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暴过后养猪业发展形势探讨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生猪市场或是其它的行业的发展中,在每一次遭受重创后都会对自己、企业、行业作一检讨和修正,减少今后的过失和损失。
一、风暴来袭
2004年到2005年在生猪市场价格巅峰时刻,人们的养猪热情饱满、信心十足,母猪、生猪存栏大增,但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悄然造访,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都造成了极为严
重的影响。
疫情扑面而来、场场闭户,消费者恐慌食品安全、生产者挥泪弑猪葬猪、国内生猪市场一片狼藉。很多养殖场纷纷下马,散养户誓别养猪,我国历来占市场供应大比例的散养户逐渐退出,2005年9月后国内母猪、生猪存栏量骤然减少,但是在官方数据(2005、2006年)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持续增长的态势,疑惑!
伴随生猪存栏降低,一个新的周期必然到来。
供小于求、疫病稳定、政策支持,生猪生产逐渐恢复,2007年价格的不断攀升,刺激了母猪、生猪的补栏,2008年4月母猪存栏达到生产平衡点,国内国际饲料价格的“涨升”响起,仔猪更是如金猪般宝贝,价格创历史性新高,疫病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养猪生产中的诸如人员工资、设备等各项成本均有所增加,养猪转瞬间成了富人才能玩得游戏,不少房地产商、矿业场主等纷纷挽起胳膊拎起了养猪大勺。
然而依然是养猪热情高涨时,由于母猪、生猪补栏严重超过平衡点,供大于求,金融危机润物于无声,生猪市场价格再度回落,节前稍有回涨,那也是海市蜃楼,2009年对于养猪业的考验仍然严峻,堪比2005年。专家及部分企业预计,2009年的生猪生猪市场不出大的意外情况下,低迷期将持续到9、10月份,而天气渐凉时市场会有所升温。
二、2009年养猪注意
牛年的夏季是养猪业的冬天,着实应该多加保暖,应该现在开始准备防护衣。
1、整合猪群
母猪补栏指数的变化是2008年、2009年生猪存栏结构变化的源头。2008年5月后生猪价格的持续走跌,使得母猪补栏积极性有所降温,很多养殖者保持观望态度,但是存栏过多已经是事实,那么面对这种状况生产者现在应该作的就是去糟留精,调整种群结构,导入外血,深入育种,不盲目扩张,蓄势待发。
2、环境控制
疫病是影响养猪生产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的多发造成猪只体质下降甚至死亡,增加了防疫、治疗的医药成本和猪只损失。因此,在此猪市低迷时更加不能忽视猪场的卫生防疫,确保生物安全。
3、价格预警
根据生猪生产周期和市场规律,自己学会测算。从补充后备母猪到母猪所产第一窝猪育肥上市,至少需要:4个月体成熟+妊娠期114天+150天出栏,共12个月的时间。
三、养猪业今后发展理性化
养猪市场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仔细分析下,我们也不难看出,养猪业正向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努力。
1、政策支持
2007年至2008年国家相继出台20多个政策通知等,鼓励生猪生产,虽然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总是存在滞后性或者缺乏对市场长期预测,但是总的看来国家对于养猪的关注度却大有提高,在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方面也越来越突显作用。
但很多事情上政府也是不做为,今后工作中希望除多走访统计,更需真正倾听不同阶层的养殖者的心声、建议,组织行业专家共同探讨。
2、养猪观念更新、意识提高
落后的传统养殖必然制约养猪业的发展,在利益的追求下、疫病风险不断增加,不论是养殖户还是规模养殖场的整体水平都有所提高,对于环境控制的认识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糟糕的养猪环境不但是对于社会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是对猪场安全防疫的更大的挑战;合理的粪污处理和循环利用,不仅减少环境污染也可相对增创效益;养殖者饲料营养应用的知识也有所丰富,对于今后营养增强免疫理念的普及将起到很大作用。
3、规模养殖比重增加、产业化进程加快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较大比重,以及我国养猪业的整体水平所决定,2005年以前养猪业仍然是散养户决定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变化速度加快,各种因素已经导致个体或者小规模养殖承受不起养猪所带来的风险,比重逐渐减少,至2008年8月我国散养户的比重已经低于50%,规模养殖日益壮大。
规模养猪场在生产技术、防疫能力、种猪性能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对生产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原则性,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风险抗御性。
养猪市场的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但是尤其以生猪生产风险最大,平衡收支、防御风险产业化、集团化成为养猪业发展的必然,步伐越来越大。
4、市场把握能力增强
虽然在价格低谷期仍有卸磨杀驴者,在价格高峰期仍然会有跟风而上的,但在作出决策前他们所考虑才的会细致,但生猪市场三年一周期的规律的形成已经被更多的养猪人熟知和应用到生产计划中,而且也会根据生猪、饲料原料市场变化和国际形势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篇: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左应鸿1邹胜华1黄贵川2刘宗惠1
(1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重庆荣昌402460)
(2重庆市农业局重庆400015)
摘要:养猪业是重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分析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猪业产业化 发展是重庆市养猪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关键词: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Solution on the Act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ZuoYinghongZouShenghua
AbstractThe pig produc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Chongqing.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ity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y and study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Key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ctually, Solution
1.前言
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典型二元结构直辖市,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猪型经济结构突出,尽管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动物,积极发展小家畜家禽”方针,但在当前以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猪生产仍然是全市畜牧业中的最大支柱,仍然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据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村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面临市场相对饱和、外销不畅、效益下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潜伏着我国加入WTO而带来的挑战等诸多危机和隐忧。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和因素来看,养猪业走产业化道路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产业化现状调查
重庆市生猪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在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经营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从横纵向分析来看,有发展,但发展不快,有力度,但发展不均,有探索,但效果不佳。
2.1 专业经营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够。
2000年,全市养猪专业大户发展到2814户,与1990年同比,增长56 %。但专业户规模较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见表1
表11998年重庆与全国生猪规模饲养情况对比表
年出栏50-99头
地点 户场数 年出栏
万头 年出栏100-499头 年出栏500-2999头 年出栏3000-9999头 年出栏1万-5万头 年出栏5万头以上 户场数 年出栏
万头 户场数 年出栏 户场数 万头 年出栏 万头 户场数 年出栏
万头 户场数 年出栏
万头
重庆
北京
湖北
四川
广东 4130 7044 33330 9469 35072 26.57 49.81 217.52 72.19 247.12
4586.22 690 3359 7959 1765 12559 156325 11.19 57.00 108.22 47.93 349.45 3213.37 37 577 443 139 1636 16069 3.22 80.72 39.39 22.93 211.50 1733.37 2 203 59 10 302 2468 0.65 85.82 31.59 5.44 169.89 1187.2993 25111 61493.27 36.34152.88 853.9713 115.0122.12 73.73 全国 697930
2.2 产业龙头开始崛起,但影响不够。
调查统计,全市共建立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以年出栏500~50000头计),带动农户62000多户,2000年总产值约3亿多元。但从全市来看,养猪业产业化龙头总量不够。就现有龙头来看,也还存在竞争力不强、效益不好、影响力不大、牵引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尤其缺乏产品精深加工的规模企业。
2.3 产业体系框架已有雏形,但组织程度较差。
有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西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有国家级重点种猪场——重庆市种畜场和重庆市种猪场,有市品改站、市畜牧兽医站等市级业务管理部门,乡镇场有畜牧兽医站,大多数区、市、县还专设了畜牧局管理机构。围绕养猪业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监察管理等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已有雏形。全市确立了21个县(市、区)作为生猪发展主产县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各地均有生猪交易专业市场或农业综合市场,一批生猪贩运大户、经济人或信息中介组织也迅速涌现。但是,尽管产业组织建有框架,组织程度却是很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产、加、销、科研、服务、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机结合。已有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单一,联结松散,利益机制不当。从而导致了养猪业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信息不灵不畅,普遍仍旧存在养猪农户自打天下,逢贱则衰、逢贵就赶,无序竞争,形不成合力,增不了效益。
3.影响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普遍认识不够,缺乏规划,缺少措施
