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凝聚办学活力 提升办学品质
凝聚办学活力 提升办学品质
------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教学管理领导力培训班圆满落幕
在田家炳基金会的鼎力帮助之下,“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教学管理领导力培训班”于2013年11月18日至29日,在我校圆满落幕。
作为全国167所田家炳中学之一的上海田家炳中学,办学十余年来,在学校党政领 导班子“精诚团结、务实创新”的领导理念指引下,在学校教学管理领导力方面也形成了特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益,在上海市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在践行田家炳学先生捐资助学的理念上更得到了田家炳基金会的高度认可。
如今,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167所田家炳中学,在田家炳先生精神的感召之下,都努力将各自的学校办成有特点、高效益的学校。为增强全国各地田家炳中学校长教学管理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专业知识、开阔管理视野、汲取兄弟学校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升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打造全国田家炳中学品牌,田家炳基金会委托上海成功教育研究所和上海田家炳中学承办了首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教学管理领导力培训班”。
本届培训班学员分别来自四川、重庆、甘肃、湖北、江苏、广东、江西等省区。共有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40名。培训的核心目标是:
1、通过问题解决与经验推广的思维方式训练,明确分管教学校长的定位,以解决问题为价值取向,发展学员问题解决、经验推广的思维方式,并在活动中交流管理的智能与经验,为学员们在结业后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进全国田中的管理与课改。
2、通过校长培训,打造充满学习动力和活力并具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教师群体,以面对不断进步的知识型社会的挑战。
3、营造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氛围,搭建全国田中伙伴合作的平台,创立田中特色品牌,追求共同价值,提高办学实效。
此次培训活动共分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在闸北八中参加成功教育的理论与管理实践学习。
期间学员们先后聆听了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董事长,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兼职教授刘京海所做的系列报
告:
1、成功教育的缘起及其基本思想
2、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3、学校常规管理的思考(刘京海、陈婷)
4、教师队伍与学校文化建设
5、校长的定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管理策略
6、成功教育德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沈敏惠)
7、课堂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刘京海)
同时,观摩了七节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5节主题班会课;参加了与该校教师的座谈会;同时参加了长三角名校长高级培训班与刘京海校长就学校管理的经验与问题座谈讨论会。
第二阶段:11月25日------11月29日在上海田家炳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主要聆听、学习了如下专家、学者、领导的报告:
1、上海田家炳中学尹丽君校长: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
2、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倪闵景处长:上海教育改革形势报告
3、上海田家炳中学庞丽娟书记:上海田家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介绍与思考
4、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侯锁生院长:聚焦课堂改进提升教学品质
5、上海田家炳中学副校长刘华:上海田中的教学管理实践
6、上海市共康中学校长唐怀琨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效益
7、深入田家炳中学课堂,进行了如下课程的观摩交流:
8、观摩了田家炳中学“梦想家”、“科技承载梦想”的主题班会展示课。
9、全国田中校长结合培训学习的内容、体会、收获,完成了“校本实践研究方案设计与撰写”、进行了“校本改进计划”交流。
10、分小组讨论本届培训班的学习体会、完成了基金会的“培训效果问卷调查”
以上丰富多彩而又有实效的活动安排,使得全体学员开阔了眼界,开阔了领导视野,了解了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为今后在学校管理领导力方面储备了相关的知识。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安排内容充实,、开阔了学术眼界,提升了思维方式,了解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更新管理者的观念;充分感受到了上海田中浓浓的亲情;学习到了上海田中、闸北八中等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经验,比照自己的学校实际,找到了具体的改进切入点,获得了很多的管理资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希望今后借助田家炳基金会这个平台,全国田中不断增进交流,共谋发展,不断增强田中的凝聚力,为回报田家炳先生爱心奉献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而竭诚努力,共同谱写祖国教育事业的美丽篇章。
第二篇:创建文明单位提升办学品质
创建文明单位 提升办学品质
平阳县中心小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外语教学实验基地”、“浙江省义务教育一类标准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为人师表先进集体”、“浙江省示范性小学”、“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浙江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年,学校首次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单位”,2002年、2004年、2006年,学校又三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连续保持“浙江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平阳县小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作为单位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严谨求实”的办学宗旨,传承百年文化精髓,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优良的校风塑造人,以良好的师风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以繁荣的文化陶冶人,以先进的设施培育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学校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向纵深