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范文模版)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如何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并提出相应对策: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化,充分利用政府调控。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化;政府调控
一、导言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破坏的解决方法时就已经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这里马克思提到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这恰恰正是当今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社会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专门讨论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提出要进行废弃物、排泄物再利用,使“生产废料再转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使排泄物再回到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这是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最早萌芽,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依靠科学进步和工艺改进对废物进行再利用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前人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确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根据具体国情,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众所周知,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我国的国土状况却不是最好的。据统计:我国70%的国土面积每年受东亚季风的强烈影响,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35%的国土面积受到土壤侵蚀和荒漠化,3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区、荒漠区,30%的耕地面积为酸性土壤,20%的耕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或海水入侵,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中国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83倍。在这种毫无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我国众多人口又使得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从而导致我国的平均综合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二)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整体不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严重破坏,如森林退化,草地、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和荒漠化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减退;自然灾害频率加大且危害程度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黄河断流,长江等水系的洪涝灾害,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以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严重。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人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条件,治理水平都无法跟上污染速度,我国正在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
像我国目前的粗放型“原料-产品-废料”传统生产模式的“三废”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而“原料-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发展的又不够成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一般而言,如果注重经济发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则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财富的积累。因此,我们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在经济得以适度增长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生态环境不惨遭破坏,使得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
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目标
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同时,资源、能源供应紧缺,价格上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逐渐使人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适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循环经济
应运而生。
一些发达国家以3R原则①为基础发展和实行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已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解决由后工业化和消费性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也仍然偏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向工业化快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依赖于发展循环经济,才有助于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将循环经济作为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缓解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消费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包括物质在经济系统的不断循环以及物质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它立足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整体内,强调系统整体最优,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生产环节。鉴于产业系统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和经济整个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
二)发展产业生态化
1、发展产业生态化的背景
在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到1992年《21世纪议程》的制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由一种口号转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的开始。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利可图,企业就必须提供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要求,把生态学原理引入工业生产体系中,模拟生态系统功能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耗、低(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这种工业体系被称为“工业共生体系”或“生态工业园”。
之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生态工业园区。
2、实施产业生态化的策略
(1)环境成本内部化所谓环境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于破坏环境而形成的成本,包括:环境破坏造成的当前福利损失;治理环境所需的成本和费用;环境破坏给子孙后代造成的福利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科斯定理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市场将外部效果转化为内部效果,也就是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即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中,消除其外部性。主要方法是界定环境资产的所有权,通过市场化产权协议的办法,使环境资本产权化,合理确定土地、矿产、森林等环境资产的价格,充分补偿资源和环境成本,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总体福利。
我国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大力宣传,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加大污染处罚力度,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使企业将环境成本计入其产品成本中。从长远角度看,环境成本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为随着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认可度的提高,产品的销量得到保证,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声誉,为企业带来无形收益。
(2)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促使企业节能减排①财税调控目前我国一方面水、电、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严重紧缺,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资源市场价格低,造成严重浪费。资源利用不充分,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收取高额的环境污染费,以抑制污染行为。为了控制环境污染,也可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税率。污染越轻,税率越低。一旦污染超过某一规定值,企业将支付高额的税费。
②建立“碳信贷”的排放交易制度“碳信贷”是指企业可以把自己的减排量拿到市场上在企业间进行出售,卖出减排量的一方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买入减排量的企业也可以避免因无法完成减排量而遭到处罚,充分体现了“谁环保谁受益”的原则。
③设立碳基金和减排基金
碳基金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用于咨询节能技术和购买节能设备,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减排既定目标。
减排基金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实行有效减排技术的推广、企业环保项目的实验和减排项目的实行服务,目的是强化企业减排温室气体的意识,增强企业减排主动性。
④优惠信贷、鼓励环保
政府可以对环保项目或绿色产品提供优惠贷款,通过信贷杠杆,鼓励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企业用于防治污染和废物回收利用的资金,可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
努力将节能环保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使节能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3)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入生态文化的内容,塑造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绿色企业文化。我国企业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生态,实施绿色企业文化战略,进行绿色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绿色产品的要求,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加强政府调控,促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1、合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进行合理调控。首先,鼓励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增长遵循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原则;通过征收资源税、污染罚款等方式来促进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同步进行。企业应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组织经济活动,安排生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工业。调整投资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防治污染。最后,逐步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我国现有的政策计划不足以满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协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和谐发展问题。
2、科教兴国,发展科学技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也迅速飞跃。
伴随而来的是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从长远看,有形的资源和资本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要寻求协调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知识和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工业,达到高效、低耗、低污染和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发动公众参与等手段,提高整个民族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企业清洁生产,个人绿色消费。提高环境意识不能只局限于少数的研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环境科学人员,而必须渗透到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的大力宣传,提高公众整体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迎接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顺应世界经济的绿色潮流。
注释:
①“3R”原则即资源消耗的减量化.Reduce、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产品再利用.Reuse、废弃后的废物资源再循环.Recycle。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2)[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4):8-11.[4]黄志斌,王晓华.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4(3):7-8.[5]李敏,韦鹤平.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3-25.
