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
杜山镇东王小学
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
本报讯(通讯员魏正国陈刚)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杜山镇东王小学于日前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活动。
该活动涵盖的生态文明知识比较广泛,其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三无”食品的危害、周围环境的保护、绿色消费行为、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住一个地球村等。其宗旨是向学生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搭建信息平台,由此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第二篇:搭建党性教育综合平台
着力搭建党性教育综合平台
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是党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党校姓“党”原则的根本体现。湖南省委党校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突出党性锻炼重点,把握党性修养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搭建党性教育综合平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党性教育体系,增强了党性教育实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贯穿党性教育主线
党校是培养执政骨干队伍的重要阵地和红色熔炉。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应党校教育培训与事业发展的办学方针、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并将党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始终贯穿其中,在各种需求中坚持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中凸显党性教育。
一是办学方针强调党性教育根本。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把党校姓“党”贯穿于党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办学方针上,我们强调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校魂、实事求是的校训、从严治校的校规、质量立校的校略,其中把党校姓“党”的校魂摆在第一位,就是要突出党校教育特色,把握党性教育根本。这就要求党校教员姓“党”,始终坚持把党的理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要求党校学员姓“党”,始终坚持以理论武装为重点,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贯彻者和践行者。要求党校全体干部职工姓“党”,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党性锻炼落实到党校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是办学定位融入党性教育内涵。为深入落实“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党校定位,我们确立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智囊型、熔炉型”省级一流党校的发展目标,将“四型一流”作为办学的总体要求和顶层设计。建设熔炉型党校,就是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放在党校教育的突出位置,把党校打造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大熔炉、大磁场,让学员在红色学府里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作风得到检验、修养得到提升。
三是办学思路体现党性教育要求。党校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 同于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有其自身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始终不动摇。我们提出要通过理论武装,不仅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在理论学习中强化党性修养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党性修养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中检验党性修养成效。
二、精心安排教学,凸显党性教育板块
在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党校教学布局中,我们将党性教育深深融入到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两大板块,把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分解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执政党建设与党性修养二个教学单元,根据不同班次、不同级别从内容选择、时间安排、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磨。
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培训之本,是党性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教学研究,坚持以经典原著为统领,发挥党校理论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让经典原著进课堂、进学员头脑,把学经典读原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我们提出,开展经典著作教学,要坚持读原著、忠于原著,教员要原原本本地教,学员要原原本本地学。同时,坚持在方式上求多样,在方法上求创新,在把握精髓、注重深入、体现新意、着力运用上下功夫,提升经典原著教学的水平,不断增强经典原著教学的吸引力,把经典原著教学打造成精品课、特色课、品牌课。开展了《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论俄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以及《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原著的导读,开设了《〈资本论〉的伟大生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武器》、《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影响》、《刘少奇与党性修养》等经典著作的教学专题课,受到学员的广泛喜爱与好评,其中《〈资本论〉的伟大生命力》、《刘少奇与党性修养》分别荣获2011年、2012年中央党校精品课奖,在全国党校系统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是理论教育突出党性教育课程。我们将党性教育纳入到教学培训计划中整体考虑,精心设置党性教学课程,科学安排党性教育内容。除了理论教育课程外,还设置了党的历史与党的知识、党风廉政与党纪党规、党性分析与党性修养等课程,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形势、职业素养与领导素质、党内法纪法规等方面,在教育形式上既有领导的专题报告,又有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有学员的专题论坛;既有校内的课堂讲授,又有校外的现场教学,还有以案说纪、现身说法的警示教育,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调研、党性分析协调统一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力地提升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大力拓展党性基地教学。在党性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现场教育相结合,突出党性教育的实践要求,建立了一批有深度、有档次、有影响的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性教育的实践教材。先后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建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基地,在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建立了“加强共产党员修养”教育基地,在雷锋纪念馆建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基地,在延安、井冈山等地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长沙监狱等地建立了警示教育基地,等等。同时在全省党校系统建立了红色教育资源网络库,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共建共享。党性教育基地的建立和开展,有效地拓宽了党性教育的课堂,增强了党性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三、狠抓学员管理,明确党性教育目标
党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圣殿。我们对到党校学习培训的学员,提出了“两个清零”的要求:以“知识清零”的态度投入学习,以“职务清零”的姿态开展党性修养,强调要把党性教育渗透到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围绕党性教育目标开展学员培训管理。
