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B 15574和ISO 6929的不同点总结
1.ISO 规定了钢锭的形状:类似于金字塔或截锥体;侧面可能存在皱褶,角部有一定的圆
度。而GT 未对钢锭的形状做这样的定义。
2.ISO 方坯边长50-120mm,且注明,对于特定的高合金钢,如高速钢边长可以小于50mm,而GT 为40-120mm。
3.ISO 矩形坯横截面积为2500-14400mm2,GT为1600-14400mm2
4.ISO 轧制成品和最终产品只有条钢、盘条和扁平产品三大类,而GT还分了钢管这一大
类。
5.ISO 6.2.1.1.1.2当翼缘宽度大于刑钢公称高度的0.8倍时,可以成为柱型钢
6.6.2.2.ISO rod用于拉丝的盘条通常称为线材。
7.6.2.4 ISO 重轨和轻轨的区分为钢轨的单位长度的重量不超过20kg/m,轨枕的单位长度
为15kg/m,且轻轨还包括鱼尾板、底板、垫板、轨距挡板以及其他铁道建设用热轧轻质材料。而GT 的区分仅为钢轨的单位长度的重量为30kg/m。
8.6.1.6.2.2.2 ISO 在可逆式轧机上轧制的厚板称为“齐边钢板”,在连轧机上轧制的薄板和
厚板常称为“热轧薄板/厚板”,而GT 只有前者的定义。
9.6.2.6.2.3.3.1 ISO 热轧钢带边缘具有一定的凸度,因此可以通过剪切边缘或纵剪热轧宽
带条钢来得到热轧条钢。GT为做出定义,此外,ISO还对热轧窄带钢的交货状态定义为定尺或成叠方式交货,而GT只定义了定尺交货。注意,在冷轧窄钢带中,GT却定义了定尺或以成叠方式交货。
10.ISO 对镀锡钢板分为两类,一类是厚度不大于0.5mm的低碳钢冷轧钢板和钢带,采用
热浸或电镀法上锡;一类是大于0.5mm的镀锡扁平产品。
11.ISO 对于镀铅-锡钢板的双面总镀层质量之和为120g/m2,而GT为200 g/m2。
12.ISO 还有7,为长轧制最终产品
第二篇:第八版妇产科学不同点
第八版妇产科学与既往的不同点
1:P139脐带异常、脐带长度30-100cm,没有了脐带过长的定义,脐带扭转把”少见“两个字去了。增加了脐血管数目的异常(单脐动脉)。
2、“习惯性流产”明确为“复发性流产”,并且在处理上删除肌注hCG3000u,隔日一次
3、复发性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行宫颈内口环扎术统一了手术时期:于妊娠14—18周4、异位妊娠的诊断加“孕酮测定”、治疗没有期待治疗。
5、早产临产诊断标准有变化:出现规律性宫缩(20分钟≧4次60分钟≧8次)伴有宫颈进行性改变,宫颈扩张1cm以上,宫颈展平≧80%
6、诊断ICP(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主要实验室证据:血清总胆汁酸
7、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孕妇外周血红蛋白<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分为轻度和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为轻度,小于等于60g/L为重度。
8、胎心基线:诊断有区别。P119羊水胎粪污染,羊水中胎粪污染不再是胎儿窘迫的征象,如果胎心监护正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9、双胎妊娠处理:有变化
10、P209活跃期停滞:宫口扩张停止>4小时,第二产程初产妇>2小时(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时以超过3小时为标准)。胎头下降延缓和胎头下降停滞定义中将“活跃期后期”改为了“减速期”
11、产后出血:诊断:顺产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处理:增加了“子宫压缩缝合术”在估测失血量加入了”休克指数法“,”产后预防“更具体,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分别在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
12、P75,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标准改了,和卫生部2011年标准一致P7713、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都用了最新的NCCN诊断标准
14、肩难产时产妇的内在力量对胎儿不均称的推力可能是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而非助产造成。肩难产处理更具体,接近于美国ALSO的处理标准,处理第6条中”四肢着地法“加入了一句”在使用以上操作方法时,也可考虑使用此体位“对手膝位在解决肩难产中给予了肯定。
15、P178宫口扩张曲线中加入”目前国际上倾向于将宫口扩张4厘米作为活跃期的起点,且不主张在6厘米前过多干预产程。阴道检查中加入“阴道检查有取代肛门检查之趋势”逐渐和国际接轨。
16胎动2小时≧6次
17、产检20-36周每四周一次,37周后每周检查一次共行9-11次
18、AFI(羊水指数)≧25厘米为羊水过多,分轻中重度,AFI小于等于5为羊水过少。
19足月胎膜早破12小时内未临产可予用药物引产及抗生素。
20缩宫素静滴:2.5U+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20mu/min(60滴/分)
21使用硫酸镁条件:呼吸≧16次每分,尿量≧17ml/小时或浓度1.8-
3.0mmoL/L,大于3.5mmol/L即可出现中毒。
22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
23未足月胎膜早破:在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24接产时消毒顺序: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上1/3-会阴-肛门周围。
25孕周已达34周,如无母胎并发症,应停用抗早产药,顺其自然,不必干预,只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即可。
26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70克。
27妊高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
28月经一般2-8天,平均4-6天,正常总月经量20-60ml。
第三篇:中美大学不同点
中美大学不同点
1、师生关系:在中国,由于师生角色的缘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举例来说,我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没有学生会在学校里直呼老师的名字,除非是私底下很好的朋友,或者老师也只是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但也不会在公众场合这样放肆。但在美国,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直呼他们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但仍然受到学生们的尊重,多数的学生不仅视他们的导师为指导者,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
2、学制的不同:中国大部分的孩子都在7岁左右上学。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再是大学。只有少数地区,孩子在5岁时候上学。但教育体制基本一样。美国不一样,在这里,一般来说,美国高中采取四年制,初中三年,小学则是五年。然而,有些学区里,小学会从一年到六年级,而初中相对地从七年级到八年级。
但是,中国的留学生,要来美国,或者任何其他国家的读书的话,都要读一年的大学预科,要衔接上一年,也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3、记分方式:记分方式通常分两种:一种是用数字法,但不普遍。中国的话,是60分及格。一种是英文方式,ABCDEF来分等级。A表示最高的等级,F代表不及格。有些学校还会用A+或者A-这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如果学生有一门课不及格,成绩单上便会有个记录,他就必须要重修才能通过这一课
4、男女关系:在这里,男女朋友在校园里过分亲热,在操场上接吻等,如果被行政人员抓到,只会口头警告。普通老师甚至不会处理。不会受到严厉的处分。在中国,我们学校,对待学生的早恋现象是非常严格的。男生和女生在老师面前,一定要保持距离。
5、报考大学:我不知道中国的学生是否需要准备高中活动的履历。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基本不用,只要有高考成绩分数就可以。在美国,在建够一份良好的履历时,请来势帮你写推荐信,申请奖学金,申请大学方面都占有很重的分量。
6、大学的申请和提交:在美国申请大学,除了正规入学办法,还有提前许可入学办法和提前行动。才用后两者申请大学,学生可以提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向心中的理想大学提出申请(为第一志愿),然后在12月左右就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提前许可入学和提前行动的差别在于,提前许可具有约束力,意指该生一旦被录取,就必须注册;相比之下,提前行动就只是让学生提早提出申请。不过只有私立大学才有这两种申请方式:斯坦福大学提供提前许可入学方案。
另外在正规入学方面,一般申请大学的期间从11月底到1月初截止,而大学录取通知书在3或者4月寄发。
7、大学的选择:在美国,你能够同时被好几所大学录取。我觉得美国的做法比较合理,因为你可以申请多所大学,最后决定哪一所是你需要的。有时候难做出决定的话,大学会帮你解决。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通常会邀请你去校园参观一周,你能在这一周里,接触学校里的学员,导师,环境等。
文章来源:温州新通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400-699-1688 www.xiexiebang.com 1
第四篇:三大诉讼法中不同点的简单总结
一、关于调解
1、民事诉讼中:(《民诉》第9、85条,《高法意见》第92条)(1)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都可以进行调解;(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172条,《高法解释》第96条、197条)(1)对附带民事部分可以进行调解;(2)对前两类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对公诉案件和第三类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50、67条)(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使用调解;
