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保障机制的完善路径
生态农业保障机制的完善路径
杨建军
完善的生态农业保障机制,是实现农业生态化管理,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制定相关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科技支持体系、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确保农业生产者在保护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效益。
健全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是不可或缺并极为重要的。目前我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多以行政性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包括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和农产品价格机制等保障机制,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因而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政府必须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在财政、金融、税收和价格等政策和制度上予以扶持和优惠,建立健全生态农业补贴制度、保险制度、利益补偿机制、绿色开发通道,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手段调节或影响生产者的行为,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制度,引导农民自愿实施生态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生态农业管理机制发展生态农业,要求政府管理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这些生态农业政策加以固定,形成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利益协调和成果保障机制。发展生态农业,要健全生态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与开发机制,建立农业科技风险预防与保障机制,确保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稳健、安全运行。发展生态农业,要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着力点,提高农户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形成现代农业组织网络体系。
健全生态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包括农业新产品或新方法的研究、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目前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创新体系不完善,生态农业技术转化推广体系尚未建立,农业新技术的转化率不足,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服务体系,导致生态农业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未有大的突破,既制约着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又直接影响着生态食品的质量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发挥法律制度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为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制定确保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发展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同时,在技术上更加注重“绿色”,加快研发与高效生态农业相适应的技术;在模式上更加注重“生态”,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在服务上更加注重“高效”,构建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生态农业绿色经济核算制度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一种非绿色的经济核算制度,它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与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不尽适应。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既是世界银行推出的一项举措,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它要求在现行的GDP中对环境资源进行绿色核算,从中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它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能促使政府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篇: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建设,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可支配收入10297元,比上年增长7.5%。99%以上的居民点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5%的居民拥有稳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设有卫生所,91.92%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23%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4%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我县的保障水平、发展需求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形成一定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方面
1、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县城10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有部分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甚至于有
少部分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2、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虽进行了校舍安全、乡村卫生室改造以及乡村文体广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3、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
(二)就业方面
由于我县工业企业基础薄弱,市场消费能力偏小,规模以上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少,带动就业效果差,主要以商贸为主的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小,同时,大多数闲散劳动力存在依赖心理,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三)教育方面
1、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
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3、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臵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
(四)社会保障方面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173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75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0827户、14403人。其中:城镇2560户、4827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23%;农村8627户、9576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0%。
2、社会保险扩面难。由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意识淡薄,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非公企业社会保险扩面步履艰难。
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10457名,占全县居民总数的9.5%。①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养老保障已经受到了城乡各类就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职业者,他们是城市务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不少民营企业不给工人缴纳养老金,使其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也导致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比较缓慢。由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务工不安心、企业用人不稳定。②农民的养老问题日
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8年在我县试点,经过一年多的扩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91.92%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有限;二是手续繁杂;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
