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犯罪人论》读书报告
《犯罪人论》读书报告
打开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统计数字和因素,作者企图从亲身的调查研究和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统计数据中总结出导致人犯罪的原因。之前的犯罪古典学派采取的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演绎法,而龙勃罗梭的犯罪实证学派采取的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归纳法,可以称之为犯罪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创新。
一、作者简介
龙勃罗梭(1836—1909)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维罗纳犹太族家庭,在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攻读医学。曾任军医、精神病院院长、都灵大学的教授。重视对犯罪人的病理解剖的研究,比较研究精神病人和犯罪人的关系,运用人类学的测定法作为研究精神病犯罪人的其他犯罪人的方法。
二、时代背景
龙勃罗梭生长在一个**的年代。根据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决议,意大利被肢解为八个邦国,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得意洋洋地说:“现在的意大利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意大利内乱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白色恐怖笼罩各邦。意大利民族灾难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恩格斯在《1847年的运动》一文中,曾经生动地指出:“意大利在梅特涅的压迫下辗转呻吟”。这个时代造就了龙勃罗梭,也造就了他的实证派犯罪学。
三、理论背景
1、产生因素
19世纪下半叶,以宪法为保障的政治平等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同时经济上的稳定使先前的思想对立(激进与传统、理性与信念)暂时地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力。人们的兴趣一方面转向了与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有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另一方面则转向了经验主义的政治社会科学,这就导致了哲学被埋没了长达50年之久。刑事古典学派以前的刑法主张都是在法律概念领域认识犯罪现象,犯罪与其说只是一个法律概念或哲学范畴,菲利(1856-1929)认为,刑事古典学派的方法论是把犯罪作为法律规定的一个抽象实体进行研究。这也暗示着该学派所主张的意志自由论并非绝对为真的命题,它是一种思辨方法,其方法论意蕴是要借助它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反对中世纪刑罚的专断与严厉。从社会整体(哲学本体论)来考察,自由意志论有虚假的成分,人是受到个人和社会等方面客观条件限制的;历史的发展已到了研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时候,19世纪后半叶的实验哲学与人类生物学和心理学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研究相结合,已经创造了一种特别适合对个人及社会犯罪现象进行实际调查的学术气氛。
19世纪末西方社会出现的犯罪浪潮高涨及因此而来的刑法危机是将刑事实证学派推到前台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犯罪不断增长的现实面前,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显得苍白无力,刑法阻止不住犯罪浪潮的波动。正因为如此,实证犯罪学派便与其他学科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状况的基础之上。犯罪的增长说明了刑
事古典学派关于刑罚心理强制学说的虚幻与失败,以往刑法制度在治理犯罪方面的无所作为便成为新学派产生的有利突破口。
2、推动因素
2.1达尔文进化论对龙勃罗梭观点的推动
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说明人起源于动物,人类共同祖先是猿,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造人的宗教观念,使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了正确地认识,在这种氛围下,龙勃罗梭将犯罪归因于遗传的天生犯罪人的观点才得以出现。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遗传和变异。遗传的核心是双亲把自己的生物特征通过基因转移给下一代,由此形成物种之间的连续性。龙勃罗梭在其早期的著作中主要是接受了这个观点,认为犯罪也是可以通过基因转移给下一代,因此存在天生犯罪人。变异强调物种间的非连续性,是指形形色色的物种通过共同起源和分歧发展,各自适应于一定生活条件,呈现各种适应现象。天生犯罪人一开始就遭到许多犯罪学家的抨击,在其弟子菲力等人的影响下,龙勃罗梭在其晚期著作中降低了天生犯罪人在总的犯罪中的比例,强调堕落对犯罪产生的影响。人之所以会犯罪不是由于基因而是由于堕落,这也是一种变异。
在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科学的人类学开始形成,这门学科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类,并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龙勃罗梭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犯罪学的研究,因此龙勃罗梭的理论又被称为刑事人类学。
2.2实证主义哲学对龙勃罗梭观点的推动
实证主义哲学是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1822年,孔德提出了“观察优于想象”,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然是在被观察到的事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不仅自然科学的一切部门都应从属于观察,而且一切社会科学,以至于政治学都应从属于观察。龙勃罗梭将实证方法引入犯罪学,后由其得意弟子菲利将其称为实证主义犯罪学。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实证派犯罪学的诞生。
四、作者观点
1、基因的奴隶
龙勃罗梭通过对成千上万的罪犯进行观察得出天生犯罪人的理论,称其为“基因的奴隶”。所谓基因是指导致行为人实施犯罪的生物学的遗传基因。龙勃罗梭认为,应该让基因来说话。他认为,有些基因即使在当时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而以后也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他从种族遗传、文明教育、精神病等与犯罪人来论述:无论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还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犯罪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用哲学家的话说,同出生、死亡、妊娠一样,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2、社会责任论
