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教科文司关于科技经费管理有关政策的问答
财政部教科文司关于科技经费管理有关政策的问答
2010年11月25日 10:21财政部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条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来,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着力改进和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会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科技经费管理办法。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方面还存在一些疑问。为进一步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确保政策顺利执行,我们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整理形成了科技经费管理有关政策问答,供参考。
1.为体现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科研项目经费中能否列支人员性费用?
对于参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根据其身份,可划分为编制内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项目实施中聘用的无工资性收入的(如在读研究生)人员以及咨询专家三类。现行相关国家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对这三类人员的人员性费用开支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定。其中,对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读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咨询专家等的劳务性费用和咨询费,允许在项目经费中按照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在“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列支。对于课题组成员中编制内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由于目前国家财政按照相关工资制度和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对正式在编的科研人员已经通过部门预算安排了相应的人员经费,因此一般不允许直接在项目中列支此类人员的人员性费用。
在2006年修订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时,财政部、科技部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工资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针对当时在科研项目经费中以种种名义擅自提取并高额发放人员费,进而造成科研项目立项中的不正当竞争、立项的异化等不良现象,明确规定了国家科技计划等项目经费中不得直接开支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内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人员性费用。
此后,针对科技界反映强烈的在科研项目中列支人员费,以及国外允许相关做法等问题,我们对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科研人员的人员费开支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所在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等的不同,其开支渠道和水平也不尽相同。例如,美、英一般不允许从项目经费中直接提取人员费,但可以根据项目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资助方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单独核定一定额度的“一般管理费(overhead)”,由承担单位自主安排,由单位用于支付人员性费用。美国的大学可以自主确定其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大学的教授通常只拿9或10个月的全时工资,其余3或2个月的全时工资可以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薪酬则参照公务员制。法、德、日对大学的教授以及国立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均实行公务员制,工资福利待遇稳定,灵活度小。
在对国外相关经验等研究基础上,2009年,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将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其中间接费用可以开支用于人员激励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同时我们认为,对于各界比较关注的科研人员的收入没有体现对其工作业绩的激励,收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尽完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联系。
2.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比例限制是多少?能否提高“劳务费”比例?
现行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读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允许在项目经费中按照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在“劳务费”科目中列支。在课题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各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相关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投入的工作量,实事求是地按照实际需求编制课题经费预算,从制度规定上并无劳务费比例限制,也不存在提高比例的问题。劳务费预算随项目预算上报后,最终由相关部门根据其组织的预算评审结果核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项目实际评审过程中,可能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给科研人员造成了很多政策上的误解。我部近期已与科技部联合发文再一次明确在项目评审中不允许有比例限制。希望相关部门、科研人员和评审专家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不做不符合规定的事情。
3.如何解决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管理成本问题?
目前国家对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均安排了基本运行经费,其中包括房费、水费、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科研人员工资薪金等,可以统筹用于开展科研工作所需的有关运转经费,弥补相关管理成本。同时按照现行相关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相关项目(课题)经费中均允许列支管理费,用于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承担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此外,针对近年来科技界反映科技项目经费对承担单位的间接成本补偿不足等问题,2009年,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间接费用主要用于补偿承担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等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承担单位用于科研人员激励的相关支出等,建立了间接费用补偿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
另外,部分专家学者等建议完全比照国外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核算和补偿的有关做法。目前,确有不少国家采用在科研项目中列支间接费用的做法,如美国各高校就是以政府许可的方式和比例列支间接费用,英国近年来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进行了全成本核算的改革,将科研成本划分为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配成本、间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国家对科研成本的核算方式与国家整体的科研管理以及预算管理体系是紧密相关的,比如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大学多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来自政府(包括固定拨款及竞争经费)外,很大部分来自于社会捐助、产业界、非营利性组织等,因此在承担国家或产业界科研项目(课题)时,计列部分间接费用以补偿学校管理运营等发生的支出。而如前所述,我国对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均安排了基本运行经费,其中包括房费、水费、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因此,国家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的核算不宜抛开这些因素,单纯在核算方式以及比例等方面与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比较。
4.科研项目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金到位为何较慢?
