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8:4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

第一篇: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

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

徐国义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18期)

近年来,资溪县按照差异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打造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生态县。

坚持保护优先,大力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全县大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水体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主要做法:积极建立自然保护区。全县保护区总面积达3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严格实行封山育林。严格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全面禁伐阔叶林,并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县共建立生态公益林53.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3.3%;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全县3年新造林绿化10万亩,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倡导使用家杂肥和生物肥,推广秸秆还田和人畜粪便沼化还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注重扬优乘势,大力建设生态经济体系。2007年以来,资溪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始终保持在省市前列,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县”。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打造大觉山景区、法水温泉等一批旅游品牌。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获得“中国最具原生态的旅游大县”等称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效的有机绿色农产品。“资溪白茶”被农业部认定为有机农产品。有机大米、有机蔬菜、有机油茶、绿色养殖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县内创办高阜和鹤城两个工业板块,发展循环经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5亿元攀升至10.8亿元,获得了“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奖”。

全面提升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努力深化生态认识,提升生活品质。积极开展生态品牌创建。资溪现已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县”,并将继续深入宣传发动,推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有序推进山区整体搬迁扶贫开发,不断改善民生保障设施。举办李觏诞辰1000周年纪念活动,着力挖掘资溪地方故事和文化遗迹等,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大力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广泛深入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严格落实责任,大力建设生态保障体系。落实组织保障。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创建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将生态县建设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考评体系,严格奖惩,确保工作和责任落实;落实思想保障。广泛深入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批评、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落实制度保障。继续严格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责任审计;继续严把项目准入关;继续由财政预算安排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加大环保管理能力和基础设施投入。(作者为江西省资溪县县长)

第二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江西官网:jx.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是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国内外实践看,生态补偿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政府补偿。政府补偿是目前我国开展生态补偿最重要的形式。政府补偿是指政府以财政补贴、政策倾斜、项目实施、税费改革、人才和技术投入 等手段对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者进行补偿,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适用于补偿重要 生态功能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同级政府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适用于跨省界流域、城市饮用水源地等的生态补偿。二是税收制度。通过实 施环境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既为生态环保筹措资金,又提高生态破坏成本,促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三是行政收 费。政府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目前在我国主要由环保部门以排污费的形式收取。四是金融信贷政策。政策性银行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的形 式向生态环保活动提供小额贷款。国际金融组织是很多国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动者。五是其他途径。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发行国债、实行差异性区域政策等。

社会补偿。社会补偿是指国际、国内各种组织和个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非利益相关者提供物质性的捐赠与援助。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生态补 偿机制建设,筹集生态环保资金,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一是社会捐助。捐助是非政府机构经常使用的补偿手段,包括直接资金援助 和修复技术援助等。可以争取官方和民间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直接补偿,引进国外资金和项目。这种方式易于操作,但资金有限,适用于特别贫困地区。还可以通过 深化企业财务制度和所得税改革,鼓励企业捐赠,引导企业为生态补偿作贡献。同时,应广泛动员个人、民间组织等参与生态补偿、奉献爱心。二是发行生态彩票。彩票在发达国家被称作第二财政,具有强大的集资功能。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培育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三是 自愿义工。自愿义工是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国际合作补偿。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成本分摊,可以使生态补偿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我国积极开展环境保 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与10多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 备忘录。在环境政策法规、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广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江西官网:jx.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取 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我国还与欧盟、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双边无偿援助项下开展了多项环保领域合作。

生态移民补偿。在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是保护生态环境、蓄积自然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扶贫效益的治本之策,也是 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我国已投入几十亿元资金,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 100多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今后,生态移民作为生态补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更大作用。

更多请访问中公教育江西分校:http://jx.offcn.com/?wt.mc_id=bk11653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第三篇:坚定信念打造生态新市镇

