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现代化(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6: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的现代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的现代化》。

第一篇:浅谈中国的现代化

浅谈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

(一)、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进行:

①、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力水平高,农业方面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产量丰富,科技得到大程度利用,城市乡村建设程度高,人民生活质量高

②、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理,政治透明化

③、社会层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存和谐;公民素质高

④、文化层面:继承先进文化精髓,并发展,呈现百花齐放健康发展的场面 两大阶段

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当今某些学者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应该称为后现代化。

(二)、对于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理解

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吴增基等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既然现代化的内涵如此丰富,那发展现代化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大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承担着多重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战略。

(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与进程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推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化共经历过起步阶段(1840-1895)、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划分是从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速度上来区分的。如王思斌等认为,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迄今。这一观点比较成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及官方的认可。

(四)、中国现代化的现状

从上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等。发展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文明与进步。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大大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当今,研究中国现代化已成为很多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又由于得到国家的极高的关注度,因而现在关于现代化的研究观点、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可谓硕果累累。可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理论非常成熟。可是,反思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很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涌现,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现代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以下是摘自网上的一篇研究报告

公与社会矛盾的加剧等众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体制改革不实行,不进行体制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可是我国的公民素质、创新能力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不断增高而相应地提高。只有国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所需的素质,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改变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情关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性,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向社会的现代化迈进。

(五)、感悟与思考

在这里我就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角度作出了一些反思与思考。

1、学者的研究偏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转变成生产力和实施的规划的比率较低。关于学者们的研究不被关注的问题,这一点我所掌握的资料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但我结合日常的观察及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点除了政府机构应加强反思以外,还有就是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贴近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要注意与政府机构等互相配合,为政府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相关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及程度较低,我认为这一点值得政府及我们学者的深入思考。

2、政府的大政方针及规划的偏向性过大,导致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我认为政府这些年的发展规划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即对于经济指标、GDP等数字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公共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国家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思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 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见这一问题近几年也逐渐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但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存在的巨大误解对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恶化。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及地区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尝试就需要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地区实际资料后通过科学分析摸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能使社会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一点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观念,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对长远规划及地区规划的理解,而不再是以往的拍脑袋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进程。

3、体制的滞后制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体制上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整体的发展。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的构成结构对于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城乡两元发展模式,通过把农村变为原料供应地和“剥削”农村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发展城市与工业化。而当前我们已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我国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已有目共睹,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及观念的深入人心,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因而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体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我国在体制改革上亦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甚至关系到国本,因而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一动作就比较保守与滞后了。然而,近几年的社会现状昭示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点的呼唤与要求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什么当前社会充斥着对富人的仇恨或憎恨,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无商不奸”的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是由改革开放时领导人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政策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导致的中国当前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尽管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尽管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其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相当大的,但为什么就很少听说香港有仇富的现象或极端事情发生呢?这时因为在香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大家在社会上生存时是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勤奋努力有能力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我们的社会则不是如此,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投机靠关系靠手中的公权或权钱权色交易,因而导致了人们及社会舆论对于富人的这一看法与观点。我们且不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言以蔽之:体制的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医疗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监督体制的改革等等,对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共识,这一点就需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有这样 的魄力与能力,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进行体制改革,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可以向清末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学习,尽管其行为本质是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官僚阶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着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李鸿章作为汉官,掌握了满清朝廷的诸多大权,虽不是权倾朝野可也是国家的支柱大臣,他搞洋务运动办海军办近代企业修铁路建轮船招商局等等对内需要运用各种手腕来平衡慈禧太后、顽固派大臣、满清贵族、洋务派的利益关系及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对外则要与各虎视眈眈中国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周旋,结果硬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与深受保守势力与思想控制的中国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较大规模的实务运动,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 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虽然最后这一运动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失败 了,但是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因此认为,中央政府应在加强自己的权威的同时,可以效仿李鸿章的政治手腕,充分利用各种利益集团及势力间的矛盾及舆论的支持来推动体制改革的进行。

4、理性思维的缺乏与理性社会的未形成,公民素养偏低等制约了现代化的深层次发展。我始终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我国公民基本素养的水平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少显著提高。公民现代素养的高低,对于社会的整体现代化起着理念与价值观指导的作用。当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及用理性思维来判断或从事自己的工作及理性地看待社会时,很多社会问题将会避免,社会的凝聚力与整合程度也会增强,这样方能高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

与到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当前我们提倡的主流基本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被理解与接纳,人民大众需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依然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或理性的现代社会。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而非在认识到自己状况的原因后寻求该对此事负责的政府机构或相关的社会组织求助;人们犯错误或犯事后想到的不是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或使危害降到最小,而是思考怎样去逃避责任是否能通过熟人社会关系社会寻找特权庇护等等。当然这一定程度上和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及市民社会不发达有很大原因。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应负较大的责任。当前政府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然而也一样缺乏落实,政府对于人民的控制已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政府组织的内在缺陷无法兼顾很多区域,因而在控制人民的同时却没有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福利与帮助及各项权利的实现,结果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本该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自治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直接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维稳的一级行政机构。

大社会的服务较之于政府更为全面,具有公民互助性质与自愿性,更容易使人们增强归属感与尊严感,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市民社会的形成能为公民提供较好的利益诉讼途径与增强抗风险性,同时亦能促进公民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互助意识等现代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理性化与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保障作为弱势个体的公民权利的实现。我认为建设一个理性的现代社会的主要途径有:

(1)教育,即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权利意识,这是核心;

(2)政府要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配套体制,推动市民社会的建设,即鼓励各种自愿互助或维权等形式或性质的公民组织的成立与建设,通过完善各种民间组织从而替代政府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同时需要学者们的积极研究与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在实现公民现代化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现代化。

(六)、小结当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不可胜数,这一研究题目涵盖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广,而且也会随着世界及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而不断变化。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在这里只是就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资料与情况对我国现代化从很宽泛的角度作出的一点看法与思考,很不成熟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错误,望各位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1】 吴增基,吴鹏森.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作者不详,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第二篇: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吴增基等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既然现代化的内涵如此丰富,那发展现代化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大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承担着多重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战略。

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与进程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推论到洋务运动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化共经历过起步阶段(1840-1895)、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划分是从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速度上来区分的。如王思斌等认为,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迄今。这一观点比较成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及官方的认可。

四、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及反思

从上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等。发展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文明与进步。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大大扩大了发展的内涵。