(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19条,《民诉意见》第1、2条)(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如专利纠纷案件等。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20条)(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2)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14条)(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地域管辖的确定原则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22-34条,《民诉意见》第6-32条)(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规定;(2)民事诉讼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24、25条,《高法解释》第5-14条)(1)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为辅;
(3)刑事诉讼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17-19条)(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四、管辖权的转移
1、民事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法》第39条)
2、刑事诉讼中: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六部门规定》第5条)
3、行政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行政诉讼法》第23条)
五、审判组织的人数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40、41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147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出了须是单数外,还要求:对于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至七人组成;对于第二审案件,合议庭应由三人至五人组成。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6条)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六、回避申请的决定权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47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30、31条,《六部门规定》第8条,《高法解释》第32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3、行政诉讼中:(《行 1
政诉讼法》第47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非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七、公开审理的情形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120条)(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2)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高法解释》第121条)(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14岁以上不满16岁为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2)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3)16岁以上不满18岁为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5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意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在不同的诉讼中,是应当不公开审理还是可以不公开审理。
八、申请恢复诉讼期间的时间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76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80条)当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
五、审判组织的人数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40、41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147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出了须是单数外,还要求:对于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至七人组成;对于第二审案件,合议庭应由三人至五人组成。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6条)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六、回避申请的决定权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47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30、31条,《六部门规定》第8条,《高法解释》第32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7条)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非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七、公开审理的情形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120条)(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2)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高法解释》第121条)(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14岁以上不满16岁为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2)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3)16岁以上不满18岁为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5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意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在不同的诉讼中,是应当不公开审理还是可以不公开审理。
八、申请恢复诉讼期间的时间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76条)当事
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80条)当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三大诉讼法具体制度上的比较
九、近亲属的范围
1、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第82条)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行政诉讼中:(《行诉解释》)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十、立案以及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112、113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
2、刑事诉讼中:(1)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刑事诉讼法》第151条)(2)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但法律及有关文件没有规定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时间。(《高法解释》第191条)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42条,《行诉解释》
第32条)(1)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者不予受理;(2)在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3)受诉法院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裁定不予受理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
十一、是否准许撤诉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第131条)在宣判前,原告自愿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
2、刑事诉讼中:(1)公诉案件:在宣判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高法解释》第177条)(2)自诉案件:在宣判前,自诉人出于自愿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刑事诉讼法》第172条,《高法解释》第177条)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第51条,《行诉解释》第49条)在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
十二、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能否再次起诉
1、民事诉讼中:(1)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民诉意见》第144条)(2)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民诉意见》第144条)
2、刑事诉讼中:(1)公诉案件: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公诉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高法解释》第117条)(2)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高法解释》第188条)
3、行政诉讼中:(1)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诉解释》第36条)(2)原告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
动撤诉处理。在撤诉处理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行诉解释》第37条)三大诉讼法具体制度上的比较
