一束资源或者资产,其真实价值取决于它为股东所提供的现金回报。而作者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它支持公司应该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交叉从而决定了公司的特征。

作者便从恶意收购的合法性来为以上的争论一个新的视角。关于合法性的研究显然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也是组织社会学里制度主义学派的关注的内容。因此作者也分别从这两方面谈到恶意收购在新制度主义和经济社会学中的运用。

接下来作者开始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以及提出研究假设,主要是从规制合法性,认知合法性以及规范合法性三个维度探讨恶意收购,而规制合法性主要是从公司法的角度切入,认知合法性是从不确定性和日常互动这个角度切入,规范合法性则是从雇员,银行和社会三个角度切入。显然假设并非凭空捏造,是从前人的理论以及结合作者的理论逻辑推出来的,所

以在后面的实证研究方面,作者也是根据这三个维度分别选取变量,并用了负二项回归模型(方差大于均值),结果一目了然。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易懂且规范,如何写定量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作者为我们展示的就是定量研究的一个范本.第7章 全球微观结构:金融市场的互动实践

塞蒂娜 布鲁格

这篇文章相比之前的研究思路,有很大的改变。作者运用社会学理论里面的微观社会学,包括现象学以及常人方法学的理论,从具体的市场交易场景中探讨全球领域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多是从以往的研究中很少出现。微观的秩序,在作者看来,就是市场主体每天的具体行动,相互渗透,嵌入而形成,它是非常具体而且清晰可见的。

作者尤其提到了金融市场,交易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资金的流通,以及股票市场的买卖,原本偌大的空间其实就是交易员之间再平常不过的日常工作,三言两语就可以把原本看起啦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所以,市场行为就是交易员之间买进和卖出的市场化操作,这就构建了在具体的微观层面的互动,显然,这种互动是构成金融市场的基础。当然,互动的形式也随着技术的演进发生变化,从面对面的交易到通过计算机进行屏幕的对话,简洁,高效的对话后面是整个市场的快速运转,整个资本的流动也是极其迅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显然,作者在本文并不是要提出什么新的理论,而是从一个微观的,日常生活的视角带入我们走进全球金融市场的图景,原来我们所看到的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就是由交易员们日常的工作所构成。其实这正好是说明了社会学理论关于微观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从人与人之间的具体互动,从语言交流去看到背后隐藏的整个机制,我觉得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第8章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中的责任、风险和机遇:走出社会嵌入的网络共建

这篇具有”颠覆”意义的文章,作者主要想探讨在以往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在探讨社会对经济的影响,而经济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这就是作者所提到的一种“单方面的因果机制,而忽视了相反的因果关系。这正是经济和社会相互渗透,从而摆脱简单用一方来决定另外一方的做法,作者称之为“共建”。

就社会网络而言,大部分文献都关注导致经济网络形成的来源,而非探讨经济网络本身对他者的影响,而且这样的研究没有一种史的分析,所以在作者看来,其实二者在传统领域中就已经有相互渗透的体现。而并非在当代才开始出现。所以,作者从文艺复兴时期,选取经济交往中作为商人的责任,风险和机遇为切入点,探讨这种相互渗透的机制。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的结论也颇有意思,佛罗伦萨的商人一方面高度重视社会身份来建立影响力遍及全城的公司和公司网络。另一方面又会淡化身份的影响,以求获得更多生意来给经济引擎增加动力。看似矛盾,但正是说明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渗透,而不是一方决定另一方。

领域重叠与非重叠对组织绩效、增长和存亡的影响

海弗曼凯斯特

这篇文章也是一篇规范的,富有学术深度的量化研究。笔者提出的问题其实很直观,从组织间的关系入手,首先认为以往的组织研究都是分别从竞争性关系和互惠性关系入手,竞

争关系出现在依赖共同稀缺资源的组织之间;而互惠关系则出现在通过相互依赖得以维持和生存的组织之间。这样的研究是比较单一的,未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接着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认为组织领域决定了组织的资源需要和市场对组织的产品需求,因此组织领域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分别产生了组织间的竞争和互惠关系。