坚定信念打造生态新市镇 抢抓机遇建设宜居新家园

——秀洲区油车港镇生态镇创建纪实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位于嘉兴市北郊,紧邻嘉兴市经济开发区,东与嘉善相邻,西北与秀洲区王江镇接壤,镇域面积62.97平方公里。油车港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域面积占到了全镇总面积的27%,镇域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和党的诞生地南湖水脉相连。在油车港这片风景秀美,水土怡人的土地上,养育着4.5万勤劳智慧的油车港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油车港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从农民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纺织、植绒产业不断壮大,特别是镇域北片,纺织、植绒产业成为了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油车港镇还被评为全国静电植绒名镇。油车港工业园区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每年引进的区外资金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引进了国内外规模企业四十余家。2010年,全镇工业企业完成产值达到22.6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满意的下降,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不断上升,造成干群关系的不融洽,甚至导致政府在群众中威信的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重新审视了镇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寻找适合油车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新模式。党委政府认识到,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生态友好形社会为目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时提出了“创先争优打造生态名镇,科学发展建设田园新城”的奋斗口号,并大力向干部群众宣传这一奋斗目标,促使上下齐心,团结一致,致力于把油车港建设成为浙北地区的“生态名镇、田园市镇、旅游新镇、产业强镇”。

生态镇建设正是在生态为先这一指导思想下,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设目标。油车港于2004年建立了油车港镇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生态建设工作,编制了《油车港生态镇建设规划》,并于2005年2月经镇人大批准后开始实施。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庞杂的系统工程,实际工作远比喊口号要复杂得多。油车港根据自身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生态镇建设工作:

一、强化环境治理。

工业经济的发展对镇域环境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要想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动真格地进行有效治理,油车港抓住了三个重点:

(一)村庄整治,治理农村居住环境。

从2004年到2008年4年时间里,全镇先后共投入资金4375万元,完成16个村42公里的通村等级公路和100公里到组达户道路硬化,新建防洪堤173公里,新建块石护岸16.6公里,新建标准农田2.5万亩,投入180万元对村庄、道路、居住小区进行绿化造林,累计绿化造林面积2216亩,新建改建农民公园1个,建成农村新居民点一个,建造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收集池4278只,整治河道333条共计193公里,改造卫生厕所209只,新建公厕1座,全镇放臵到户垃圾桶9782只,建设垃圾中转房84处,村级垃圾集中点57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臵行政村比例100%,全镇所有村庄完成城乡一体化改水工程。到2008年底,全镇16个村全部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治理任务,并创建了1个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池湾村,1个省级文明村,6个市级重点整治村,9个市级整治村,3个市级文明村,3个市级绿化示范村,8个区级生态村,11个区级文明村,可以说村庄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村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二)堵疏结合,规范畜禽养殖模式。

在2008年以前,油车港镇1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达到了76家,散小养殖户更是有上百家,主要集中在镇南片的几个行政村,由于养殖模式粗放,畜禽排泄物随处堆放,养殖户周边环境脏乱,群众怨声不断。2008年初,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有200多名镇、村二级干部参加的生态镇建设暨畜禽排泄物治理大会,把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攻坚项目,决心集中力量完成畜禽排泄物治理,彻底改变农村畜禽养殖模式。党委政府成立了“畜禽排泄物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油车港镇畜禽排泄物治理实施方案》,因治理任务重时间紧,实行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确定了“谁污染、谁治理、谁承担责任”的治理原则,要求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切实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监督力度,对不依法进行防疫和污染治理的养殖户坚决予以取缔。在2008、2009年两年时间里,全镇共计投入资金 58万余元,建设养殖户雨污分离管道 2507米,干粪堆积场354平方米,沼气池975立方米,沼液池1770立方米。完成了76户100头以上、73户50头以上养殖大户的治理,其中对14户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养殖户进行了清退。整治后的养殖户通过实施“一封堵二分离三配套(即封堵养殖场直排口、排泄物干湿分离和场内雨污管道分离、配套干粪堆积场、沼气池、沼液储存池)”的治理措施,达到了较好治理效果。到2009年9月底,镇“畜禽排泄物治理领导小组”对全镇养殖户进行了逐户自查,全部通过验收,2010年上半年,又通过了省级验收组的验收,治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多管齐下,化解织机治理难题。