十三、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1、民事诉讼中:(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诉讼法》第135条)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146条)
2、刑事诉讼中:(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刑事诉讼法》168条,《高法解释》109条)(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高法解释》109条)(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刑事诉讼法》178条)
3、行政诉讼中:(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法》57条)
(2)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行诉解释》82条)
十四、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34条)人民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163条)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十五、上诉的期限和对上诉的限制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44、147条)(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3)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三种特定的裁定提起上诉,对其他民事裁定不能上诉。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183条)(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10日;(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5日;(3)法律没有限制可以提起上诉、抗诉的刑事裁定的种类。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58条)(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
十六、二审的审理范围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51条,《最高人们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35条)(1)第二审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2)第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审的审理范围可以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186条,《高法解释》246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3、行政诉讼中:(《行诉解释》67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三大诉讼法具体制度上的比较十七、二审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59条)(1)对判决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2)对裁定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没有可以延长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1)审理对判决上
诉、抗诉和对裁定上诉、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都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高
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刑事诉讼法》196条)(2)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其延期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刑事诉讼法》196条)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60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
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十八、二审维持原判的形式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53条)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189条)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用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决。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61条)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十九、申请再审的期限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82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2、刑事诉讼中:法律对申诉和提起再审没有期限的规定。
3、行政诉讼中:(《行诉解释》73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二十、决定再审的案件是否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1、民事诉讼中:(1)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民事诉讼法》183条,《民诉意见》199、200条)(2)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应当再审的情形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民诉意见》206条)
2、刑事诉讼中:(《高法解释》307条)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3、行政诉讼中:(《行诉解释》77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三大诉讼法具体制度上的比较
二十一、拘传的适用条件
1、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法》100条,《民诉意见》112条)(1)拘传属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2)适用对象:只能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或者必须到庭的,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3)必须经过两次传票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才可以适用;(4)法律没有规定拘传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
2、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50、92条,《高法解释》64、65条,《高检规则》
32、34条)(1)拘传属于刑事强制措施;(2)公检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在必要时决定适用拘传,不以经过传唤为要件;(3)一次拘传持续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
3、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中没有拘传的规定。
第五篇:iso格式
目录
0.l批准页 0.2公司简介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质量手册管理规定 l范围 1.1总则 1.2允许的剪裁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的总要求.5管理责职 5,l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中心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6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7.1实现过程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本手册不含设计和开发 7.4采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l对测量和监控活动策划的要求 8.2测量和监控的要求 8.3不合格控制要求 8.4数据分析要求 8.5改进的要求
附录:1。公司组织机构图
2.职能分配表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览表
0.1批准页 0.1.l引言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当前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形势,为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增加效益、增强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领导做出战略决策,决定贯彻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向社会、顾客证实公司具有提供满足产品质量的能力,特编制本手册。0.1.2范围
本手册是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编制的,规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证实公司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和适用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其适用范围是螺纹钢的生产和服务。0.1.3发布
质量手册 A版已按规定的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准予2001年3月1日起正式发布,望全公司员工遵照执行。经理:
日期:2001年3月1日
0.2公司简介: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0.3管理者代表任命及职责
依据互ISO9001:2000标准要求,由总经理任命