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拨付较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项目立项、任务审批、牵头组织单位拨付资金等环节。目前重大专项管理层次和环节较多,是影响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效率和资金到位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一些重大专项预算编报迟缓,往往超过了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直接影响了预算的下达,并形成了大量结余。同时,在预算下达后,由于有些牵头组织单位特设账户开立等工作进展较慢,相应造成了资金拨付较慢。
针对这一问题,财政部专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民口重大专项2010年和2011年预算编报时间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预算编报时间节点,要求2010年立项项目(课题)预算于2010年4月30日前报送,2011年立项项目(课题)预算于2010年7月30日前报送,并多次强调请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预算,以保证经费及时到位。但从实际情况看,截至2010年9月底,仍有个别专项未报送2010年预算,没有一个专项报送2011年预算。为此,财政部专门召开了2011年预算编报推进会,督促牵头组织单位尽快报送预算。力争从2011年起,将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预算与部门预算时间和程序做好衔接,将预算全部纳入牵头组织单位年初部门预算,确保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年初即可使用经费。
对于国家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财政部督促相关部门提前组织项目,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细化率,基本实现了90%左右的年初预算细化到了具体课题和承担单位,年初即可下达相关经费,保证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
5.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为何进行了必要的预算核减?
科技重大专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凝聚了人民的期盼,财政部高度重视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符合科技重大专项特点的经费管理模式。2007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教[2007]94号),以规范重大专项概(预)算编制,切实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009年,按照既要体现和适应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特点和科技活动规律,又要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原则,会同科
技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订了《财政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218号),对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既做了规范性的规定,又在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同时为使资金安排科学、规范,还建立了重大专项资金预算评审制度,由专门的机构组织财务管理专家和同行技术专家,对上报的重大专项预算进行评审。为使评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公正,还建立了与牵头组织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的制度,评审结果经过牵头组织单位确认后,财政部方核批预算并下达资金。
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预算编制还存在较多问题,存在钩稽关系错误、预算开支标准偏高等现象,必须进行必要的预算核减。随着各方面对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熟悉,目前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预算编制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立项项目(课题)预算调减率较2008年立项项目(课题)有较大幅度下降(由24.87%下降到15.44%)。
需要说明的是,重大专项预算编制和管理一方面要体现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也应遵循财政预算管理的通行规则,应按照预算法和有关财政财务规章制度编制、管理和执行预算,不宜过度放宽。
6.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如何解决实际支出与批复预算存在差异的问题?
现行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了经费支出科目,规范了经费支出范围,提高了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考虑到科研活动的创新性和研究过程的不可预见性,相关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课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考虑了不同科研工作的特殊需求。同时,允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调整,达到一定金额和比例或者特殊科目经费的调整才需要报财政部批准,有些要报项目组织部门批准,其他可由课题承担单位自行调整。应当说上述制度规定,为经费支出的编列、核定和安排使用中的不可预见因素留出相对灵活的空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也办理了由于价格上涨等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预算调整事项。特别是2009年,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预算调整做出了更加灵活的规定,只有项目(课题)总预算、年度预算、项目(课题)间接费用及直接费用中设备费、基本建设费发生调整,须按规定报财政部核批;并明确规定重大专项资金包括不可预见费,由财政部统一管理,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因不可预见因素需要追加预算时,可以按照规定程序报财政部审核批复。
7.科研项目经费当年是否必须花完?花不完是否就要收回?
部分科研人员反映被要求突击花钱,科研项目经费当年必须花完,花不完就收回。对此,现行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未完项目(课题)的年度结存经费,按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课题终止等形成的结余经费收回原渠道,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
预【2010】7号)规定,财政拨款可能形成结转和结余,结转资金是指相关工作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结余资金是指相关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对于某一预算年度安排的项目支出连续两年未使用、或者连续三年仍未使用完形成的结余资金,视同结余资金管理。结余资金的动用,需报财政部审批,但确有需要可继续用于原用途。因此从制度规定看,并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当年必须花完,不花完就会收回的规定。同时目前在科研经费拨付上,均按照相关科技经费管理要求,根据项目研发任务和进度需要拨付经费,不允许突击花钱。以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为例,《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重大专项资金根据项目(课题)实施进度和关键节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拨款,相应也应按照实施进度支出经费。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重申这一制度,避免部门要求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突击花钱的问题。但也希望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能根据实际支出情况合理安排,申请经费拨款,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为何不能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自主使用?