当今,研究中国现代化已成为很多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又由于得到国家的极高的关注度,因而现在关于现代化的研究观点、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可谓硕果累累。可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理论非常成熟。可是,反思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很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涌现,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现代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以下是摘自网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国社会距离现代化有多远?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对大量数据、图表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中国等61个国家仍然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瑞典和法国5国的差距超过80年。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略小于经济现代化。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超过100年。

2003年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国家的第57位;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中国社会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

“2003年的中国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大约为城市化的中期。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说。

在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的90个指标中,中国有人口增长率、死亡率、抚养比、小学入学率、青年识字率、失业率等8个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平均预期寿命等17个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大体相当,其他指标的国际差距较大。在过去50年里,多数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快于经济现代化。

专家预计,按照1980年至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大约需要15年。

研究同时发现,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挪威、瑞典、美国、丹麦、英国、芬兰、日本、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社会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社会初等发达国家。

从以上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比其他的亚洲国家,我国当今的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实际上,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学者们的论文著作与研究里都发现过也提到过,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本可避免的弯路,当然这另一方面也和学者们的研究偏于理论化,注重于解释及描述对比性研究,很少提出比较有效的针对措施或解决方案及建议有关。其次,国家大的政策上对于经济现代化的片面关注导致了其他方面现代化发展的失调,结果又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整体的健康发展。第三,笔者认为中国的体制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体制上的缺陷导致效率的极度低下,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不公与社会矛盾的加剧等众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体制改革不实行,不进行体制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第四,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可是我国的公民素质、创新能力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不断增高而相应地提高。只有国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所需的素质,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改变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情关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性,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向社会的现代化迈进。

五、感悟与思考

在这里笔者就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角度作出了一些反思与思考。

1、学者的研究偏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转变成生产力和实施的规划的比率较低。

关于学者们的研究不被关注的问题,这一点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但笔者结合日常的观察及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点除了政府机构应加强反思以外,还有就是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贴近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要注意与政府机构等互相配合,为政府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相关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及程度较低,笔者认为这一点值得政府及我们学者的深入思考。

2、政府的大政方针及规划的偏向性过大,导致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

笔者认为政府这些年的发展规划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即对于经济指标、GDP等数字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公共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国家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思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见这一问题近几年也逐渐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但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存在的巨大误解对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恶化。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及地区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尝试就需要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地区实际资料后通过科学分析摸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能使社会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一点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观念,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对长远规划及地区规划的理解,而不再是以往的拍脑袋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进程。

3、体制的滞后制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体制上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整体的发展。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的构成结构对于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城乡两元发展模式,通过把农村变为原料供应地和“剥削”农村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发展城市与工业化。而当前我们已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我国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已有目共睹,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及观念的深入人心,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因而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体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尽管我国在体制改革上亦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甚至关系到国本,因而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一动作就比较保守与滞后了。然而,近几年的社会现状昭示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点的呼唤与要求的呼声不断高涨。

为什么当前社会充斥着对富人的仇恨或憎恨,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无商不奸”的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是由改革开放时领导人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政策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导致的中国当前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尽管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尽管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其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相当大的,但为什么就很少听说香港有仇富的现象或极端事情发生呢?这时因为在香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大家在社会上生存时是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勤奋努力有能力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我们的社会则不是如此,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投机靠关系靠手中的公权或权钱权色交易,因而导致了人们及社会舆论对于富人的这一看法与观点。我们且不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言以蔽之:体制的弊端!

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医疗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监督体制的改革等等,对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共识,这一点就需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进行体制改革,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以向清末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学习,尽管其行为本质是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官僚阶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着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作为汉官,掌握了满清朝廷的诸多大权,虽不是权倾朝野可也是国家的支柱大臣,他搞洋务运动办海军办近代企业修铁路建轮船招商局等等对内需要运用各种手腕来平衡慈禧太后、顽固派大臣、满清贵族、洋务派的利益关系及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对外则要与各虎视眈眈中国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周旋,结果硬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与深受保守势力与思想控制的中国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较大规模的实务运动,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虽然最后这一运动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笔者因此认为,中央政府应在加强自己的权威的同时,可以效仿李鸿章的政治手腕,充分利用各种利益集团及势力间的矛盾及舆论的支持来推动体制改革的进行。

4、理性思维的缺乏与理性社会的未形成,公民素养偏低等制约了现代化的深层次发展。

笔者始终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我国公民基本素养的水平这么多年却没有多少显著提高。公民现代素养的高低,对于社会的整体现代化起着理念与价值观指导的作用。当人们开始理性地思

考身边的人和事及用理性思维来判断或从事自己的工作及理性地看待社会时,很多社会问题将会避免,社会的凝聚力与整合程度也会增强,这样方能高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当前我们提倡的主流基本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被理解与接纳,人民大众需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依然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或理性的现代社会。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而非在认识到自己状况的原因后寻求该对此事负责的政府机构或相关的社会组织求助;人们犯错误或犯事后想到的不是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或使危害降到最小,而是思考怎样去逃避责任是否能通过熟人社会关系社会寻找特权庇护等等。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和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及市民社会不发达有很大原因。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应负较大的责任。当前政府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然而也一样缺乏落实,政府对于人民的控制已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政府组织的内在缺陷无法兼顾很多区域,因而在控制人民的同时却没有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福利与帮助及各项权利的实现,结果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本该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自治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直接成为了政府控制人民维稳的一级行政机构。

大社会的服务较之于政府更为全面,具有公民互助性质与自愿性,更容易使人们增强归属感与尊严感,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市民社会的形成能为公民提供较好的利益诉讼途径与增强抗风险性,同时亦能促进公民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互助意识等现代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理性化与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保障作为弱势个体的公民权利的实现。

笔者认为建设一个理性的现代社会的主要途径有:

一、教育,即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权利意识,这是核心;

二、政府要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配套体制,推动市民社会的建设,即鼓励各种自愿互助或维权等形式或性质的公民组织的成立与建设,通过完善各种民间组织从而替代政府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同时需要学者们的积极研究与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在实现公民现代化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现代化。

六、小结

当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不可胜数,这一研究题目涵盖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广,而且也会随着世界及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而不断变化。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这里只是就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资料与情况对我国现代化从很宽泛的角度作出的一点看法与思考,很不成熟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错误,望各位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吴增基,吴鹏森.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作者不详,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第三篇:中国现代化的论文

班级xx 姓名:xx 学号:xxxxxx

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摘要:①现代化的定义;②中国现代化的历程;③现代化带来的成就;④贫富差距;⑤小结

正文:

一、何为现代化

从历史的角度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是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来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国和适应现代环境的发展过程。”而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璀璨历史,然而进入新时代,一味的遵循传统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要跟上时代的浪潮,中国必须要走现代化的道路,用现代化的角度去审时度势,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现代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从1840到1895年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整体发展阶段从1895到1927年发生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曲折发展阶段从1927到1949年帝国主义大规模侵略,主权继续沦丧,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从1949至今。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现代化探索中的曲折,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的奠基道路浸透了先辈们的鲜血。1949年新中国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才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道路。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直在进行着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在新世纪的开端一年——2001年,我国实施“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赢得良好开局,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党要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一年。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基本实现工业化,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

三、现代化带来的腾飞

经过中国一个多世纪在探索中的曲折前进,中国也得到了令世界震惊的腾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②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相当严重。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③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由于西部地处优势,东部交通不发达,从而造成东西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缩小差距:第一,减少流转税。因为流转税的转嫁是使穷人越来越穷国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第二增加富人个人所得税纳税比例即增加直接税这样即可以保证国家的税收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第三提高劳动力价格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控制高收入阶层收入征收高的个人所得税。国家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上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在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上。在二次分配上财政应大力向低收入者倾斜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小结

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是守旧与革新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深化。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艰巨的任务不仅是国家领导人的,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也许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遵纪守法,团结互助,那么现代化的进程便可加快很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六、参考文献

①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江苏人民出版社 ②G.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本站推荐)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千锤百炼沉淀下来,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如果人们丧失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那这个民族也将随之消亡。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在中国文化漫长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正如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的闭关锁国,使中国文化渐渐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困难重重。推进中国传统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文化、传统文化及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自古至今,对于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但是并没有一种解释被普遍认可。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来界定文化是普遍认可的说法。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主要是指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聪明、智慧、想象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达到的成果[1]。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就是人的精神活动。

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积累和沉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919年之前的几千年中,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情况下形成、积累、传承下来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儒家、法家、道教、佛教等多家思想。从广义角度包括历史中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种事物。从狭义角度讲、包括历史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精神成果。我们从狭义层面来分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意识形态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文化现代化、文化信息化等。如果文化没有实现现代化,那么在实质上就没有实现现代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课题。①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地域广阔,包括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复杂的地形地貌,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多个气候类型。由于各个地区、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政治制度结构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专制制度、宗法社会形成了“家国同构”、“忠”、“孝”等价值准则和个人品质,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原始文化、夏商周文化、春秋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辽夏金文化、明清文化时期。到了晚清,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同时西方工业文明迅速向全世界侵略。蔓延。此时的国人才慢慢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是不适应的。此时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制度文明,在近代掀起了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提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和“综合创新”等,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一个近代民主国家,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直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从而开始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3]

[2]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困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越来越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陷入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从而形成重农抑商、听天由命、不求进取的心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小生产思想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不可取,为时代淘汰的思想观念。在长期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等级、特权和宗法思想,与现代社会是矛盾的,不相容的,同时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落后思想,应坚决地批判和摒弃。

(二)文化变革道路的曲折

在近代社会西方文化的大力冲击下,有些人开始盲目地学习西方文明,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全盘西化。同时保守人士也固步自封,全面否定西方文化,盲目地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极端派的争论也阻碍了中国文化变革的发展。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片面地理解,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没有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中,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盲目性、落后性、自发性等缺点,使得我国出现了道德危机的现象。同时西方思想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错误行为和观念。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出现各种违背道德、法律以至犯罪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如在经济方面,有商业诈骗、偷税漏税、制假售假、非法集资和侵权行为等等。在严重破坏社会治安问题的方面,有制毒贩毒、聚众赌博、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等等,此外,还有青少年犯罪增多,封建迷信盛行等不良现象。

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我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应选好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我国文化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指导思想。总结近代历史文化的经验教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文化和消极、落后的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中契合时代发展进程的、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待传统文化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消极腐化的部分,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改造或者剔除。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可归纳为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正确地界定并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去伪求真,去粗取精,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先进文化是处在时代前沿,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前进、变革、创新着的文化。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如果对之前的文化全面否定或摒弃,那现在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没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抵制西方大国意识形态霸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文化创新的一个必然要求是要体现时代精神。目前的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适应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鼓励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创新的精神,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争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文化创新蔚然成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一种过程。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本民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云鹏.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页码.[2]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天津:南开大学,2009.[3] 王静.试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N].实事求是,2012-04(89).[4] 张永贞.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1.[5] 刘冬梅.文化多样性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6] 刘小波.选择的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88.[7] 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8]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

第五篇: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仲康

引言

法制现代化代表着人类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指人类社会伴随着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人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的变革过程。

法制现代化包涵三层意思:第一,法制现代化是一种内制改革的需求,指法律制度能够对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给予广泛的、有效的法律调节,实现法律制度本身的体系配套与内容完善。第二,法制现代化反馈着现代文明的所有成果和优秀品质,体现着受外力促进后的创新精神,强调剔除愚昧落后甚至野蛮的因素。第三,法制现代化要求人们拥有深邃的、对法律适应时代需求而进化的理解和认同,代表着人类前进过程中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而要实现法治社会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制现代化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明确我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研究目前中国法制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问题的成因,探讨推进法制现代化的途径,对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法制现代化相关概念解析 1.法制的内涵

对法制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广义的理解,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其中法律包括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制度包括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二是从狭义上说,法制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包括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

在我国,一般认为法制是一切法律现象的综合体系,通常包括制定法律、执行法律与遵守法律三个方面。

(三)法制现代化概念

法制现代化作为法律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制体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一般规律,其研究既要反映现代化这种社会发展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性,又要体现法制现代化自身的特殊规律性。

1、法制现代化的涵义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系统的、比较的概念,又是一个多层面的包容性概念。从不同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涵义:

(1)是法制形式现代化与法制价值现代化的统一。

从法制体系的构成情况来看,无论法律现象是如何的纷繁复杂,但法制体系所包容的内容不外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法律的形式方面;其二是法律的价值方面。既然法制现代化是表示法制体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那么,法制现代化也就包含了法制体系的形式转型和法制体系的价值转型,是法制形式现代化和法制价值现代化的统一。

法制体系的形式转型首先表现为法制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从社会政治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其次,从法制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法制形式现代化是指法制体系内部实现结构性分化,体系的架构趋于科学合理,组成成份更加丰富完善,比较充分地反映和满足整个现代社会生活对法律的全方位要求。

法制体系的价值转型则是指法制的传统价值观被冲破,反映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念的现代法制价值观念体系得以确立。

法制价值现代化是实现法制形式现代化的理念支持,规定了形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模式,有力地推动和支持了法制体系的形式转换;法制的形式现代化反映了价值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形式现代化反过来促进价值现代化的深化。