4、维权任务重。个体、私营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为日后劳动纠纷和处理埋下隐患。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
(五)医疗卫生方面
1、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运行市场倾向,弱化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上依靠服务收费,“以药养医”创收运行,导致医疗机构偏重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医疗机构推行“承包制”,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收入挂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其公益性质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六)社会安全方面
1、农资涨价过快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农民群众反映,农业税
减免所带来的实惠被持续上涨的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价格所抵消,农民种地的成本较免税前增大,相当一部分农民种地靠贷款,导致生活困难。2008、2009两年农资价格比较:2009年种子上涨了20%,化肥上涨了2%,地膜上涨了10%,每亩地成本较上年增加100元左右。
2、物价过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我县粮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不能自给,从县外调进各种费用增大,导致生活资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周边县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资料价格高出1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尽可能压缩肉、菜、蛋的消费。物价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供暖服务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要,费用较高。群众反映,县城部分住宅区供暖质量差,室内温度长期低于规定标准却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老人和孩子因受冻经常生病。居民取暖费用较高,同比其它县市相差近一倍。据了解,去冬县城有部分楼房居民因暖气不热,又在室内生煤炉或用其他方式取暖。
4、盗窃案件突出,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由于我县流动人口和移民增加,盗窃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改进的意见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综治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5
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一)坚持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加强全民创业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运作,引导城乡居民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切实落实好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定期自查报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二是成立由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安监局、民政局、财政局、广电局、社保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监察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各单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每个生活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政府的关怀。
3、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努力转变现行“以药养医”现状。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重点抓好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政策的落实,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奠定基础。
4、规范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树立医务行业新形象。一是
完善落实医疗管理阳光操作制度,保证病人就医费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打造信用医疗环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臵病人投诉;五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病人意见,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六是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水平。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外派实地培训力度。同时,结合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争取大城市医师到我县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
6、强化药品进入渠道的监控,确保患者用上合格药品。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药品的质量监督,发挥好职能部门在药患间“过滤器”、“防火墙”的作用,切实监控好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让广大患者用上放心药、实惠药。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1、建议出台非盈利性住房建设规划。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规划、建设、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化、经常化和公开化,并逐年落实,有计划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户住不起房的问题,让中低收入家庭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中圆了住房梦,更让全县人民看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希望。
2、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创业、就业。在充分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做实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
3、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建议县上成立由主管部门、质检、消协、物价、供暖企业、热用户代表六方参
与的供热监测组织,加大供热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抓好室温鉴定和企业、用户双方维权工作,建立供暖事故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畅通事故排除渠道,并探索实行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确保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4、强化职业教育,培养优势人力资源。把新生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国民教育,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优势劳动力。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设臵课程和专业,联合县内外企业、国内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企校联系,搞好就业衔接,力争达到学生毕业“不落地”,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第三篇: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经验材料
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经验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系统谋划公务员考核、奖励、工资福利等工作,用足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充分发挥激励保障作用,有效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做优考核,激发履职担当原动力。
一是突出“三个挂钩”。与绩效考评挂钩,连续两年省委省政府绩效考评结果为一等次的机关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掌握在25%以内。与表彰奖励挂钩,获得中央表彰奖励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的,提高6%;机关内设机构获得中央表彰奖励的、记集体三等功以上的,适当提高比例。与平时考核挂钩,对平时考核工作成效明显、在承担联系点工作中完成任务好的,提高2%。对未按要求开展平时考核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按不超过18%核定优秀等次比例。二是鲜明实绩导向。考核核增的优秀等次名额向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完成重要工作任务的公务员倾斜。2020年,卫生健康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核增的优秀等次名额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岗位表现突出的公务员。三是注重上下联动。指导参照制定本地具体挂钩办法,在全省上下构建差异化核定优秀等次比例的制度体系,激励引导各级机关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上。二、强化奖励功效,积聚建功立业正能量。
