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时间:2019-05-14 03: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第一篇: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一)湖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6.1万(2004年底)。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1个县级市,39个县(其中2个民族自治县)。

湖北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81%。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33.4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2726.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及明显陵,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6个、森林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12个。湖北交通通信发达。京

九、京广、焦枝、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武大、汉丹、襄渝等铁路横穿东西。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武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流程1061公里,占干流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一。北京至广州中同轴电缆、南京至重庆光纤电缆在武汉交汇。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现有普通高校85所,在校大学生89.2万人、研究生6.64万人,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200多家,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863”项目产业化基地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均居全国前列。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9.68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49 人。尤其是武汉科教优势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湖北产业基础较好。农业方面,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以众多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强,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和全国三大纺织基地之一。服务业比较发达。省会武汉历史上就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是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及信息流交汇和集散中心。

湖北对外开放势头良好。现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4个省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贸易区、15个保税仓库、13个对外开放口岸。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047家,实际使用外资123.21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58家在湖北投资兴办企业,有9家境外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3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64.73亿元,增长22.8%;实现利税573亿元,增长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9.4,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6.38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7.5亿元,增

长1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3.6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23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30元,增长13%。

(二)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为包括湖北在内的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为切实抓住机遇,湖北省委于2004年7月召开八届五次全会,对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和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规划,力争比全国提前2—3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扎实推进“三个三工程”,夯实工业化基础。“三个三工程”,包括“三个一批”、“三个一百”、“三个一律”。“三个一批”,就是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三个一百”,就是重点支持100家大型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强做大,重点培育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推进1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三个一律”,就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实施“三个三工程”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把产业、企业、项目的发展建设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调整结合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结合起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同改善发展创业环境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推进改革和发展。在大企业建设方面,力争到2010年,建成10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30个过50亿元、60个过10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湖北振兴崛起的新的产业基础,力争在2008年左右,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二是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继续支持和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今年新增200万亩优质稻、100个畜禽养殖小区、150万亩优质鱼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达到1:1.5,2010年达到1:2,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

三是坚持走“一主三化”(即:坚持县域经济民营为主的取向,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力争到2007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每个县市区都有1-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区有几个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县域税收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0%左右,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四是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整体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卫生体制、血防体制、动物疫病防治体制等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争2005年再完成15家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5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基本完成10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任务,以及1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优化流通业态结构,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五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继续以日韩、欧美、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园区整体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外引外”等招商形式,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带动面大的产业和项目,积极引进国外省外战略投资者和大公司、大财团投资,推动配套项目建设、行业产业链延伸和企业群扩充,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强对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更多的省外项目落户湖北。加快武汉外资密集区建设,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机构和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武汉外资密集区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0亿美元以上。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和产业群建设,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IT产品出口基地,以武汉、黄石为主的服装出口基地,以武汉、宜昌为主的船舶出口加工区,以荆州、仙桃、潜江等为主的医药化工及医用卫生材料出口基地,以随州为主的香菇、木耳出口基地,以及汽车配件出口加工带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集中了我省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这一区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1%以上。按照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发展 “四个一体化”基本框架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武汉至周边8城市7条高速出口公路建设,确保两年内建成,实现圈内交通设施的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推进圈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2010年,在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及原材料和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等领域,初步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七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湖北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多渠道增加社会事业投入,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篇:城厢街道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及建议

城厢街道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及建议

尊敬的李书记: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指导下,城厢街道全体干群的努力下,城厢街道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现将城厢街道2015年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2015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做好重点工程保障工作。