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强化教师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道德素养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是文明传播的主阵地,“育人者先育己”,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灵魂的塑造,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人民教师,要用高于社会一般的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平阳县小特别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以“奉献于县小,服务于学生”、“做社会、家长满意的教师”为主题和以实践师德规划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采用看(看师德录像)、听(听师德报告)、讲(讲师德规范)、做(做文明教师)等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师德群体创优活动,创文明教研组、做文明教师系列活动,并在每学年的教师考核评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师德规范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每一教师的自觉行为,使师德建设工作从个体创优走向群体创优,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同行佩服”的县小教师形象。
二、创建学习型集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平阳县小把创建学习型学校作为文明创建的主载体,深化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切实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书香工程”。读书是一种精神、理想追求的体现,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更离不开读书。为了引导教师们爱读书,多读书,读有用的书,平阳县小除了开放藏书几万册的图书馆之外,还专设了一个“教育茶吧”,订阅了一百多种杂志、报纸,购置了几百本理论书籍供教师阅读。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书香环境里,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谈学论教话教育,饮茶观书品人生”。
实施“名师孵化工程”。为不断打造品牌教师,培养教育教学领军人物,建设合理的名师梯队,平阳县小以学科为单位,组建了六大“名师孵化工作室”,聘请了省内一批知名专家、名师为顾问或指导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学研讨,以传、帮、带形式,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进取,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开展“全员赛课”活动。本着学校中心工作立足课堂的基本原则,平阳县小以“风格课堂大赛”为载体,全员参与教学比武活动。通过“全员赛课”,激励教师学会从理性高度审视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三、发挥环境文化育人功效,实现两个文明双重提升
学校物质文明,是学校在校园建筑、学校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近年来,平阳县小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大楼、多功能综合楼、学生公寓、电脑室、图书馆、塑胶运动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大大满足了现代教育物质之需求。同时,学校注重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功能,创建了集学习、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八景三廊两院一馆”(八景指“古树迎宾”、“群鹤展翅”、“攀高书楼”、“菁菁芳园”、“苍岭董园”、“鹤池柳堤”、“饮鹤清泉”、“百草寻根”,三廊指“百年辉煌”校贤长廊、“翰墨飘香”书画长廊、“馨香长留”艺术长廊,两院指“少年科学院”、“九凰棋院”,一馆就是展现百年县小历史发展沿革的校史馆)等自然、人文景观。漫步校园,人文景观集现代气息与百年古蕴之美,清致、厚重,尽显书院之风,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悦耳目、振精神、冶性情,使人向上,催人奋进,凝聚人心。独树一帜的环境文化成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提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文明的净土,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平阳县小有效借助“阳光总动员”主题教育,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阳光实践体验活动中塑造阳光人格。学校突出抓好基础文明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重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阳光中队”、“阳光少年”的评比活动,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学校借助多方力量,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先后邀请县关工委老同志来校向学生作道德建设专题报告,请司法局同志作法制讲座,请心理专家作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学生从小读好书,做好人,知法守法,积极向上。学生们还与“五老护苗”志愿队老同志一起参加“八荣八耻”书画展览,同台参加“社会主义荣辱观”文艺汇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明是非,知荣辱,去伪存真。
五、拓宽文明创建渠道,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平阳县小在文明创建实践中,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益事业作为己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近两年,学校先后帮助凤卧镇凤林村筹集经费,启动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摇篮凤林小学”建设,协助坡南社区建立业余文化学校,派出20多人次对全县10所薄弱学校进行支教,为薄弱学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备。学校志愿者协会还多次组织青年教师为坡南老人送温暖、为特教学生服务、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做好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与经济资助工作,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学校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多次开展捐赠活动,为病人送去爱心,为灾区送去温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现在,平阳县小提出了“提升办学品质,打造品质教育”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一所集“百年品质、专业品质、国际品质”为一体的现代新县小。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县小人将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切实做好现代文明基础工程,完善文明创建机制,丰富文明创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与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为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再谱华章„„
