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班组文化建设中班组长的关键作用(写写帮推荐)
基层班组文化建设中班组长的关键作用
班组是企业组织中的最小机构,承担企业各项具体生产任务。如果说班组长的首要职责是负责所在班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建立班组团队合作精神,使所有成员齐心协力,高效率完成工作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班组团队意识的有无,以及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决定该班组是否有执行力、战斗力。如何构建班组的团队意识、培育团队精神,保持和增强班组凝聚力,是基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开展基层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笔者通过大量的生产性企业生产管理咨询的案例实践,总结提炼了班组长在基层文化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
一、基层管理者做好表率是源头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靠头来带”。基层管理者是兵头将尾,既是管理者又是操作工。基层管理者自身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所带领的班组的执行力强弱。一个执行力很强的班组长可以通过自身示范来影响成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激情。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基层管理者,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形成很强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从而高效实现班组目标。人们常说,“领导主动,员工激动”,放在基层管理上最恰当不过,基层管理者与员工接触最密切,基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员工都看在眼里,管理者积极主动,见了困难上,见了荣誉让,下属如何能不激动,如何不以其马首是瞻?班组的凝聚力又如何能不高呢?
二、公正民主的管理是基础
基层管理者天天与成员一起工作,管理者与成员信息基本对称,一件事的好坏,大家都心如明镜,就看管理者能否公正处置。所以,能否公正处事,民主管理是班组成员判断组长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也是对班组长的一大测试和考验。集“兵”与“将”的双重职责于一身的班组长必须健全班组管理、考核、培训、奖惩等管理制度,用透明的制度说话而不是靠个人好恶、关系亲疏来处置班组事务。要加强班组的民主管理,摒弃那种“家长式管理”独断专行的做法,调动职工的民主意识,从而达到集思广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要在班组内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较强、班组工人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重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健全群众合理化建议、工作创新以及工作监督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地抓好班组建设。班组长实施管理中应采用科学的管理原则与评价标准,合理地对待班组中每一个成员,并用之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职工。尤其是奖金的分配、业绩评价、学习机会以及先进评比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公正、合理与否对团队凝聚力的构建有直接的影响。
此外,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与成员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消除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实行民主参与。没有民主,谈不上成员的参与。只有让成员积极参与班组的管理活动,才是真正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班组管理需要班组长用民主方法进行管理,需要班组长开诚布公地进行集体决策,允许在参与班组全过程管理中提出不同意见建议,甚至批评,只有允许大家说话,才能提高大家对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真正暴露问题,共同克服并努力实现班组目标。
三、保持有效沟通是保证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使班组成员的情感得到交流,才能协调班组成员的行为,才能促进团队精神、共同意识和凝聚力的形成。班组成员可能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不尽相同,个性、兴趣、爱好互有差异,加上利益的不同,在企业所处位置及视角的不同,产生歧见和矛盾再所难免。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歧见和矛盾并不明显,对班组工作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在薪酬调整、工作评比、业绩奖励等方面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往往会因为视角的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对结果存在严重分歧甚至是冲突。面对这些情况,班组长应积极创造交流的平台,疏通交流渠道,消除班组内成员之间的成见与隔阂,减少分歧,消除矛盾。尤其是在结合上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在利益上做到先人后已、不谋私利,处事上公正透明,才能创造良好的班组内人际氛围。
此外,让班组成员了解上级的精神和班组工作任务目标也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沟通。如果信息传递有误或者不及时,就不能确保班组成员合理的行为,协作的愿望也无从谈起。班组内信息的有效沟通对班组团队意识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篇:班组建设中的班组长角色
班组建设中的班组长角色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施者,是企业连接员工的平台,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班组建设的好坏,班组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生产运行是否平稳、产品质量的高低及生产成本的大小,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而班组长是班组最直接的管理者,是企业的“兵头将尾”,所承担的职责既不同于管理干部,又有别于一般工人,这些特定因素确定了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班组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壮大的有机载体,班组建设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都应当把班组建设作为企业一项战略任务来考虑和实施,应当作为一项长期化、经常化的基础管理工作来落实。班组建设搞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稳定,基础稳固了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发展了职工的收入才会提高。班组长恰好就是这个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员,他常年与班组成员朝夕相处,不仅直接参加生产,参与管理的全过程,而且还要带头学技术、抓班组建设、带头遵章守纪。班组长工作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被人们所认识 1
和重视。班组建设的许多工作除了必须依靠企业中高层的宣传、正确引导及推动外,更多的工作还有赖于班组长的牵头与协调。因此,搞好班组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班组长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把班组建设工作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中,使职工树立起“不等、不靠、不要、不推“的主人翁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班组建设成为顺利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的有效保障和动力。
