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要把父亲从我身边夺去
不要把父亲从我身边夺去
生活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是好是坏,自己只有接受。09年爷爷因为胃癌去世,2010年的时候父亲被确诊为肺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几乎每天都在噩梦中惊醒。
我是单亲家庭,父亲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了。他一个人把我抚养大,而我的母亲他没有和我提起过,我也不敢去问。父亲去世了,只有我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还好有家里亲戚帮忙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夜里守在父亲的床位旁边,我想起父亲与我谈话时,他总是会先说一句:“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从这句话我能深深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已迈入老年,体力大不如前,然而我们父女间的感情却是一日比一日深厚。
因为癌症的折磨,父亲到了72岁,已有撒手而去的心理准备,而我也想让他早日脱离病痛的折磨。我们紧握彼此的手,笑着和对方告别,但眼中仍是忍不住充满了泪水。
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我不禁流着眼泪,我不想让父亲这么离我而去,只剩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尽管是无助,我不能在父亲面前表现出来,我是他唯一的支柱。我对父亲说:“爸,您好好治病,我一定会找到有效的方法。”
我开始四处寻医,联系朋友、同学,试过很多种方法没有奏效,时常感到沮丧。可是父亲的病情越变严重了,疼痛让她无法睡眠、无法进食,我继续联系医院,后来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建议我们做放疗,说是减轻疼痛最好的方法,于是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放疗。放疗期间,我上网自己找到一种效果不错的药灰树花D阻分,总算是安全度过了放疗阶段。
后来父亲检查结果得到稳定,疼痛也逐渐减轻,总算是看到一些希望了。看着父亲稀少的白发,只希望上天不要那么残忍,把我的父亲从我身边夺去。
第二篇:《请不要把我当小孩》读后感
虽然我幼稚的像一个小孩,但我也是过十八。世间的情情爱爱我都明白,但很是无奈,你每次都把我当小孩,总是用这个把我拒之门外。你可知道,每次我鼓起一百二十分的勇气去向你表白,你的婉拒,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像小孩一样的借口,但却有像成人一样伤人的力度,直入心脏,你可知道,在你面前嘻嘻哈哈的面容下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每一刻,每一秒都在不停地滴血„„
我以为你不喜欢像小孩一样的类型,于是我试着去改变我那小孩子一样的心。我不再迷恋动漫,每次忍着不去看,你可能不明白,这对一个酷爱动漫的人来说不亚于让一个吸毒的人去戒毒,但我还是做到了,因为当我每次差点忍不住去看的时候,耳边就会出现你那句让我痛恨异常的话语,你就是一个小孩,你不知道这句话的威力,它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在我脑中轰然爆炸,生生地把我看动漫的欲望炸得粉身碎骨;还有我不断地试着去穿一些成熟一点的衣服,只是希望能用成熟一点的衣服来遮盖住我那孩子气的面容,为此,我把我最喜欢穿的印有卡通人物的衣服塞进了衣柜,为此,我还难过了许久,你不懂,对我而言,那是多好看的衣服啊,你只会说,太幼稚。还有,为了不让我说话带有孩子般的气息,我去读那些带有浓重的成人气息的书籍,那些是我最讨厌的,就好像要一个人去吃苍蝇一样,感觉很恶心,但我还是去做了,含着泪水,以战士进入战场那般视死如归的心态去做了,最后去掉了那孩子般的气息,我高兴的哭了,哭得很惨。还有„„
到最后,当我穿着成熟的衣服,带着成熟的眼神,用成熟的腔调向你告白时,你先是笑了笑,我清楚地看见了你眼神下那一闪而逝的惊讶。当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你的回应的时候,一句“你还是像小孩”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我从天堂拉向地狱,我嘴边还未消散的微笑一下子定格,为什么?为什么?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不要说,你像一个小孩子,我已经长大,身份证上的数字就是开启我长大的密码,给你权限,你可以去查看,为了你,我千辛万苦地脱去了自己孩子般的内心,披上了成熟的伪装,其中酸甜苦辣,你可明白?