对养猪业作为产业化发展战略缺乏足够的认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养猪产业化区域布局政策和跨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封锁严重,生产要素难以在更大范围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二是缺乏促进养猪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的行业、部门配合政策,受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管农业的不管加工和流通、管工业和商业的不管农业生产),农、工、贸、科脱节,难以协调,同时受利益分配分割,导致各部门、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争利;三是缺乏推动养猪业产业化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中主要是缺乏金融、财政、税收配套政策,导致养猪业产业化积极性不高。
3.2 加工业不发达是制约我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造成原因:一是思想忽视,认识偏差。长期以来,养猪业生产定位为以生产鲜活商品为主的经济部门,规划畜牧业发展时,往往只考虑产前、产中,很少考虑产后。二是缺乏科学研究支撑,工艺及硬件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食品工业和包装工业均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至少比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落后20年。这些导致了我国畜产品加工产品出口呈萎缩趋势,而国外畜产品加工产品不断挤占我国国内市场。三是加工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均设食品站,县、市建有肉联厂,但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也主要是屠宰活畜或生产白条肉、冻肉。进入市场经济后,这些本身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工艺简单、产品低级的站厂,由于自身体制不活,机制不顺,难以适应新形势,已经扼杀其生命力,在较短的时期内,或苟延残喘,或搁浅闲置,或转为他用,大部分已经倒闭破产。新兴的股份制或个体私营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甚小,转化消化力弱。四是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市场拓展不够。我市猪肉及副产物的加工产品种类稀少,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真正上档次、上规模、有品牌的几乎没有。有的产品几
十年不变已经跟不上潮流,有的产品纯粹落后应当淘汰,例如猪鬃、皮革加工产品不同程度存在层次低、质量差现象;有的则并未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且不与市场对路;有的散落民间,虽有名气难成大器,例如城口农村的老腊肉味道鲜美,但却没有按照商品理念进行生产、包装和销售;有的缺乏科学的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没有采取国际标准而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信息短缺,市场开拓不力,闭门造车,守株待兔。
3.3 专业化、市场化不够是影响我市养猪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
产业化是农业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化的重要步骤,现代化经营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专业化、市场化。调查表明,我市养猪的基本组织是散养农户。课题组在荣昌县开展的万人养猪科技问卷表明,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体弱病残者,其文化水平大多为小学或文盲,他们大多连产业化的名词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导致了农户并没有把养猪作为一种专业来思考、学习和生产,专业技能得不到培训和提高,从而使我市养猪专业大户较少和规模化程度不够。产业化的前提是市场化,市场化不够不能诱致养猪业产业化蓬勃发展。
4.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养猪业产业化是我市养猪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
养猪业产业化是通过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措施,建立起从良种繁育和饲料供应、动物保健、加工、贮运、销售、生态环境控制以及综合服务等相关环节,简单地说就是产、供、销、研一条龙。养猪业产业化是新世纪前10年我市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一是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重庆地区普遍散养与国内、国际大市场接轨,形成主导产业,变无序竞争为组建航母,壮大市场竞争实力;二是解决低层次传统经营模式与现代养猪业发展要求的矛盾,有利于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从而较快地提升我市养猪业水平;三是解决生猪规模发展与效益低下的矛盾,有利于以养猪生产为主从而带动饲料工业、肉品及副产物加工业等相关行业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4.2 养猪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可行
我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强。一是基础厚实,富有特色优势。重庆养猪已是传统,农户将农业生产与养猪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生猪生产快速发展,连续20年丰收,产值以年均6%左右的速度增长,超过“一亩一畜”、“一人一畜”水平。1995年当时尚是计划单列的重庆市12个县有10个列入全国产猪肉百强大县,其中巴南、合川、江津3市(区)还跃居全国产肉百强大县的前1、2、3名。1998年全市肥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3位。二是品种资源及品牌优势。在长期的养猪实践中,经过自然选育,形成了近300年历史的荣昌猪,荣昌猪品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三大地方猪种之一,是世界八大名猪之一。荣昌猪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品牌。三是西部大开发及加入WTO的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给予了重庆很多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对于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无疑是一个大的契机;加入WTO对我国养猪业有冲击,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可以抓住机遇,引进发达国家养猪高新科技、优良的种、资金,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我市养猪业产业化进程。
5.重庆市养猪产业化发展思路
5.1 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国内外市场,调整结构,培植特色产品,形成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养猪大户,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完成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
5.2 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原则。(略)
二是发挥优势与合理布局原则。(略)
三是典型带动与整体推动原则。(略)
5.3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实现我市生猪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使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①2010年达到养猪业总产值80亿元(按90不变价),生猪产品出口创汇20000万美元;②基地建设目标,2010年建成商品瘦肉型基地县(区、市)10个,基地县(区、市)肉猪出栏量占全市出栏总量的比重达到70%以上;③龙头企业发展目标,2010年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0.5亿元以上),市级龙头企业6个(产值1亿元以上,利税0.1亿元以上),县(区、市)龙头企业100个(产值0.2亿元以上,利税0.01亿元以上);④专业养猪大户目标,到2010年年出栏50—200头肥猪的专业养猪大户达到2万户;⑤加工增值目标,2010年养猪业产值与生猪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4;⑥商品率目标,生猪的商品率由目前的70%到2010年提高到90%以上;⑦科技进步目标,生猪生产发展的科技贡献率由现在的48%到2010年达到70 %以上,生猪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达到85 %以上。
5.4 建设布局
5.4.1 区域规划布局。
将全市养猪业分为主城区郊区中等城市区、丘陵平坝区、三峡库区中低山区三大片区,分片发展。主城区郊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南坪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永川市、合川市、江津市等13个区(市)。利用其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好、开放程度高等有利条件,加快养猪业产业化进程,创办高新龙头企业,建设市场,走集约化、工厂化道路,率先实现养猪业产业化现代化。
丘陵平坝区包括荣昌、潼南、铜梁、大足、双桥、璧山、梁平、垫江等8个县(区)。利用其产粮集中、养猪业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养猪大户,规模化发展。
三峡库区中低山区包括巫山、巫峡、奉节、云阳、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武隆、长寿、綦江、万盛、南川、黔江、酉阳、秀山、彭水、城口等18个县(区)。利用其生态环境及国家扶贫开发支持等有利条件,发展特色养猪业,建立“绿色猪肉生产基地”。
5.4.2 生猪商品生产基地布局
以丘陵平坝区为主建设10个基地县(区、市):荣昌、潼南、垫江、铜梁、永川、合川、江津、万州、长寿、巴南、丰都。
5.4.3 龙头企业布局
以主城区郊区中等城市区为主,大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扶持重庆大正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川)、重庆三峡牧业集团(万州)、重庆华牧集团(九龙坡区)等企业向“巨头”发展;在主城区、永川、涪陵、江津等地积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重点发展肉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开发企业。
5.4.4 市场建设布局
在主城区建设重庆市猪肉批发市场,建设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饲料兽药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市场,建设万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永川渝西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6.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6.1 政策策略
政策是养猪业产业化的有力杠杆。首先是产业政策,要确立养猪业在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坚持生猪放开经营政策,从副食品发展基金、扶贫资金、移民安置资金等中拿出部分,建立市级生猪风险基金,对生猪产业化项目列出专项资金重点给予支持,要从养猪业所得的财政收入中拿出合理比例资金进行高新技术
