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真的很美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真的很美
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绝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在灵魂中没有诗情的人也绝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唐朝白居易就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能弹琴、会唱歌。尤其擅长描写音乐和音乐演奏,妇孺皆知的《琵琶行》就是描写音乐的典范。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音乐,方法多样。第一就是运用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式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就是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第三就是运用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第四就是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第五就是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诗中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人们都会对她命运掬(ju)一把同情泪。诗人就是让我们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的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
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润,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啊。是啊,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第四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
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碎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衰号。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hang)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是一个琵琶欣赏者,一闻琵琶声,间接突出声音的美妙,移船邀相见;二闻琵琶声诉论落,相逢何必曾相识;三闻琵琶声,乐声悲凄,泪湿青衫。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第二篇:简历中的写真证件照
证件照是每一个求职者所必备的。但很多大学生都会有关于证件照的噩梦:循规蹈矩地坐在镜头对面,头偏一点儿,再偏一点,然后挤出一丝尴尬僵硬的笑容定格在人生的重要档案上。
好在“完美证件照”的诞生,终于一改无数人证件照中的“通缉犯”形象。“完美证件照”,又叫“证件写真照”。和写真一样,拍照过程需要经过化妆、挑选衣服、和摄影师沟通、拍照、选片、修片、取片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因此价格比一般的证件照要贵十倍以上。但因为“拍出来个个都是职业经理人的范儿”,还是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往。
笔者慕名来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近一家人气颇旺的照相馆。已经中午12点了,里面仍然挤满了等待的人。一个男生正对着屏幕,“指挥”着旁边的工作人员把脸上的痘痘一一消除。照片上的他,眉清目秀,神采奕奕,干练了很多。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求职场上的“金九银十”也是他们这里最忙的时候。每个人一般都会拍6张左右,正面、左边和右边3个角度,露牙不露牙的各一张,然后根据不同价格的套系选择底片。因为要化妆、拍照、选片,程序比较繁琐,每一个人从进门到取照片要将近3个小时。而且旺季想来拍照起码要提前十几天预约。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小陈已经等了两个半小时了。她比预约的时间还提前了半个小时化妆,可是由于人实在太多,已经12点了还没轮到她修片。小陈告诉笔者,她的第一目标并不是要多漂亮,而是一定要“干练”。“虽然化一样的妆、穿一样的衣服、摆一样的姿势确实有点儿‘如出一辙’,不过确实好看嘛。投简历的目的不外乎能获得面试机会,能力当然重要,不过有一张靓照也是想锦上添花,起码第一轮不会输。呵呵,应该能理解这种心情吧?”
提到比正常证件照贵出十多倍的价格,小陈觉得,不到一百元的投资在这个漫漫求职路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的李晓诺也认为这比苦苦减肥,甚至动刀子整容的代价小很多。她只希望照片上的自己能够看起来更加精神,以便留个最好的第一印象。
人大的小周未雨绸缪,赶在高峰期之前就拍了一套证件写真照,“照出来真好看,虽然化了妆,但只是为了凸显五官,拍出来一点也不失真。照片上光线柔和,表情自然,我似乎都能看到日后功成名就的自己了,那范儿,真是太爱了!”