二、班组要建立工作条例、考评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与完善,以制度来约束、规范、细化、量化班组工作,使班组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以制度来保证和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全员参与,逐步实现班组自觉管理。员工参与的管理才是全员化的管理,才能达到效果最佳、持续改进的目的。班组长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开展工作,应该将班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班组每一个成员身上,实行责任制考核,使班组建设事事有人人管,人人有事做,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全面的提高班组建设水平。
四、通过班组建设促进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企业在积极开展班组建设工作中,应安排专业工作小组,组织、指导、协助班组进行必要的技术比武竞赛、各种自查与互查活动,通过活动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在班组内部建立一种激励与竞争机制,使班组建设工作深入人心。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而落实班组建设的基础是提高班组长的素质。从生产实际出发,班组长在指挥生产、协调与组织、管理与配合等方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班组长首先要具有学习能力。学习的需要既产生于班组长提高素质、增强技能、丰富知识的现实,也是班组建设之需要,有了学习能力才有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用新的知识、技能、理念体系整合班组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状态,使班组成员在互帮互学又相互竞争中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其次,班组长要具备执行力。有了执行力,才能做到在认识和行动上与企业步调一致;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企业的各项工作全面地、彻底地执行;也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执行力不到位,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各级领导。因此班组长在带领员工完成生产任务、共同提高业绩时,要顾全大局,不能只把容易干好的、立竿见影出业绩的工作完成,把困难大、付出多且收获少的工作放臵一边,而应该理性地面对困难,争当开路先锋和困难排除兵,要善于发挥班组团队作战的优势,凝聚集体智慧,力争取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再其次,班组长要有沟通能力。要开展好工作,必须依靠班组全部人员的力量,将班组成员有效调动。因此班组长要当好班组一级首席接令人的角色,及时准备发挥好信息传话筒的作用,将上级精神和要求、安全环保形势和动向、管理思路和方略,原汁原味地传达下去,让班组人员知情况、懂形势、善于思考与分析,找准自我定位,以备更好地配合班组长做好工作,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班组长素质的提高,除了他本人的自身努力、学习、修炼外,企业也应该高度重视班组长的素质培养工作。班组长素质提高了,班组建设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各项任务才能完成、管理才能上新台阶。我们认为,班组长素质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企业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班组建设工作。建立班组和班组长的工作责任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检查、评比制度,要在注重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2、企业要重视和不断加强班组长的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企业要根据自身现状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经常性地对班组长进行培训教育,为班组长设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资源,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可采取上岗培训、专业培训、班组互换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应包括有思想政治、班组建设与管理、业务技术、科学文化、政策理论、法律知识等方面。
3、把好选拔关。把好选拔关是保证班组长素质的重要环节,企业应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有一定胜任力的职工选拔到班组长位臵上来,给予他们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空间与平台。
4、提高班组长待遇,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只有明确了责、权、利,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才能激励班组长安心工作、主动工作与学习,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配制的基础上,搞好班组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
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行动上积极、方法上有效、措
施上得力、机制上创新、奖罚上分明,才能真正发挥班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才能搞好班组建设工作,也才能使企业的基础得到巩固和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有序、长足的发展。
第三篇:如何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如何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党的十九大在肯定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同时,指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特别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认清自身角色,把握努力重点。
在思想上真正敬畏法律、尊重法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普法教育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越来越少,之所以违纪违法现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人内心对法律缺少敬畏。敬畏,包括“敬”和“畏”两个方面。“敬”要求有所崇敬,有所指向,有所作为;“畏”要求有所顾忌,有所畏惧,有所不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以位高自居,不以权重自傲,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才会自觉考虑个人言行是否合法,权力行使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谋划、开展和推动工作。这是法律能否扎地生根,实现其应有价值的重要保证。
从长远、理性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法治建设。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从客观上看,中国的法治建设历史严格讲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人治文化、人情因素对法治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短期内还难以根除。从主观上看,遇事爱讲习俗、依惯例,讲人情、怕麻烦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认为通过繁琐的法定程序和权限议事办事,缺乏灵活和变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法治思维追求的是平等,打破的是等级和权威,有的人放不下既有身份和权威,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应该看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法治建设必然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国家法治建设相衔接、与社会法治环境相协调。领导干部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带头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个历史进程。工作中,坚持议事先议法,吃透政策规定,做合法性论证,克服决策的随意性;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搞好政策、法律、专业咨询,做到程序、权限、手段等全流程合法;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基层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德治思维、礼治思维等相对应的,经常与之共生并存。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面临决策权衡,之所以有时不能坚持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并不是自己认识不清、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能、迫于人情礼节而不敢、计较个人恩怨而不愿,以致法治的光芒难以普照到每个角落、法治精神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因此,领导干部在坚持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时,要破除个人私心杂念的影响、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真正做到不因外在干扰而乱了方寸,不被外物诱惑而迷了心志,不为一己私利而失去民心。