古典学派把刑事责任建立在犯罪人的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主张道义责任论。即具有这种自由意志的人,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所实行的行为及其结果,应该归属于行为人,行为人对其行为和结果,应受道义上的责难。龙勃罗梭作为行为决定论者,推翻了意志自由的神话,认为按照古典学派的观点来制止犯罪已经失效了。在他看来,报应和
威慑都是一句空话,刑罚存在的唯一根据是防卫社会。据此,龙勃罗梭提出了社会责任论。即刑罚不再是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而是应与犯罪的危险状态相适应。龙勃罗梭否定了古典学派提出的刑罚和已然的犯罪相适应的传统观点,而代之以刑罚与个别预防的需要相适应的观点。
五、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学说,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它时代背景的烙印,即历史的局限性。对一种学说不能全盘地套用,也不能全盘地否定。虽然龙勃罗梭关于遗传决定犯罪的理论是原始的,但他能抽象的思考人类,对过去一直以理性可以自由支配意志为基础的人类观和刑法理论给予冲击性影响,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丰富的想象力。当天生犯罪人论受到批判时,能够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形成犯罪原因综合论,从这点上说龙勃罗梭不愧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家。尽管随着研究的深入,龙勃罗梭的观点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犯罪原因的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某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这就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事实的方法成为不适用的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最初仅仅依靠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更进一步的实验材料便会清洗这些假设,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确立一个纯粹的定律。如果说我们想一直等待定律的材料纯粹的准备好,那就等于说在此以前要停止思想的研究工作,就因为这一点,我们就会永远找不到定律。”
第二篇:《人论》读后感(模版)
浅谈“人是什么”
——读卡西尔《人论》有感
摘要:卡西尔的《人论》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著作,是继《符号形式的哲学》之后的论著,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主要围绕“人是什么”问题展开论述,上篇主要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于“人是什么”的各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什么”问题的探究上即人对自己的认识上出现了危机,从而卡西尔提出他自己的主张:人是符号的动物,亦能用符号创造文化,下篇就是注重于对于人类用符号创造出的文化上即宗教、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给我们进一步展示。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如今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它也有其发展的历史,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卡西尔他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题记
要想比较深刻地理解卡西尔观于人的定义,我们就要先看一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纵向的加以深化。
在希腊哲学史上,他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最初的各阶段主要是关心自然,而少有对于人的研究,而当人们把研究自然的宇宙学和人类学比肩看齐时,他们才真正理解:认识人自己不仅仅是好奇心或思辨问题,而是被宣称为人的基本职责,早期的方法就是通过自省达到对自我的认识。直到苏格拉底,他给我们关于人的认识提供了正面的看法:我们决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本性的方法来发现人的本性,我们概括出其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同时认为对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达到对人的认识。而且他和马可·奥勒留都认为发现人的本性或本质,必须摆脱一切外部的、偶发性的特性,而斯多葛主义则提出在人那里只有判断力至上,即人的理性至上,提倡维护人的独立性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中世纪以奥古斯汀和巴斯葛为代表,提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是矛盾的,人的本性是丰富的、微妙的、多样的和多面的,传统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由几何学建立的哲学多不适合理解和解开“人”这个谜,理性作为人的力量,其本身被看做是最成问题、最含糊不清的东西之一,需要有宗教的逻辑,上帝的指引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为了维护人的独立性,听从和尊重自己的内在原则成为宗教的禁忌,这里可以说与之前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相悖的,甚至是反理性的,不仅没有解释好理性,反而使它变得更加神秘,宗教本事就是非理性和荒谬的的,自然不能在理性的问题上给出清晰的解释。
近代随着哥白尼日心说体系的提出,其为新人类学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斯多葛哲学和基督教哲学都把宇宙的秩序看成是有等级的,而人在这种秩序中占据了最高的位置,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则使人为宇宙中心失去了它的基础,人被置于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之中没有了依靠,蒙田在此用他的宇宙观向人类理性提出了挑战,于是近代科学和近代哲学为发展人的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布鲁诺提出无限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否定或限制因素,相反它意味着实在的广阔无边和无穷无尽的丰富性,也意味着人的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力量,人的空间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人的力量也被大大加强了。布鲁诺的阐述是一种诗意的表述,而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家和科学家则从科学的角度给我们做了关于蒙田提出的质疑的回答,笛卡尔用“无限”的概念废除普遍怀疑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论证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布莱尼茨发现了微积分,提出物质世界是可以理解的,自然规律不过的理性普遍规律的特殊例子;斯宾诺莎创立伦理学,提出了为达到一个摆脱了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错误和偏见的人类学哲学。通过这些理论的解释和阐述,我们知道即便
