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外技能要求分析
统计表明:07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其中144万人当年未能实现就业(“新华网”《07年全国普通高校351万毕业生实现就业》);08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559万,其中有100万人至今未能就业(“南方网”、“网易”《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到09年,国内将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再累计往年未就业大学生,总共需要安排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投影时代”《就业难促使招聘模式改革》),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在当今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其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大学毕业找工作难的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现在我们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了这个社会调查。
目前,职场求职者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据统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求职人者占求职人数的50%,成为求职队伍中的主力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用人单位吸纳的重点。此外,较强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技能等级等职业资格、驾驶证等成为应届理科毕业生进入优质企业的重要条件。在问卷中我们专门设计了有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除专业外的技能资质的要求。
82%的用人单位认为CET-4的英语认证是他们招聘的硬性条件,另外大家熟知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教
师资格证、会计与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也在64%的企业考虑范围内。另外 驾驶证、初级中级会计师证书、商务英语中高级及雅思托福成绩更是受到了招聘者的青睐。在问卷调查的形式之外,我们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采访得知: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考虑大学毕业生专业的同时,也会看重他们的其他能力,尤其是在英语与计算机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正在趋于理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正在逐渐上升,就业市场已堪称为“买方市场”,招聘单位掌握着主动权;而扩招带来的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也促使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是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进一步严格,他们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素质方面,如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而并非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语成绩;这与学校的评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另外,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中,受访者提出的很多建议都是关于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可以看出,企业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希望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对于企业来说,决定录
用人才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文凭和证书不是关键,主要的是要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毕竟决定应聘者能否留下的,不是几本证书,而是在试用期的表现及岗位适应能力与敬业精神。
第二篇: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大四了,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正在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之间,也有部分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有的同学对自己找的工作很满意,当然也有就不合心意的。总之都是为为自己找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去处,步入社会,学以致用,说也就是为了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取自己的劳动果实,养家糊口。
不管找到工作了的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的,以后都要步入社会,当然也要走上各自的岗位。我自己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一些素质要求,才能立足于社会中。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用人之道,但是都有很多共同点。从我自身今年找工作的经验以及其他同学的经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良好道德素质、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向上、敢吃苦敢拼搏。作为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如果道德水平太低,他在一个单位里边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也得不到领导的信任,当然更不会得到重用。那么这样的人,无法长久在一个单位里工作,也很难在一个地方立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一个人品质不好,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知道了,没人会愿意和一个品质即道德素质太差的人在一起,即使愿意那也是表面上的应付而已。当然他做事也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渐渐的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那么他注定会失败。就如蒙牛集团的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所以这个我感觉品质是最重要的。同时,作为年轻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对周围的人
和事都充满了热情。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积极地应对自己的生活。然而,年轻人起初走向社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艰难和挫折。那么,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就尤为重要了。这也是每一个用人单位希望在我们身上看到的。
二是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人都是社会人,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与人共事,合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会与他人合作,那么工作就会受阻。没有经验的可以慢慢学习,然而那些性格孤傲的不合群的就不好说了,工作进行肯定会有问题。除非是一些手艺高、技术厉害的人恃才傲物,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都没有经验,如果再孤傲不能与他人合作,那么他注定会孤掌难鸣的。甚至会影响别人的工作进展,因此团队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三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多毕业生都是进入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对口的行业里。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肯定在以后工作中时常被用到,并且,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关键时候要是脑袋里没有东西,那么对工作肯定有很大影响。出现一次这样的状况行,两次也行,那第三次呢?很多人刚步入工作中,心怀报复,希望在自己的行业里干出一番成绩。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我们很难胜任自己的日常工作,何谈在自己的领域卓有成效呢?所以专业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四是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很多工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而很少去看一些文学的书籍,渐渐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就落下了。在很多时候需要几句组织的话语,或者总结性的话语,那么如果平时
没有积累,那么这时就会想不出来。这只是一方面,很多时候没有文学素养那么我们对事情,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受到影响,而看书却有很大好处,书里的东西可以陶冶情操,让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更加积极和乐观。文化的熏陶对一个人的谈吐、行为举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也会在工作中体现出来,所以文学素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五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所有事情的基础,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学生,我也清楚自己在大学里做了什么。我感觉作为学生应该在大学里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增加阅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平时应该多读书,也要多看看新闻、杂志之类,陶冶性情以及了解一下社会动态,时事之类;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合作精神;有空多看看自己相关专业的杂志,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
以上就是我所认识到的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当然有些方面我自己也没有做到,我会努力地弥补。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大学的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养,找到满意的工作。
第三篇: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现在毕业生就业有能力是基础,素质好才是就业的关键。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要考验应聘者的素质。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至少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敬业精神和合作的态度。
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合作也是职业素质中关键的一个因素,现在用人单位很看重一个人的合作精神,因为企业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做好的,一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合作精神也很难在企业中立足。
现在毕业生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具备下面的职业素养
像老板一样专注
作为一个一流的员工,不要只是停留在“为了工作而工作、单纯为了赚钱而工作”等层面上。而应该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用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像老板那样去专注工作,以实现自己的职场梦想与远大抱负!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不做雇员,要做就做企业的主人,第一时间维护企业的形象。
学会迅速适应环境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不能够迅速去适应环境已经成了个人素质中的一块短板,这也是无法顺利工作的一种表现。相反,善于适应环境却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手中也握有了一个可以纵横职场的筹码,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出局,善于适应是一种能力 适应有时不啻于一场严峻的考验 做职场中的“变色龙”化工作压力为动力
压力,是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对待压力,不可回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疏导、去化解,并将压力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高压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取得巨大成就的兴奋剂。别让压力毁了你 积极起来,还有什么压力不能化解
善于表现自己
在职场中,默默无闻是一种缺乏竞争力的表现,而那些善于表现自已的员工,却能够获得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那些善于表现自己的员工是最具竞争力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迅速脱颖而出。善于表现的人才有竞争力把握一切能够表现自己的机会 善于表现而非刻意表现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工作中,学会低调做人,你将一次比一次稳健;善于高调做事,你将一次比一次优秀。在“低调做人”中修炼自己,在“高调做事”中展示自己,这种恰到好处的低调与高调,可以说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低调做人,赢得好人缘 做事要适当高调 将军必起于卒任
