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5篇

时间:2019-05-14 05: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

第一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我市物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积极作用,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创建宜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物业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2012年,全市建立服务规范、管理有序、环境优良、和谐文明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中心城区社区(院落)物业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全市1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率60%,基本实现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

(二)2013年,全市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区域行政监管职责得到落实、社会基层治理明显加强、业主民主管理进一步优化、物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加强业主大会建设

(一)明确推进主体。区(市)县政府要将业主大会建设及其业主委员会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工作内容,明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组织推进物业管理区域业主大会建设。房管部门要加强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促进物业管理活动依法、有序开展。

(二)明确工作任务。区(市)县政府按照“应建尽建”的要求,对符合业主大会设立条件的建筑区划,督促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业主依法设立业主大会,并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

(三)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区(市)县政府要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为主要对象的工作目标年度考核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业主大会设立率2012年达60%,2013年达80%。市目标督查部门要会同市房管部门加强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和管理。

三、加强安全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加强房屋结构安全监管。房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物业管理区域房屋结构安全实施严格管理;监督物业服务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报告。

(二)预防和处理违法建设行为。市规划部门负责加强对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行为的有效预防和处理。

对物业管理区域违法建设、违法改变房屋用途及侵占公共场地等行为,由物业服务机构、业主委员会或相关业主向规划部门报告,同时书面告知当地街道办事处;规划部门应及时依法查处。

对尚未依法整改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规划部门书面告知房管、工商、民政部门,暂缓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房屋租赁备案登记、房屋抵押登记、工商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和社会组织登记。

其它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行为,由其他区(市)县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负责预防和查处。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房管部门要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租赁市场监管,有效制止违规群租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流动人口的管理,指导、督促物业服务机构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防范工作,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区(市)县政府要在人防、技防、物防、消防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发生重大社会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的,房管部门要对相关物业服务企业依法撤销资质。

四、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基层民主管理

(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市民政部门要指导区(市)县政府设立便于实施物业管理的居民自治单元,夯实社会基层治理基础。在符合社区建设相关条件的区域设立社区,选举居(村)民委员会;居民户数达不到一定规模不便于设立社区的,按照居民小组尽量与物业管理区域相一致的原则,建立居(村)民小组。居(村)民委员会成员、居(村)民小组组长为物业管理区域业主的,可推荐为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参加选举。

(二)强化物业管理区域业主民主管理。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指导辖区内业主委员会按照市房管部门制定的管理规约示范文本,制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管理规约,强化业主民主管理意识。业主委员会应依法开展工作;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按《条例》规定筹集,具体费用标准由业主大会决定或在管理规约中明确规定。

(三)建立三级纠纷调解体系。区(市)县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社区、街道、区(市)县三级物业管理纠纷调解体系,将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市司法部门指导建立健全覆盖物业管理区域的人民调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

五、强化物业服务机构行政监管

(一)建立辖区沟通协调机制。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有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机构等参加的社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及时解决辖区内的物业管理矛盾和问题。

(二)建立属地检查通报制度。市房管部门要指导区(市)县房管部门加强对物业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征求规划、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的意见,定期组织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将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纳入物业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项目招投标、行业评优、信用等级评估等体系。

(三)加强物业服务活动监督。市房管部门、各区(市)县政府要加强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房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物业服务机构将其依法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开展经营所得收入的分配、使用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定期公布。

(四)加强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监管。市房管部门要建立物业服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通过建立健全执业名册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物业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

(五)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市房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区(市)县房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切实做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核,加强资质条件保持及从业行为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竞争有序的物业服务招投标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市场监管,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六、优化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环境

(一)制定物业服务等级标准。市房管部门牵头研究制定物业服务等级标准,使物业服务费用可按物业类型、企业资质、市场环境、业主服务需求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有序调整。