近年来,城厢街道纳入县城统一规划,没有全民创业园,没有小城镇开发,重点保障城南新城发展,承担了成子湖旅游公路及航道、胜利路拓宽、桃源宝莲城等重点工程保障任务。我们将继续采取专人专线、速战速决等方式,紧抓重点工程保障,全力做好成子湖旅游公路、成子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桃树种植、山羊养殖等重点工程和项目保障。不让重点工程在城厢延误,努力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二)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城厢街道现实际运作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28家、种养大户51家,农业招商项目7个。其中规模的项目有5家,即龙鼎科技、春笋农业科技、砀山大棚桃、千亩桃园、联旺合作社、百春锦合作社等。新增“三来一加”企业28家,“三来一加”人员1166人。2015年将加快土地规模流转,聚力做好成子湖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区,形成农业产业集聚,推进“三资”管理、农业保险工作、三来一加工作、脱贫奔小康工作、做好桃树产业。目前联合、城南2个村流转900多亩土地种植黄桃,桃树长势较好,预计2015年挂果,2016年可批量生产。届时可以发展集观光、加工、采摘于一体的桃树产业。

(三)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城厢街道已成立村镇环卫中心,配备工作人员5人,压缩式中转站1座,二级中转站12个,运转车辆3台,每户垃圾桶1个,保洁员做到每千户2名,共83人;投入保障资金50万元,2015年将严格按照2014年街道创新推行“两评”管理机制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一月考评两次,开展文明户与不文明户评比工作,推动街道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建立健全街道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及长效机制;同时,着力做好“十字”街道整治工作,2015年城厢街道将投入一定资金对城厢街道进行系统改造,添臵环卫用品、铺设新的沥青路面,改造农贸市场,改善街道目前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情况。

(四)推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旅游、文化、经贸深度融合。在进一步提升包装推介中国杨树博物馆、中国棉花博物馆、妈祖文化园等已有景点。将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省四星级农家乐大禾庄园和瑞信农业等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成子河旅游公路及航道、城南植物园、桃园湖景观、欢乐世界儿童乐园、古黄河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建设。设计策划修缮刘世勋墓和刘家大院、岳庙、康熙和乾隆下船休憩处、桃园典故及相关传说。推进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利用成子河建设90万方废弃土源设计微地形和假山景观,不必把农田作为弃土区。同时大力招引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和影视中心基地,具体位臵可在城厢中学西侧、成子河东侧或人民南路西侧、徐淮路北侧进行规划。加快古城复制建设步伐,围绕打造京杭运河“江北第一古城”目标,结合城厢街道开发,全面做好古城复制方案制定、规划设计、策划宣传、包装推介、项目招商、拆迁征地和工程推进工作,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建设充满人气灵气的商贸古城。按照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桃园古城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恢复古城门、古城河、古城墙、古县衙和三台阁等景观,建设古街区和古民居。把城南生态游作为全省和宿迁市重点旅游线路加以宣传推广,扩大泗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二、目前街道工作存在问题

(一)机制、体制不顺造成工作开展障碍

城南新城与城厢街道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给日常工作开展带来不便。以违建管控为例,城厢街道原有城管划为城南新城统一管理、调配,人员工资由城南新城发放,在违建管控上城厢街道只能尽到巡查义务,在违建拆除上就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缺少可以直接调配的人员力量。又如在国土工作方面,城南新城成立了城南国土分局,在土地流转、征用、国土违规整治上,由于领导体制的不顺畅给上述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税源萎缩,财政压力较大

由于城厢大部分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无法开展小城镇建设工作,也没有自己的全民创业园,城厢街道2014年1—10月份,已完成354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98.7%,表面上看,收入形势大好,可是剔除技术处理部分,仅入库税收70万元,其中国税26.7万元,地税43.3万元。造成税源萎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征管范围不明确。城南新城绝大部分的开发建设项目都是在我们城厢境内,如:桃源绿岛、建华苑、红星美凯龙、桃源湖小区等,这些税收全部进了县级财政的金库。二是部分企业被划出。14年5月,先后有泗阳银翔机械厂、宿迁奇异人造板厂等14家企业划归众兴镇,由众兴镇来负责征收管理,这些企业,原来都是城厢街道办支柱型企业,其中仅泗阳银翔机械厂2013年就入库税收53.4万元、宿迁奇异人造板厂入库税收46.3万元。三是部分企业外迁。城厢街道办原有照明企业6家,这些都是本土企业,由于在当地发展空间受限制,现在已经有泗阳县永春电光源厂等3家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到卢集等乡镇全民创业园落户了。四是部分企业因政策调整关闭。城厢街道办原有砖瓦厂5家,由于国家出台政策禁烧粘土砖,我们先后关停砖瓦厂4家,仅剩一家砖瓦厂现在也处于停厂状态,这些企业每年的税收也都相当可观。五是缺乏培植税源的平台。由于城厢既没有全民创业园,又无法搞小城镇和社区开发建设,不仅导致工业企业入驻不了城厢街道办,而且,也无法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同时由于城厢街道办是新成立单位,本来财力就十分有限,加之以上诸多客观因素,财政状况一天更比一天糟糕,而且在成子湖示范区、高效特色农业项目、成子河航道及旅游公路保障过程中,近700多万保障资金都由街道办垫付,目前,街道办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三)街道人员配置力量薄弱

