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论述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二是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大体成正比,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的社会,一般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就越大,速度就越快,受教育的人数就越多,受教育的时间就越长;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的不断增强,随着人的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人才培养的规模随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应,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中的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
4、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往往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而发展的。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速使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就会促进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变革。
第二篇:经费不足对教育的制约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教育事业发展
中新网2月16日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十二五”期间需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总量,不仅要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文章指出,“十一五”前四年(2006—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529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37285亿元,占经费总投入的70.43%。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达16502亿元(2005年为841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2231亿元(2005年为5161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
文章称,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十一五”时期,我国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惠及全国1.6亿学生。200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009年的24.2%,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中职在校生近2200万、高职在校生1280万,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奖助学金制度。五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章指出,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但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一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160美元,不到2006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400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1800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4年世界平均为4.7%,我国2009年仅为3.59%。二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2012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有关部门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目标,测算出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需求为27123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需求为2022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41%,高于4%。三是政府财力与教育责任不匹配。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的教育事权划分格局并没有随财力结构的变化作根本性调整,一些财力薄弱的县级政府无力承担法律规定的教育责任。《教育法》有关教育经费的要求在一些地区落实得不好,2002—2008年七年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有四年增幅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4—2008年分别有11个、11个、12个、2个、4个省份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另外有不少地区没有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四是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的水平偏低。2008年我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27.9%,但其中学杂费等收入占23.2%,社会捐赠仅占0.7%,民办教育投入只占0.5%。社会投入教育的水平偏低,和政策鼓励不够有直接关系。
文章强调,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中职预算内投入的比例仅分别为52.3%、55.8%。高等教育在连年扩招和办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原有办学条件已难以满足需要。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生均拨款标准低,运转困难。公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负债现象比较严重。
调研组认为,“十二五”期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总量,不仅要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确保《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目标的实现
2012年实现4%是保障“十二五”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核心问题。调研组认为,实现4%,必须实际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防止用扩大目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计算范围的办法来实现。不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还会动摇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信心。我国至今未能实现4%的目标,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高有关。其实,世界上有些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与我国相当,甚至低于我国,但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于我国。同时还要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只统计预算内收入,长期以来不包括地方财政出让土地收入和社保收入。如果将预算外收入纳入,则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有很大提高,有专家研究认为约达30%。因此,尽管在2012年实现4%涉及诸多因素,情况复杂,有一定难度,但必须确保如期按时完成,不能失信于民。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证教育事业发展
财政性经费是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主体,保证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首先要依法承担责任。
一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与教育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在现行财政制度下,需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建立起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教育财政体制,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还应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合理分配公共教育经费,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向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二是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级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制度,落实《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要建立对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制约机制,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对教育投入强度的指标。
三是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督促尚未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的省份尽快开征。2009年全国已有22个省份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共征收178.44亿元。应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如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方面。还应适当增加彩票公益金对教育的投入或发行教育彩票,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对教育的投入。
——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积极性
在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建立社会捐赠、出资教育的激励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总量。
一是对社会捐赠教育应当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建议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企业捐赠、投入教育的支出超过企业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五年内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二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不能一方面苦于教育经费缺乏充足的来源,另一方面又对社会资金准入教育的门槛抬得过高。建议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种不合理政策,积极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扩大社会资金进入教育的途径,并适当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限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民办教育。
