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几年来,温州市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实施市场化的基本格局,全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但现行的投资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加快发展,有效推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
一、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
近几年,温州市坚持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高的平台上继续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点突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一大批事关全局的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温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狠抓落实,提高效益,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温州市全力推进以交通、通讯、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统筹规划,加强调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温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温州和实施“一港三城”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计划实施。在做好规划的同时,温州市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做好政府项目的资金平衡和落实工作。在引导民间投资方面,温州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间投资主体,鼓励制度创新,实行投资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目前,温州民间投资已涉及道路、环保、码头、水利、通讯、文化、教育、医院、体育、旅游、城市基础设施、托幼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规划滞后,基础设施瓶颈效应凸现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虽然对规划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在实践中,规划的滞后性造成经济建设迟缓性现象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在制订规划时前瞻性不够,往往重近期,轻远期,对重大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不够,对综合性、网络化项目认识不足。其次规划衔接不够,各职能部门按各自专业要求制订专业规划时,部门间衔接不够,缺乏综合平衡,影响了规划的协调性。对规划认识不足,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具体工作中重项目、轻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不强,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研究不深,规划制订好后,经不起时间考验,影响规划的权威性。再者,市民参与度不够,规划都是部门制订,往往都是关门搞规划,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征询意见,缺少群众意见的参与。
温州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征地难、拆迁难已成为温州市经济建设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工程建设。又如今年凸现的电力紧张问题,集中反映了电力规划不符实际,发展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二)形式单一,投资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温州市投资领域存在筹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来源不多、引导不够等问题。融资难仍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据调查,30%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偏紧或紧张。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同时存在,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也是民营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而游离于现有金融系统之外的自发性民间信用估计达到300-350亿元,约占银行贷款的4成。
在利用外资方面,温州市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外商到温州来投资存在着不知道找谁,找谁都说了不算的问题。高昂的地价又使温州成为一个投资的价格高地,制约着大型跨国公司大项目在温州落户。利用外资的层次也不高,大多是投向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业和房地产业,投向基础设施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不多。
(三)权责不明,投资体制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国有资本投资权责不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政府投资公司作为不独立的投资主体,存在主体不明,利益不清,政企难分,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好坏,建设经营,债务偿还等不负有完全责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约束机制。因而投资积极性很高,一有机会就竭力争取上项目。
二是指挥部的模式存在建管不分,规模扩大的问题。一个工程建一个班子,抽一批人马,买一批设备,搞一个办公楼。工程一完,又各奔东西,无人负责。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成本较高,投资浪费较重。指挥部又派生出一些房开公司、服务公司、项目公司等,只好扩大建设规模,收取管理费养人。
(四)管理粗放,有效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温州市投资项目管理中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比较普遍地存在“三超”(超规模、超投资、超标准)问题,存在一些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影响了资金的总体安排。投资项目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并联审批推行没有深入,项目建设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投资环境。工程建设中督查力度不够,一些项目在竣工验收上不规范。建设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转包及违法分包的现象,亟待采取措施予以整治。
三、创新思路,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今后几年,是温州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百项千亿”工程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
要紧紧围绕推进“一港三城”发展战略,以“大规划”带动“大建设”。今后几年的具体任务就是加快实施“百项千亿”工程计划,以计划的实施实现温州市投资总量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据初步估算,“百项千亿”工程中计划由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25%,向国家、部、省及相关投资公司争取35%,其余40%需面向社会,吸引民
第二篇: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几年来,温州市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实施市场化的基本格局,全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但现行的投资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加快发展,有效推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
一、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