一是加大及时奖励力度。2021年出台《公务员及时奖励办法》,全省共开展及时奖励50批次,嘉奖810人、记三等功476人、记二等功71人,实现了有功即奖、奖在平时,有效激发了工作热情。二是健全优先使用机制。分级建立先进典型信息库,作为动议提名人选的重要来源,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在岗的765名记一等功以上奖励公务员,已提拔重用和晋升职级667人,占87.2%;2020年选拔10名受表彰奖励的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机关担任副处长;**市实行职级晋升积分制,对获得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奖励的量化加分、优先晋升,形成了“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三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先进典型上讲台、进教材、进影视、入方志,组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赴各地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近万名公务员现场接受了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建立工作室,打造公务员跟班学习、培养锻炼阵地;法院等为先进典型搭建“荣誉授予日”“每月之星”等展示平台,用身边典型引导公务员担当作为。三、改善待遇保障,凝聚服务基层向心力。
一是优化乡镇工作补贴办法。指导各地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乡镇工作补贴,鼓励向偏远乡镇、艰苦地区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县级采用“乡镇驻地海拔、距离县城远近、乡镇工作年限”三因素法制定补贴标准,最艰苦的34个乡镇,补贴达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二是持续规范公务员奖励性补贴。贯彻“控高、稳中、托低”原则,奖金水平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低职级人员倾斜,全省地区间高低倍差、职级间倍差进一步缩小,乡镇公务员考核奖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三是加大福利保障力度。实施相对集中休假制度,集中休假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大型活动和会议。指导在执行国家休假政策的基础上,分类区增加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休假天数。提高体检费补助标准,在国家补助基础上最高增加1500元/年,为高寒高海拔地区公务员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第四篇: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开发路径
生态农业的开展状况和开发路径研究
一、根本概念和范畴
〔一〕生态农业
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
词源
该词由美国土壤学家首创。1981年英国农学家瓦庭顿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开展模式付诸实施。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开展为主要内容,所以统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提出的。
中国的定义
我国生态农业在内涵上比外国生态农业要宽。农学家将其定义为:“切实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拉动乡镇企业的开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农产品〔生态食品〕的分类
生态农产品加工后生产的食品叫生态食品。其分类由高至低的等级是:
1、有机农产品〔最高等级〕。根据有机农业原那么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那么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居营养的食品。
有机食品
加工后生产的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那么,生产过程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色素等化学物质和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方式生产、销售过程受专业认证机构全程监控,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销售总量受控制的一类真正纯天然、高品味、高质量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是食品的最高档次,在我国刚刚起步,即使在兴旺国家也是一些高收入、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人士所追求的食品。
2、绿色农产品〔第二等级〕。遵循可持续开展原那么,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可持续开展原那么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开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
绿色食品
加工后生产的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优质、营养食品,经国家绿色食品开展中心认可,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产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和我国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中档食品,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绿色食品,是人类食品在不远的将来要到达的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分级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那么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3、无公害农产品〔最低等级〕。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标准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无公害食品
加工后生产的无公害食品不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是对食品的最起码要求,我们的食品均应符合这种食品的要求,所以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平安的食品。
〔三〕生态农产品标准及标志
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根本标准〞,由于有机农产品在我国尚未形成消费群体,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虽然我国也发布了一些有机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但我国的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出口国要求的标准。目前,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等都已制定了
有机农业及产品生产、加工准那么性的标准。有机农产品的标准集中在生产加工和储运技术条件方面,无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的是农业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包装贮运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20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相继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准那么?和?绿色食品生产化肥使用准那么?等。
目前,农业部发布了52项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其中包括7项通用性标准、45项产品质量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及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那么为强制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行业标准。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方案〞,并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无公害产品平安要求?和具体到每种产品如黄瓜、小麦、水稻等的生产标准。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已发布了4
类农产品的8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农业部发布了200
余项行业标准。
有机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标志正显现多样化。
绿色食品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志。
生态的滥用
生态这个词如今被滥用。食品、生活用品、建筑、旅游等等都喜欢打生态的招牌。
二、生态农业的开展状况
〔一〕世界生态农业
世界上对生态农业的多种称呼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