油车港镇家庭纺织业从2000年以后,有梭织机逐步升级为喷水织机,随之带来的织机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由于织机污水引发的民间纠纷和信访事件不断增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5年起,油车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喷水织机的治理工作。到2009年底,油车港镇共有喷水织机企业(户)1170家,喷水织机总数9242台。其中:50台以上织机企业15家1405台;10台以上织机户176户2385台;10台以下织机户979户5452台,分别分布在合心村、杨溪村、千金寺村、澄溪村、油车港居民委、西湖村、上睦村、栖真村、栖真居民委、池湾村、胜丰村、麦家村、马厍村、钱家桥村等十四个村居。突出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量大,尤其是10台以下的散小织机户更是分散在各个自然村,治理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党委政府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喷水织机污水治理作为一项惠民实事工程和生态建设战略工程来抓,自2005年开展对喷水织机废水治理起,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几十次,根据全镇喷水织机发展的特点,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了喷水织机户是废水治理的责任主体,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联村干部是主要责任人,并及时调整了联村制度,把所有班子成员和全体行政事业干部充实到了全镇涉及喷水织机废水治理的14个村,同时建立了相应的镇村干部奖惩制度,出台了《喷水织机散户治理考核办法》,要求每个镇班子成员在每个月的工作例会中把所联系村的喷水织机废水治理情况进行汇报。从治理初期,油车港就确定了务求实效的治理方针,明确了“先企业、后农户,先大户、后小户”的治理秩序和“单(联)建处理设施、转型淘汰”两种治理模式。从前几年的治理效果来看,单建设施有治理速度快,政府投入少的优点,但是点多、面广、量大,监管的难度很大,处理设施实际开机率较低,且处理效果难以保证。转型淘汰的模式有一定的效果,到2009年底全镇共淘汰了176户949台喷水织机,但从数字来看只占到10台以下散户的18%,未能从根本上治理废水问题,并且随时市场行情的变化,一旦行情转好,农户淘汰织机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小,也不排除原来淘汰的织机户重新购进织机。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6月,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及时调整了治理模式,确定了“以集中建站为主、企业(织机户)单建为辅”的治理模式,以求达到彻底治理的效果。2009年7月,确定建设上睦污水处理站为喷水织机废水集中治理的试点村,2010年5月处理站建成投入运行,收集了该村2179台喷水织机废水,日处理能力6600吨。2010年3月,通过收购改造新港污水处理厂,把澄溪村、澄溪居民委周边1448台的喷水织机废水接入新港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5000吨。从试点站的运行情况来看,废水处理达标率得到了保障,治理效果明显,因此,2010年上半年又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合心、杨溪、千金寺、西湖四个村的污水处理站,四个站点共收集3530台喷水织机废水,日处理能力达10600吨。到2010年底,油车港镇共投入治理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建成运行了污水处理站6座,污水提升泵站两座,铺设污水管线近20公里,完成喷水织机废水治理8835台。其中集中入网处理7157台,日处理废水22000多吨;企业单建2户,织机185台,日处理废水460吨;淘汰织机1493台,治理率为95.6%,较好破解了喷水织机污水治理这一难题。

二、促进产业提升

油车港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传统产业由于能耗高、污染大,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国家的产业导向,更与生态立镇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如何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全镇产业提升,成为决定油车港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油车港主要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一)依托传统优势,培育高效生态农业。