城厢街道现有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18人。其中城南新城占用城厢街道4个行政编制,1个事业编制。领导班子编制领导班子人数8人,平均年龄45.5岁。一部分同志年龄偏大,中层干部配备严重不足。有的都是身兼数职,有的连开会都开不过来。目前城建环保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组织、宣传、工贸中心均未配备中层干部,街道各部门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事业编制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且目前有3名部门负责人身体不好,长期病假,不得已返聘了魏广祥、朱成国两位离退休的老同志来充实我们的人员力量。

(四)城厢街道工作定位不明确

由于城厢街道纳入城区统一规划,很多工作开展都缺乏自主性,当前做好重点工程保障是我们最大的工作任务,其余也就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造成我们工作缺少明确的方向,同志们的干事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个别工作开展也停滞不前。以街道管理为例:街道范围内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如缺少农贸市场,群众活动中心等。城厢街道现有农贸市场占地小,环境差,无法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导致城厢街道占道经营,店外店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城厢街道十字街头,逢节假日、集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群众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们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试图改善这种局面,通过对城厢小学门口停车场地的扩建以及街道违规停车的大力度整治,街道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街道建设和管理遭遇瓶颈。

(五)目标考核设置与街道实际情况不适应

2014年城厢街道要求新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净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2个,净增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8个,由于没有全民创业园并纳入县城统一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就无法完成,部分企业被划出、外迁导致,导致工业经济指标很难完成;城厢街道2014年财政收入3590万元,由于之前提到的征管范围不明确、企业的被动划出与因资源限制主动迁出等原因导致今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压力巨大;城厢街道今年招商引资任务是当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2个,竣工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而其它乡镇是1个,来安街道办任务数为0,并且城厢街道无全面创业园,所以无法招引小项目,也就导致城厢街道招商引资实绩为0。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理顺领导机制与运行体制

建议城南新城、城厢街道办、农场进一步深入整合,不应再以相对独立的状态运转,明确分工。一是行政区域整合,将城厢现有11个村居、农场2个居委会包括五堆、界湖及杨集的部分区域划归城南新城统一规划管理,做到城南一盘棋;二是进一步明确领导分工,整合城南新城、城厢街道、农场领导班子,明确每个人的具体分工,以城管和国土为例,可以明确一个领导具体负责,范围则涵盖城厢街道及农场行政区域。

(二)理顺财税体制,获取财政支持

一是从城厢街道无小城镇建设、全民创业园,近年来企业纷纷迁出,或划归众兴镇的实际情况,恳请县委县政府能据实削减城厢街道办财政收入包干基数,同时按照“谁发展、谁受益”的基本要求,在城厢区域内的所有房产建筑、房产销售、房产交易、股权转让等形成的入库税收收入,按一定比例按年结算给城厢街道办。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城厢街道办资金来源的问题。二是县重点工程保障应由县财政支付的资金已由街道办垫付,共涉及资金约700万元。恳请县委县政府能拨付一部分资金缓解城厢街道的资金压力。