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的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依旧颠覆不了,正因为宇宙观的发现,不但没有使人的理性不能解释,反而证明了理性的力量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理性力量的伟大得以更加充分地得到证明。
生物学中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预示着数学在科学等级中所占据的位置发生新的变化,人们觉得没有必要沉溺于虚幻的思辨之中,不必寻找一个关于人本质的一般定义,他们要做的是收集经验的证据以对人进行解释,那些关于人类学的主要目标是要证明人类本性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所有哲学家都希望能够为此提供解释,但所有的解释似乎都是彼此矛盾的,他们是彻底的经验主义者,他们告诉人们事实,而对证据经验的假设却含有一个武断的假定,每一种理论都成了一张普罗科拉斯蒂的铁床,在这张床上经验事实被削足适履地塞进某一事先相好的模式之中。近代关于人的理论失去了它的理智中心,以前总用一个一般的方向,如形而上学、数学、生物等来承担对于思考人的领导权并规定其研究的路线,而现在人的问题的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仍然能感觉到,但作为人求助的公认的权威却不再存在。科技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掌握大量的而且不断增长的关于人的大量事实,人们的工具也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分析力更加敏锐,诸如此类的许多外在条件得到改善,但人们却无法对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仿佛置身于一堆繁杂的材料之中却得不出想要的结果,人对自身的认识危机便出现了。
面对这样的情势,生物学家乌克威尔提出的在一切种属中都可以看到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外,在人类那里还可以发现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尽管近代非理性主义作出了一切努力,但是人是理性动物这一定义并没有失去它的力量,但是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变得很不充分,鉴于所有着这些文化形式都是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卡西尔提出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对于人本身的认识和人类文化的认识,这是他在本书中对于人的定义,他也进一步论证了这个定义的合理性。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有符号系统作为它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源。
这里人和动物的区别我们还要进一步地阐述一下,因为一些动物的行为之中也存在一些符号化的过程,例如类人猿的一些行为,而且在动物世界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类似和相似的情感语言。那么这些动物的行为究竟能不能看成是人的符号化过程的先例呢?卡西尔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命题语言和情感语言之间的区别是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真正分界线,动物即拥有一些语言但是却无法像人一样完成从主观语言到客观语言,从情感语言到命题语言的这决定性一步的跨越。苛伊勒断然认为言语是超出类人猿能力的,雷弗兹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断言言语是人类学的概念,而耶克斯则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二者是有联系的。
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类人猿在某种符号化过程的发展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却无法完成最终的转化,原因就在于“信号”和“符号”的不同之处,“信号”是物理存在的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认识意义世界的一部分,经过众多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动物永远只是对于“信号”的反射,永远无法完成到“符号”的转化,而人则可以由“信号”到语词亦即符号的运用这一决定性的过度,从单纯的实践化态度转化为符号化态度,海伦·凯勒和劳拉·布里奇曼的两个例子——两个盲、聋、哑儿童以特殊的方法学会说话的事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她们都成功地完成了从信号和手势到语词即符号运用这一决定性诀,使其自身取得进一步发展,海伦和劳拉的例子就很有说服力。显而易见,人类在人类文化上的发展并不会由于任何感性材料的缺乏而被阻碍或成为不可能,反之如果没有符号系统的存在,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人类文化的道路,那些需要假设的科
学也很难得以发展,同样宗教神话、艺术、哲学和历史也得不到发展。所以说符号是人的一个关键点,是区别人和动物的关键所在,符号系统也是人类文化得以证明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除了对动物和人关于“信号”和“符号”问题上阐述,卡西尔还从人的应对和动物的应对这点上对两者价值于及进一步的区分,这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加以阐述。
空间上,动物对于空间的认识天然有一种敏感性,但只是擅长于空间和空间关系的具体理解上,对于其抽象的理解则就是显得很手足无措,例如,一匹马它可以非常清晰的记得自己走在复杂路途上的每一个细小的细节,但是它却无法给人在图纸上描述出来,即便这批马训练得再好,它也无法用抽象的符号把自己对路线的理解表达出来。而人则能通过学习把自己的理解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出来,即其对抽象事物可以理解,每个人通过学习,都可以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一个关于符号系统的“空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我们才能对很多用符号表示的抽象事物加以理解并让我们的认识通过抽象的符号表现出来。时间上,动物的记忆仅仅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保存,是一种普遍的功能,而人在往事上的新生,它包含一个创造性和构造性的过程,即我们真正的回忆需要重新组合它们,把他们加以组合和综合,并将其汇总到一个焦点之中,这是人类特性的记忆形态,是区别于动物或其他有机生命的,人对于时间的意识包含着一种连续的次序的概念,这种概念和我们空间上那中框架相对应,二者是区别人和动物的又一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认识有别于动物的。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不会让人们把人和动物混淆,而且把人做这样的定义也更有力于我们对于人类文化的理解,因为可以说人类文化是符号的文化,是由人所创作和发展的,从人的发展和进步上讲,卡希尔的对于人的定义是有其合理性和建设性的。
综上,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得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于此,也算对人有了一些认识,符号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是符号的动物,我们用符号认识发展人类文化。