近几年,温州市坚持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高的平台上继续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点突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一大批事关全局的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温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狠抓落实,提高效益,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温州市全力推进以交通、通讯、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统筹规划,加强调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温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温州和实施“一港三城”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计划实施。在做好规划的同时,温州市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做好政府项目的资金平衡和落实工作。在引导民间投资方面,温州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间投资主体,鼓励制度创新,实行投资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目前,温州民间投资已涉及道路、环保、码头、水利、通讯、文化、教育、医院、体育、旅游、城市基础设施、托幼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规划滞后,基础设施瓶颈效应凸现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虽然对规划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在实践中,规划的滞后性造成经济建设迟缓性现象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在制订规划时前瞻性不够,往往重近期,轻远期,对重大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不够,对综合性、网络化项目认识不足。其次规划衔接不够,各职能部门按各自专业要求制订专业规划时,部门间衔接不够,缺乏综合平衡,影响了规划的协调性。对规划认识不足,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具体工作中重项目、轻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不强,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研究不深,规划制订好后,经不起时间考验,影响规划的权威性。再者,市民参与度不够,规划都是部门制订,往往都是关门搞规划,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征询意见,缺少群众意见的参与。
温州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征地难、拆迁难已成为温州市经济建设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工程建设。又如今年凸现的电力紧张问题,集中反映了电力规划不符实际,发展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二)形式单一,投资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温州市投资领域存在筹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来源不多、引导不够等问题。融资难仍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据调查,30%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偏紧或紧张。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同时存在,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也是民营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而游离于现有金融系统之外的自发性民间信用估计达到300-350亿元,约占银行贷款的4成。
在利用外资方面,温州市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外商到温州来投资存在着不知道找谁,找谁都说了不算的问题。高昂的地价又使温州成为一个投资的价格高地,制约着大型跨国公司大项目在温州落户。利用外资的层次也不高,大多是投向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业和房地产业,投向基础设施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不多。
(三)权责不明,投资体制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国有资本投资权责不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政府投资公司作为不独立的投资主体,存在主体不明,利益不清,政企难分,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好坏,建设经营,债务偿还等不负有完全责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约束机制。因而投资积极性很高,一有机会就竭力争取上项目。
二是指挥部的模式存在建管不分,规模扩大的问题。一个工程建一个班子,抽一批人马,买一批设备,搞一个办公楼。工程一完,又各奔东西,无人负责。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成本较高,投资浪费较重。指挥部又派生出一些房开公司、服务公司、项目公司等,只好扩大建设规模,收取管理费养人。
(四)管理粗放,有效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温州市投资项目管理中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比较普遍地存在“三超”(超规模、超投资、超标准)问题,存在一些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影响了资金的总体安排。投资项目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并联审批推行没有深入,项目建设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投资环境。工程建设中督查力度不够,一些项目在竣工验收上不规范。建设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转包及违法分包的现象,亟待采取措施予以整治。
三、创新思路,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今后几年,是温州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百项千亿”工程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
要紧紧围绕推进“一港三城”发展战略,以“大规划”带动“大建设”。今后几年的具体任务就是加快实施“百项千亿”工程计划,以计划的实施实现温州市投资总量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据初步估算,“百项千亿”工程中计划由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25%,向国家、部、省及相关投资公司争取35%,其余40%需面向社会,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此外,未列入“百项千亿”工程的项目5年内也需1000多亿的民间资金投入。
(二)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招商引资
进一步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一是要着眼全局、适度超前、重兵布阵、加强前期,要改变少数人搞前期工作的局面,多投入精干力量,各部门都要大部分人投入做前期工作。二是要建立前期工作机制和责任制。三是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一港三城”战略需要,选中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做深入的前期工作。四是注意前期工作方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与发展思路和规划相衔接,重调研和综合平衡,借用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力量,把工作做深做透。充实重大建设项目库,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招商引资打基础。
(三)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
要为民间投资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投资环境,扩大企业作为独立的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权;试行经营性项目业主招标制。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温州市招商引资项目计划”,采用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做法,推出几个项目试点,面向全社会进行项目业主公开招投标,吸引民间投资。建立投资载体,引导项目和资金的结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程序,提高效率,尽快建立民间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权益归属原则,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议由市府牵头,建立计委、财政、国资、交通、市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温州优质国有资产存量盘活,滚动发展。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建立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尽快出台《温州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健全政府的投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形成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协调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效率,实现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要改革现有的指挥部的建设管理机制,除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单独指挥部外,其他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要实行“代建制”,集中管理,用“交钥匙”方式移交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和管理,通过专业化管理提高政府拨款投资的效益。对现有的指挥部,要进行整合,剥离所办的企业,实现政府投资职能、投资管理职能、工程管理职能的分离。政府产业开发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可由直接投资改为股权投资,即由政府向授权投资机构注入资本金,由授权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控股或参股,政府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具体建设和经营活动,通过股权流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动态调整。