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 a)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向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系。
总经理
****年**月**日
0.5质量手册管理规定 0.5.1手册的发放
a)手册发放至公司各位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项目部负责人;
b)手册区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受控版本应盖受控印章,提供给内部和认证了使用; c)手册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发放;
d)受控手册的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外借
e)非受控手册向顾客和外单位发放或借用时,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人事部登记发放 0.5.2手册的修改
a)手册每年审定一次,需修改、换版时,由总经理决定 b)手册修改由管代主持,人事部主编,相关部门配合,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0.5.3手册的有关说明 0.5.3.l代号说明
CR/MP―――代表本公司的质量手册 l范围 1.1总则
本质量手册依据ISO9001:2000标准,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a)证实公司具有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的产品的能力,其适用范围是:螺纹钢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
b)通过体系的实施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达到顾客满意; c)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部门。1.2允许的剪裁
根据本公司产品的行业特性和国家有关法规要求,本手册所阐述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包含7.3设计和开发的要求。2引用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质量手册》采用ISO9000:2000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ISO9001:2000标准描述供应链和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其供应键的术语如下: 供方--组织--顾客 4.质量管理体系 4.1文件控制要求 4.1.1.目的
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4.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文件和资料的控制。4.1.3.职责
4.1.3.1总经理负责制定并发布质量方针、目标。批准并发布质量手册。4.1.3.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程序文件进行审批。4.1.3.3副总经理负责各部门支持性文件和资料的审批。4.1.3.4人事部负责文件的统一管理; 4.1.4.工作程序
4.1.4.1本公司文件分为以下几类:
a)技术性文件(图纸、技术标准、外来图样等);
b)其它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质量手册、过程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文件等)。c)质量方针和目标
d)质量记录(注:质量记录控制见质量记录控制要求)4.1.4.2文件和资料的编写、审核与批准。
4.1.4.2.1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责任部门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4.1.4.2.2过程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文件由各部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4.1.4.2.3检验规范由品管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4.1.4.2.4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由品管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4.1.4.2.5质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制定并发布。4.1.4.3文件的发放 4.1.4.3.1本公司文件和资料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
4.1.4.3.2文件由人事部按“文件和资料编号规定”进行编号,加盖“受控”印章.4.1.4.3.3文件领用人在相应的文件发放部门填好“文件和资料领用、回收登记表”并签名后领取相应的文件和资料;
4.1.4.3.4如果顾客需要质量体系文件,由销售部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领用,属非受控文件。4.1.4.4文件的使用、管理
4.1.4.4.1文件使用人应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好文件,以防损坏和丢失,不得随意外借或携带出公司不得复制,随意更改,4.1.4.4.2当文件使用人一旦将文件丢失,应由使用人所在部门填写“文件补发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到文件的相应的发放部门办理领用手续,文件发放部门在补发时应给予新的发放号;
4.1.4.4.3当文件使用人使用的文件严重损坏且影响使用时,应到相应的文件发放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以旧换新,发放号仍用原发放号,旧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销毁。4.1.4.5文件的更改
4.1.4.5.1当质量体系文件运行中发现不适用或有错误时,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后,由文件发放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统一更改;
4.1.4.5.2文件的更改应采用划改,并在更改栏(或更改页)做好更改标识,注明日期和内容,更改人必须签名。
4.1.4.6文件的换版、回收与作废
4.1.4.6.1当文件已有大量文字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或资料作废,换新版本,版本顺序为A、B、C......;
4.1.4.6.2对作废的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报文件的领用、回收登记表统一回收;
4.1.4.6.3具有参考价值的作废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加盖“作废保留”章,由各部门自行保存; 4.1.4.6.4对无保存价值的作废文件或资料,由文件放部门统一回收,及时填写“文件销毁单”
4.1.4.7文件在实施中由于组织结构、产品、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发生改变时,由原文件管理者代表组织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每年12月份由总经理组织人员对质量手册进行评审。4.1.4.8由人事部制定能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清单。4.1.5.相关文件 4.1.5.1文件编导规定 4.1.6.质量记录
4.1.6.1文件领用、回收登记表 4.1.6.2文件补发申请单 4.1.6.3文件更改通知单 4.1.6.4文件销毁单 4.1.6.5受控文件一览表 4.2质量记录控制要求 4.2.1.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或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为证实可追溯性采取预防措格和纠正措施提供依据。4.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中的所有记录。4.2.3.职责
4.2.3.1人事部负责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
4.2.3.2各责任部门负责建立相关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并保存。4.2.4.工作程序 4.2.4.l质量记录由人事部统一制订标识.编号方法和格式;
4.2.4.2质量记录表格由各部门制定,报人事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印发;
4.2.4.3填写质量记录应做到字迹清晰,真实可靠,能准确分辨,不得随意涂改。如记错需更改,应采用划改并签名。
4.2.4.4各部门负责收集相关的质量记录并整理、归档。质量记录要做到存放环境适宜、通风防潮、防火、防蛀、防鼠害,保管方法便于存取检查。
4.2.4.5质量记录属于受控文件,如果借阅,必须进行登记,且填写借阅表格。顾客要求提供质量记录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复印,且有记录便于查证。4.2.4.6质量记录保存期一般为三年。
4.2.4.8过期或作废的质量记录由人事部统一编册,经相关人员签字认可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进行销毁,有保留价值的必须进行标识管理。4.2.5.相关文件 4.2.6.质量记录 4.2.6.1质量记录一览表 5.管理职责 5.1质量方针和目标 5.1.1质量方针:
5.1.2质量目标:
5.1.3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本公司员工学习和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5.1.4总经理在管理评审时应组织对方针和目标的评审。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
5.2质量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职责
a)负责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方针、政策、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用户需要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b)组织制订和批准发布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负责。c)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管理者代表独立开展质量工作中的全部活动。