(三)进一步充实街道人员队伍

目前城厢中层干部配备不足,城建环保办、社会事业办、农技中心、工贸中心均无部门负责人,有的甚至是大学生村官开展日常工作。恳请县委县政府能充实一批年轻的、懂规划建设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进一步充实街道人员队伍。

(四)在街道建设管理上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 针对街道管理目前的现状,恳请县委县政府给予我们城厢街道以部门空间和政策支出。在古城范围外规划选址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一个占地100—200亩的古城农贸市场,将占道经营户,小摊点集中分流安臵到农贸市场内,取缔马路市场,店外店。同时配套建设住宅安臵小区,安臵农贸市场、人民南路以及今后古城复制需拆迁安臵的群众。农贸市场及安臵小区的建设要放在古城复制规划的大框架下,建筑风格与古城面貌保持协调。

(五)结合街道实际调整目标考核指标

恳请县委县政府从城厢目前的实际出发,调整城厢街道的目标考核指标,招商引资是否可以参考来安的标准,工业指标是否可以考虑城厢无全民创业园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指标。

(六)从大城南角度出发,加快推进城南一体化建设 建议县委县政府将迎宾大道以西,245省道以东,高速路以北,运河以南,包括运南、五堆、杨集、界湖纳入城南新城统一规划,全盘考虑,统筹发展。同时在城厢街道农村危旧房屋改造上给与特殊政策,是否可以效仿中扬、屠园的模式,对危旧房屋、零散村庄、坟墓予以整合,集聚城南人气。其次加大城南片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新城路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及污水管网建设,在城南规划建设公共墓地并完善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工程。

第三篇:甘肃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115332”

一面旗帜,就是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

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个统揽,就是以创建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为统揽; 五大战略,就是深入实施农牧稳州、工业强州、商旅活州、科教兴州、生态立州战略; 三大基地,就是把临夏打造成依托兰州面向藏区的物流集散基地,全国乃至世界穆斯林群众

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兰州都市圈休闲度假的旅游基地。

三个经济带,就是打造沿黄、大夏河——洮河——广通河以线串点,三个特色产业经济带。两个示范区,就是积极创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以生物多样性建设保护为主的示范

区。

临夏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121”奋斗目标

“1”就是力争“十二五”全市经济总量占全州的35%左右,发展质量逐年提升; “2”就是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程义务免费教育;

“1”就是一个示范市,即创建全国全省全州“两个共同”示范市。

六个表率和排头兵:

一、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城市规划修边完善,做全州规划先行的表率和排头兵;

二、着眼于提升品位,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做全州城市发展的表率和排头兵;

三、着眼于经济繁荣,加快发展服务产业,做全州产业富民的表率和排头兵;

四、着眼于转型跨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实现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市化发展的表率和排

头兵;

五、着眼于优化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全州社会管理创新的表率和排头兵;

六、着眼于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做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表

率和排头兵。

“4+5+5”计划:

全力实施打造四大战略平台,推进五大项目群建设、发展五大重点产业。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湖北省统计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成就辉煌30年:湖北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为湖北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1.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全省GDP仅为151亿元,199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1995年突破2000亿元,1998年突破3000亿元,2002年突破4000亿元,2004年突破5000亿元,2005年突破6000亿元,2006年突破7000亿元,2007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230.68亿元。2007年,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2位。

2.国民经济实现10.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5倍,平均每年递增10.4%,不仅快于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的5.5%,也快于全国平均9.8%的年均增长速度。分阶段看,1979—2000年湖北GDP年均递增10.1%,2001—2007年年均递增11.2%。

3.人均GDP增长近13倍。1978年全省人均GDP为332元,人平每天不到1元,2007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620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87倍,平均每年递增9.5%。按2007年官方汇率计算(1美元=7.11元人民币),2007年湖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为2279美元。

4.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增多。197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只有200家,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930家,净增730家。武钢、东风公司、省电力公司、神龙公司、武石化、荆门石化、华中电网、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武烟、大冶有色、东风汽车股份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新冶钢、鄂钢、江汉油田、冠捷科技、宜化集团等一批企业成为湖北工业的脊梁。