(二)建立质价相符的定价机制。市发改委牵头、房管部门配合,负责研究建立城乡统筹、科学合理的物业服务定价机制,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的市场化水平。住宅物业实行等级服务收费;商品住宅(不含别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及保障性住房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指导价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房管部门定期公布。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内调整物业服务费用标准的,应当符合调价程序规定的内容。商品住宅(含别墅)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机构协商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三)将物业服务行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管理。市商务、房管等相关部门将物业服务行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管理,进一步优化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环境。

(四)制定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市房管、商务、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和扶持物业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和行业规范服务等扶持政策。支持物业服务机构组建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标准制定、行业统计检测等工作。

七、加强社区(院落)改造和物业管理

(一)完善社区(院落)公共设施配套。区(市)县政府要将社区(院落)改造纳入本

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完善社区(院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改善社区(院落)的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提升社区(院落)形象。

(二)加强社区(院落)物业管理。区(市)县政府要积极推行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制度,解决“无物管、无门卫、无管理组织”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社区(院落)的物业管理。

(三)探索建立社区(院落)长效管理机制。区(市)县政府要探索建立社区(院落)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资金等,构建社区(院落)长效管理机制。

本意见所指物业服务机构是指依法具有资质证书的物业服务企业和取得名录证书的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意见,制定实施细则。

本意见由市城乡房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成办发〔2008〕55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 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和《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

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 1 —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2 —

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

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推动我市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根据有关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由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工投公司)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我市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对担保机构贷款担保奖励。

第三条(适用范围)税收解缴关系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规模以上企业,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的流动资金贷款,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遵循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我市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二)充分发挥贴息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择优扶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 3 — 为目标,推进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和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第五条(支持重点)(一)重灾区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二)生产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重要物资的规模以上企业;(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企业;(四)年内由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第六条(申报、审核和审定、拨付)(一)申报:在有效期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各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向市经委申报;企业也可直接向市经委申报;企业申报时按要求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二)审核和审定:由市经委通过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对企业的贴息申报进行审核,上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审定。

(三)对经审定合格的企业由市经委下达贴息资金计划,市工投公司依据市经委的贴息资金计划,3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拨付贴息资金。

第七条(计算、标准)(一)贴息计算:只对企业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银行贷款实际支付息金部分计算贴息资金。

— 4 —(二)贴息标准:对重灾区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重要物资的规模以上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企业、年内由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按照实际支付贷款息金的70%给予贴息,单户企业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其他工业企业按照实际支付贷款息金的50%给予贴息,单户企业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

(三)对已享受国家、省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的企业,所享受的政策优于本政策的,不再享受本政策;如未达到本政策标准的,补足差额部分。

第八条(资金管理)对享受贴息支持的企业,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保证企业新增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对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套取贴息专项资金的,经查实后,取消企业享受贴息的资格,追缴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担保奖励)鼓励民营担保公司对工业企业贷款给予担保,在继续执行“成都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成财外〔2006〕69号文)的基础上,对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为工业企业新增贷款提供担保且担保费收取标准低于3%(含3%)

— 5 — 的民营担保公司,按其新增担保额给予0.5%的奖励。

担保奖励可与贴息同步申报,其申报、审核和审定、拨付流程以及资金管理等与贷款贴息相同。

第十条(贯彻措施)各区(市)县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本办法制定具体贯彻措施和配套政策。

第十一条(解释机关)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

— 6 —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

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鼓励我市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加大投入,支持企业灾后重建项目尽快实现达产,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结合成都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由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工投公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我市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目贷款贴息。

第三条(适用范围)企业税收解缴关系、项目实施地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达产的灾后重建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项目、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遵循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我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7 —(二)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支持企业灾后重建项目尽快实现达产,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

(三)市委、市政府决定支持的项目给予特殊支持。第五条(贴息标准)(一)对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技术改造达产项目发生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年期贴息。