第三篇:提升办学品质创建和谐校园
提升办学品质 创建和谐校园
——上海市延河中学创建第十八届区文明单位中期小结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创建新一轮和谐校园活动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坚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1、注重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指导实际工作。学校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初,我们制定中心组及教职工的政治学习规划,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学习制度。一年来学校多形式、多载体地组织教职工进行十八大有关文件、教育发展纲要、区教育发展规划、校长负责制三加一文件等理论学习,党员、教职工学习时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理解,从而自觉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2、落实师德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师德建设为先。为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要求,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延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建立了师德建设常效机制,健全了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以“学生最满意的一节课”为载体,开展了多层次师德教育活动。为激励教师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我们每年听取家长学生意见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开展各类师德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一个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和勉共进的教师集体基本形成。社会调查表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3、加强校本德育体系建设
学校细化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延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常规检查和反馈,并修改和完善了早自修、学生自主管理等检查制度,促进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将分年段德育工作框架落实在各年级工作之中,预备年级以规范教育为重点,初一年级以方法教育为重点,初二年级以目标教育为重点,初三年级以责任教育为重点,重点抓好升学预备教育。各年级结合年级特点和德育要求,整合家庭教育
指导、学生主题教育、学生活动等各种教育资源,来精心设计年级组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学校培养“成功者”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学校设计了以大队职能部、参政部—→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团队—→班级中队委员会为运作模式的自主管理团队;学校先后派出4位青年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工作者,在普陀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学习;对于今年走上岗位的青年班主任,都指定了班主任工作导师。学校的两节班会课 “同心协力,为学习扫雷”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参与了全国展示活动;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结合温馨教室建设,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学校加强了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四大系列德育活动载体建设,开展了系列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募捐活动、退休老党员与同学牵手结对活动、“弯弯小腰,使校园更美丽”的校园环保活动、禁毒展览参观活动、红色寻根,文化传承——“红色学堂”巡访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珍爱生命”的包扎急救技能培训活动、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延河中学“中华小记者革命先辈寻访行”活动,对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老前辈进行了访谈,我校陆雨昕、朱熹微、陈书逸三位同学的采访摄影美术作品成为入选活动作品展的优秀作品,先后在刘海粟美术馆、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纪念馆、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进行巡展。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程,通过设立主题,各学科整合,外出进行探究体验活动,形成综合性的主题探究课程。
(二)发挥党建作用,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1、组织建设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办学体制下,党支部应发挥好教育导向、保证监督与协调服务功能,行使好参与决策、领导管理和保证监督权利。我们十分重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建立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了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和教育培训,使他们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性和管理能力,一年来,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相互尊重、互相沟通,重大问题共同商量,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党内“三会一课”,开展民主评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同时,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邀请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对要求入党的教师及时确立建党对象。目前已有三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交了入党申请,党员后备队伍不断壮大。