这种相似性或者差异性,笔者用了一个概念“重叠程度”来概括,两个组织领域之间重叠程度越大,则所使用的资源和目标客户的重叠越多,组织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激烈。所以衍生出共生(相似组织之间)或共栖(不同组织之间)所产生的互惠性互动使彼此获益。

领域重叠的一方,当然还有领域非重叠:占据完全不同领域的组织往往通过互惠性互动而使彼此受益。这样的话:笔者会验证这样一个模型,它既包括由领域重叠而产生的竞争关系,也包括由领域重叠和非重叠的结合所产生的互惠关系。笔者的侧重点还是在互动方面。

因此在损失和双赢,共栖关系和共生关系之间,笔者概括形成一个2*2的理性类型,从而形成本文的一个理论框架。由此可见,笔者的理论框架还是非常清晰的,但是作者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却独辟蹊径,因为重叠程度的测量,确实需要数学的大量知识,最后笔者用重叠密度和重叠数额作为测量指标。在结论中,笔者根据既有的测量结果,提出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多元化的策略如何影响组织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以及一个组织相对竞争对手的市场位置如何产生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医疗保健业中的竞争性逻辑:职业群体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

斯科特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从经济社会学的制度角度来研究某一个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理论推演非常值得学习的。作者通过从医疗保健业这个行业入手,探讨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群体对于该行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机制正是制度变迁的机制。

作者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从“组织域”开始,作为作者的一个分析工具,组织域是指那些组织在总体上建构起一个制度生活中可以被识别的领。组织域正是作者提出的职业群体,政府,市场三者的一个概括。

另外作者从一个开放系统的观念考察组织,它强调组织的变迁,而不是静态的观察组织,变迁必须注意环境的变化,其中既包括组织所依赖的物质资源,也包括组织所凭借的制度框架。作者认为后者是更值得关注的。从制度入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分别说明制度逻辑,制度行为主体以及治理系统三者沟通制度的研究角度,并且以医疗保健行业为主,分别从历史变迁的角度,三个群体在不同的时期,以制度逻辑,制度行为以及治理系统三个维度作为分析点,三个主体不同的主导地位。

当然,作者在最后也提到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既是过去行动产物,也是现在行为的背景。同样的,医疗行业的变迁也不是纯粹的结构化的过程,也伴随着解构化的过程,显然是在不断的建构之中,而非一层不变。所以对于这个行业的研究,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分析。

器官移植的神色市场和世俗仪式

希利

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也很值得学习的文章。可谓开阔眼界,作者从一些并不被人关注的领域,或者是灰色领域入手,探讨这种行为,以及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组织结构因素的合法化历程。也就是说,市场总是被人们的思维所固定,哪些行为是可以市场化的,甚至是商品化,那么在这里,作者增加了两个维度,也是经济社会学考虑的因素,即是文化和组织。对于一些特殊的市场,比如器官移植,儿童权益,献血等行为,是如何在市场环境之下被阐释,以及合法化的。

作者首先借用了泽利泽在分析人寿保险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其次考察了器官捐献者家属和器官移植专业人士为使器官移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正当行为所付出的努力。最后探讨了器官获取过程中经济激励重要性的提高。

前者理论框架主要是把一种行为建构成“仪式”,从而增加其合法性而被人们接受,它符合道德行为,为人们在人寿保险上尊重死者,从而保留了对死者的一种回忆。作者也借用了这样的分析框架,把器官捐献作为一个历时性变化的变量,从家庭、社会、宗教以及金钱的角度分别阐释社会是如何在一个文化和组织环境中认可器官捐赠。当然在商品化的社会中,这样的市场如果是一种纯粹的商品交易,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毕竟人们还是有避讳的地方,只是针对行为本身而言,如何激励甚至做一种复杂的制度和措施,而不仅仅是修饰性手段,自欺欺人。