(2)是相对独立性与对社会现代化整体依存性的统一。

法制是一个国家整个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上层建筑体系来讲,法制体系的确立依赖于上层建筑中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体系的发展和支持。不仅如此,整个上层建筑体系的确立还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支持,没有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整个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就失去了基础,从而也就没有法制的现代化,而法律随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从政治体系中分离出来,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的确立创造了历史前提,作为社会现代化整体的一个主要层面——法制现代化因此具有了其相对的独立性。同样,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和上层建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

(3)是社会法律生活的整体变迁与法律规范体系变革的统一。

法制现代化之法制是包容所有法律现象的综合体系,它包含了实体法律规范体系、程序法律规范体系、法律价值、法律概念、法律文化与思想方式等社会法律生活的全部。因此,从相对独立的法制体系发展变化的层次上看,法制现代化不仅仅是实体和程序法律规范体系的改革或变革,而且还是涉及整个社会法律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同时还涉及到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等所有方面的变革。虽然不同社会背景下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不同,但法制现代化始终是整个社会法律生活的整体变迁与实体和程序法律规范体系变革的统一。

(4)是传统法制与现代化法制之间的对立和统一。

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法律革命的过程,通过革命实现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法制现代化意味着现代法制对传统法制的突破、超越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否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否定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全盘的、决然的否定,伯尔曼提醒我们注意:第一,从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起,除了革命变革的某些时期,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续发展达数代和数个世纪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第二,这种持续发展的自觉过程被认为(或曾经被认为)不仅仅是一个变化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亨廷顿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上更强调传统的历史地位,他说,这些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相当多数新兴国家的特定国情。问题不是去消灭它们,而是借助它们来实现社会动员和整合,从而导致现代化。可见,这种否定是人类社会法制运动有机发展过程的一次飞跃。(责任编辑:1011)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涵摄了法制作为社会生活重要层面的含义,法制现代化的内容、现代化的途径、现代化的背景、现代化的冲突无一不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同时,法制现代化又要在其规制下调整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改革发展的和谐。

2、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法制现代化内容广阔、含义丰富,主要特征有:

(1)法制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的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而且,法制现代化的确是文明社会中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伯尔曼说,“革命这个词不仅用于指新体制借以产生的最初暴力条件,而且也指体制得以确立所需要的整个时期”。法制现代化之所以是一场深刻的法律革命,主要就在于它所反映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这一特定阶段中法律变革的激动人心的画面。它不仅要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摆脱物的依赖性,使社会生活“表现为自由结合、自觉活动并控制自己的社会运动的人们的产物”。它根除了那种表现为与个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的传统权力,建立起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确保人的个性的价值机制。因而,社会成员的广泛自由和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和保障。在法制现代化的变革过程中,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历史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与以往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法律文明成长与进步的客观规律,蕴涵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基础。这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革命性意义。

(2)法制现代化是历史性转化。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人治型的价值向法治型的价值的变革过程。从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更替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人治与法治这一对变项涵盖了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之间分野的一切特性,构成了区别这两类不同的法律价值系统的基本尺度。换言之,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应当把人治的衰微、法治的兴起作为法制现代化过程的基本评估系。这是一种把从传统法律向现代法律转变过程中各种有关因素,形成为逻辑概念上连贯一致的“理想类型”分析。这种转变乃是从传统性行动向合理性行动的历史转化,是从人治型的价值向法治型的价值的历史性创造性的转化。

(3)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包涵了人类法律思想、行为及其实践各领域的多方面进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知道,法制现代化既包括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又包括法律观念的现代化,而这两个层面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从人的现代化与法律制度的现代化的关系来看,实现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法律调整的效率,科学地系统地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调整机制。而实现法律调整的主体是人,没有具有较高法律意识水平的广泛的公民群体,法制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再从人的现代化与法律观念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不可能设想,一个国家绝大多数公民对法律缺乏信任,轻视法律,竟会实现法制现代化。然而,法制观念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这是人的现代化的主题和应有之义。

一个先进的现代化法律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就必须有赖于操作这些制度的人的现代素质,即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

(4)法制现代化是一个法律发展的多样性统一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法律文化是多彩多姿的。不同民族或国度的法律文化,在不同条件的作用下,总是循着特定的路程发展演化。诚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往的日益频繁,历史上存在的国家、民族以及地域间的堡垒,会越来越打开,从而使法律发展的历史个性逐渐减弱。但是,在法律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体系之内,又不可能是处于互不相关、绝对排斥的状态,而必定会构成一个“总体”。因此,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基础。离开了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的统一性,其结果只能使法制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成为超越时空的神秘的力量,从而成为捉摸不定的虚幻之物。但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运动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必然表现。繁复多样的法律发展运动多样性的表象背后,揭示出制约整个法制现代化运动的一般规律。

以上对法制现代化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规划法制建设的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

3、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目前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发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发生于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缺乏商品经济对民主法治意识的启蒙。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影响,以及国内人民对于富裕的强烈渴望,为了在短时期内完成其他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中国法制的成功转型,必须由国家和政府自觉担负起正确引导法治发展的时代重任。这也决定了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政府主导性。

(2)目标的阶段性。中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和薄弱的民主政治,以及国际形势的压力和挑战,决定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带有阶段性。这是中国在当今国际国内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即先围绕政治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充分保障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有序、自上而下地推进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3)价值取向的双重性。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国情上的,它集中体现为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公正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发展会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可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初级阶段中国法制现代化最为适当的价值取向。(责任编辑:1011)(4)过程的非协调性。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主要采取由政府推进的方式,其现实目标主要是为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非协调性特点。如在立法上表现为立法速度快,数量多,但立法质量低、可操作性差。在执法和司法上,存在大量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在法治观念上表现为含义不明晰,导致不同层次的公民对此产生不同理解。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史

