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生态旅游发展与建设实践
国际生态旅游发展与建设实践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世界各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内容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在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在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2、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
(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
(4)重视当地人利益。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
(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第二篇: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品牌
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工程,s106线旅游路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基站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依法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稀少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色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都江堰-青城山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规范了临近旅游景区三个乡镇初具规模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重点发展了以川芎为主的中药材、以红阳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苦丁茶和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年4月,青城镇成功通过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关停的“五小”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使一批过去经营小煤窑、小矿山、小石灰窑等业主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
(三)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讯、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各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度假山庄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总床位达2万多张;“农家乐”约12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导游56人,景区讲解员200多人;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辆;景区旅游观光索道4条;星级餐馆1家;旅游商品加工贸易区1个,“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正逐步壮大。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调整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3月,接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门票收入1495万元,同比增长67.8%,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3%。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性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构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提升三大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青城山、龙池等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两河、向峨、中兴、玉堂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一个中心(保护旅游资源)和两个基本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予以有效的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态旅游区建设
一是建设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灵岩山,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内容。实施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和外江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加快外江青城桥上段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城市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同时,加强内江河道环境建设,改造沿河夜啤酒长廊,形成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水城精品旅游带。
二是建设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道教文化名镇。建设道教博物馆建设,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观光休闲集镇建设、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和泰安古镇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两河漂流开发、赵公山—天国山旅游综合开发、青城镇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青城山游人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房产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
三是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要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取“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以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在对社区普通群众的培训上,主要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良好运作机制。
附件一
度假胜地——蓬勃发展的虹口乡生态旅游业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虹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位高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虹口紧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仅70公里,车程不到一小时,是国内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条件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到虹口生态旅游的客人大都来自成渝两地及其他周边市县。
近年来,虹口乡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先后开发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观光、猕猴桃观光、三纹鱼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称号,全乡生态旅游接待户100余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个床位,餐饮接待能力约10000人/天。自1999年以来,到虹口旅游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万人次,2000年10万人次,2001年27万人次,2002年达40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冲击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接待了26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达1.2万人次。按照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虹口生态旅游所作的专项规划,到2005年,虹口的年游人规模为42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全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仅广大农民得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实惠,而且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一步,虹口乡将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为中心的旅游基地区,以深溪沟、关凤沟、贾家沟和磨子沟等为中心的生态体验及自然观光活动区,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的空中游览区等三大重点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点”式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
附件二
长寿之乡——青城镇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青城镇地处著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麓,是浅山地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1%,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主要以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先后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青城镇的生态旅游和长寿现象,国内生命科学专家曾专程到青城镇探索长寿之谜。
第三篇: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
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
工程,S106线旅游路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基站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依法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稀少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色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都江堰-青城山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规范了临近旅游景区三个乡镇初具规模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重点发展了以川芎为主的中药材、以红阳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苦丁茶和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年4月,青城镇成功通过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关停的“五斜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使一批过去经营小煤窑、小矿山、小石灰窑等业主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