一方面,用制度保障党性教育。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我们将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按照党性教育的要求与目标,把党性教育深深融入到学员入学教育、理论武装、基地教学、体验调研、党性分析、科学管理等每个环节,做到严谨中显温情、规范中出真情、约束中见实效。同时在完善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入学教育四级联动制(学校、学员部集中进行,班主任分班组织,学员自学)、签到制(课前签到,课后点名复查),请假制(按规定请假)、座签制(规定座位 入座)、全程跟班制(班主任全程跟班听课)、公示制(定期公布到课率、自学率、住宿率、就餐率等情况)、安全责任制、外出活动审批制、重要活动报告制、学习情况反馈制(《学员考核登记表》寄送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学习培训情况寄送单位分管领导)和教育基地化、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方法科学化、学习常态化,形成了“十制五化”的学员管理工作格局。最近,我们对学员在学习培训期间的作风建设又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要住在宿舍,吃在食堂,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或以集体活动名义聚餐吃请;不得接受和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及土特产等,不得以学习交流、对口走访、交叉考察等名义互请旅游;外出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活动,不准警车带路,不准接受宴请,不得收受纪念品和土特产,不安排与学习无关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不得请人代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和论文等,不准抄袭他人学习研究成果;不准让工作人员“陪读”,不得带公车驻校或借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伴读”;等等。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予以谈话提醒、通报批评或责令退学。通过这些举措,学员党性教育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党性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另一方面,用剖析深化党性教育。开展党性分析,剖析思想灵魂,是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党性教育、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环节。在党性分析中,要引导学员对照党性要求,深入开展“六查”:即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查是否具备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是否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对照党的奋斗目标,查是否坚定不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是否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对照党的根本宗旨,查能否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照党的组织原则,查能否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严守党纪国法;对照党的群众路线,查能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认识路线,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照作风建设的要求,查能否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 4 作风。通过深刻剖析,学员对党性教育的认识更为提高,对党性锻炼的行动更为自觉、对党性修养的提升更为坚定。
四、深入实践体验,强化党性教育成效
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党校教育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学员深入到农村基层、街道社区、厂矿企业,了解社情民意,体察民生甘苦,并举办体验式教育成果汇报会,交流实践心得,不断巩固党性教育的成效。如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中开展的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察民情”体验式活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了开展体验式党性教育的品牌载体。这项活动坚持以“三进(进乡、进村、进农户)”、“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基本要求,以“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送(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为主要形式,以“三个一(慰问一家以上困难农户、参加一天以上农田劳动、撰写一篇以上心得体会)”为具体内容,学员进行角色转换位,让学员在听中感知,在看中感怀,在行中感悟。学员们进村入户点对点,体验生活心贴心,调查研究面对面,为民解难实打实。学员深切地感受到:体验虽然短暂、艰苦,但受到了教育、触动了思想、升华了境界、锤炼了党性。
第三篇: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任玉新 王兴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从清晨到校至傍晚放学,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沐浴在集体文化氛围之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这种无声而有力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我校一直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环境促进育人工作,以优化、和谐育人环境作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设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建设物质文化,让每一处墙壁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能说话,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1、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横梁文化
结合教学楼建筑特点,我校在进行校园走廊、横梁、墙壁文化建设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色彩搭配高雅和谐,极具整体美;不同的楼层有不同的主题,分为安全、学习、理想、科技四个内容板块。
走廊中一句句富有人文色彩的话语,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读起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幅幅美术作品,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走廊墙壁、横梁处处有温馨提示,如“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长处,充分发扬它;看一看别人有什么优点,虚心学习它”、“轻声细语,举止文明”、“脚步轻轻,勿扰他人”、“上楼下楼要小心,平安二字值千金”等等。在教学楼走廊内,妙笔绘丹青和反对邪教板块,处处可以看见学生们的作品,这些稚嫩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完美,而在于它的内涵。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特长和才艺得以展示和承认。
2、办公室文化
我校近几年加强了以师德教育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并使师德规范逐步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师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体现者、传播者,另一方面,教师的群体本身构成一种文化群体,形成独特的文化素质、文化品味。未成年人能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素质好坏,品味高低,依赖于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贯彻的方针,遵循的教育思想、教学规律,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整体文化功能的发挥程度。所以,搞好办公室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至关重要。
①、精心布置室内环境,各办公室积极行动美化办公室环境,一句句爱生格言、一盆盆花草盆景,既净化、美化、绿化了办公环境,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②、制订办公室制度,规范办公室管理。每个办公室都悬挂着《教风十条》、《十句教学文明用语》、《“微笑最美教师”要求》、《稻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职责》的提示牌,“请你集中精力,专心听讲”、“上课教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提问和发言,不大声呵斥学生,不罚站,不命令学生离开教室,杜绝体罚。”这一条条一句句都体现了稻庄镇中心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
③、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由校检查组对各办公室进行随机检查,加强办公、上课检查,规范办公、上课行为。根据教职工出勤情况、集体备课、教研氛围,分别给各教研组办公室打分,及时予以公布,评出文明办公室,给予一定的奖励。
④、以备课组为单位安排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定期组内教研,凝聚教师的团队精神。自“办公室文化”建设以来,我校办公室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稻庄中心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
3、教室文化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每个班在黑板的上方最醒目的地方粘贴了格言警句条幅,学生每一次抬头都是对书法的一次欣赏,每一次诵读都是对格言警句的一次记忆。这是无言的熏陶、无声的教育。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每个教学班都悬挂着《稻庄镇中心
小学少先队十项责任》、《稻庄镇中心小学学生礼仪常规》、《稻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十项良好习惯》的提示牌,提示牌上“睡觉起床要按时。”“爱护公物,正确使用校园设施。”“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每一条都潜移默化的指导着孩子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文化低年级力求色彩协调,格调活泼,形式常新;中年级寓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高年级则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方案。围绕班级工作中心和对学生的期望目标,突出阶段性教育要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4、功能室文化