2、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常在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以先进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教育广大党员、教师,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执行财务监理、校务公开制度,财务运作规范,学校财产保管严密,建立了遏止腐败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制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规范教育收费是教育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二年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收费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学校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制度,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落实,努力营造以法治校、规范收费的氛围。学校经常性地进行自查自纠,以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规范服务性代办项目的收费,如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学生校服、用餐、保险等,须事先征求家长意见,签名同意后方可代办,如有让利、折扣,全部用于帮困助学;严格制止代替学生订阅教辅材料,严禁办班收费补课。学校还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洁从教的风气得到充分发扬。
3、党群工作
开展好党群工作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党支部十分重视群众团体工作,支持与帮助他们建立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有力促进了学校工作。工会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文体活动和帮困、组织疗修养,坚持开展“欢乐月末”活动,一批教师社团运作有序。在保障教职工权益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党支部、工会的领导下,逢年过节组织退休教师 “回娘家”活动。我们还组织指导教工团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女工委的工作也井井有条,女职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党群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调动了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和谐校园”建设。
4、文明和谐创建
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上届成功创建区文明单位基础上,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认真制定新一轮创建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多形式、多载体地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在学校中开展了无邪教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组室、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广大师生遵纪守法,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和谐,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三)提升办学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整体规划
学校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并在每学期工作中分布有序实施。学校制订了《上海市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从整体上规划了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主题月活动,教育科研主题月活动,课程资源展示月活动,磨题月活动,师生交流月活动;校内听课月活动,观摩学习月活动,社区开放月活动,展示交流月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来促进教师研究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机制保障。
2、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
学校实施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怎么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初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指导策略的案例研究》、《校园英语100句》校本课程开发等市、区、校科研课题项目。王斯依、沈杰、徐路芳老师负责的课题分获上海市普教所课题和普陀区教育科学研究个人课题二、三等奖。学校不断加强校际观摩学习,先后组织教师赴闸北八中、长兴一中、金华十五中、洋思中学等课堂教学否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两年来,我校承办办各类课堂观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区级教研活动三十多次,举办市区级语数外理化、音乐、拓展探究等学科研讨活动19次。
学校以“磨题”为载体,引导教师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典型范例、训练习题、作业中的分层要求的体现以及测试试卷的编制,引导教师关注训练和作业的有效性,解决现实问题。学校设计了《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表》,从评价上来进一步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根据专家意见,学校编制了《上海市延河中学员工手册》初稿,对各项工作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学校建立了一支课改志愿者队伍,42位教师志愿加入了课改志愿者团队,并组建了德育、教学、课程建设三支团队。两年来,学校有34人次教师在市区各类专业活动中获奖。
3、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品质
学校将语数外等学科课程按照5+1的模式进行实施,其中5为基础型课程教学课时,1为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学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按照科技、人文、审美、健身、动手、文学、综合实践等不同的学习领域,全校共开设近20门自主选修型拓展课程,学校积极挖掘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着眼点,优化课程内容,逐渐形成富有延河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重点以
10门课程作为载体,暂命名为“延河七艺”,它们分别是:茶艺、足球、民乐、DV创作、创意环保、动漫制作、机器人设计、截拳道、鼓乐、礼仪美育。学校从办学理念出发,积极进行学法指导系列课程的开发,从预备年级至初一年级,每周开设学法指导课一课时,学校对学法指导课程进行了系统开发。
教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是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因此我们狠抓教学五项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的全程管理。我们用制度加以规范,制定了五项教学常规制度和具体的操作细则,学校建立了对教学全过程的严密监控机制。例如校长室、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所有教师进行诊断式听课;教务处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常规检查;期中、期末考试质量进行班级、年级、教研组及全校多个层次的分析;实行学校领导分管一个年级组进行教学监控和定期教学分析的机制。教务处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评估制度,学校设立了教学常规奖和教学质量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教学工作始终规范高效运行。