除了去专业的照相馆,现如今,“完美证件照”也能够DIY了。
一个名为“证件照西服”的相册最近在“人人”网上大受追捧,分享数一路飙升。该相册里的32张照片均是各式各样的男女正装模板,求职者只要将满意的头像pS上去即可拼出更加职业化的形象。人靠衣装,只要帮原来穿生活装的证件照“换件衣服”,整个人看起来就会英姿飒爽很多,而且基本上看不出p过的痕迹,不愧是一个讨巧的办法。
虽然也有少数评论觉得这样衣冠楚楚的无头照片“怪?人的”,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个相册“很好很强大”、“伟大的发明”、“忒省事儿了”,更有甚者,将其称为“人事部的噩梦,照相馆的天敌”,大呼“被雷得外焦里嫩”。
将这些上传到校内相册的人叫赵士达,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大三的学生。赵士达告诉笔者,本来只是上pS课时想起便上网搜了这些素材,上传时,他还热心地在图片说明里注明有需要修图的他可以帮忙。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100多人“前来求助”,修了一些后,迫于课业紧张,赵士达只好把可以帮忙修图的话给删了,但是要求帮忙的人仍是络绎不绝。
当然,疯狂出招力求出奇制胜的背后,大多数的求职者还是理智的。不管是去照相馆还是自个儿pS,天津师范大学王同学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简历是大学生求职的第一张名片,而美貌确实是‘附加分’。当然,要是想通过这种途径来谋个好前程,则有点舍本求末了。证件照越完美,越要严防‘见光死’,自信、气质更重要。得到面试机会后,更要以真才实学赢得胜利的机会。”
第三篇:《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琵琶行》一文与韩愈的《听颍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后人称为“摹写声音至文”的文章。其摹写声音极尽一时之妙。本文试就音乐描写一节作一分析。
声音描写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声摹声,形象可感。其实对于音乐这种听觉事物来说,想要让读者感受的彻底明白是很困难的,它不是那种形象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受,这就大大限制了文字的表现魅力。而作者却可以独辟蹊径,以声音摹写声音,并且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作者先写“大弦”声音“如急雨”,再写“小弦”声音“如私语”,然后写大弦小弦交杂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流利。流畅时是出谷黄莺在花间婉转娇啼,凝涩时是冰阻冷泉阻塞不通。高潮时是银瓶破裂,水浆溅出,铁骑出动,刀枪齐鸣。每一种声音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乐器的曼妙非常,极大丰富了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和欣赏空间。
声音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第一处留白是正式弹奏之前的“转轴拨弦”。其实此处本可以不交代的,但是作者为了为下文蓄势,特意交代,即便是“转轴拨弦”这种调弦校音即已“先有情”,调弦校音如何有情?此情又是何种之情?作者并未交代,但是只此一句便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调弦校音既已如此,那么正式弹奏该有多么的令人期待啊1
第二处留白是关于描绘琵琶弦的留白。作者写到“大弦”如何,“小弦”怎样,却并未交代另外两根弦有什么样的音乐效果,这样写得好处,一是避免做的太实,沉闷死板,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下文的声音摹写中发挥想象吧!
第三处留白是音乐暂歇处的留白。摹写音乐这一听觉感受本就难为,摹写音乐暂停更是不易。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曲中暂停的'妙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诚然,有声的音乐固然美丽动听,但处在美妙音乐间隙的无声更能打动人心!并且“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成为千古绝唱,真不知是白居易成就了《琵琶行》还是《琵琶行》成就了白居易!
第四处留白是音乐结束后的留白。作者一反那种写听众沉醉其中,如迷如痴音乐效果的俗套,而是用了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表达音乐结束之后的效果。事实上诗中在摹写声音方面已经详尽完备,此处再写无非陈言赘语,倒不如琵琶声停,悄无声息,江水不荡,秋月色白的静谧空灵的境界来的美妙。
第四篇:《琵琶行》中“月”的作用
邀来明月供驱谴
——从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的多元化谈到
《琵琶行》中的“月”的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即“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和“象”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作意象的有松、竹、梅、兰,杨柳、梧桐,鸿雁、杜鹃、燕子、蟋蟀,青山、流水、浮云、落花等等,而其中最常用的笔者以为当属月亮(古人单名之“月”)了。
