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5篇

时间:2019-05-14 03:4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

第一篇: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

十八谈 • 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

实诚

(一)贾湖骨笛,远古回声;《说文解字》,许慎“字圣”;古渡沙河,千年帆影。

历史的长河联通着食品之都的前世今生。从九千年前酿酒作坊,到当今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一直演绎着食品行业不老的传奇。

在全国,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来自漯河;在香港,漯河肉制品占全港供应量的1/4强;在河南,鲜冻猪肉出口漯河占90%以上;在漯河,培育出全国食品百强企业4家、全省食品50强企业8家,形成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果蔬加工四大优势行业,产品达到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

食品名城,正在奏响激昂奋进的壮美乐章!

(二)5月16日,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华美开幕,八方客来,万商云集。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出席盛会,并深入企业、乡村、学校、社区调查研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质量是大计,质量是民生,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形象”。卢展工在漯调研时的讲话激荡沙澧两岸,震撼中原大地。

漯河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警醒,在警醒中奋起!——始终牢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必须担负起“天”大的责任,必须把食品安全放在食品名城建设的第一位。

——始终牢记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我们必须把质量问题作为发展大事、民生大事抓紧抓好,在食品名城建设过程中更加关注质量、注重质量、提升质量,更好地树立诚实、诚信、真诚、实诚的良好形象。

(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没有质,量就是空的,就没有效益可言;没有质,食品产业就难以持续,食品名城就难以提升。曾几何时,我们查找食品名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习惯于就产业说产业,就产品说产品,老是从“四多四少”上找问题:规模不

1大的中小企业多,竞争力强的大个头企业少;“原”字号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大众化的产品多,名优品牌产品少;老面孔的产品多,新生代的产品少。仅仅从“多”、“少”上去找原因,必然局限于“量”的思考,很难触及“质”的灵魂。

突如其来的“瘦肉精”事件,对我们当头一击,让我们痛彻心腑,给我们提出诸多“质”问。

当我们欣然畅谈双汇由原来行将倒闭的小小肉联厂,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的大集团时,有没有意识到产业链体系中暗伏的食品安全危机,是不是做到了严把质量关?“瘦肉精”事件问题出在源头,出在上游,但也与企业内控机制不严有关。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时,有没有把质的提升摆上突出位置,是不是做到了以质为本、以诚为根?质量与诚信密切相关。产业的质量、品牌的形象一旦受损,社会的信任、消费者的信心一旦受挫,重建起来谈何容易!

当我们的一些干部对企业说长道短时,有没有考虑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是不是做到了责随职走、履职到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固然有企业的责任,但各级干部的服务质量也不能不受到拷问。

当我们纠结于“社会猪”还是“企业猪”的困扰时,有没有探究体制的弊端、政策的缺陷,是不是做到了监管有力、落实到位?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痛定思痛,剖析根源,“瘦肉精”事件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必然。说到底,是我们发展食品产业在质上认识不够,在质上忧患不够,在质上着力不够。我们做强做优食品产业,关键要在求质上动真劲,在求质上出实招,在求质上见实效,努力以食品名城质的跃升,体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果。

(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落实以质为本,就要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大格局,切实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食品产业是优势,食品产业是支撑,食品产业是后劲,食品产业是希望。我们深知,中原经济区要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食品产业是很重要的联结点,而漯河作为食品名城,必须先行先试、率求突破,尽快做优

联结点,趟出新路子,为全省提供示范和借鉴。我们更深知,做强做优食品产业,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着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的重大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漯河确立了“一区两城一中心”的发展定位。无论是创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还是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都离不开食品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漯河要做强做优食品产业,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以质为本,紧紧抓住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壮大骨干企业群体、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科技含量、争创名优品牌的“组合拳”,加快建设食品名企名牌、科技研发、高端人才集聚地,使漯河成为产业规模大、企业实力强、市场覆盖广、名优产品多、质量效益高、最具竞争力的食品名城。

(五)以质为本,要重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民意。食品质量不仅影响企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效益的提升、发展成果的巩固,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建设食品名城,首要的问题是保质量、保安全、保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反而是吃得闹心,发展为民就是空谈。

落实以质为本,必须强化为民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并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做到帮促企业建好原料基地控源头,强化过程管理堵漏洞,完善体制机制抓根本,让漯河生产的食品更安全、更放心。