三是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本分担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是很多国家的做法。国务院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在2012年前基本保持稳定。建议在2012年后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办学成本、政府拨款、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建立学费正常调整机制和成本补偿机制,同时逐步健全学生资助、奖励体系。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与增加投入同样重要。目前一些部门和学校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等现象,经费管理比较粗放,资源配置标准和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建议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一手抓增加投入,一手抓管理使用。一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财政预算机制。教育、财政部门应尽快编制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生均经费标准、生均拨款标准,为编制学校预算和教育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完善经费统计体系。只有建立统一、科学的统计口径,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区各学校师生员工的实际数量,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性教育投入水平。三是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合理确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杜绝豪华办学,减少不切实际的达标评比,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四是注重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逐步探索建立绩效预算,加强教育经费的跟踪问效,发挥教育投入的最大效益。五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第三篇:根据教育心理学对比较法进行论述
根据教育心理学对比较法进行论述
物理1301 王珊珊 201308010130
关于比较法,我们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区差异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工作。比较是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科学地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比较是以已有只是为基础,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和规律而必须做的第一步工作。比较方法能启发和开拓人们的思维,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这是对比较法最基础的简单理解,现在我们根据教育心理学对比较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此之前,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培养人的工作,要切实有效而又迅速地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还需要借助于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以深入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为明确某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所以,教育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或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现象,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交换过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机能系统的变化与控制的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及其个性形成等心理规律。学生本身的体质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比较法在初中物理上的应用涵盖很多方面,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
中学物理主要是讲述物理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物理学家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物理现象上有着本质的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比较法作为概念的引入提供思维的支撑点,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再根据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
物理学中的比较,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不同事物同一特性的比较
这是比较中一种最为简单的比较,通过比较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高矮、胖瘦、体重、知道了事物的多少等。物理学中的长度、质量、温度、时间等的测量其实就是这类比较。我们知道、测量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就是将一个待测量与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测量的结果便是这个比较的结果,日常生活中的这类比较的依据是随意的,有时是非客观的,而物理学中这个比较的过程则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所以物理学中的这类比较是一种科学的比较。
二、同一事物不同特性的比较
一种物质具有多种特性,当物质的某个特性发生改变时,有时势会必引起其它一些特性的改变,比如:当物质的质量发生改变时,物质的体积也会发生改变,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对于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却是一定的,不仅如此,对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往往又是不同的,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另一特性——密度。
同一事物的很多物理量之间都有着这种内在的联系,比如:做匀速运动的物的体速度与路程之间,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和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改变量之间,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和燃料的质量之间;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之间等等。
这类比较的目的在于从不同之中找出共同点,这种异中求同的比较,还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规律。比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尽管测出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都不尽相同,但通过比较发现,在不同之中隐含着相同,那就是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总是相等的,因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比较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从不同之中找出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规律,进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同一事物不同条件下的比较
当事物所处的条件发生改变时,事物所表现的某些特性就会发生改变,通过比较这些特性,就可以发现事物内部所隐含的某些规律。
四、不同对象不同特性的比较
阿基米德原理大家再清楚熟悉不过的了,在此探究实验中,在这一探究试验中,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两点:一是用称重法测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二是收集并测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大小,G排液,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浮力的大小总是与G排液的大小相等,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规律。
五、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比较
比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发现当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速发生改变时,液体蒸发的快慢要发生改变。
比较是开辟学生思维的钥匙,善于比较便是善于为思维的深化开辟道路,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使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比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将现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把新授知识点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或重要的内容进行归类、纵向、正反、正误等形式的比较,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精细和准确,使学生明确所比较的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比如:重力和质量的比较、压力和压强的比较、蒸发和沸腾的比较等。
2、应用于演示试验中
在演示实验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究竟的欲望,适当的设置一些在不同条件下比较实验,有利于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便于引导学生去进行积极地思考。比如:在讲磁体的磁场时,我们将一根磁铁和一根铝棒先后放在一小磁针的周围,结果发现磁铁能使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学生很容易通过比较发现磁体的周围和铝棒的周围不同,从而向更深层次思考,这是为什么。又如: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长颈漏斗,一只乒乓球,我们将漏斗的口朝下,将乒乓球放于漏斗口中。这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实验进行比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
(1)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中朝下,放手,问学生将会怎样?
(2)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中朝下,用嘴向上吸气,放手后将怎样?