统筹预算内、外的政府专项资金,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使政府投资在引导社会各类资金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增加政府投入力度,保证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采取贴息、补助等投入方式,吸引和拼盘各地配套资金特别是非财政性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落实《温州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加强政府项目管理监督,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工程概预决算管理,优化项目方案,合理节约资金。
(五)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不仅要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花大力气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而且要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土地、户籍、就业、税收等法律法规体系;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
第三篇: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几年来,温州市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实施市场化的基本格局,全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但现行的投资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加快发展,有效
推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
一、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
近几年,温州市坚持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高的平台上继续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点突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一大批事关全局的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温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狠抓落实,提高效益,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温州市全力推进以交通、通讯、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统筹规划,加强调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温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温州和实施“一港三城”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计划实施。在做好规划的同时,温州市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做好政府项目的资金平衡和落实工作。在引导民间投资方面,温州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间投资主体,鼓励制度创新,实行投资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目前,温州民间投资已涉及道路、环保、码头、水利、通讯、文化、教育、医院、体育、旅游、城市基础设施、托幼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规划滞后,基础设施瓶颈效应凸现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虽然对规划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在实践中,规划的滞后性造成经济建设迟缓性现象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在制订规划时前瞻性不够,往往重近期,轻远期,对重大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不够,对综合性、网络化项目认识不足。其次规划衔接不够,各职能部门按各自专业要求制订专业规划时,部门间衔接不够,缺乏综合平衡,影响了规划的协调性。对规划认识不足,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具体工作中重项目、轻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不强,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研究不深,规划制订好后,经不起时间考验,影响规划的权威性。再者,市民参与度不够,规划都是部门制订,往往都是关门搞规划,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征询意见,缺少群众意见的参与。
温州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征地难、拆迁难已成为温州市经济建设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工程建设。又如今年凸现的电力紧张问题,集中反映了电力规划不符实际,发展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二)形式单一,投资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温州市投资领域存在筹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来源不多、引导不够等问题。融资难仍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据调查,30%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偏紧或紧张。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同时存在,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也是民营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而游离于现有金融系统之外的自发性民间信用估计达到300-350亿元,约占银行贷款的4成。
在利用外资方面,温州市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外商到温州来投资存在着不知道找谁,找谁都说了不算的问题。高昂的地价又使温州成为一个投资的价格高地,制约着大型跨国公司大项目在温州落户。利用外资的层次也不高,大多是投向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业和房地产业,投向基础设施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不多。
(三)权责不明,投资体制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国有资本投资权责不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政府投资公司作为不独立的投资主体,存在主体不明,利益不清,政企难分,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好坏,建设经营,债务偿还等不负有完全责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约束机制。因而投资积极性很高,一有机会就竭力争取上项目。
二是指挥部的模式存在建管不分,规模扩大的问题。一个工程建一个班子,抽一批人马,买一批设备,搞一个办公楼。工程一完,又各奔东西,无人负责。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成本较高,投资浪费较重。指挥部又派生出一些房开公司、服务公司、项目公司等,只好扩大建设规模,收取管理费养人。
(四)管理粗放,有效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温州市投资项目管理中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比较普遍地存在“三超”(超规模、超投资、超标准)问题,存在一些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影响了资金的总体安排。投资项目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并联审批推行没有深入,项目建设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投资环境。工程建设中督查力度不够,一些项目在竣工验收上不规范。建设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转包及违
第四篇:温州市启动新一轮市区城建体制改革
温州市启动新一轮市区城建体制改革 2010年11月05日 07:14:47来源:温州网综合温州网讯我市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与市区城建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 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加快温州转型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着力推进国企整合重组和城建体制改革,以国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 投资,以城建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竞争力,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有为作用,担大任,干大事,为温州“十二五”时期大发展建功立业。
市委、市政府此前已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改革内容整理如下:
设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建立科学民主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促进大都市区的建设发展
