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煤炭产业政策2009
贵州省煤炭产业振兴计划
来源: 产业科发布日期: 2009-07-28
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部署和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制定本振兴计划。
一、我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是云贵大型煤炭基地的主体,也是国家规划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省份,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2400多亿吨,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500多亿吨。近年来,我省加快煤炭资源勘探,编制了17个矿区总体规划,为全省煤炭工业规模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大煤矿建设进一步加快,“大煤保大电”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一批新型煤化工基地加快建设;深入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利用两个攻坚战,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推进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瓦斯和煤矸石等煤炭伴生物的开发得到有效利用,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省的基础产业和第一支柱产业。2008年,在遭受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原煤生产量仍然达到11798万吨,煤炭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59.7%,煤炭税费超过46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省煤炭产业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煤炭勘探程度低,资源情况有待进一步探明;产业结构不合理,小煤矿数量多,技术装备落后,总体生产力水平低;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程度深,资源利用率低,保障煤炭发展的公路、铁路、双电源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滞后;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大;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需求下降,对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将继续推进,能源发展仍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全省煤炭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煤炭市场将逐步好转。要化危机为机遇,加快实施煤炭产业振兴计划,抓住有利时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整合重组,加快大煤矿建设,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高煤矿科技水平,加快矿区公路、煤矿双电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围绕“电力起飞、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发展煤炭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统筹各行业和外送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推进小煤矿关闭整合和瓦斯治理两个攻坚战,加快大煤矿带小煤矿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化、标准化大煤矿建设,力争大煤矿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构建大中型煤矿为主、小煤矿为辅的煤炭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长期、稳定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大中型煤矿为主,小矿为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深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利用两个攻坚战,加快“云贵大型煤炭基地”和贵州能源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高效安全现代化大型矿井,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形成,保障电煤供应和“煤—电—路—港—化”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发展。坚持安全发展,以满足全社会煤炭需求为宗旨,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改造投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坚持节约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按照“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的要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
坚持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环境并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和推广煤炭采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对现有煤矿、选煤厂的升级改造,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
(三)振兴目标。
1.煤炭生产。2009至2012年,全省煤炭产能年均增长1500万吨左右,到2010年煤炭产能1.8亿吨,产量1.5亿吨;到2015年煤炭产能2.5亿吨,产量2亿吨。
2.煤矿安全。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到2010年降至3人左右。
3.生产力水平。加强煤矿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小型煤矿逐步普及先进适用的机械化装备和设备,到2012年新建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生产效率达到人均年产1500吨以上;新建中、小型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30%以上,人均年产1000吨以上;现有生产矿井生产效率达到人均年产600吨。
4.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严格执行煤矿建设“三同时”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和矿山环境治理,进一步做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到2012年,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32%以上,矿井水利用率达到60%并实现100%达标排放,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建设“和谐矿区”的目标。
5.结构调整目标。继续加大煤炭资源整合,规模以上(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比率逐步趋向合理,到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数量占到30%以上,产量占到60%以上。
6.回采率。按照设计可采储量,争取到2012年全省大、中型煤矿的资源回收率达到70%以上;小型煤矿的资源回收率达到60%以上。
7.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煤炭工业效益平稳增长,争取到2012年全省煤炭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8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55对90万吨/年规模以上大型矿井,并在“十一五”内建成投产18对,形成生产规模3280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11对90万吨/年规模以上大型矿井,建成投产38对,形成生产规模6760万吨/年。
(二)“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60对30—60万吨/年中小型矿井,建成投产21对,形成生产规模930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28对30—60万吨/年中小型矿井,建成投产67对,形成生产规模2706万吨/年。
(三)加快省内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生产矿井技改扩能(含盘江、水城老矿区正在实施的千万吨技术改造),到2010年新增生产能力1030万吨/年(含盘江、水城老矿区技术改造后新增能力500万吨/年),总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吨/年。
(四)加快各市(州、地)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到2010年,保留及整合、技改煤矿1078对,预计生产规模达到9600万吨/年。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煤炭勘探力度。