当然,在整个器官捐献的过程中,建立一系列世俗仪式帮助管理这项脆弱的交易,随着器官供需差距的加大,这种阐释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者一直致力于以一种可以理解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将器官移植阐释为合乎道德的行为。而且,类似的其它一些领域,前文也说道,包括保险,血液,儿童或者性市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

第二篇:《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1

一 数字与意义

1·2 1.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就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并解释其中差异的单元。常用的分析单元有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人为事实等。

2.简化论:用在狭小范围或特殊群体获得的结论来看待和解释所有事物,这就是简化论。

3.数字的启示:第一,常识并不总是对的。

第二,数字并不总是有意义的。

第三,对数字的错误解释经常发生。

疑问:高层次分析单元 低层次分析单元 生态谬误 区位谬误

1·3 1. 在社会学中,和其他的任何符号一样,数字的意义就在于数字的社会指称,而要获得数字的社会指称,就要有对世界的基本观点。

2. 获得具有科学意义的数字和对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进行解释,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要弄清楚被研究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虑;第三,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在不同的变量之间建立关系等;第四,搜集资料;第五,整理资料,并根据第二阶段的思考对资料进行分析。第六,解释结果的社会意义;第七,处理研究的结果。1·4 获得数字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区分日常观察和社会观察)

分类一:(根据是否是人为场景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分类二:(依据是否参与到所研究的社会情景中)

参与观察(公开性和隐蔽性)和非参与观察

局限性: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观察,都难免会遇到困境,特别是在融入了被观察的人群以后,就很难保持研究甚至观察本身的客观性;还有,如果不辅助以其他方法,仅靠观察方法本身就只能获得人们行为的表现性资料。

2)问卷调查

局限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一定。

3)文献调查,也称“第二手资料分析”(定性方法:历史分析,过程分析定量方法:内容分析)

局限性:只能根据既有文献;对文献资料的信度测量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资料的可及性。

4)访谈、实验和评估

疑问:在问卷调查中怎么识别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在避免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时采取的深度访谈是什么?

如何对文献资料进行信度测量?

如何理解对文献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5 对数字科学意义的探讨策略:基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反复分析

基本分析:概括性研究——“分布”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比较分析:可比变量之间的比较——截面数据比较 同期群比较

疑问: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测量离散趋势的方法:四位分法

总结:数字对于社会学来说虽无它对于数学一半,但是没有数字的社会学是不科学的、有严重缺陷的,在一切问卷调查活动以及社会现象研究过程中,缺少了数字的解释和说明,那么一切社会问题都无法给予科学系统的解释,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构成了社会学界市的重要基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析策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赋予数字或资料以科学意义来增进人们对社会的了解,并获得知识的积累。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2007-12-21 13:45:53)

转载▼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

二 社会之学

2·1 1.三阶段规律: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的”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的”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的”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

2. 科学分类:孔德依据“一般性不断减少,相互依赖性和 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进化路径,对科学作了分类,并认为这个分类系统不仅是一种逻辑分析,而且也为历史所证明。譬如,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社会学。

2·2 1. 机械团结:当社会成员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人们有 着共同的生活基础,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的时候,人们之间很自然就是一致的,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使人们协调一致的东西,人们共同的生活基础就是社会团结的纽带,这就是机械团结。

2.有机团结:当机器工业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后人们不再干同样的活,也不再因此有同样的生活基础,并且不在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个体之间开始分化,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协调一致,社会必须有使差异在社会的层面上保持协调和一致的机制,这就是有机团结。

3.集体意识: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特征:集体意识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有着自己的特征,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4.社会现象:对个人可以施加外在压力的任何固定和不固定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和独立存在的任何东西(行动方式)。简言之,只要是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的就是社会现象。