5.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0.36亿元,比1978年净增558.98亿元,平均每年净增19.28亿元,1979—2007年平均每年递增10.6%,高于全省GDP增幅。从人均水平来看,1978年全省人均财政收入仅68.57元,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0元,达到1036.45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湖北第二产业首次取代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居主导地位,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0.5∶42.2∶17.3,呈现出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滞后的“二一三”格局。200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变化为18.7∶40.5∶40.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呈现出“三二一”格局。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自2004年开始,三次产业结构又有所调整,二产的比重略有回升,并再次超过第三产业。2004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为18.1∶41.2∶40.7,2007年为14.9∶43.0∶42.1,呈现出“二三一”格局。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上升24.8个百分点。

2.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以及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湖北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79—2007年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104亿元,占全省全社会投资的4.0%。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林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上升。1980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68.1%、7.7%、18.2%和1.54%,到2007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占50.2%、1.8%、29.9%、13.5%和4.6%。

3.工业结构快速升级,呈现出“重型化、多元化、集群化、区域化、规模化、高级化”等特点。从轻重工业结构看,2007年湖北轻重工业之比为29.5∶70.5,重工业拉动作用更加凸显。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省企业产权改革步伐加快,呈现出国资、外资、民资“三轮驱动”的格局。2007年湖北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46.9%,非公有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9%。从行业结构来看,支柱产业优势明显。2007年,湖北工业总量居前8位的行业是电力、汽车、钢铁、电子、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药品制造、烟草和建材。以上8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36.9%。“千亿元产业”2007年达到3个,分别是汽车、石化和钢铁。从企业规模来看,已形成光电子、汽车、冶金和纺织四大产业集群。从区域发展来看,湖北已形成武汉城市圈,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2007年电气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9%。一些产业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激光、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卫星定位系统等研究开发水平列全国前茅。

4.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态势。30年来,湖北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市体系日渐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改善。1978年,湖北城镇人口为690.23万人,到2007年扩大到2524.70万元,城镇化率由15.1%提高到44.3%,29年间提高29.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稳步增加,实现了从短缺到总体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经过30年发展,湖北生产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商品和服务短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改革开放30年,是产品和服务由短缺转向平衡并略有结余的30年,是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30年。

1.农业生产成绩显著,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湖北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8倍,平均每年增长4.7%。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7年,全省粮食产量达2185.44万吨,增长26.6%;棉花产量55.73万吨,增长52%;油料产量254.75万吨,增长9.7倍。2007年粮、棉、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0、5、3位。肉类总产量309.21万吨,比1980年增长4.58倍,平均每年增长6.6%;水产品产量298.04万吨,比1978年增长26倍,平均每年递增12.0%。我省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粮食有所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势,特别是油料、畜牧、水产品增加较多。

2.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大部分工业品供大于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2.1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51.6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1.8倍,平均每年增长12.8%。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与1978年相比,纺织产品纱、布分别增长7.5倍和3.6倍;冶金产品生铁、钢、钢材分别增长3.8倍、4.8倍和9.2倍;能源产品发电量增长16.2倍,其中水电增长25.1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汽车增长95.7倍;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5.9倍和71.6倍;化工产品纯碱、合成氨分别增长24.6倍和11.0倍;电子产品从无到有,2007年程控交换机565线,手机352万部,集成电路221.8万块,光电子器件29.74亿件。从湖北工业主要产品在全国的地位看,大多居前10位。2007年,湖北工业产品纱居全国第5位、布居第4位、卷烟居第5位、移动电话机居第9位、发电量居第9位、钢居第8位、钢材居第10位、水泥居第8位、硫酸居第3位、纯碱居第8位、化肥居第3位、汽车居第4位。