油车港的农业传统优势比较明显,以杨溪连泗荡和马厍南官荡为主的水产养殖业,以西湖村为主的葡萄种植业,以古窦泾村为主的蔬菜种植业等都具有较好的产业传统。以此为依托,党委政府决定下大力气扶植高效生态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一是以“万亩高产示范方”创建为抓手,积极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到2010年底,共创建高产示范方12个、面积32000亩,亩产达650公斤比常规栽培模式亩产有了大幅度提高。新建良种核心示范方3个,良种种植面积1466亩,建设古窦泾村3500亩粮食功能区,新建百花庄330亩从插秧、除虫、机收等管理一体化服务示范点。成立了三个村粮油专业合作社,涉及农户2376户,面积9634亩,大力开展实施3414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立土壤肥力监测点一个,测土配方施肥点2个,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传统水稻种植效益。二是在南片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轮作模式,新建了1个面积2000亩的“大棚鸡+雪菜+水稻”农牧结合型循环模式项目。推广“交白+莴苣笋或芹菜+水稻种植”模式15户,面积20亩。新增西小瓜种植面积300亩、大棚蔬菜300亩,在“千斤粮万元钱”粮经轮作模式上有了新突破。三是传统雪菜、蔬菜种植业不断提升,全镇种植面积超过了1.8万亩,依托嘉兴市彩云斋食品有限公司,改变了传统的坛装腌制粗加工技术,推出了优质小包装雪菜,并注册了“烟雨楼”商标,制定了“烟雨楼”无公害雪菜生产技术规程及腌制雪菜产品标准,市场销售量逐年增加。近两年又鼓励菜农积极发展时鲜蔬菜,通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引导种植模式转型,引进新品种,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缩短蔬菜生长周期,提高种植效益。形成了以古窦泾村500亩蔬菜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百花庄、麦家和钱家桥村,种植规模达到30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规模。四是全面推广精品葡萄标准化生产,实施葡萄精品化发展战略。以“南湖”葡萄为特色精品瓜果产业,建成西湖、池湾、上睦、马厍、等村为主的4个葡萄产业基地,引导新发展农户向基地集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09年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建成了200亩核心示范区,对种植园道路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配套完善了大棚和滴水喷灌栽培设施,修建了400米葡萄新品种观光示范长廊,同时建立产品自检和技术培训中心。2009年7月,举办了油车港镇第三届葡萄节及第六届葡萄擂台赛,进一步打响了“南湖”葡萄品牌。

(二)利用自然资源,打造北部湿地经济。油车港镇北片地势低洼,但水域面积广阔,具有特色水产品种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北部湿地经济开发,发展北部湿地观光农业的战略思想。一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努力提升传统水产业。以“杨溪”生态鳖、“麟溪”风干鱼为特色的杨溪生态鳖产业园,通过高标准鱼塘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种苗培育、新品种试验、生态养殖、产品深加工、休闲垂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养殖场,逐步成为全市范围内特色鲜明,集生产休闲为一体的渔业产业园。同时,与省淡水养殖所达成协议,成立油车港水产产业研发中心,通过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大力推广鱼鳖混养等生态高效特色水产养殖模式,为全面提升特色水产品养殖档次创造条件。二是做强做大南湖菱产业。以南湖菱提纯复壮繁育中心建设为抓手,在总结菱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外荡、鱼塘和低洼稻田三种种菱模式,重点推广北部稻田种菱及菱塘泥鳅、黑鱼套养,实现产业推广与产业提升同步进行。2010年,全镇南湖菱种植面积达到5600亩,其中稻田种植南湖菱面积355亩,套养泥鳅、黑鱼面积110亩,每亩经济效益超过4500元。同时南湖菱获得国家级“南湖菱地理标志产品”、“嘉兴南湖菱”证明商标,2010年,成功举办了以“秀美麟湖,画乡菱歌”为主题的秀洲·油车港第五届“麟湖之声”南湖菱文化节,进一步提高了油车港南湖菱的知名度。三是积极探索“洁水养殖”模式,抓好珍珠退养工作,大力推广混养、底部增氧等技术,2010年全镇鱼塘名、特、优混套养6300亩,新增渔塘套养网箱甲鱼150亩、水垤养殖100亩、青虾养殖500亩、龙虾养殖110亩。通过几年的努力,油车港的特色水产品种养业风生水起,北部湿地经济已初具规模。

(三)严格准入机制,孵化高新产业集群。

党委政府从提出生态立镇以后,一方面严格企业准入机制,从招商引资开始,注重企业单位GDP的能耗率,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进入,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了排污企业的增量。同时,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扩张,从建设用地、用电、环评准入等环节严控“二高”企业的项目扩张,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和“环保三同时”,遏制“二高”项目的盲目增量。抓好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汇源纺织染整、德泰植绒、怡纺纺织、恒威电池、家家乐食品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多家企业进行了节能设备的改造。工业区投入1400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新市镇污水管网收集中心,建成集镇污水管网15公里,镇区的生活污水网实现了全线贯通。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杨溪生态鳖、彩云斋食品、美丹食品、家家乐食品、真真老老食品等五家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杨溪生态鳖、彩云斋食品公司成为省科技型农业企业。围绕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食品加工业实现集聚发展、机械电子业加快发展,引进了大友光电、麦尚科技等新兴产业企业。实施“525”规模企业培育工程,规模以上企业达80家。镇工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特级市镇工业园区、省级秀洲工业园区分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全年共获得授权专利30余件,恒威电池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该公司发明专利9伏电池实现产业化生产。打响了“真真老老”、“昌记”、“禾城”、“美丹”等食品品牌和“韦博斯特”、“马田”、“斯柏虎”等服装品牌。

