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

时间:2019-05-14 01:0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

第一篇: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

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

钢铁工业是生产规模巨大、资金集中的制造工业,也是消耗能源很高的工业;钢铁工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尾矿砂、炉渣、尘泥等)和气体产物的数量也非常之大,虽然一小部分尾矿砂和一部分炉渣、尘泥已经能够回收利用,研发它们的再循环利用技术仍然要继续深入。如果钢铁工业用于环保的投资不足(据美国钢铁工业协会估计约为总投资的15%)或对环保措施管理不善,钢铁企业将成为非常严重的污染源。从技术上看,钢铁工业中的高炉法仍将处于矿石还原的主导地位,通过高风温、富氧、大喷煤,降低焦比和提高利用系数,并处理好高冶炼强度与长寿的关系。出于对温室气体造成地球变暖的担忧,降低CO2排放量已成为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环保工作的重点。可以预见,钢铁工业如何将各种能量和排放量的循环利用与回收,以及如何与上下游产业的交融已成为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议题之一。

一、中国钢铁工业所承担的环境负荷较大。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局部范围内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转变,并开始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1992年正式提出了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金投入上,中国环保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如环保投入已占同期GDP的1.5%左右,但与发达国家每年环保投入占GDP的2.5%相比,中国在环保治理力度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对钢铁工业排污特性的分析钢铁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在每一工序都会产生粉尘、废气等过程废物排放。钢铁生产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有三类:大气污染物、污水、固体废弃物。钢铁生产排废在机制上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冶金工艺过程必然产生的排废。如钢铁冶炼过程必然要产生脉石、炉渣和氧的气体产物CO及CO2;二是钢铁冶炼过程附带工艺排废,如加热过程产生的高瘟废气、因废气和高温蒸发产生的烟尘、设备冷动产生的废水等。冶金工艺过程必然产生 废物排放是物料平衡的必然结果,可通过原料结构和工艺加以调节,调节的结果一般只能改变排放物的性质和地点,而无法降低总排放量。要降低该部分排废只能通过与其它行业技术的结合实现再资源化,如利用冶金炉渣生产建材等,通过革命性的工艺变革可彻底改变工艺结构,也可使工艺过程排放发生变化,如采用H2还原,产物将为H2O而非CO和CO2;而第二种排废是能量过度消耗所引起的,可以通过工艺进步和节能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2.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着环境成本的挑战如果从中国平均单位面积人口角度看,中国钢铁工业的环境负荷不能算大,但从经济总量的角度看,钢铁工业所排染物总量已占中国各类产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较大份额。再者,由于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厂址位于城市和其近郊,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位于国家所规定的酸雨、SO2控制区(简称“两控区”),因此钢铁工业所面对的区域环境负荷相对很大。中国钢铁工业环境负荷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国产钢铁原料的质量偏低,如铁矿石品位低,煤的硫分高,炉渣排量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也较大。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环境保护成本的占比例越来越高。2003年7月1日起,《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新征收标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重点,加大了排污收费力度,将超标排污的单因子收费改为排污的多因子收费,扩大了收费范围,大幅度提高了收费标准。当前钢铁企业所要缴纳的环保费用有:资源税、判别税收、生态环境补偿费、财政补贴、运用信贷手段保护环境、污水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超标排污费征收准管理办法等。征收上述环保费用的根本目的是以罚款的方式促进企业主动冶理污染。