为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积极筹措资源,广开渠道,精心选择和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并且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功能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功能室管理制度,使微机室、图书室等成为了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功能室内一句句激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不断完善自我,思想境界也随着不断提高。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拓展隐性文化空间
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探索发挥隐性文化的教育功能,积极构建隐性文化的拓展空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各种制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构成了我校富有特色的隐性校园文化。我们通过努力,不断拓展少先队工作内涵,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我校有效发挥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通过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探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少先队工作及各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合力。如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我校少先队与各教研组努力探寻学科教学与“八荣八耻”教育的结合点,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现在,“八荣八耻”已成为了我校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实践中教育学生
我校注重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文体活动、实践中得到陶冶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①、每学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如通过评选文明礼仪规范班、个人卫生达标班,掀起了“生生讲文明,生生讲礼仪”的热潮。结合养成教育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现已成为我校礼仪文化的载体。每学期都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并扩大阅读量,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和模范”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榜样的教育力量。
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如在每年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我校都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质。结合母亲节,掀起了感恩教育、孝道教育活动,呼吁孩子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②、在社会教育中,我校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并努力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每年寒暑假,我校都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稻庄镇敬老院慰问演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培养他们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和热爱劳动的思想,为其学会做人奠定了关键的一步;参观华骜集团、西水集团、大海集团等优秀企业,感受现代化大生产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3、与家长同行,积极挖掘家庭教育资源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我校非常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长的人文情感、知识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成为了学校隐性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设立了家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每月的1、11、21日),届时家长可随时走进教
室、走进校园,督促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教师的教育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实告诉我们,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有力的育人文化平台,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会更加努力探索,积极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空间,使其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第四篇:生态文明教育(推荐)
三.生态文明教育
(一)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大力开展对公众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公众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生态文明道德观对公众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着力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主要应抓好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要教育公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要教育公众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中的定 位;要教育公众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要教育公众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使公众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然性;引导公众强化全球意识和“地球家园意识”,不仅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也使他们学会负责,具有“道德感”和“义务感”;引导公众通过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产生质的飞跃,并完善其人格,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公众树立环境 法律 意识,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使他们从环境他律转到环境自律,最终养成环境自律精神。
(四)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加强对公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公众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到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懂得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二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研究出的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三是建设社会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社会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社会景观,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公众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
第五篇: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素质教育论坛材料
【内容提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前总理此番话启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而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必由之路。我们君山路小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及自我反省、自我培养、自我塑造,努力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省级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下面,就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超前谋划。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我校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理念,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全校教师达成共识,使之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引领学校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学校一直致力于追求高品位的学校发展方向,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君山路小学教师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我们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面向未来的“专业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二、活动促进,主动参与,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教师的个体成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钻
研教材,研究教法的能力。
枣庄市教育局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把握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能