世界生态农业的开展趋势
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国际上有机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生态农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得到广阔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平安的担忧,这是生态农业开展的最大市场动力。西欧是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消费市场,2000年生态农产品消费总额到达95.5亿美元,其消费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保持连年增长。生态食品已不再只是一种时髦。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生态农业有朝一日将会成为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开展方向
国际上的管理体系
国际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分为3个层次:一是联合国层次,二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层次,三是国家层次。联合国层次目前尚属建议性标准。为了指导全球生态食品的开展,消除贸易歧视,今后各国生态食品标准将在以下3个方向迈向国际间协调与统一,一是与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有关食品标准以及国际质量认证组织、WTO等制定的有关产品标准趋向协调、统一;二是非政府组织做好地区和国家之间标准的协调;三是地区和国际标准进一步得到互相认可,以削弱和淡化因标准歧视所引起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
生态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各国生态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今后将主要在4个方面展开:一是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开展,进一步稳固生态农业的理论根底;二是如何保持生态食品生产技术本身的可持续进步;三是以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切入点,提高生态食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四是加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天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生态农产品价格
绿色食品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都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10%~20%,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
〔二〕中国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开展
有机农产品——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产生的背景是,兴旺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
绿色农产品——1990年农业部发起,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开展中心,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方法〞。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根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农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绿色〞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
无公害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局部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方案〞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4个城市进行试点,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公害农产品产生的背景与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大致相同,侧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公害〞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开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开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1993年,农业部、国家开展方案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到2000年底,目前全国大局部省、区、市都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已到达93.2万公顷,总产量102.5亿公斤。七部委局于2000年在全国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目前,中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到达2000多个,其中生态农业县300多个。已有21个省、区、市和200多个县(市)公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或方法,18个省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方法。
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这一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称号。
三、生态农业的根本模式——生态农场
标准含义上的生态农场
生态农场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手段,以“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系统的一个整体,并把贯穿于整个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群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坏联系起来,对环境—生物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以到达获得最大生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土地利用环境特别是农业坏境质量为目的的一种农业开展新模式。生态农场既是生产的单位,又是环境净化和保护的单位。
生态农场的特点
主要是:
①因地制宜。生态农场是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根底上的。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只有对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建立起最正确的生态农场。
②综合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通过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规划来提高生产率的,从而防止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③稳定性。包括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两重含义。营养物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一种循环运动,对于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生态农场,要尽量把生态平衡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稳定状况。某一特定范围的生态农场能量都是由太阳提供的,因此,应尽量利用太阳能,使能量在农场中维持一个稳定的输入和输出。农场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是建立在对营养物质和能量动态平衡计算的根底上的。因此,应对多目标的投入、产出与循环进行本钱效益分析,选取经济效益最优化方案,据以指导农、林、牧、副、渔及其加工工业的生产,到达系统产出的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目的。
生态农场的多样化形态
但是,实际上如今对生态农场的理
解和运用那么五花八门,生态农场的产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鹅、兔、猪、牛、鱼等等。在国内山东、上海、云南等许多省市,建有专门生产有机农产品的蔬菜、瓜果基地,这些基地都是企业创立的,大多冠以生态农场、农庄的名义。其生产的蔬菜瓜果主要销往大城市的超市,价格比同类商品高几至十几倍以上。
生态农场的实例
上海的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BIOFarm
Shanghai)
隶属于上海百欧欢农产品,成立于2004年。农场以在地当季为原那么,100%以有机方式培育生产蔬果,以健康环保有机为己任,以恢复生态多样性为目标,先后创立了国内首家有机食品超市欧食多〔Ostore〕,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六团地区建立百欧欢有机农场,农场占地100亩。
2006年,通过严格的三年有机转换期检验和标准的有机生产方式,获得OFDC有机认证。2007年,在国内首推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菜篮子方案实现农场产品与消费者的高度结合。将一个有机蔬菜种植的农场坚辛的蜕变成一个生态的、物种多样性和经营综合性的家庭农场。2021年,建设了国内首个严格按照有机培育方式生产的有机芽苗菜生产中心,并投入正式运营。2021年,设立二场,总占地为200亩,并开始了多品相、生态多样性的持续性开展阶段。2021年,投入于四川成都兴义生态小镇〔翔生有机生态农场〕的开发和建设中。
2021年,百欧欢有机生活家会员网络直购平台网站,成为国内有机产品行业的先锋。