d)负责确定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e)授权品管部对产品质量进行独立检查,保证品管部的质检工作职能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的干扰和行政干预。
f)为开展质量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
g)主持管理评审,审批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职责
a)按照GB/T1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证质量体系。
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c)负责公司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d)根据总经理授权,行使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e)审批内审报告,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内审员。f)负责批准程序文件和其他质量文件。
g)负责对管理评审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跟踪验证。h)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宣传贯彻。
i)向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j)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副总经理职责
a)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生产、技术、设备、质量方面的政策、法令、标准,全面负责公司生产、技术、设备、质检的管理工作。
b)贯彻设备管理制度,督促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做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c)协助总经理确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d)编制生产计划、审批外购外协计划。
e)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生产与质量、交货期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产品的质量。
f)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提出提高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的建议。g)负责合同评审。
h)负责产品服务的领导工作。副总经理职责 品管部
a)负责全公司进货、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 b)制定公司检验规程
c)负责检测设备的周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d)负责检验状态标识的制定 e)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评审
f)负责纠正、预防措施所需信息的收集、管理 g)负责统计技术的运用 品管部长
a)对检验规程进行审核,对紧急放行的审批。b)负责对状态标识的实施进行监督 c)参与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 d)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e)制定统计技术的制定和运用 检验员
a)严格按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b)正确使用和保养检测设备 c)对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d)对一般不合格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销售部 a)负责签定合同
b)负责接受顾客反馈意见的接收 c)负责物资采购和分承包方调查、评价 d)负责成品库的管理
e)负责服务的实施和验证、报告 销售科长
a)负责销售合同的登记 b)负责记录顾客反馈意见
c)负责发放分承包调查记录和组织评价 d)编制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e)建立分承包档案
f)安排服务实施和编制服务报告 销售员
a)负责按规定要求接收合同 b)负责对一般合同进行评审 c)及时反馈顾客的意见 人事部
a)负责文件的管理 b)负责质量记录的管理
c)负责配合管理者代表实施本公司内审 d)进行培训策划和实施 人事部部长
a)负责文件发放范围的审批和文件发放 b)负责文件的更改、回收和销毁 c)外来文件的收集、确认 d)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 e)参与合格分承包评价 f)质量记录一览表的制定
g)协助管理者代表编制内审计划,内审报告 h)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
生产部
a)负责生产的调度
b)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确认 c)负责生产过程的搬运和成品包装管理 生产部长
a)负责生产任务的下达
b)负责设备的确认和保养计划的编制 c)负责对生产车间的检查
车间
a)按生产任务实施生产 b)负责产品标识。
c)负责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 d)负责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 e)负责过程产品的搬运和防护 f)负责认真填写质量记录
g)负责配合供销科对产品进行安装、调试 车间主任
a)负责车间生产任务的调度 b)负责标识的检查
5.3当产品质量有重大波动或新产品开发时,由总经理召集各部门负责人通过会议方式沟通。5.4管理评审 5.4.1.目的
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现状的适应性和总体有效性以及确保质量体系适合于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进行正式而系统的全面评价。5.4.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体系评价。5.4.3.职责 5.4.3.1 总经理
5.4.3.1.1确定管理评审时间、频次;
5.4.3.1.2主持管理评审,审批管理评审报告。5.4.3.2管理者代表
5.4.3.2.1管理者代表负责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5.4.3.2.2负责管理评审策划和组织工作,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5.4.3.2.3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5.4.3.2.4组织落实和跟踪检查管理评审决定的有关质量体系改进意见及纠正和预防措施。5.4.3.3人事部负责管理评审记录和审核报告的发放、收集和保管。5.4.3.4相关车间、部门
5.4.3.4.1提供本部门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材料
5.4.3.4.2实施管理评审报告中决定的相关质量体系改进意见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5.4.4.工作程序 5.4.4.1管理评审程序
5.4.4.1.1每年评审一次,时间12月。5.4.4.1.2有下述情况及时进行定期管理评审: a)主要用户变更或用户的要求发生较大变化; b)多次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及用户投诉; c)生产规模和资源发生重大变化; d)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5.4.4.2管理评审准备
5.4.4.2.1管理评审时间由总经理决定,管理者代表作好各项准备工作,5.4.4.2.2管理评审由全质办通知,总经理、付总经理、各科室车间负责人参加;
5.4.4.2.3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受益者的期望和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书面总结及管理者代表提出内审工作总结报告。
5.4.4.2.4管理评审输入
a)管理者代表准备审核结果;
b)销售部准备顾客反馈信息;
c)品质部准备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品质部准备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管理者代表准备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管理者代表准备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管理者代表提供改进的建议; 5.4.4.3实施管理评审
5.4.4.3.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 5.4.4.3.2管理评审内容: a)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结果;
b)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GB/T19001:2000标准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其实际运行是否按程序化文件实施,实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质量体系及产品质量是否适合于质量方针、目标要求; c)组织机构设置是否适当,各职能是否明确; d)产品质量是否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以及改进;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f)资源需求的情况。5.4.4.4管理评审的报告
5.4.4.4.1管理评审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5.4.4.4.2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 a)评审时间; b)参加人员; c)评审内容; d)评审结果;
e)评审报告发放范围;
5.4.4.4.3管理评审报告由总经理批准,人事部按规定发放。
5.4.4.4各部门负责实施管理评审决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跟踪验证。5.4.5相关文件
