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主题班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高中主题班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1014班:颜慧
一、概述
班会是在班主任领导或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全班学生的会议或活动。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有鲜明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是—种更加高级的班会形式, 中心更加明确,策划更具目的性。其主要功能有: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情感感染、凝聚、导向和激励。
二、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1.内容上
(1)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
即主题班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宏观上的把握,因而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有的班主任面对开学制订的计划,可能仅仅流于一种形式而已,往往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我们学校很多情况下, 教师是在临时接到学校通知时才匆忙准备, 效果可想而知。
计划性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在这个计划性里面就要求我们在主题班会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纳入我们的学校、班级的主要工作。首先,高中三年的班会课要有个通盘考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每一学年班会课重点。其次,对所在学期的班会活动有一个总的计划。第三,对组织每一次班会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如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采用哪些内容和形式,达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如指导学习方面,开学初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期中要注意通过主题班会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而学期结束前要使学生明白做好全面复习的重要性。有了计划,主题班会就会目标明确,进行顺利,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2)针对性不足
目前,许多主题班会尽管形式上热热闹闹,但活动实效却总是平平,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班会的选题大、空、旧,针对性不强, 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题的确立要实在,要注意四个“一点”,即“小一点”、“近一点”、“巧一点”、“实一点”。“小一点”指主题要小,不是要大家去抓琐碎而无典型意义的事,而是小中见大,以一当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近一点”是指主题班会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一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贴近他们的年龄;二是活动要着眼于解决学生中的实际问题。“巧一点”是指主题班会的构思要新颖,有艺术性、创造性。“实一点”是指设计要务本求实,针对实际问题,注重行为指导。惟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才能对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才能真正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要抓住时机,即要善于发现并把握有利的因素,使主题班会内容更切合学生当时心理。如在考试前宜选择关于学法探讨的主题,考试后则宜选择关于常规纪律教育和挫折教育方面的主题。
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应看到刚跨入高中大门的新生,那是一群还很幼稚,迷惘的学生,需要班主任从良好习惯、自尊自爱、卫生教育、培养干部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生”这个角色。此外,绝大多数高一学生都希望能好好学习,给学校中的新教师、新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而表现就比较好。作为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地对学生们进行点拨、引导,组织诸如《要珍惜学习的好时光》、《我爱我的班集体》等主题班会,使学生的心头升起理想的光华,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
如我在高一第一次班会就是“以五个‘我’”为主题,即请所有学生作自我介绍:我叫„, 来自„小学, 家住„;我最喜欢„; 我最擅长„;我要改进„; 我希望„。教师可介绍学校的特点, 并作自我介绍等,我想以此增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对学校班级的认同。
(3)准备不充分
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离不开大量充分的准备, 而实际上, 由于平时计划不周, 准备不足, 我们的主题班会往往是仓促上马, 草草了事。
教师对主题班会的准备要像准备一堂教学课一样,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占有大量的资料,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结合本班实际确定。其次是学生的准备,需要学生发言的时候要作好布置,布置可以笼统一些,是为了防止念稿子等流于形式的发言。比如:我一般在周末上完课后就告诉学生,下周班会的主题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准备。有的班会需要主持人,那么就应该有主持人的选拔、培训等准备工作。此外,如果主题班会对场地场景等有特别的要求,那么同样也应提前作好安排。
2.形式上
(1)趣味性不够
现在有些主题班会,往往单调呆板、千篇一律或者一味灌输、说教式,容易让学生厌烦。高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好问、好动、好胜,正走向成熟,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都还较差,喜欢求新求异,生动活泼,所以组织班会课时,形式不能过于单一,要注意多种变化,激发出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受教育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主题班会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班会形式由班会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要讲一点创新,例如,班会课可以教师讲,可以学生讲,可以读可以唱可以演。对场地的选择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学生在特殊的场地里,特殊的氛围之下,更能进行自我心灵的解剖,更能敞开心扉,与别人做交流。另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还能使课堂变得更直观可感,丰富具体。
(2)角色错位
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条途径。但有时,有意无意中,在召开主题班会时我们班主任越俎代庖,一手包办,既充当“导演”又充当“主角”。
而实际上,主题班会的特点之一是主体性,就是指在主题班会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责任感。无论什么内容,无论哪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班主任都不能搞一言堂,一定要树立民主意识,正确把握指导性与主动性的关系,把学生推上第一线,发动班集体全体成员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实践证明,看一个主题班会成不成功,主要看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越强,班会效果就越好,就越能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因此班主任要当好“导演”,而不是“演员”。在主题班会课的召开过程中,班主任主要应在设计阶段进行引导,在准备阶段进行培训,在召开过程中进行点拨,在结束时候进行总结升华。其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准备,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才干。
(3)参与面不广
有些主题班会成了“群英会”,几个能歌善舞、能说会唱的活跃分子 “独霸舞台”,他们的“多才多艺”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而大多数学生则坐在教室的四周,成为“陪客”,只能拍拍手而已。
要让全体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全过程,不仅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营造了心态开放的环境,使他们通过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很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召开主题班会要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所有的学生在班会筹备、召开过程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家长、任课老师和校领导参加主题班会。
3.效果上缺乏延伸、落实和巩固