四川省于2021年启动省级生态县建设工程,2021年01月24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认定了包括双流在内的9个省级生态县。四川省青神县新三兴生态农场总占地400多亩,主要种植蕉芋和中药材等饲料作物,建有年出栏3000多头生态猪的养殖场和年产400吨蕉芋淀粉的淀粉厂各一个。农场饲养的生态猪和无抗猪,生产的蕉芋粉丝和蕉芋淀粉能接受任何挑剔的检验。
一些地区的生态农场将有机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城市居民家中。2011年7月8日,成都市锦江区东光街道翡翠城社区100多名居民来到双流县金桥镇鲢鱼村的久天农场参观,实地体验生态有机农业种植。东光街道翡翠社区向鲢鱼村提交有机蔬菜订单,农场将有机蔬菜配送到居民小区,形成直接的有机蔬菜购置模式,同时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目前成都市已经有200多户家庭按此模式跟鲢鱼村签订协议。
台湾的生态农场
在台湾,生态农场遍地开花,生态农场与旅游观光紧紧连在一起,农场既大规模地生产有机农产品,又接待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场生活,成为台湾农业与旅游业共融开展的一大特色。
四、生态农业的开发路径
生态农业的开发流程在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其生态农场的建设,因其地理位置和农产品的种类繁多,也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但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是必须依序考虑的:
〔一〕环境选择
生态农业对地理与自然环境有比拟严格的要求。生态农场的建立应当远离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生态农场的外部空间与污染源应当有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隔离缓冲区域。温度、水源、空气都应当是适宜和纯洁的,以利于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特别是在生态农场的区域内,整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都必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得形成污染和再次污染。也就是说,产品要生态,首先环境必须生态。
据悉,中国一些国家机关食堂猪肉、蔬菜、瓜果的供给均分别来自海南、新疆、内蒙的有机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农场。
〔二〕土地获取
选中了适宜的环境后,是否有适宜和足够的土地用于生态农场的开发建设,这几乎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建立一个生态农场所需的土地可以从几十亩到几千亩,但过于小的土地面积是无法形成生态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的。国内有些地区由于获取的土地与环境不匹配,生产的农产品无法到达相关的标准,不能取得国家的认证,只好降低等级,使其花较大本钱生产的农产品只能堕入普通的农产品市场。也有的生态农场因建设规模过小,农产品量少,造成生产本钱过高,也无法实现市场化。
生态农场的建设应该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其土地获取可以争取地价方面的优惠。有些地方采取将生态农场周边的农户进行收编组合,带土地、带产品进入生态农场,组成联合体,按照生态农场的标准和标准组织生产,使生态农场的规模产生溢出效应,这是一种可以探索的运营方式。
〔三〕产品构成生态农场的农产品生产可以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类,产品种类繁多。从国内一些生态农场的实践看,一般采取选择一、二个大类中的几个品种进行生产,以确保到达专业化程度和进行规模化生产。南方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生态农场的蔬菜种植和猪的养殖比拟普遍。山区那么宜于种植野生类的菌菇、药材和相关作物,养殖鱼类和鸡鸭鹅。
要注意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与大规模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尤其是大棚温室内的农产品生产是两回事。但生态农产品生产与季节性和时令性有密切关系,否那么会降低市场接受能力。
〔四〕标准化生产
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迄今为止中国所有对生态农业的生产标准及其评价都处于一种摸索尝试和研究实验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那么有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那么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的,否那么无法取得认证。寻求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队伍对生态农场至关重要。
一些地区的生态农场在自立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法中,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坚持做到“六个标准化〞。即:品种布局标准化、农艺措施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农机管理标准化、产品加工标准化、人员素质标准化。
〔五〕农产品认证
无公害认证程序
申请人向县级承办机构申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或上中国农产品质量平安网下载,并按申请书要求组织申报材料。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确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情况属实的签署审查意见进行推荐。然后由申请人向市级承办机构申报材料,由其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复查和标准性审查。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签署意见,并由申请人申报材料邮寄到省农产品质量平安中心审查。申报材料合格的,由省中心向申请人发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通知单?及?无公害农产品现场检查方案?,组织有资质检查员参加的检查组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实施细那么?要求对申请人的产地环境、生产标准等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组向省中心提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单?。现场检查合格的,市承办机构组织检查组进行现场抽样,样品打上封条,填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检测抽样记录单?交由申请人,申请人向省中心申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抽样检测委托单?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在20日内将检测报告送省中心。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省中心书面通知州市承办机构,申请人进行整改,并在一年后提出重新申请。材料审查、现场检查和产品检验均符合要求的,省中心签署审查意见并填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报告?,由申请人将所有的申报材料报送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平安中心终审。
绿色食品认证程序
认证申请和受理、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样、环境监测、产品检测、认证审核、认证评审和颁证,认证机构为中国绿色食品开展中心。
有机产品认证程序
认证申请和受理、现场检查准备与实施、认证决定和证后管理几大环节,全国有二十几家认证机构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可从国家认监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
〔六〕规模化与市场化
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必须到达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通过渠道进入市场。这和家庭作坊式、分散式的普通农产品生产销售有明显的不同。生态农产品是市场化是一个比拟专业化的销售渠道问题。目前各地采取的方式有:进入超市;设立专门的销售网点;与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建立配送供货关系。
据市场调查的结果看,有四个问题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形成阻碍:一是超市及农贸市场入场资格要求较高,不知名的企业或分散的农户或农村协会很难进入,超市表示愿意与中间企业合作;二是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虽然较大,但是公众认知水平较低,对生态农产品缺乏了解,对市场上零星标有各种生态标识的农产品信任度不够,加上价格较高,一般不作为长期消费;三是拥有资质和消费市场的中间企业的代理和流通价格较高,加大了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本钱,使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利润减少。四是产需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信任机制及流通渠道的建立仍不成熟,各地超市或大型农贸市场的生态农产品销售所占份额很少,以至目前生态农产品市场的规模都比拟小。
第五篇:人民监督员制度保障机制的完善
人民监督员制度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
季敏四川省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马边)
