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
语文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那么,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联系的更和谐
1、日常生活“语文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阅读
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从教育到教学再到训练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
第二篇:生活,与语文教学一路相伴
生活,与语文教学一路相伴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教育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让语文教育努力回归生活,从而使教育更有成效。
关键词:生活教育
教学方向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辉。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先生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①
比起其它学科,语文教学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在生活中确立语文教学方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应该是为生活而学习,而非为学习而生活”。为生活而学习,学习成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需要,学习是积极向上的;为学习而生活,学习是一种任务,为完成任务而疲于应付,学习是被动的、痛苦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满足生活实际的需要,改善现实生活质量,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做全面发展的人,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学习应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深入生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第550页 ①活,学用结合,从而促进生活实践和社会发展。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的气息,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的方向万万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识字写字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最活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活的识字课堂。为此,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思想,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生字教学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广泛识字,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有课堂,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只要肯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一块块普普通通的公交车站牌,在有些人的眼里不过是一种便民的交通提示工具而已,如果你是有心人,把它当成识字的课本,在等车的无聊时间内给孩子加以提示,也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加起劲。一块块看似粗俗不堪的街头牌匾,不仅是学生的识字课本,更是学生理解字义的“无字字典”。同样是带孩子逛菜市场,有的家长却把它当成绝好的课堂。每种蔬菜、禽蛋的名称,都是孩子们识字的机会。此外,饮料的名称,食品袋上的说明,看电视时,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打出的字幕„„似乎是专为学生营造的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他们不断地看、不断地问,在不知不觉间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像这样的识字,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省力省心,学生感兴趣,所识的字又能及时巩固、深入理解,从而解决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长期隐痛。
(二)、阅读教学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使课文内容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抽象、复杂、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应从感知语言艺术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透过字句的表层意思去探究、挖掘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意味。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学生读之索然无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储备不足,主要是感知能力差,不能全身心地融入那特有的氛围中,当然也就不会领略到“风景这边独好”了。但是,当我们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情趣后,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经历得以沟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广泛的有感情的阅读。如在教学《乡下孩子》这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童年的快乐,在大自然中他们想到了自己也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挖过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过一串小鱼,喂饱了馋嘴的猫咪„„回到教室,他们捧起书兴趣盎然地再读,此时一个个枯燥无味的铅字已与他们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自然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己观察、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事物的感知,使文字活起来,想像飞起来。
(三)、写作教学生活化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习作走近生活,让生活丰富习作。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这就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家庭、接触学校,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自己的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积累知识。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例如,描写大自然四季景色的一类作文,不妨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找寻春天、体验夏天、领略秋天、欣赏冬天的系列活动,从天空、田野、村庄、人们来描绘四季的美景。学生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到郊外看看山岗、田野、花草、树木的变化,那一幅幅花红柳绿、水响鸟啼的春景图在学生稚嫩的笔下油然而生,那一幅幅枝繁叶茂,虫鸣鸟唱的夏日图也使得学生妙笔生花„„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与众不同的特点,融进自我的内心体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所有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学生生活的积累,都是习作中的第一手资料。当学生有了生活中这么多的素材做基础时,他就会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不会感觉作文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可怕,而且还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想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分享。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让作文回归生活是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作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生活是习作的沃土,让学生以 “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绚丽斑斓的自然生活,真正拥有“我手写我心”、“我笔诉我情”的冲动,从切身的生活中来,到缤纷的生活中去,让作文充满生活情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创设特定的生活化的情境更能够触发学生的语言动机,产生急于表达的欲望,且真实的生活及其问题能有效地调动起孩子参与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真实的学习。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从孩子现实的问题或熟悉的资源切入,再现孩子的生活情境,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促进体验,激发起交际的欲望。
生活中的交际情境很多,如 模拟“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常用礼貌用语,而且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还可以给孩子创设同学、老师早晨相见的情景,让孩子在表演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或者创设客人到我家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礼貌接待客人的„„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发挥大胆的想象,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显而易见,口语交际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炼,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五)、实践活动生活化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正是以“生活即教育”为原则,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在学生中形成普及性活动与提高性相结合,学科课外延伸活动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整体素养。
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碧绿碧绿的草地,潺潺流动的溪水,清脆悦耳的鸟鸣„„当然也存在着空气的污染,水环境的恶化,噪声的侵袭„„在自然这个大课堂里,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就会促使学生去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问题。如《身边的垃圾哪来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调查了解学校、街道、河边的垃圾来源,据此再提出整改方法,并根据一定的可行性付诸实施。一系列的亲身参与使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存的忧患意识。这一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突显了主题,使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教育,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实践,他由“知行”改名为“行知”,就是受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启发。在教育方法上,他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做得最好。”
用先生的话说,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①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学定教”;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②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生活中“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做合一”,要求 “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更要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第126页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第650页 ①②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陶行知先生的人格力量和教育思想陪伴着中国教育一路走来,我仿佛触摸到了他“生活教育”的博大精深与凝练厚重。凭借着对语文教育真诚持久的爱,对理想语文教学的执着而热烈追求,我一路寻着行知教育思想的足迹,在感受奋斗的甘苦中,分明看到了在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条清新流畅的小溪旁,语文教学发芽,开花,结果,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我默默无闻地行走在陶公教育思想天地中,收获着一个又一个金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
4、柯小卫:为了“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初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4.