疑问:社会事实 内省法 社会现象中的“非人格”层面

2·3 理想类型: 为了理解有价值观念和文化所影响的社会行动,韦伯创立了一种分析方法,即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是理解世界的概念或分析模型。在真实世界里,理想类型很少存在,存在的只是理想类型的部分属性。因此,理想类型是一个参照系。

2·4 1.社会学想象力:其特征是在发端之时就出现了多元的理论思路和多元的研究范式。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2.功能主义:其视角来源于把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其另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强调道德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重要性。

局限性:过分强调社会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强调社会的部分有助于整体的整合,使得其解释能力受到极大的约束。

默顿将社会功能分为:1)显功能(显现的)和潜功能(隐含的)2)正功能和负功能 3.冲突论: 强调的是社会内部的不一致,不协调,分化,冲突,认为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决分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冲突的结果。

4.交换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只重视宏观社会制度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霍曼斯从代价与报酬的角度提出一组个体运动命题:

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削与满足命题和攻击与赞同命题。

5.符号互动论:完全是从主观的立场出发来讨论人际交往的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即人是如何使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疑问:进化论 结构主义 批判主义 后现代的解构主义

2·5 社会学基本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学科。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3(2007-12-21 14:05:03)

转载▼

三 人之初

3·1 社会化:由于人类不具备其他动物的生物本能,就只能通过学习来获得能力,获得人格,并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正常一员,这就是“社会化”。

3·2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有机物都需要食物,并需要利用资源来躲避恶劣的天气等,以便生存下来。自然选择的另一层意思是,一些物种特征被经常使用,进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另一些特征用得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功用,其特征便退化了。

2.本能:主要是指收受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

3.教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有礼貌以外,主要指生存的能力,学习知识和规则 的能力,社会交往的技能,建立个人社会基础的能力。

3·3 1.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个体鲜明的品质特征。

一般来说,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

认知的层面:思想,知识,知觉和记忆

行为的层面:技能,天赋和能力

情感的层面:感觉和感情

2.镜中我:库利提出来,人对自己的了解实际上是通过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镜中我。按照库利的说法,“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来评价我们的行为,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概念。

3.米德区分了两种“自我”:“主我”(当做主体的自我)

“客我”(当做客体的自我)

“主我”是每个人的天性部分。

“客我”是每个人的社会部分,包括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

根据米德的研究,“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相同的阶段:

1)模仿阶段

2)嬉戏阶段

3)群体游戏阶段

4.弗洛伊德区分了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之下处于无意识之中。

“超我”:内化了社会规则的自我。

5.艾里克森的认同危机:1)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

2)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

3)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 4)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

5)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

6)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

7)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

8)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6.皮亚杰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疑问:俄狄浦斯情结 认同危机 角色混淆

四 明天可以不上学吗?

4·2 学校教育的功用:可以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个角度分析。

受教育者视角:首先学校教育是一张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其次是为个体的社会流动提供渠道;第三学校教育可以使人“修身”,或者说是价值观的习得。

社会的视角:首先就是将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传达给个体;其次就是进行社会控制;第三就是进行筛选和储备;第四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第五就是让年轻的一代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 如果天上掉馅饼

5·2 就业市场需要“工作经验”的原因:因为创造力,信任,合作甚至社会关系网络都是在经验中获得的。

疑问:弹性生产

5·3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包揽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并使劳动者不需要找工作,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同时也使得劳动者失去了选择自己工作地区,场所和职位的权利,也失去了为晋升,调整,变换工作而进行自我努力的机会。

第三篇:社会学读书笔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书目名称

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张艺立

1411101021 2014级

《乌合之众》

2015年6月20日

张艺立:《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张艺立

一、《乌合之众》概述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

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者经验性地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有力地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二、批判与反思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部以阅读法国大革命时间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罗伯特•墨顿的序“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写得很好,他提到一点,“《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他先知般写道:“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导言:群体的时代)在之前的时代里,民众的声音不受重视,到了那个年代,民主、大众传媒等的出现,让民众从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