和良种工程的推广和普及。其次是配套政策,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申报、工商登记、土地征用、融资、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倾斜和帮助,在龙头企业创办初期,应对有关税费实行减免,放水养鱼。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养猪业龙头企业,吸引市外、国外企业和个人来渝从事养猪业产业化经营活动。协调好产、供、销、加、研等各部门各方面的管理,理顺体制,消除障碍,打通症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功能,为养猪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整顿经营秩序,以法治牧,以法建牧。当前我市一些地方猪霸猖獗,打击了专业养猪大户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必须予以整治。
6.2 市场策略
市场是养猪业产业化的先导。养猪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必须面对市场、适应市场。近年来我市市内猪肉市场虽然已相对饱和,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饱和也仅是相对而言,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猪肉消费不够存在需求,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对猪肉消费也会增加;从外销市场来看,只要不断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我市猪肉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仍有可能;尤其是加入WTO后,地方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了更大机遇。因此,一是要研究市场,调整产品竞争策略,尤其是开发风味食品、精深加工产品等占领市场,同时合理地布局,避免结构单
一、产品趋同;二是建立市场体系,在相对集中、口岸较好的地方建设集散交易市场,在产业化基地集中地方建立产地批发市场;三是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各种销售实体、购销组织、贩运大户以及经纪人,从而加快产品流通;四是加强信息服务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生猪生产的预警研究,对猪肉供需状况提前进行监测和预先发出警报,还可创建和扶植以生猪交易市场预测为目标的企业化信息公司,建立有效、有用、真实的信息网络,从信息采集、传输采取商品化,为养猪业产业化服务。
6.3 科技策略
高新技术是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养猪业作为产业化发展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高新科技支持,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在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重点抓好优质、高效品种的选育、推广,疫病防治、饲料安全、规模化养猪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猪肉及其副产物的精深加工。技术的来源方面,发挥市内大学、科研院所的优势,支持其结合本地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组装养猪实用技术,同时可根据本市实际需要,引进适宜的市外、国外养猪高新科技成果。在科技推广方面,发挥市级种猪场、种畜场以及各地良种场作用,进行试验示范,尤其提倡以项目形式组建科技示范园区(场、户),带动养猪农户提高科技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利用市内专业院校培养养猪业专业人才、高级人才,利用乡镇农校、成人学校进行农民养猪技术培训,提高养猪农民科技素质。
6.4 龙头策略
规模化龙头企业是养猪产业化的中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增加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应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养猪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在发展方向上,突出大(规模大)、高(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市场导向向外)、强(带动力强、辐射力强)。在经济主体上,不拘一格,不拘形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并举,不求所有但有所在。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加工企业+农户”、“流通企业+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模式。在经营机制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处理生产、加工、经营等几者关系,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以及联产、联营、合股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使龙头企业与养猪农户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投资渠道上,政府不宜作为直接投资者,可采取项目资助、科技风险投资方面予以支持,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通过银行信贷作为资金来源主要渠道。
本文系重庆市科委1999年下达的软科学项目《重庆市养猪业发展战略研究》(渝科委计[1999]30号)的研究成果之一。参加研究的还有田丰伦、钟正策、郑晓波、刘伟、郭萍等同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第三篇:中铁发展形势
推进两大转变 实现二次创业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中铁“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我们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认真谋划“十二五”改革发展重要举措的关键时期。9月13日至14日,中国中铁党委在京召开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进,总裁白中仁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回顾了近年来企业的各项工作,分析了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了“十二五”期间企业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发展举措。广大干部员工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十二五”改革发展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一、“十一五”期间企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多年来,中国中铁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铁的改革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六个方面的辉煌成就,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1.进一步确立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地位。“十一五”以来,中国中铁经营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以中国建筑业企业第一的位置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排名第441位,结束了长期以来世界企业500强中没有中国建筑企业的历史。此后,公司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排名不断提升,2007年第342位,2008年第341位,2009年第242位,2010年第137位。2009年,企业新签合同额6018亿元,营业收入346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6.45亿元,企业总资产3118亿元,净资产664亿元。公司被国资委授予“2007—2009年任期业绩考核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特别奖”。目前,中国中铁营业规模在中央企业排名第6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9位,是全球第二大工程承包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迅速提升。
2.进一步发挥了国家基本建设的领军企业作用。“十一五”以来,中国中铁积极投身国家基本建设,充分发挥了中国建筑龙头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截至2009年底,中国中铁已先后修建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铁路、90%以上的电气化铁路、十分之一的高速公路、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和总长5675 公里的9000 多座大桥、共计4707 公里的长大隧道。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建成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武汉长江隧道、青岛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北京南站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点工程,为国家基本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进一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新的公司管理模式。2006年11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总公司开展了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引入外部董事机制,标志着中国中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年9月,创立股份公司,并于当年12月分别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近年来,通过规范董事会建设和上市公司治理,全公司逐步建立了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构架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接轨的绩效考核、组织管理、科技创新、激励约束和内控管理机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资本结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4.进一步构建了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坚持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产业战略,全面建设建筑业纵向“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积极拓展横向基建主营业务突出、相关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产业布局更合理。目前,中国中铁拥有中铁一局到十局等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中铁大桥局、中铁隧道、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工等专业化建筑企业,中铁二院、设计咨询、中铁西南、西北院等勘察设计咨询和科研企业,中海外、中铁国际等国际业务公司,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中铁隧道装备等大型工业制造企业,中铁置业、中铁资源、中铁信托等房地产、矿业和金融公司,中铁南方、中铁西南等投资建设管理公司,中铁港航、中国航空港等新组建企业,经营范围已经覆盖到土木建筑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的建筑业“一站式”服务能力。
