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根据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山东省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牡丹区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安排部署,制定《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以区农机修配管理站朱海生站长为组长,从各科室抽调4名业务人员组成专门调查小组。结合牡丹区农作物种植特点,从8月28日 开始,对吴店、万福、马岭岗、何楼、吕陵5个乡镇办事处的玉米生产基本条件、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牡丹区环境条件

牡丹区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是菏泽唯一市辖行政区,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系健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为37—68米,平均坡度降为1/8000,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平均气温14.6°C,风向东风,风速2.5m/s,平均降水量105.3mm,空气湿度64%;夏季平均气温在26.1°C,风向南风,风速1.8m/s,平均降水量375.2mm,空气湿度76%;秋季平均气温14.6°C,风向北风,风速1.7m/s,平均降水量125.1mm,空气湿度74%;冬季平均气温1.0°C,风向北风,风速2.6m/s,平均降水量26.0mm,空气湿度69%。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小麦种植面积107.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64万亩。

二、牡丹区玉米种植生产基本情况

8月30日—9月9日,调查组深入到吴店镇、万福办事处、马岭岗镇、何楼办事处、吕陵镇,每个乡镇办事处精选出9个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对玉米种植生产情况和当地群众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统计,5个乡镇办事处土壤质地以砂壤土、粉壤土居多,地块规则,地势平坦,田间道路均为土路,路面最窄处1.5m,最宽处可达3m,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仙玉335、北京连创3号、登海605、东丹60、济锋96、宁丹7号、辽河4号、丹玉13,丹玉335、济丹7号、连玉

16、天大

58、先锋335、中科11,种子质量对种植效果影响起到关键因素。主要耕整地方式为旋耕,栽培模式为平作,种植方法以机械播种为主,部分地块种植方法人工点播,玉米蜡熟时进行收获,收获方式以分段收获和人工收获为主,部分地块为联合收割,秸秆处理方式整体粉碎还田。

因当前季节处于秋季,无法对小麦进行现场实地调查测量,小麦调查表中数据均由牡丹区农业局提供,气候情况数值由牡丹区气象局提供。

三、关键农业机械主要适用性问题及分析

截止2010年底,牡丹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47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总量达到1130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382台;配套农机具20007台(套),配套机具比达到1:

1.77;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86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688台。全区机械耕整地面积106万亩,机耕率达到95%;小麦机收、机播及秸杆还田率都达到96%以上,玉米的机播、秸还田率都达到90%以上,玉米的机收率也超过81%。

1、播种类机械。播种机械主要是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机型以奥龙、郓工为主,玉米播种机主要机型有神禾2BY-3型、农哈哈2BYSF-3型、喜洋洋2BYCF-3型、黑龙江海轮王2BFY-3型等。小麦、玉米播种机械受土质、土壤墒情、天气状况、田间道路等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土壤墒情不好严重影响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田间道路狭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同时配套动力机械的匹配情况影响较大,农机手的操作水平也是影响作业效果的重要因素。播种机的结构、制造质量等因素是影响机具性能的关键因素,据农户反映,机械作业时时常造成杂草缠绕、出现漏播、晾籽和镇压不实等现象。

2、收获类机械。收获机械主要有小麦联合收割机(含背负式、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含背负式、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机型主要以福田4LZ-2.5系列、洛阳中收4YZM-4为主,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以国丰、玉丰4YW-3系列为主。经过多年的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普遍被农户接受,牡丹区小麦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主要受田间道路、地块面积和天气状况等因素制约,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体积大,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狭窄的田间道路、小面积地块作业。小型玉米收获机较适应牡丹区玉米生产需求,但也马力小、割台容易堵塞、作业效率低。农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也是影响作业效果的重要因素。

3、耕整地机械。耕整地机械主要包括深松机、深耕犁、旋耕机等,旋耕机等耕地机械规格型号较多,可与大、中、小型各类动力机械配套,应用范围广,作业效果受土质、土壤墒情、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深松机一般与大中马力拖拉机相配套,同样受土壤墒情、质地、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耕整地机械作业效果受农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影响较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种植观念较重。农民受传统耕作意识影响,习惯于人工收获。加之玉米收获期长,农民抢收的意识不像抢收小麦那样强,使用玉米机收的愿望不像使用小麦联合收获机那样迫切,而且某些收获机械技术不过关,存在碾棒的现象,因此广大农民对于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玉米,还不能完全接受,限制了玉米收获机的广泛应用,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2、天气不利因素的影响。秋季连天阴雨的情况比较多,田间道路泥泞,玉米地较湿,玉米收获机无法下地作业,玉米倒伏等现象严重也影响了玉米收获机的使用。