古典诗词中月亮经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月”成了相思之情的载体,比如: 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例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怀舍弟》)
例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例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例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例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如:
例7: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例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不过,例7和例8同中有异,例7的基调悲亢幽怨,例8的感情悲壮雄浑。有时,明月还蕴涵着时空的永恒,如: 例9: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例10: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比较而言,例9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例10更是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因为月亮有阴晴圆缺、周而复始的特点,古人感慨系之便咏而为诗词,如: 例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例1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真可谓,月圆喻亲朋相聚或事情结果圆满,月缺比亲朋分离或事情不如人意。诗人写来恰切自然,如行云流水,读者品着顺理成章,诗味隽永。
其实,古典诗词中还常用明月代指美景或美好时光,这样的例子不少,权且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统而概之吧。
综上所述,作为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月亮的含义和作用虽然以寄托亲情、表达怀思为主流,但月亮载体的多元化却是读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我们在品评剖析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时,必须全面考虑整首诗词中的多个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解说,决不能先入为主地强做解人。
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词至今保存下来的共有三千多首,诗词中涉及到月亮的粗略统计有三百多处(注①),其中表亲情、寄相思的比例不小,笔者以为最典型的莫过于下面这首了: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久别故乡,在外思亲,每逢佳节之日,病卧床榻之时,思念家乡,想望之情尤甚,写信表达心曲吧,受时空的阻隔,要打很多折扣。白居易的这首抒怀诗和思乡曲,除了平日的常情外,还有战争的特别背景,溶进了生离死别的味道,显得尤为凄怆急切。
和现代人相比,古人身边没有“全球通”和“随身听”,那么古人如何遥寄怀念之心和抒发思念之情呢?试想,当古人万般无奈时,猛然抬头,望见天上明月,心想:普天之下,男女老少共有也只有这一轮明月,“我”在望月,亲人因思念“我”也在望月,何不让月亮做为“我”和亲人之间的传情达意的工具和“我”对亲人思念情切的见证人呢,于是乎,我传你,你传他,代代相传,月亮就经久不衰地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因而成了相思之情的载体和思念亲人的代名词。基于此,笔者大胆地认为:白居易的这首七言律诗中,月亮的“全球通”和“随身听”的作用就显示得相当充分,因而也就很够典型,尽管月亮的这种作用并非白居易的发明和独创。说到独创,白居易倒是真有古哲今贤全都推崇的独创诗篇,那就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注②)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限于笔者的学力和本文的篇幅,下面就让我用意象理论来说说《琵琶行》中“月”的作用吧。
《琵琶行》中涉及月亮的句子有五,即: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月寒、春江花朝秋月夜。为了行文需要,下面讲述时,特意将“秋月春风等闲度”和“春江花朝秋月夜”合成一项进行解析。
(一)别时茫茫江浸月
想了解此句之妙,必须将诗的前八句做为小整体进行剖析。诗的前八句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注③)。
霍松林先生的分析确属精彩,但我班门弄斧,要补充三点:
第一,要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诗中的主人当然是白居易,那“客”又是谁呢?据说是元稹。诗坛上李杜齐名,元白齐名。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得罪权贵,因而被贬为江州司马,而其挚友元稹早他五个月已远谪通州。元白志趣相投,遭遇相似,如今乍然相会,又不得不匆匆作别,真个是浇愁酒,无音乐,江浸月,惨将别,此情此景,浑然一体矣!
第二,是“江浸月”还是“月浸江”?从诗人的直观上讲,月亮的影子泡在江中,当然是“江浸月”了;但从大自然的宏观上看,江水在无边无际的月的世界中缓缓流淌,岂不应是“月浸江”吗!我们要问的是,诗人为什么最终选定了“江浸月”呢?