5.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全面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切实增加科技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是国家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及隧道、高速铁路道岔、钢结构研发生产、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并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4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 家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中心、2 个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7 个省部认定的技术中心,拥有有效专利800项,国家级工法103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8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30项,鲁班奖82项,国家优质工程92项,詹天佑大奖53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80项,是中国建筑行业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最多、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最多的企业之一。
6.进一步打造了“中国中铁”知名品牌。“十一五”期间,全公司围绕“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全面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着力打造“中国中铁”知名品牌,参与拍摄了电影《青藏线》、电视剧《雪域天路》、《铁血》,编写了《历史性的跨越》,全面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在汶川地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企业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建筑市场、资本市场和广大公众中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7.进一步营造了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公司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以工程项目为重点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大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和待遇,全公司职工人均工资年增幅达到19.9%,在岗职工年收入突破了5万元。全公司广泛开展 “三工建设”,全面推行“三不让”承诺,对农民工实行“五同”管理,极大增强了广大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先后涌现出以“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农民工楷模”巨晓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98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火车头奖杯等称号,300多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和火车头奖章等称号。经过全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中国中铁企业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政治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环境和战略目标
令每一个中国中铁人深感自豪的“十一五”即将过去,更加令人期待的“十二五”即将来临,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准确把握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1.全面把握企业面临的难得机遇。当前和“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并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营造出的良好发展环境;国家高速铁路市场投资高位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方兴未艾,高速公路建设、内河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建筑市场整体向好都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推进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六大行业和领域中的一些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就为我们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清醒判断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建筑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这一轮基本建设投资高潮过后,铁路投资规模极有可能会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控房地产市场、逐步收紧信贷规模、以及能源、材料、融资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规模较大,但企业数量多、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管理还比较粗放,企业急需的重要资源短缺,利润水平、人均产值还不高。特别是,企业目前最突出的风险,是安全生产形势不稳、反腐倡廉建设压力增大和农民工队伍管理难度骤增,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地加以解决和防范。
3.认真领会“十二五”企业战略目标。中国中铁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已经为全公司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这就是:通过五年左右时间,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努力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主业突出、多元并举,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现代国有企业集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其中,“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是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是中国中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愿景;“主业突出、多元并举”是“十二五”期间企业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现代国有企业集团”是企业的发展定位,“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全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4.正确认识“两大转变”的新内涵。推进企业实现“两大转变”是近年来公司一直坚持的战略思想,对中国中铁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推进两大转变”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在继续做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效益、内在品质和核心能力。根据目前企业的发展定位,“推进两大转变”的新的表述为“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转变,从中国的大企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转变”。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两大转变”的新内涵和新要求,自觉用“两大转变”的战略思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两大转变”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化和尽快实现贡献力量,逐步实现企业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深刻转型。
5.深刻理解“二次创业”的基本要求。中国中铁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发展渊源、六十年发展历史、二十年集团经历、十年成功跨越的企业,每一代中国中铁人都为祖国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在开始到“十二五”末,公司将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和做优三方面的目标要求。其中,做大的目标是推动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规模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营业规模位居中国建筑行业第一、力争世界建筑企业第一、进入并稳居世界企业百强。做强的目标是不断确立和提升中国中铁持久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在国民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相当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做优的目标是把中国中铁基本建设成为结构优良、治理完善,布局合理、全球运营,科技领先、优势明显,管理精细、效益突出,团结奋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型、国际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的企业集团,续写中国中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三、“十二五”期间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中铁“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途径、以推进结构调整为手段、以加大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发挥政治优势为保证,立足发展促转变、依靠转变谋发展,做强主业增实力、多元发展提效益,强化管理打基础、调整优化上水平,推动中国中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坚持党管干部和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扩大民主推荐和民主监督的范围,继续推进企业领导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加强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加强在重点工程、艰苦环境、困难企业、关键岗位的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和领导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严格执行任期制,加强干部交流,完善退出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深入开展述廉议廉,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业,使各级领导人员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打造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领导团队。