3、地块规模小且分散。现存的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地块规模小,种植、收获时间不统一,限制了农用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应用。农机手作业时,机组频繁转移地块,不能充分发挥机具效能,造成机械空转运转时间长,农机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先进的农机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严重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据农机户介绍,一台东方红800拖拉机配带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天按工作10-12小时计算,能作业60亩以上,但是在实际作业中被调查的收获机日平均作业面积一般低于60亩,纯工作亩燃油费低的10元,最高的达15元,差别较大。

4、机具适应性不强。现有的机具质量、作业性能等方面与农民的生产要求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前些年由于收获效果不好,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要求,挫伤了农民发展玉米机械化的积极性。

五、对策及建议

1、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要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措施和资金,促使玉米收获机械化生产能够健康发展,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进程。

2、做好宣传示范带动。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试验示范、现场演示会等的示范作用,加强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规范组织实施,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提高认识,提高自觉应用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

3、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适应农艺和农艺适应农机相结合,一方面推动玉米的种植农艺统一,逐步统一标准化,便于实现机械化。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研发适合玉米种植收获农艺的农机产品,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解决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问题。

4、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加快土地合理流转进程,大力推广“农机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分散、独立、家庭式经营向团体、合作、市场化经营转变,促进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牡丹区农机局办公室)

第二篇: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按照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统一安排部署,菏泽市牡丹区、成武、鄄城、东明四县区承担了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的调查工作。在近40天的工作中,菏泽市4个县区共调查了20个乡镇的180个地块。目前,各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全省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为了此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山东省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菏泽市农机局专门制定了《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对调查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时间及组织领导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承担调查工作的4个县区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专车专人专时负责开展调查工作。

从8月25号到10月10号40天时间里,菏泽市4个县区按照调查要求,分别选择了5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45个地块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实地测量、采访座谈、查找资料信息等方法,取得了完整、准确的调查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和收集信息的汇总分析,找出了农机作业适用性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并形成了完整的调查分析报告,圆满完成调查工作任务。

二、菏泽环境条件和主要作物种植模式

(一)环境条件

1、地理人口,菏泽位于东径115。14”—115。46”北纬36。03”—35。28”。处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与苏、豫、皖三省接壤,属中国的中部平原地区。菏泽辖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158个乡镇办事处,人口875万人,面积12238平方公里。

2、气候特点。菏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但是降水分配不均,再加常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不少年份出现灾害性的天气。全市各县区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7.9—2556.9小时,平均气温13。9。C,年平均降水量650mm,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13天。

3、土壤地质。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68-37米。土壤质地多为砂土、壤土、粘土,且分布不规则,三种土质各县区都存在。菏泽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及花卉、林木生长发育。

4、不同作业季的典型环境.不同季节的主要环境特点:春季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较快;夏季高温湿润,常刮东南风,降雨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风向由南转北,降温迅速;冬季雨雪稀少,多刮北风,气候干冷。

菏泽是气象灾害天气的多发地区。旱涝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干旱发生频繁且影响范围大,危害最为严重。暴雨出现的机率也较多,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份,7—8月份最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一般在1.9—2.7天之间,菏泽市属于平原地,暴雨往往引起内涝。霜冻也时有发生,秋季初霜冻平均出现在11月1日,最早10月17日,最晚11月21日。春季终霜冻期平均在4月6日,最早3月17日,最晚4月25日。大风、冰雹近几年出现的机率有变小的趋势。

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三个主要气象因素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

1、气温。菏泽市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8℃,气温年较差27.7℃,极端最低达-16.5℃,极端最高气温40.5℃,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

2、降水。菏泽市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

3、日照。菏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88.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的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月份在2月份。

(二)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

菏泽市是粮食产出大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兼有少量的棉花、花生、大豆、薯类等农作物。现有可耕地面积有124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达93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539万亩。种植模式,为一年两作。小麦和玉米轮换耕作,夏季以小麦种植为主,秋季以玉米种植为主。