(二)企业灾后重建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项目,按贷款年利率6%给予贴息。贴息资金安排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三)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项目,按贷款年利率4%给予贴息,贴息资金安排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对已按《成都市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成办发〔2007〕57号)全额享受支持的项目,不再享受本政策。未全额享受支持的项目,可按本政策补足差额部分。

第六条(申报条件)(一)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三)项目实现达产;— 8 —(四)项目已取得银行贷款。第七条(申报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二)项目备案(审批或核准)文件的复印件;(三)项目达产报告;(四)成都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表;(五)企业贷款的相关凭证(经办银行出具的项目贷款合同、贷款拨付单、结息清单等复印件)。

第八条(申报程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各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向市经委申报;企业也可直接向市经委申报。市经委对申报项目初审后,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审定。

第九条(资金拨付)对经审定确定支持的项目,由市经委下达贴息资金计划。市工投公司依据市经委下达的贴息资金计划,在3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拨付到项目业主。企业收到专项资金后,作冲减本项目财务费用处理。

第十条(管理职责)对享受贴息支持的企业,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贷款项

— 9 — 目的监督,对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套取贴息专项资金的企业,经查实后,取消其享受贴息的资格,追缴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贯彻措施)各区(市)县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贯彻措施。

第十二条(解释机关)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

主题词:工业 企业 贷款 贴息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成都警备区,市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6月26日

(共印155份)

第三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就业工作的意见

标题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就业工作的意见 发文日期 2004-12-10 是否有效 有效

文号 成办发〔2004〕210号 失效日期 2011-12-0

5生效日期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就业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就业率,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加大组织推动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推进社区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进一步健全各级社区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就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市每年至少3万人实现社区就业。

二、夯实基础,建好社区就业网络

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推进社区就业工作的基层工作机构和主要力量。要继续按照市编委成机编〔2003〕4号文的要求,加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设。到2005年底,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要全部达到“五统一”、“六落实”的标准。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建立台帐,准确记载和统计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再就业特别是灵活就业的情况,做到“五清四到位”(下岗原因清、家庭情况清、就业需求清、基本特点清、安置结果清;走访到位、关心到位、指导到位、安置到位)。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2006年年底前“充分就业社区”要达到社区总数的90%。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市和区(市)县的招工求职信息要同时在街道社区发布。

三、拓宽思路,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实际表明,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重点在社区服务业。要拓宽思路,在社区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内单位后勤服务等方面寻找和挖掘就业增长点。要掌握辖区内单位的用工情况,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市政府93号令的规定执行空岗申报,办理招工简章和人员录用的备案手续,收集更多的就业岗位。兴办更多社区就业实体,开发更多社区灵活就业岗位。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要及时为他们寻找和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培训,积极帮助他们争取小额担保贷款,通过造就“小老板”,开办小企业和社区就业实体,创造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四、强化措施,落实优惠政策

为促进就业,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再就业优惠政策,要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开展培训咨询、上门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再就业扶持

1政策。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办理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费减免手续,提供便捷服务。对经过创业培训和符合创业条件及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反担保门坎,对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的应取消反担保,确需提供反担保的,反担保比例不超过贷款额的30%。要积极创建信用社区,建立完善的社区信用担保机制,通过信用社区提供反担保。对符合享受社保补贴条件的人员和单位,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申请和给予补贴。对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由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统一申报办理,及时补贴到用人单位或个人。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发给《再就业优惠证》。对持《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的人员,培训机构为其提供了免费培训的,经同级就业局和财政局审核后,由再就业资金给予分段补贴,培训合格结业时补贴培训费的70%,成功就业后再补贴30%;职业介绍补贴仍按省规定的标准执行。

五、督促检查,确保完成责任目标

各区(市)县要采取有力措施,对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成府发〔2001〕211号)要求,对社区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责任体系、工作制度、工作成效、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一次自查,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市劳动保障局对各区(市)县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坚持和完善社区就业季度统计报表制度,市劳动保障局要按季通报各区(市)县社区就业进展情况,组织交流先进经验。市政府目督办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日