第三篇:做人论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低调做人,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会一次比一次优秀。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进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第四篇:古人论教育
古人论教育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价值: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传统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惯性的评价标准和看法。
教育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之事业”,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詹姆斯汉斯林:“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3]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494-498.《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道之谓教”——所有的一切内容都包括在里面了。下面列一点教育名言来对比看看吧。教育是学做人——修人道;教育是认识世界——修自然之道;教育的核心在于人的心灵——天地之道:万法由心教育在于给人以无限的可能——得道者得势,得势者得天下,教育是涵养人的精神——人的最伟大的精神从道中来教育是让人幸福的学问——违背大道者必不幸福教育是让人有独立的思想,不随风摆动——明于道,则住于道,自然不随风摆教育是开放的心灵——水之道:海纳百川,最简洁,最核心。同时,道,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主要有: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知行合一观;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四、爱国主义精神;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等。
知行合一观 编辑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编辑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编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1]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主要表现 编辑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术运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第五篇:先人论书经典
先人论书经典
1,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秦?李 斯-朱文长《墨池编川》
2,凡书非但裹结流快,终藉笔力轻健。秦?李 斯-朱文长《墨池编川》
3,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於笔下,受须有倚伏,开阖籍於阴阳。萧 何《佩文斋书画谱川》 4,断木为棋,梡革为鞠,亦有法焉,而况书乎!汉?扬 雄《法 言》
5,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於卒迫。汉?崔 援《草 势》
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 汉?赵 壹《非草书》
7,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您性,然后书若迫於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汉?蔡 邕《笔论》 8,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汉?蔡邕《笔 论》 9,夫书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汉?蔡 邕《九 势》
10,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汉?蔡邕《九 势》 11,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三国?钟 繇《笔 法》 12,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驾,舒翼未发,复举还安。晋?索 靖《草书势》
13,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福,莫重於银钩。晋?卫铄《笔阵图》
14,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晋?王表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15,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16,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17,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末作之始,结成思矣。晋?王羲之《书 论》
18,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晋?王羲之《用笔赋》 19,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是书邪? 晋?虞安吉-李世民《指 意川
20,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於古人。南北朝?王僧虞《笔意赞》
21,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南北朝?袁 昂《古今书评》 22,敏思藏於胸中,巧态发於毫銛。南北朝?庚肩吾《书品》 22,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唐?欧阳询《八 诀》
23,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嶪,丽则绩靡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24,兵无常阵,宇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故云字无常定也。唐?虞世南《笔髓论》
25,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於妙。唐?虞世南《笔髓论》
26,学者心悟於至道,则书契於无为。苟涉浮华,终憎於斯理也。唐?虞世南《笔髓论》
27,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唐?李世民《指意
28,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靠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29,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唐?孙过庭《书 谱》
30,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唐?孙过庭《书 谱》
31,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唐?孙过庭《书 谱》
32,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吝筌蹄。唐?孙过庭《书 谱》
33,知者博於闻见,或可能知;得者非假以天资,必不能得。唐?张怀瓘《文字论》