1、小麦机械种植模式

小麦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基本实现了耕、种、收全过程机械化。

(1)耕整地方式。玉米收获(机获、人工)后秸秆还田。根据玉米播种需要,进行耕整地(深耕、旋耕)作业。

(2)播种方式。一是常规半精播机械播种,二免耕播种,三是用小麦精播,行距21~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用以上形式播种可达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农艺要求。播种机种类主要有:郓工、奥龙、豪丰、大华等。

(3)收获方式。小麦的机械收获在菏泽已广泛普及,机械收获率达到98.3%.联合收割机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在机收小麦的同时,进行小麦秸切碎还田。如果秸杆量过大或麦茬过高,影响玉米播种作业,可再进行一遍粉碎还田。收割机种类主要有:福田、国丰、大丰、巨明等。

2、玉米机械种植模式

玉米生产的耕、种、管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机械收获率较低。

(1)播种方式。改人工点、套播为玉米贴茬直接机播,在小麦秸杆覆盖的地表上,一次完成玉米播种、化肥深施、镇压等工序。在播种时,根据玉米品种不同,调整株距,行距一般为60厘米,以便于下季玉米机收。播种深度一般为为3~5厘米。播种机主要有:播种机主要有:神禾、农哈哈、海轮王、喜洋洋等。

(2)收获方式。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由于受群众观念、地块小、秋季雨水多、机手收益相对较低、机械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玉米的机械化普及速度较慢,机械收获率仅达到50%左右。

三、关键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主要适用性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菏泽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到2010年底,菏泽市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361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132706台,其中,大型拖拉机达到3552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72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5559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总是达到3643台。农机作业领域已逐步扩大到了小麦、玉米粮食生产耕、种、收全过程。据2010年统计,菏泽市小麦机收、机播及秸杆还田率都达到了98%以上。玉米的机播和秸还田率都达到了95%以上,玉米的机收率也超过了50%。高新农机具的广泛使用,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推广普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些机械由于受气候、墒情、种植规模、农民传统耕作观念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普及使用也受到了限制。从调查的小麦、玉米粮食生产作业的三种主要农业机械(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情况看,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的影响因素较少,普及使用率较高,玉米收获机普及使用率较低。

(一)小麦联合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比较早,机械的整体性能趋于完善,在生产作业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少,只要地况条件、天气条件允许,都能很好了地进行小麦机收作业。

(二)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在保护耕作生产中已广泛使用,影响因素主要是还田秸杆量。如前茬作物玉米秸秆量过多,秸秆粗壮,秸秆粉碎还田后形成很厚的长絮状秸秆层,对播种机工作产生缠绕和拥堵,影响播种质量。

(三)玉米收获机。由于气候、地块、耕作观念、操作技术、机械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普及使用率一直较低。

1、气候因素影响。菏泽市秋季雨水较多,常常出现连阴雨天气。雨水过多,导致土地湿涝严重,收割机无法进地作业,限制了大型机械的使用。

2、地块因素影响。菏泽市土地承包责任制已实行了30多年,土地使用权归农民个人所有,耕作地块零散,没有实现集中统一规模种植,无法进行大面积的集中统一机械收割。而玉米收获机体积大,工作时转弯半径大,再加上频繁转移地块,影响了其作业效率。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机手的收益低,也影响了农民群众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

3、种植方式影响。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不同的种植玉米方式导致玉米种植行距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时要求对行收获,行距不统一,影响了机械收获效果,得不到农民的认可。

4、耕作观念影响。秋季玉米收获期长,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农民习惯于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认为早一天晚一天播种麦种对小麦的生长影响不大,再加上经济条件限制,农民使用机械收获玉米的积极性不高。

5、操作技术影响。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属于高技术复合型农业机械,对机手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相当部分机手没有经过规范的、专业的培训,对机械的性能了解不够,不能正确的操作和调试机具,直接影响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不仅给种地农民带来损失,也影响了机手的收益。

6、机械性能影响。玉米收获机的机械性能不够完善,适用性需进一步提高。目前,玉米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掉棒、破穗率高、秸杆粉碎不彻底等问题,既给农民造成损失,又影响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民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热情。