第三,莫要放过关键词“茫茫”二字。茫茫,朦朦胧胧,稍稍昏暗的样子。月亮初上时,光的力度不强,这是一;主客心境不好,月光只能相合相配,这是二;“江浸月”的主动者是江,而“月浸江”的主动者是月,明明应该是月控制江,而诗人却偏说是江控制月,月的软弱,月的消极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月”作为镜子,它照出了主人客人的灰色心理;作为意象,它替“惨将别”的场景画上了浓浓的一笔,为琵琶女的亮相拉开了帷幕。
(二)唯见江心秋月白
古人有言:正面描写音乐之妙,难;传神地写好乐器弹奏之妙,更难!有人还特地选出本诗的弹奏琵琶描写和《老残遊记》中的“王小玉说书”作为音乐描写中的“双璧”予以彰显。此评可信!《琵琶行》用了22句诗154字不但写了弹奏过程、弹奏神态、弹奏精髓和弹奏意境,还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转化将弹奏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却收拨一画,戛然而止,让人回味。在高手看来,如此描写可谓至矣!尽矣!叹为观止矣!但圣手毕竟是圣手,圣手能在叹为观止的境界中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补白将高潮推向更高潮。
谁都知道,艺术欣赏是表演者和欣赏者双方情感交流、相互合作的美事,这种交流既有艺术方面的因素,也有情感方面的因素。白居易描写琵琶弹奏的22句诗尽管相当程度上写了演者和听者的情感交流,但描写的重点毕竟偏重在弹者一方,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就完全落在了听者一方。东船西舫上的听众,既有行家里手元稹白居易辈,也有欣赏水平一般的听众,如今他们全被琵琶声征服了,全都陶醉在琵琶弹奏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而且这种因被征服而陶醉的时间是从月亮初上到月移中天的夜半时分,大概从晚八点到十二点前后。能让艺术细胞原本不多的普通听众连续陶醉三四个小时的艺术表演其精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如此看来,“唯见江心秋月白”中的“月”的意象至少展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月”的出现补足了听众的强烈反应,在更高层次上显示了琵琶女演技的超常效果。因为艺术是为群众服务的,专家们欣赏的艺术群众未必点头,只有专家和群众都狂爱的艺术才是最好的艺术。
第二,从“月的初上”到“月移中天”,这是可计量可感知的时间观念。能征服听众三四个小时的艺术是成功的艺术,能用量化了的时间观念来评价艺术成就的方法自然是一种先进的评价方法。
第三,由于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听众因陶醉而根本不会想到抬头望月,而月一连几个钟头自始至终地在“监视”着东船西舫上的人们,月在这里俨然成了艺术成就的鉴定家和公证人。第四,“唯见江心秋月白”说明一时间“月”成了环境描写的中心,这里的环境描写对琵琶弹奏起了侧面烘托的作用,“月”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而且这种广阔空间和可计可量的时间观念相辅相成,确实为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开拓了新天地。
(三)绕船月明江水寒
人老珠黄,下嫁商人,沦落天涯,独守空船的琵琶女心灰意冷,前途茫茫。心灰意冷,便要弹琵琶浇愁(要不,“白居易们”怎么会“忽闻水上琵琶声”呢);前途茫茫,往往靠回忆往事以寻慰藉。白天回忆,晚上回忆,醒里回忆,梦里回忆。对琵琶女来说,回忆的滋味非常痛苦,这不但从“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中可以感知,而且从“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更可以看到。
按常理说,琵琶女独守空船,晚上睡不着觉,抬头看,是天上的明月,低头瞧,是江中的月影。月,作为古人的“随身听”和“全球通”,完全可以无条件地为琵琶女服务,帮她与家人沟通,与亲人对话。但琵琶女的悲剧莫过于人世间已经没有了可以沟通、可以对话的亲人了!那么,“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商人呢?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看,商人“娶”琵琶女很难有感情可言,仅是把她当作暂时的性奴隶。这样看来,自打“弟走从军阿姨死”之后,人世间已经没有琵琶女可哭可诉的亲人了。试想,看到别人不时用“全球通”与亲人对话,自己因囊中羞涩而产生失落感自然是痛苦的,而身上虽有两个甚至三个名牌“全球通”却没有一个可联系、可通话的人岂不是要痛苦千倍万倍吗?我认为,琵琶女当时的心境就是这样。
回头看看“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意象“月”的具体作用吧:
常言说,无人理解是痛苦的,认清自己在人世间已无亲人可哭可诉的处境,即觉醒后的痛苦更是痛苦的。欲表达这种痛苦,诗人派遣明月出场了,让明月“绕船”,也就是让明月无言地伴随琵琶女生活,为她如实地写下生活记录,这真实记录的结论就是:绕船月明江水寒。而琵琶女的心境比江水更寒!
(四)“秋月春风等闲度”和“春江花朝秋月夜”
秋月、春风也好,春风、花朝、秋月夜也罢,无非都是美好时光的代称,这可谓阅读古典诗词的普通常识,无须多言。本文要分析的是,为什么《琵琶行》中要两次派遣这美好时光的代称先后上场呢?