三、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影响。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国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旧法律观念、轻视程序法以及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等因素的结合,给中国法制现代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②旧的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大体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法制。各种法律规范均保护计划经济,对破坏、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进行制裁。把计划置于法律等同地位,并起代理、顶替法律的作用,其后果包括:一是把计划奉为法律,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完不成计划追究法律责任。这样,计划至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它正确与否,都无条件尊崇:二是计划是可以及时调整、改变的,在时间上、程序上、内容上都取决于主管领导人的决定,往往充满主观随意性。因此,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内以人代法、以言代法、以权曲法、以权代法的局面堂而皇之。③法制现代化的认识偏差。一是法治功能认识不足,将“法治”功能绝对化,把法治当作是完美无缺的良方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认识不足,认为两者不可兼容,或以个人本位作为法制基础,或以社会本位为法制基础的观点。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使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或者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让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就会改头换面地横行于世。④私法与公法优先认识偏差。私法优先的学者们把私法文化等同于权利文化,而把公法文化归诸于义务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是以权利本位的逐步确立,公平效益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私法或民商法为核心,公私法分离,私法优先。这种认识对法律现代化起着理论上的阻碍作用。公法上对义务的设定,具有明显的适合于全社会的价值。倘若没有公法上的义务,政府行为就会混乱、社会秩序就会失控,进而私法的价值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⑤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近几年来,法律效益并未随着立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而相应增长,法律形式的合理性和法律价值的合理性的要求,始终没能有机地结合,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我国的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尚未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缺乏制约、查处的手段和力度。⑥法律移植与本土化发展未能融为一体。当中国法制面临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时,法制的发展己不再局限于自我完善的运动,必然要放眼世界,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注意与世界发展同步。这既是我们在选择本国法制长足发展道路时必须正视的,也是一个与情感无关的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法治、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多元、独立、分权、自律、个体、开放、公正效率等等价值取向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其核心是由人治转向法治,依法治国,以法治作为标志,实现法律形式合理与价值合理的有机统一。然而,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国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旧法律观念、轻视程序法以及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等因素的结合,给中国法制现代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条件的作用下,由特定的法律制度与法律观念所构成的法律文化系统。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铸下的深刻烙印就是:一方面是权利观念的极端贫乏,另一方面是狂热的皇权崇拜。也因此,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反映商品经济法权要求的规范体系(特别是民法)无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反映自然经济法权要求的刑事法制却异常的丰富发达。于是“民刑不分”、“重刑轻民”也就成为传统法律逻辑的历史必然,并且影响着今天。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两项:一是权力本位;二是义务本位。权力本位,实质是人治主义的体现,它主张权力大于法律,法律服从于权力。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中,法律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当权力与法律出现冲突时,最终的胜利者总是绝对的专制权力。正因这种权力本位的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人们在权力和法律的面前总会出现权力高于法律的认识,从而对法律缺乏信心,更不会自觉地寻找法律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无端侵害时,也总是采用“和为贵、忍为高”的方式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这种传统法律文化给中国的民主法制现代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传统中国是自然经济的一统天下。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法权体系所注重的是社会等级和人身依附,法律调整的基本特点确认依附关系为基本的价值目标。正是这一法律调整,构建了以义务本位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型的法律文化体系。受自然经济所制约的法律调整体系,把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作为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和强化宗法等级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这里,个人的权利来自主体的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来自对某种职责和义务的充分履行,来自主体对伦理纲常名教的认同。因此,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个人权利意识是极其淡薄的,个人也不存西方式的绝对的权利,只存在随着某种社会境遇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相对权利。并且个人权利的行使是以其义务的充分履行为基本前提的,个人权利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反之,对于主体来说,义务则是首要的、神圣的、绝对的,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义务本位的环境下,德主刑辅、以德去刑、以刑为主、重刑轻民,权利被权力吸收和消融也成为必然,人们的人格不独立,身份不平等,行为不自由,国家具有主宰的地位。权力行使违背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国家和政府颠倒了“权利是权力的基础”这一内在逻辑前提,从而引起权力肆意侵犯权利,使社会丧失普遍的正义和基本公正,强化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性。这样的国度即不存在“人民主权”的概念,也不存在“法不禁止便自由’,的含义,私法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社会强调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中心,对民商法上的私权利持极度轻视的态度,各种私权利的社会关系被纳入国家直接控制体系而以权力服从关系表现出来,公民唯有无条件服从之义务。

有着长久封建主义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特有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长期侵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2、旧的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建国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大体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法制。各种法律规范均保护计划经济,对破坏、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进行制裁。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对生产、流通等严格规范,对所有权、使用权一体化的关系严格控制,使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政权机构的附属物。从50年代起,就盛行一个格言或指令:“计划就是法律”。把计划置于法律等同地位,并起代理、顶替法律的作用,实际上是要计划不要法律,因而长期风靡着法律虚无主义。弊端为:一是把计划奉为法律,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完不成计划追究法律责任。这样,计划至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它正确与否,都无条件尊崇:二是计划是可以及时调整、改变的,在时间上、程序上、内容上都取决于主管领导人的决定,往往充满主观随意性。因此,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内以人代法、以言代法、以权曲法、以权代法的局面堂而皇之。计划经济被称为“人治经济”。这种经济体制反映在政治、权力系统中,便产生了权力过于集中,行使权力没有严格科学的程序;行使权力者内部没有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政企不分、企业附属于政府,因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往往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为内容的微观管理,这种干预行为由于一般发生在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因而政府可借助行政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量或长官的个人权威、权力实现。这种经济、政治体制反映在法律上,就出现了法律制度带有明显的命令性,很少反映私人间的合意和选择自由。同时,行政权随着行政主体自身的功能,任意地加以扩大、扩张,却未能得到有效的约束、监督。政府集权力与权利于一身,享有物质资源的垄断权、劳动资源的控制权和社会经济宏观调控权。这种权力至上、法律虚无、有权便有一切的实际使人不能相信法律,只能相信权力大于法。上述经济、政治的因素制约着市场经济初期的法制的建设和法律的实现。目前,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变、交替期,各种经济主体、政治主体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监督、制约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在我们社会中仍有深厚土壤,从而影响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责任编辑:1011)

3、法制现代化的认识偏差

(1)法治功能认识不足

法治优于人治,这已成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法治。但不能将“法治”功能绝对化,把法治当作是完美无缺的良方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认为法治只是确定几个基本原则,创设众多的法律。当权威者提出“以法治国”时,相继就出现了以法治省、以法治市、以法治乡,乃至以法治家、以法治病。在这种以“法治万物”的渲染下,许多场合许多领域都大谈法治万能。似乎像经济混乱,社会秩序不良,精神文明建设不够,文化市场泛黄等等都需要法治这一良方来解决,似乎各种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都是法制不完备造成的,因而各种社会问题一遇到法治便会迎刃而解。总之,将所有难题的解决寄望于法治。这种认识,对法制建设是有害的。实际上,法治仍需人的作用,法律的滞后保守性、僵化性以及限制功能容易被强化的特性,是法治社会要特别注意的。因此必须全面认识把握法治精神。法治不仅包括法律至上,国家机关和政党都要受法律和正义的约束,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主体,个人自由、权利受法律的保障等,而且,还包括分权与制衡。另外,还应有强大有力的司法机关与队伍,这支队伍应具备较高的法学素质。