第一卷,勒庞开始分析群体的心理。

一、群体的一般特征。集体心理的获得,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接受暗示和相互传染而同一,以及立刻把暗示转化为不再受责任意识约束的行动的倾向,是群体成员——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非理性人——的主要特点。

二、分析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在大多数群体中,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1、冲动、易变和急躁。

2、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永远漫游者无意识的领地。”“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 而群体表现是好是坏,只取决于所受暗示具体性质。于是便有了十字军,在粮草装备几近全无的情况下,向异教徒讨还基督墓地的英雄主义;也有了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之时,留下的那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3、夸张与单纯。对于各种意见和信念,群体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这种绝对化而不容怀疑的态度,在人数赋予的力量感的催化下,促使群体赋予自己的理想和偏执以专横的性质。同时,其极端化的感情也注定它只会被简单、极端的感情打动。

4、偏执、专横和保守。勒庞老师看得很精准:“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

5、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人都有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如果加入到不负责任的群体,清楚不会受惩罚后,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群体可能无恶不作,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和牺牲举动,所以“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三、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书中提到的观点:“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它们都会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实话说,我也认同这点:“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于博学之士和哲学家好几代人。”

2、群体的理性。群体对事情的论证,从逻辑上看十分拙劣。其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做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个在现实中也十分突出,不管事实本身,只摘取简单的表象的相同点加以放大,后由此得出一个普遍化的结论。

3、群体的想象力。正如缺乏推理细胞的人一般,群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大而活跃,事实上群体也只能为形象所动。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而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可谓深谙此道。

四、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将暗示立刻转化为行动的倾向、喜怒无常的脾性、对意见全盘接受或拒绝的态度,反映了群体信念的宗教形式——一种以盲目服从、专横的偏执和要求狂热的宣传等宗教感情为特点的,将一切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这点让我想到了某些粉丝群体。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在这一卷里,勒庞讨论的几个问题,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形成的间接和直接因素、群体领袖是什么人,他有怎样的动员手段、最后一点是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有哪些是牢固的信念,哪些是多变的信念,以及这两种信念形成的原因。

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教育等间接因素是酝酿一切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土壤。

种族因素对群体意见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种族的特征通过遗传规律传承,是民族的本质,与此相比,信仰制度艺术等文明只是民族的外在表现。

传统,是种族精神的综合反映。人类历来的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以成文明;二是摧毁因变得破败不堪而失去必要性的传统,以求进步。“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坚固,它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如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大的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破的锁链被重新接凑在一起,让整个过去一成不变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破的事物撒手不管,衰败很快被无政府状态所替代”。这是勒庞在书中少有的几次对中国的叙述中最详细的一次,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中国的传统枷锁确实坚固,但不知他会如何解释今日的中国。

时间,时间对群体意见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点大家都懂,勒老师也只是提供一些名人名言式的说法。政治和社会制度,勒庞首先论证:通过变更制度来改变社会弊端是一种谬论。他有个观点,“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换来的往往不是制度的改变,只是名称的简单变化,本质依然如故。

教育,勒庞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个颠覆人们普遍认知的观点:“教育既不会让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让他更幸福;它既无法改变他的本能,也无法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需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坏处远大于益处”。用今天的话而言就是:教育没有错,错的是教育体制。著作中还提出教育与群体意见的关联:教育为今天在群众中酝酿、明天就可能付诸实施的各种念头和信仰提供了土壤。即群众怎样通过教育变成了“一直心怀不满的大军”,并且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势力而利用。