3.国家环保管理手段日趋完善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在指导思想上基本完成了从“末端冶理”向“预防与全过程控制”、“循环经济与社会经济解决方式”的过渡,环境保护法体系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在执行上更具可操作性。当前与钢铁工业环保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根据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基本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初步遏制生态被破坏的趋势,重点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力争到2020年,工业和城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这意味着“十一五”时期年均节能率要达到4.4%左右,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导向。“十一五”期间治理仍然采用的是总量控制手段。目前的管理办法是国家对不同类、级的环境质量规定了相应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这对污染的排放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当某一区域污染源数量较多时,即使各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标准,但该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会超过该区域大气或水体的环境容量,区域内的环境还是会遭受到污染或破坏。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总体控制的总体思路是:测定各区域环境容量,再将排污总量分配给黄的各排污单位,使各排污单位累加的排污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同时,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制环境容量总量为手段,实行现有排污量与削减量、新增量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管理制度,使环境质量目标与对排污的管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到环境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实现环境容量与排污的平衡,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中国钢铁企业与发达国家钢铁业环保方面存在差距 1.在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存在差距中国已成为世界产钢第一的钢铁大国,但与世界先进产钢大国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产品结构和质量水平及环境治理水平上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当前中国业环保治理是以治理“三废”为内容,以达标排放为,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即是以烟尘治理、污水治理、废治理与利用、排放达标与厂区绿化为内涵。发达国家对烟尘的治理已完成;对于第二代污染物So2、Nox等的治理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目前,正致力于第三代污染物CO2、二恶英的控制治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水处理方面,欧洲国家已更多地用微生物技术替代化理处理主,以降低处理成本,防止二次污染,提高净化程度。例如,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在1975-1994年间不断加强环保工作,将号钢固体物质排放量从5.5kg减至0.4kg,即平均每年减少0.34kg.2.中国钢铁工业在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保责任同样艰巨 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总量已达3.04亿吨标准煤,占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5%,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3%.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9%,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0%;电力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1%,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5%.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排放的废水占10.75%,排在造纸、化工、火力发电之后列第四位。排 放的废气占17%,仅次于火力发电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化工行业并列一。中国传统的钢铁生产是线性发展模式,以资源消耗、环境负荷增加来实现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如中国2006年钢材消费部量相当于美国、日本两国年消费量部和的2倍,而美、日两国的GDP总和则是中国的7.5倍左右,也就是说,我国GDP钢材消费强度是美、日两国的15倍,虽说其中各种客观原因较多,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过于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经营表现在钢铁生产、钢材质量、钢材使用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但反过来可以看到,中国钢铁行业如能将增长方式从产能扩张型转变为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通过逐步降低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中国将有可能用同样多的钢材就可以支撑起比现在大十倍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会大大降低企业对环境的负荷。

3.中国钢铁企业在“三废”的治理方面存在不足建立低资源使用、低能源消耗的环保型钢铁工业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大力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以此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一部分中国钢铁企业在环保设备、工艺、技术方面也有所建树,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从钢铁全行业角度看,环保的发展很不平衡。如中国多数钢铁企业在对渣的利用上目前都主要用于回填、筑路材料,但发达国家在此方面技术已经成熟,已形成稳定的利用渠道,并建立先进的污染源自动监视、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实施监控管理。

三、当前钢铁工业环保工作的基本走向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必然选择。传统的钢铁工业模式: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产品,大量创造财富;与此同时,大量排放废物和污染物,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符合环保要求,大量采用末端治理,这样即增大投资,又提高产品成本。这种经济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涵,即合理使用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企业具有发展的自制力;以人为本;促进技术进步。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可以从环保、节能、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起步,以技术进步、环保投资为支撑,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概述为:立足环保,节能降耗,生态友好,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持续增长。未来钢铁工业将是原材料和能源充分利用、高效率、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新型生产方式取代大量消耗大量矿石、煤炭等天然资源,大量排放炉渣、废热和CO2等废气的传统生产方式。这种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钢铁工业只有从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更大的系统内来实现发展,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资源消耗、环境负荷的线性增加,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生态资源的循环来实现钢铁工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将钢铁生产的社会成本降至最低。按照循环经济三原则,即资源投放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废弃物资源化的要求,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要努力做到三个最大化: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投入;二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和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

2.钢铁企业要扩大对“三废”(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的利用范围,增强利用效果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铁矿山选矿尾矿、高炉渣、高炉瓦斯泥、各系统除尘灰、转炉及电炉钢渣、除尘污泥、锅炉渣和粉煤灰行。废水主要有产净环水(生产过程中的间接冷却水)、浊环水(直接冷却水)、淬渣水、除尘水和生活污水等。废气主要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从当前对“三废的利用现状看,除高炉水渣和焦炉煤气较完整利用之外,其他“三废”资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浪费。

3.环保设备投资在企业投资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大环境管理中,中国钢铁工业所装备的环保设备在先进性、达标的稳定性等方面还不够高,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企业管理费用中没有对环保成本进行单独设定,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利用环保成本概念形成清洁生产的良性资金管理系统。当前,中国钢铁产业已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纳入到产业发展规划中,按照这们的发展模式,环保设备投资的额度必然要加大。

4.当前钢铁工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研发并推广适用于钢铁生产的各类先进环保技术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未来钢铁工业将各种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与回收,以及与上下游产业的交融是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议题之一。未来钢铁工业将是原材料和能源充分利用、高效率、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新型生产方式取代大量消耗矿石、煤炭等天然资源,大量排放炉渣、废热和CO2等废气的传统生产方式。建立低资源使用、低能源消耗的环保型钢铁工业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因此,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环保技术的研发能力,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环保技术的研发能力,企业是否能够最广泛地使用各类先进环保技术,将是评估一个钢铁企业是否拥有持续竞争力,是否能够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二篇:如何分析中国未来政治走向