5.4.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5.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4.6质量记录 5.4.6.1管理评审通知 5.4.6.2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5.4.6.3管理评审报告 5.4.6.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4.6.5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总结 6.资源的提供 6.1人力资源 6.1.1目的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人员能胜任。6.1.2范围
适用本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 6.1.3职责
6.1.3.1总经理负责提供和保持适当的人力资源。6.1.3.2人事部负责人员培训统一管理 6.1.4工作程序
6.1.4.1总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能力要求;
6.1.4.2人事部按各部门要求在每年元月编制“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计划中必须明确培训内容和考核方法; 6.1.4.3培训内容
6.1.4.3.l新工人入公司或转岗人员主要进行公司规章制度、岗位技术或安全操作规程培训。6.1.4.3.2在岗人员的培训
(1)特殊工种人员主要进行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2)技术等级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技术标准等。
6.1.4.3.3管理岗位及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参加对口培训外,还要进行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6.1.4.4培训方法
6.1.4.41根据培训计划,由全质办组织有关部门对新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分配上岗。
6.1.4.4.2转岗人员,培训合格的方能上岗。
6.1.4.43各操作岗位按培训计划培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时间以业余为主。
6.1.4.4.4人事部根据国家对特殊工种的有关规定,联系上级劳动部门或有关行政部门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6.1.4.4.5管理人员的培训,结合业务实际需要,按培训计划进行。6.1.4.5培训要求和管理
6.1.4.5.l人事部须做好培训人员的建档工作,包括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或工种)认可和经验的适当的记录,如学历、培训记录、职称证明、工作经历等。
6.1.4.5.2人事部组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做好考核情况记载,考核方式有面试、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培训或其它措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培训计划或其它措施所策划的目标。
6.1.4.5.3因工作需要或个人要求外出培训,需经总经理审批同意。培训结束后,成绩交全质办。6.1.4.5.4通过培训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6.1.5.相关文件 6.1.6.质量记录 6.1.6.1培训计划 6.1.6.2培训记录 6.1.6.3职工档案 7.产品实现
7.1与顾客有关的要求的控制 7.1.1.目的
对每份销售合同、订单进行评审,确定顾客的要求,确保合同顺利执行。7.1.2.适用范围
用于本公司销售合同评审 7.1.3.职责
7.1.3.l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对所有合同订单进行审批。7.1.3.2副总经理负责召集各部门对特殊合同进行评审。
7.1.3.3顾客对产品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来图来样及生产工艺的由品管部进行评审。7.1.3.4生产部对生产能力和交货期进行评审。7.1.3.5销售部负责评审记录的管理。4.工作程序
7.1.4.1销售部必须明确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d)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1.4.2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更改前都要进行评审。7.1.4.3合同评审
7.1.4.3.1当顾客客对产品有特殊技术要求或其他要求时,由副总经理召集技术科、生产科、供销科进行合同评审;
7.1.4.3.2一般合向由销售员自行评审,报副总经理审批。7.1.4.3.3合同评审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解决;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7.1.4.3.4对非书面订单由销售部进行记录,并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按要求评审。7.1.4.4合同修订
7.1.4.4.1在合同执行中,顾客提出修订要求,如数量、价格质量技术等,销售部必须汇报副总经理,通知有关部门和顾客。
7.1.4.4.2因资源等问题需修订合同,由副总经理与顾客联络,征得顾客同意后方能修订。7.1.5.相关文件 7.1.6.质量记录
7.1.6.1顾客来电来函登记表 7.1.6.2合同修订通知单 7.1.6.3合同评审表
7.1.6.4合同登记台帐 7.2设计和开发
7.3采购过程 7.3.1.目的
确保所有采购资料符合规定要求。7.3.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物资质量的控制和分承包的评定。7.3.3.职责
7.3.3.1采购部负责编写“采购计划单”; 7.3.3.2品质部负责提供采购技术要求; 7.3.3.3品质部负责进货物资检验; 7.3.4.工作程序
7.3.4.1品质部负责提供本公司所有进货物资的技术要求; 7.3..4.2采购文件的编制 7.3.4.2.1采购要求包括: a)规格型号、名称、数量,b)采购物资控制类别(A、B); c)采购物资技术要求;
d)采购物资试验规范等验收准则
7.3.4.2.2供销科根据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单”; 7.3.4.2.3“采购计划单”由总经理审核批准; 7.3.4.3实施采购 采购部按照“采购计划单”实施采购。7.3.4.4采购物资的验证
检验员依据“采购计划单”、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 7.3.4.5顾客的验证
a)当合同中有规定时,顾客或其代表可在分承包方处或本公司对进货物资进好验证;采购部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b)顾客的验证,既不能免除本公司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7.3.4.6分承包评价和选择
a)采购部发放“分承包情况调查表”对分承包进行调查;由副总经理组织采购部、品质部、生产部对分承包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后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b)评价的方法和程度必须根据采购物资类别及对本公司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c)采购部负责收集分承包供货档案,每年由副总经理组织对分承包复评一次。7.3.5.相关文件
检验和试验规程 7.3.6.质量记录 7.3.6.1采购计划单 7.3.6.2分承包方情况调查表 7.3.6.3分承包方评价表 7.3.6.4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7.3.6.5分承包方复评报告 7.4过程控制 7.4.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7.4.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7.4.3.职责
7.4.3.1生产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组织.协调和调度及生产设施的配置。
7.4.3.2品质部负责生产技术准备,提供生产有关工艺文件及产品技术标准等资料; 7.4.3.3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的检验。7.4.4工作程序
7.4.4.l副总经理根据订货合同及附件资料编制工作联系单,下达到生产部,生产部按要求组织生产。7.4.4.2技术准备
7.4.4.2.l品质部负责编制并提供生产技术文件(产品图纸.工艺要求等),如属客户外来图样必须由有关技术人员审查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并转化为本公司生产用图。7.4.4.2.2品质部负责提供技术文件交生产部。
7.4.4.2.3品质部负责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设立质量控制点。7.4.4.3采购部提供生产用原辅材料。7.4.4.4生产过程控制
7.4.4.4.l各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制作,保证加工要求。7.4.4.4.2本公司关键工序: ;其中 为特殊过程; 7.4.4.4.3对本单位关键工序加强质量控制。
a)由操作自检,专职检验员专检; b)品质部负责提供作业指导书;
c)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授权; d)使用合适的设备;
f)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g)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h)当该过程质量发生重大波动时,由品质部和生产部对该过程进行再确认。7.4.5.相关文件 7.4.6.质量记录 7.5标识和可追溯性 7.5.1.目的
明确对产品标识的规定,以防止不同产品的混用及必要时能实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追溯。7.5.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制品及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7.5.3.职责
7.5.3.1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
7.5.3.2原材料标识由仓库予以实施,半制品.成品标识由车间予以实施,其他部门予以配合。7.5.4.工作程序
7.5.4.1生产部制定产品的标识规定。
7.5.4.2 原材料入库后,仓库保管员用规定的标签予以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型号等。7.5.4.3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的半制品用标识牌进行标识,检验员对成品包装后用产品合格证标识,合格证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7.5.4.4 可追溯性管理