四、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推进玉米机械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推进玉米机械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宣传和政策鼓励引导。一是要充分发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以及采用试验示范、现场演示、典型带动等方法,向农民宣传、展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优越性,大力营造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玉米种植、收获习惯,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二是通过提高购机比例和实行作业补贴等措施,调动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玉米收获机械。

(三)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为玉米收获大面积连片作业创造条件。

(四)强化农机农艺结合。一方面,提升玉米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鼓励农民实行宽垄密植、标准化行距种植,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以适应主流玉米收获机具的作业,方便玉米收获机械大范围作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要不断提高完善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性能,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发满足特定区域需要的农机产品,推广适用特定行距的玉米收获机,解决玉米玉米种植行距不均的障碍。

(五)加强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机手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和销售商要承担起培训责任,结合所生产销售的机型特点,对农民群众进行专业培训,让农民群众能正确的操作使用机械,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菏泽市农机投诉站)

第三篇:甘肃农业机械的适用性评价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甘肃农业机械的适用性评价探析

作者:陈丽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依照我国农业发展规划的方针政策,并结合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农业机械化现状,论述了农业机械在甘肃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甘肃农业机械的适用性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机装备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148-01 1甘肃农业基本现状

甘肃省位于北纬31°39′~32°31′和东经92°13′~108°46′之间,地处黄河上游,属于内蒙古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区,地貌类型包括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和川陕盆地等,属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气候主要以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总土地面积45.4万km2。全省耕地中山地占64.7%,旱地占79.45%。现有总人口2603.3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2.62%。甘肃的优势在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物种优势。甘肃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等2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甜菜等。调查表明,200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534.7khm2,以小麦为主的夏粮面积1156.3khm2,以玉米为主的秋粮面积1378.3khm2,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69.27∶25.53∶5.2。2 甘肃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甘肃农机装备及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农机装备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农机装备产品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的有效性估计不足,不能适应甘肃农业发展的要求。据调查,到2004年,甘肃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2550kkW,拖拉机37.14万台,各类配套农机具62.21万部,农机总值81亿元,占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1/3。

甘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甘肃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省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配套率低。何国长在甘肃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农业机械总量不足、装备结构不合理,大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比例失调,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比例失调,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失调。其次各地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均衡。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农业机械设施拥有量相对较高,而嘉峪关、临夏、甘南等地的各种农业机械设施拥有量相对偏低。再次农业机械服务和组织性程度薄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4 甘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趋势

甘肃农业机械化应适应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问题,遵循简易实用、灵活多样、廉价、起点高等原则,努力提高甘肃农业机械的适用程度,为甘肃农业的腾飞服务。

4.1 “三农”政策的颁布

党的“三农”政策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战略决策;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将进入一个依法、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紧接着一些惠农支农政策推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开辟了国家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新渠道,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4.2 农村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

随着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应不断适应农业生产,特别是针对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需要,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尽快形成农机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如天水地区的苹果、葡萄、桃等各类果品;甘肃榆中的大棚蔬菜;定西的马铃薯等已发展成为甘肃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4.3 综合经济实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甘肃生产总值达到19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达到7341元。而粮食产量达到8370kt,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在调整改造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6%。可见,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适应性提供机遇。5 甘肃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遇

(1)建设现代农业,急需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向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急需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跨越。

(2)发展节约型农业,迫切需要发展降耗、增效、环保型农机装备。如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机具、实用节水灌溉设施、精确高效施药技术装备等。(3)提升传统技术水平,农机装备技术换代升级迅猛。6 甘肃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农业机械化理应肩负起这一重要的历史重任。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再次农业机械化应当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6.1 新农村建设与甘肃农业机械化

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环境下,首先围绕粮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如在小麦生产中,重点要解决现有小麦播种、收获机械的技术升级改造问题等。其次围绕农民稳定增收,大力发展主要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再次围绕资源持续利用,积极发展保护性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最后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机机械化适应力。

6.2 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政策与甘肃农业机械化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如生产经营体系建设、示范推广体系建设、教育培训体系等。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农机化装备的科技进步。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最后完善投入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甘肃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机装备制造业在支撑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振兴和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芬娥,郭维俊.马国军.甘肃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机化,2007年.[2] 赵洪波,顾明君.浅谈农机装备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年第2期:2-6.[3] 何国长.甘肃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研究.甘肃农业,2009年第03期(总272期).[4] 孙玉贤.促进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社科纵横,2007年3月总第22卷第3期.