2.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按照公司法和管理科学的要求,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激发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调整和机制转换,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科学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母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母子公司职能架构,规范公司治理行为,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将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着力破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障碍,加强集团总部控制力,强化集中管理,推进科学授权,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约束体系,创新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明确所属单位差异化经营定位,发挥集约化管理职能,充分激发企业内生成长动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立足发展促转变、依靠转变谋发展,不断推进资源的调整优化,全面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在发展理念上,兼顾当前与长远,均衡规模与质量,协调速度与效益,统筹国内与国外,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减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本质安全型企业,推进企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发展方向上,顺应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中央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按照“做强主业增实力、多元发展提效益”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兴板块、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推进企业从以施工为主的建筑企业向综合型建筑企业的转变。在发展模式上,大力推动集约化经营,强化公司战略管控,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谋求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的新优势,推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使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4.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推进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队伍结构四大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优势更加突出、人才优势更加明显。进一步调整公司架构,在经济发达地区新设或组建区域性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站稳重要市场。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明确职能定位,理顺管控体系,推进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管理有力、运行有序,主业清晰、战略明确、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新型组织结构。进一步巩固企业专业优势、整合产业链条、拓宽经营领域,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积极构建主业突出、多元并举,横向协同、纵向集聚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成具有中国中铁特色的“建筑业纵向一体化、有限相关多元化”,纵横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矩阵。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规划,以“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充足、梯次衔接的新型队伍结构。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继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股份公司技术中心、二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专业研发中心和区域研发中心三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集成企业内外科研资源,提高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健全完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强化引进吸收,提升集成能力,加快成果转化,真正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主体。依托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加快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攻关,加强工法和专利成果建设,加强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最新行业技术标准和规则研究制定,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发展趋势,确立科技新优势,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研发和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6.大力提升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采取“综合施治”的办法,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增长方式要效益,向技术创新要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回报。积极适应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全成本核算和全员业绩考核,把奖惩任免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工作绩效密切挂钩。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推行资金财务集成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合理控制存货规模,继续加强“双清”工作,提高项目经营效果。进一步加强科学财税谋划,改善资本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本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盈利模式,促进“全产业链创效、全价值链增值”,挖掘传统业务的盈利潜力,提升新兴业务的利润空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持久盈利能力。
7.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职责明确、有机融合、协调运转的新型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经营的服务保证作用。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中国中铁核心价值体系,打造中国中铁品牌体系,充分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培育和增强企业软实力。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理念,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三工建设”、“五同管理”和“三不让承诺”,全面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又一宏伟的战略发展目标,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员工,要秉承“报效祖国、振兴企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履行好每一项职责,抓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紧紧抓住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处于高潮期,充分发挥在铁路市场的业绩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人脉优势,积极承揽铁路项目,为今后几年的发展储备任务、奠定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在公路、市政、城轨、房建工程等领域的营销广度、深度和力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勘察设计板块要在巩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向工程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拓展,积极进入民航、冶金、水运、海洋工程、市政环保、电子通信等领域,大力开展总承包业务。工业制造板块要加快技术升级换代和扩能改造,进一步提升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轨行设备、建筑机械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新工业基地建设,打造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租赁销售服务整体产业链。
2.做大做强新兴板块。要做大做强房地产板块,大力实施房地产资源区域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完善以中国中铁置业为龙头的房地产业务组织体系、资金体系、建设体系、营销体系和品牌体系,将房地产发展纳入中国中铁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框架,建立灵活高效的项目决策机制,积极介入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好存量土地、自有土地开发和在手项目建设,全面抓好风险防控。要做大做强矿产资源板块,加快现有项目的开发建设,通过尽快投产和加快资金周转,实现资金回笼和滚动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品种布局,培育资源勘探、采、选综合技术实力。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做优做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铁路运营维管、环境工程、金融信托等其他新兴业务。
3.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做法,确立全球运营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梳理海外市场资源分布,强化优势区域,突出核心业务,拓展潜力区域,开拓新兴业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属地化经营管理。要充分运用国际化资源和国际商务手段,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合作,择机并购重组互补性强的海外企业,有效规避和防范海外风险,推进中国中铁品牌建设和跨文化融合。要进一步发挥中海外、中铁国际的“主力军”作用,构建高起点、高层次、大规模的“大海外”格局,联合带动股份公司所属设计咨询、工程施工、产品制造企业共同“走出去”。要以国际工程承包、境外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为龙头,带动国际贸易、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等多元业务发展,推动海外经营实现更大突破。