第四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关于进一步加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并完善工作职责。

二、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是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规划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市民政局备案。加大对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处置、协调等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在当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由当地民政部门派员值守。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力度。指导督促街道(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分类处置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予以救治;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做好引导、护送工作;积极开展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做好预防困难群众流浪、再次流浪及回归安置工作。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开放式救助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二)市民政局是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指导、督查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完善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救助措施。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并派员值守,做好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发现、监督和派遣工作。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工作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

职责。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原则,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收、救助工作。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进行安置。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和温馨提示卡。

(三)市公安局要加强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工作。负责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营利(包括在机动车道上穿梭乞讨)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求助。协助医疗机构做好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作用,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和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鉴定、查询、查证工作。

(四)市城管局要支持市民政局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运用数字化城管网络和要求城管人员与市民政局有关人员共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教育、制止、纠正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助市民政局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温馨提示卡。

(五)市卫生局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市级新闻单位要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我市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确认个人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平台。

(七)市政府目督办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市财政局负责市本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指导区(市)县财政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九)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地方立法的调研工作。依法受理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

(十)市司法局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涉及法律事务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市教育局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流浪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协助市民政局做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师的培训、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十二)市交委要协助市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或所在单位提供购票和进出站服务。

(十三)市民宗局要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和稳定工作。配合做好与有关地区民族、宗教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少数民族语种翻译。

(十四)市残联要协助市民政局做好残疾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查证工作。支持市民政局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开展流浪残疾儿童康复、培训、安置工作。

(十五)市政府北站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一)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巡查、督查情况及时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

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救助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要求,未建立救助管理站的区(市)县,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救助管理站,做到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市民政局要在火车北站设立全天候救助咨询服务点,办公地点由市政府北站办提供。

(四)市民政局要加强与省内市(州)和外省市合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救助对象返乡安置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外出流浪乞讨。

(五)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形成“群防群助”的服务网络。鼓励、支持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参与服务良性发展。

(六)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五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并完善工作职责。

二、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是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规划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市民政局备案。加大对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处置、协调等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在当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由当地民政部门派员值守。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力度。指导督促街道(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分类处置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予以救治;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做好引导、护送工作;积极开展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做好预防困难群众流浪、再次流浪及回归安置工作。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开放式救助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二)市民政局是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指导、督查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完善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救助措施。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并派员值守,做好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发现、监督和派遣工作。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工作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原则,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收、救助工作。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进行安置。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和温馨提示卡。

(三)市公安局要加强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工作。负责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营利(包括在机动车道上穿梭乞讨)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求助。协助医疗机构做好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作用,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和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鉴定、查询、查证工作。

(四)市城管局要支持市民政局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运用数字化城管网络和要求城管人员与市民政局有关人员共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教育、制止、纠正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助市民政局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温馨提示卡。

(五)市卫生局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市级新闻单位要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我市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确认个人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平台。

(七)市政府目督办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市财政局负责市本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指导区(市)县财政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九)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地方立法的调研工作。依法受理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

(十)市司法局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涉及法律事务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市教育局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流浪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协助市民政局做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师的培训、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十二)市交委要协助市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或所在单位提供购票和进出站服务。

(十三)市民宗局要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和稳定工作。配合做好与有关地区民族、宗教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少数民族语种翻译。

(十四)市残联要协助市民政局做好残疾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查证工作。支持市民政局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开展流浪残疾儿童康复、培训、安置工作。

(十五)市政府北站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一)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巡查、督查情况及时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救助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要求,未建立救助管理站的区(市)县,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救助管理站,做到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市民政局要在火车北站设立全天候救助咨询服务点,办公地点由市政府北站办提供。

(四)市民政局要加强与省内市(州)和外省市合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救助对象返乡安置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外出流浪乞讨。

(五)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形成“群防群助”的服务网络。鼓励、支持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参与服务良性发展。

(六)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下载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