(三)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讯、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各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度假山庄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总床位达2万多张;“农家乐”约12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导游56人,景区讲解员200多人;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辆;景区旅游观光索道4条;星级餐馆1家;旅游商品加工贸易区1个,“食、注行、游、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正逐步壮大。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调整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3月,接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门票收入1495万元,同比增长67.8%,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3%。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性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矗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构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三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
四是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如都江堰、青城山、龙池、虹口等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建设及旅游绿色快速通道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五是缺乏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外语导游缺口较大,整个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如龙池景区内部分导游没有经过专业知识不熟悉,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突出主题,科学的确定
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
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提出的打造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要求,充分发挥都江堰作为成都口岸旅游区和处于九环线、西环线必经之地的优势,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塑造都江堰旅游主体形象为主线,按照“整合‘三大片’、打好‘特色牌’”的总体要求,以都江堰景区为核心,整合城区旅游资源,建设以水文化为主的城区景区一体化旅游片区;以青城山为中心,整合青城前山、后山、外山等处旅游资源,建设以文化旅游一体化旅游片区;以紫坪铺开发为契机,整合龙池、虹口等处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一体化片区;以农业观光、农家休闲旅游为载体,整合城乡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资源经营水平,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发展定位: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把都江堰打造成为成都“休闲之都”的核心度假区,建成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度假第一城。
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资源,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依靠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全市旅游经济由“门票经济”为主向“产业经济”为主转变。经过四年努力,努力把我市建成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规范,秩序安全优良,环境整洁舒适,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经济强市。到2007年,实现全市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20亿元,占全市GDp20%以上,其中境外游客20万人次,外汇收入1000万美元。
(二)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提升三大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青城山、龙池等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两河、向峨、中兴、玉堂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一个中心(保护旅游资源)和两个基本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予以有效的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态旅游区建设
一是建设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灵岩山,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内容。实施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和外江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加快外~城桥上段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城市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同时,加强内江河道环境建设,改造沿河夜啤酒长廊,形成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水城精品旅游带。
二是建设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道教文化名镇。建设道教博物馆建设,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观光休闲集镇建设、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和泰安古镇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两河漂流开发、赵公山—天国山旅游综合开发、青城镇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青城山游人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房产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
三是建设龙池—虹口生态运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以旅游度假集镇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动、登山、探险、滑雪、滑草、溜索等项目开发为主,建设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森林夜
景工程、景区植被调整、漂流开发、深溪沟旅游项目建设等为主,建设虹口生态度假旅游示范区;做好紫坪铺环湖旅游和水上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紫坪铺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区。
(五)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重点打通三大走廊,着力构建交通大网络。实施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加快天府大道建设和成灌公路整治,建设成灌公路快速交通走廊;尽快建设沿江跨江大桥贯通新光华大道,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协作,缩短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青城山的空间距离;加强与郫县的协作,实施沙西线延伸段(唐昌—天马)道路建设,构建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都江堰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区交通状况,增开本市至双流国际机尝成都火车站等的旅游专线,增强国际国内游客可进入性。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尝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市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
三是进一步优化城乡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城市建筑特色。实施城市污水管道改造、城市四河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街巷综合改造,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注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山上游、山下住,景内游、景外住,沟内游、沟外妆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和青城镇五里村“长寿之乡”和虹口、两河探险漂流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六)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或道德规范。
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我市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森林法》、《文物保~》、《野生动植物保~》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我市旅游生态环境。
三是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要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劝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以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在对社区普通群众的培训上,主要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良好运作机制。
附件一
度假胜地——蓬勃发展的虹口乡生态旅游业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虹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位高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虹口紧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仅70公里,车程不到一小时,是国内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条件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到虹口生态旅游的客人大都来自成渝两地及其他周边市县。