(六)以质为本,要抓机遇。

“瘦肉精”事件是危机,也蕴含着机遇。省委省政府通过认真处理这一事件,推动了全省范围内前所未有的排查活动,前所未有的协调监管,前所未有的系统整改,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权益,从这个角度上讲,就是为漯河高质量建设食品名城提供了大环境,提供了新机遇。

机遇不等人,错过千古恨。面对机遇就要强化 “争”的主动性、“抢”的敏锐性、“抓”的实效性。

对于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就要大力支持他们健全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现以质保安全、以诚树品牌。“两个转移”步伐加快是机遇,我们坚持以质取胜抓招商,美国“泰森”、“可口可乐”来了,台湾“旺旺”、“康师傅”来了,中粮、雨润来了,我们还要请更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来漯投资发展。

(七)以质为本,要求创新。

食品产业绝不是把“活的给宰了、把生的做熟了”那么简单。创新才能破中有立,创新才能提升质量,创新才能增加效益。

发展模式要创新,靠大联大、战略重组,培育一批跨国跨区域发展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增强食品名城支撑力。

科技研发要创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推出更多的“漯河创造”,让漯河食品引领时尚消费,激发食品名城新活力。

管理手段要创新,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增强食品名城保障力。

(八)以质为本,要转作风。

质量是关键,不仅体现在食品安全上,而且体现在各项工作中。抓住了质量,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办。否则工作做得再多、发展速度再快,都不会有什么用,也很难体现好的工作作风。作为各级干部,如果作风不优化、工作质量不提升,领导方式就很难转变,发展方式就更谈不上提升。

抓发展、兴产业要以质为本,抓工作、干事情要以质立身。无质无效的工作浪费精力、浪费时间,贻误发展大业,贻误子孙后代。凡事应着眼于质、着眼于效,求质量、求效率,看效益、看效果。

工作提质增效,关键要落实好“三具两基一抓手”。谋划食品名城,必须尊重实际、尊重规律,不能靠拍脑袋,不能搞一刀切。建设食品名城,贵在雷厉风行、具体落实,立足于实、立足于做,选好载体、选好抓手,搞好项目建设。

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只有干部作风优化了,工作抓细抓实了,工作效能才能有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快提升。

(九)“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提升食品名城亦如逆水行舟,前进航道上难免会遇到激流和险滩,但自强不息的沙澧儿女,一定能够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再创辉煌!○

1质比天大

何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没有“食”,天穹就会塌陷;没有“安”,社会就会混乱;没有“质”,民生就会艰难;没有“诚”,发展就会放慢。

安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质量,是发展的根本保证。重安必重质,有质才有安。我们讲质量,不仅仅是食品产业的质量,所有产业、所有工作都要高度重视质量。质量是一切事业的“生命线”。

“质量是大计”。因为它事关百年的国计民生。没有质,量就是空的;没有质,效就是虚的。有质量,发展才有实际意义;有质量,为民才能落到实处。

“质量是民生”。因为它事关百姓的安危冷暖。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桩桩件件,都要做到让群众放心,让人民满意。“质量是关键”。因为它事关发展的兴衰成败。抓住质量“牛鼻子”,才能一头连起效率,一头带动效益,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质量是形象”。因为它事关地方的声誉影响。绷紧质量“这根弦”,才能弘扬正义正气,才能做到诚实守信,更好地树立河南的良好形象。“质”是娇嫩的花朵,必须用责任来浇灌,只有坚持从严、从紧、从细、从高,做好每一项工作,才会越开越鲜艳;“质”是丰硕的果实,必须以真诚来守护,只有恪守诚实、诚恳、诚挚、诚信,才会越长越甘甜;“质”是木之本、树之根,必须靠环境改善来滋养,只有健全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才能让产品之树越来越茁壮,产业之林越来越繁茂。

“实诚”谈“质”,反思“瘦肉精”事件的深刻教训,发人深省,予人警策,催人奋起。深省源于切肤之痛,警策来自风雨洗礼,奋起体现知耻后勇。《以质为本促提升》一文,说的是“食”,挖的是“质”,换的是“脑”,动的是“心”,谈出的是以人为本、质比天大的深刻道理。

第二篇:以馆员为本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内容摘要:

[摘 要]服务工作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图书馆的 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着重从馆员自身角度出发,找出了影响馆员不良工作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几点建议。