2006年,财政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等资金管理办法时,针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长期挂账、归项目成员所有、私自发放等问题,规定项目经费结余及时足额上缴项目组织实施部门,此规定也有利于防止宽打窄用、套取项目资金,避免财政资金低效、损失和浪费。同时如果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比较科学合理,项目经费结余将很少。对于新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现有渠道继续申请经费支持。
此外,中央财政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安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相关院所和高校开展符合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工作,为科研人员潜心稳定研究提供了保障,也提高了单位对科技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9.如何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中央财政高度重视科技经费绩效考评工作,避免重立项、轻管理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07年,根据科技经费管理特点,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经费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特别是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展科学基金资助和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工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和基础研究的特点两个纬度,以国际的视角,对科学基金25年的战略定位、资助与管理绩效以及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总结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成效与不足,分析其运行状况,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助效益。此外,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中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中央财政对开展工作积极、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县(市)以支持原项目扩大规模、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等后续工作的方式给予适当奖励。通过上述措施,推动了科技经费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科技经费直接服务于科研活动和科技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和“十二五”有关工作部署,建立和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科技工作特点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进步。
第二篇:林木采伐管理政策问答
林木采伐管理政策问答
1、什么是森林资源?
答: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2、什么是森林采伐?森林采伐类型有哪几种?主伐分为几种方式?
答:森林采伐是对森林和林木所进行的根据生产需要和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森林中的林木伐倒和集运出伐区,并清理和恢复森林的一项经营活动。森林采伐类型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它等四种类型。主伐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种方式。
3、什么是森林年采伐限额?
答:森林年采伐限额是指我国《森林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确定最高年采伐限额,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的一项法律制度。
森林年采伐限额的编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属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4、哪些林木采伐不纳入限额管理,哪些林木采伐纳入限额管理?
答: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林资发[2009]166号)文件规定,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林业用地上的林木实行采伐限额管理。
5、县(市)木材生产计划如何下达?
答:从2010起,除国有林编限单位木材生产计划仍由省林业厅下达计划外,集体林木材生产计划由各县(市)根据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分解下达到县(市)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及分项限额,按预下达、正式下达两个步骤进行。即每年1月底以前,各县(市)林业局结合乡(镇)、村(组)或个人的森林资源现状、资源保护情况、经营管理能力、采伐需要以及当年达到采伐年龄的林分蓄积等实际,以文件形式先行预下达木材生产计划,指导木材生产,并将预下达到乡(镇)、村的木材生产计划的数量及依据等,在县(市)人民政府网站、闭路电视、县(市)林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等政务公开栏以及报纸等进行公示,公开期为1个月。同时抄报州林业局备案。6月底以前,各县(市)林业局对预下达计划经公示无异议或调整后的计划,以文件形式正式下达木材生产计划,控制木材生产,同时抄报州林业局。州林业局汇总后,于7月20日前报省厅备案。
6、什么是商品林?商品林采伐类型有几种?如何对商品林采伐分项限额进行管理?
答:商品林是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商品林采伐类型有主伐、抚育间伐和其他采伐三种。抚育间伐指标不足的,可以占用其他和主伐指标;其他采伐指标不足的,可以占用主伐指标。各项采伐类型指标在限额执行期内可向以后各结转使用。
7、什么是生态公益林?如何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
答: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地,包括特种用途林和防护林。公益林分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规定,国家级公益林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区划界定和申报工作。在区划界定过程中,对非国有林,地方政府应当征得林权权利人的同意,并与林权权利人签订管护协议。区划界定结果应当公示。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对省级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核查、核准,核准的主要结果呈报国务院,由国家林业局分批公布。
8、公益林可否采伐?公益林采伐类型有几种?如何对公益林采伐分项限额进行管理?
答:禁止对公益林进行以生产商品材为主要目的采伐。但因培育公益林所需,可进行适当的更新采伐、抚育采伐等。公益林进行更新采伐的,林龄必须高于防护林成熟林一个龄级以上,且采伐方式为择伐和渐伐。公益林采伐类型有更新采伐、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三种。采伐类型指标不足的,可按照抚育间伐、其他采伐、更新采伐的类型优先等级顺序占用使用。各项采伐类型指标不可结转使用。
9、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能否采伐?
答:《森林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10、什么是林木采伐许可证?