如何分析中国未来政治走向

有一句话我始终是拍相信的,几乎当成真理:只有深刻了解历史的人,方能了解现在,只有了解历史和现在的人,才能准确判断未来。我们不妨按此思路,分析一下中国未来政治走向。先说中国政治史大的方面,大的朝代变化如夏、商、周、秦、汉、三国、晋、五代十国、南北朝、隋、唐、元、明、清、民国等,我们从中能看出什么呢?原来所谓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论等成了胡说八道,王朝的兴衰跟生产力、发展规律并无多大关系,主要看政治是否腐败。历史不单发展,也可倒退,一场战争下来,人口锐减,耕地荒废,工商凋零,吃穿住困难,就是证明。历史不是生产力发达、社会富足文明就战无不胜,决定胜负的是织织程度、武装程度、领导水平。如宋、明两朝灭亡,不是亡于生产力低下,而是内亡于腐败,重商重文、轻武力、轻组织;外亡于有组织严密、武装牙齿的蒙古、八旗民族国家。再如现代国、共两党逐鹿天下,国民党拥有的生产力和经济武器层面无不超过*,而*靠的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领导廉洁、政策得当、路线正确,领袖英明得了天下。事实上是一心发财致富而不思看守,最终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中国正在走这条路而不知。朝代历史有长有短,朝代有

长如周八百年,有短如隋二十几年。朝代长短未见是因为生产力、经济文化是否发达,实为政治是否腐败所致。隋朝生产力、经济、文化远胜过周朝,然而成短命鬼,实为扬广昏庸无道所致。国家、民族分裂、灭亡是屡见不鲜的,并非中华民族将永远如日中天、兴旺下去。南北朝、五代十国一分裂就是几百年,蒙古族、满族一统治就是几百年,中国的被殖民化、亡国灭种危险是始终存在的。中国政治史小的方面,就是王位的更替。当皇帝时间有长短,政绩有优劣,喜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统一的,无一例外,就是谁当皇帝都要重新洗牌,重认敌我友,扬长避短。中国历史上的新皇帝一登基,往往出一着重拳,叫大赦天下。何谓大赦天下?说穿了主要就是解放政敌;因何要解放政敌?为的是缓和矛盾,培育新朝政治基础。凡不懂大赦天下类手段的,决非一流政治家。邓小平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上任伊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解放政敌,最大限度建立统一战线,解放老干部,给权、给钱、给房、给正名;解放地富反坏右,摘帽、平反、落实政策;把知识分子拉过来,诱以官、名、利、禄;利用农民小生产习惯,给农民分地;给工人长工资,等等,结果是举国上下欢呼叫好,有几个人知道邓小平是用毛泽东的家底送人情呢!月圆而亏、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是一流政治家都明白的道理。事物都有生死过程,有生死条件。聪明政治家都知道顺势而为,力求政治生命长一些,凡逆潮流而动的必然灭亡。什么千秋万代不变色,什么一百年不动摇,都是伪理论,世界上没那回事!始皇帝想建万世基业,结果如何?二十几年就垮了。毛泽东英明神武,红色江山并没保住。有人老想不动摇,结果一定会动摇,这才是规律!那朝那代政治家是不变的?一个没有。穿衣服老穿一样,再好,也有烦的时候,所以要换新的,没新的换旧的心里也舒服;天天吃龙虾是不行的,要吃土豆、白菜,否则不舒服;天天住大都市,也六神无主,到农村草房休息片刻也能放松一下。至于那些天天穿破衣服,天天吃土豆、白菜,天天住草房的人更想变一下,那有不变的道理?顺民心、得民心也是历代政治家要长久生存必须做到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为历史反复证明。问题是中国老祖宗的民字老被强奸,真假难辩了。民的本意就是指靠出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无权力又无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包括当官的和拥有生产资料的地主、资本家一类。可有些政治白痴了解民意把民的内含扩大了,把靠权力为生的官和靠生产资料为生的富人也当成民,结果一调查民

意,往往问当官的和有钱的感觉如何,结果是当官的一定喊首长好,有钱的一定说舒服极了,这种大好形势的民意一定是假的、靠不住的。政策好不好,要调查劳动者才能真正知道。当然,懂辩证法的政治家也可做反向推定,当官喊万岁,富人喊好得很,结果一定是人民群众骂娘,说遭得很,那一天当官的和有钱的叫苦,倒可印证百姓可能日子不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主流最差劲,国家和人民花钱供他们上学,结果全无真知实见,一齐和外国人攻击自己的老祖宗,其实老祖宗并不像他们指责的那样一无是处。就政治制度来说也并非无制约制度,设左右承相制、谏官制等就是例子。谏官魏征死了,唐太宗李世民痛哭自已失去一面镜子,李世民是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现代许多当家人连祖宗都不如,喜阳不喜阴,喜拍不喜批,搞个表什么的自吹自擂,完全是在演戏。中国古代政治家很多人还知道文治和武治相结合的,一味迷信镇压的是少数。孔夫子地位被抬得那么高,为什么?为的是以德治天下,为的是精神文明。中国古代社会的产权也是明析的,天下一切都是皇家的,所以对敢于贪污受贿的官吏处理是极其残酷的,不像现在,财产不明,大家都可做窃贼。次说一下外国。外国的月亮,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月亮是否一直圆呢?答案是