(3)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中朝下,用嘴向下吹气,放手后将怎样?为什么用嘴向上吸气,乒乓球不下掉呢?为什么用嘴向下吹气,乒乓球也不下掉呢,通过比较发现,一定存在其他原因,探究问题结果的愿望促使学生去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3、应用于一体多解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扩散思维的好方法,在习题课上,通过对一道习题多种解法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品质向更高层次的升华。例如在初三总复习时,对一道液体密度的实验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可以得出多种实验的方法,如定义法、压强法、浮力法、浮沉条件法等多种方法,最后让学生讨论比较,看哪种方法较为常规、哪种方法简洁明快、哪种方法新颖别致好,通过比较,不但可以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感受到扩散思维的美妙与情趣,进而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情感由兴趣向乐趣升华。
在比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多次比较
一次比较的结果偶然性较大,多次比较的结果才是可靠的,所得的规律才有普遍意义。
2、注意同等条件的比较
所谓同等条件,就是当某个事物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在比较某个因素对该事件的影响时,要使其他的影响因素相同,即在此过程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比如:由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同时影响着压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在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在比较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种类、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相同,在比较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在对多个因素进行比较时,在比较的过程中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只有如此,我们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否则就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
3、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进行比较
比如我们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对实验的结果不仅要做横向的比较得出不同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而且要做纵向的比较得到同一滑轮组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机械效率不同。
4、转换法比较
当比较的特征量不够明显却又必须进行比较时,有时我们还要利用转换法,利用与之有关联的其他特征量的比较来达到对这一特征量比较的目的。比如在比较物体的隔音效果的实验中,我们是通过音量的大小来比较不同物质的隔音效果,但由于人耳对声音音量的微小差异很难分辨,这时我们要将同一距离音量的不同转换成听不到该声音的最小距离来进行比较,比较方便,效果明显。
5、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同一问题我们也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比较法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是普遍采用的,但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利用比较法研究问题时,还应多想想其他的方法。
总之,比较法是我们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人类甚至不能认识自己,正是基于这个比较的过程,人类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诸多信息,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了解,掌握了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第一手资料。
对于学生来讲,如何更清晰的理解和运用比较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心理学问题,对教学任务加以分析和设计,主要分以下方面进行,(1)确定教学目标;(2)组织教学(4)分析教材对象(5)选择教学的方法策略及传媒;再根据教学环境方面的心理学问题,如教室环境,温度,声音,色彩,光线,以及师生关系造成的学生心理气氛
教育心理之所以薄弱与它所研究的对象之一是教师不无关系,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原则指出,世界在本质上具有有序性和因果性。有序性,指世界万事万物是一个有条不絮的整体,所以不要收起混沌无序的表象所迷惑。因果性,指现实种种现象或出现的每个事件都具有因果联系,即某一现象或事件总存在于它的原因,又总会产生后继的结果。教育心理研究方法法论接受这一认识论的原则,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探究教育心理方面的种种现象;要用合适的研究工具来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深信教学心理研究一定能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服务,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从而造福于人类的教育事业。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对食品安全的简单论述
对食品安全的简单论述
姓名:
班级:
学号: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等事件的不断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食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各级政府今年来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2009以来,从部署开展“两年整顿”到出台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消除了大量风险隐患,遏制住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的势头,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的趋势,没有出现大的系统风险。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发展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所以要解决好一件事物必须从主要矛盾入手,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侧重点,食品安全的发生主要还是国家的事,国家在法律惩罚,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才导致接连不断的发生类似的事件。所以从重点入手,往往能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各项措施的实施,食品安全问题正趋于逐步好转的过程。虽然国家的力度够大,但难免还是发生了不少类似事件。为什么在国家的强力打击下还有人铤而走险呢?那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使他们忘了自己的企业责任,忘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让他们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评价客观事物,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食品方面的,这些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所以应该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起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树立加责任和法律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不是为了自己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置人们的身体健康于不顾。生产出有安全问题的食品完全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个人主义,而且背离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一个不符合是会发展规律的旧事物是会被新事物所取代的,最后终究是会被扼杀在历史的长河里。生产有问题产品的企业最终是会消灭的,就像三鹿一样。
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不谋而合啊,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食品安全事故尽管国家制定和出台很多文件、法律法规仍然屡禁不止,说明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漫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要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五篇: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宁吉喆
《 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时代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对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明确了具体要求。
充分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永远体现人民意志,永远接受人民监督,永远为人民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滥用,就会对公民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从而影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既是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事实上,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绝大部分行政权力是由人民以授权的形式委托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权力的这种间接性、受托性,客观上使行政权力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使行政机关真正按照人民意志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是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备,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管理社会事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推进依法治国,精心织就行政权力依法运行的“天罗地网”,构建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使行政权力于法有据、依法行使、受法制约,真正做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调节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依据。目前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依然较多,不该管的管得过多,影响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该管的还没有真正管住管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社会和地方、基层,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时做到放管结合,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在此进程中,必须强化对行政权