(2)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认识不足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起点是个人,法律的设立在于对个体权利的保护。反映在民商法领域,便是以权利为中心,构筑权利和保障体系。“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起点是社会、集体而不是个人,个人只有处于社会集体之中才有其自身价值。因此,法律应该促使个人在行使权利之际,承担增进社会福利,巩固国家安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不应是对立的,那种认为两者不可兼容,或以个人本位作为法制基础,或以社会本位为法制基础的观点,都是片面的。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的结果,是使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出现混乱;过分强调社会木位,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就会改头换面地横行于世。因此,如何使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难题之一。

(3)私法与公法优先认识偏差

公法、私法的基础和优先问题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法律现代化的不同结果,也必然加快或阻碍其进程。自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以来,法学界显现出对私法文化的格外钟情。私法优先的学者们把私法文化等同于权利文化,而把公法文化归诸于义务文化。因而认为权利本位就是要优先发展私法、私法优位。改革开放前是权力、义务本位,安全秩序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公法作为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是以权利本位的逐步确立,公平效益法制价值优先,与之相联系,法律体系中是私法或民商法为核心,公私法分离,私法优先。这种认识对法律现代化起着理论上的阻碍作用。因为公法不等于义务本位、私法不等于权利本位。市场经济的法文化不仅需要私法,同样需要公法。在一定意义上讲,公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私法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没有公法所保障的安全、秩序价值,一个混乱的社会,令人恐慌的社会治安环境,私权实现也困难;没有公法上的限权,私法上的权利便不可能有保障,私法只会变得徒有虚名。新旧体制变革进程中,在注重私法领域“放权(利)”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公法领域中的限权,使政治与经济进程协调,否则,就会出现依赖行政权力分割的非契约的“诸侯经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赋予,行政法、诉讼法、刑法等对公民权利的进一步具体化都表明了公法的权利属性。公法上的权利是保障公民取得私法上具体权利的要件。现代公法的管理法所设定众多的义务,不仅是国家(政府)对社会主体施加影响,进行管理的根本规范,也是政府自身依法办事的制约规则。公法上对义务的设定,具有明显的适合于全社会的价值。倘若没有公法上的义务,政府行为就会混乱、社会秩序就会失控,进而私法的价值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

4、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未被社会认同和信赖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法制现代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国家加大立法的步伐,司法、执法机关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然而,法律效益并未随着立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而相应增长,法律形式的合理性和法律价值的合理性的要求,始终没能有机地结合,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当事人不打官司、不愿打官司和不敢打官司,以及打胜了官司也无效率、诉讼价值无法实现的事实,也正是我国法律效益低下、法律权威被怀疑的例证。法律效益状况反映了法律的权威性程度,它是通过法律实施后的社会效果来确证法律自身的价值。法律高效化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表现,而法律低效化则从一个侧面表明人治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法律的权威性未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赖感,因而也就不能自觉选择法律来规范自己、保护自己。

法律效益的低下,进一步确证了我国法制现代化,实现依法治国的艰巨性。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存在着弊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法律期望值。我国的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尚未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缺乏制约、查处的手段和力度。我国司法实践中,诉讼缺乏公正性,“打官司就是打关系”成为人们对诉讼的一种理解,诉讼成了关系和金钱的较量,同样的案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法院会有不同的审理结果。因此,当事人千方百计将案件交由可求得地方保护或有关系的法院管辖。这些现象均说明法律公正性、权威性和统一性的缺乏。法律效率的低下,同时体现在打赢了官司也难以执行,胜诉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当事人的诉讼价值也由于判决的不能执行而无法实践。法律效率的低下,还体现在人们对法律后果的失望和缺乏信心。此外,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在内的,重实体而轻程序的实际做法也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效率、公正和权威。(责任编辑:1011)

5、法律移植与本土化发展未能融为一体

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学教育,在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全新的形势。我们逐渐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深入借鉴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法理、规则,在立法、司法制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审判方式由纠问式转变为较为科学的抗辩式:律师确定了社会执业者的地位:法学教育中也大量采用了基于当代法治观念的基本观点和知识。这就不同于过去认为法律只从属于政治,进而认定法律不存在任何技术性,并片面地强调司法的“群众路线”,从而盲目批判“旧的法律知识”的观点;也不再仅仅将法学看作革命的法律观和经验总结,是基本政策的理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正在与世界接轨。以往我国实行的苏联模式的法律制度仅仅适合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一整套吸收各国经验的、完善的、先进的法律制度。今天,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也在进行法学的更新和法制的改革。不管其价值取向如何发展,作为一个曾经对我国发生过如此巨大影响的大国,总是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比较借鉴的。因此,具体地分析我国受到的苏联法制模式的影响,清除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对于我们找出差距与发展方向,改善法律环境是不无裨益的。

纵观人类历史上法制的发展,我们可知法制的发展模式并不取决于法制本身,而最终决定于社会经济体制变动的现实。当中国法制面临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时,法制的发展己不再局限于自我完善的运动,必然要放眼世界,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注意与世界发展同步。这既是我们在选择本国法制长足发展道路时必须正视的,也是一个与情感无关的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中国的法制之路,开放引进他国的经验比整理国故更为重要,也更为必要,这无论从现实而言,还是从成本计,都是如此。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合作与交往不断增长,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已较好地、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透析近年来我国法律的改革,可以看到我国在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劳动法、环境法等方面积极借鉴西方民商法的经验。当然,我国目前借鉴和移植国外(或特定地区)的法律是我国选择接受的,决不是外力强加的,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借鉴和移植国外(或特定地区)的法律时,应认真地研究移植来源国家或地区以及本国的各种社会或自然条件,以保证移植成效。

法制现代化道路本身是一个内涵于时间与实践相互统一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化”的过程,其重要性在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对现实的客观情况不能过于急躁,也不能用太长的时间来完成现代化,因此必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用相对合理的时间完成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是无法主观臆定的,我国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和社会的渐进式的变迁联系在一起,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同时存在着前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同时又有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的因素。不能用一个质的纯标准来说明整个社会类型,如何用这种时间纬度和过程分析来考察现代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对现代化的价值属性把握和对现代社会的社会因素的分析更为有助于对它的理解。这样通过对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法律发展的理论分析和模化描述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1840年开始至今,中国都在走着现代化的过程,只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殊性,要解决不同的任务,这是社会自身扬弃自身的过程,是质量变的高度统一的过程。“某物由于它自己的质:第一是有限的,第二是变化的,因此有限性与变化性即属于某物的存在。”