敢于坚持原则、维护法治权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党员领导干部统揽定向把关,必须有坚持原则、维护法治的魄力和勇气。法律法规要靠人来推动和执行,只有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和效力。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在维护法治、捍卫正义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敢于坚持到底、较真碰硬。对那些法治意识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及时警示提醒,对那些违法的人和事要坚决纠治、追究责任,杜绝断章取义、恣意解释现象,避免“打擦边球”“搞变通”的做法。真正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其他人受到深刻的警醒,切实维护法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积极助力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法治的实现,必须伴随对法治的观念认同和文化自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带头学法知法守法,特别是通过自己日常运用法治语言、体现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塑造自身法治形象,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法治语言是法治思维的载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崇尚依法办事的今天,法治语言已不再是法学专家和少数职能部门的专利。法治语言应该成为全社会和各行业及部门通行的“普通话”。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引用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的习惯,积极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
第四篇: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生命线,是各项事业 发展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对之初就说过:“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外搞活经济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的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制住这股歪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江泽民同志说:“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生活方式等日趋多样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腐朽的东西就乘虚而入。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痛点之一,党的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能否身体力行,在廉政建设中起关键作用,是决定反腐败斗争成败的关键。
充分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党政一把手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影响着这个地区、这个部门廉政建设的成效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廉政建设,首要的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好 正确的政治导向作用。
一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性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代仁人志士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而不屈”,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都是源于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在党的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它不是与生俱来,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曾经这样说过:学好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队伍就能巩固,我们的干部就能得到提高,我们才能够有本事迎接未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世界。为此,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带头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信仰,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英国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要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反腐败的关键在于权力的合理制约制权保廉,这已成为一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把手就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权力的象征。一把手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否正确的行使手中的权力,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搞好廉政建设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执了政,拿了权,更要谨慎。第一,我们要权,无产阶级要权,不能让权被资产阶级拿到手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权,不能让权被机会主义者拿到手上。第二,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老子也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腐败的根源就是对权力的滥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手中所拥有的权力,不仅是组织和人民对自己过去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一份信任。如果掌了权以后,就高高在上、搞特权、摆官架子、假公济私,那必然就会导致腐败。作为权力一把手,要像修炼人品一样修炼自己的“官德”,要把权力的威严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崇高人品的崇尚之上,真正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生来俱有,也不可能得而不失,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苟且偷生,《红楼梦》中都有“赤条条来无牵挂”这样的话,我们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割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应该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权力源于人民,权力为人民服务,权力受制于人民,自觉接受法制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努力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三要增强廉政建设的责任感。