主题班会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环节:点明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主题的点出要简洁明快,让学生一下就进入角色,乐于参与活动。主题的展示要充实有力,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予以论证,这是主题班会的主体。结束时要深化提炼主题,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以后久久难忘。
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并在总结中善于“借题发挥”,点到实质,举一反三,以教育多数学生。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一次主题班会后,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的教育并没有结束。首先班会一定要形成一个决议,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要组织同学们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并督促同学们落实。其次,经过精心策划的班会,气氛会很热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氛围中,同学互相启发,彼此点燃思想的火花,感动的话语,会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感情。班主任应抓住这一时机,发动同学们在班会之后,将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回味、反思和总结,使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三、结束语
主题班会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利用好主题班会这一载体,让主题班会真正成为吸引学生、充满魅力的课型之一,充分发挥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第二篇:小学主题班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主题班会的概念及意义
2011年,郑航、王蕙、曾君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一书中明确了主题班会的含义:“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定主题而开展的班会活动,其最常用的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班级辩论、演讲、讲座、讨论、游戏、报告、朗诵、表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更倾向于将主题班会看做是一种教育活动。丁如许一直倾力于班级活动的研究,他指出:“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精心设计的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德育看似抽象,但细细感知却发现其无处不在,与学生的思想进步相辅相成,积极实施的班级活动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
二、主题班会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都对主题班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主题班会现状不容乐观,高爱晟提出当前学校主题班会的一种非常现象――无效主题班会,这种无效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一)“生”音弱:学生沦为班会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成为班会的被动接受者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不信任。现实中有些班主任不信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干预过多,又出于追求高效的班会效果,因而“亲力亲为,一手包办”。一些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因想把班会开展得更夺目,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进行各种设计,忽视了学生,将班级活动最为核心的内容――过程丢弃,失去了活动开展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正是因为教师的过分担心,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不愿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努力。在这种班会课上,学生丧失了应有的主体性地位,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沦为活动的配角,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造成主题班会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无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的能力停滞不前,甚至衰弱或倒退。
(二)过分追求形式:班会华而不实
过分追求形式,主要是指形式与内容不匹配,活动形式不能支撑主?}。大部分的班主任从主观上误解主题班会就是“才艺展示”会,并将形式上的热闹追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班会过程中,过分讲求包装形式,表演味十足,学生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整场活动下来,似乎完成了一场表演,陷入重活动轻体验、重形式轻实效、重程序轻应变的误区。这种形式上的“浓墨重彩”,有场面,有掌声,却忽视了内容的教育性,将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暴露无遗,使得班会活动趋向表面的浮华和内容的空虚。
(三)内容随意化,缺乏体系
现在开展的主体班会大部分存在随意、零散和应付性,大部分的主题班会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而已,这造成了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完成方面体系缺失。不论哪个年级,主题班会都是一个话题、一个场景,大家都是寥寥草草的应付检查。这样一些不成体系的完成任务式的活动不仅打压了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热情,同时也削弱了班会课的目的,更是给主题班会课的德育效果埋下了重重障碍。
(四)班会缺乏生成性内容
多向互动的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而在实际的主题班会的开展中,主要还是以班主任为主导,全权掌控,老师在上面讲,把学校要求的教育内容公式化地灌输给学生,一堂班会讲完为止;学生在下面呆板地听取老师的说教,既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也达不到触及心灵、引发共鸣的效果。这种单向的传输,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班主任的负担,更是让德育工作举步维艰。
三、提升主题班会开展效率的策略
(一)培养合格班主任
1.引入研究视角,回归教育本质
首先,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要摒弃“拼盘式”的设计思路,牢记一个大写的字母“T”。“―”代表主题班会参与面的大小和活动数量,“|”则代表了活动的深入和开展。一节优秀的主题班会不是活动的罗列和内容的平面展开,而应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设计思路,围绕某一主题的逐步深入。
其次,要摒弃“搞活动”的设计理念,不让主题班会在华丽的外衣之下背离它本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实现两个回归:一是回归常态,回到朴素、简便、易操作的活动组织形式;二是回归实效,褪尽浮华,回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之上。
2.增强班主任专业知识储备
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相关知识储备是影响班会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迟希新在《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一书中明确提出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应具备的几项基本能力:一是搜集与积累大量素材的能力,它是教师开好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阶段;二是对具体主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它决定了老师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好的把握主题;三是对主题的提炼技巧,主题的提炼是班会的点睛之笔,不经这个过程,主题就很难得以突显和升华。最后是创造能力,它是教师设计主题班会的核心能力,不管是对素材的积累,还是对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还是对主题的提炼,最终都是班主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创建民主化班会:师生共享班会的主办权
现代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要集思广益,主体班会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让大家都参与到班会主题的讨论和发言中,切忌把主题班会办成是老师或是班委的发言场。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要多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这样更具创造性。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方向、幕后指导的作用,只有真正从学生出发,整个班会课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中,托马斯.里克纳认为班会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班会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地学习民主。通过班会,他们能够参与进一种与课堂的集体生活相匹配的民主进程之中。通过班会,他们可以给学生们一种重要的教育经历,以体验德威谈的广泛意义上的民主――通过众人智慧之池来解决问题。”这种班会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促使他们自动去收集相关主题资料,深入了解主题的内涵,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在劳动中启发感想,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摈弃浮华:做到“小和实”