法制现代化本身也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本身就是扬弃自身的过程。法律包涵有人的认识,人的权威性和正义感,也就是权威自身证明正义的过程,它用一种特殊的论证方式来证明法律制度的存在的正当性,法律就是力图在正当性与权威性中间来行使社会职能,法律的这种权威标准成为一种标志,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也成为影响社会进程一种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又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具有法治思想的人,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的牺牲品,就如同一个不具有法治思想的人不能生活在法治国一样。可见,社会的自身机制需要法律的引导,而法律更需要不断地变迁。多种合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在一个方面说明了法律是如何与本土资源相关联的。“法治建设借助于本土资源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法律制度在变迁的同时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进而能有效运作的便利性途径,是获得合法性—即人们下意识的认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对现代化的努力是勿庸置疑的,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愈益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中国法制现代化困境的成因与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国家相对于社会而言过于强大,而作为可以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要弱小的多。从法治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在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法律体系,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乃至相互制约正是法治的内在根据与界限。这种法治本身即具有逻辑性和自恰性,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发展得如此艰难而又曲折,可以说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同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到底我国市民社会基础的缺失本身就是一种对法制现代化的阻碍,这才是我国法制现代化陷入困境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症结所在。具体主要在于文化的专制、经济的计划性、社会的乡土性等三个方面。

1、文化专制

起源于夏商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儒家的血缘宗法伦理为本体,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刑”相结合,历经数千年的融合、积淀发展形成的伦理化礼俗法律文化。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传统。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也有过“法治”,如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法治”以此来反对儒家的“德治”、“礼治”。但这种封建专制下的“法治”与现代法治不可同日而语,梁治平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家所谓的‘法治’只在‘刑赏’二字”。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民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上是最高行为准则,法律的至高无上性被皇权的绝对神圣性所代替和淹没。尽管被称为中华法系的中国古代法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已相当完备,但从本质上讲它也只不过是相对完备的供统治者使用的上具而已。另外,“泛道德主义”盛行,孔子认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法律的功用远远小于道德的作用,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规范效力,正如勒内所言:“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他们对法律有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站到法官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同时也产生了“惧法”、“无讼”、“厌讼”的思想观念。(责任编辑:1011)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不仅是自接产生了封建法律制度,而且形成了千百年来民众的法律意识,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构成。尽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渗透,传统封建的法律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不断冲突、碰撞与融合,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土壤之中的传统法律文化所固有的特点、所具备的独特体系,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一种传统的惰性,并未由此而消失;那些早己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崇尚人治和等级的传统法律文化至今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这种积淀对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影响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计划性经济

商品经济是民主法治产生的经济基础,因为商品经济内在蕴含着民主法治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它是产生民主法治的最适合土壤。而1949年建国后,国家一开始就实行计划经济,建立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经济主体之间由一定的隶属关系来维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行政体系、运用

行政手段管理和实施,经济运行自身应当遵循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这种体制中,政府手中掌握着强大的行政权力,而且其权力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干预到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无疑是一种人治社会。计划经济的极度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和僵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致使企业长期缺乏活力,劳动潜力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经济运行过程严重地缺乏动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自到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纵观现代法治产生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法治与市场经济休戚相关,现代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推进和实行法治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前提。正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情况下移植西方式的法治或强求与世界接轨,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脱节。这不仅给我国的法治建设贴上“先天不足”的标记,而且还会给我国如火如茶的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另外,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政体的架构具有惯性,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体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转型。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虽有很大转变,但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良性运转的需要。同时,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各种关系并未完全理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从而阻碍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3、乡土性

正如韦伯所言,“中国城市的繁荣并不取决于市民的经济与政治魄力,而是取决于朝廷的管理职能”,中国传统社会确切来说是一种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这一概念出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他从中国的基层社会出发,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概括为“礼俗社会”、“乡土本色”。对那个时代乡土社会的面貌,他描述道:乡土的农民离不开自己的土地,生活是生于斯、死于斯的富于地方性,终老是乡,是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每个人都遵循一种熟悉到不假思索的规矩,这个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奉行的是“无讼”。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村人口,农村国土占中国国土的90%左右,城乡分治的格局及其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可见乡土社会依然存在。正是由于乡土社会的存在,在国家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同时,民间法也同样发挥着调控和规范的功能,尤其是在一些较为落后、保守的乡村地区,民间法对社会的影响、调控甚至超出了国家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部写实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困惑”正体现了这一点。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乡土社会己经生成了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面对着现代化的冲击,逐渐失去“礼治”的基础,我国的法治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契约形式为依据的社会关系正在形成,法律的地位上升,传统的礼俗和习惯地位下降,市民社会在逐渐成长起来,但当“法治”慢慢填补“礼治”退让留下的空白之时,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障碍。现今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在历经多次改造后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有完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习俗、宗法制度、人情、亲情、关系等乡土秩序并没有从乡土社会中完全消失,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且制约、足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六、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七、、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制进步的重要进程,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为此,社会主义法制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现代化:

1、加快法律移植的步伐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法制变革呈现出一种国际化趋势。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对此有过描述,“非洲和亚洲的热情建国者,在许多方面是反对西方的,却拒绝他们自己的法律传统而从进口的奢侈品中建立法律制度。”从世界文明的共通性来看,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形式之一,其相互交流、融合与移植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都早已有之。对于中国法制现代化而言,走法律国际化之路既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也是中国法制变革的需要。埃尔曼曾指出:“法律制度自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移植是常有的情况。当改革是由于物质或观念的需要以及本土文化对新的形势不能提供有效对策或仅能提供不充分的手段的时候,这种移花接木就可以取得完全或部分的成功。”布鲁斯•坎格尔也指出,当一个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关口,移植某些先进的制度可以“成为推动这个社会系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我们认为,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提供的世界各国法律文明相互交融与学习的机会,移植其他国家已经形成的、并为实践和历史证明是成功的和成熟的法治经验与运作机制,移植那些带有规律性、规则性、操作性的法律及法律技巧,有利于加快中国现代法制的建构进程。(责任编辑:1011)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法律国际化趋势的实质是世界各国在基于本国现实社会条件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需要而作出的自主的理性选择。法律国际化代表了各国法律发展在某些领域或某些部门存在着相互吸纳与移植的现象,它表明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法制文明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融合;它代表了世界各国的立法者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同构性所产生的法权要求和应然秩序的一种普遍性认识,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人类基本道德价值和文明的共同性的相互认同,但决不是意味着世界各国的法制变革可以不顾本国国情而对他国法制模式照搬照抄。在法制变革过程中,如何调整好法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找到两者相互交融的切合点,并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乃是第三世界国家所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