近年来,虹口乡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先后开发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观光、猕猴桃观光、三纹鱼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称号,全乡生态旅游接待户100余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个床位,餐饮接待能力约10000人/天。自1999年以来,到虹口旅游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万人次,2000年10万人次,2001年27万人次,2002年达40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冲击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接待了26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达1.2万人次。按照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虹口生态旅游所作的专项规划,到2005年,虹口的年
游人规模为42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全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仅广大农民得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实惠,而且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一步,虹口乡将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为中心的旅游基地区,以深溪沟、关凤沟、贾家沟和磨子沟等为中心的生态体验及自然观光活动区,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的空中游览区等三大重点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点”式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
附件二
长寿之乡——青城镇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青城镇地处著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麓,是浅山地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1%,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主要以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先后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青城镇的生态旅游和长寿现象,国内生命科学专家曾专程到青城镇探索长寿之谜。
青城镇的生态旅游产业按经营模式分为农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和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两种。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主要是种植(养殖)业、IT业、制药业和旅游房地产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红阳猕猴桃基地、绿茶基地、药王生态农尝东软、青山制药等。农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以农家休闲游为主,目前全镇农家乐经营户已达110余家,转移农村劳动力336人,有专业提供餐饮娱乐的罗鸡肉休闲庄、明月楼和成坤渔庄,有餐饮娱乐食宿一体化的青青园、青茂山庄、富森长寿山庄、绿意坊、青翠园、代氏休闲庄,有可以观赏川派盆景制作的盆景园,有可以提供乡村足球比赛场地、开展乡村足球比赛的慈康园,已初步形成了以五里村为代表的长寿文化区,以香花、石桥、飞龙为代表的农业旅游观光区,以五里、桃花、石桥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和旅游房地产区,以药王道观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观光区和中医中药文化观光区,以芒城为代表的川西传统文化观赏区。年接待旅客达40.47万人次,生态旅游综合收入达810.4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105元。
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是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发展模式的红阳猕猴桃基地和绿茶基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用地问题、资金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确保了生态环境不破坏和生态旅游资源不流失。二是以生态种植和养殖为特色的药王生态农场,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解决了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三是以青茂山庄、富森长寿山庄和罗鸡肉等为品牌的农家乐,在发展中注意美化、亮化、绿化环境,以户为单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四是以药王山风景区和芒城遗址保护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把保护与发展结起来,把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发展了地方经济。
第四篇: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摘要] 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本文基于我国生态旅游这一大环境,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逐步突出,提倡环境保护和环境知识教育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此我们国家也加快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空间。
但是由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生态旅游发展认识不足,发展经验还不充分,尤其是符合我国自身发展情况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造成了现阶段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不断。如何更清楚的认识生态旅游,更好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成为我国能否跟上国际旅游发展步伐的关键。
1.生态旅游概述
1.1 生态旅游定义
生态旅游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热点,然而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伊莉莎白·布在《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中提到生态旅游必须是以自然为基础,涉及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为特定目的,在受到干扰比较少或者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所从事的旅游活动;美国生态学会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我国学者王兴斌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及普及生态意识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基于上述等等说法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指能够保持生物在原生状态中不受或者较小受到影响和破坏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以生态环保、原生文化教育和体验为主要目的,对当地居民生活发展产生相对促进作用的负责任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1.2 生态旅游特征
(1)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以原生环境为基础,这就决定生态旅游的开展需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既有利于游人的享受质量,又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原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1.3生态旅游开展的内容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形式也逐步多样,从一开始基于自然的生态旅游开展扩展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开展,其范围也由自然区域扩展到社会区域,促使其内容变得更加完善,不仅包括以往的自然生态这一部分,还把文化生态这一部分融入其中。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从事生态旅游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到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学习和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地原始文化环境的学习和保护。
2.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旅游定义泛化
生态旅游定义的泛化这主要表现在有人将生态旅游解释为自然旅游、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甚至有的论者,就干脆将它解释为大众旅游,或者进而更说它是自然旅游等一切与生态相关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的总称,亦即所谓“在生态环境中的旅游活动和与生态相关的旅游”。将生态旅游错误的看作是在生态环境中所从事旅游活动或者是从事与其相关的旅游活动。
在我国这主要表现在将生态旅游划分为几种不同层次的旅游。如以类似于此种小规模专项科考旅游为主的纯生态旅游;依托原生环境良好的自然景区进行的旅游开发活动的准生态旅游;以及近些年刚刚兴起的有别于城市,在农村开展从事的乡村旅游,称之为泛生态旅游。这种概念的泛化使得区分生态旅游与其他类似旅游活动的界限更加模糊,从而使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真性。
2.2 开发动机的偏离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围绕人们通过感受该地原生自然环境或者学习该区域原生文化,进而树立起保护原生环境的观念这一主要目地而进行的,显而易见,获得原生感受体验则是生态旅游与其他性质旅游的本质区别。对此诸多旅游开发商,当然也有当地居民不以为然,借着开发生态旅游之名,大兴土木,牟取经济利益,使得开发完全偏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初动机,进而将生态旅游变得与其它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基本雷同,丧失了其独特性。如若这样持续发展则生态旅游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而并非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2.3 缺乏适合的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一般性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都以基础建设为先导,重视景区的开发管理与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景区原生环境的开发保护,并且在景区开始运营之后,其对坏境的后续补偿投入也