第二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魏雪2011级经济学基地班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七成多。“三农”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安全关系重大。农民现在是我国国民的主体,没有农业的发达,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我们整个国家就谈不上发达,谈不上富裕,谈不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要切实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将在探讨“三农”问题的影响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运用供给、需求和价格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七成多。“三农”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安全关系重大。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三农”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将日益严重;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不足,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问题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三农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基层政权的稳定。我国现在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已沦为我国社会的底层,由“三农”问题引起的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腐化,以激起众怒,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社会的治安稳定。“三农”问题也影响到农民权利的实现,不符合国际社会对人权的要求,农民工工资拖欠,社会福利无法共享,将影响农民创造力的发挥。农民是我国国民的主体,没有农业的发达,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我们整个国家就谈不上发达,谈不上富裕,谈不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要切实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产生并不是由“三农”自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国家倾斜的发展战略政策偏差所引起的。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能靠其自身。建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新世纪出台了九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致力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下面,我将就“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别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及解决办法。农业
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供给不足和农产品竞争力两个方面。
粮食供给方面,我国的国产粮食供给不足。首先,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城市用地增多、不合理使用土地造成土地退化等原因,耕地减少,耕作面积下降;其次,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生产季节性明显,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产出有限;其次,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需求弹性小,需求量不会因收入的增减而有大幅度变化,收益相对较少且相对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最后,农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产品差别,农产品市场是
完全竞争市场,难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利润,农民获利空间不大,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会大幅度提高反而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等生活方式。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供给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粮食供给不足,首先要加大政府投资,发展农业科技;其次,实现农产品这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运行;再次,由供给定律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从这一点出发,政府可以采取价格政策,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益。农产品竞争力方面,国内农产品由于政府调控价格,市场化运营不明显,竞争力不明显。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国际竞争方面。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我国出口农产品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才能立足世界。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价格上竞争力比较低。我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低,从而造成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且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加之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造成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国家对农业改革方面投资不足,地方政府不规范收费等形成较高的成本外支出,造成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高。对此,应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村
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村环境问题两方面。
非农产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驾马车,在某种程度上,非农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方面。而如今非农产业面临着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不高、粗放经营、市场服务水平有限等问题。非农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所面对的市场一般来说都是垄断竞争市场,获利远高于农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协调发展。为促进非农产业更好地发展,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其适应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现有非农产业的产业化经营。
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人居环境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可持续性。由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开采能增加的效益已寥寥无几,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土地面积。治理农业污染,增加土壤肥力,以提高单产。工业污染主要是源于非农产业,而非农产业之所以排放污染物,是源于净化处理成本太高,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此,应加强污物排放的立法工作及政府监管,促进环境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比如,建沼气池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农村也逐步出现了民主发展倒退、停顿等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增强民主政治意识,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民
农民问题主要在于农民各项权利得不到保障。主要是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发言权。
农民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拥有和使用土地的权利遭到侵犯,获得其他生产资料的权利不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出现了“同工不同酬,同伤不同赔”等现象。为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土地征用政策,保障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劳动者报酬方面,实行最低工资法,将农民工的工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并制定完善劳动法,以保障农民权利。
农民的发展权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由于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且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市少了三年。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文盲中,女性占七成。教育经费方面,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市是农村的1.86倍,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湖北相差10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市是农村的1.92倍,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相差7倍。预算内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小学最低的仅5元,初中仅14元。升学率方面:小学升初中农村比率为91%,城市为100%;升入高中的学生数城乡比为19:1,升入大学(二本以上)的学生数城乡比为35:1.农民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不到保障,意味着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竞争力均比较低下。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长此以往,农民受教育水平将维持原状甚至会下降。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医疗方面,城市人口住院平均花费7000元/人,农村为2000元/人;
农民每年的人均医疗支出为200元。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还应该加强新型医疗合作的推广,运用好福利经济学,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推动公益医疗的发展。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在着较大差异。应该实行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弥补还能够改进的空间,实现帕累托最优。