[摘 要]服务工作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图书馆的 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着重从馆员自身角度出发,找出了影响馆员不良工作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员 服务质量

一、图书馆服务工作现状

1.许多馆员不能安心本职工作。根据某调查显示,在图书情报单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有60%都不能安心工作。他们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没有什么知识含量的地方,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在这里工作也不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大都一心想着如何能尽快的调离图书馆,所以无法安心工作。

3.工作中进取意识淡薄。一些馆员虽然在馆内工作时间很长,但是业务知识及专业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只能能停留在一些非常基本的服务操作,自身也没有想深入研究学习的想法,对于工作也是等靠的思想占主导,领导要求了就动一动,不说则不动,完全没有工作的主动性。

二、造成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

1.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影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 历史 遗留问题很大,在过去学校通常将养老及没地方安置的学历比较低的人员安置在图书馆,因此导致了馆员老龄化以及学历低的现状。而随着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被引进,相比之下图书馆在一时之间也很难改变目前的学历层次,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图书馆成了科技含量低,人员学历低的部门,很多时候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致使在许多馆员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

2.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 经济 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享受,金钱观逐渐增强。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福利待遇差距较大。因此许多馆员就不愿意长期的在图书馆呆下去,而对于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他们大都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地方,个人发展的空间也不是很大,因此每个人都想着怎样脱离图书馆,调到理想的部门,这也导致了许多馆员都不能安心工作。

3.缺乏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是推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客观上不能完成的事情时,只要有着某一种精神上的支持,那么一切就都可能发生,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图书馆的工作正是缺少了精神动力,由于地位不高,馆员在学生心中也没有很高地位,不能得到一名高校教师应有的尊重,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就有学生问道,“老师你们是不是都是退休了然后才来图书馆工作的?”这就可以看出,图书馆的老师在学生心中地位是很低的,因此馆员在工作中没有精神动力,干什么也就提不起积极性了。

第三篇:以细节为抓手 促日常行为管理再提升

以细节为抓手 促日常行为管理再提升

昌邑市新村中学采取多种措施,从细节入手,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助推学校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仪表仪容治理。学校成立监管领导小组,要求各班召开仪表仪容治理主题班会,重温《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班级内奇异发型、私自改装校服、高跟鞋、描眉涂红以及带耳饰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对发现的问题本着先说服教育后联系家长,共同管制的原则,还原小学生的本来面貌。

二是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文明礼仪教育录像,要求同学之间要团结、宽容、谦让,见到师长要问好,上下楼道要靠右行不喧哗,升国旗要行注目礼,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对别人的道歉要说没关系等。经过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校风校纪明显改观,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三是通讯工具、刀具清理。聘请警官进校园做关于青少年犯罪事实的法制报告,让学生明白少年犯罪照样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学校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年级以班主任为主成立督查小组,一旦发现学生携带手机、刀具进校园,立刻跟踪追究,说服动员上缴,通知家长把器具领回。家校联动严格监督,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助推学校教育内涵发展。

第四篇:谈如何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如何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生物技术制药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其中的课程成绩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堂成绩组成。其中课堂成绩是该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本科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使本科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提升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学生为主体 课堂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1-02

生物技术制药是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制定的一门选修课。生物技术制药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如何制药[1]。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制药将永远是“朝阳产业”[2]。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好生物技术制药对其未来在制药企业、高等院校及医药公司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只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而是能综合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不再是枯燥的接受理论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这种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成果,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现行生物技术制药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成绩评价体系是以学生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依据,根据卷面成绩的高低,判定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3]。这种评价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也为任课教师给定分数提供了直接简单的判定依据,简化了任课教师的工作,而且在将来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估中也能够将学生的成绩与成绩给定过程对应起来,不会出来卷面成绩与给定成绩偏差太大的现象。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会认为平常是否参与课堂学习无关紧要,只需要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就可以考出好成绩,因此大多数学生平时上课旷课,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虽然拿了高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是突击学来的知识属于短暂记忆,部分学生为了拿高分不惜在考试的过程中抄袭身边同学的卷子,导致虽然考了高分,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门课的讲授内容,有些学生甚至马上期末考试了,连上这门课的老师是谁都不知道,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平时不去上课,考前突击一样能考出好成绩,殊不知考前突击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消化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考完没几天也就把所学的内容还给课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这门课的理论知识时,反而什么都不会了。所以这种评价体系严重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助长学生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取高分的行为。