答:林木采伐许可证也称采伐许可证或者采伐证。是指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的准许采伐林木的凭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格式由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有关部门依法核发,采伐许可证上注有采伐的地点、面积、数量(蓄积或株数)、树种、方式和完成更新造林时间等内容。
11、采伐林木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答:采伐林木必须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
12、哪种情形下采伐林木不用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
答: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用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但国家保护的Ⅰ、Ⅱ级野生植物和古大树采集、采伐需依法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扑救森林火灾、防洪抢险等紧急情况需要采伐林木的,当时可以不办采伐许可证,但组织抢险的单位或者部门应当自紧急情况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采伐林木的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13、火烧山是否可以任意采伐? 答:不可以。因森林火灾而采伐胸径5厘米以上的乔木,应纳入限额管理。如采伐数额很大,甚至超出当地限额,作为特殊情况,按程序上报处理。在火烧山上采伐林木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一是要有森林防火部门的火灾认定;二是对火灾烧死木清理,必须在火灾发生后经1个以上生长季的观察,确认林木已被烧死;三是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林业设计部门的采伐作业设计;四是要有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林木采伐许可证。
14.在哪些情况下,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答:以下几种情况,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一)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非抚育或者非更新性质的采伐,或者采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区内的林木;
(二)上采伐后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
(三)上发生重大滥伐案件、森林火灾或者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害,未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的;
(四)林地林木存在纠纷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
15、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答: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除应当提交申请采伐林木的所有权证书或者使用权证书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交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一)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还应当提交采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和上采伐更新验收证明;
(二)其他单位还应当提交包括采伐林木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量、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
(三)个人还应当提交包括采伐林木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蓄积量、更新时间等内容的文件。
16、公路改建需要采伐行道树时,林木采伐许可证该由哪个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答:对公路主管部门组织营造管护的公路用地上的林木,其更新采伐由公路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对非公路主管部门组织营造管护、林木权属不属于路政单位、不是公路用地上的护路林,其更新采伐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17、什么时候可以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
答: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时间原则上从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均可申请办理。但当年办理的采伐证必须当年采伐,不得跨采伐。
18、什么是伐区?伐区管理有何规定?
答:伐区是指同一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采伐作业的、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是森林采伐作业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
伐区管理,从2010年起林业主管部门由原来的“伐前拨交、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改为森林经营者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19、什么是滥伐林木?
答:滥伐林木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20、怎样认定滥伐林木罪? 答: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以滥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一)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以滥伐林木罪论处。
21、滥伐林木罪应受什么处罚?
答: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以10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至1000株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以50至100立方米或者幼树2500至5000株为起点)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2、什么是盗伐林木?
答:盗伐林木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也构成盗伐林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核发的采伐许可证的规定,采伐国家、集体及他人自留山上的或他人经营管理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亦应定为盗伐林木。
23、如何认定盗伐林木罪?
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一)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24、盗伐林木罪应受什么处罚?
答: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以2至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至200株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以20至5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至2000株为起点),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以100至20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0至10000株为起点),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5、什么是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答: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
26、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立案起点是什么?
答:
(一)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允许采伐数量累计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导致林木被超限额采伐10立方米以上的;
(二)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林木被滥伐20立方米以上,或者导致幼树被滥伐1000株以上的;
(三)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被滥伐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被滥伐200株以上的;
(四)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树木被滥伐的;
(五)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国家禁止采伐的林木被采伐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形。
第三篇:江苏转发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行政政法司
加 急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苏财行〔2014〕5号
文件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关于转发财政部 外交部《因公临时出国
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省各部、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各市、县财政局、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现将财政部、外交部《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以下简称“《办法》”)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
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办法》各项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编制出访计划,强化经费预算约束,严格控制出国(境)规模,务实高效,明确责任,切实做好本地区、本部门和单位的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工作。
二、要进一步规范财务预算管理,完善内控审批程序。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每年的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无论是在部门预算中单列,还是实行财政统管,都应在核定的预算内统筹安排使用,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访团组,更不得超计划安排出访任务。
各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因公临时出国(境)计划与财务审批机制,实行出国经费预算先行审核制度。各单位所有出访人员(自行组团或参团随行),都必须事先填报《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由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分别出具审签意见,明确审核责任。
三、严格执行费用支出标准,切实加强经费核销管理。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办法》规定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逐项审核,不得擅自突破。出访团组或个人回国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到财政部门办理经费或外汇核销手续。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外事主管部门批准的人数、天数、行程及核定的财政经费预算进行核销,严禁核报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开支。未经财政部门核销,单位财务部门一律不得办理出国(境)费用报销手续。
四、要着力推进政府采购,进一步加强出国(境)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各级财政、外事部门要针对地区涉外活动特点,将因公临时出国(境)国际机票、境外接待等相关服务的中介供应机构选择,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实行公开招标,归口管理,定点服务,努力降低行政经费支出。出国(境)经费支付必须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并执行公务卡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不得以现金支付。
五、要严肃财经纪律,建立和完善因公临时出国(境)监管机制。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外事会审会办制度的作用,强化联合监管机制,每半年要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本地区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应按《办法》规定,会同外办、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本部门因公临时出国(境)情况进行检查。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出访团组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台账统计制度,便于检查和信息公开。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应责任,严肃处理。
六、省财政厅、省外办《转发财政部、外交部<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行﹝2001﹞59号)同时废止,其他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因公出国(境)人员零用费补助规定不再执行。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管理的具体细则和规定,并报省财
政厅、省外办备案。《办法》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
附件:财政部 外交部关于印发《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
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4年1月27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本厅各有关处室。江苏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4年1月28日印发
第四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问答
时间:2014-11-01 09:16来源:未知 作者:rkzzj 点击: 次
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政策问答
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臵
1、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所称的岗位是什么?