农民的发言权主要表现在农民代表在人大代表中占比不高。为此,应扩大农民代表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增强广大农民的发言权。
参考资料: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
2、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资料
第三篇:从污染统计数据探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从2008我国污染统计数据探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使我国的污染治理积重难返,产生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在这些环境污染当中, 大气污染,垃圾污染, 水污染以及辐射和噪声的污染最严重, 引发这些污染有很多原因, 可能是由于国家监管力度不够, 也可能受到国外的某些因素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两型社会”,寻求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之路,应从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法制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入手,才能减轻环境污染, 让城市快速发展, 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严峻的环境污染数据对社会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资源;可持续发展;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 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 个百分点。但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具体表现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及大规模的城市化热潮,使中国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洪灾、雪灾、高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据测算,中国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占GDP 的3%~5%,有国外学者认为,若在GDP核算中加入环境变量,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增长甚至可能是负值。由此可见,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相当突出,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现状
面对经济持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创新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可喜变化。但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我国整体污染形势不容乐观,防治工作依然艰巨。
1、水资源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我国水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水污染现象令人震惊。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中度污染,746 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IV~V类水的比例为29.2%,劣Ⅴ类水的比例为23.1%。重点湖库中有39.3% 为劣Ⅴ类水体,90% 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2009 年11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顾问刘鸿亮先生表示,过去30 年内我国被污染的湖泊面积已从135平方公里激增至1.4 万平方公里,被污染的湖泊类型也从城市小湖泊发展到一些大中型湖泊,我国的水污染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
2、水土流失加剧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日积月累,使得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危机。从全国看,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已非常严重。据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有18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 个。据估算,每年因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2]。我国也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面积2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 多亿元。[3]
3、污水排放量巨大
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71.7亿吨,比上年增加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2.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30.0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7.7%,比上年增加6.4%。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0.7万吨,比上年减少4.4%。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7.6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6%,比上年减少10.5%;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3.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4%,比上年减少0.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7.0万吨,比上年减少4.0%。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减少12.9%;生活氨氮排放量9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6.6%,比上年减少1.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据调查,目前我国有一半的城市缺乏生活用水, 而且大部分的水污染都很严重, 在南方的城市缺水现象主要是水污染所导致的。我国重度污染的城市占据了总数的40%。
4、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吨,比上年减少5.9%。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比上年减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烟尘排放量901.6万吨,比上年减少8.6%。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70.7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4.4%,比上年减少13.0%;生活烟尘排放量230.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5.6%,比上年增加7.1%。工业粉尘排放量584.9万吨,比上年减少16.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9.3%和86.5%,分别比上年提高1.9和4.7个百分点。而我国由于大气的污染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8万。
5、城市、农村垃圾快速增长
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5亿吨,县城和建制镇生活垃圾约为7000万吨,全国城镇生活垃圾产生总量达2.2 亿吨;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6、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双重威胁
随着我国新农村制度的不断推进,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可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破坏。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低,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吨和130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平方千米;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配套的基础设施未及时跟上,使得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产生的污染物一般排入周边环境中,出现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再者禽畜养殖产生大量污染,我国每年禽畜粪便产生量约为17.3×108吨[4],大多数养殖场规模和布局未得到合理规划,没有对畜禽粪便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1、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和发展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开始注重国内消费市场,逐步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整体而言,经济仍具有很强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依然较深。很多产业仍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据统计,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在污染的治理上,我们也主要是采取“边污染、边治理”,甚至是“先污染、再治理”环保途径,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治污染的很少。
2、环境立法与执法存在较大缺陷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系日臻完善,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法律支撑和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仍然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立法理念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主要表现在立法中始终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重结果轻过程,重污染防治轻生态资源保护,对于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没有适当的条款予以积极引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原来不引人注意的的污染形态逐渐显现出来,有的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如汽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现行环境法对此规定的甚少。此外,我国环保法律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立法空白,立法的这种不健全状况客观上导致非法排污猖獗,环境污染失控。[5] 其次,环保执法环境欠佳。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重大项目论证决策时,有意无意的忽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做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决策。同时,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的行为,环境执法缺乏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手段。普遍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情形,当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守法成本时,企业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公众环保意识需要逐步加强