否定的。外国改朝换代、亡国灭种的事比中国不差。中国的政治特点外国也有,只不过表现形式有别罢了。就拿近代最令中国右派倾心的美国来说,所谓两党制、轮流坐庄,都是随民意变化的。你掌权往东走,我上来往西走,反反复复,起了很好的平衡作用。他们的政策经常变,没什么不动摇之说,既使宪法,也可用修正案方式增加、改动。美国类民主制国家社会制度不怎么样,但政治制度是较完善的,可以避免摔大跟头。不像专制国家,为了张王李赵面子,高举这高举那,一条道走到黑,到了悬崖边了还不停步,叫人民当陪葬品。有许多人,特别是右派,总以为西方强大是因为搞资本主义和民主制,表现得很无知。拿英国为例,能有今天的富,靠的是武力掠夺。小小英国殖民地有多少?小的不算,光算大的就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多厉害!自由贸易赚钱,哄傻子罢了。英国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是因为和大清国贸易逆差赔惨了!英国是用武力解决的亏空。现在许多中国人做梦,想走资本主义致富强国,你那里有殖民地?除非你走新帝国主义道路,步希特勒后尘,试一下运气,不上天堂,就下地狱。现在的中国如何呢?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与邓小平分别领导了世界新社会主义

和新资本主义的两大潮流。文化革 命领导了整个世界左翼潮流?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中国,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我看来,是一次新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谁胜谁负问题远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复辟是随时可能的。无产阶级只有通过不断的斗争,不但要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摧毁资产阶级经济基础,摧毁资产阶级上层建筑,摧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且要彻底建立完善无产阶级专政,彻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彻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彻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句话,就是要彻底向旧世界告别,向新世界前进。文化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峰,又仅深刻影响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了全世界,领导了整个世界的左翼思潮。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右派政变等多方面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历史进程中断,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中国从左翼顶峰向右翼顶峰冲刺。改革开放领导了整个世界右翼潮流。一九七八年发生在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次世界性的新资本主义运动。这个运动,在思想上公开宣布剥削、压迫有理,利已主义光荣,发财光荣,......;在政治上信奉......主义,无情清洗反对派,剥夺......,实行高度集权,......;在经济上极力削弱国有制,取消各种福利,反对计划经济,强行市场经济,实行最不人道的劳动制度,强行私有制,利润高于一切。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完全逆文化革命而动,逆.....而动,给国际共产主义以最深刻的冲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归根到底,是受到了中国新资本主义的鼓舞。中国新资本主义的野蛮竞争力,还给了欧美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政党以沉重打击,相反,欧美发达国家的右翼政党却从中受益,欧美国家纷纷倒退,非国有化、非福利化政策有增无减。在中国新资本主义和美国新帝国主义共同影响下,整个世界重新陷入资本主义的泥潭。因此,可以说是中国右倾影响了整个世界。通过前述,我们可以断言,自新中国成立后,的确领导了世界进步与反动的左右两大潮流。中国新社会主义和新资本主义思潮的出现,说明了中国正在快速崛起。无论将来世界走向光明还是走向黑暗,中国注定成为决定世界历史命运的主角,成为世界的中心。当前中国的左翼和右翼的斗争命运,必将决定全人类的命运;而左派重新回到历史的潮头,才是整个世界的光明所在。毛泽东苦心经营的光明的新中国,正在迅速退化成.....中国,组织严密、朝气蓬勃、廉洁自律、政令畅通的执政集团正在向......转化,政治、经济、文化一边倒,与人民的鱼水之情正在......,整个社会健康状况严重......,各种矛盾正在激化,整个中国面临......的选择,这就是当前中国的真实现状。事实正在雄辩地证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路线给中国带来的是光明,...的资本主义路线给中国带来的是.....。那么,对中国的未来政治走向还有什么难以判断的呢?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家来说,面临三种选择三种命运。

第一种是死亡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视改革开放以走完历史周期,问题成堆,以成强弓之未,不顾全国多数人的强烈反对,硬着头皮将改革开放路线走下去,自取灭亡,成他人恂葬品。第二种是保守疗法。