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臵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具体到每个单位而言,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出发,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2、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臵?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
[2003]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迫切要求制定岗位管理的政策规定,使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制定岗位设臵管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1)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推行聘用制度需要岗位管理方面的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岗位设臵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 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前提和基础;(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臵管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当前,规范岗位设臵已具备了基本条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逐渐形成,岗位管理已被很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对岗位管理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效果,为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相关规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臵,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一般组织机构的岗位能级,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岗位、管理层岗位、执行层岗位、操作层岗位。在任何组织中,其岗位的能级结构都是呈梯形结构的,合理的能级结构是发挥组织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能级既体现在职务上,也体现在业务水平上,当确定具体岗位时,必须兼顾到这两个方面。事业单位设臵岗位,从事业单位在设定岗位时就毋庸臵疑地与本单位的职能、任务、目标直接挂钩,即所谓因事设岗。在设臵岗位时,不能孤立地、局部地重视某一类别或子系统的岗位设臵,而应该从各类别或子系统之间,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从总体上去把握设臵。因此,在考虑设臵岗位时,不仅要强调向主业岗位倾斜,还要考虑到 辅助或支持系统的岗位设臵。岗位设臵的关键在于高、中、初能级结构比例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岗位作用发挥出经济、协调、科学、高效。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设臵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意协调配合。在事业单位设岗时,要根据单位的性质与特点,使各类能级岗位层次,高、中、初级岗位结构体现出层次的合理与适当。岗位管理要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这是在制度层面确保岗位设臵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各个岗位的人员协同配合工作的基础。聘用制度为岗位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制度基础,所以岗位管理必须与聘用制度相结合,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系列文件
4、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文件包括几个层次?
答: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政策文件包括《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
5、岗位设臵不同层次文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是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依据。岗位设臵管理行业指导意见对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岗位名称、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臵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指导行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岗位设臵的具体程序、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以及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
6、为什么要制定分行业的岗位设臵指导意见?
答:事业单位是我国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全国125万个事业单位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应该制定岗位设臵管理的分行业指导意见。
7、行业指导意见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待业指导意见要着重解决本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基本问题,主要是:适用范围、岗位名称、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岗位基本条件等。
三、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
8、事业单位岗位分哪几类?
答:事业单位岗位分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9、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通用的岗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10、什么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
11、管理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
答:管理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12、现行的管理职务如何对应管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3、什么是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14、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哪三个层级的岗位?各层级岗位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分别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1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如何确定所包含岗位的等级?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8、什么是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哪两种岗位?各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工勤技能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
答:工勤技能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20、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如何对应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什么是特设岗位?
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臵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22、特设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区别是什么?
答: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臵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实质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的一种,不是单独的一类岗位。
四、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
23、什么是岗位结构比例?岗位结构比例分哪两类? 答: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同岗位占岗位总量比例的一种表示方法。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实施意见》既提出了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也提出了不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24、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
答:首先事业单位要完成本身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的工作人员配臵,这需要有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同时,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长,构建合理的发展阶梯。另外,合理的结构比例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工资总额控制的要求。
25、确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间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26、对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
答: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7、对主要承担社会事业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
答: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8、对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
答: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9、对事业单位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是否设臵工勤技能岗位?
答: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65、一级、二级管理岗位的条件按照什么执行? 答: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66、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
67、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聘用条件有何要求?