三、实现科学规划。

油车港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靠传统工业支持的经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后劲不足,尽快寻找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重点产业转型,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油车港立足生态,科学规划,抓住了三个关键点:

(一)抢抓机遇,实现增长模式转变。

油车港镇居江、浙、沪三省一市交界处,紧邻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贴境而过,申嘉湖高速公路横穿镇域并在境内设臵出入口,距离嘉兴中心城市8公里,随着申嘉湖高速公路出口的开通,吉祥大桥、官荡大桥和东方北路的建成通车区位与交通优势尤为显著。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全镇经济实力日益提升、人文生态环境吸引日益增强、城镇功能日益完善,麟湖新城规划建设已经启动,为建设嘉兴中心城市卫星城提供了坚实基础。油车港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中心镇建设小城市培育作为战略重点、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与沪杭同城、生态立市战略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建设北部湿地平台这三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双业并举、统筹发展、生态优先战略,围绕建设现代田园新秀洲的总定位,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导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筑北翼湿地平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嘉兴重要生态屏障、上海大都市后花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实现嘉兴秀洲北翼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生态名镇、田园市镇、旅游新镇、产业强镇,成为中心城市的重要卫星城。

(二)统筹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城镇。

突出生态理念,以水系规划和产业循环为核心,构建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体系;以提升生态意识和文化素养为抓手,培育繁荣发展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创建洁净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将油车港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镇。根据油车港镇特有的水系网络格局,加强镇域水系综合规划,划分水网的等级,进行分级保护和整治;保护水域自然岸线、植被土壤、水生物等,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步伐,推进集中治污、供热等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臵、能源结构调整”三大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建设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网络,有效推进农村分散型污染减排工作。引导新社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推广垃圾袋装化、分类化。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臵体系建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继续深化城乡一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臵体系,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构建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链,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臵体系。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有计划地扩大集中供热工程、天然气管道工程的覆盖区域,并不断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技术。以“清洁、亲水、清净、绿色”为目标,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减排任务以及污染治理任务。着力推进镇区生态绿道建设,重点实施好东方路、正原路、茶园路、昌鸣路、申嘉湖高速和农田林网等道路绿化,形成城乡一体“绿网”体系。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开发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技术,提高农业土壤固碳量。强势推进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切实按照国家级生态镇的考核指标逐一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打好基础。

(三)生态为先,建设宜居田园市镇。

在生态立镇的指导思想下,油车镇各项工作都突出生态特色,各项规划也围绕生态这一中心。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各村(居)积极开展生态、绿色创建活动,上睦村、钱家桥村、百花庄村、栖真村、马厍村、麦家村、千金寺村等七个村先后被评为区级生态村,2010年池湾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天星社区被评为区级绿色社区,油车港镇中学、镇中心小学等三所学校被评为区级绿色学校,生态、绿色创建在全镇范围内深入人心。油车港还利用 “两分两换”新农村集聚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居民区的搬迁集聚,建成了钱家桥、马厍新农村示范社区、丽苑小区等多个新农村集聚点,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对新镇区的发展作了新的规划,以南官荡为中心的麟湖湿地综合开发项目即将实施,这一集房地产开发、旅游观光、商贸休闲、湿地保护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将全面提升油车港未来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一个经济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现代田园新油车港即将跃世而出。

中共秀洲区油车港镇党委 秀洲区油车港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五日

第四篇: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永安路小学秉持“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依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建设,发展生态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

生态文化——让生命美丽绽放

创设环境文化。学校致力于文化环境的创设,除楼梯走廊的学生作品和社会实践系列图片外,每个教室外都有专门的班级展示栏,学生的作业、手工、书法作品等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在永安路小学,楼道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在门厅及各楼层的拐角处设置了“悦读角”,读书已然是许多孩子课间的不二选择,而“交流墙”上颜色不