(2)学生平时不愿意去上课,出勤率低,直接导致了任课教师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产生懈怠的思想。这样确实减轻了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了任课教师备课的时间,但是同时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是否真正的掌握,不利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掌握哪些是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重点解释的。这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零交流及零沟通,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效果的评价不真实,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学生对生物技术这门课的理解只是我要考高分,或者我只要不挂科就行,势必造成学生最关心的只是期末考试成绩,而对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漠不关心,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点;教师也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对学生以后工作的指导意义漠不关心,这样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没有指导意义。生物技术制药课堂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在分析现行的仅依据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后,根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完整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首先我们为班级同学建立一个QQ群,班级的班长作为该班级的通讯联络人,随时与任课教师保持联络,下节课的讲授内容会通过QQ群提前告知学生,其次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每5个人为一个小组,课堂坐座位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我们将整堂课划分为三个具体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F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例如考勤情况、遵守课堂纪律等情况,给出具体的课堂成绩,最终设定课堂成绩为100分,占这门课总成绩的3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复习阶段(30分)。

生物技术制药是学生的选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一道思考题,然后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上交书面的小组讨论结果,每个人的讨论结果的第一段是小组讨论出的整体意见,第二段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段小组的讨论意见,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0分,第二段是学生自己对这个问题发表的看法,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0分,以此了解学生对于上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该阶段的考核,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做到在倾听别人提出观点的同时,又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在书本中所学的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在现实中有所应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2)课堂学习阶段(10分)。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会通过QQ群提前告诉学生,在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设置提问环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最低为0分,最高10分,每节课至少让50%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给出相应的分数。

通过该阶段的提问,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堂思考,不再是一堂课下来只有任课教师在讲,学生没有任何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积极性,让整堂课的节奏交给学生把握.(3)课后理论提升阶段(60分)。

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的主要培养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技术的科学理论、工程设计等,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研究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所以独立思考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对每一个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该章节内容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个PPT,认定其中一人作为主要汇报人进行汇报,主要汇报人要每次更换,轮流一次后重新开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主要汇报人,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于PPT内容不做过多要求,制药是学生感兴趣的且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这个阶段主要是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将一多半的分数放在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这门课的主角,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4]。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数在给定时,如果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有迟到、早退以及旷课等行为,视情况可以给予该部分0分。生物技术制药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新的评价体系避免了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养成考前突击,考后还给书本的弊端,通过近几年我们的积极实施,取得了完美的教学成果。

(1)细化的课堂成绩给定方案,每个环节分数的给定有理有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主导课堂的进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任课教师的热情,基本杜绝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定天下的投机取巧心理。使学生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方面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2)新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学生随时可能提出来的问题。该评价体系建立初期会对任课教师产生一些压力,随着方案的实施和逐步完善,收获了一定的成果,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使教改体系良性循环。

(3)?n堂成绩的给定有效提高了学生才是课堂主题的认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挥学生的主管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语

生物技术制药是今年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全面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看期末考试成绩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成绩考核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精髓。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在老师们的不懈坚持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为了保证更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我们还将继续坚持探索更为合理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题这个思想始终不变,我们认为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 李静.21世纪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现状研究[J].神州(上旬刊),2013(8):36.[2] 董文政,张仕.生物制药业何时是艳阳天[J].中证网,2010(7):10-14.[3] 翟文杰,吴亚红.生物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建立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121.[4] 李卫芳,王秀海,俞红云,等.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J].生命的化学,2015(1):136-139.

第五篇:120131“新十八谈”之十八之开放篇:举省开放促崛起

新十八谈之开放篇:举省开放促崛起

纵横捭阖

□ 何平

盘古开天,肇立苍穹;原子碰撞,迸发核能;涓流奔海,波涛汇涌;春草迎晖,大地葱茏……开放,让世界相通相融;开放,看寰球孰轻孰重。

梦回汉唐,我们曾拥有多么包容四海的宽阔胸襟;千年变局,我们也遭遇多少固步自封的积弱困窘。历史、现实与未来让我们更加清醒:开放是治贫治愚治落后的神奇良方,开放是有效破解难题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是实现国家振兴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唱着春天的故事,高歌奋进;激情拥抱五湖四海,中原奏响崛起的强音,阔步前行。