答: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68、专业技术岗位各层级岗位的具体条件如何制定? 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待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69、专业技术岗位各等级岗位的具体条件如何制定?
答: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级待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70、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什么?
答: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行业考评;(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八、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设臵
7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与专业技术其他等级岗位有何区别? 答: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是人岗合一的。由国家直接确定,与其他等行业岗位是完全不同的。7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
献的专家、学者;(3)其他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73、确定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1)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选进行审核后报人事部;(3)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确定。
九、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职责分工 74、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如何进行管理?
答: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国家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75、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76、行业主管部门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有关待业主管部门与人事部一起,制定有关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指导意见,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系列文件的一部分。
77、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78、事业单位在岗位设臵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臵的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臵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
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实施范围
79、哪些事业单位要按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臵管理?
答: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臵管理。
80、哪些单位参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臵管理? 答: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81、哪些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 答: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
82、事业单位的哪些岗位和人员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答: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人员(职员)、专业技术岗位和人员,以及工勤技能岗位和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83、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岗位设臵管理应该如何执行? 答:岗位设臵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首次岗位设臵的问题
84、哪些人员参加首次岗位设臵后的聘用?
答:实施岗位设臵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85、尚未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如何进行岗位设臵?
答: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臵,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86、已经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如何组织现有人员进入不同等级的岗位?
答: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87、如何认定事业单位是否完成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 答: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臵、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具体的认定方式和程序,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
88、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与核准的岗位设臵结构比例的关系是什么?
答:现有人员结构比例是事业单位内现有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比例;核准的岗位设臵结构比例是根据有关规定,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的、满足事业单位完成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服务职能需要的岗位的比例。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三 种情况,即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与核准的岗位设臵结构比例一致; 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中高等级岗位超过核准的岗位设臵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中高等级岗位低于核准的岗位设臵结构比例。
89、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结构比例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该如何处理?
答: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
90、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该如何处理?
答: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91、首次岗位设臵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出现?
答: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臵。92、为什么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设臵管理信息数据库?
答: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数据库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整体状况的掌握,提高管理的制度化。
十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
93、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哪几个部门?
答: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94、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与岗位的关系如何? 答: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对于薪级工资,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工作人员的薪级。
95、事业单位不类型岗位如何执行岗位工资标准?
答:管理人员按本人聘用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工勤技能人员按本人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96、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臵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执行办法是什么? 答: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臵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本人现聘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执行,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臵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97、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如何执行岗位工资标准? 答: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98、新聘用人员明确岗位后如何执行岗位工资标准? 答:新聘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试用期满明确岗位后,按所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十三、纪律与监督 99、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应该坚持的纪律要求是什么? 答: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
100、对于违反有关岗位设臵管理政策规定的应该如何处理?
答: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五篇:外国文教专家管理政策问答
外国文教专家管理政策问答
2016/03/31
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决定取消省级外国专家归口管理部门高等专科以下教育机构及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外的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取消国家外专局实施的本科及以上教育机构、非教育机构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事项。同时自《关于印发<国家外国专家局行政许可受理单>等七项工作规范的通知》实施以来,各地方外专局针对文教专家管理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做好外国人来华就业和外国专家许可合一过渡时期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1.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和《国务院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下发后聘专单位资格许可取消如何把握?
省级外国专家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的高等专科以下教育机构及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外的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国家外专局负责的本科及以上教育机构、非教育机构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事项,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取消。各省级外专局要会同省级审改部门抓紧研究本区域设立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的必要性,需要设立的按照文件要求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临时规章依法设立。
2.文教类聘专单位应符合什么条件?