(四)注重精神引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积极改善文化设施
近两年学校完成了校园整体绿化工程、学校文化环境布置工程、校园小品建设工程、专用室设施配套工程、操场修复工程、教师研修室、会议室装修工程,学校整体文化设施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放眼校园,绿化宜人,景观优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美丽优雅的学习环境。
2、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从整体上规划了学生校园文化系列主题月活动,学生风采展示节活动,一班一品主题教育月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生命教育月活动;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体育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月活动。学校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文化活动,来搭建学生全面发展、体验成功的平台,这些活动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活动模式。例如,在学生风采展示节上,学校先后开展了“延河优秀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各年级“达人秀”活动,“达人秀”总决赛活动等,形成系列。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学科、艺体类学生竞赛活动,语、数、英、劳技、艺术、体育、科技、征文、阅读等各项竞赛展示活动在各年级蓬勃开展,去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市区竞赛获奖138人次,其中一等奖19人次,并且在科技类竞赛中获奖人次为73人次,为近年来最多,也体现我校科技教育有了新的进展。
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延河中学学生情况的评价机制,学校设计了“我的储星银行”评价项目,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艺术体育、拓展探究等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表彰和鼓励。
3、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在建设校园显性文化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校园隐性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以“学礼、明理、自立”为主题的校训精神、“团结友爱 文明守纪 开拓进取”的校风和“刻苦钻研 勤勉求实 灵活机敏”的学风;引导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加强“为人师表 教学严谨 开拓创新”的教风建设,每年举办一届教师论坛,提高文化和人格修养。目前,学生文明礼仪、学习勤奋;教师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人文氛围正在形成。
(五)唱响平安旋律,打造安全健康校园。
1、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
校园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学校与派出所等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每周定期在校门、附近小区进行巡查,清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建立了预防和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制定了“延河中学应急预案”等预案11件。青保工作落实到位,未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有效遏制案发率。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2013年学校顺利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健康校园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坚持“三课两操两活动”,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逐步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软件、硬件,有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学校配备卫生室老师负责全校的卫生预防工作,坚持每天的晨检,第一时间掌握流行性疫病的传播;开展学生的健康摸底工作,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活动做好安全保障。
学校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和饮用水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无任何突发安全卫生事件。学校是无烟学校,学校食堂是普陀区第一批规范化卫生达标食堂。
学校重视校园美化、绿化,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六)构建和谐关系,社区互动联动发展。
1、家校互动
学校在优化德育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坚持家、校、社区互动和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学校以“引导参与”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辅导活动”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巩固性发展;以“学习型家庭创建”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和谐发展”的有效渠道,为
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在各年级建立家长代表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通报学校工作,学生在校情况,征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和家长学校的自我教育。学校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有到校访谈、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上门家访等形式,其中班主任家访率达100%,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2、志愿服务,共建共享
学校有班级层面的社区服务队,世博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还有党员教师爱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蓝天下的至爱”的公益活动;同时主动关心照顾“五保户、军烈属”。党员“爱生志愿者服务队”还积极落实帮困计划,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现有3位警嫂和1位军嫂。为此,学校领导对警嫂和军嫂们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在生活和工作上对每位警嫂和军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学校还先后与新上海影都、新宜居委会、合阳敬老院等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学校连续八年获得街道“共建杯”荣誉。
(七)特色工作
1、城市少年宫