力,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在全市开展了优秀案例评选工作。为做好优秀案例评选工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实行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下的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责任制,实行学科组长承包制。学校签订层层目标责任状,分解任务目标,层层抓好落实。二是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围绕优秀教案的评选,完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三是建立考核表彰机制。学校建立校内优秀教案评选制度,把优秀教案纳入对老师的考核,并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我校万勇主任在全市优秀案例评比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二)抓好“教研组教研展示”活动,让每位教师的教
研水平都有所提高。
学校全面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大教研活动,效果很明显。具体做
法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选一名教师授课,其他成员参与集体备这一堂课,教研组授课人员在大教研活动之前可在本教研组内试讲这堂课,其他成员参与评课修改教案。然后按学校的统一安排,在在 多媒体教室上一堂教研课,同学科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到下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参与授课的教研组全体成员坐在主席台的位置上,由教研组长说课,授课人说教学反思,教研组其他成员进行评课。其他级部同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评委小组,就该教研组的授课、说课、评课进行评分,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三)单元把关课捆绑式进行,教师上课、听课、评课
全面落实。
学校要求每学期初,各个教研组把本学期教师单元把关课授课时间、地点、内容等统一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汇总后打印下发。同时,把听课人员分成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六年级组及常识科组和音体美组等五个研讨组进行把关课上课、听课、评课,安排更加合理,落实更加到位。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听课实施考勤,领导跟踪听课,随堂打分上报,确保听课质量。听过一段时间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中评课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让广大教师练就过硬
教学本领。
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每学期都要举行,除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等基本功比赛外,又增加了学课标知识大赛、命题大赛、说课比赛、微课设计比赛等,让教师在比赛中进步,在比赛中提高。同时,对比赛结果纳入教师量化,写入个人档案,并对优胜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比赛也为学校管理充实了资料,如我们通过举行教师命题大赛活动,形成了学校各科试题资料库;通过连续几次的课件制作比赛,形成了学校的课件资料库等,这些资料通过网络向全体教师开放,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自觉学习,认真反思,让教师成为“三省吾身”的智者。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无法提高。学校在教师学习与教学行为
反思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
(一)让学习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学相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汲取知识。当前,由于生活节奏
快,工作强度大,使我们很多教师心情浮躁,不能静心读书学习,教师整日埋在事务堆里。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知识得不到更新,理念得不到转变,眼界变得狭窄,业务变得落伍,很多教师都有“教了多年学,蓦然一回首,还在原地走”的挫败和失落感。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为每位教师分学科订了《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及全国各地的教育报刊杂志,在教师
办公室为每位教师订做了简易书架,要求每位教师书架内不少于10本专业书籍,不少于10本专业外的优秀图书,并规定每周的周二、周四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读书学习时间,学校领导巡视检查。同时,学校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向教师开放。“我学习,我充实,我提高,我快乐”是我校每位教师内心的真实感受。
(二)让反思促进广大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叶澜教授说:“一个 教师写一辈子 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 教师
写三年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是总结,反思是监控,反思是诊断,反思是纠正,反思是提升。我们学校在此项工作中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以反思促教学,以反思促成长。教师每人一本教学心得手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10次以上的教学反思材料,作为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期常规量化。同时,学校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反思,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教学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学校对教师的反思材料进行筛选整理,编辑成书,成为校本教材,先后出版了《心灵之约——教师教育故事汇编》《我与新课程——教师教学反思与论文汇编》《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汇编》等,反思让教师提升了自我,增强了能力,找准了方向,找到了自信,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实施“四大工程”,促进教师行动,全面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
只有给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实
施“四大工程”,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青蓝工程。
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做好师徒结对子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化,使之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发动机。实施青蓝工程就是要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做到课堂教学公开,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随堂听课。新教师自己选择师傅,然后签定帮带合同,开始为期三年的帮带工作。几年来一批新教师迅速成长,有的已经成长为学校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名师工程。
结合市区教育局开展的教学新秀、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星
级”教师及市中名师评选活动,学校把外出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业务能力强,积极要求进步的中青年教师,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能力。学校通过组织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能手特色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区级、市级乃至省级名师,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开放工程。
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与文化路小
学、峄城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区教育局开展的片区教研及城乡交流活动,与红旗小学、联兴小学、齐村中心校、渴口中心校、郭里集中心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极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教研,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团队工程。
三国时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矣。”集合众人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从多角度多方面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高效益。学校结合教育局开展的语、数、英教师的远程研修工作,积极开展集体研修活动。同时,学校语文教师成立了教师发展和谐团队,利用校园网及学校网站进行业务学习、展示自我、网上研讨活动。集体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课堂教学交流,就是经验的共享。有碰撞就会有提升,学经验就会有收获。
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必
须让广大教师想发展,必须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长期的系统工程夯实筑牢,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成绩突出,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教师群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素质教育论坛材料
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