用英文来说也就是:Meet the game sanshanqp.com diduqp.com feel good is qipaizhe.com to play the game of soujinqp.com and brain yinyinqp.com classic Sanshan 9xqp.com first
我还是太幼稚,幼稚的像一个小孩,但我还是要向你说:
请不要把我当小孩!
第三篇:不要把责任推给上级
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接到上级安排的一件工作,指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毛病,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上级,而这些问题和障碍是执行人在完成工作中应该主动规避和想办法克服的,挑出问题抛给上级,事实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多数会引起上级的印象改变。
尤其涉及流程和多人配合上更是这样。较为职业的做法是:
(1)主动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2)分析问题的出处关系到几方,是谁。
(3)a.如果是上级安排工作表述不清或自己没有理解,那么直接找上级询问;
b.如果是工作要用到的资源或工具问题,则与提供方沟通,改正、改进,从而更为合理地执行下一步,视问题轻重把握是否通知上级知晓,轻的问题可以在完成工作后汇报结果时一并说明。
很简单地三步,只要做事思路上有这个意识,就会越来越好的。上级安排工作,不是让你来挑这个工作的毛病的,是让你完成它,至于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那是你要解决的事,除非不在能力范围内,那么就要需求上级的帮助和支持。
主动地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地解决问题、主动地汇报,无论事成与不成,体现出你为之所做出的努力,这不仅是工作的责任,更是工作的素养。
我认为流程应该如此: 1.工作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假如问题是在自己的权限和职责范围内的,且对自己的分析有足够的把握的,可放手去做;假如问题不是自己职责范围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属于自己现有的权限范围的,此时应将情况上报上级,并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以征得上司的支持、帮助或授权;假如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或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此时就要衡量是否该说,自己个人能力是否可以解决了,千万不要为了邀功而逞能。3.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尽量独立解决,然后可上报上司;没有十足把握的,最好能和上司商量讨论后再着手解决,不能私自做主,到头来吃力不讨好;目前形势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可先放一放,以防影响全局 总之,一切视问题的性质而定,权衡其中的利弊,而不是简单地论谁向上级汇报谁就是推卸责任。另外,我并不认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比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很多,有时他们是连在一起的。楼主认为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我想是因为对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定义出现偏差。什么叫发现问题?例如,你看到员工懒散,工作不积极,那是否是说发现问题了呢?不是!你只是看到了一种现象,而非发现问题。你还得深究为什么员工懒散、不够积极?是 没有制度,缺乏监督管理?还是管理 者管理不当?是员工不 认同 公司还是公司企业文化经营不 好?最终,你会找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找出根源,我相信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的,正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需要专业的眼光!
我的看法:
1、首先要确定你的定位。你是在老板的企业里用老板给你提供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工作,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这就决定了你不能把任何责任都推给老板;
2、困难和环境培养和锻炼人。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只有通过解决问题,才能锻炼你的能力,这也决定了你不能讲责任推给老板;
3、在企业里你要创造性的进行工作,也叫开拓性工作,这也是考验你的能力的条件;
4、再讲明白一点,你是自己在给自己创造条件,在给自己工作,在给自己进行提升,在给自己积累经验,一句话,在给自己打工,所以不要把责任推给上级,不要把责任推给领导和老板,自己找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5、一旦你把责任推给上级,推给领导推给老板,你就失去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失去了升级对你的信任。
要知己知彼才行,一是,发现问题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而且保证不出问题,结果,你会获得赞赏。二是,明知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不要去轻易尝试,如果尝试,结果,吃力不讨好,因为你认知不够。三是,了解你的上级是什么性格的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主动型的人喜欢沟通,所以有事你就说;被动型的则需要你凡事考虑清楚,谋定而后动。
第四篇:不要让机会从身边溜走美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机会,他们说: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别人那样的机会。一切好的机会都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我们只好坐吃山空了。“没有机会”,这是失败者的托词,有志气的人是不会这样怨天尤人的。他们在做事前密切观察、留意机会,在工作过程中则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他们不等待机会,他们创造机会。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打了一次胜仗之后,有人去问他,假使有机会,他想不想把第二个城市攻占。“什么?”他怒吼起来,“机会!机会是我自己制造的!”世界上真正缺少的,就是那些能够制造机会的人。我们有些人总是有点眼高手低,他们希冀一个突然的机遇把自己从地狱送到天堂,眨眼之间便具有了值得大肆炫耀的工作,一夜之间就会一举成名。他们往往为着一心要摘取远处的玫瑰,而将近在脚下的菊花踏坏了,他们忘记了大事业要从小处着手。事实上,会利用机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把机会奉为神明的人,他们从没把希望寄托在机遇上,他们知道,大事业是从小处开始的,“天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他们明白,一砖一木垒起来的楼房才有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一条成形的道路。他们相信,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实在,也是最可靠的。