明显不足,这种开发模式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所提倡的“以保护原生环境和原生文化为主”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对于这种“重景区开发管理,轻环境补偿”的开发模式在生态旅游景区是应当被丢弃的。
2.4 开发视角转变不够
从宏观产业上来讲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其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基于这种情况诸多旅游区更多注重依靠提高硬件设施来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注重满足游客物质享受,但却忽视了旅游的本质。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游客不仅要求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硬件服务,同时也要求充分满足其自身求奇、求异的旅游心理。所以高质量的旅游享受并非等同于旅游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享受,而更多是取决于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得到了高效满足。针对此类情况,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者不能遵循以往的,过多的去考虑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的高质量服务享受,应更加注重旅游者对于自然生态的原真性体验,这才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它旅游的本质所在。
2.5 生态旅游产品泛化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它代表着旅游景区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景区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也不例外,其旅游产品也应体现出景区的形象、特色,成为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再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时,首先要突出的是看它是否满足“生态”这一基本特征。然而目前多数生态旅游景区再设计旅游产品时基本上无异于一般景区,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有名无实。发展对策
3.1 重视生态环境教育
对于生态旅游首先可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组织者不但要严格管理好游客,使之不破坏生态,更应该用丰富的生态和环保知识感染游客、教育游客,让游客“游”出快乐,也“游”出知识和责任。二是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创造绿色企业。企业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具体包括培育绿色营销理念、开发旅行社绿色产品体系、提供绿色服务、培养绿色员工、注重绿色宣传等一系列企业行为。三是加强对当地居民管理,倡导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广播电视节目、报纸期刊等印刷品解释宣传有关的旅游规划、旅游活动、旅游企业,也可让旅游部门与当地居民直接接触,引导他们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并从中受益。
3.2 明确开发责任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是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而不应当把生态消费者放在首位,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获得的经济收益。对于开发者和当地居民,我们要使其明确开发目的,履行开发责任,要使其明白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更多的关注生态效益,让开发者能够明白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载体,规划好生态资源这一客体,才能使开发者这一主体获得长久的收益。
3.3 探究开发模式
对于生态旅游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打破只注重景区开发和管理的传统理念,必须将环境补偿纳入由开发到收益这个原始的循环系统之中去,形成旅游开发——旅游活动——环境补偿——在开发,这一新的开发循环模式,从而使得生态旅游景区能够在保持原生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前提下持久发展。
3.4 转变开发视角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游客不仅要求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硬件服务,同时也要求充分满足其自身求奇、求异的旅游心理需求。所以高质量的旅游享受并非等同于旅游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享受,而更多是取决于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得到了高效满足。
针对生态旅游景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发生态旅游活动时,转变开发思维,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作为我们最主要或者是唯一的开发视角,提供最优的绿色生态服务,给游客创造最需要的心灵感受。
3.5 创新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能够传播给游客一种生态环保理念,使游客能够学习到生态环保知识,从而变得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热爱自然。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应把握住以下几点:首先,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需将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定格在原生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对于相应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将对应的生态知识融入其产品的始终;另外,生态旅游产品中所开展的项目活动也应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策划对应的生态项目。
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不是牟取经济利益的大众游,而只能是以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知识学习为目的的小众旅游,其最终目的是教育人们懂得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如何了解到不同的原生态文化,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旅游满足。因此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我们应更多考虑当地原生环境的保护,更多的宣传其教育意义,更多的追求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云婷,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2] 张延毅,董观治.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
[3]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2008-11-13 中国投资咨询网
[4] 张辉 《旅游经济论》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146页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Ding Jiangtao, Zhu Chuangy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of sichuan)
Abstract: Eco-tourism is on the basis of the enhanced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ed a new and green tourism style.This article based on ecological tourism environment of China, analysis some problems of the ecotourism at present, and then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y.Keywords : Ecological tourism;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strategy
第五篇: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品牌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
不足,外语导游缺口较大,整个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如龙池景区内部分导游没有经过专业知识不熟悉,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突出主题,科学的确定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提出的打造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要求,充分发挥都江堰作为成都口岸旅游区和处于九环线、西环线必经之地的优势,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塑造都江堰旅游主体形象为主线,按照“整合 ‘三大片’、打好‘特色牌’”的总体要求,以都江堰景区为核心,整合城区旅游资源,建设以水文化为主的城区景区一体化旅游片区;以青城山为中心,整合青城前山、后山、外山等处旅游资源,建设以文化旅游一体化旅游片区;以紫坪铺开发为契机,整合龙池、虹口等处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一体化片区;以农业观光、农家休闲旅游为载体,整合城乡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资源经营水平,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发展定位: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把都江堰打造成为成都“休闲之都”的核心度假区,建成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度假第一城。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资源,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依靠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全市旅游经济由“门票经济”为主向“产业经济”为主转变。经过四年努力,努力把我市建成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规范,秩序安全优良,环境整洁舒适,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经济强市。到2007年,实现全市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20亿元,占全市GDp20%以上,其中境外游客20万人次,外汇收入1000万美元。