4.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要加强战略管理,各层级、各板块、各区域、各单位都要在股份公司战略要求的框架下,全面清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战略、落实发展举措。要加强风险防范,全面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理顺管理关系,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审计工作和全面风险管理,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要加强投融资管理,严格规范投融资行为,有促有控、有保有压,控制投资节奏,改善投资结构,严格禁止违规开展金融衍生品及不规范理财业务。要加强成本控制,大力推行资金、物资、设备和分包的“四个集中”管理,构建全方位精细管理体系,深入开展成本核算,规范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压缩非生产经营成本,压缩外欠账款期限和规模,加大清理清收工作力度。要加强项目管理,坚持以项目为重点,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区域、包项目、抓现场、抓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推进“架子队”管理,强化“三工建设”,确保工期、安全、质量、技术、效益和节能减排综合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5.加快推进改制重组。要抓住国资委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改革重组的机遇,争取重组拥有一定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参与地方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途径,适时选择性兼并一些有市场、有技术、有品牌、有前景的非国有企业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企业。要大力推进中铁港航、中国航空港总公司改制重组,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企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补充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支持和帮助重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要继续整合房地产、矿产资源、勘察设计、铁路电气化、环境工程、物资物贸等板块业务,培育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化核心公司,积极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组建新的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要切实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对困难三级子分公司要强化整改措施,限期扭亏解困。要加强对非上市单位和资产的管理,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扶持前景看好的单位加快发展,通过改制重组、回归主业、移交划转、关闭合并等方式,推进非上市困难企业的改革,通过资产经营、产权转让,有效盘活非经营性资产。
6.切实抓好安全质量。要坚持“科学管安全、铁腕治安全、基础保安全、群众促安全”,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要大力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抓源头、抓措施,抓过程、抓细节,抓监督、抓奖罚,切实把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关、原材料的进场关、施工过程的监控关和工程自查的检验关,抓好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抓好桥梁预制、隧道衬砌、铁路道岔、无砟轨道、路基和附属工程质量等关键点,抓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以“零误差”保证“零缺陷”。勘察设计单位要充分发挥设计先行的作用,在线路方案、地质勘察、安全措施、投资估算及概预算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减少差错漏缺。施工等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书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强化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7.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适度压缩人员总体规模,大幅提升人才队伍比重,培养造就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项目经理、党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职工队伍。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主动吸纳人才的引进储备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规范晋升的职业发展机制、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开发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升人才地位,防止人才流失,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企业环境,使广大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8.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工作。要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正确处理好国有控股股东、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东的关系,重视股价和市值管理,建立稳定优质的投资者基础,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融资平台。要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认真研究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各种方案,有效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和规模。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推行集中授信,提升信用等级,增加信用额度,充分利用国家在信贷、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关优惠措施,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财务成本,优化汇率、利率和税率管理,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规范金融衍生品及理财业务管理,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要积极稳健的发展信托和基金业务,积极推动产融结合,进一步围绕主业发挥融资功能,充分利用金融信托平台,为主业提供低成本的投融资,创新资本连接经营业务的新模式。
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密围绕企业中心任务,认真谋划好、部署好、推进好“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组织部、国资委党委提出的“四好”领导班子和“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认真落实公司党委“五重”“五有”的要求,抓实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重点环节,不断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完善各级党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切实开展好“百千万创先争优示范工程”活动,努力争创中国中铁党委提出的一百个“基层示范党委”、一千个“示范党支部”、一万个“党员示范岗”,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做贡献的良好局面,全面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活动目标。
10.大干四季度,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在全公司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前三季度,企业经营指标再创新高,重点工程捷报频转,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公司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当前,正值施工生产旺季,工程建设和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处于夺取施工生产攻坚战重要胜利的关键时期。全公司广大员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将思想统一到股份公司的战略部署上来,全面投身于大干四季度的生产高潮之中,爱岗敬业、尽职履责,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切实做好本职各项工作。要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发扬不怕困难、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促生产、保安全、争效益、出精品、比贡献,确保超额完成各项计划指标。要格外重视安全生产,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严防死守、综合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第四季度的大干高潮中建功立业,在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中奉献精品,在全面实现“十一五”各项目标和推进中国中铁“十二五”“二次创业”中书写辉煌,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中铁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饲料行业发展形势
中国饲料行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1、产业一条龙经营将逐步成为饲料加工行业拓展市场的主流模式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大集团将肉鸡育种孵化与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及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模式搬到中国来以后,农牧业产业经营一条龙模式在中国就开始被不断复制。在家禽、生猪及奶牛、水产养殖业先后诞生了山东六和集团、湖南唐人神集团等一大批农牧业经营一体化的代表性企业。到今天为止,一条龙经营模式已经成为部分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饲料加工企业成功拓展赢利面的主要选择。
与此同时,一种松散型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也在中国的农牧业领域诞生,即所谓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市场”模式,这也是订单式生产合作的一种新模式。由企业提供畜禽种苗、配套的饲料以及管理与技术支持,多家养殖户联合出资成立养殖小区,企业对成品生猪、家禽及水产品进行回收加工的松散型一条龙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作为以饲料生产为主业的企业来说,既可以保证饲料销路的稳定,又同时实现了经营领域向畜禽水产品育种育苗及深加工的延伸,可谓一举多得。