加大煤炭勘探特别是规划矿区煤炭普查、详查力度,开展深部勘查,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煤炭勘探精度;充分发挥我省煤田地质勘探队伍的作用,并积极引进省内外业绩良好的勘探队伍参与我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煤田地质勘查新技术,提高勘探水平,增强煤炭资源战略储备能力,为矿井开发建设创造条件,为煤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加快推动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的实施。
积极争取更多煤炭项目进入国家《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获取国家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能源局尽快审核批准我省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矿开工建设。
(三)支持大中型煤矿加快建设和小煤矿整合技改。
加快办理大中型煤矿土地预审、申报和探矿权转让等有关核准支持性文件,落实大型配套电煤矿井探矿权转让的措施和办法;加大对国家规划矿区内大型矿井范围内小煤矿的整合力度,为大煤矿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继续推进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建设,引导大煤矿和小煤矿按照市场规则实现联合重组,提高煤炭产业整体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四)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全省路网规划的制定,编制完善全省运煤公路规划并尽快实施;积极争取铁路部门规划建设运煤专线铁路,建设战略装车点,改善煤炭运输条件。全力以赴配合贵州电网公司加快实施全省煤矿双电源建设,为煤矿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五)加快推进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
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企业要建立瓦斯综合治理持续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引导,支持建设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鼓励开展煤矿瓦斯清洁发展合作项目,推动全省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果。
(六)加强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
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有序合理、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矿山企业和广大矿区群众对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从根本上扭转以忽视或牺牲资源环境代价获取短期利益的局面。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治理。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
(七)提高煤炭科技和装备保障水平。
加大煤炭采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我省煤炭工业的科技水平。重视培育煤炭深加工研究开发技术力量,培养煤炭科技研发队伍,增强我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实力。
(八)加大煤矿建设资金扶持。
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规划矿区内大型煤矿建设的资本金支持,继续争取国家对我省在煤矿安全改造、产业升级改造、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治理等方面的国债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炭勘探开发、安全技改、新技术(产品)研发、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资金支持。
(九)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健全完善煤矿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挂牌督办制度,抓好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除治理工作。加强对煤矿安全技术的指导,规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督促煤矿企业限期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以小煤矿为重点,推动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的改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煤矿安全技术,提升我省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五、计划实施
省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实现《计划》;要加强对《计划》实施的适时调度,掌握实施进度,及时协调处理实施中的问题,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
各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保障《计划》实施的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计划》实施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涉及本地区的项目顺利实施。
省政府定期召开的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将听取各部门、各地区和企业《计划》实施情况汇报,研究实施《计划》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持续推动《计划》实施。
第二篇:《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全文
能源局发布《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全文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政策。
第一章 发展目标
第一条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第二条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形成以合理开发、强化节约、循环利用为重点,生产安全、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第三条严格产业准入,规范开发秩序,完善退出机制,形成以大型煤炭基地为主体、与环境和运输等外部条件相适应、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产业布局。
第四条深化煤炭企业改革,推进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兼并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中小型煤矿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五条推进煤炭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培育科技市场,发展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第六条强化政府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以防治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地压、地温等灾害为重点,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及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七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恢复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人与矿区和谐发展。
第八条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煤炭产运需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加强煤炭生产、运输、需求的衔接,促进总量平衡,保障稳定供应。
第二章 产业布局
第九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部署,按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矿区总体规划,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
第十条控制东部地区煤炭开发强度,稳定中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神东、陕北、黄陇(陇东)、宁东基地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重点建设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晋北、晋中、晋东基地加快整合煤矿升级改造,适度新建大型现代化煤矿;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做好深部资源勘查,建设接续煤矿,限制1000米以深新井建设;蒙东(东北)基地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煤矿;云贵基地加快建设大中型煤矿,大力整合关闭小煤矿;新疆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实行保护性开发。