第四篇: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三大因素遏制陕西居民消费意愿

-----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一直致力于推进扩大和升级消费,促进经济转型,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坚强保障。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提出一是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这三点要求将是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制定多措并举政策的关键。为真实反映陕西消费市场情况,了解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省局开展了陕西城乡居民消费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由省局统一组织,省局各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实施调查。各调查队调查样本数为50个,其中,城镇和乡村分别调查25个样本,城镇可选取2-3个街道调查,乡村选取2-3个乡镇调查。调查样本县(市、区)分布为关中6个、陕北2个、陕南3个,分别是户县、耀州区、陇县、临渭区、华阴市、蒲城县、宝塔区、略阳县、西乡县、绥德县、洛南县。此次调查样本的选取多为中小县区,经济发达程度中等,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陕西占比较大的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消费水平。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1份,全部收回并均为有效问卷。

(一)调查对象的结构分布

通过对551名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从调查对象性别来看,男性居民略多于女性居民,其中男性292人,占53%,女性259人,占47%;

从调查对象年龄看,中青年居多,其中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14%,30岁至40岁(不含40岁)之间的占20.1%,40岁至50岁(不含50岁)之间的占31.8%,50岁至60岁(不含60岁)之间的占26.5%,60岁以上的占7.6%。

从调查对象职业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占比最大,受访的551人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12.5%,企业人员占15.4%,务农人员占34.1%,个体人员占12.5%,务工人员占18%,退休人员占6.5%,待业人员1.0%。

从调查对象收入来源看,多一半居民为工资性收入,其中选择工资性收入的受访者占53.7%,选择种(养殖)植收入的受访者占27.2%,选择其他的受访者26.3%。

(二)调查结果的城乡差异

1.收入水平反映出乡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5.8%,1000-3000元之间占45.3%,3000元及以上占48.9%;乡村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1.5%,1000-3000元之间占44.7%,3000元及以上占13.8%。

2.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升少降多。在增收调查中,城镇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16.7%,比上年增加占22.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60.5%;乡村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38.9%,比上年增加占24.7%,与上年基本持平占36.4%。

3.城乡居民一致认为物价水平比较高。对物价的感受方面,58.3%的城镇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2.3%认为物价水平很高,29.3%认为物价水平一般;55.3%的乡村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4.9%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8%认为物价水平一般。

4.网购率明显较低。从城镇受访者看,68.1%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27.2%经常网购,4.7%主要在网上购物;从乡村受访者看,92.7%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6.2%经常网购,1.1%主要在网上购物。城镇受访者网购明显多于乡村。综合起来,80.4%的受访者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本次调查对象多是县区级城镇及乡村,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于新兴的商业网购业态,陕西的县乡级网购率明显较低。

5.中央八项规定对调查对象外出就餐带来影响。从城镇受访者看,37.0%外出就餐次数减少,6.9%外出就餐次数增加,56.1%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从乡村受访者看,28.4%外出就餐次数减少,10.2%外出就餐次数增加,61.4%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减少外出就餐,对城镇和乡村受访者的影响区别不大。

6.乡村受访者日常购物方便度低于城镇。对生活用品购买便利程度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89.1%认为方便,2.2%认为不方便,9.1%认为一般;从乡村受访者看,65.5%认为方便,12.7%认为不方便,21.5%认为一般,乡村受访者感到购物不方便度高于城镇。

7、商业网络的触角还需延伸。调查显示,对家具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74.8%的受访者选择在县城购物,20.3%的受访者选择在地级市购物,只有1.1%的受访者选择省会城市购物,另有1.6%的受访者选择乡镇购物。由此可见,随着“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消费政策的实施,家具及家电的销售网络在小城镇及乡村正在逐步建立,给城乡居民购物带来了便利,对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减少。同时,调查还表明,有83.3%乡村居民选择在县城购买家具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乡镇的商业网点还相对较少,发展明显不足,亟需加快对乡镇商业网络的建设。

二、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收入、商品质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三大因素,55.7%受访者选择收入因素,76.2%受访者选择价格因素,59.2%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因素,只有8.5%受访者选择购物环境因素,另有3.8%受访者选择其他因素(主要是注重品牌、根据需要消费)。