主任:市长
副主任:分管副市长
成员:
各城区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主要职责
协调处理全市城乡规划中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及跨区域性重大问题。主要任务
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和依法实施。
具体事务由市规划局承担。
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强化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综合协调职能
领导班子
市规划局、市城管与执法局、市房管局、市工务局、市园林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城投集团和市公用集团等主要负责人进入市住建委领导班子(兼任副主任、委员会委员或党委委员等职)。
主要职能
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的工作部门,承担市建设局、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城镇保障住房工作办公室)全部职能和市市政园林局有关 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城市绿化、市容环卫等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及组织实施职能。还要强化城建系统综合协调的职能,负责组织编制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中长期发展 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任务计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受市发改委委托,市住建委行使市级城乡建设开发项目的审批职能。
涉及单位
撤销:市建设局、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市市政园林局。
调整:市房管局调整为市住建委的部门管理机构(二级局),现市房管局下属的鹿城房管分局、龙湾房管分局体制不变,瓯海区直属的区房管局并入区城建局。组建:将组建市园林局(副县级事业单位),归属市住建委。将市市政园林局有关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职能及下属的公园管理处、园林绿化养护大队、景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并入市园林局。
整合:市建设局下属的工程招标投标监理处、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市发展新型墙材办公室)、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处、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市政园林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站、城 市四自工程收费结算中心、市政建设监理中心、市城建设计院等单位,通过整合归属市住建委。
市政府直属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口市住建委管理。
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和市工务局加大政府性项目投融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市城投集团)
市城投集团是市政府直属国有企业,属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和投融资主体。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将政府性投资、融资、建设、营运统一划归市城投 集
团,目前我市已组建的温州城市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和各类城建资产按规定运作后转入市城投集团。
主要职责: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负责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前期筹备、资金筹措、项目投资和组织实施;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的融 资、代建和监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市滨江商务区、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重点区域的改建;负责经营和管理城建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 值。
整合:将各城建指挥部下属的房开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各专业公司通过整合后归属市城投集团。
组建:将组建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融资和建设的开发建设公司归属市城投集团。
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市公用集团)
由温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大江南发展有限公司、温州市燃气有限公司(控股温州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和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市排污工程建设指挥部)整合组建成而成,负责以市区为主、跨县(市)的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处置、污水收集与处理等公用事业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营 运,加强城乡公用事业投融资和建设运营。
市工务局(副县级事业单位)
归属市住建委,主要承担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协助属地区政府开展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
撤销各类城建指挥部,将市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市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瓯海大道指挥部等市级城建指挥部和市市政园林局下属 的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办公室、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公司、市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市西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指挥部等单位,通过调整与整 合分别并入市城投集团和市工务局。
设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主任:市长
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市长
成员:
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目标:建立高位协调、高位监督、联动执法、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
同时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
将市市政园林局有关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划归市园林局管理除外)、市容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有关管理职能划入市城管与执法局,并将市规划部门的城市规划行政处罚权和市公安部门的公安交通占道行政处罚权的职能予以划转到位,相关规划执法人员一并划归。
市城管与执法局作为市政府主管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和城市管理方面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主要职责是对全市城管与执法工作进行宏观决策、重点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
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城管与执法局负责调整现有下属的鹿城一分局、鹿城二分局、龙湾分局、瓯海分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局,会同区政府按照市、区两级比例调配组建各区城管与执法局,划归区政府管理,同时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牌子。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 生态园管委会设立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机构与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合并,行政执法人员由市城管与执法局负责在现有人员中统筹调配。
各区撤销区市政园林局,将区市政园林局的管理职能划入区城管与执法局。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环境卫生管理处、市政管理处、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市 建筑渣土消纳管理办公室等管理机构通过调整分别划归市城管与执法局,或下放给区城管与执法局。区城管与执法局作为区政府主管城市管理和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的直属机构,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委托执法)。各区城管与执法局对辖区内城市管 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要全面负责,落实责任,综合协调、督促实施。各街道(乡镇)设立城市管理办公室。区城管与执法局下设若干行政执法中队,派驻各街道(乡镇)开展工作。
同时,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与执法局,并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要求,在市城管与执法局设立市数字城管信息中心(暂定名,事业单位)。