第十一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水资源、市场等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煤炭开发规模和开发时序,在大型整装煤田和资源富集地区优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煤矿。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第十二条科学配置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完善煤炭、煤层气协调开发机制。在设置煤炭矿业权但未设置煤层气矿业权的区域,煤炭矿业权人应综合勘查开采煤层气,依法办理煤层气矿业权。煤炭企业不具备煤层气地面抽采能力的,应与煤层气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在煤层气和煤炭矿业权重叠区域,以及已设置煤层气矿业权但未设置煤炭矿业权的区域,国家规划5年内建设煤矿的,由煤炭矿业权人与煤层气矿业
权人协商合作开发煤炭矿业权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或调整煤层气矿业权范围,保证煤炭资源开发需要。煤炭矿业权人具备煤层气地面抽采能力的,鼓励将煤炭矿业权范围内的煤层气矿业权转让给煤炭矿业权人,由煤炭矿业权人综合勘查开采。
第十三条鼓励建设坑口火电站,优先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建大中型煤矿应当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选煤厂,鼓励在中小型
第十四条在水资源有保障、煤炭资源富集、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限制在煤炭供给不足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炭深加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炭深加工。煤炭深加工项目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要求。国家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规范开发
建设、生产管理和加工利用;限制高硫、高灰煤炭资源开发。
第三章 产业准入
第十五条开办煤矿或者从事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勘查,从事煤矿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安全评价等,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国家逐步提高煤矿企业最低规模标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竞争。山西、内蒙古、陕西北部等地区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其他地区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60万吨/年。
第十七条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20万吨/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9万吨/年。其他地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十二五”期间禁止新建30万吨/年以下高瓦斯矿井、45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第十八条煤矿生产技术、装备和资源回收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置地矿类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煤矿企业应优先从职业院校招收工人。
第四章 产业组织
第二十条取缔非法煤矿,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乱采滥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煤矿。建立中小型煤炭生产企业和非机械化开采煤矿退出机制,通过合理退出、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力水平。
第二十一条鼓励以现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源、资产为纽带,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中小型煤矿,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坚持专业化生产经营,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参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鼓励中小型煤矿整合资源、联合改造,对被兼并重组企业优先安排煤矿安全改造、产业升级等专项资金。
第二十二条鼓励煤炭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积极引导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支持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的煤矿转产发展。鼓励和支持资源枯竭煤矿发挥人才、技术和管理等优势,采用自主或提供专业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异地煤炭资源开发。支持矿区开发主体企业建设具备整列快速装车条件的铁路专用线、救护等矿区公用工程与设施。
第五章 产业技术
第二十四条鼓励发展和应用地球物理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加强煤矿瓦斯、冲击地压、自然发火、矿井建设及围岩支护等基础理论研究。开展煤炭资源高精度快速勘探、深井钻井、特厚冲积层钻井及井壁支护、煤层气储层压裂、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矿井水害防治、千米深井热害和地压防治等关键技术攻关。
第二十五条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建设安全高效矿井。鼓励煤矿优化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压减采掘工作面个数,实现合理集中生产。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推行壁式采煤。发展“三下”采煤、沿空留巷无煤柱回采、边角煤回收、小型煤矿成套技术以及薄煤层、极薄煤层采煤机械化等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技术。鼓励开展充填开采、保水开采、无人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急倾斜特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和成本低、重量轻、强度大的支护材料及工
第二十六条加快推进小型煤矿采、掘、装、运机械化升级改造和支护方式改革,推广锚杆支护、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柱支护及顶板监测技术,淘汰木支护、水泥棚和金属摩擦支柱。加快发展安全、高效的井下辅助运输、综采设备搬迁技术和装备。
第二十七条支持洁净煤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发展自动控制、集中控制选煤技术和装备。研制和发展高效干法选煤技术、节水型选煤技术、大型筛选设备及脱硫技术,回收硫等资源。鼓励研究开发先进高效的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鼓励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支持煤泥脱水干燥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第二十八条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控制技术、矿井通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通过预警预控理论、监测监控技术,实现安全管理的网络化、实时化。通过决策支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经营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
第六章 安全生产
第二十九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法定代表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煤炭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现场管理,有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严禁超能
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遏制事故发生。煤炭生产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
第三十条建立健全矿井通风、防瓦斯、防突、防火、防尘、防水、防冲击地压、防洪等系统。坚持区域治理、先抽后采、以用促抽的煤矿瓦斯治理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落实优先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突措施,提高瓦斯抽采率。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监测控制和顶板事故防范。支持灾害严重的煤矿实施矿井通风和防治瓦斯、煤尘、矿井火灾、水害、冲击地压等安全技术改造。
第三十一条建立健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坚持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第三十二条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煤炭生产各环节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艺、设备。对煤矿井下和有关设备、器材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第三十三条加强对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报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制定防灾减灾预案。