放慢或叫停改革开放,维持现状,寻求平衡,放慢死亡速度,在任期内不出大乱,安全退出政坛,浪费了千载难逢的英雄用武机遇。第三种是积极进取方略。

必须明白,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不断探索的历史,是看到了光明的历史。中国新社会主义和新资本主义思潮的出现,说明了中国正在快速崛起。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经历了高山与低谷,白天与黑夜的完整过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经验教训。无论将来世界走向光明还是走向黑暗,中国注定成为决定世界历史命运的主角,成为世界的中心。天降大任安有不取之理?欲达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首先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重新认识建国后的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政治遗产,实事求事地进行扬弃,为我所用。中国历史证明,朝代兴亡是随时可能的,做为一国领袖要格外慎重,懂得民心向背才是真正的势,顺势而为就是顺民心而为。要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阴阳平衡的道理,要有谏官制、副报告制;要懂大赦天下之必要,要懂调整政策是常态,不调整是办不到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其次,认真决策道路、路线问题。改革开放无疑是破产了,不能再走下去,这是一定的。问题是下一步朝哪里去?一步回到毛泽东路线上?不现实,那只是个方向;搞颜色革命,更不行,那是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亡国灭种的极右之路;剩下的就是先废除新自由主义政策,搞节制资本、扶助农工,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社会资本主义了,经过一定阶段,最后目标是逐步消灭资本,建立全新的民主社会主义中国,回到毛泽东追求的道路上来。中国势必将走上短暂的社会资本主义道

路,然后朝着民主社会主义目标前进,这就是末来中国的政治走向。

第三篇:跨境物流对跨境电商制约作用分析(定稿)

跨境物流对跨境电商制约作用分析

跨境电商,又称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线下开展物流进出口业务操作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跨境电商的交易主体分属不同国境,交易平台是互联网络,需要通过跨境物流实现货品的运输,是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形式。诸多中国跨境电商、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纷纷涉足海外仓业务。通过自建或租赁海外仓库,为中国跨境电商提供海外仓储、小包、专线、国际快递、订单管理和售前售后等物但是当前跨境物流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跨境电商业务,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跨境物流存在的问题

跨境物流因为复杂性、跨国性等特征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从事该业务的企业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除供方和需方之外的,不拥有产品,只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作为供应链上专业的参与者,应能够提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只有主要参与者和专业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把供应链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 “双赢”。然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长期以来,大多数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

一、服务质量差。电商企业对其缺乏信任,现实中二者合作并不理想。

同时物流从业人员对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电子商务发生变化的认识都不够,认为对于大部分服务和货物来说,物流依旧是传统的流通途径。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物流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显著。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品的交易。交易的过程中,伴随着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施,而物流与其他三流不同,是商品实体本身的流动过程,实施时涉及的因素众多,操作较为复杂,要认清其重要性。

跨境电商物流的运行除建设跨境物流网络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跨境商品关税、商检、跨境快递等一系列的费用。例如运送 500g 的商品至美国,使用联邦快递、UPS或中国邮政的EMS需 100 元以上,邮政小包相对便宜但物流时间较长,这样的费用相对于跨境电商所销售的产品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跨境双方完成交易后,买方由于种种问题需要退换货,所增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成倍增加。很多跨境物流成本甚至远超货物本身的成本。跨境电商对跨境物流的需求

2.1 经济实用型需求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的主要品类包括标准化必需品、中低价消费品的跨境电商模式既有B2C也有C2C,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以经济型国际普通邮递为主,订单货物价值和批量适中,运费承担能力与交货时间要求相对较低,市场呈中频需求,企业或卖家一般通过国际普通邮递直接交货给个人买家。

2.2 安全保障型

高价值奢侈品的跨境电商模式以 B2C 为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以高端型国际航空快递为主,订单货物价值高(通常个人卖家难以介入该领域),其运费承担能力强,重量与体积小,交货要求安全可靠、速度快,市场需求较不稳定,企业卖家一般通过国际航空快递直接交货给个人买家。

2.3 海外仓型

货物或个别买家对商品时效性要求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企业可能会考虑海外仓型物流模式。但是一般是订单货物批量大,运费承担能力、市场需求稳定、容易预测的商品,企业卖家通过海运或空运将货物运至目标市场国或地区的海外仓(自建或租赁),进行常规仓储管理,再根据跨境线上交易,安排线下购买者国内发货、配送,将货物交至个人买家。同时这种类型可以极大解决跨境电商中退货难题。提高跨境物流效率的改进建议