为全面落实区文明办工作部署,我校按照“城市少年宫”工作创建要求,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平台,以学校特色项目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暑期实践活动,使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文化活动的平台、健康成长的乐园。
学校把少年宫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阵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课余健康成长的乐园”。注重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学校有特长、负责任的专业教师组成辅导员的骨干队伍,指导活动开展,同时,学校还聘请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实少年宫的师资力量,确保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质量,有吸引力。如我校非洲鼓乐,聘请的是社会上富有教学经验的民乐老师来指导学生训练。多彩荧屏这门影视欣赏课,不仅有本校民盟老师来指导,还有其他学校的民盟老师志愿参与。自学校少年宫项目活动开展以来,获得学生、家长、社区的广泛好评。学校将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与学校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特
色项目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学校精品项目。目前,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的精品项目主要有:非洲鼓乐、创意影像和茶韵飘香三个项目。
创意影像,不同于一般的其他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常见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学生们在一方天地中尽享其乐,尽展其才,各种巧妙的创造灵感得到了实现。目前,学校的DV创作项目多次参加市区乃至全国性的比赛,屡获“datavideo杯”青少年校园电视EFP多机位创作实践活动一、二等奖。非洲鼓乐,被同学们戏称为“会说话的鼓”,同学们在一拍一击当中启迪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在学校50周年校庆,接待澳大利亚维洲杰出青年领袖教育代表团等重大活动中学校鼓乐队的同学都参与了节目表演。茶韵飘香:茶艺,是华夏文化之国粹。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品茗细酌天地精华的同时,聆听茶艺老师讲述一片茶叶的故事,体验茶的冲泡技艺,感悟茶趣和茶礼。作为一项美育与非遗项目,延河中学茶艺社参加了普陀区第31届美育节开幕式展演活动,同时,也获得了普陀区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
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为同学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同学们在这里获得了快乐体验、成功体验,在少年宫的活动中闪耀生命的光彩。学校今后将继续加强品牌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活动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一班一品
延河中学从1998年初开展“特色班建设”工作,在近16年的时间里,不断探索实践,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新基础教育方向。学校在2006年申报了普陀区一校一品《辉煌从特色班集体起步》,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班集体建设的发展水平,也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并为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觅得了一个恰当的切入口,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从“特色班建设”的基本轨迹中,我们提炼出“目标定位、实践到位、空间升位、成果立位”的培育机制。
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一年来,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八)创建成效
一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十二·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首届网络教研评比活动优秀集体二等奖、普陀区第十七届(2013-2014)文明单位、普陀区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教育系统出租房屋三年整治先进集体、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普陀区体教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特等奖、“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关爱来沪青少年志愿实践基地、普陀区甘泉街道爱心助老特色基地、甘泉街道创文明夺七杯竞赛“共建杯”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区机器人大赛、区中小学劳技学科技能竞赛、“地理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市区中学生时政大赛、阳光体育大联赛、区青少年摄影大赛、区食品知识竞赛、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全国和市级作文比赛等项目中荣获了235人次荣誉称号。
(九)、努力方向
1、争取向更高台阶迈进。
我校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学校要把把“创文明、求和谐、争一流、谋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学校永恒的主题,在形成领导有力、管理有序的长效创建机制上下功夫,在优化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创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我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新局面,为市级文明单位打下坚实基础。
2、加大在线创建力度。
学校接下来在创建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在线创建力度,建立在线创建网站,形成长效机制。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16年2月
第四篇: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倡议书
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倡议书
学校全体师生: 我校建校五十余年,经过数代师生的拼搏和奉献,成为县域名校。
至一八年春,学校硬件设施日益完备。六栋建筑单体的建设和使用已经完备。教学、实验、会议、住宿、食堂,各项功能齐全,分区得当。实验室以及音、体、美、卫生、心理、图书、劳技等功能教室设施完善,投入使用。教师备课室一个,学生微机室三个,教学用电脑达到二百三十台。安装电子白板三十一块,空调一百六十一台。校内饮用水的改造,天然气管道铺设,325万伏安变压器增容三项工程全部完成,学校排水问题全面解决。预计在一八年上半年,政府将继续为公中投资二百万元,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全面绿化硬化路面,改造透绿围墙,并全面维修教学楼,增配办公设备。同时申报第二栋教学楼项目,扩大学校规模,更好的为固安教育服务。