第七章 贸易、运输与国际合作
第三十四条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促进煤炭经营企业结构优化,形成以煤炭生产企业和大型煤炭经营企业为主体、中小型煤炭经营企业为补充的协调发展格局。
第三十五条建立健全煤炭产运需衔接新机制,积极推进煤炭交易方式转变,构建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煤炭市场为补充,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研究建立煤炭期货市场。通过交易信息平台,引导合理生产、有序运输和均衡消费。
第三十六条积极发展铁路、水路煤炭运输,加快建立现代煤炭物流体系,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煤炭企业参与煤运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煤运通道,进一步完善北方煤炭下水港口布局,推进南方沿海、沿江公共煤炭接卸和中转码头建设,提高煤炭运输能力。在主要煤炭消费地尽可能建设具备整列快速卸车条件以及混配等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严格控制中长距离公路煤炭运输,限制低热值煤、高灰分煤长距离运输。煤炭运输应当采取防尘、防洒漏措施。
第三十七条稳步开展国际煤炭贸易,鼓励进口优质煤炭,巩固和发展与主要煤炭资源国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支持优势煤炭企业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开发。鼓励煤炭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
第三十八条建立健全煤炭应急储备体系,重点在沿海、沿江港口及华中等地区部署国家煤炭应急储备,鼓励支持大型煤炭、港口企业参与应急储备建设,提高煤炭应急保障能力。
第八章 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
第三十九条实施节约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煤炭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鼓励支持回收呆滞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效率。煤矿项目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第四十条加强节能和能效管理,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节能管理、评价考核、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奖惩制度。鼓励煤炭企业开发应用先进适用节能节水技术。煤炭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应依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按照节能节水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建设,淘汰落后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经过认证的节能节水产品,项目整体能效要达到煤炭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第四十一条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和煤矿废弃物。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煤泥、低热值煤发电、供热,利用煤矸石生产建材产品、井下充填、复垦造田和筑路等。综合利用矿井水、矿井地热及各种余热资源。支持煤层气(煤矿瓦斯)长输管线建设,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用作居民用气、公共服务设施用气、工业燃料、汽车燃料等。有序推进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第四十二条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依法建设的环保、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损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与生产同步的水土保持、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第四十三条煤炭采选、装卸过程中要加强扬尘控制,煤炭贮存要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防止二次污染。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减少排放。鼓励原煤洗选,洗煤水应当实现闭路循环。高灰、高硫煤炭要采取洗选加工等措施降低灰分、含硫量。鼓励煤矿优化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和采掘工艺,减少井下矸石产出量,因地制宜实施井下洗选。推广实施矸石等充填开采工艺,减少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鼓励企业实施碳汇林工程。控制大中型城市煤炭直接燃用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第四十四条建立矿区开发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执行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
持、土地复垦和排污收费制度。限制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要地下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开采煤炭,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等禁采区内开采煤炭。加强采空区和废弃矿井的综合治理。
第九章 劳动保护
第四十五条煤炭生产企业应当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落实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制度,建立健全煤炭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第四十六条加强劳动用工和定员管理,积极推广井下四班六小时工作制。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为井下工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四十七条煤炭生产企业应当加大安全和尘肺病等职业病防治投入。鼓励职业病防治、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切实落实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危害控制体系,加强职业健康投入和职业健康监护。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八条完善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煤炭资源利用率、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税费政策,完善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严格的煤炭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对煤炭资源回采率实行核查、动态监管,对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煤炭资源开发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国家统一管理煤炭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由国家出资完成煤炭资源的预查、普查和必要详查,编制矿区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将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给企业,规范交易行为,禁止非法炒卖矿业权,形成煤炭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重点支持国家确定的重点成矿区(带)内煤炭资源勘查。
第五十条规范市场准入行为,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公开出让矿业权,鼓励具有规模、资金、技术、业绩等优势的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地压、地温等灾害程度严重的矿区,鼓励现有综合能力强的煤矿企业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矿业权。
第五十一条支持煤炭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煤矿企业可以从煤炭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煤炭生产完全成本化改革,严格煤矿维简费、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督的原则,煤矿企业应按规定提取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矿区环境治理。
第五十二条实施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国家煤矿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煤炭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完善对口单招和订单式培养。规范煤矿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以及企校联合培养技术工人,并在企业新建项目中安排职工技术培训经费。