34,举措合则,起发相承;轻浓似云雾往来,舒卷如林花间吐。唐?蔡希综《法书论》
35,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唐?张 旭。明代潘之宗《书法离钩》
36,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唐?怀 素,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川 37,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唐,李阳冰《上采访李大夫书》
38,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霍霹需,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偿,一寓于书。唐?韩 愈《送高闲上人序》
39,法成之后,字体各有管束,一宇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唐?张敬玄《纂言上?张敬玄论》
40,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宋?欧阳修《试 笔》
41,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宋?欧阳修
42,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宋?苏舜钦(见欧阳修《试笔川
43,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44,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诛,理固然也。宋?苏 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45,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唯吁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渭窃斧者乎,亦真尔也? 宋?苏 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46,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阀一,不为成书也。宋?苏 轼《论书》
笔成家,墨成池,不及蠢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宋?苏 轼《题二王书》
47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为行、草,犹末尝庄语而辆放言,无足道也。宋?苏 轼《跋陈隐居书》 48,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宋?苏 轼《书吴道子画后》
49,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读,如其为人。宋?朱文长《续书断》 50,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宋?黄庭坚《跋与张载熙书卷尾》
51,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淆,乃入微耳。宋?黄庭坚《论捌
52,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宋?米 芾《海岳名言》
53,草书若不人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宋?米 带《论草书帖》
54,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宋?姜 夔《续书谱》
55,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宋?姜 夔《续书谱》
56,凡宇之为体,缓不如紧,开不如密,斜不如正,浊不如清,左欲重,右欲轻,古人之笔莫不皆然也。宋?黄希先《论学书》
57,大抵饱学宗儒,下笔处无一点俗气而暗合书法,兹胸次使之然也。宋?佚名《宣和书谱》
58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元?赵孟颇《定武兰亭跋》
59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元?赵孟顺《定武兰亭跋》
60学者从有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更从无笔墨处参法度,从有笔墨处参神理。明?王 绂《书画传习录》 61高书不人俗眼,人俗眼者必非高书。明?徐 渭《题自书(一支堂帖)62,学书当兼收并蓄,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桉。明?屠 隆《考巢馀事》
63,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64,常谓一法不通,儒者所耻;若一体不通,亦书家所耻也。明?赵宦光《寒山帚谈》
65,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书不变化,匪足语神也。明?项 穆《书法雅言》
66,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明?倪后瞻《倪氏杂着笔法》
67,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清?王 锋(见《中国书论辑要川
68,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清?傅 山《霜红龛集》
69,志学之士,必须到愁惨处,方能心悟腕从,言忘意得,功效兼优,性情归一,而后成书。清?宋 曹《书法约言》 70,书着意则滞,放意则滑。其神理超妙、浑然天成者,落笔之际诚所为不居内外及中间也。清?张 照《天瓶斋书画题跋》
71,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清?邓石如(见包世臣《艺舟双样川
72,毫端变幻,出于腕下应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清?伊秉绶《默鹿集锦》
73,学书要识古人用笔,不呵徒求形似,若循墙依壁,只寻辙迹,则疵病百出。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74,学书有捷径。古人居则画地,广福步;卧则画席,穿表里。以此惟之,则学书者不必皆笔也。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75,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76,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人肝脯,每换后帖,又必使心中如无前帖。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77,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反约。切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清?梁巘《评书帖》
78,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巘《评书帖》
79,牵丝有形迹,使转无形迹;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是无形之牵丝,此即不着纸处,极要留意。清?蒋 骥《续书法论》
80,心声心画,元可矫为,然非刻苦用一番精力,虽人已成就,不见得全能搬移到纸上。清?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集》 81,临碑旬月,遍临百碑,自能酿成一体,不期其然而自然者。加之熟巧,申之学问,已可成家。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82,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83,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