在完备硬件设施的同时,学校的软件实力也大幅增强。在积累多年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打造核心文化,确立了“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三本、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完善了“阳光 有爱 好学 向上”的校训;形成了“团结 文明 求实 创新”的校风;树立了“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的教风和“合作探究,竞争超越”的学风,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几十年来,公主府中学荣誉满墙,名誉响彻固安。在教育、教学、课改、安全、文明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评为廊坊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身存在的弊病。教师和学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工作和学习习惯不注重细节,环境卫生意识太过淡漠。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品质,向全体教师和学生提出以下倡议:
一、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确立“几年公中情,一生公中人”的思想意识。大处爱国、爱党,小处爱家、爱校,把热爱校园当成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起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要把讲台当成为祖国服务的阵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校内其他任务;学生要在课堂上把知识学好,为将来报效国家储备力量。让我们的才能在这里增长,价值在这里实现,幸福从这里开始。
二、在工作、学习中落实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把“阳光 有爱 好学 向上”的校训当做我们共同的追求。把促进个人成长,个人发展做为中心目标,培养有
信念、有担当、自强、感恩、宽容等优秀品质,让实现育人目标而产生的优秀品德陪伴师生的一生。
三、充分认识“教书育人”“读书明理”的根本性作用,共创“书香校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让书籍净化心灵,让书籍帮助感悟人生,做回自我。全体教师以身作则,让书籍陪伴在我们的案头、床头、身边,享受读书之乐,以此推动学生读书活动。师生共同读经典,记笔记,讲体会,写心得,投作品。
四、共同维护学校环境,打造最美校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爱护校园公共设施,爱护一草一木;
2.教师车辆,学生自行车,均分区摆放,整齐划一; 3.零食不带入学校,不随地乱丢垃圾;
4.保护各楼墙面整洁干净,学生站立时远离墙壁;
5.提升值日标准,规范劳动行为,每班每天两次值日,卫生区值日立体化,从屋顶,墙面,窗台到门和地面,打扫拖地时将工具水拧干,固体垃圾不倒入水池,学生不舞动劳动工具,各功能教室,责任区教师为学习做好劳动典范和示范;
6.各办公室桌椅统一,物品摆放有序;各班桌椅样式统一,摆放整齐;
7.教办室及班级文化有内涵,有内容。布局美观,有条理; 8.教师着较严谨的衣服,学生着校服,干净整洁。师生言行讲礼貌;
9.全体师生不在教学区大声喧哗;学生不在课间奔跑打闹,上下楼梯靠右侧行走,去实验楼上课,排队出入,进门登记;
10.成立“环保站”,由学生负责定期回收各办公室、各班的废纸,水瓶等。物品出售后用于资助校内贫困学生,数量登记、造册并公示。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起点,新的定位,提升办学品质是学校发展的大势所趋,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学校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前进。
第五篇:建构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
建构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
一、学校简介
郫县团结学校于2006年8月由原团结初级中学、团结中心小学、白马村小、友谊村小、团结幼儿园五所学校合并而成,是一所标准化的农村九年制义务学校,占地70余亩,建筑用面积3418平方米,绿化面积6200平方米校园;校舍建筑面积13494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面积8217平方米,生均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为
3.6平方米;体育运动场2400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为10.5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2283人,其中初中部852人,小学部1431人;教职工123人,中学部67人,小学部56人,共开设43个教学班。学校拥有物理实验室1个,化学实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1个、微机房3个、图书馆(藏书5万册)。装备了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覆盖每个教育教学场所,装备了多媒体教学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学校办公自动化、教学网络化、管理信息化。
二、定位规划
结合我校作为合并的农村九年制学校教师、学生在来源、年龄、素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我们以“仁爱立心,团结达人” 为校训,坚持“全面发展,快乐育人”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学校5年发展规划,力争分三个阶段实现目标:经过3—5年的实践探索,逐步把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高质量、创一流”的区域名校。
“有特色”就是在培养学生方面,以学校独具特色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能力,形成其“自立自信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我们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学校特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教育国际化。
“高质量”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质量在区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学校在2012年12月成功创建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基本实现了第二阶段的目标。
“创一流”就是以一流的管理,服务于学校的全方位工作,并在区域内得到认定,具有可借鉴性,从而形成一流的办学业绩、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
1水平,一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我们将在素质教育的前行路上且思且行,早日实现我们的第三阶段目标。
三、学校管理
1、德育管理方面
在我们郫县团结学校,德育工作围绕“整洁、有序、丰富、温馨”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分层实施 九年一贯 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即:分1-3年级、4-6年级、7-9年级设立学生教育目标,给出各段学生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通过九年教育,学生具有与学校目标相一致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并最终成为 一名“合格+特长”的现代小公民。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强化思想教育;发挥家庭教育阵地的作用,注重合力效应;发挥社会大课堂教育的作用,拓宽育人空间。