教科文卫领域聘请外国专家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合法的行业资质认可,公立教育机构应具有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批复,民办学校应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外资和港澳台出资合资举办的机构取得商务主管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批准从事非学历教育的视为取得行业许可,文化新闻出版机构应持有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主管部门颁发的行业许可,医疗机构应取得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聘专单位应遵循何种具体的系统操作方法? 目前具备聘请外国专家资格的单位维持原有账户不变,可输入单位注册时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忘记密码的单位可使用页面上提供的“忘记密码”功能,或与本单位的办证机关联系。
初次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请输入URL地址:http://fewpa.safea.gov.cn/login.php,访问《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管理系统》,登记聘专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业务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件即可聘请外国专家。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详细阅读系统使用条款。用人单位必须同意该协议内容方可注册用户。阅读内容完毕后,点击“我同意”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当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长度不应超过25个字符或汉字。如果其他用户已先期使用该用户名,系统将提示您重新输入。密码长度必须大等于8位,而且必须包含字母与阿拉伯数字,以保证相对的使用安全。
第三步:提供完整的用户信息。表单中的所有事项完整提供后方可提交。必填项已使用红色小双星标注。注意:单位注册信息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必须是可用的。系统将适时把审批信息发送到该邮件地址。找回密码时也需要该电子邮件地址。建议使用单位专用邮箱地址,而不是操作人员个人邮箱地址,以免因个人工作变动给单位办证工作造成影响。
第四步:系统提示注册成功,单位务必仔细阅读提醒信息。使用刚输入的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下载《聘请单位登记申请表》,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扫描后通过系统提供的界面上传。同时需要上传的还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扫描件(单位登记改革试点地区可以免予上传);法人证书扫描件(企业提供营业执照扫描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扫描件;行业许可证书扫描件。
聘请单位在注册结束后请务必仔细阅读提醒信息。注册信息后用户账号和密码已立即可用并可登录系统,请单位务必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书写下来保管好。第一次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时,用人单位应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行业许可证书原件、复印件及签字盖章的《聘请单位登记申请表》供办证部门核验。
4.已获国家外专局和省级外专局代理类机构资格的单位业务如何开展?
已获国家局和省级外专局代理类机构资格的单位可以继续聘请外国专家。各省外专局可以协调公安、外事部门支持部分有渠道优势、有经营实力的聘请外国专家单位从事代理类业务,经与公安部门协商一致可由代理类机构试点外国专家兼职的业务模式。
5.如何加强对聘专单位的后续管理服务机制? 国家局和各省区市外专局逐步建立聘专单位社会信用体系,涉及“三非”等违法违规行为和以欺骗、贿赂、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外国专家来华许可的单位,按照《入境出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处置后实行记录、查询、公示,与奖惩机制将实现联动。
建立随机抽查事后监管机制。国家外国专家局从外国专家证件办理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外国专家来华许可做为检查对象,省级外专局受国家外国专家局委托牵头,在本行政区域内联合当地公安、外办、行业主管部门,对被抽查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约谈法定代表人和业务办理人员,发现并核实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入境出境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加强抽查结果应用。
建立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畅通多元投诉渠道。建立全国和区域范围的举报投诉平台,畅通多层级投诉渠道,设置投诉信箱、举报热线电话,完善信访接待处置机制。国家外国专家局、省级外专局对被举报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查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严肃处理。
建立完善聘专单位分类管理机制。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完善聘专单位分类管理,协调公安、教育、外事等部门,科学分类,细化管理和服务措施,加强对法定代表人和业务办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聘专单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外国文教专家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外国文教专家在华黑名单制度,记录与评估专家失信行为并在办证系统中公示,提高监管效能。
6.办理文教专家来华许可申请材料中的“最高学位证明”要求使馆认证,目前部分使馆还无法及时认证或认证时间过长,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外国专家局行政许可受理单>等七项工作规范的通知》,新办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及外国专家证申请材料要求“最高学位证明一定要提供,非中文证明需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两证合一过渡阶段以下三情况视为同等效力:申请人所在国驻华使、领馆认证为真实有效的;申请人最高学历学位证明经由所在国公证机构认定为真实有效的;申请人最高学历学位证明经由中国教育部有关部门认证真实有效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丢失的应持申请人最高学位学校出具的证明或学校签注的成绩单复印件进行认证或公证。取得最高学历学位的学校需列入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国外院校名录。
7.高层次外国文教专家是否可以简化办理手续?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各地对高层次外国文教专家可以简化程序,减少需要提供的手续,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以上职位的外国专家无法提供学历学位证明的,可以由聘用单位出具推荐函,与学历学位认证和公证具有同等效力。
8.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可的国际语言教学资质证书包括哪些?
除国家外专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颁发的TEFL in China证书,在两证合一过渡阶段,符合以下标准的语言教学资质证书我局予以认可:经由国外社会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培训测试获得国际语言证书的,培训课时需达到120小时以上,授课内容需涵盖课堂管理、课程计划、语法、词汇学、音系学等语言教师必要技能培训,申请者应同时提供该培训课程的网站相关界面供查询;对于取得国外高校相关国际语言资格证书的,该高校需列入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国外院校名录。
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 2016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