先说第一次,请看相关诗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原来琵琶女在回忆往事时既为自己年少成名、冠绝京城的“红星历史”而自豪,更为无知浅薄因而糟践美好时光而悔恨,“春风秋月等闲度”就形象生动且高度概括地抒发了这种悔恨心情。
再说第二次。相关诗句从略。
琵琶女的“大红大紫 人老珠黄”的身世唤醒了诗人的良知,拨动了诗人心弦,一年多来压在心头的积愤便喷薄而出了:浔阳远离京城,地近蛮荒,虽有美好时光,但万念俱灰的诗人因“感时花溅泪”和“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心境而无从欣赏也只能借酒浇愁了。可见,这里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只不过被诗人作为痛苦心境的陪衬物而派上了用场,意在突出“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思想情绪和麻木状态。
总之,意象是诗人手中的创作导具,它在不同诗歌的不同“地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只有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联系具体语境作出具体分析,才会得出实事求是因而能为人接受的结论。
《琵琶行》中月光描写及其作用
《琵琶行》一诗中直接描写“月光”的诗有三句: ①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细细探究其中意味,这三句写月诗在全诗中有以下三方面作用。作用一:以写月来写人的心情、衬托情景、照应前后文。
①句写出作者与客人想在船上“饮酒成欢”却无“管弦”相伴的遗憾心情和分别时沉重的沉默和对此去前路的惆怅、无着。透露出古人惯有的别离之悲。月光的描写不仅照应了前文“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景,还为下文“琵琶女”的出现和引人“探问”埋下了伏笔。②句则表明琵琶女高妙的琴音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在座者。每个人都被震惊,每个人都被感动,每个人都不能言语音乐所流传出的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只有沉默。秋月之“白”,实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一刹那之间的空白。从侧面说明听者及周围情景那一时的寂静,表明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和引人。而这又为下文“自言”内容做铺垫,使文章前后相应,令人信服。③句则借琵琶女的自叙表明其身世的悲惨和境况的冷落。在这里,拨动诗人心弦的是琵琶声,而打动诗人的是琵琶女与作者的相似身世和经历(同出寒门、同在年青时一时声名于京都、同遇于浔阳江头、同为沦落之人……),是生活的变故,是生活的感慨,但更是琵琶女这句貌似写景实为慨叹的写景抒情句。作者看到明月寒水、醉后狼藉、夜半悲人,由人到己,由今而昔,同情琵琶女的遭遇,也同时联系到官场倾轧、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从而更加悲伤难抑。这句不仅引出了作者之后的倾诉,而且为后文的“重闻”琵琶声在情感上确立了一个基调,埋下了伏笔,也才有了司马的“青衫湿”。作用二:分段(节)作用。
历来论家谈到以上作用即止,却未明确这三句诗还有一个分节作用。
第一节从开始到“别时茫茫江浸月”句即可分开。理由是:其
一、此句之后,情感是空茫的、渴望的、遗憾的,应有一个空间。其
二、此处断开,才与下文“忽闻”照应,有对比,有落差,体现出音乐骤起的突兀感、转折感,打破了叙事诗的平铺直叙。
第二节,以“唯见江心秋月白”为末句断开,专写琵琶女的弹奏及音乐声。弹奏后的琵琶女在用“尽”了心劲后和听者在思维上出现了暂时的空白。在此之后,人们方才如梦初醒,琵琶女也才缓过神来“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第三节应从“梦啼妆泪红阑干”处断开。虽然不是以写月光之句为结,但此句却与前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巧妙构成整体:空船嫠妇、旧琴冷落、孤苦无依之中,面对孤月寒水,忆及少年往事,不禁泪湿栏杆。交代了独奏琵琶及无依垂泪之原因。此句之下则是白居易自叙之语。
作用三:暗示时间的推移,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句中对月的描写不同,依次为“江浸月”、“江心秋月白”、“月明江水寒”。
根据时令,明显可以看出“江浸月”应为“初升之月”,这时的月亮与地面平,举首难见,低头则可有水中幽微淡弱的反光中见到,说明月之斜,时间当是秋夜之初。
“秋月白”中,白应为“亮”、“明”之意,故可见这时月亮已为“中天之月”。此结论的另一佐证是“惟见江心……”,可见此时月已高升,月光已直射入江水中了。因此,这时应为近午夜之月。