多数民众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整体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缺乏保护环境的紧迫感,环保观念淡漠,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点。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常常缺乏环保意识,乱丢果皮、乱倒垃圾、乱泼污水现象屡禁不止,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部分社区环境的真实写照。乡村居民一般更少关心环境问题,除非是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危及到其自身的生命与健康,才会引起重视。
4、发达国家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外国污染产业转移到国内可分为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直接转移就是把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系统直接转移到产业接受国。由于其所转移技术的先进性,因而对产业接受国环境损害较小。所谓间接转移,就是发达国家减少或停止生产污染密集型产品,转向发展中国家购买这些产品,却不将先进技术转让给后者,而后者用落后技术生产这些产品,就会对本国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并且,发达国家在大量购买发展中国家污染密集型产品时,却不愿将其有关先进的环保技术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后者。在此次世界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虽然将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对一些关键性技术仍然采取封锁政策。
三、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若干对策
1、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大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国家应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人们一切工作生活中,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行动。增强“生态是最稀缺资源,环境是最宝贵财富”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德情操,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6]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阶段靠资本推动的粗放型经济,成本过高,消耗过大,使得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抓住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的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依法加大我国科技资源整合和原始创新力度,完善自主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按照市场最优化原则,激发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热情,力争相关产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提高效益、降 低能耗和保护环境基础上,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为符合新型工业化条件的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以及重点行业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统筹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改变由于“政策倾斜”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状况[7]。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8]。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资源消耗过度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国开始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而循环经济由于其自身特有的“资源化、循环化、高效化、清洁化”优势,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从经济利益角度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使企业和家庭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重复利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应加大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减少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把废物转化为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排放的无害化,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手段,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4、健全相关环保法制 环保新法年年有,环境污染日益重,表明在粗放式立法下,我国生态环境立法自身存在缺陷。建设“两型社会”,完善立法是关键。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保护立法是一个综合的法律体系,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环保法治建设的始终。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预防污染、污染者负担、经济效率、污染综合控制等原则,在环境基本法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立法,建立由环境基本法、单项实体法、程序法等构成的完整法律体系[9]。通过立法赋予环保主管部门更强有力、可操作的手段,使环保部门有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落实国家环保法律和政策规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监督,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5、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护“绿色”,是对传统消费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后的一种更为理性的现代消费方式。通常,绿色消费秉持适度消费理念,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绿色消费成为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工作切入点和重要着力点。在引导和提倡绿色消费方面,政府一方面可以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的理念,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倡导公众从小事开始“绿色”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税收、价格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加快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市场的对接,形成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消费发展,最终实现全社会绿色消费模式的合理构建,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0]。
参考文献:
[1]吴晓青.把握水污染治理的重大战略机遇[J].建设科技,2009.23 [2]姚润丰.全国水土流失180万平方公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5 [3]张传玖.何时缚住“沙龙”.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2000.2 [4]耿保江.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 [5]方红舟.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6]方行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新探[J].经济学家,2011,2 [7]盛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湖湘论坛,2 009.1 [8]王会娟.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对策[J].北方环境,2011.4 [9]韩海.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 [10]黄晓丽.浅析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环保论坛,2011,3
第四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
第五篇:试论从经济法角度浅析如何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尤其是资源节约利用之间找到和谐的发展模式是目 前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省能源和清洁开发能源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低碳经济”就应运而生。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质和核心就是节能减排,即通过技术的创新、新能源的开发等减少高碳能资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低碳经济是在因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产生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下提出的。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让人们认识到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如 何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先进的能源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一国乃至全球环境保护的问题,而已经上升到如何维护一国资源安全的国家安全 性战略问题。当前,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成为新的国家安全指标。