本公司对所有出厂产品均通过产品的出厂编号,实施可追溯性管理,与产品有关的质量记录上均应注明产品的出厂编号。7.5.6.相关文件 7.6顾客财产 7.6.1.目的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控制,确保满足产品要求。7.6.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顾客财产的控制。7.6.3.职责
7.6.3.1销售部负责将顾客财产纳入合同规定。7.6.3.2品质部负责对顾客财产进行检验和验证。7.6.3.3仓库负责对顾客财产进行保管和维护。7.6.4.工作程序
7.6.4.l销售员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将顾客财产写入合同条款.7.6.4.2品质部对顾客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由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并做好标识;检验不合格开“不合格品报告”交销售部,由销售部与顾客联系,办理退换手续。7.6.4.3仓库管理员对顾客产品保管和维护。
7.6.4.4当发现产品不适用,丢失或损坏时,由责任部门向销售部反映,然后由销售部向顾客报告,与顾客协调处理。
7.6.4.5顾客的文件或知识产权由销售部负责整理保管。
7.6.4.6本公司对顾客财产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7.6.5.相关文件 7.6.6.质量记录 7.7 产品防护 7.7.1.目的
通过对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过程进行控制,防止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损坏和变质,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7.7.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辅材料、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支付过程的控制。7.7.3.职责 7.7.3.l生产部
7.7.3.1.1负责采购材料入库前的搬运工作及产品交付过程中的搬运工作; 7.7.3.1.2组织相关车间对成品进行包装,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贮存和防护; 7.7.3.1.3负责对交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的调查及处理,并做好记录。7.7.3.2仓库负责原辅材料的贮存、防护、管理工作。7.7.3.3品质部负责编制发出产品所需附件清单。
7.7.3.4车间负责各类物资的领用及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7.7.4.工作程序 7.7.4.1搬运
7.7.4.1.1所有进库物资的搬运,生产、包装及交付过程中的搬运,必须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7.7.4.1.2对搬运人员搬运时必须保护好标识。7.7.4.2贮存
7.7.4.2.1仓库的管理必须按“仓库管理制度”要求严格管理;
7.7.4.2.2仓库贮存产品必须帐、卡、物相符,进出库手续齐全、完整、标识清晰; 7.7.4.2.3仓库保管员要定期盘库,对库存产品要做到先入先出。7.7.4.3包装
7.7.4.3.1顾客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品质部出包装箔图纸,生产部审核。
7.7.4.3.2 车间根据出厂检验单》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部发货员填好《发货清单》,包装后由检验员验收。7.7.4.3.3包装工应核对规格、品种、数量、标牌与装箱要求是否一致后,放入合格证后进行封箱。7.7.4.4防护
7.7.4.4.1过程控制中的防护
7.7.4.4.1.l各生产车间所领用材料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应按规定放置在指定范围,不得乱扔乱堆防止磕碰划伤,并做好防尘、防锈蚀。
7.7.4.4.2产品组装应严格按工艺要求执行,做好防范、防尘等工作。7.7.4.5交付
7.7.4.5.1产品交付时,销售部开具《发货清单》。
7.7.4.5.2为公司送货提供运输工具的单位或个人,销售部必要时与其签订《运货协议》并保存。7.7.4.5.3产品交付过程中,顾客自提的产品,在公司内由发货员负责当面交验,离开公司后由顾客承担运输中的一切责任。送货的产品负责到顾客场地,由顾客收货人负责验收签字有效。7.7.5.相关文件 7.7.5.1仓库管理制度 7.7.6质量记录 7.7.6.1发货清单
7.8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8.1.目的
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7.8.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8.3.职责
7.8.3.1品质部负责统一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申购,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及周期检定管理。
7.8.3.2使用部门和操作者对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做好维护保养,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处于准确状态。7.8.4.工作程序
7.8.4.1品质部根据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文件、检验规范要求和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采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市场部采购。7.8.4.2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品质部负责验收。
7.8.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领用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到品质部办理领用手续,品质部登记入帐,送法定计量机构检定。
7.8.4.4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由品质部负责制订“计量设备周检计划”,并按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7.8.4.5经检定不合格又无法修复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使用部门申请,品质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报废,品质部从设备台帐中注销。
7.8.4.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状态,由品质部负责统一标识,全体员工要保护好标识。7.8.4.7品质部负责保存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记录。
7.8.4.8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由品质部负责送修并对该设备已检的结果重新测量、评定。
7.8.4.9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轻拿轻放,做好维护保养,当对准确度发生怀疑、损坏返修时都必须重新检测。
7.8.4.10所有未安排周期的或未经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一律禁止使用。7.8.5.相关文件 7.8.6.质量记录
7.8.6.1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7.8.6.2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
7.8.6.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统计)表 7.8.6.4计量器具报废申请单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内部审核 8.1.1.目的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体系符合IS09001标准及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使体系正常运行。8.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的控制。8.1.3.职责
8.1.3.1总经理负责审核计划表的批准。
8.1.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计划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组成人员,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向总经理汇报内审情况。
8.1.3.3被审核部门应提供相关被查资料,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8.1.3.4人事部负责编制审核计划表,并做好内审资料的保管.8.1.3.5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验证纠正措施的效果 8.1.4.工作程序
8.1.4.1内部质量审核分常规审核和追加审核两种.常规审核按审核计划进行,审核计划要保证对各部门及各要素审核不少于一次.8.1.4.2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追加审核
(1)发生了连续性质量问题或顾客有重大质量的投诉.(2)企业的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有较大的改变时.(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8.1.4.3每年元月份人事部编制审核计划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8.1.4.4管理者代表在每次审核前五天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并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应领导全组编制好具体的内审计划,并把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个审核员,每个审核员编制检查表,经组长审批后实施.8.1.4.5审核组成员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由经培训合格的内审员担任.8.1.4.6审核计划日程确定后,审核组长向各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通知确切的审核日期,受审部门如有困难可在三日内向管理者代表提出书面报告,由其决定是否延期.8.1.4.7现场审核