活动接地气,教育才有说服力。主题班会上大量充斥着“假、大、空”现象,造成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主题班会的真实性迫在眉睫。首先,主题班会的主题要小,从小事小情出发,主题班会的时间有限,过大的主题往往使得班会空空荡荡、不切实际,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精力有限,一个小而实的主题更容易实现教育的意图。
其次,主题班会要“实”,就是让班会求实、真实。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题真实,主题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只有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教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让教育得到充分的渗透,而且使得这种教育更具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内容真实,取材应以生为本,所选择的内容材料要紧扣主题,围绕预定的目标进行合理取舍,使所选内容真正服务和体现活动的教育主题;三是形式要实,要采取符合教育目的和内容需要的活动形式,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四是过程要实,班会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我学习、自主活动中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四)重视班会的动态生成
关于班会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道德情境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励其主动探索、建构,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和认知。其次,设计合理的“留白”。一方面,设计时应“事无巨细”,形成弹性化的方案;另一方面,注意留白艺术,着眼于宏观设计,重视过程的开放,使设计体现出较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再次,找准生成的“凭借”。在主题班会课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无感可发的情况,使得班会难以“生成”下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认知还仅停留于抽象、空洞的概念化层面,缺乏具体的、情境性的素材作为其交互性表达的依托“凭借”。因此,教师要主动创设问题情境,挖掘素材的积极因素,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最后,教师应及时整合信息。在班会开展过程中,学生生成的信息往往是孤立、片面、散碎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归纳、整合,将学生的交流、讨论和思考不断引向深入。
主题班会课与其他的教学课不同,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思想、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引导。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摈弃浮华,提升班主任的自身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民主的班??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班会课,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主题班会课的育人作用,生成和巩固德育教育的效用性。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第三篇:浅谈农村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一中
廖钟雁
关键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内容摘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初中英语基础教育薄弱,英语教学资源和语言环境缺乏,教师学习观摩机会少等原因,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种种问题,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对策,并给出了一些如何操作的实例。
作为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十多年的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由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学习观摩的机会少、初中基础教育薄弱等原因,同时教师受自身素质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对教材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
由于新教材教学容量大、听说读写的活动内容多,教学任务重,要求高。对于基础教育薄弱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起来难度较大。不少教师不能科学地处理教材。有的依然按照以往老套的教法,只教阅读部分和语法。而有的教师则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地处理教材,结果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前学期松后学期紧,学生老师忙走过场。这些处理方法都让教师感到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甚微。
二.未能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
学生从初三进入高一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对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时学生在听说能力上基本得不到训练,基础普遍薄弱。大多数学生一进入高一便是感觉困难多多,阻力重重。我们很多老师对此重视不足,有的不考虑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味采用英语授课,增加了学生听课的难度。有的一味忙着赶高中的课程,没有及时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复习,使得学生新的知识没掌握,旧的知识却忘了。还有的老师在试题和练习的选择上过早强调与高考接轨,试题生词多,难度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教学缺乏艺术性。
由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缺乏,很多老师课务重,备课时间少,准备不足。或者是老师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或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教法陈旧。课堂模式普遍体现为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满堂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或写满一大黑板,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或记笔记,没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四.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或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
有的老师高一高二基本不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没有安排任何的写作课或阅 读课,对学生的读写缺乏指导和训练。到高三只能让学生背一些作文模板来草草应付。有的老师高一时就给学生安排沉重的读写任务。每天让学生写英语日记和作文,读难度过大的英语报刊杂志。学生因为词汇量少,基础差,学生老师费时费力,结果事倍功半,学生也很难坚持。
五.不大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很多老师认为高中生能自己会学习了,因此不大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经过体验、观摩、教学反思、和同行们一起探讨以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对策:
一.对于处理教材的问题,教师应该明了教材不过是教学的工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删减和整合。对于教材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学难以操作的内容可以舍弃。比如高二(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vention 等单元的部分内容。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比如在Destinations(高二下Unit15)单元,我删掉了听力和口语部分。在上完阅读课文后,设置让学生充当导游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既训练了口语,又复习了课文。总之,老师应该集中精力来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是否能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补”。可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以“分散穿插”的方法,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课文几方面补缺。词汇方面,可以先介绍构词的基本知识,同时把词汇分类集中打印给学生,让学生在早晚自习课上专门强化记忆,并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是“顾”。就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要顾虑到学生是否适应。教学起点不能盲目拔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学生难以掌握。选择试题时也应考虑学生实际,不能过早地选择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同时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课程。
三.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老师应明了自己的课堂中应扮演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辅导者、促进者、协调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外语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老师备课需充分,备课时不止备教材还有备学生。要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录音机、录像机、电视、电脑、投影仪等)来呈现教学内容或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全班讨论、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
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从学生进入高一,教师就应该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作出长远规划,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底子薄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在学生写的方面,高一应以让学生熟悉英语句型,培养句感为主,先向学生介绍五种英语句型,让学生每天练习写两三个句子。背课文精彩的句子或一些常用句式。高二阶段可以在写句子的基础上教学生连词成句,同时要求学生多背范文。此阶段以教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熟悉英语文章的结构和特点为主。高三则多对学生进行限时写作训练,练熟各种题材,尝试在习作中适当运用高级句型,争取提高作文的档次。
学生阅读能力也要从高一开始培养,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阅读时,学生出现的发声读、或用手指、笔逐一指字读,等不良习惯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同时阅读材料以课本为主,辅以一些适合学生的简易读物。到了高二以后再逐步拓展阅读空间,做到精读、泛读有机结合,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五.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然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式,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做好课堂笔记、加强课外练习与课外阅读等。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观点浅薄,还望同行们给予指点。总之,教学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对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来说,更需克服客观上存在的种种困难,努力钻研新教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灵活地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大编)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3.《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4.朱庆林、金建生《如何整合处理高中英语新教材》
第四篇:护士站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护士站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护士站药品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通过不断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宣传药品管理知识、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以及严格按照要求贮存药品等措施。
药剂科对护士站药品管理进行查看促使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以提高护士站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目前医院实行三级管理。(1)一级管理范围: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原料药
(2)二级管理范围:精神药品、贵重药品、自费药品。(3)三级管理范围:普通药品。
在护士站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普遍存在急救药品近效期问题,更换频率太低。提出建议:防止药物因使用频率太低而出现失效问题,同种药品按有效期长短次序摆放,严格遵守药品的易变先用近期先用应及时在有效期内与其他科室或者药房进行协调合理利用。
2、不同药品放在同一包装盒中药品的标识和存放位置不统一(妇科)。提出建议:药品更换位置时存放的标识应及时更换。3.未使用完的药和液体未及时处理、一种药品多处存放(产二科)。提出建议:药品配置不宜存放过久,如未用完要及时处理掉。
4、同一药品不同规格混放一块(产一科)。提出建议:由于不同单位的缩宫素对孕妇作用完全不同,防止因失误使用剂量不同而产生医疗事故,必须分开存放。
5、存放精神药品的柜子未上锁(外一科、外二科)提出建议:应给柜子加锁。
第五篇: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健康教育就是护士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使病人知道更多有关健康和疾病的信息,并认识到参与护理的价值。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
护士来完成的,实践证明,护士作
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 一: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病人方面
1、病人自身文化层次差别大:病人中有来自领导阶层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工厂职工、农民以及文盲人群,他们之间的理解力、意志力不同,能否接受健康教育并且落实到行动上,其差别很大。
2、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加上医生与护士之间对病人解释不一至也影响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3、病人获得医学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不尽相同: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负担重、社会地位的高低等相关。
• 护士方面
1、护士缺乏教育时间: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少,护士工作负担过重,时间缺乏。
2、护士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缺乏对教育效果的检测评价。护士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缺乏有关心理学、理论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3、护士不愿承担教育义务的心里倾向:不愿增加工作的负担,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4、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条文,很多护士工作中机械地执行,把它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
• 二:护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认清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帮助病人及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
2、做到有效的沟通方式,护士直接观察病人,对病人进行提问,与病人家属交谈,听取病人复述及自我评价,观察病人的记录,书面评分和小测验小结,由病人和家属掩
• 示护理技能等,了解其掌握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
3、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在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贯彻于病人住院的各个阶段,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可实行分组制,将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落实到每个护士,并认真执行。护士长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评指标,对各个病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并将评价的结果与绩效挂钩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