第五十三条支持煤炭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加快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煤矿企业提取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
第五十四条对不符合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矿业权登记和土地使用手续,环保部门不予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发放排污许可证,水利部门不予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文件,工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登记,金融机构不予提供贷款和其他形式的授信支持,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核准手续。
第五十五条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煤炭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和完善煤炭市场供求、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及时反映行业动态和提出政策建议,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发展。本政策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煤炭工业有关管理部门依据本政策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摘自:中国煤炭新闻网)
第三篇:煤化工产业政策
煤化工调整应区别对待 传统产业面临问题较多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煤化工产业属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产业应当区别对待。传统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焦炭、煤制电石、煤制甲醇等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新型煤化工产业仍有发展前景,有的甚至还在示范阶段,并未产业化。据悉,煤化工产业的两个关键政策《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业内人士预计这两个政策将对煤化工子行业发展做具体规划。传统煤化工过剩待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煤化工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尽管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但产业趋势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的后续应用技术也没有跟上。
事实上,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一直在政府部门的关注之下。针对煤化工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性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例如规定焦炭准入条件为焦炉4.3米以上,产能60万吨以上,并将在近几年内逐步淘汰4.3米以下的焦炉。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石化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中,明确表示停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焦炭、电石由于产能较大而出现供大于求,而煤制甲醇、二甲醚则是由于后续应用技术没有完善,因而面临产能大于需求的现状。据了解,主要是醇醚燃料的应用技术有待突破,环保性也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鼓励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一个缺油多煤的国家,主要的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发展煤化工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方向,国家政策总体上对其持支持态度。对于五种新型煤化工产业,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气,除煤制二甲醚已有过剩苗头外,其余仍是国家鼓励开展示范的领域。
据介绍,煤制烯烃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尚未产业化。而煤制乙二醇被列入“石化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示范工程,将在2009-2011年间实现示范工程建成投产。
而政策对于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始终持谨慎态度。有关部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煤制油投资太大,在工业化示范没有完全被证实为安全可靠,并在经济上可行之前,国家不会允许该行业大规模铺开;二是在煤制油发展初期,全国有煤炭资源的省几乎都有立项,而其中不乏打着煤制油旗号行“圈占资源”之实的企业。
第四篇:农药产业政策
农药产业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农药产业政策》 2010年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印发了农药产业政策公告。基本情况如下(略做筛选):
产业布局
第一条 综合考虑地域、资源、环境和交通运输等因素调整农药产业布局。通过生产准入管理,确保所有农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场地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并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
第二条 对不符合农药产业布局要求的现有农药企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增品种和扩大生产能力,推动其逐步调整、搬迁或转产。
第三条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限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能过剩产品的生产。引导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
组织结构
第一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对其控股、参股、联营、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生产要素重组和统一品牌经营;支持优势企业异地扩展优势产品生产能力,发展主导品牌;推动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条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促进知识产权、农药登记资料等无形资产合理流动和转移,推动农药行业调整、优化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条 支持农药生产企业跨地区合理利用生产要素,推动已取得相同产品的登记和生产许可的企业间委托生产。
第四条 完善农药企业退出机制。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和限制过剩、淘汰落后,拓宽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整合的渠道,完善相关引导政策和退出补偿机制,加快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农药企业退出市场。
产品结构
第一条 国家通过科技扶持、技术改造、经济政策引导等措施,支持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发展,加快高污染、高风险产品的替代和淘汰,促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第二条 重点发展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
大力推动农用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支持开发、生产和推广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和大粒剂(片剂)等新型剂型,以及与之配套的新型助剂,降低粉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
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第三条 加强非农用市场的研究,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使用技术,拓展农药应用范围,满足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需求。
第四条 国家适时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农药产品目录,并通过土地、信贷、环保等政策措施严格控制资源浪费、“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农药新增产能,禁止能耗高、技术水平低、污染物处理难的农药产品的生产转移,加快落后产品淘汰。
技术政策