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惩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有领导干部对出现的问题,不仅不能见微知著,而且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还麻木不仁,甚至包着、护着,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查处的不查处”。可见,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廉政建设好坏,关键是一把手能不能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能不能真心实意、铁着面孔去抓。试想:一把手不重视抓廉政建设的班子,将是怎样的班子?因此,对党政一把手来说,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清醒认识反腐败工作的严峻性、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切实增强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掌握着绝对选人用人权。由于权力的过份集中和部分人的肆意滥用,异化了人民赋予的权力,热衷于权钱权色交易,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经营、跑官要官、卖官买官盛行。近几年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此类问题。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江泽民同成曾经提出:“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的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否合适、正确,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我们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一把手要在廉政建设中发挥好作用,必须在选用人上严格把关、严格要求。
第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国语.楚语下》有这么一条干部标准:“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之赢”。德才兼备是我党选拔干部的一条基本原则。有德无才难当重任,有才无德不堪大用。古人曾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在选拔干部时,必须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定要注重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的综合考察,不要只重才而轻德。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坚持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反对搞地方小帮派。要坚持摒弃“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牢固树立“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新思想。要防止凭一把手的好恶用干部,坚持反对“顺我者用、逆我者降”的个人主观主义,敢于使用一批有开拓创新精神,敢讲实话、真话的干部。严禁在用人上为了“平衡关系”而降低标准,宁可虚位以待,不能降格以求。总之,一把手必须严格按照德才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事业发展大局出发,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实、品德优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第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靠少数人选干部,很难做到“慧眼识英才”。干部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以坚决克服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特别是一把手不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搞个人臆断;更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依据。
第三,要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要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干部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干部试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公开招聘、落后淘汰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就要求党政一把手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敢于坚持原则,不搞迁就照顾。
充分发挥廉政建设的表率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党政一把手自然也是一个班子的表率。近几年查处的如湛江特大走私案等“一锅端”的腐败案中再一次警示我们:一把手不廉政,最容易导致集体腐败,其社会危害也是最大的。因此,党政一把手必须努力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经受住执政考验,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过好权力关、物质关、美色关。
一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带头遵纪守法。我们的党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实现党的各项任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有些党员干部对遵纪守法引不起重视,以权代法,我行我素、无所顾及。胡长清曾在狱中写道:“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认真执行党的纪律和规定是多么的重要!它对于规范一个人的言行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更应注意带头遵纪守法,靠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绝不可放纵权力。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执行党委会的工作制度,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要经常性地开展对照检查,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恢复正常的党内生活、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要严格遵守经济纪律,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艰苦奋斗。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追求物质生活的纵欲无度,变着法捞外快,打着主意得好处,当了金钱的俘虏。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后可能倒下一些干部的严峻情况,谆谆告诫全党:“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这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首先要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带头艰苦奋斗创业,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以律己,不谋私利,顶得住歪理,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只有这样,才能“拒腐蚀、永不沾”,才能影响和带动一班人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
三要严格遵守生活纪律,保持良好的公仆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领导干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大,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日常生活行为也显的尤为重要。“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大多数行贿者是从领导干部生活小节的不检点中打开缺口,一步步脱下水的。这就包括一把手在内的所有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在生活上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自觉在工作上坚持高标准,在生活上坚持低标准,不为名利所囚,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忧,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可依仗权力之势,行腐败之便。