此外,强化公安队伍配合行政执法的职能。为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在市治安支队设立相应的大队,在各区分局治安大队设立相应的中队,全面配 合市、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市公安局、各区公安分局增设一位副局长兼任市、区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负责公安队伍配合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协调。建立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属地区政府负责的运行机制
根据市财政体制改革和城建体制改革的要求,事权和财权配套下放后,要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建设职责和内容。建立建设项目市、区两级政府组 织实施、属地政府负责征地拆迁的运行机制。对区级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由区政
府组织专门机构负责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对市级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包括市级 负责的特定区域改建项目),属地区政府为征地拆迁主体,市级有关建设单位全面协助属地区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并建立市对区、区对街道(乡镇)政策 处理目标考核与奖罚机制。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有关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实行属地区政府委托,由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主组织实施。各区政府要设立区拆迁管理办公室,加强区级拆迁安置管理工作。
第五篇:探究温州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有效的管理是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三分建七分管,水利工程重在管理。但长期以来水利工作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公益类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以下简称水管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投入产出关系脱节,公益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生存面临危机。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致使工程管理措施跟不上,维护资金不到位,工程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使一批水利工程积病成险,不但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场旨在理顺水管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统筹解决水利工程投入产出矛盾,落实工程管理和维护经费,加强水管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水管体制改革已在温州市全面启动。本文就温州市水管体制现状与改革进行分析与探索。
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现状
据调查,截至2005年底,温州市共有水管单位28个,干部职工1130人,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6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8个,自收自支事业(或企业)单位14个,固定资产原值13亿元,负债总额3。7亿元。2005,水管单位总收入12481万元(其中:水费收入1639万元,电费收入1038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528万元),各类支出合计12925万元,净利润—84万元,亏损单位9个。从整体情况看,全市除少数以发电为主的工程水管单位目前尚能基本正常运行外,大多数已陷入困境或发展后劲不足,有的甚至面临生存危机。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以上收入和支出是在不计提折旧情况下的数据,计入折旧将是全面亏损的局面。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下
温州市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水管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脱离实际,造成水管单位人员在无度地急速膨胀。如某中型水库管理单位目前在职职工105人(其中附属的水电站38人),退休40多人。而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同类的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定岗是43~62人。
在机构日益膨胀的同时,水管单位人员素质却日渐下降,这些通过关系硬“挤”、“塞”进来的人员,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更缺乏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技能。加之,单位内部管理上又缺乏激励竞争机制,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致使水管单位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2。2入不敷出,生存面临危机
目前,温州市的大多数水管单位属自收自支性质,单位收入主要来自水、电费的收入。由于大多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和服务,水、电费收入只能维持过去低水平上的单位开支。近年来,由于工程年久失修,多数工程功能衰减,财政拨款又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造成水管单位年收入相对降低,而水管单位的人员却越来越多,工资与日常开支也越来越高。这种“僧多粥少”的收不抵支,导致水管单位逐步陷入困境,生存面临危机。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要日益突出,社会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管单位这种工作上的重要性和生存面临危机的窘迫状况已越来越突出。
2。3机构不全,管理难以到位
在一些大中型水管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同时,却有一大批小型公益类水利工程没有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如大部分小型水库只有1~2名非专业兼职水库巡查员,且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严重缺乏。这种机构上的不健全,管理上的不到位,致使我们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小型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终使工程积病成险。
2。4投入不足,安全隐患多发
由于大部分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山塘大多建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之,由于工程投入产出关系严重脱离,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不足,工程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毁坏严重,这种只用不修的“榨取式”的使用方式,使工程安全状况每况愈下,安全隐患多发。据调查,目前温州市小型水库及山塘的病害率达到60%以上。
2。5原因分析
一是体制不顺,职责不明。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明确。涉及人、财、事的“三权”严重分离,相互之间缺乏约束和统一协同机制。工程由政府投资兴建,效益由政府分配,水管单位由政府批准成立,人事上由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而水管单位却要自谋出路,自求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上的不顺是造成目前温州市水管单位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公共效益显著是水利工程的普遍特点,但长期以来,政府重建轻管思想严重,对工程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特别是“风调雨顺”时期,受益者包括政府往往忽视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造成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管养不分,管理分散。目前,温州市绝大多数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管、养工作内容范围进行界定,没有建立管理和维修保养相对独立的集中管理机制,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相互交叉,人员混编混岗,对管理和维护统包统揽。工程管理和维护保养内容不清、职责不明,缺乏一个完整合理的管理和维护计划。管理机构设置上,几乎每个稍大一点的工程都设置一个管理单位,机构设置小而散,人员分散,分工不细,严重制约了专长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3对前阶段一些改革措施的回顾
水管单位的各种问题由来已久,早已引起水利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前几年温州市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一是重新核定供水成本,推进水价改革。二是探索水费收取方式,足额收取水费。三是开展多种经营,广开创收渠道。