第一条 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生产连续化、控制自动化、设备大型化、管理现代化。第二条 重点支持农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高效催化、高效纯化、定向合成、手性异构体深度利用、生物技术的应用,加快低溶剂化、水基化、缓释化制剂及高效、经济的“三废”治理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第三条 国家继续将农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基础平台建设、创新体系完善和新品种创制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组成产学研实体。国家组织制定《农药工业技术发展指南》,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工作。
第四条 鼓励农药企业采用投资、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到境外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广泛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支持企业、研究单位到海外申请专利、登记产品和注册商标。
第五条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从科研、生产到销售、出口等环节,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农药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
第六条 国家结合农药行业发展情况,适时更新和发布鼓励、限制和淘汰的工艺技术与装备目录,引导和规范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第七条 在农药行业全面推行ERP(企业资源计划,如SAP)等信息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药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生产管理
第一条 国家对农药生产实行准入管理、对农药产品实行登记和生产许可制度,未经核准的企业不得从事农药生产,未取得登记和生产许可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出口和使用。农药生产和登记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第二条 国家对农药企业生产升级和新增生产类型以及企业搬迁视同新开办农药厂点实行准入管理。
第三条 建立包括农药准入许可、生产、销售、环保、出口、诚信记录、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的农药企业信息库,逐步实现工业、农业、环保、工商、质检、海关、统计、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条 农药企业要建立健全从原料购进到产品销售、出口全过程的相关数据档案,完善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
第五条 建立和完善国家防灾减灾农药储备和预警机制,加大农药淡季储备投入,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税收和信贷政策,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淡旺季节差异,调节农药进出口,确保农药市场供应。
中介组织
第一条 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咨询机构和产品检测、认证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完善组织体系和服务定位。鼓励农药企业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
第二条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有关农药规划、政策制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争议及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征询、购买服务、工作委托等制度,提高中介组织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第三条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约束机制和行业协调机制,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知识产权咨询、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进出口协调、贸易促进、争端与摩擦协调等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四条 大力推动合法检测和认证机构的检测、认证结果在各部门的平等认同工作,积极维护检测、认证机构的第三方公正地位。
其他
第一条 国家制定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各地农药生产主管部门,应贯彻执行国家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农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导本地农药工业的发展。
第二条 有关农药管理部门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条 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内地投资农药工业的,按本政策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依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解释,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修订。
第五篇:《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
【颁布单位】 国务院
【颁布日期】 19940312
【实施日期】 19940312
【章名】 通知
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机械部等有关部门制订的《汽 车工业产业政策》,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汽车工业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新时期我 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其现 状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尽快解决散乱问题,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 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势在必行。通过 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使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 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抓紧研究 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尽快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避免出现新的 “汽车热”,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章名】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为把我国汽车工业(含摩托车工业,下同)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改变目前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增强企 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 现规模经济,特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通过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 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 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章名】 第一章 政策目标和产品发展重点
第一条 国家引导汽车工业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努力扩展和开 拓国内国际市场,采取大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发展。2000年汽车总产
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一半以上,并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摩托车产量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有一定数 量出口。
第二条 国家将促进汽车工业投资的集中和产业的重组,重点解决生 产厂点多、投资分散;审批项目乱;重复引进低水平产品;定点厂建设及 国产化速度慢(即散、乱、低、慢)的问题。其分期目标是:在“八五” 期间,重点扶植国家已批准的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为下一步 加快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创造条件;在本世纪内,支持2—3家汽车生产企 业(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6—7家汽车生产 企业(企业集团)成为国内的骨干企业,8—1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成为 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点企业。初步确立少厂点、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少 数大型企业间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同一类(按QC/T59—93行 业标准分类)汽车产品产量居国内前三家企业的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引导大型企业与骨干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在2010年以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 团和3—4家大型摩托车企业集团,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条 产品发展重点