影响受访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情况

(一)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间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总体较低。受访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减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访者中55.8%选择收入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在高物价的情况下,而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且难以提高。

调查对象月平均收入占比情况

(二)物价水平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3.6%的受访者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一般,说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的感受都是较高。同时,受访者中76.2%的人选择价格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

物价水平选择情况

(三)质量因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是影响自己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消费环境、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因为担心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减少了正常的消费,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心,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要解决“能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那么首先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整体面上促进增收。其次要促进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水平至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随后快于经济增长。高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增加的收入更多会用来投资。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以后,更多地会将收入用于消费。因此,要高度重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这样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费。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要解决“敢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如果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还不愿意进行消费,都用来储蓄或者投资,那么提振消费的目标依然无从实现。其中敢不敢消费就涉及到社会保障,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看病怕医保不够、养老怕养老金太低、房价太高还要通过储蓄足够的钱来购买,所以只有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得到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宽,才能让人们“敢”消费。

(三)科学建设、严格管理各类消费市场。要解决“愿消费”的问题,除了提高收入,消除后顾之忧外,还要解决产品、服务、环境的质量。很多人往往消费之后,买不到好产品,得不到好服务,受到诚信方面的影响,消费体验差,就会不愿意再去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大家吃的放心,用的放心,消费倾向才会提升。

(四)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发展。一方面,提档升级现有商品市场体系,加快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延伸乡村消费;另一方面,推进乡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乡镇网络使用费用。同时,拓展快递业乡镇业务,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最终形成城市乡村、线上线下齐头发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费,繁荣陕西消费市场。

第五篇: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一、绪言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外出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业竞争非常激烈,影响大学生选择出游的因素又多种多样。有鉴于此,对当今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的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通过沈阳农业大学在校生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得出一系列结论,并在以下篇幅中展开论述。

由于经验不足、调查时间仓促、理论运用不够成熟等因素可能造成调查分析不够精确,与预期结果尚有偏差,为此,我们对读者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再接再厉。

二、大学生旅游的意愿

从大学生闲暇时间分配情况来看,选择外出旅游的占到了23%,较以往几年的数据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学生出游意愿逐渐增强,旅游也与逛街休闲、网上冲浪共同构成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出游时间和出游范围

出游时间方面,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整理,大约27%的大学生选择在节假日出游,47%的选择在寒暑假出游;14%的选择在周末出游。同时我们对出游时间和出游范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出游时间对出游范围的影响,并绘制出如上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闲暇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出游的范围:寒暑假的时间非常充足,因此选择在寒暑假出游的大学生比重最大,他们一般会选择省内省外等远距离旅游,尤其是省内其他城市旅游;周末时间比较仓促,外出旅游的较少,但反常的是,在周末旅游的学生省内其他城市旅游的同学相对较多,可以从侧面说明本市的旅游资源比较缺乏,吸引力不足;节假日时间相对比较充足,选择出游的比重处于寒暑假和周末之间。

四、旅游目的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旅游目的进行调查时围绕教育、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和体育五个方面展开,同时将旅游目的和目的地的选择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图表:

旅游目的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教育

观光

休闲度假

文化

体育

总计

风景名胜

1.27%

15.48%

18.27%

5.33%

1.02%

41.37%

文物古迹

0.51%

9.90%

10.15%

4.31%

0.76%

25.63%

郊区乡村

0.25%

5.33%

6.09%

3.05%

0.00%

14.72%

体育娱乐

0.25%

6.85%

7.36%

2.79%

1.02%

18.27%

总计

2.28%

37.56%

41.88%

15.48%

2.79%

100.00%

依据图表,我们先来进行单因素分析:大学生的出游目的主要有观光(37.56%)和休闲度假(41.88%)两种,其他比重较小;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又以风景名胜区(41.37%)为首选,文物古迹(25.63%)次之。

从两个因素综合来看,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比重最大,达到了18.27%;到风景名胜区进行观光的比例占15.48%,位居第二;到文物古迹所在地进行观光和休闲度假的比例均在10%左右,到体育娱乐区休闲度假(7.36%)的比以其他目的到体育娱乐区的比重大,其他所占比重较小。