未来,资金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将更多地选择依靠自身实力从事“育种育苗-饲料-养殖-畜禽水产品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而绝大多数中型及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受资金限制,将更多地采取联合育种育苗企业、养殖企业或养殖户、畜禽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共同组成松散型的非产权形式的一条龙经营合作社的模式来完成。
2、将采取继续自建或收购兼并的方式来完成行业整合2001年开始,中国的养殖市场和饲料加工市场出现阶段性相对饱和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畜禽产品价格调整的周期越来越短,之前一个良性发展周期跨越4-5年的现象逐步消失,时间缩短到1-2年甚至更短。市场不断动荡,饲料加工及养殖业的单位经营利润越来越薄,逼迫部分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开始主动退出市场,或被大型企业兼并重组。整个行业面临整合重组的事实逐步呈现出来。
2005年,以山东六和集团被四川南方新希望集团控股兼并为标志,中国饲料产业整合的帷幕正式拉开了。此后,南方新希望集团对陕西石羊集团、山西大象集团等地方大型饲料企业相继“开炮”。典型的代表性事件还包括四川通威集团等对广东湛江粤华水产饲料公司的收购、新疆天康集团对河南宏展饲料集团的收购。这些预示着中国饲料加工业的整合已经真正开始。
与此同时,部分饲料集团公司则通过加速扩建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阵营,如上海东方希望集团、湖南唐人神集团等,他们主要以不断建立新厂的方式,对全国主要养殖地区的饲料加工市场实行密集开发。这些大型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丰富、饲料加工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网络开发能力强,占领市场的推进速度非常快,一旦建厂,当地周边的一些小企业很快就不得不关门歇业。
根据统计,到2005年末,中国实际在产的饲料加工企业共15,000家左右,2007-2008年,2,700多家饲料加工企业从我们的实际在产企业统计表中消失;2009年,被抹去的饲料加工企业又增加了1,700多家,全国实际在产的饲料企业减少到11,000家左右,这个数字还包括了新建的饲料企业和虽然仍然登记在册但事实上已经停产的企业。事实非常鲜明地说明,中国饲料加工业的整合,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预计2015年全国实际在产的饲料加工企业在8,000家左右,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变成6,000家左右。
3、养殖模式变化成为调整饲料品种结构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饲料加工业起步发展之初,根据当时养殖模式及原料供应结构特点,中国的饲料生产企业一开始就开发出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三大细分品种,以满足不同规模养殖户的需求。不过,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大宗原料价格高企以及散养户大批退出市场,预混料和浓缩料最终将从市场上消失,全价料将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品种。
较长时间以来,畜禽散养均是中国最主要的养殖模式,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和家禽、水产养殖场则很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比重低于20%、蛋鸡蛋鸭规模养殖场比重不到40%、肉鸡肉鸭规模养殖场的比重不到30%,而投放饲料进行水产养殖的比重连10%都不到。散养户的大量存在,以及农村丰富的能量饲料原料的存在,决定了浓缩料比重高达30%左右,以满足大量散养户自配料的需求。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首先在蛋鸡养殖领域快速推进。九十年代末,规模场比重已经达到67%左右,2005年中国的蛋禽规模化养殖的比重已经接近84%。但2005年全国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比重仅占37%,肉禽规模化比重为49%,仍然偏低。因此,截至2005年,中国浓缩料的比重仍占总产量比重的23.42%。
真正的变革是从2007年开始的。在经历了2006年养殖市场大亏损之后,大量生猪及家禽养殖户都出现了经营亏损,散养户纷纷退出市场。2007年饲料原料价格暴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绝大多数散养户已经无力重新进入养殖市场。因此,从2007年开始,中国浓缩料市场开始明显萎缩。2008-2010年,中国养殖市场的经营效益又连续下滑,亏损的风险越来越大,浓缩料自配市场,既失去了需求主体,又丧失了成本优势。因此,2009年末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比重已经上升至79%,肉禽规模养殖场比重上升至64%,蛋禽规模养殖场比重达到83%。中国浓缩饲料比重则下降至20.25%。
未来数年,随着中国养殖规模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宗原料行情高位运行以及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饲料品种结构调整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浓缩料将最终从中国的饲料品种中消失,而预混料存在的时间则相对要长,但也逃避不了这样的命运。
4、饲料生产企业将逐步演化成养殖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
纵观中国饲料加工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饲料加工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和成熟的过程,也是饲料加工行业利润逐年下降的过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饲料加工业处于“暴利”阶段,平均加工利润大都在16%以上;九十年代,平均利润下降到8%-12%左右;从2001年开始,饲料市场开始剧烈震荡,加工利润进一步降低,到2005年行业平均利润下降到4%-6%;2006年全国养殖市场大亏损,饲料需求量下降,2007年饲料原料价格又出现暴涨,全国饲料加工企业的平均利润进一步下降到3%以下,大多数饲料加工企业不得不依靠饲料产销量的增长来拉动利润的增长。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饲料企业选择以产业链模式发展,还是与畜禽水产育种企业、养殖企业以及畜禽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松散型的非产权式联合经营,饲料加工环节的利润都将维持在1-3%甚至更低的水平。加上订单式生产联合模式的出现,饲料加工企业将逐步成为养殖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再没有机会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主角,这是农牧业产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主要饲料原料供应短缺的事实无法回避
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灌溉用水紧缺以及自然灾害的增多,中国主要的饲料用原料供应能力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原料短缺已经成为困扰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到2010年止,中国的饲用豆粕接近80%由进口大豆来提供,进口鱼粉早在2000年就占到总需求的80%以上;饲用菜粕和棉粕的理论需求量在1500万吨左右,但自产数量却不足1000万吨,500万吨左右的缺口不得不用豆粕来替代;饲用玉米的需求量逐步逼近9500万吨,加上不断增长的玉米深加工需求,中国的玉米供应已经逼近红色警戒点,而国产玉米的实际产量到1.5亿吨已经是极限,面临着全面进口和正式推广转基因种植的艰难抉择,未来两三年,中国大量进口玉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余诸如小麦、麸皮、次粉、DDGS等非常规原料的供应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本文出自南京晶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稳步发展,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增长,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大国的飞跃。原料是饲料生产的源头和基础,也是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国际市场饲料原料价格一体化趋势明显,国外资本利用资金、区位和信息优势,拥有玉米、豆粕、鱼粉等大宗饲料原料的定价权,使得我国饲料原料长期受制于人,导致了近几年国内饲料原料价格大起大落,增大了我国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
国内饲料行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稳步发展,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增长,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大国的飞跃。饲料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粮食高效转化增值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畜牧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战略保证。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饲料的质量安全是保障养殖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畜产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饲料质量安全的概念已有所延伸,不再单指违禁药物的添加、瘦肉精的使用等,而是已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安全体系中。首先,需保证入口畜产品的安全,反映在饲料应用上就是使用后不产生残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次,保证社会环境的安全,主要指不会污染环境;再次,对禽畜动物本身要安全,即保证营养全面。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饲料企业也付出了极大努力,使我国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状况不断改善。1987年,第一次全国抽查饲料产品质量样品合格率仅为20%,2006年达93.8%。自2001年开始,农业部组织开展的饲料质量监督例行检测和饲料中违禁药品监测结果显示,饲料和禽畜产品中违禁药物检出率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3.83%下降到2007年的0.67%。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我国许多饲料厂商的生产仍停留在以生产混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为主的阶段,浓缩饲料、精料补料和饲料添加剂及预混合饲料所占比例有待提升,饲料的利用率及禽畜的营养效果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导致饲料产品结构中,耗粮较多的猪料比例占到40%,禽料43%左右,牛羊料约20%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猪料31%、牛料26%、禽料17%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大量企业投资于饲料业导致我国饲料产能迅速增加,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设备闲置的现象。以2008年为例,我国饲料企业总产能约
3.64亿吨,但实际产量仅1.31亿吨,产能利用率36%,产能严重过剩。
第五篇: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养猪业的建议
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养猪业的建议