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单打独斗、闭关自守,势必处处掣肘、寸步难行;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方能纵横捭阖、互利共赢。我们惟有持续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务实开放,发展机会才会越来越多;惟有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增加强度、积累厚度,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惟有坚持恒心、充满热心、增强信心、下定决心,发展势头才会越战越勇。

持续开放,呼唤思想解放。莫为浮云遮望眼,不做井底之蛙,不能目光短浅。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放得开,就会破难关。以更加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走向世界,博采众长。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举省开放促崛起

□ 豫 商

(一)透过一个个“时间窗”看中国:

入世十年,全面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国际发展大潮,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打开国门的中国自信从容面对世界好奇的目光,走出了独具特色、风光无限的“中国道路”;

上溯一百年,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中国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呐喊,辛亥革命开启了追赶世界文明的“中国梦想”。

透过历史的尘烟,追寻崛起的脚步,从大汉雄风,到盛唐气象,从欧洲海上贸易,到美国全球市场……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开放越积极、越自觉、越主动,活力就越充沛,国运就越昌盛,文明就越发达。

(二)开放、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大合作推动大跨越,大交流促进大繁荣。

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开放是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三)对外开放,河南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开放不动摇、不松懈,从探索起步、全面推进到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开放招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文化交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近五年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是2007年以前总和的3.8倍。河南林德、河南国基等600多家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在国际市场上与强手共舞。

中原文化饮誉世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厚重河南凝聚起全球华人血浓于水的根亲情怀,擦亮了华夏祖地的文化品牌,注入了勇于创新、昂扬向上、主动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内涵。

(五)开放无止境,发展无穷期。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繁荣进步的必然要求。

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对我省来讲,是基本省策,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大的活力、动力、空间,就在于开放,要真正把开放作为解决河南发展问题的一个最重要举措。

1992年,我省提出开放带动战略;2003年“升级”为开放带动主战略;今年又将对外开放上升为“基本省策”。字眼的变化,折射出对外开放在河南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变化,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决定河南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布一子而活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发展悠悠万事,关键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了对外开放,就找到了打开跨越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既为河南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而敏锐的头脑。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

敢闯。

发展思路不够开阔。有的眼界狭窄,思维局限,缺乏宏观视野、全局视野;开放主战略意识淡薄,未能以开放统揽全局,不善从开放入手引领发展。

运作方法不够开通。有的抓开放工作创新不足,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运作不力,不善抓重点、解难题,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管长远。

工作作风不够开拓。有的作风浮躁,畏难怕苦,缺乏拼、抢、挤的劲头;作风浮漂,扑不下身子、沉不下心来务实事、抓落实;作风浮夸,热衷于大呼隆,华而不实。

(九)开放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篇真文章。全局之中定方位,矛盾之中寻出路,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从“地等项目”到“项目等地”,从“请客来”到“客自来”,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河南的开放,开始从“二线”走向“一线”,进入了一个更高起点、更高层次的新阶段。我们亟须尽快缩短“不适应期”,变单一开放为多元开放,变慢慢开放为加速开放,变表层开放为深度开放。

(十)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省长郭庚茂指出,要建立举省开放体制,提升开放水平,拓宽开放领域,创新开放机制,扩大开放效果,带动工作全局,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求进”,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提供强大支撑。

(十二)举省开放,就要拓宽领域、提升水平。

让开放向更宽领域延伸。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开放,带动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加大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推进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推动开放向县域延伸,加快农业和基础设施、城乡建设领域开放步伐,服务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

让产业在更高水平承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引导外来资本投向高端制造、节能环保产业,提升项目关联度、带动力,发挥集聚、辐射效应,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新型工业化驱动力量。

让外需以更强力量拉动。积极引进出口型项目,壮大出口主体,培育出口基地和集群,拓展出口市场,实现对外贸易跨越发展;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出口名牌战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使外需这驾“马车”更大、更快、更强。

让空间往更大范围拓展。加快“走出去”步伐,创新境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方式,推动优势产能和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平台和营销网络,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十三)举省开放,就要创新机制、优化环境。

完善推进机制。强化对外开放“一把手”工程,健全工作机构,不断创新;务实开放,必须科学运作、求实求效。

(十五)开放,肩负着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使命;开放,承载着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辉煌梦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风,正是开放。

下载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谈_漯河篇:以质为本促提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