一、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读书交流纸块是孩子们智慧的碰撞。

校园内有四大绿化园,三块为普通绿化观赏区,一块为果蔬种植区。春天,校园里绿意盎然,鸟鸣啾啾,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让人身心愉悦。夏天,四大园中绿意森森,种植园里果蔬日渐丰硕。秋天,种植园中果实累累,一片丰收场景。美丽的环境滋养人,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打造校园文化。为进一步放大美丽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为四大植物园征集名字和宣传内容,主题为“让生命诗意栖息”,充分调动和集中师生智慧,让他们真正参与管理,成为学校的主人。最终,根据学校生态教育建设总体规划,将四大植物园分别命名为“和园、融园、礼园、学园”。诗歌“我与和园有个约会”、“我是园中景,景是心中情”、“让生命之花在校园中绽放”脱颖而出。

现在的植物园不仅饱含生命活力,可以融合多种课程,更有了文化内涵,育人功能,进一步立体化、系统化、全面化。

生态管理------让师生快乐成长

教师管理----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办公方式。走进校门,你会看到温馨提示:您已进入wifi覆盖范围,打开手机钉钉,语音提示:上班了,自动打卡成功。每个工作日,永安路小学的教师会用钉钉办公软件签到签退,请假审批,交流互动,上传下达,学校管理跨越空间,及时进行,数据说话,避免错误,少了些许私心,多了无限公平。走进教室,每位教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学生的到校情况通过手机app“班级优化大师”反馈给学校和家长。

学生展示----精彩纷呈的年级微信公众平台。为了给更多班级更多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今年10月初,在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学校创建了年级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的管理由各班选拔家长进行,学校统一培训,老师审核把关。平台创建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形成了竞争态势,平台栏目多点开花,最初仅有漫读唐诗、数学天地、探索与发现三个栏目,现已扩展延伸到到阅读、实践活动、英语、美术、音乐各个方面。

教学科研----扎实有效的网络研修活动。2015年永安路小学校全体教师加入了鲲鹏网络研修平台,在平台上听名家讲课,与名师交流,教师们不仅能听到薛法根、蒋军晶等名家授课,而且能得到朱煜、李志远等老师的点评。零距离的接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方法。我校徐传龙老师受鲲鹏网络平台专家的启发与指导,带领学生写数学日记,日记整理成书之后,多次被平台转载,受到全国许多小数同行的好评。同时,老师们在平台上与各地同仁同课异构研讨教学设计,交流中思维的火花在迸发,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对知识点更加清晰,对教法有了更多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永安路小学的教师形成了多听、多看、多提问、多研讨的习惯。

课堂改革----探索发展中的微课及翻转课堂。2016年学校两次邀请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维山教授,进行《微课的制作和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培训,申请参与山西省电教馆的《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资源建设》课题研究,不同学科近100个微课整理汇编成《永安微课》、《永安微课2》。微课制作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师们积极参与比赛,在第四届全国微课大赛上学校教师喜获三个三等奖。

2017年永安路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开始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大胆尝试,他们借助微课、学乐云、班级优化大师实施操作,学生课前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微课,完成学乐云前测题,同时围绕微课知识点进行简单设计,以游戏形式生动呈现,让学生获得感、成就感提升。学生以语音形式上传学习困惑和疑难点,教师课前收集整理,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和个性化地辅导,他们将两导两练练习题引入课堂,巩固知识,进阶训练,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相对评价。翻转课堂,导学一体,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5班闫政兴妈妈的说:“有了微课就好像请了一位随身老师,随时发问、简单快捷。翻转课堂孩子学习更主动了,更爱钻研探索知识”。老师们不仅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还将绘本录制成微课,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讲绘本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录制个人绘本微视频上传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在阅读中成长》《镜头前的你我他》两本码书。

生态课程——让个性激情张扬

课程是孩子们成长的土壤,每一种课程都能体现一种文化,传递一种能量,陶冶一种情操,培养一种能力。

开发德育课程。学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有国旗下展示、主题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节假日主题教育等。学校的德育课程突出实效原则,变说教为活动,让德育变得亲切、有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也是非常得好。实践中,学校既主动学习,积极引进,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国旗下展示活动是由北京崇文小学学习借鉴而来,而活动中的走红毯(星光大道)环节则是大胆创新的结果。实践中德育实现了经常化、系列化、活动化,帮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成了一批批“永安好少年”的脱颖而出。