就目前我国而言,我们首先当然要在立足于本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架构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而成熟的法制经验,形成了相当有效的法律运作机制。这些法制经验、知识与思想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必须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国际化道路,将世界上其他国家法律制度中那些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知识与经验吸收过来,将那些有助于人的解放与生产力解放的因素吸纳进来,将那些反映社会进步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移植过来。这不仅对于中国的法制变革具有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作用,而且也有助于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2、培育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法律观念和认识

中国法制现代化是救亡图存、拯救民族危机的产物,没有足够的近代思想启蒙教育。因此,封建帝制的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义务本位等与法制现代化相左的思想产物,根深蒂固。眼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开始的,是通过现代法制的建立来培育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已经确立,进而要求现代法制来保护它。特别是中国法制现代化将主要通过创造性地移植西方法律来进行,更加剧了人们对现代法制和法治观念的陌生感。因此,当务之急,要通过多种手段,使人们树立新的法律观念、思想意识,重塑现代法精神,为法制现代化提供精神先导。树立新的法律观念及现代法精神,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从人治经济到法治经济,树立法治经济的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权力制衡观念、依法治国观念;从权力至上到法律至上,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树立权利本位,彻底肯定权利观念;从身份到契约,树立自由平等和契约的观念;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树立民本位观念;重视法的公正、效率和规律性,树立法律效益观念;从否认私法到公法私法并存,树立私法基础公法优位的观念;从偏重实体法到重视程序法,树立实体法程序法并存、救济先于权利的观念;从畏法、避法、逃法到学法、知法、用法,树立信法观念。

3、规范国家权力,发挥国家权威的作用

要培育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市民社会,一个有效能的国家政权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我们知道西方法制现代化离不开国家的推动,法律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架构的启动。可以想见,如果当初没有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就不可能产生著名的《法国民法典》。无可置疑,我国法制现代化既有自生需求的一面为其驱动基础,同时应该看到国家也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虽然,法治要求实现法律的最高统治,但我国“追赶型”的法治必须强化政府能力和政治权威作用。政府在法治进程中扮演两种角色,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另一方面也成为阻碍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因素,这成为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两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本着现代法治的理性精神,通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形成对行政权力有效制约的基础上,发挥国家权威的推动作用。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己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这离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体现,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向它负责,具有无限的权力。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完善和人大法定职权的落实和实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的意志能够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以强有力的贯彻实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最终实现;国家机构体系也能够形成良性运转,各类国家机关职责明确,相互配合,通力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管理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高,这些都为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2)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司法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特征。在任何法治国家或追求法治的国家中,没有司法独立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绝对的权力必定产生绝对的腐败”,我们无法设想一个受制于政府的司法机关又怎能制约政府的腐化。我国宪法规定的司法独立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司法独立,即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不实行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度,但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是独立的,不受外部干涉。这种司法制度在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巩固我国人民民主政权,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保证各项上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现行的某些审判和检察制度己不适应整个国家己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对司法独立的要求。当然,造成我国司法不独立的原因很多,我们应该正视这些不利因素,通过一系列强而有效的改革措施切实保障司法独立,使其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和最有效的手段。(责任编辑:1011)

4、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法制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商品生产、经营者即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必须由法律来保障;其次,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必须由法律来规范;第三,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必须用法律手段来调整:第四,市场规则必须由法律来统一;第五,政府的行为必须由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必须通过法律机制来约束监督处于管理地位的管理者依法行政、以法行政,切实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法制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将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得到推进。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法律发展的国情的情况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按部就班地抓好有利于尽早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一点一滴的事情。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这似乎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快法制现代化的脚步,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否则,我们将无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意味着应当树立现代法制的观念,及时协调国内法律关系,根据有关国际经贸组织的规则和国情,加强对国内相关法律规范的清理及立、改、废工作,努力做到规则透明、程序规范、机制合理。在此前提下,应努力加强依法行政、服务行政并防止行政权滥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维护市场主体的自由与权利,注意加强必要的监管,防止市场主体滥用权利或违法行使权利,以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秩序。要根据实际循序渐进,逐步健全和完善本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面对强大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压力,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回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改革。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意味着中国政府选择了经济在所有领域的全面开放,也必然意味着中国产业的各个部门面临着外资的全面冲击。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中国法制必须尽快作出进一步的回应。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国务院最近己废止了600多条与入世相抵触的法规规章。

近年来中国法制改革发展的基本轨道是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放松管制(比如减少关税和非关税障碍)。在投资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鼓励投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并逐步过渡到国民待遇;在企业法、公司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减少国家干预、政企分开,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在金融法、银行法方面的改革目标是央行独立,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杠杆的作用,使人民币逐步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知识产权法方面的改革方向是扩大保护范围和加强保护力度;在解决纠纷机制方面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平的、多元化的解决纠纷机制。中国厉行法治,强调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增加政策与法律的透明度,增加法的可预测性、可计算性、公开性和透明度,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也是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结束语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在过去的160年里,先后尝试走过三条道路。第一条道路:中华法系改良;第二条道路:全盘西方化;第三条道路:全盘苏联化。但三条道路都失败了,呼唤我们寻找更加理性的正确的道路,这就是第四条道路。第四条道路的关键,就是对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一切法制遗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存任何畛域之见,真正地走“中西合璧”的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我国自80年代以来的法制建设历程表明我们正是在走这条道路。现在我们再也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否定西方法制,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坚持苏联式制度,也不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否定中国文化传统。我们在走了160多年的弯路、交纳了无量的学费之后,总算学会了冷静理性地看待和采撷所有文化遗产。这昭示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真正春天要来了。[1]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哈罗德。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一一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0-1980年).[12]贺卫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屈春梅:《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权司法制度之影响》,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年第8期。-

[16]张正平:《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十大趋势》,《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7]张涵:《民事法学研究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1期。

[18]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5期。

[19]公王样:《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0]李有星:《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9月。(责任编辑:1011)[21]赵朴英:《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

[22]张爱球:《法制现代化的概念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24]刘作翔:《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西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5]汪太贤:《试论实现中国法治的模式选择》,《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26]汪进元:《法治模式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7]池海平:《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28]刘笃才:《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治变革》,中国民主

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下载浅谈中国的现代化(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的现代化(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法律现代化及其意义

    中国法律现代化及其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 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一)许永桂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现代化,是一......

    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能源学院班级:采矿工程专业姓名:田超超学号:日期:1303班1303020324 2015.5.15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

    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

    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何传启 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上海将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不仅在工业、经济等方......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摘要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