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样才能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
《决定》指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这既是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部署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全面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和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负有全面责任。党内监督主要是党组织对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党的重大路线方针、行政权力运行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廉政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人大监督。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大通过检查行政工作、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质询政府工作等,对政府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同级政府违法违规的行政人员进行撤换和罢免。三是民主监督。政协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重要工作、视察政府工作、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对行政权力运行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四是行政监督。主要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人员及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和相关个人行为所实施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对其内设机构依据行政权力隶属关系所实施的监督。五是司法监督。主要是人民法院通过受理行政诉讼、审理行政案件而撤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六是审计监督。通过审计手段,管住国家的钱,看好行政的权,揭示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制约和监督财权、物权。七是社会监督。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从而形成监督。八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具有行使方式便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渠道。
上述各种力量,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从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构成中国特色行政监督体系的主体框架。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备、监督力量衔接不够、监督针对性不强、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有的监督还存在侵权和违法现象,且对于舆论监督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一方面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不高,监督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又存在舆论嘈杂现象,干扰行政权力的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施对行政权力运行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针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的种种问题,要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科学有效,就是不仅要做到组织严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约有力,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且要做到权责一致、相互协调、运行顺畅,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就需要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监督有力、富有实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整体监督合力。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完善各项监督制度,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各自为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加强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总结交流监督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还需要高度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舆论,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调查和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失实的据实及时澄清,对诬告陷害的依法追究责任,不断增强网络监督的正能量。
健全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决定》指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并从行政部门和岗位权力设置、内部流程控制、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对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法行当自贵者始”。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权力滥用与政府部门拥有的权力大小以及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程度密切相关,在那些掌握大量公共资源和稀缺资源且行政权力干预较深的领域,往往会产生腐败。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将权力过于集中的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按照健全科学权力结构的要求,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解与制衡,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架构。大力推进分事行权,将重点人物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成员,改变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探索“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行政审批、财务、工程招标等做法,推动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规范化。大力推进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将重点岗位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岗位、多个层级。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一般是指各级政府及行政机关内部基于隶属关系和组织关系,由上级对下级、政府对部门、行政首长对工作人员等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制度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监督,是贯穿于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关键是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一是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二是主动监督与受理
举报投诉监督相结合;三是定期督导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从而保证监督频率和覆盖范围,增强监督实效。政府专门监督,一般是指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政府行政命令,对有关事项和人员进行的专门性监督检查。应积极探索层级监督与专门监督结合的机制,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可由政府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定期沟通监督情况,总结监督经验,研究处理意见,完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严格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要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对负有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其在违法行政行为中的表现与后果,分别给予程度不同的处理处分,以体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基本要求。
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是公共资金的守护神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哪里有公共资金,哪里有财权运行,哪里就应该有审计跟进。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既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深化改革的必 6
然要求。这里的全覆盖,一是有深度的全覆盖,不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简单地在面上把所有单位走一遍,而是根据线索深入检查;二是有重点的全覆盖,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而是围绕中心工作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三是有步骤的全覆盖,不是一步到位、跳跃式扩展,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对重点对象可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争取每若干年审计一次。
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当前,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业务指导主要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人财物的管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这种管理体制有其道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不强、对有关问题反映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要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落实地方审计机关重大事项向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制度。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保证审计发挥有效监督作用。
大力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职业化是审计依法独立进行和提高审计水平的保障。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更要练就“火眼金睛”、提高业务本领。要按照推进审计职业化要求,大力推进各级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格审计人员准入门槛,完善审计人员行为准则。同时,大力鼓励发展专业化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推动国家审计机关与专业化社会组织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