1.汽车零部件:轿车关键零部件
2.载客车(M类):经济型轿车、大中型客车专用底盘
3.载货车(N类):专用汽车、新型发动机
4.摩托车(L类):发动机
5.工艺装备:模具
6.基础件:铸、锻毛坯件
【章名】 第二章 产品认证
第四条 国家依法对汽车产品(含摩托车)的安全、污染控制和节能 实施管理。
第五条 国家依据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含摩托车)实施国际上通行 的认证制度,未经认证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
第六条 汽车工业企业必须按照“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的要求,提出认证申请。负责实施汽车产品认证的机构向认证合格的产品颁发认证 证书和认证标志,并发布目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新车注册。
第七条 汽车工业企业对认证合格后的产品,因设计、制造出现的问 题仍负有全部责任。
【章名】 第三章 产业组织政策
第八条 汽车产业组织调整的目的是促进汽车工业的企业集团化,产 品系列化,生产专业化;有效地利用我国汽车工业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 中央、地方和企业多方面的积极性;避免低效率的盲目竞争,优化产业组 织结构。
第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通过资产合并、兼并和股份制等形式 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 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十条 国家将对具有独立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和一定生产规模及 市场占有率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予以支 持。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995年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发展 目标是:
1.年产汽车30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2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3%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6 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2.年产汽车15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1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5%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 模3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3.年产汽车10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8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20 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4.年产2万辆重型汽车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1.5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支持其产品更新并向 适度规模的目标发展。
5.年产1500辆大、中型客车或客车底盘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 达到1000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 支持其向适度规模目标发展。
6.轿车关键零部件在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的或属国 内空白的、亟待发展的产品(目录待定),国家支持其向经济规模的目标 发展。
7.摩托车产品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的,国家支 持其进一步扩大产量并增加品种。
第十一条 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是指系列产品的数量,计算口径包括母公司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中外合资子公司
第十二条 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条件的企业,从1996年起,以 新建或改、扩建等形式发展本产业政策第三条所列产品时,经国家批准,可享受以下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税率。
2.优先安排其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上市。
3.银行在贷款上给予积极支持。
4.在利用外资计划中优先安排利用境外资金。
5.经济型轿车、轿车关键零部件和模具、铸锻项目,适当安排政策 性贷款。
6.企业集团内的财务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扩大其业务经 营范围。
第十三条 国家新批准的整车、发动机项目(含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原则上按以下规模建设:
1.发动机排量在1600cc以下的轿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5万 辆。
2.轻型货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0万辆。
3.轻型客车项目不低于年产5万辆。
4.重型货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万辆。
5.发动机排量在150cc以下的摩托车项目,不低于年产20万 辆。
6.排量在2500cc以下的车用汽油发动机项目,不低于年产1 5万台。
7.排量在3500cc以下的车用柴油发动机项目,不低于年产1 0万台。
【章名】 第四章 产业技术政策
第十四条 国家鼓励并支持汽车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科研 机构,通过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企业集团 之间联合开发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在科研开发资金上给予支持。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推广使用汽车电子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生产 节能和低污染的汽车产品,研究开发新型燃料和新型动力的汽车。
第十六条 汽车工业企业的项目建设要保证其产品的先进性,对原有 产品的改进和自我开发的产品要达到国际90年代初期水平,引进技术的 产品要达到国际90年代同期水平。
第十七条 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载客车和载货车在2000年前 要逐步采用90号以上汽油作为燃料;总质量不超过2吨的载客车全部采 用无铅汽油;总质量超过5吨的载客车和载货车2000年后主要采用柴 油作为燃料。
第十八条 国家支持建设国家级汽车、摩托车和重点零部件研究、试 验、检测机构,以承担制定标准、产品认证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等任务。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与外国企业合资、合作建立技术研 究开发公司。
第二十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及柔性加工设备,在线自动检测设备,有针对性地选用自动化设备,提高人均装备率和装 备技术水平。
【章名】 第五章 投资、融资政策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第二十二条 国家引导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与具有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金优势的地方相结合,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发展汽车 工业重点产品。
第二十三条 汽车工业重点产品的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按股 份制方式筹资。
第二十四条 国家将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进行投资,维护投资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在条件具备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建立汽车行
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十六条 经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企业可申请进行国家债务资本 化的试点。
【章名】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
第二十七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
第二十八条 汽车工业企业在直接利用外资时,要选择同时符合下列 条件的外国(或地区)企业作为合资、合作的对象之一。