充分发挥超前防范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廉政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把手必须高度警党,及时掌握新动向,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提前研究超前防范措施。这也是党风廉政建设赋予一把手的主要职责。
一要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一把手是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时时处处保持高度警觉,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要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工作、学习等项制度,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做到廉政建设警钟长鸣;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还要善于研究新时期腐败现象新的表现形式,关于探挖班子成员中的一些苗头性问题,从早抓起,从不廉洁的小事抓起,从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抓起,严字当头,预先教育,超前防范。
二要探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子。反腐倡廉,必须着眼源头,重在治本。邓小平同志讲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见制度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关键。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制定,也包括制度的执行。要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干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在建筑工程投招标、后勤管理、收入申报、财务稽查、离任审计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上,强化制度建设,堵塞漏洞,预防腐败。
三要广开监督渠道。监督不力是腐败分子猖獗的重要因素。“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 不了、群众监督无效”,致使部分领导干部胆大妄为一步步沦为腐败分子。因此必须把上级组织监督、班子成员监督、基层群众监督、人大代表监督、法制纪律监督、新闻媒体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自觉地同腐败分子作斗争;要分级建立举报网络,制定举报有奖制度,推行案件查处公开制度,全方位围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堵截腐败分子。同时,拓宽监督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将对干部的监督由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由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由本人延伸到家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使每个干部始终置身于众目睽睽的严密监督之下,坚决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繁份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当官为什么?在岗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这是时代呼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作出的选择。一把手首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只要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带头固守道德防线,带头严格廉洁自律,带头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廉政建设才有了组织保证,我们的党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才能越来越快、越走越好。
第五篇:班组建设中的问题
一是班组重“ 物质建设”轻“ 思想政治工程”。
在班组, 车间安排工作只要是涉及物质生产的, 工程再难再艰巨班组长和组员们都能想方设法地去完成, 甚至一点怨言都没有, 然而安排“ 政治学习” 或者进行一些“ 小型学习研讨” 等, 往往是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他们认为只要生产任务完成了、安全出事就行了, 更有大胆者公开提意见、要求减轻班组“ 负担”、“ 集中精力搞生产”
二是班组重“ 结果”轻“ 过程管理”。
随着改革不断深人, “ 分配” 与“ 绩效” 挂钩、“ 评优” 实行“ 一票否决制”与绝对“比例制”结合, 造成“ 阶段结果”掩盖“ 长期不足” , 只要班组安全质量这一年之中没有否决、全年生
产任务能完成, 就不愁荣誉和应得利益。相反, 那些平时始终做到严格管理、不断创新的班组, 因个别问题, 其一年到头努力的结果反而不如那些平时松散管理的班组, 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评价, 从而
加剧这种错误的认识, 渐渐把那些在班组建设上勤勤恳恳的骨干们也推向片面重视班组管理“ 结果”的那一边
三是班组重“ 人治”轻“ 法制”。
在当前相当一部分班组管理中存在“ 随意性大” , 班组规章制度“ 粗放”或“ 可操作性差” , 极个别班组压根就没有。班组“ 奖金分配”、“ 考核处理” 等事关全班的大事全靠班组个别人或几
个人“ 说了算” , 往往出现分配不公、处理问题不规范等影响职工情绪、削弱班组凝聚力战斗力的情况, 带来班组短时间的混乱、猜疑和小团体等不利班组健康发展因素
四是班组重“ 眼前利益” 轻‘ ,长远发展”。
在班组,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属于热情关注的职工不多,普遍关心和重视的是他们的眼前利益, 班组或个人在企业中“ 多干” 与“ 多投人” 的希望是立杆见影, 今年不拿明年不知是谁收益的思想和观念
在相当班组与个人中已是根深蒂固, 长远发展是领导和他人的事, 不用我们操心
五是班组重“ 个人发挥”轻“ 集体力量”。
我们通常看到有些班组干活的总是那少部分班长与部分骨干, 干活的一刻不停, 班里呆着的是无所事事, 往往干得不亦乐乎任务也不能及时完成, 问其原因,回答无非是“ 他们干不了”、“ 他们干我不放心” 等,把班组集体的力量低估了, 把培育班组成员尽快成才的机会给“ 贪污” 了。结合企业实际应采取的对策是一是加强理论培训, 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素质班组建设的成败在于人、班组活力在于人的智慧和才干的发挥与不断创新, 由此可见, 要搞好班组建设必须从提高班组成员素质人手, 从企业发展高度规划和制定好员工培训这一‘系统工程, 员工培训力求做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
企业发展相结合, 进而增强班组成员搞好班组建设的信心、树立班组建设创新观念。二是加强班组过程控制管理, 全面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班组管理是管理工作在班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具备管理一切特性, 科学性、系统性是班组管理走出“ 误区” 核心和关键, 其手段是加强班组建设的过程管理和控制, 其途径是建立完善的班组建设评
价机制。结合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班组建设的实际, 针对过去在班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胆剖析自己, 从班组建设体系变革人手, 确保班组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同时展示时代特征, 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
“ 做什么”、“ 如何做” , 班组长、班组成员在班组建设中的位置、责任等, 变以往的被动建设为主动加压, 变被动管理为自觉行动, 变片面强调班组物质建设为全面提高班组综合水平。
三是培育班组建设精品文化, 整合班组资源
企业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 创新的基础在于优秀企业文化, 班组建设提升和发展的核心是培育优秀班组文化, 班组文化的培育使班组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在班组成员中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班组是我家, 建设好班组是班组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抓自觉去做, 最终在班组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同时优秀班组文化将成为一双无形的力量约束班组成员的行为, 确保
班组建设朝着健康发展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