五、旅游信息获取途径

通过对旅游信息了解途径的调查分析,绘制图表如下:

如图所示,目前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通过同学熟人介绍(37%)和广告宣传(21%)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总体的58%;另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可取,调查得知有23%的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网络,说明网络对大学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只有14%的大学生则通过咨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宣传力度还尚待提高。

六、年级和专业对大学生出游的影响

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出游兴趣和次数存在差异,对大

二、大三和研究生这三个年级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年级出游兴趣及次数统计

大二

大三

研究生

出游兴趣

27.91%

20.42%

28.89%

人均出游次数

2.52.78

2.2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大二和硕士生的旅游兴趣相对较高,而大二和大三学生的人均出游次数较高。究其原因,大二是大学中比较稳定的一年,没有过多学业或就业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有精力和时间外出旅游;大三由于考虑就业或考研的问题,致使他们对旅游兴趣降低,但专业实习、外出实践等因素使他们出游次数又位于三个年级之首;研究生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课业压力大等原因使他们外出旅游的愿望强烈,但同时又是这些原因限制了他们的出游次数。

不同专业出游兴趣及次数统计

农科类

工科类

管理类

出游兴趣

22.35%

21.57%

25.53%

人均出游次数

2.76

2.9

42.38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专业类型的出游兴趣程度相近,但工科类和农科类的学生人均出游次数相对较高。推其原因,工科类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轻,有着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外出旅游;农科类的学生由于教学实习等目的外出旅游较多;而管理类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外出旅游相对较少。

七、大学生旅游的方式和性别对其的影响

在调查中,大学生对出游方式的选择为:与同学结伴而游的占36%,而选择家庭出游的比例达到了28%,独自一人出游占23%,随团出游比例最小,只有13%。

我们再来看一看不同性别对旅游方式选择的影响,如下图:

不难看出,在个人游和家庭游的选择上,男生女生没有太大差别;而在结伴旅游和随团旅游方面,由于性格差异、经济状况、刺激程度、安全保护等因素影响,男女生对出游方式的选择产生较大分歧。在随团旅游方式的选择中,女生选择的倾向性更大,而男生在结伴旅游方式选择中占更大的比例。

八、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利的满意程度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表格:

大学生对外出旅游交通便利程度的评价

非常便利

比较便利

一般

比较困难

非常困难

频数

247

权重

54321加权平均数:3.4

我们采用李克特计量法对评价选项进行加权,权重如表中所示,然后求其加权平均数为3.4,落在(2.5,3.5)区间内,属于一般,可见,外出旅游的交通便利情况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对外出旅游没什么多大的影响,但其交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方便大学生旅游。

注:本报告中涉及到的满意程度等抽象的评价,我们均采用李克特计量法,对其加权平均,进而根据平均数落在的区间来判断整体评价。其具体区间为(0.5,1.5)非常困难,(1.5,2.5)比较困难,(2.5,3.5)一般,(3.5,4.5)比较便利,(4.5,5.5)非常便利。边界数据归上不归下。

九、大学生对旅游区服务质量和规范程度的评价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整理,我们能来看一看大学生对旅游区服务质量和规范程度的评价情况:

大学生对旅游区服务质量和规范程度的评价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比较困难

非常困难

频数

310

权重

543

21加权平均数:3.52

我们运用李克特计量法,对其加权平均,得到平均数为3.52,落在(3.5,4.5)区间内,属于比较满意,说明整体上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规范程度还是比较好的,对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有着促进作用。

十、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关于每年旅游可支出消费,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如下数据:

100元以下的占4%,101元—200元的占 11%,201元—300元的占26%,300元以上的占59%。

针对大学生对旅游费用的感受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下表:

大学生对旅游费用感受程度

非常昂贵

比较昂贵

一般

比较合算

非常合算

频数

0

权重

45加权平均数:2.65

(注:有效问卷为95份)

根据李克特计量法对各个感受程度赋予相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数为2.65,落到区间(2.5,3.5)之间,可以认为大学生对旅游费用的感觉为一般,由此说明旅游费用对大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学生每年可允许的旅游支出和旅游费用感受之间的相互关系:

消费者可允许旅游支出和对旅游费用感知程度对出游次数的影响

100元以下

101—200元

201—300元

300元以上

合计

非常昂贵

0

0

0

0

0

比较昂贵

315

137

一般

0

113

比较合算

0

411

非常合算

0

0

0

0

0

合计

132

238

(注:有效问卷为95份,图中数据为出游次数)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旅游花费感觉相同时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越多,出游次数越多,可支配资金对外出旅游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反常的是,旅游消费的感受对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次数几乎没有影响,甚至负相关。可见,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在其他因素相比之下,大学生不会过多考虑旅游花费感受这一因素。

十一、大学生出游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外出旅游受可支配资金、安全、闲暇时间、伴侣、旅游动机、交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下表: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可支配资金(28.52%)和闲暇时间(24.71%)两种因素在大学生外出旅游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安全(12.17%)、伴侣(12.93%)和交通便利(12.93%)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十二、大学生旅游的意愿及限制因素总结

从问卷调查中主观题的填写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时间和金钱是两大限制因素。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我们有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利用时,闲暇时间的有无成为影响大学生出游的最大限制因素。现将反馈情况总结如下:

1、有些同学表示闲暇时间较少,即使有也一般选择休息放松。

旅游旺季时,道路交通及旅游景区过于拥挤、可能造成诸多不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质量,无法通过外出旅游得到应有的休闲放松。而当时间、金钱、伴侣、交通、食宿等各种条件均适宜时,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

2、旅游淡旺季的选择存在矛盾

部分同学认为旅游淡季时,花费虽然相对少一些,但得不到充分的旅游体验;旅游旺季时,花费却处于较高价位,而且旅游目的地游客过多、交通也很拥挤。

3、出游方式的选择存在矛盾

一些同学表示不喜欢跟团出游的方式,因为随团旅游受到很多限制,如在某些景点的参观时间有规定,游玩往往不能尽兴等;另外随团游客素质良莠不齐;而自主制定旅游线路在预定酒店、参观游览时价格又相对较高,既不方便操作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4、出游中的不确定因素问题

不少同学表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很多时候易被广告宣传误导,外出旅游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还遇到过很多不规范的操作和服务。另外,在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5、关于旅游意愿

很多同学都对外出旅游持积极态度,认为在时间、金钱等条件均合适的情况下,多去外面看一看会有很多的收获:感受不同的景色风光和风俗文化、亲近自然。

不少同学表示希望去江南小镇、丽江这样清静而又美丽的地区旅游放松;也有部分同学希望到一些大城市或国外等浪漫之地观光游玩。而且,有同学表示希望相关旅游生产者适时开展必要的优惠活动。

十三、建议与结论

如何才能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

1、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对于学生市场而言,设计恰当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针对学生经济状况,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馆为代表的廉价旅馆;机票是冷僻时间段;目的地的选择不要考虑常规的旅游线路;增加班级、支部或社团为单位的团购产品等。

2、推出大学校园营销活动

旅游网站应该走近校园,聚焦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精确传播、深度传播,完成自身的营销推广,例如高校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景区评选、校园旅游大使选秀、高校足球嘉年华等活动,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一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

要在可进入性、规范服务质量和规范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可以结合专为大学生提供的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

十四、附表

本组成员分工明细表

下载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牡丹区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调查报告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调查报告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及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遗传因素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调查报告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查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幸福与快乐的前提,是我们享受人生精彩 和灿烂的开始,更是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开阔......

    关于大学生学习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范文合集

    统计学原理作业 ——关于大学生学习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姓名:李金穗 学号:201005110235 班级:2010级人力资源(2)班大学生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社会管......

    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因素的调查报告

    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因素的调查报告 学院: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班级:2010级英语师范一班 作者:徐宁 (一)摘要:小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群体,了解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

    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因素调查报告

    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因素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道路交通系统渐渐完善,汽车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也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2......

    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一、二孩生育意愿的基本情况 我区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初婚家庭中,扣除病患、结扎等特殊情况,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家庭共计48093个。在这些家庭中,育龄妇女为30岁以下的家庭有5993......

    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调查报告

    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调查报告 太阳升镇中心小学教育工会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红尘滚滚,人心躁动的社会新形势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有着怎样的自我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哪些原因......

    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第一组[精选5篇]

    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学院: 林学院 专业:07级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组员: 时间:2009年12月27日 大学生出游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目录 一、绪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