8.1.4.7.1审核组应准时到达审核现场,召开一次正式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8.1.4.7.2现场审核以质量体系文件为依据,收集客现证据,作出公正的判断.8.1.4.7.3如发现不合格项则由内审员开具《不合格项报告》,要对不合格项事实描述清楚,并要求受审部门负责人签字对事实表示认可.8.1.4.7.4现场审核以末次会议为结束,在本次会议上审核组长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项报告,并要求受审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施,按期整改.8.1.4.8审核组长在审核结束后,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8.1.4.9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8.1.4.9.l当纠正措施预定完成日期已到,或当管理者代表已接到完成的通知,管理者代表安排内审员跟踪验证,措施已落实,由验证人员签字认可.8.1.4.9.2如在期限内不能完成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安排内审员进行跟踪检查,发现无正当理由或未能规定出可接受的纠正措施的期限,该问题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8.1.4.10当内审涉及到有关文件资料更改时,由各相关部门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更改.8.1.4.11内审记录由人事部保存.8.1.5.相关文件 8.1.6.质量记录 8.1.6.1审核计划表 8.1.6.2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8.1.6.3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8.1.6.4内部审核计划 8.1.6.5不合格项报告
8.1.6.6内部质量审核文件发放登记表 8.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1.目的
对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保证未经检验和试验及不合格的产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发出,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8.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采购物资、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试验、验证。8.2.3.职责
8.2.3.1品质部负责根据产品图样标准和工艺等编制各类产品检验规范,组织对进货.过程加工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2品质部负责提供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工艺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合同的特殊要求。8.2.4.工作程序
8.2.4.2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
8.2.4.2.1 每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由操作工自检,品质部检验员对自检合格的半制品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8.2.4.2.2 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前不得将产品例外放行。8.2.4.2.3 检验后由相关人员做好记录。8.2.4.3最终产品监视和测量
8.2.4.3.1品质部按照图样、标准、合同要求,在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束满足规定要求后,按照图样、标准和合同要求对成品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8.2.4.3.2成品检验和试验合格,品质部签发《产品合格证》,填写最终检验单。8.2.4.4品质部负责收集和保存产品检验和试验的记录。8.2.5.相关文件 8.2.5.1产品检验规范 8.2.5.2产品出厂检验规范 8.2.6.质量记录 8.2.6.1产品出厂检验单 8.2.6.2半成品检验单 8.3不合格品控制 8.3.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确保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产品。8.3.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由物资进库到产品出厂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8.3.3.职责
8.3.3.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并进行标识、记录。对一般不合格品可自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8.3.3.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批准。8.3.3.3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8.3.4.工作程序
8.3.4.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不合格品的控制
8.3.4.1.1质检员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进行评审、标识、隔离,并做好记录。8.3.4.1.2销售部根据评审意见直接进行处置;
8.3.4.1.3对不影响使用性能的,经品质部会同生产、技术部门评定,副总经理批准后可作让步接收。8.3.4.2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8.3.4.2.1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对其进行标识并记录,对一般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评审,可纠正的交车间进行纠正,纠正后由质检员重新检验。
8.3.4.2.2对严重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会同各部门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8.3.4.2.3评审结果可以是:纠正、让步接收、报废。8.3.4.2.4车间对不格品进行标识隔离以防止混用。8.3.4.3成品中的不合格品控制
8.3.4.3.l质检员在成品检验时发现不合格的进行标识并记录。
8.3.4.3.2一般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自行评审提出意见处置,严重的由品质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8.3.4.3.3车间根据处理意见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纠正,完工后交质检员重新检验,做好记录,改变标识。8.3.4.3.4当产品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由销售部收集信息,并反馈给品质部,由品质部分析不合格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8.3.5.相关文件 8.3.6.质量记录
8.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8.4.1.目的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消除原因,防止问题再发生或避免发生。8.4.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8.4.3.职责
8.4.3.1各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8.4.3.2品质部负责对各责任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验证。8.4.3.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和协调。8.4.4.工作程序 8.4.4.1纠正措施的制定
8.4.4.1.1产品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制定。
8.4.4.1.1.1责任部门接到顾客投诉或发生重大不合格品后,组织有关部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制订纠正措施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和产品不合格报告,由品质部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做好记录。8.4.4.1.1.2纠正措施无效,重新执行本程序4.1.1.l条款,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做好记录。8.4.4.1.1.3纠正措施有效,涉及到文件更改由人事部执行更改。8.4.4.1.2质量体系不合格纠正措施的制定。
8.4.4.1.2.1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不合格项,审核员开出不合格项报告,责任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审核员组织跟踪验证。
8.4.4.1.2.2管理评审决定的纠正措施,由各责任部门组织实施,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
8.4.4.1.2.3纠正措施有效,涉及文件更改时,由人事部执行;如纠正措施未达到预期要求,重新制订纠正措施。
8.4.4.2预防措施的制定
8.4.4.2.1销售部定期对顾客的意见、要求、期望和产品售后服务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书面报告交品质部制订预防措施。
8.4.4.2.2品质部每半年根据车间生产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潜在不合格提出书面报告,交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跟踪检查,并做好记录。
8.4.4.2.3当预防措施有效时,需对文件和资料进行修改,由人事部按要求执行。
8.4.4.2.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的总结报告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8.4.5.相关文件 8.4.6.质量记录
8.4.6.1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