3.多元化、多层次、多门类的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2007年,湖北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3.4倍,平均每年递增13.0%,比全省GDP增幅快2.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快速发展。1979—2007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增加1650公里,平均每年增长2.5%;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0.16万公里,平均每年增长4.1%。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达到2365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铁路、公路里程分别由1978年的83公里和2448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2公里和7916公里。1978年以来,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6.1倍和4.7倍。邮电业务迅猛发展,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043倍。到2007年,全省电话普及率每百人56.6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1部。多种所有制、各种业态、不同规模的商贸业发展迅速,活跃、繁荣了城乡市场。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8.53亿元,比1978年增长66.3倍,平均每年递增15.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37.2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1%。197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42.16亿元,2007年达7496亿元,年均增长19.6%。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瓶颈制约大为缓解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曾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千方百计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取得积极效果。改革开放的30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明显加强,由经济发展“瓶颈”逐步转为经济发展“保障”的30年。1979—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759亿元,年均增长18.2%,其中,能源工业完成投资3788.34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3.6%;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投资3926.9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2%;农业及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投资1323.2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8%。

1.能源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达4115.37万吨标煤,比1978年净增336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0%;能源消费总量达11861万吨标煤,比1980年净增985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8%。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2003年首批4台机组投产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建成时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随着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大型水电站的梯级开发,以及武钢、襄樊、黄石、汉川等热电厂的扩改建工程的投产,湖北能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加。

2.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武钢、新冶钢、武汉石化、荆门炼油厂、华新水泥等企业是湖北巨型原材料生产企业。2007年,湖北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能力生铁2039万吨、粗钢2167万吨、钢材2320万吨、电解铝43.31万吨、水泥6660万吨、平板玻璃2187万吨。强大的生产能力为湖北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业原料。

3.交通运输邮电供给能力大大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运输线路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交通运输质量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2007年比2000年净增1796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56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辐射全省86%的县市区,覆盖90%左右的人口。全省74%的村修建了沥清水泥路。铁路运输方面,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了蒸汽机,复线里程占运营里程的比例达53.2%。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民用航空是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7年,民用航空开通160条国际国内航线,航行里程达20.61万公里,构成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建设日新月异。天河机场经过扩建已成为中部最大的国际机场。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以及即将开工的武汉火车站的建设,使吞吐能力大为提高。在桥梁建设方面,湖北特色明显,长江湖北境内已修建桥梁18座,汉江湖北境内修建桥梁已达到10多座。

4.邮电通信业成绩斐然。全省已形成以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传输为主,设备技术先进的电信网。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工程正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防洪工程建设硕果累累。在大江、大河上已建成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大坝、水库、堤防等众多水利基础设施。2007年全省有63座大型水库,244座中型水库,5000多座小型水库。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较,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3.1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3倍、联合收割机增长69.1倍、饲料粉碎机增长2.5倍,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分别增长1.8倍和29.3倍。

五、全面开放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迅速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作为中部大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湖北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加快。全省进出口总额迈上百亿美元台阶,2007年达到148.58亿美元,为1978年的85倍,年均增长16.6%。其中出口81.74亿美元,进口66.84亿美元,分别为1978年的50.4倍、465.8倍,年均分别增长14.6%、23.6%。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全省贸易关系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由1978年的香港、朝鲜、日本以及前苏联等几个增加到2007年的200余个。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化。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2007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额34.2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1.9%、18.4%。

2.招商引资快速发展。198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武汉,掀开了全省招商引资的第一页。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446个,合同外资金额236.46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0.46亿美元,相继有8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北。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新批项目420家,合同外资额34.92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831万美元,是10年前项目平均规模的5倍以上。外资领域由制造业开始转向服务业,从房地产、商业运输、仓储货代到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均有外资进驻,服务业直接外资额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3.“走出去”战略有序推进。湖北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集中于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和外派劳务三大业务。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10家,累计投资2.45亿美元,中方投资2.28亿美元,核准境外企业(机构)遍及3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4.43亿美元,外派劳务7.1万人次。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湖北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改革开放3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逐步迈向小康的30年。

1.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485元、3997元,分别为1978年的34.3倍、35.2倍;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分别增长13.1%、13.2%,分别比人均GDP增速快3.6、3.7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7397元,为1978年的28.9倍,年均增长12.4%。