5、刘维汉、张太儒: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特色及现实指导意义〔J〕,教育管理,1994.(3).
6、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7、徐丽丽: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谈“学以致用”,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下半月刊
第三篇: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有生活,才有正确,才有能力,才有精彩;日常生活“语文化”,班级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
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关键词:语文生活学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我国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在教学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8册的第一课《可爱的小蜜蜂》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学中,我却惊异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当我问学生:“你对蜜蜂了解多少?”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特别是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我更是大吃一惊。我布置的题目是:请你用自己的笔画一画可爱的小蜜蜂吧!我看到学生画得太离谱了,有的将蜜蜂画成了蚂蚁,有的却将蜜蜂画成了小飞机。怎么办?这说明学生对蜜蜂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我决定带学生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巧的是,刚好我班有一位同学的爷爷家养了几箱蜂。于是,我们一起去那位同学家的养蜂场所看了看。同学们亲眼看到了蜂箱中隔板上蠕蠕爬动的蜜蜂,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蜂窝……亲眼看到了蜜蜂,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养蜂的老爷爷唧唧喳喳问个不停:蜜蜂怕冷吗?蜜蜂会逃走吗?被蜜蜂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可生动了,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还有的干脆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什么这样的课最难忘了。
接着,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蜜蜂可传神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这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鸟的天堂》一文,由于大
榕树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也就很难想像“独木成林”的奇观,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大榕树的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
2、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一开始,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
(2)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了下列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
家乡特产的调查研究
(一)家乡主要特产列表.
主要特产
主要出产地
生长或生
产情况
销售情况(销量、销售地、收入)
黄花菜
双龙黄花梨
杜桥茶叶
缙云番薯
缙云烧饼
缙云条石
新建麻鸭
(二)、选择你最关心、最熟悉的某一特产进行调查。
(三)、主要方法:访问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调查等
(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汇报课上,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鲜活的小作文;有的对调查的土特产进行了分析,并能针对时势,向农家或政府部门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有的以广告的形式,将自己调查的土特产推荐给大家。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3、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每年,我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都要组织学生远足拉练。在难忘的拉练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能将自己拉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一路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可是,由于每次所选的日子都是很好,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拉练前的心理活动时,总是平平淡淡,什么兴奋啦、激动啦。今年的拉练,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先来看看学生的作文题目《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这样的题目,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再来看看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读着学生的习作,拉练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深深的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的《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班级生活“语文化”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这种组织教学的内容,是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1)识字。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识字,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中额外记下一个或两个生字。一年下来,就记住了400到600个生字,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2)说话。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每节课,都在屏幕上打出
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3、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新年到了,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我所带的班级,每2周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每月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3、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
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红领巾啄木鸟活动》一文(第十册练习4),我就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让学生在逛街时,在旅游时,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找出有病的广告语,有错的招牌字,做一只“啄木鸟”。这样,不但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净化。这样的双赢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展开双翼,才能腾飞》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4)滕宏江《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5)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好范文整理)
第四篇: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