3.1 物流企业加快海外仓建设

海外仓是指产品出口商将货物大批量的运输至目标市场国家,在海外建设仓库,随后根据当地的销售订单从仓库进行分拣、包装、配送等。首先,海外仓将商品大批量的运至目标市场国家,形成规模经济,使得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海外仓将跨境物流转变成国内物流,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周期得以大大缩短。可以有效的处理消费者的退换货问题。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正在推进海外仓的建设,以克服其跨境物流的缺陷。当然海外仓虽有众多优势但其成本往往较高。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大规模建立海外仓,也可以混合式合作建立海外联盟仓,即物流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建立海外仓,以分担风险降低成本。

3.2 物流企业整合做大做强

要降低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成本,就离不开对物流资源的整合,致力于形成多元化所有制、网络化服务和现代化管理的综合性物流企业。这些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具有技术水平一流、主营业务突出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特点。随着传统行业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向现代化物流业的成功转型,通过协作联盟制造业、商贸、电子商务等领域,增强国际专业化和社会服务化能力,致力于提升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水平,最终形成现代化物流企业集团。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形成各个物流企业同步发展,逐渐建立并形成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

3.3 不断提高跨境物流业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跟随式发展切换到自主创新发展,主动适应跨境电商的多层次需求,构建综合物流服务体系。跟据跨境电商的多层次需求,物流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的业务类型主要包括经济型国际普通邮递服务、高端型国际航空快递服务、复合型国际货运储配服务、定制型国际供应链服务。跨境电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跨境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需求的层次更多更系统,必将推动物流行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跨境电商行业与物流行业联动发展。

作者单位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中国钢铁工业及其攀钢的改革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及其攀钢的改革发展(2)

1、“能上能下”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形成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干部管理制度,重点是要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要让大部分干部真正接受“能上能下”理念,这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能上能下”已经关乎企业兴衰了,我们怎么办?从“下”的角度看,就是要形成一种干部队伍能够正常进行新老交替和新陈代谢的机制。新老交替是是从年龄上讲的,新陈代谢是从机制上讲的,是从干部队伍活力以及班子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上讲的。这种新老交替和新陈代谢对“下”的要求,不仅是不称职的干部要能够顺利地调整下来,相形见绌的干部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调整下来;即使是称职的干部,甚至是比较优秀的干部,如果因为有更优秀的干部可用,也能够顺利地调整下来。要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为方向,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拓宽干部选任的视野、途径和渠道,规范干部培养推荐、提名考察等各个环节工作,更加充分地体现谁管事谁负责,谁负责谁具有用人决定权的责权对等规律。可以想象,干部队伍做不到精干高效,企业的全员高效只是空话而已。

2、推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攀钢人多和人少的问题同时突出,表现为大量的岗位冗员严重,员工工作量极其不饱满,而每年劳务外包和劳务用工高达2万多人,企业要为此支出大量的表外人工成本。这种用工状况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运行效率低、经济效益低,员工也难以增加收入。我们目前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及少数员工滋生了惰性和娇气,既不爱学习又不爱劳动,收入相对越来越低,养成了“贫穷的贵族员工”。不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攀钢就没有出路,职工也没有出路,劳动用工制度与市场接轨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攀钢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决不是为了简单的减员,目的是不再养懒人,是要通过改革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最终还是落脚到推动职工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以行业平均水平为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和上岗条件,确定不同岗位的劳动用工形式和用工规模,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构建适应攀钢发展要求的岗位(工种)体系。继续实行挖潜奖励政策,盘活存量人力资源,全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压缩劳务用工规模,提高岗位员工的工作时效,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3、加快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机制。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全体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他们重点关注什么呢?不外乎是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不论是收入的稳定增长,还是分配的公平公正,都需要有一个基础和衡量标准。这个基础就是尊重劳动和弘扬贡献,在企业就是效率,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我们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全社会的平均劳动效率和劳动力市场价位,也就是市场决定工资水平,所以,我们强调引入市场劳动力价格机制,要与市场接轨。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企业工资分配必须适应本地区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要与市场相应类型、相应层次的劳动力价位看齐。

搞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在思维方式和分配办法上实现转轨,引入劳动力市场机制,工资水平加快与市场劳动力价位接轨。首先,要体现全体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个原则,建立完善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及和谐的分配机制,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保持协调有序的增长,实现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其次,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快建立收入与市场劳动力价位充分接轨的工资分配机制,根据企业员工自身的素质能力、劳动贡献和市场价位,逐步实现企业分配制度及其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与市场接轨。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员工的收入与其自身的劳动效率和贡献挂钩,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加大对一线操作骨干、科技骨干、管理骨干的激励力度,充分调动骨干员工和关键人才的积极性,留住关键人才,稳住核心员工,企业发展才有根基。