(二)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提升三大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青城山、龙池等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两河、向峨、中兴、玉堂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一个中心(保护旅游资源)和两个基本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予以有效的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态旅游区建设一是建设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灵岩山,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内容。实施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和外江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加快外江青城桥上段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城市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同时,加强内江河道环境建设,改造沿河夜啤酒长廊,形成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水城精品旅游带。二是建设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道教文化名镇。建设道教博物馆建设,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观光休闲集镇建设、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和泰安古镇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两河漂流开发、赵公山—天国山旅游综合开发、青城镇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青城山游人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房产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龙池—虹口生态运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以旅游度假集镇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动、登山、探险、滑雪、滑草、溜索等项目开发为主,建设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森林夜景工程、景区植被调整、漂流开发、深溪沟旅游项目建设等为主,建设虹口生态度假旅游示范区;做好紫坪铺环湖旅游和水上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紫坪铺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区。
(五)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重点打通三大走廊,着力构建交通大网络。实施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加快天府大道建设和成灌公路整治,建设成灌公路快速交通走廊;尽快建设沿江跨江大桥贯通新光华大道,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协作,缩短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青城山的空间距离;加强与郫县的协作,实施沙西线延伸段(唐昌—天马)道路建设,构建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都江堰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区交通状况,增开本市至双流国际机场、成都火车站等的旅游专线,增强国际国内游客可进入性。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市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城乡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城市建筑特色。实施城市污水管道改造、城市四河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街巷综合改造,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山上游、山下住,景内游、景外住,沟内游、沟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和青城镇五里村“长寿之乡”和虹口、两河探险漂流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六)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或道德规范。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我市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我市旅游生态环境。三是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要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取“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以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在对社区普通群众的培训上,主要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良好运作机制。附件一度假胜地——蓬勃发展的虹口乡生态旅游业虹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虹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位高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虹口紧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仅70公里,车程不到一小时,是国内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条件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到虹口生态旅游的客人大都来自成渝两地及其他周边市县。近年来,虹口乡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先后开发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观光、猕猴桃观光、三纹鱼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称号,全乡生态旅游接待户100余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个床位,餐饮接待能力约10000人/天。自1999年以来,到虹口旅游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万人次,2000年10万人次,2001年27万人次,2002年达40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冲击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接待了26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达1.2万人次。按照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虹口生态旅游
所作的专项规划,到2005年,虹口的年游人规模为42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全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仅广大农民得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实惠,而且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一步,虹口乡将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为中心的旅游基区,以深溪沟、关凤沟、贾家沟和磨子沟等为中心的生态体验及自然观光活动区,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的空中游览区等三大重点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点”式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附件二长寿之乡——青城镇生态旅游方兴未艾青城镇地处著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麓,是浅山地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1%,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主要以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先后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青城镇的生态旅游和长寿现象,国内生命科学专家曾专程到青城镇探索长寿之谜。青城镇的生态旅游产业按经营模式分为农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和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两种。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主要是种植(养殖)业、IT业、制药业和旅游房地产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红阳猕猴桃基地、绿茶基地、药王生态农场、东软、青山制药等。农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以农家休闲游为主,目前全镇农家乐经营户已达110余家,转移农村劳动力336人,有专业提供餐饮娱乐的罗鸡肉休闲庄、明月楼和成坤渔庄,有餐饮娱乐食宿一体化的青青园、青茂山庄、富森长寿山庄、绿意坊、青翠园、代氏休闲庄,有可以观赏川派盆景制作的盆景园,有可以提供乡村足球比赛场地、开展乡村足球比赛的慈康园,已初步形成了以五里村为代表的长寿文化区,以香花、石桥、飞龙为代表的农业旅游观光区,以五里、桃花、石桥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和旅游房地产区,以药王道观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观光区和中医中药文化观光区,以芒城为代表的川西传统文化观赏区。年接待旅客达40.47万人次,生态旅游综合收入达810.4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105元。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是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发展模式的红阳猕猴桃基地和绿茶基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用地问题、资金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确保了生态环境不破坏和生态旅游资源不流失。二是以生态种植和养殖为特色的药王生态农场,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解决了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三是以青茂山庄、富森长寿山庄和罗鸡肉等为品牌的农家乐,在发展中注意美化、亮化、绿化环境,以户为单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四是以药王山风景区和芒城遗址保护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把保护与发展结起来,把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发展了地方经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第5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