《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2.运用《莫高窟》一文的写作方法,把家乡的一处自然景观(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将句子、段落写具体。学习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比较句子,揭示学习内容 1.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①姚明长得很高。
②姚明长得很高,大约有两米三。指名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五的第一题“语文与生活”,怎样把句子、段落写具体、生动、形象,打开课本,自由读情景对话。㈡学习第一部分
1.小芳在习作中写到“大海很大很大”,爸爸觉得表达得不够理想,就对小芳说“想想看,怎样写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小芳想了想说“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2.大家想想:“大海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怎样填也可以写出大海的大? 3.小结
抓住中心词“大”,用具体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大海“大”的程度,读之具体而生动。4.做练习(1)练一练
①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溪里的水清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教室里静悄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补写句子(3)汇报结果,讲评。5.小结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抓住中心词,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也可以用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的更具体、生动、形象。6.巩固练习
①长城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金字塔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广场上的人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今天晚上可真黑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小明可真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同学们能够把句子写具体,同样也可以把段落写具体。1.齐读练习要求。
2.齐读《莫高窟》一文的2、3、4自然段,讨论写法。3.汇报总结写法。
先用中心句总领,然后进行具体描写,再抓住一个典型的细节着重描写。
4.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熟悉的一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1)学生练习写,教者适当点拨。(2)同桌交流。(3)作品展示。(4)互评、点评。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认真观察 抓住特点 展开想象 运用修辞
第五篇:让语文与生活“链接”
让语文与生活“链接”
摘 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还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让语文与生活“链接”,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关键词 语文 生活 学习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华特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如果离开了生活的意义,语文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单调、乏味,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不免显得孤立、封闭和僵化。
教育专家张孝纯老师在《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中指出:“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受到全面、整体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
一、引领语文教学向生活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单纯地立足于文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焕发生命的活力。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就可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
如教学《失物招领》这一课时,课前先整理了一部分学生拣来的交在讲台上的一些铅笔和橡皮。课堂上我先出示了“失物招领”四个字让学生认识,然后我对学生说;“下面老师播告几则失物招领:有同学拣到橡皮、铅笔若干,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这儿来认领。”立即有同学跑上来,“老师,那块橡皮是我丢失的。”“老师,这支铅笔是我的。”我把铅笔和橡皮一一还给了他们。学生们拿回自己丢失的东西,一个个都笑眯眯地跑回座位。我问其中一名领回失物的学生:“你刚才又找回了自己的橡皮,心里感到高兴吗?”这位学生点点头说高兴。我顺势引入课题:“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今天也捡到到了许多东西,也播告了失物招领,可是她们班的小朋友呀却是一个个红着脸领回自己的失物,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学生从真实的场景及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了“失物招领”,既引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深刻地理解了“失物招领”的含义。
又如儿童诗《轻一点,再轻一点》的结课可以设计一幕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通过自身的参与,情感的投入,角色的转换,再现课文情境。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脚步、开门、说话要轻一点,再轻一点?”,而且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主题——“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挂在心间”。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容易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感受。
2、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课堂活动和学生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画风》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懂得: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仔细观察风中的景物就能画好风。然后开展了一个活动:与课文中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画的风多?孩子们个个动脑筋想起 2 来,我启发同学们回忆下自己经历过的有风的场景,同学们高兴地立刻画起来,有的画飘舞的蒲公英,有的画了放飞的气球,有的画了晾在铁丝上被风吹斜了的衣服„„。通过画风,既检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了“风”后,我适时进行有效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读课文比赛,读得好的学生就能得到我精心制作的小风车。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朗读时,我又趁机提出:“看谁能让我们手中的风车动起来?”这一下,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举着风车动起脑筋来,用嘴吹,用手舞,举着跑,一个个有趣的答案被孩子们想了出来。这个设计,既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是对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
下课前,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作业——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星月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完成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课就再也不是枯燥的字词训练课,而是学生精神生活有趣的一部分。