4、精兵简政促进机构改革。受“大企业病”和观念上的惯性思维影响,攀钢整体反应速度慢,管理效率低等现状导致了我们无法积极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做好精兵简政,实现管理机构真正的“瘦身”,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要进一步理顺公司内部产权和业务关系,深入搞好内部资源和业务单元整合;要完善企业核心管控制度和运行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集中统一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构建监管有效、运转有序、执行有力的管控模式。

5、真正还给辅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由于历史原因攀钢低效率资产规模大、辅业单位多且职工队伍庞大。辅业单位最为困惑的是,他们被一系列的“钢铁”制度管得无所适从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辅业改革或改制的目的都是还给他们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强化辅业单位市场关系再造,使其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并得到发展。按照统一业务板块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方式,继续实施辅业单位的整合优化。继续放活辅助后勤单位且 “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改制单位机制顺利转换、业务顺利发展,实现辅业单位的改革改制与职工稳步收入增长相统一。

攀钢改革则兴,攀钢守旧则亡。推进改革中,一定要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就会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和参与。历史的进程把攀钢兴衰成败的责任交给了我们,攀钢实现“二次创业”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决定胜负的是我们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上个世纪60年代前有人说攀枝花矿是“呆矿”,他们错了;70年代有人说攀枝花就是个世界上最大的冶金试验工厂,他们也错了;80年代有人说攀钢二期工程拉下的债务要一百多年才能还清,他们又错了;90年代,有人说中国的钢有一亿吨就够了,这次我们以为他们对了,结果是我们错了。今天攀钢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我们回望历史、信心百倍。攀钢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克服困难,负重前行的发展史,实践证明攀钢人总是能够克服困难,并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这次当然不会例外。

第五篇:2011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2年运行展望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受国内宏观调控和欧美债务危机影响,钢铁工业运行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上半年,钢铁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钢材价格震荡上行,出口小幅增长。下半年,尤其是进入4季度,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生产运行各项指标逐月走低,行业运行困难加重。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保持增长,前高后低逐月回落

2011年,全国产粗钢68388万吨,比上年增长7.3%;产生铁62969万吨,增长8.4%;产钢材88258(含重复材)万吨,增长9.9%。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粗钢产量逐月增加,6月份日产量达到全年最高点199.7万吨,相当年产钢7.2亿吨;下半年逐月回落,四季度下降幅度加快,11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66.2万吨,折合年产钢6亿吨,比最高点下降16.8%。

分省区看,位居粗钢产量前三的河北、江苏、山东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9.8%和9.7%,高于全国8.9%的增速,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4.1%、10%和8.3%,合计占42.4%,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而其他中小企业则大幅增长。

分品种看,受投资增速较高拉动,以建筑用材为主的长材比重上升,而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生产用板材的需求增长有限,板材比例下降。2011年长材、板材产量分别为4亿吨和

3.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和8.6%,占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7%和44.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减少1.5个百分点。

(二)钢材价格波动运行,四季度大幅下跌

2011年,钢材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呈现波动运行态势,大部分品种振幅在15%左右,并呈“长强板弱”的格局。二级螺纹钢全国均价为4774元/吨,较去年上涨13.9%;4.75mm热轧均价为4721元/吨,上涨10.3%。分月看,前2个月,由于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涨推高钢材价格小幅上涨。3月市场受加息等紧缩政策和房地产限购令影响回调。4至8月,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格局,钢材价格小幅波动。9月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跌,国内钢材需求减弱,价格加速下跌。10月份跌幅扩大,跌速加快。

11、12月份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钢价继续震荡向下,年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20.5点,比年初的128.3点下跌7.8点,下降6.1%。

(三)钢材出口小幅增长,进口略有下降

欧美债务危机影响继续蔓延,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高通胀的双重压力,全球钢材市场需求萎缩。我国钢材出口较上年小幅增长,总体呈逐月下滑走势。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43万吨,增长15.1%。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下降5.2%。此外,出口钢坯为零,进口钢坯64万吨。将钢坯、钢材折算为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长28%,净出口粗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1%。

虽然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出口难度加大,但钢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品种看,出口板材2658万吨,同比增长7.1%,占出口总量的54.4%。出口棒线材669万吨,增长28.9%,占总量的13.7%。从出口价值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49美元,同比上涨184美元,增长21.3%。