二、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直接因素。包括四种: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群众意见易受形象的影响(这在研究群体的想象力时已经说得很清楚),而形象可以通过词语或套话来激活。这一段很是精彩,词语的威力同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分离于它们的真实含义:比如像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等,它们的含义极为模糊,即便一大堆专著也不足够确定它们的所指,但是这区区几个词语的确有着神奇的威力,它们似乎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仙丹妙药,各种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理想及其实现的愿望全被它们集于一身。——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最大。勒庞首先说明对人类而言幻觉的重要性:自从文明出现以来,群体便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之下,在这些幻觉的支撑之下,人们创造了政治、艺术、社会学说等伟大的人类文明(比如古巴比伦和埃及神殿、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十九世纪震撼欧洲的大**),使人们走出了原始的野蛮状态。经验几乎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的有效手段。但是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就必须让经验在大范围内重复再现。勒庞的举例便是一再反复的法国大革命,却又十分正确地预言了此后发生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上文阐述了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各种力量,下文将说明是什么人以何种方式将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要想短时期内激发群体的热情,其中效果最大的就是树立榜样,而榜样则须具备一种叫做“名旺”的品质。这点可以结合我国的实例: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行业标兵,最美XX等等。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主要分为两类:牢固、重要和持久的信念(如封建主义、基督教和新教)和短暂而易变的意见(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或神秘主义)。

第三卷,勒庞分析了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对于著作中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没有太大感触。但最后的最后,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的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加以评价”,最后那几页的概括很精彩,关于文明进化过程的叙述尤为精彩,可以理解为当前时代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在不可逃避的群氓时代探索以“理性”为特征的管理形式。

同时,这本书成书的时间是100多年前,一些观点并不严谨,全书缺少科学的严格性。同时部分观点属于偏见不够中立,比如对性别、民族之类的看法。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这本书。

三、感悟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又有什么作用呢?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听起来理性好像是个好东西,我们或许羡慕理性的人,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是没多少理性的,更不怎么需要理性地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当别人触碰懂啊你的底线时,便不要愿意用理性思考问题了。

概括地讲,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研究了两个基本问题: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湮没的?群体是如何沦为“领袖的囚徒”的?勒庞的深刻一如马基雅维利。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展示了统治者的牧民之术,而前者是被牧之民俯首称臣的驯服心理的演绎,或者说,领袖崇拜的心理解构。群体是无辜者亦是造孽者,从这个角度看《乌合之众》,实在像极了一部人类的悲剧史。

第四篇:社会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

学校:辽 宁 大 学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刘 颖

学号:29030612

5目录

一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2.缺点

三.个人观点

四.【参考文献】

一 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自身的变化与国家干预方式的变化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生长并改变这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进而揭示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方式及国家——社会关系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最重要的差别之所在。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国家在小区研究中的失语是否真的意味着国家在基层社会消失?本文即以这个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力实践”为研究视角,通过观察国家与社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权利博弈的动态场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构建和再生产出来的,以及“国家事怎样通过其干预来影响社会,以及改变着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本文具体是从发生在一个新型商品房小区中的系列故事为线索,通过四个角度,即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来将目光聚焦于国家,通过追踪国家的行动轨迹和策略,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发生的变化。