2.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78年为6.97亿元,1987年超过100亿元,1996年超过1000亿元,2006年超过5000亿元,2007年达到5430.81亿元,为1978年的779.2倍,年均增速达到25.8%,比人均GDP增速高16.3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01元,比1980年增长25.2倍,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90元,比1978年增长27.9倍,年均增长12.3%。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70.8%、57.0%降至39.7%、47.9%。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三大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中期的“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娱乐享受型消费明显增加,医教娱住行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39.1%、38.2%。城、乡人均住房建筑和生活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8平方米、11.8平方米增加到32.3平方米、38.0平方米,分别扩大7.5倍和2.2倍。城乡居民生活步入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七、可持续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湖北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1.节能降耗扭转了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势头,迈出实质性步伐。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至1.40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06%。千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节能,2007年实现节能113.64万吨标准煤,是上年节能总量的1.15倍。

2.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治理,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2007年湖北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0.41万吨,比上年下降3.9%,比高峰时期的1995年下降2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0.34万吨,比上年下降7.7%,比1980年增加25.2%;工业烟尘排放量21.31万吨,比上年下降20.9%,比1980年下降76.3%;工业粉尘产生量371.26万吨,比上年减少17.3%;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1年的7.2%提高到2007年的4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1年的3%提高到2007年的41.9%。

3.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30年,湖北全社会就业人数以每年2.2%的速度增加,2007年达到 35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的范围内。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结构明显优化,由1978年的77.0∶14.1∶8.9转变为2007年的47.3∶20.7∶32.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4.政府企业增收实现双赢。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90.36亿元,为1978年的17.8倍,年均增长10.6%,较GDP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年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连跨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台阶,2003—2007年累计完成增收量超过2000亿,达到2012.17亿元。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07年实现利润647.85亿元,比1978年增长35.6倍。

八、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事业也逐步实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是社会事业由不太受重视到受重视、由有所发展到快速发展、由滞后经济发展到二者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0年。

1.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发挥科学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实施科教兴鄂战略,为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科研机构众多。2007年,全省拥有各种科技开发机构1341家,比1979年净增1102家,增长4.6倍。现有“国字号”实验室6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4家。二是科技队伍庞大。2007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达147.23万人,比1978年增长5.7倍;全省从事科技开发活动的人员19.7万人,比1988年增长69.4%,其中工业企业有科研人员9.75万人,比1988年增长1.7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55人,长江学者4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三是科研经费增多。2007年,全省科技开发经费投入达228.7亿元,比1988年增长11.8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达112.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2%。企业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7年,全省企业科技经费投入146.5亿元,比1988年增长20.7倍,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达到63.7%。四是科技成果丰硕。2007年,全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8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技术成果827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29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2.52亿元。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6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1996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重点产业占高新产业的比重达到83.8%。六是科技创新品牌突出。武汉邮科院的光电器件、长飞集团的光纤光缆、华工科技的激光加工设备、冠捷显示器、武钢和大冶特钢的特种钢材、安琪公司的活性干酵母、BT农药等高新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07年底,全省累计创中国名牌51个。另外,湖北有3家国家级高新区,104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2.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义务教育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成以上职业技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53所增加到2007年的86所,在校大学生由4.94万人猛增到116.37万人,增长22.6倍,每万人拥有大学在校生由10.8人增加到191.7人。1980年,全省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13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1人,硕士研究生1285人,到2007年,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75352人,其中博士生16647人,硕士生58705人。教育事业经费不断增多,1980年,全省教育事业经费不到4亿元,到2007年达到209.83亿元,占GDP比重由2%提高到2.3%。

3.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2007年,全省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11089个、27.8万人和15.06万张,分别较1978年翻了近一番。2007年,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95个、48.8人和26.4张。2002年,成功战胜非典疫情。防止疫病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农民参合率达到81.6%。