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对促进检察机关公正行使检察权、促进司法正义和提升司法效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制约了制度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保障性制度的不完善是原因之一。2010年10月人民监督员制度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权利保障机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亟待积极思考。
一、人民监督员的权利界定以及相应的规定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监督员的权利问题。在现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中,对人民监督员权利的规定仍较为松散,同时在权利的范围上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明确人民监督员的权利,对规范制度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民监督员的权利主要体现为服务人民监督员对案件进行合理判断的权利,包括知情权、监督权、提请复核权、人身自由权和获得报酬权。
1、知情权。知情权是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理由、程序的知晓权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
监督员制度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对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作了一定的规定,即人民监督员享有知晓案情、处理案件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向案件承办人提问的权利。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还应包括人民监督员可以旁听承办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以及可以查阅与案件处理结论相关的法律方书的权利。
2、监督权。是指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事实与适用理由有发表监督意见的权利。从性质上讲,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权是一种程序上的监督,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此监督权包括启动监督权、独立行使权、评议权、表决权和提交监督意见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三十条对这些权利作出了规定。现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已经基本确立了人民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相关权利。
3、提请复核权。提请复核权是指人民监督员要求检察机关对处理结果予以复议或者复核并重新作出决定的权利。基于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权和检察机关检察权的关系,对自侦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必须由检察机关来独立施行。虽然现行制度规范中规定了“当检察委员会的决定与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向参加监督的人民监督员作出必要的说明”。但这仅仅是一种“软性”监督,没有人民监督员提起异议的刚性程序规定。因此,还应赋予人民监督员在提请监
督意见后,对检察机关的最终处理结果与监督意见不一致时,要求有关机关复议或复核的权利。
4、人身自由权与获得报酬权。从性质上来看,此两种权利均属于人民监督员正常行使监督权的外在保障性权利。人民自由权指的是人民监督员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其监督活动和监督言论受到保护的权利。获得报酬权指的是人民监督员依法参加监督活动,有要求从相关部门获得劳动报酬和误工补偿的权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第五章已对相关权利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二、人民监督员相关权利保障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情权不能得到切实保障。在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过程中,人民监督员对可被监督案件的事实情况、承办人员、程序进程与拟处理的结果主要是依赖检察机关的通知,缺乏主动监督的平台,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是监督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汇报案件的承办人是办理案件的主体,长期介入案件,对案件情况有自己的认识,在向人民监督员介绍案情、出示证据和说明相关法律时,“先入为主”可能导致对案件带有一些倾向性的阐述,导致对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产生不当影响。二是当人民监督员的监督音意见与检察机关的意见不一致时,仍以检察机关(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意见为准,这种由监督客体审查监督主体意
见的做法,使监督权不能得到充分行使。三是在目前的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过程中,往班出现有些人民监督员无法正常保证参与监督的时间。如有的人民监督员在任期内没有参加一次案件的监督,有的人民监督员因为自身的工作性质,难以保证完整地对一件案件进行监督,导致监督权虚置。
三是监督经费得不到保证。试点工作时,各地检察机关大都将活动经费列入了业务经费,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协调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此种做法只是检察机关单方面的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来支持,往往得不到当地财政部门的认可,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工作难以得到经费保障。
三、人民监督员权利保障机制立法完善的思考
1、知情权保障机制
构建知情保障机制可从构建定期通报机制、监督权利告知机制、人民监督员与检察官联系机制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强化和规范现有规范制度中已规定的承办人介绍和回答问题的程序。一是构建定期通报机制。人员监督员工作试行阶段,各地检察机关不同程度作了一些有宜探索。笔者认为通报的具体方式可由各地检察机关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定。但应具体规定通报的内容,对自侦案件的基本情况,承办人信息、处理过程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作出结论的分析意见材料等都应纳入通报范围。二是构建监督权利告知机制。告知机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告知犯罪嫌疑人知晓有提请人民
监督员监督的权利;二是保障人民监督员对相关犯罪嫌疑人是否已被告的知晓权利。为此应规定承办人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告知有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利,并将制作的告知文书及时送达人民监督员。三是构建旁听列席机制。对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长审查意见而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情形,可规定检察机关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的讨论。对办案部门对监督案件作了处理的相关会议也可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发表意见。
2、监督权保障机制
监督权保障机制包括对监督权行使的外部条件保障,也包括对干涉与阻挠人民监督员行使监督权的行为的规制与惩戒。一是构建监督权时间保障机制。应规定人民监督员所属单位支持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并将监督工作的时间视为工作,并合理安排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二是构建独立监督机制。在现行关于独立监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证人民监督员评议记录的保密性,尽可能减少因泄密对人民监督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人民监督员能够大胆发言,敢监督、真监督。
3、人身权保障机制
可参照对人大代表人身保障的相关规定,赋予人民监督员言论豁免权。由于人民监督员产生的人民性特点,在监督过程中可能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出现言论上的侵权行为,如出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权的侵犯。可考虑赋予人民监督员享有的监督案件时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同时也必须限定仅指人民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中的相关言论。
4、物质条件保障机制
一是设立监督经费保障机制。应明确规定将各级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工作的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由当地政府部门规划并确保经费保障落实到实处。二是设立人民监督工作补助机制。对实际支出可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第四十条,对人民监督员履职所支出的费用,检察机关予以补助。补助标准可参加本地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补助标准执行。二是规定对有工作单位的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不得因人民监督员履职而克扣工资、资金等待遇。三是应规定相应补助由财政直接划给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或直接发放,确保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