有一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胜利的时机。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却是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心人。那些成大事的人不但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会。
第五篇: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的党员父亲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的党员父亲
父亲1946年入党时,还在山东革命老区,全国还未完全解放,党的工作时刻受到来自敌人的威胁。20岁的他担任了乡党委书记。当时党员开会都是在半夜秘密召开,散会时还不能一块儿走,相互之间不得见面,可见当时的形势何等严峻。然而正是这种险恶的环境,才真正锻炼了父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过硬的素质和党性!
1950年,父亲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穿上军装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区委干部,他想到前线需要更多的英勇战士,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动员了30余名区里的优秀青年一同去了朝鲜,一入伍就任排长的他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数次立功受奖,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朝鲜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一两辣子面,三两高梁面。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斗志。也正是因为当时恶劣的饮食条件和战斗环境,使父亲患上了终生备受折磨的胃病,并最终因此病离开人世。
当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父亲被部队送回国上了3年的速成中学,幸福地扫了盲,这也是他一生的最高学历。
1963年周总理提出抽调20万军队干部支援边穷地区,当时军队干部的待遇远远高于地方,但父亲没有犹豫,坚决服从了组织安排。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是提出尽量分到靠铁路近一点的地方,以方便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然而最后连这点愿望也没能实现。
当年他分到湖北省谷城县,报到时,因为火车只通到襄樊,还得转乘汽车到县城边上,再雇辆板车拖上全部家当,走了十几里路才赶到县城的工作单位。那时父亲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交通条件又差,经济条件又不好,20多年里,他仅仅只有一次回山东老家探望父母。但我从未听到过他有什么怨言。
1968年父亲被安排到卫生院当院长,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从上任第三天开始就被打为走资派,戴高帽、挨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至今我仍然清楚记得,年幼的我常常爬在窗户上,偷看父亲戴着一顶一米多高的帽子被批斗的情景。但父亲始终不改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记得那时在家里,他经常在吃饭前带着一家人面对毛主席画像,背诵毛主席语录,他这样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决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走的形式。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惊呆了,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1983年父亲接近60岁了,即将退居二线。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在他退居二线后继续担任二线职务,但他坚决要s一退到底#炕再担任任何职务直到离休。?86年父亲得知自己身患胃癌之后,为了节省单位宝贵的经费,除动手术期间外,坚持不住院,而由我的母亲和妹妹们在家中照料,甚至去世前对他的急救都是在家中进行的。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和妹妹在深夜里冒着寒风,跑着到医院去为父亲取急救用的氧气和药品的情景。
父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86年他离休时一个月只有120多块钱的工资。当时在部队担任连长的我工资已高过他许多。一个工龄40年、党龄40年的离休干部,待遇竟低于工作才10年的儿子。但父亲却从无怨言,我想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因为他具有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党性修养。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他除了用自己朴素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教育我之外,从未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他总是对我说:“要服务组织、服务领导,做好工作。”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他的优秀品质,过硬的党性,让我始终铭记在心。在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常常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父亲作比较,虽然我也是20岁时就入党,工龄也有30年了,可是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与父亲当时的情况相比,可用“天壤之别”四个字来形容。
父亲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的行为、作风、品质,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映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想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做好,没有任何理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诚恳待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才不愧于九泉之下的父亲,才对得住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