开发实践课程。学校积极利用美丽的校园环境开发了系列实践课程:一是充分拓展学科课程。“美丽春天 魅力永安”现场作文大赛、树叶剪贴画比赛、种植区测算面积、周长活动、植物、昆虫和土壤观察大作战,与学科完美结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二是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组织学生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艰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抒发美的能力,形成了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健康人格。

在积极开发校园实践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大力提倡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两年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呈井喷态势,质量有显著提高。教师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开辟知行合一的途径,内容则包含数学步道、爱心捐助、消防交通安全、红色之旅、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学习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些活动获得了较大影响,如2015年10月参观孝义市梧桐煤化工消防基地是首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2017年5月在心海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的“爱心捐赠 情满校园”活动中,全校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一万七千余件,被送到了柳林、林县等多个县市贫困家庭学生的手中,2017年重阳节学生们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

开发社团课程。学校共开设非遗传承、艺术熏陶、强身健体和科技创新四大类,皮影木偶戏、瓦楞纸手工制作、舞蹈、绘画、口风琴、电子琴、葫芦丝等20余个项目,50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张扬学生个性,释放生命精彩”为目标,为学生多元成才提供平台!皮影木偶社团经打造成为学校王牌社团,积极利用社会艺术资源,将孝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和“木偶”引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剧团老师与学校师生共同排演的大型木偶剧《花果山》在我市实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培育校园文化成果展演中得到了全国同仁的好评,在随后参加的太原市2017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汇报演出中也是掌声不断。非遗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永安路小学的艺术课程建设快速发展。

我们坚信只要能够认真做、坚持做和创新做,就一定能够走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推动学校追求卓越的生态之路。

第五篇: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体系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一、友好的自然生态

人是自然之子,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水、森林、空气、土地,使生态优势更明显,发展后劲大幅提升。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唯一“中国避暑之都”等荣誉,是对贵阳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呵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特别礼赞。--图片

二、宜居的城镇生态

人是城镇的主角。城镇因人而建,城镇让生活更美好。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着眼于人的需求,坚持人本理念、优化人居环境、推行人性措施,建设宜居的生态城镇。五年来,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百平方公里,老城区不断“稀化”,新城区加速崛起,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一批特色城镇和村寨尽显迷人风貌……--图片

三、绿色的经济生态

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贵阳选择了一条超常规的绿色崛起之路。通过园区、企业、个人三大主题,发挥政府、市场、科技三大作用,发展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转型升级。贵阳的实践诠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推进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双赢。--图片

四、自强的文化生态

发展是硬道理,文化是软实力。贵阳汲取明代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精髓,牢记周恩来总理“后来居上”的寄语、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时“作表率、走前列”的嘱托,凝练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成为不断战胜困难、创造出奇迹的强大力量。成果、圆满、精彩协办全国第九届少数名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桂冠,贵阳实现了“文明转身”。--图片

五、和谐的社会生态。

和谐,是共生共赢、各得其所的状态。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着力改善心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高质量改善民生,探究贵阳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最大限度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运转有序。对此,贵阳孜孜以求。--图片

下载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生态体系 打造生态之城[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之城 全新建筑》观后感(五篇范文)

    《生態之城 全新建築》觀後感生態之城,未來的超級城市。這不是真的城市 而是2050年的藍圖城市。在這部專題片中,諾貝爾獎得主丹凱門要介紹4中技術來改變現在城市中存在的諸多......

    2015威海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国家公务员考试,威海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eihai.offcn.com/html/guoj......

    建立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5篇)

    建立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正确认识扎兰屯市情大讨论”活动方案》,结合扎兰屯......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

    很高兴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学术研究,推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改革实践。在金融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花了很多资源,来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隐患、防范金融危......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评述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8日 02 版)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生态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生态校园 始兴县顿岗中学 钟 明 目前,我县正在进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每个学校都在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这是创建教育强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打造生态农庄 发展生态旅游[最终定稿]

    远景设计研究院 打造生态农庄 发展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产业。农业旅游......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持续生态修复 做足山水文章 精心打造“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生态格局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市政园林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充满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市,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