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这个词,而又因为在2009年通过《气候比变化法案》,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对二 氧化碳进行正式立法的国家。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将“低碳经济”正式纳入调整经济发展策略的范围,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并于2009年 6月28日正式通过美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即《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标志着美国也将“低碳经济”纳入到经济安全战略地位。而2009 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无疑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低碳热潮。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全球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而中国国内目前也面临着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而每年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计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强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无疑会是能源的竞争,谁掌握能源 的主动权谁就掌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具有战略性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再次,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并且要求把节约能源 作为基本国策,而低碳经济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污染的排放为主要发展模式,所以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保障作用。
三、从经济法学角度分析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措施,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 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的方式,必然需要经济法从市场主 体、市场秩序、宏观调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其加以调整,保障低碳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所以经济法可以调节低碳经济,同时低碳经济也需要经济法加以规 范和制约。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主要是通过公权力和私权力干预调整的方式进行的,下面就以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的方式作为主线分析如何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
(一)公权力干预调整的方式
公权力干预调整的方式是经济法主要的调整方式,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令性调整方法;二是指导性调整方法。
1.以指令性调整方式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
指令性调整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国家发布法律法规,对经济关系中相对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进行强制性规定,相对人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的调整方式。对于低碳经济来说,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但与发 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立法经验,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低碳经济立法体系。而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立法的特点是 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法领域对其加以规制,而在对经济关系起调节作用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第一,从宏观调控法方面来说,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的冲突,所以低碳经济需要国家从总体上 对其加以干预。具体而言,从计划法上,制定有关低碳经济的发展计划,完善低碳经济预算资金的筹集、取得、使用和监管制度,以及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的统 计分析和统计监管,为国家进行客观的决策和监督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其次,从财政法方面来说,可以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碳税通过对燃 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西方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 代已经开始对相关的碳排放问题征税,比如丹麦、瑞典、挪威征收的二氧化碳税,荷兰征收的燃料税、石油产品税等,二氧化碳碳税的征收不仅有利于减少国内的碳 元素的排放量,而且有利于防止境外污染向境内的转移以及履行我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保障低碳经济的正常发展;再次,从金融监管法方面来说,通过金融手段对 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和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对低碳减排等新兴技术加以投资方面的调节,优化低碳产业的投资途径,为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先提供融资的环境,提高公众 对低碳减排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加快减排节能技术的发展,对通过证劵市场融资的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严格进行限制,并且积极完善相关的保险制度,尤其是环境责 任险的制度,提高企业发展低碳产业的积极性;第三,从产业法方面来说,加大对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投入,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产业计划,调整产业结 构,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并积极促进企业内部的相关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产品的升级,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 置。
第二,从市场规制法方面来说,“由于市场在自行运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垄断的存在、市场的不普遍性、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外部性问题、市场 运作存在成本、存在经济周期,最终导致市场失灵。市场规制法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4)而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地区之间的环境资源争夺 的情况日益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环境问题相要挟的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性保护主义势必会造成经济的不健康发展,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 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阻碍,所以就需要国家从市场规制法方面对其加以调整。具体而言,从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 来说,保护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正当竞争行为,避免拿低碳经济作为幌子,实行绿色壁垒以及地方保护,避免某个行业形成以低碳经济作为掩盖外衣的垄断,促进低 碳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2.以指导性调整的方式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
经济公权介入调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指导性调整方法,是指“国家机关为引导公民和法人的经济活动符合某种特定的经济干预目标而实施的非强制性的 调整方法。”(5)主要是政府以指导、劝诫、建议等方式对某种经济关系进行相应的调节,相比于“指令性的调节方式”来说,指导性的调整方式一般不具有强制 性。首先,低碳经济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词汇,对于公众来说是相对陌生的,政府可以运用媒体等手段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在制定相应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 后,可以加强对公民进行相关的普法教育,尽快让公众熟悉低碳经济以及了解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鼓励公众的个人参与,优化以往的生活方式,节能减 排,形成新的低碳生活模式,并且相应地,对公众的节能减排提供各方面的指导,鼓励公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明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让公众将低碳生活作为一 种生活追求,更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长期贯彻下去。
(二)私权力干预调整的方式
私权力干预调整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作为私法的主体对经济关系所作的调整,而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制度主要是政府采购制度。“政府作为各国国 内最大的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总额一般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消费倾向对市场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消费者有示范作用,所以政府采购的绿化对环境质量的 改善及其环境产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政府在采购的时候应当做到低碳化采购,尽量挑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品,对公众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宣 传作用,并且在采购过程中建立相关低碳化采购的监督机制。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是从法律上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其次要运用行政、经济等各方面的手段加强对低碳经济的 调节,但最重要的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广,让其深入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动整个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元,王继停.“低碳经济”的思维模式――哥本哈根会议掀起全球绿色浪潮.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
[2]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王立宽,谢军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对策.科教文汇.2010(5).
[4]李长健,李伟,易小芳.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之经济法思考.长安大学学报.2007(3).
[5]李昌麒,卢代富主编.经济法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6]李挚萍.经济法的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探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