“月明江水寒”之句,“水寒”表明气温下降,寒气来袭。听琵琶、诉身世,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所以,这时月亮虽明,但夜气更浓,月光黯然,给人以寒气,时近子夜。作者巧妙地运用写月的句子不仅交代了时间在“沦落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飞逝,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司马先生一次次感动、一次次回味,终致“青衫”湿透。总之,通过以上论述可见,《琵琶行》一文中写月的三句诗,七其作用可谓大矣,实在是匠心独运。
意蕴深丰 功能多样──谈谈《琵琶行》中的“江”与“月”
诗歌,很讲究“意象”的营造。而在古人写景抒情一类的作品中,“江”、“月”常常是一对不可或缺的“意象”。然而,像白居易那样赋予“江”、“月”以深丰的底蕴和多方面的功能的,却不多见。
纵观《琵琶行》,“江”,“月”作为一对紧相联系的“意象”,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全诗的开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江”、“月”,不仅有交代时间──“月”刚刚升出“江”面,意即刚刚入夜的作用,更有点化环境,创设一种凄迷、苍凉的悲剧性氛围,为下文叙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抒写诗人的迁谪漂论定下基调的作用。当然,这里与“江”、“月”共同发生作用的还有“枫叶”、“获花”等足以标明晚秋季节特征的种种意象。
第二次出现在诗人听琵琶女第一次弄弦之后:“东船西航悄无言,唯见江心秋白。”此处的“江”、“月”与前文中的“江”、“月”成了比照,以说明时间流逝之快,从而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因为弹者和听者都已沉浸到美妙的音乐之声中去了,为其所陶醉,以致忘记了时间的推移。侧面烘托,手法之妙,令人击节!
第三次则是出现在琵琶女自叙身世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此处的“江”、“月”,与嫁给“重利轻别”,形单影只的琵琶女形影相吊,既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孤独、苍凉,又将今朝与往昔联系了起来,使之紧相勾连,不致松散。
第四次,出现在全诗的最后,“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值得注意的是,前三次写“江”、“月”,写的都是“春江”、“秋月”,为什么?一是因为诗人刻意表现自己被谪遭迁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已有时日;二是因为竭力反映无论是良辰真景之日(“春”),还是凄风酷雨之时(“秋”),自己都处于一种知音难寻、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这里的“春”与“秋”与前文中琵琶女自叙身世里的“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秋”与“春”形成了形式上的呼应关系。
综上所述,《琵琶行》中的“江”、“月”,或交代,或映衬,或点染,或响应,意蕴深丰,功能多样,耐人寻味。
第五篇:《看上去很美》中的教育民主思想探析
电影《看上去很美》中的教育民主思想探析
摘要:本文对电影《看上去很美》中的教育民主思想进行了探究分析。幼儿园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其实很“残忍”,各种严厉的规则束缚着孩子们,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本文就学校制度化、奖惩公正性、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教育民主思想。
关键词:规范自由公正性教师素质
电影中幼儿园园长说过:“你别以为离开幼儿园是一件特别高兴得事情,其实幼儿园是你一生中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将来你想回都回不来了。”童年呀,多么美好,我们都是那么无忧无虑地过来的,但我们到底被磨灭了什么?我们一直懵懂不知,原来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当社会中所有的阴暗都投影到了只有很多幼齿小儿的幼儿园时,我们会深深感到,这是种多么可怕的残忍,而这种残忍却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学校规则究竟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还是束缚学生思想
电影中,幼儿园里一切日常行为都有严格的秩序和规则,小朋友们排队洗手擦手,加饭举右手、手掌要伸直,加汤举左手、握成拳头,吃饭不许讲话,饭前上厕所,吃饭中间不许拉屎撒尿,就连睡前擦屁股都要按顺序„„而这一切规则是在小红花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下得以保证的。孩子们为了得到小红花,努力使自己成为老师眼中符合那些规则的优秀孩子。然而,在大家都去争取小红花的过程中,真正丢失的又是什么?