在夯实德育常规的基础上,我们实行分层班主任主题教研:班主任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分为三组,实行每月分段集中教研,提高了德育教研的实效性。学校每期组织名班主任沙龙,让学校优秀的班主任向青年班主任介绍他们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家校联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进一步落实德育课程建设,完善德育评价制度,建立好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结合学校德育目标,适时开展好三级家委会活动与分层家长培训,搞好家校联系,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连续三年获得郫县教育局综合评估第一名。
2、教学管理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重视常规的实施和完善。教师在教学常规的引领下,逐渐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形成。
我们规范执行课程开设计划,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落到实处。教师们也秉承务实认真的工作作风,重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通过“学校、年级、教师”三级教材解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一是聚焦课堂,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机制。我们进
行教材解读,优化集体备课。老师们交流研讨单元教材分析、课时目标确立、教学建议及单元练习设计,重点加强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和“开放、互动课堂的活动设计”的研究。组内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各年段能级目标的研究”等专题讨论活动。通过“主题研究”“同课异构”“讲学稿”等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创新课堂教育。二是聚焦作业研究与教学反思。学校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将过程评价和目标考核、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学校还先后邀请王明宪、杨霖等专家到校诊断、指导教师课堂,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学校教育教学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连续五年获得教育局表彰。
四、教育科研与课程设置
1、发展学生社团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郫县团结学校从2008年起,就依托参与国家级哲社课题“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子课题和市级农专课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促进学校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研究”,结合学生实际先后成立了舞蹈、武术、美术、足排球等17个学生社团,在省教育规划办周林主任和市教科院顾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青青校园广播站、舞蹈艺术团、合唱艺术团、科技创作社、球类俱乐部、武术运动队,健美操队„„各社团除了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还特邀大学生志愿者加盟辅导,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技能活动。
2011年9月,学校进一步扩大社团规模,新成立了快乐阅读、小天使英语、日语等社团,聘请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教育学研究硕士、现川师成都学院日语教师廖莹指导日语社团活动。中小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廖莹老师在日语社团活动中将文明礼仪、环保教育、日本风俗文化等适当渗透在语言教学、歌曲游戏中。每周的社团活动成为了40多个孩子们的期待,也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评
价。
2012年2月,学校正式将社团活动列入课程计划,引进美籍教师Isaiah、Colin指导英语社团。2012年9月,学校小学部社团增开书法社团三个班,中学部7年级开始开设社团活动课,开设篮球、排球、棋类、阅读与写作、快乐英语、科创、国画等9门社团课程。至此,学校7年级300多名学生和小学部1300多名学生,120多名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了活动课程当中。2011年6月10日,学校作为“四川省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研讨会”的展示现场,举行了学生社团现场展示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2、依托社团向国际理解教育的拓展性课程转型
2012年4月,在查阅了大量国际理解教育、小语种社团活动的理论书籍和国内外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前期市级课题研究成果与国际化工作推进情况,学校拟定了“依托小语种社团 开展农村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的课题,并向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递交了立项申请书。2012年6月,喜讯传来,学校的课题被正式批准立项为“2012年四川省教育资助金重点课题”。2012年11月12日学校举行开题论证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曾宁波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学科组专家周林教授、市教科院研究员顾劼三位专家分别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学校希望通过努力,能在广大内陆城市,特别是西部农村,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研究实践还相当滞后的今日,他(她)们能通过将学校特色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纵深开展学校小语种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外国文化,学会了解、比较、接纳与融合,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师生们也希望能通过研究总结出适合在农村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策略,内容、方法、过程及相关问题,为相同条件的农村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团结学校化不断师资结构,聚焦课程效益,加强课程管理,深化课程改革,按照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和调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的纵深开展,促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促进他们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也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将克服现在校园硬件文化的不足,营造更加
优美的校园环境,着力探索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互动互建模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