3、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更应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关注学生课外的需求,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意识,并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位老师教学了《谁说没有规则》这首诗歌学习后,让学生利用课前开展观察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们感慨万分:生活中规则数不胜数,违反规则的人屡 3 见不鲜。居民区每个角落,各个部门都有规则,但这些规则只是作为招牌挂着,真正严格遵守的人寥寥无几。如:“医院禁止大声喧哗”,却有人在医院大喊大叫;“请爱护家乡河流”,却有人往河内扔垃圾、排污水;“严禁在公路上摆摊”,却有人在公路上卖水果、卖蔬菜、卖衣服等,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不许缺斤少两”,却有人在秤上作手脚„„违反规则的例子太多太多。学生经过实践活动,创作了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高昂,课后学生们还主动制作了警示牌,到居民区去挂牌,提醒人们怎样遵守规则。这样借助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出生活积累,生成一种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原貌,甚至高于生活的情感,发挥有限的时空来连接学生经历过的无限的生活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诸多的语文实践。
我们理应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并走进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
二、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敏感度不够,更不用说从生活中获得教育了。究其原因,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未能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作为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放飞教学思维、拓宽生活视野,积累丰富的生活“语文”,让生活“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亲切感、新鲜感、生动感和实战感。
1、在生活中打造识字的金钥匙
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前阅读”的识字策略,因此课堂上的识字容量非常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在家里,在校园里,在社区,在不同场所识字,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 4 育资源进行识字,走进生活,走入社会,打造识字的金钥匙,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快乐识字。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在我们的身边汉字随处可见:上超市购物,包装袋上写有各种名称和说明;上学的路上,路旁有五彩缤纷的招牌及广告语;看电视时,屏幕上不断闪现出各种字句„„对于许多汉字,一年级的学生并非都是白纸一张,每个学生在上小学前都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有许多的字和词语在学生生活中口头语言中经常使用,只不过这一阶段的学生尚不能将口头语言中的字词与具体的字型对上号。所以,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来发现记忆生字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学习生字“慢”和“怪”,就有学生说:“慢”就是“奥特曼”的“曼”加上竖心旁,“齐天大圣”的圣加上竖心旁就是“怪”。又如“游”字,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看《西游记》。”还有诸如“孙悟空”的“空”,“宝莲灯”的“灯”等等。在教“究”这个字时,我先让学生猜个字谜:九个洞是什么?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是“究”字。让学生理解“方便”这个词的意思,我是引导学生从方便食品说到与人方便,再让学生用上这个词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超市里有许多方便食品”,还有的说“想和上海哥哥说说话很方便,只要打电话就行了”。这些字和词语有的是与学生生活中的动画片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教师在课前是很难准备到这样的词语的。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识字,使学生从“久闻大名”的朦胧到“原来就是你”的豁然开朗,语文课中发现了生活中的老朋友,在惊喜中学生很快就和生字朋友们结下了天长地久的“友谊”。这种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识字方式才能促动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
2、在生活中开启阅读的宝库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响,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则能丰富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研究自然、征服自 5 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例如学习《丑小鸭》之前,布置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学完《田忌赛马》,引导阅读有关古代历史故事;结合课文《当飞机遇险的时候》,阅读《少年周恩来》、《革命领袖的故事》等。推荐他们阅读了这些书籍,既能扎实地学好课文,又能激发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此外,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很多资料也是学习语文的极佳选材,这些现成的材料如报纸、杂志、海报、说明书、地图等,它们未经节选或改写,是原始的、真实的资料文献。学习这些材料时,学生们会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学习生活,此时语文的学习和真实的生活更贴近了,参与和体验生活的乐趣和热情必将辐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学习语文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3、在生活中找寻写作的活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五彩缤纷的生活理应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写话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注意观察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每一件物,并随时把它简单地记下来,积累起来,存在头脑或笔记本的“素材仓库”里。写作时,就可以到“素材仓库”中去选取所需的“真材实料”。
例如“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开展了游园活动,我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写自己是怎么玩的?结果许多学生写得有声有色,有写吹蜡烛的:“我屏住一口气,鼓起腮帮使劲一吹,三根蜡烛竟然全灭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有写夹弹子的:“那弹子滑溜溜的,我刚夹起来有滑下去,怎么也夹不住。看看
对手已经成功地夹住了好几颗,急得我脸上直冒汗。” „„如此真情实感,让人读来不由会心一笑。
再如春天到了,我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到公园里、田野上、小河边去寻找春天,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后来在课堂上,我请他们把观察到的春天用“春天到了,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并板书归纳成植物、动物、人的活动三大块。我再指导学生以《找春天》为题,把观察到的这些春天的特征写下来。精彩片断比比皆是,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我深深的明白,只有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还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让语文与生活“链接”,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