(四)钢材社会库存逐步下降,企业库存增加

受春节和冬季因素影响,2011年前两个月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增长迅速,2月底达到年内最高1890万吨。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增加,3至8月钢材库存逐月下降,8月末降至1384万吨,较年内最高点下降26.6%。9月钢贸商囤货备战“金九银十”,钢材市场却遭遇寒冬,社会库存小幅增长,并持续到10月中旬。此后,贸易商在资金压力较大和对未来看淡的情况下,屯货意愿减弱,钢材市场去库存化启动,钢材库存总量逐步减少。年末,社会钢材库存1290万吨,同比下降4.6%。钢铁企业库存钢材978万吨,同比增长8.9%。

(五)淘汰落后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11年,钢铁工业继续加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按照国家公告的淘汰落后产能名单,预计全年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22万吨,炼钢产能2794万吨。

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烧结、高炉、转炉、轧钢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部分钢铁企业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77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1.7千克标煤,同比下降0.82%;吨钢耗新水3.88立方米,下降5.02%;COD排放2.67万吨,下降11.44%。

(六)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投资额达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行业总投资的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行业总投资的75.5%。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占全行业投资30.6%。

行业固定资产高投资直接导致产能继续扩张。据钢铁协会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实际净增炼钢产能约5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

二、钢铁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下游需求减弱,供需矛盾凸显

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速放缓,我国钢材出口不振,国内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应对国内高企的通胀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建筑、船舶、机械、汽车、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增速也相应放缓,下游需求减弱,钢材消费增速下降。与此同时,钢铁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和生产边际效益因素,主动减产意愿不足,在国内外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过快释放的产能使供需矛盾凸显。在钢铁需求减少后,减产是减少供应量,避免价格大幅下跌,保证行业正常

运行,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平均到岸价163.8美元/吨,同比大幅增长27.1%;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钢铁企业销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2.4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的平均水平。其中10月、11月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47%和0.43%,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钢铁工业在成本大幅上升,产能过快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三)中小企业大幅增产,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

2011年,我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之和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9.2%,较2010年略有上升,比2009年5.4个百分点的增速大幅回落。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行业比重从去年的89.5%降至86.3%,下降了3.2个百分点。2011年,受保障房需求影响,建筑钢材盈利情况好于板材,为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小钢铁企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造成全行业产业集中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展望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从国内情况来看,预计全年GDP增速降至

8.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21%左右。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预计2012年钢材消费增速小幅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6.9亿吨,粗钢产量7.3亿吨,同比增长7%左右。全年钢材出口维持在5000万吨,进口1500万吨左右。铁矿石进口量增至7.3亿吨,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国内钢材价格维持弱势运行,年内高点难以超过2011年高点,钢价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四、保持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钢铁工业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抓住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全面贯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减量化用钢,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兼并重组,强化资源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一)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

钢铁企业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控制生产节奏,规范定价和销售行为,自觉控制产量;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各种费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进口铁矿石代理制,维护正常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渡过难关,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二)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

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稳步开展,发挥兼并重组效应。出台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钢铁工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以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为兼并重组主体,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三)继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供保障。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淘汰落后要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因素。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任务,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

从上下游合作入手,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共同推进产品升级。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各项措施,开展重点省区的试点工作。修订并发布《钢筋混凝土用钢》等生产标准。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建立船舶用钢、家电用钢、电工用钢合作推进机制,重点推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家电用冷轧板和无取向硅钢片等产业化推广应用,促进减量化用钢。

(五)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

完善各种措施,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研究支持已投资境外铁矿项目的政策措施,提高海外铁矿石资源掌控力度,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和建设钢铁厂的支持力度;探索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国家铁矿资源适度发展钢铁工业的模式;跟踪国外铁矿石贸易发展态势,积极稳妥推进铁矿石定价新模式;支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引导钢铁企业、矿石生产商积极参与。

http://.cn/

http://.cn/lines/

http://.cn/cars/

http://.cn/source/

http://.cn/company/

http://.cn/news/

http://.cn/park/

http://.cn/exhibition/

下载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保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制约及走向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范文大全]

    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8日 】 【来源:原材料司】 【字体:大 中 小】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5篇

    本科课程论文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 学生姓名 : 陈晓虹 学系专号 : 081511506 部 : 金融系 业 : 金融学 指导教师 : 林力教师 提交日期 : 2010年12月25日 本科......

    经费不足对教育的制约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教育事业发展 中新网2月16日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

    看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政策背后

    2010-6-21 看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政策背后近日,一项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在我国钢铁业正引发一场大地震,这个被......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三农”问题(精选合集)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三农”问题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对居民环保意识调查分析

    对居民环保意识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环保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环保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落实上并不顺利,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我们的生......

    浅谈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最终定稿]

    浅谈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2009-09-18 09:13作者:中国钢铁业 【慧聪建材网】内容摘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

    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未来发展走向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未来发展走向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到,庞大的英语教育需求,培育了一个庞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