以上种种改革探索,都是从增加水管单位收入的角度来进行的,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使一些水管单位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得以缓解,但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没有“治病治根”。纯公益性和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工程,以增收水费和多种经营来增加单位收入的方式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来就值得商榷。一是在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人、事、财权分离的管理体制,水管单位依旧缺乏自主权,特别是缺乏人事权的情况下,单位增效将引起更多有关系的人的兴趣,进而导致单位进一步增员膨胀。温州市有不少水管单位就是由于“增效—增员”现象的存在而一步步走向困境的。二是水管单位要自谋出路,自求发展,要增效,就不可避免地会想方设法使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工程公益性社会效益大幅度降低,使工程存在的目的严重偏离其建设的初衷,并最终导致工程综合效益降低。三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和功能不尽相同,直接经济效益相差悬殊,不可能全部通过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解决单位面临的问题。四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即使水管单位直接经济效益增加,也很难保证将资金用于工程维修养护上。五是不能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薄弱的问题。
4对下一步改革方向和要求的探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及《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精神,结合温州市水利工程实际,下一步改革工作的主要方向和要求应是:明确单位性质,严格定编定岗;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管养分离;推进集约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4。1明确单位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对水利工程进行界定、分类,根据工程的功能作用,将水管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大类别。对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明确为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彻底消除水管单位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管好工程。对经营性水管单位,先实行企业化管理,再逐步向企业过渡,实现人、事、财“三权”统一。当然,目前水管单位中多数经营单位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我们一方面要改革,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还需加以适当保护和扶持,让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生存能力,同时还要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分流问题。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公益性部门要重新核定人员编制,整合内设机构,做到精减机构,科学按需设岗,以岗定人;改革用人制度,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
4。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管养分离
在明确单位性质,严格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引进市场机制,精减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首先是要界定管、养工作内容,将管理运行工作内容与维修养护工作内容分开,水管单位只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将维修养护业务推向社会。其次是将单位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成立专业维修养护队伍,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初期可以以承包本单位管辖的水工程维修养护为主,而后再逐步向外承揽水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并最终过渡到水工程维修养护企业。
同时,要积极推进以拍卖为主,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公营,公建私用”的水利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搞好管理权和经营使用权分离为重点,明确拍卖、租赁、承包的原则、范围、程序及买卖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等。
4。3推行集约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4。3。1推行“以大带小”的管理模式目前温州市的状况是:一方面,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力量相对较强,并有大量的富余人员,在改制中面临着较大的人员分流压力。另一方面,大多数小型工程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按“位置就近,专业相似”的原则,大力推行以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兼管小型工程的管理模式。
4。3。2推行“分片包干”的管理模式以流域或片区为单位,整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力量,将小流域或片区内的所有水管单位合并为流域物业管理公司(可定性为国有企业),统一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所有水利工程,并组织水利工程巡查队对区域内水利工程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发现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统一处理或上报。现有的小流域管理站代行工程业主职责,对流域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监督、考核,并负责维修项目的审查、审(报)批工作。
5保障措施
5。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水利工程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管体制改革是水利工程安全和综合效益正常发挥的有力保障。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执政为民”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要把水管体制改革作为今后重中之重的水利工作,切实予以抓紧抓好。水管体制改革事关财政投入、人员编制核定和水管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其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搞好水管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水管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的各项目标能否全面实现,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障。
5。2加强调研,出台政策
水管体制的问题经历了几十年社会发展的沉淀,历史背景、思想观念、现状关系等都很复杂。必须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认真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充分掌握和分析目前水工程和水管单位的各方面情况,按照本地区、本行业的特征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出台配套政策,明确人员配置、社会保障、税收扶持等具体规定。
5。3搞好试点,全面推进
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圈定试点、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对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处理;对试点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宣传、及时推广。在开展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以点带面和以点促面。
5。4培育市场,健全制度
通过改制实行管养分离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将纳入市场化管理,通过市场招投标确定维修养护队伍。因此,必须培养工程维修养护的供需市场。一方面,要明确水管单位职能,把工程维修养护推向社会,培养维修养护的市场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水管单位人员分流,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队伍,培养维修养护业务供应量。为促进维修养护市场良性发展,提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平,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维修养护队伍资质的要求,健全维修养护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
5。5效益统筹,加大投入
对水管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单位日常开支与工程维修养护由财政统一安排,各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统一上交财政。同时,财政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并对从水工程获得的收入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集中力量逐个解决水工程存在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