(一)学校规则过于严厉苛刻,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听话”的“好”孩子。
“社会规范的正当性,在于它是否能够为所有的人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追求知识、自由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提供一种合理的正当的条件。社会规范
1那么相对于社会而言,学校的规则就不应不是为限制人类的发展而存在的。”○
该束缚学生的思想。可是,电影中幼儿园中的规则好像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必须服从的机制,从一个人幼年时就被强制性的遵守既定的规则,就用一种奖惩的技术迅速地培养着虚伪的道德和纪律,在这样的规则中,一个人除了努力迎合之外,就是彻底地被规则的利益所抛弃,再别无选择。方枪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天真顽皮的他又是多么想要得到小红花,可是总是尿床,不会穿衣服的他却与老师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相差甚远。对于一个有主见有勇气反抗的孩子来说,过多的束缚会成为他们思想中的枷锁,不但不能使他们变得“听话”,还可能引发他们更加激烈的反抗。片中方枪枪在小朋友中散布李老师是妖怪的谣言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没有把握好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致使荒谬之举的发生。
电影中孩子们每晚都是赤身裸体地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可是当方枪枪和北燕纯洁地扮家家要北燕脱了裤子打针时,老师却冲过来说,怎么不害臊啊,别让男孩子脱你的裤子啊。老师还让孩子们每早起来一起大解,拉出来的要奖小红花,拉不出的还要扣小红花。音乐课上,因为有小朋友放屁,老师容忍不下,竟让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生鈜主编.《教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
2苏君阳主编.《公正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
3杨燕钧主编.《教师伦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
子们把屁股都撅起来,任她一个个地去闻出到底是谁。其实一个在课堂上都不允许放屁的社会中,还有什么人能避免不失败?还有什么方法能确保目标的实现?这样的社会是何等的荒唐!方枪枪在幼儿园里用着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方式努力地表现着自己、卖力地做着自己、吃力地坚持着自己——虽然这样做在老师看来是可笑的、是无济于事的、是不能得到小红花的。可是方枪枪却很正常,起码比起幼儿园里那些定时大小便的孩子们而言,他再正常不过了——他没有言听计从地活下去、他没有人云亦云地过日子、他还没有随波逐流地迷失自己。他没有被成人的规则同化,也没有向这个妖魔化的成人世界交械投降。
二、奖励失去公正性,努力也会变得枉然。
“我今天早上自己穿的衣服,还使劲拉屎,我还自己洗的手,为什么没有小红花?”李老师把方枪枪叫上台让她练习脱衣服,之前还问小朋友:“现在班里只有四五个小朋友不会穿衣服,大家应该怎么办?”“帮助他们!”可是当方枪枪不会脱衣服时,她却任由孩子们讥笑他,还说“你就耗吧!没人帮你,你自己什么时候练好了,什么时候下来!”后来方枪枪都急坏了,善良的唐老师建议给他一朵小红花,她却还是没准。直到后来汪若海做高官的父亲来时,方枪枪却意外地得到了唯一的一朵小红花。凭着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得到过却因为老师的阿谀奉承而得到了小红花,这让方枪枪失去了对小红花的期盼。从此,他开始了更加激烈的反抗。
“为了自由而存在的公正,容易把自由扩大化,即在强调个体自由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人对于公共秩序与公共责任的承担。而为了秩序而存在的公正,容易把自由最小化,即在强调个人对秩序遵从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人对个体
2奖励和惩罚一旦失去了公正性,也就失去了原有应有的权利与自由的尊重。”○的意义。
“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出生、不同相貌、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
3而李老师却偏爱在她眼中优秀的于倩倩,抽回答问题时视同仁,平等对待。”○
总抽她,示范脱衣服也叫她,她把衣服脱坏了也没有说什么。如此不公平地对待学生,导致了后来方枪枪以及其他小朋友们都以为于倩倩是李老师变出来的小妖怪。
正所谓一桶水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同样,一个班级学生的发展情况也取决于班里最“不听话”的同学的表现。所以,教师更应该关注这部分所谓的不听话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生鈜主编.《教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
2苏君阳主编.《公正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
3杨燕钧主编.《教师伦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