1.拥有独自的产品专利权和商标权。
2.具有产品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技术指标符合所在 国(或地区)的现行法规。
3.拥有独立的国际销售渠道(或网络)。
4.具有足够的融资能力。
第二十九条 外国(或地区)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 家以上的合资、合作企业。
第三十条 汽车工业企业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国家支 持其直接利用境外金融资本或间接利用外资进行发展。
第三十一条 中外合资、合作的汽车工业生产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方可建立:
1.企业内部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该机构具备换代产品的主要开 发能力。
2.生产具有国际90年代技术水平的产品。
3.合资企业应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为主要途径,自行解决外汇平衡。
4.合资企业在选用零部件时,国产零部件应同等优先。
第三十二条 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 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第三十三条 停止审批以任何贸易方式经营翻新、拆解进口旧汽车和 摩托车业务的项目。已批准的项目合同不再延长,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翻新的汽车、摩托车或拆解的零部件全部外销。
【章名】 第七章 进口管理政策
第三十四条 在我国汽车工业还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时,国家对进口 汽车、摩托车及关键总成仍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适时降低汽车、摩托车进 口的关税税率,调整单列产品税率的结构。
第三十六条 国家指定大连新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黄埔港等4个 沿海港口和满州里、深圳(皇岗)2个陆地口岸为整车进口口岸,这些口 岸可设立进口整车专营码头或进口车保税仓库。其他口岸不得设立进口整 车专营码头或进口车保税仓库。
第三十七条 除外交、政府双边协议规定,以及本产业政策第四十四 条规定外,所有进口汽车、摩托车一律照章纳税。
第三十八条 根据市场需求,每年进口汽车数量与品种必须与国家汽 车生产计划相衔接,报经国务院批准后进行采购。国家禁止以贸易方式和 接受捐赠方式进口旧汽车和旧摩托车。
【章名】 第八章 出口管理政策
第三十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努力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汽车工业企业应把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在条件具备时,在国外建立合资、合作、独资生产企业和产品出口售后服务中心。
第四十一条 达到下列条件的企业,国家鼓励其扩大出口产品规模,并在贷款、利用外资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1.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口量占年销售量的比例达到以下指标的:
载客车:M1类 3%
M2类 5%
M3类 8%
载货车:N1类 5%
N2、N3类 4%
摩托车:L类 10%
2.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出口比例达到年销售额10%的。
【章名】 第九章 国产化政策
第四十二条 汽车工业企业在引进产品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 产化工作。引进技术产品的国产化进度,作为国家支持其发展第二车型的 条件之一。
第四十三条 汽车工业企业不得以半散件(SKD)和全散件(CK D)方式进口散件组装生产。
第四十四条 国家根据汽车工业产品的国产化率,制定进口关税的优 惠税率。凡达到下列国产化标准的,可享受不同的优惠税率:
1.引进M类整车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40%、60%、80%。
2.引进N类、L类整车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50%、70%、90%。
3.引进汽车、摩托车总成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5 0%、70%、90%。
【章名】 第十章 消费与价格政策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使用节能和低污染汽车产品。
第四十六条 逐步改变以行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主 的公款购买、使用小汽车的消费结构。
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将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 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适时制定具体政策。
第四十八条 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 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应采取积极措施在牌照管理、停车场、加油站、驾 驶培训学校等设施和制度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第四十九条 汽车工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定其生产的民用汽车 产品价格,但对小轿车暂时实行国家指导性价格。
第五十条 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 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章名】 第十一章 相关工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第五十一条 根据汽车工业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冶金、石化、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部门应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汽车电子、橡胶、工程塑料、纺织品、玻璃等方面统筹规划,积极支持汽 车工业的发展。
第五十二条 铁路、交通、邮电、电力、环保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与汽车工业企业密切联系,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支持汽车这一支柱产业 的发展。
第五十三条 对于规划新建和改造的住宅区、商业区、宾馆饭店、办 公楼、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等,必须考虑足够的停车场地。
第五十四条 根据本地区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趋势,逐步规划加油 站的布局并进行建设;城市道路建设的改扩建工程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 任务,抓紧予以实施。
第五十五条 从1995学年起,小学要将交通知识教育列入教 学内容,强化交通意识。
【章名】 第十二章 产业政策、规划与项目管理
第五十六条 国家通过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导汽车工业发展。各地方、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支持汽 车工业的发展。
第五十七条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 委、机械工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与修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五十八条 新建、扩建、改造和中外合资、合作及技术引进的轿车、轻型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的承办单位,必须是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要 求的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其项目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其 余整车、发动机项目根据国家有关审批权限的规定按程序审批。各地区、各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机械工业部备案。19 95年底前,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整车项目。
第五十九条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凡能 够自行落实销售市场和建设资金及自行平衡生产条件的,可由地方和部门 自行审批,并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机械工业部备案。
【章名】 第十三章 其 他
第六十条 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抓 紧组织制定汽车产品的安全、污染控制及节能等有关技术法规、管理法规 和管理制度,以利产业政策的实施。
第六十一条 本产业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 责解释。注释:1.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机动车辆分类
标准〔QC/T59—93〕,M类指载客车,N类指载
货车,L类指摩托车。
2.“国产化”中的国产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以
内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