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
在工作中,首先应该明确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致力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像船没有罗盘一样。每一份富有成效的工作,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去指引。缺乏明确目标的人,其工作必将庸庸碌碌。坚定而明确的目标是专注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目标是一道分水岭 工作前先把目标设定好 确立有效的工作目标 目标多了等于没有目标做一个时间管理高手
时间对每一个职场人士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但是在同样的时间内,有人表现平平,有人则取得了卓著的工作业绩,造成这种反差的根源在于每个人对时间的管理与使用效率上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因此,要想在职场中具备不凡的竞争能力,应该先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时间管理高手。谁善于管理时间,谁就能赢„ 学会统筹安排 把你的手表调快10分钟
自动自发,主动就是提高效率
自动自发的员工,善于随时准备去把握机会,永远保持率先主动的精神,并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他们头脑中时刻灌输着“主动就是效率,主动、主动、再主动”的工作理念,同时他们也拥有“为了完成任务,能够打破一切常规”的魄力与判断力。显然,这类员工才能在职场中笑到最后。不要只做老板交代的事 工作中没有“分外事” 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想做“毛遂”就得自荐
勇于承担责任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认为:“没有人能够想当然地‘保有’一份好工作,而要靠自己的责任感去争取一份好工作!”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德国人更有责任感了,而他们的企业首先强调的还是责任,他们认为没有比员工的责任心所产生的力量更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了。显然,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才能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工作就是一种责任
企业青睐具备强烈责任心的员工
第四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于寒假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就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
关键字: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能力政策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热词。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近几年来又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人口众多,连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努力。面对当前严 1
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对自己的就业意愿做出调整以适应用工单位要求。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二)大学毕业生专业能力
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
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5.13%)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52.24%。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
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0.98%)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学生的自信心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六)专业对口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我市宝地物业公司在对其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明确要求是物业及相关管理专业。武汉富山密封科技公司招聘成本会计,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甚至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较为灵活,并不对专业进行限制。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家名为“明辰”的少儿英语学校。他们的招聘人员告诉我,这所民办学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不看专业看能力”。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专门人员来测试应聘者的口语水平以及发音是否标准。除此
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项目,如要求形象气质佳、对孩子有热情、性格活泼开朗、能带动小朋友的情绪等等,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这项工作对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很适合年轻人,所以深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而这所学校也乐于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
三、总结
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
第五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于寒假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就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其专业及能力要求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以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为基点,多次对本市人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多个招聘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在就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报告。
关键字:大学毕业生 就业 素质 能力 政策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概括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高校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也都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热词。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近几年来又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人口众多,连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努力。面对当前严 1 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对自己的就业意愿做出调整以适应用工单位要求。因此,开展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调研,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用工就业信息,畅通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之间的传递渠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往往会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工资要求、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专业类别、户口、性别等诸多因素,一两处优势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应聘大学生要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简而言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表现在素质、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素质方面,被看好的人才素质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政治素质、吃苦耐劳和心理素质,其中敬业精神日趋成为时代的主题,实际上隐含着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困惑与忧虑。其次是能力方面,用人单位看好的人才能力又分别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因为单位用人必须创造效益,就要用能干实事的人,且尽可能少用人多干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二、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 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2 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二)大学毕业生专业能力
据调查,将专业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6家(36.4%),将自我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13家(29.5%),将人际交往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5家(11.4%),将环境适应能力放在首位的用人单位有8家(18.2%)。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的普遍性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力(47.7%)和外语能力(25%)。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
大学生社会经验普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5.13%)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52.24%。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 3 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0.98%)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学生的自信心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六)专业对口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是招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用工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希望专业对口。例如我市宝地物业公司在对其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明确要求是物业及相关管理专业。武汉富山密封科技公司招聘成本会计,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甚至巴黎经典影楼的接待员也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摄影相关专业毕业。看来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有很深远的影响,用人单位当然都希望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能以他们所学过、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在招工时就表现为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关切。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较为灵活,并不对专业进行限制。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家名为“明辰”的少儿英语学校。他们的招聘人员告诉我,这所民办学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不看专业看能力”。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专门人员来测试应聘者的口语水平以及发音是否标准。除此 4 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项目,如要求形象气质佳、对孩子有热情、性格活泼开朗、能带动小朋友的情绪等等,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这项工作对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很适合年轻人,所以深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而这所学校也乐于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
三、总结
现代社会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也与日剧增,所以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排解挫折,形成自主、独立选择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耐受挫折、坚强柔韧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