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提出,“国家与社会互动可以达致四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是整体转型,即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导致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第二是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即国家吸纳新的组织、资源、符号和力量,使它可以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第三是现存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即或者国家控制社会力量,但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或者产生了新的统治模式,但是由非国家的力量占主导;第四是国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这将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就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①将社区建设设置于现实性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来分析,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进行阐述,有说服力的说明了中国市民社会发育的过程及其曲折性。中国的社会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任何行为和意志都要体现党和政府。“中国的社区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行政型向半行政半自治型的发展过程, 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一种反映。建立在合作主义基础上的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社区体制逐步取代单位体制以及城市街道体制的改革, 代表着我国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区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伴随着社区的发展, 中国社区自治的未来模式是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和政府的合作治理。”[1] 从本文也可以鲜明的体现出,雅芳小区由最初的自发组建业委会到后来的政府引导的自治,和因污染问题与政府的游说、谈判都说明:中国的社区体制自身在转型,但也需要政府的“到场”,政府只有转变自身的职能,转化为服务性政府,才能给社区活动提供帮助,建立在政府组织的基础上的自治组织才能有利的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②思路清晰,结论层层证明。本文的四个角度环环相扣,有理有据。从第一个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角度,得出的结论为相关制度虽然规定了小区自治的可能性,但也预留了政府干预的路径,而在具体操作中,政府很有可能借助这些合法路径,才赢扶持矛盾中的某一方面等变通性策略实现对小区治理的直接干预。到第二个“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角度,结论为在自治组织健全、运作有序的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国家行动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国家在基层社区的存在和重要性。第三个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的角度结论为自治小区赢有能力通过协商和投票处理小区内部的治理问题和矛盾纷争,还能够就涉及小区利益和事物的问题与其他外部社会组织互动。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健全的、政府之外的社会网络是缺失的,这就决定了小区自治的另一个局限性:在面对诸多涉及小区外的问题上,还必须、也只能依赖国家的介入。第四个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的角度。这一角度是基于对现阶段国家力量与民众自治互动形式及其特点做的讨论,结论为对于商品房小区这样的新型城市基层空间,基于建筑物区别所有权而聚集在一起的业主群体,尽管具有积极的自治主张,但基层自治空间的有限性、自治行动资源的缺乏和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等,决定了以此为基础生成的“社会”并非“国家”的对立物,而是浸透着国家的身影和力量,尽管它们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这样一个不得不依靠国家推动与支持的社会要能够同时为社区自主整合的机制和基层社会民主发展提供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来说,这四个角度层层深入的向我们阐述了现阶段中国自治社区发展的现状,也提供了现实性的改善途径和理论性的完善方法,让我们更有条理的发现更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2.缺点:

正如最后作者所言,本文在国家——社会互动中,侧重于国家的作用,而很少的投向社会对国家的型塑。

“根据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强弱对比,有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可能模式,即强社会——弱国家模式、弱社会——强国家模式、弱社会——弱国家模式和强社会——强国家模式。”[2] “当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来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克服来自社会内部的威胁时,就会形成强国家,并通过政府的力量来组织和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威胁。由此,就形成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或者强国家的历史传统。其次是国家受到的外部威胁,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越恶劣、面临的外部威胁越严重,国家就可能形成强国家,通过国家力量来组织和动员国内社会资源,抵御或者消除来自外部的威胁,确保国家或者社会的安全。从社会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成何种模式则取决于社会自身发育的程度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态度。当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对立与紧张关系,也存在统一与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国家要有效管理和协调社会,保证国家法律、政令和政策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有足够强的国家力量。同时,社会要依赖国家克服和解决社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确

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也需要国家保持足够强的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强大,过多干预正常社会生活,甚至国家完全控制社会、一切社会事务全部由国家承办,从而抑制社会的活力,导致社会不能正常发育和社会力量弱小,人们过多地依赖国家来解决自己面临地问题。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弱小,国家就会无力管理和协调社会,不能有效调节和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强大的社会集团或者社会组织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甚至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上是本人针对国家型塑社会、社会也型塑国家的交塑过程。查阅相关论文找出的结论。

三.个人观点

通过本人对本文的阅读,有如下拙见:

1.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多以居民社区民主自治体制建设为起点,而本文的事例是以社区自发自治的道德滑坡结束的,进而到政府引导的自治。本人不认为仅仅像这篇文章所指出的,没有政府的介入而存在道德问题。还存在着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的缺失。即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真是在为他谋利益,政府能够为他谋利益。当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疑惑着如果起初的以陈玲为代表的业委会没有存在道德问题,居民自治是什么样的结果,国家是不是真的就“看不见”了?而政府的合理性介入,让老百姓“看得见”又是否真的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呢?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是重建社会信任,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社会资源。老百姓信任,即使在社会政策考虑不周全,也能弥补;反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会政策也难以贯彻。随着一些惠民决定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定会绝大地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即社会与国家的距离,定会使人民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从而极大地增强百姓认可的公平,从而增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构。