4.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2007年,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3%、97.0%。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02个、96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文艺商务代理、广告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5.民政事业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5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2.4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42.89万人。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达到18.83万人,比1980年增长22倍。

6.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依次达到651.4万人、405.4万人、328万人、225万人,分别为建立社会保险初期(1995年)的192.4%、107.7%、202.5%、186.7%。

7.体育事业成就辉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七届奥运会中,湖北体育健儿每届都获得过奥运金牌,这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湖北先后涌现出周继红、伏明霞、陈静、乔红、肖海亮、李小双、郑李辉、高凌、李婷、杨威、程菲、廖辉等众多奥运冠军,我省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执笔:邓有成)

第五篇:顺外村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顺外村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08年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各级党代会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一主题,联系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村民民主活动月工作和三比三看活动,大力实施“工业强村、三产富村、文明兴村”战略,推动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预计2008年我村将实现总产值25亿元,总收入23亿元,工业增加值5.2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7.1亿元,村集体纯收入26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600万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工业兴则村镇兴,工业强则村镇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村”的理念,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服务工业,切实推动辖区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搭建载体。就是狠抓工业园建设。工业园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带动辖区工业快速膨胀的一个龙头。如果这项工作抓好了,对外,可以树立我村工业经济的良好形象,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对内,既可以整合资源,便于服务,又可以发挥园区企业的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要狠抓民营。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里面关键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育强催壮一批骨干企业。对现有企业,我们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他们做强做大。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支柱,工业要振兴,项目来支撑。我们必须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推进力度,扩张项目总量,提升项目质量。重点抓好顺外村商贸中心、村外村商贸城、昌东工业园二期工程和世纪购物广场四个重点项目,确保这些项目按计划推进,按要求完成。

二、以“三比三看”活动为切入点,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要想实现顺外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外向带动,大招商、招大商,借助外力,借梯上楼。要明确主攻方向。招商引资,不能盲目出击,必须明确方向,选好路子。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搞招商引资,可以说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都基本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办法活,谁的方式新,谁就能争取主动,抢占先机。要扎实作好基础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筛选、论证,储备一批项目库,努力做到外商想投资的项目,上级支持的项目,我们随时都可以提供出来,申报上去。要实行大员挂帅、小分队落地招商、依托优势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办法,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成功率。特别要重视战略性引进,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大资、上大项目。现在我们已有几个项目正在运作,如果这些项目在2008年运作成功了,一个项目就是顺外经济的一大支柱,就能极大推动顺外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盯紧盯死盯牢,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三、积极培植税源,促进村级收入稳步增长

着力做好对现有重点税源企业的服务,促进原有企业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壮大税源实力,进一步提高自有税源的比重。加大项目引进和投产力度,重视民营经济对税收的贡献作用,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引进,同时,对已引进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促其尽快开工建设和投产,并做好企业建设与税收的同步转移,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税收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四、以村民民主活动月为突破口,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在这方面要进行深入探索,在民主选举活动中,要尊重保障村民的推选权、选举权、提名权、投票权和罢免权;在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中,要落实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要保护村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创建和谐村组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创建和谐村组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村的战略任务,认真落实。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对创建和谐村庄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村干部、群众,引导全村干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全村大力倡导和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风尚。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建设文明村、文明家庭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社会救助、民事调解、医疗卫生、治安管理和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服务,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丰富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形成充满人文关怀,环境舒适整洁、欢乐祥和的文明家园。

顺 外 村

2008年3月

下载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

    安龙堡乡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安龙堡乡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围绕一个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握两个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

    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 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及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县经济社会发展及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2009年8月15日) *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3.7万。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

    对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思考

    对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思考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事关汕头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十二五”将是汕头市构筑......

    关西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发展思路及统计指标表

    关西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发展思路关西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关西打造成“江西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名镇”这一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抓住社会主......

    **镇经济社会发展及党风廉政建设成效

    工作简报——二道镇经济社会发展及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全镇上下保持发展定力,主动化危为机,奋力攻坚克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水生蔬菜产业、畜禽产业、水产业、特色农业旅游”五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