2.个人认为中国社区的发展单单靠像赵兵等人义务奉献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是不够的,更需要社区内的人员全体参与,更重要的是树立责任意识。社区作为一个接受政府指导的自治体,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区居民在平等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扩大和落实居民参与权,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参与法制化、制度化和有序化是发展基层民主,促进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本人针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的读书笔记,请老师斧正。

四.【参考文献】

[1]吴志华: 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

[2]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 年第 6 期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吴克昌

《中西方文化与管理比较分析研究》 杨红娟

《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杨振宏

《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郑杭生 杨敏人民网-理论频道

第五篇:趣味社会学——读书笔记

费舍尔斯通以三种不同方法研究消费者文化(1990)

即:从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角度理解消费,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第二种方式主要是人们使用各种商品用以取得过且过社会联系和造成社会差别的各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关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渴望和梦想以及物质消费蚓起的愉悦感。

沃德把消费的社会学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即消费的或能和意义,而这些功能和意义是由引导它们的价值观念决定的。

在一个传统的社会联系和阶级限制正在消弱的世界里,人们为了展现自己的社会身份,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而进行的商品消费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地理空间与人的社会分层——经典案例

荒诞剧《清华夜话》在一个大学生的口中将北京的男人分为三类,即建国门的男人、中关村的男人和七里屯的男人。

在本例中,是用地理空间来定别社会分层,或者说是社会分层的空间表征。

布迪厄之所以批判传统的康德美学,主要是因为他主伙迷一理论未能揭露隐藏在其看似客观公正的外表后面的阶级渊源和阶级利益问题。

趣味的二律背反问题:美感要求得到人们共享,但是完全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美感,又怎么能适合于其他所有人呢?康德的解决方式是:趣味之经验的普遍性与有效性无法满足一种真实的审美判断受要求的普遍的有效性。布则宣称,真正的高雅趣味是不存在的,合法趣味总是装扮成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公正的趣味,而在现实中,这只不过是特定阶级即统治阶段的趣味而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所用的社会分析方法,马克思在分析法律的本质、公共利益的本质、国家意志的本质时使用了这种方式。

趣味本质上是属于美学和道德学的范畴,或是本质上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人们作出这样那样的选择,是基于他们纯趣味方面的倾向,而不是遵循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结果。

我们应该跟随齐美尔树立的榜样,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社交生活的各种各样的美学形式,各种“品味群体”上,并试图去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时尚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社会构造。

当消费和消费品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地位象征但是却人人都能购买时——只在他们有足够的钱,庸俗的品味就随之而生了。这就把他们从原来同生活方式的联系中分离出来了。在某种方式上它们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可自由交换的移动的标志。

下载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_王义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基本概念读书笔记

    韦伯的这本书102页。2012年4月4日开始读,记读书笔记。 7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指1一个行为者在某一具体环境下主观上实际持有的意向或者一......

    宗教社会学读书笔记

    宗教社会学读书心得 ——读《宗教社会学》有感 这学期开始接触了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宗教。以前也就是听说过宗教,并没有对它有直观的感触与理性的认识,只知道自己是典型的......

    经济社会学论文

    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主体通过消费支出,取得对自身生活的维持和发展所需的商品或资源时的选择方式,包括各个选择行为和一定选择时期内选择行为的积累......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社会学 Economic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205j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 容 简 介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第三次读书笔记(推荐)

    《社会选拔与教育》读书笔记 曾丰又2013013012 《社会选拔与教育》由日本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天野郁夫写就,涉及到了“考试社会学”的若干问题,强调了在现代社会选拔和分配过程......

    社会学的想象力 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社会学课堂上我被分配的任务是读这本书的前景和附录部分,初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总是感觉到......

    中国社会学史读书笔记

    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Z01114155 丁贤兵 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 ——读《乡土中国》有感 当我在图书馆翻阅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时,我发现人们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总是用......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其主旨,并非探讨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什么,而是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