一、生猪产业存在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农垦地区生猪产业发展虽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肉类加工滞后。生猪养殖相对发达,但现代化的屠宰加工企业不多,年肉类加工量还不到肉类总产量的10%。大部分企业还是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产品质量水平、包装水平不高,更没有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十分脆弱。
2.养殖方式落后。目前,我区生猪养殖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仍占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既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极大地影响了养殖效益的充分发挥。
3.生猪品种不优。2011年我区出栏生猪238.6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06.8万头,只占44.7%,而外三元杂交比例还不到30%。目前我区种猪年供种能力约为万头,只能满足区年需种猪的18%。
4.安全水平不高。生猪生产过程中非法使用违禁药品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区生猪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还面临着多种疫病对生产的威胁。
5.销售方式落后。冷鲜肉和肉制品外销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我区生猪外销以活猪为主,既增加了运销成本,又容易引发疫病。由于油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2009
年运往外地每车生猪的运输费用为3000多元,而目前运往该地的成本达到6000元,导致生猪外运减少,猪价下跌。6.产业化水平低。龙头加工企业对基地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连接不够紧密。企业与基地之间没有形成约束机制,没有可操作性合同。
7.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受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区生猪生产仍然受到一定的冲击,尽管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我们研究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调控市场的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型、风险型、低效型、振荡型的产业中彻底解脱出来。
8.资金制约瓶颈还没有彻底打开。由于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用于生猪基地建设的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在目前市场风险增大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对基地养殖户的资金投入几乎没有。由于金融部门受信贷规模控制,用于发展生猪生产资金少,而且缺少中长期贷款。现在看,资金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市生猪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9.一些配套的服务还没有跟上。主要是市场研究滞后,技术指导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一些地方对发展龙头企业重视的程度高,抓的力度大,但对猪产业发展的市场研究不够,因而导致我们对市场的变化不能提早预警。技术服务人员减少、经费缺乏,很难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服务作用。
二、推进生猪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应对当前生猪产业严峻的生产形势,充分认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学习生猪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成功作法,做大提升我区生猪产业,关键是推进“三个转变”、强化“五个重点”。三个转变即:推进生猪产业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为主向量质并举,尤其注重质量安全转变;养殖方式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养殖转变;营销方式由销售活大猪为主向集中屠宰,销售加工产品为主转变。五个重点即:良种繁育、质量安全、龙头加工、市场拓展、规模养殖。
1.优化生猪良种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种猪结构,确立生猪品改方向。重点抓好良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种猪场,新建种猪扩繁场、制种场,使年种猪生产能力达到10万头以上,逐步改变目前大量依赖外地调种的局面。建设生猪人工授精站,确保我区生猪良种覆盖达到85%以上。
2.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生猪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生猪产品达到“三无”标准,即无规定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强化生猪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机制,对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口蹄疫、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严格实施计划免疫,强制防疫;加强饲料、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安全监督,建立健全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全面实行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生猪产品认证和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的双认工作。
3.培育壮大加工龙头企业。一是扩大加工规模,大力招商引资,培育生猪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加快其做大做强步伐。二是提高加工档次,大力发展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鲜冷却肉加工、熟食肉加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多层次、高档次加工,在发展肉品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皮、毛、骨头、血等副产品加工。三是着力打造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创品牌、树品牌。依托品牌,运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销售网络,开拓省外市场、国际市场。四是积极开拓生猪市场,生猪产业的发展最终出路和竞争的至高点是发展产品加工,但在目前我市生猪产品加工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推行产销对接,拓展活大猪销售份额,仍然是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加强产销对接,建立规模养殖基地与广东等沿海地区和其它大中城市的生猪产销联建新机制,实行标准化生产,订单式销售,努力把我市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成沿海等大中城市的定点养殖、加工基地。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形式的民间合作组织,组建生猪销售公司,培育生猪运输大户等抢占生猪市场。五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导、培育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和相对集中连片小区建设,培育一批优质、安全生猪生产基地。抓好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操作规程,坚持自繁自养,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市场销售服务,提高规模养殖水平。与能源、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沼气池配套、搞好养殖业生产环保试点示范,实现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养猪业的建议
养猪业在我区的经济结构中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是多数职工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帮助我区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根据多年来对国内生猪市场的观察及我区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建议国家和政府在今后的生猪生产发展中,不但要在生猪供应紧张时扶持,更要在市场价格低迷时,搞好扶持。对于国家和省扶持生猪发展的项目,在加快落实的同时要搞好项目资金的配套,及时拨付。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解决资金问题是加快养猪发展的前提,要搞好农村信和对养猪业的投入,政府拿出一定资金,对养猪贷款进行贴息,以降低信贷利息。同时要注意正确引导农户理智看待现今疯狂的猪市行情,切不可片面追逐眼前利益,不要盲目进行投资;要从思想上让农户知晓任何产业的商业发展都具有其两面性的道理,也就是说高额利润回报的同时也必定会潜藏着一定的行业风险,以此来指导广大养殖户在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时,务必理性地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技术实力、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周全考虑影响发展生猪产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而谨慎介入,就是要时刻做到保持“盛时莫赶,贱时莫丢”那种平常投资心态,从而科学、正确决策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
2.帮助农户树立科学的生态养殖发展观。大力推广应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禁止污染环境,做到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全面推行生猪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该
产业在生态循环的前提下得以持续健康发展。而从产业发展的需要看,这一模式也将是畜牧业界发展的最终模式。
3.区域规划,推广小区专业化养殖技术。鼓励小区内农户适度规模化自繁自养养殖,做到小范围内生猪生产的“自给自足”,尽可能地避免因与外界交流时的检疫疏漏导致外来生猪疫病侵入,以实现养殖小区卫生防疫的区域化控制。.搞好猪病防控工作。要加强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快速扑灭猪病应急体系、化验检验监督体系;要切实做好猪病防疫工作,国家和省要将常规免疫和强制免疫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疫苗款和防疫用工开资。同时要在动物防疫部门的宣传指导下,增强小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大力推广防疫技术,推行农户自主防疫。一改农户过去被动的等、靠防疫习惯为农户自行主动的及时消毒防疫,通过农户自己做好生猪养殖程式化防疫,避免因防疫员频繁穿行于不同栏舍间操作的同时带来的防疫风险,从而实现小区生猪疫病的超前防控,减少疫病损失。
5.搞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设备、设施,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垂直管理,以便政令统一、步调一致地为广大养殖户开展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同时要扶持发展壮大养猪经济合作组织,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信息设备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场所。通过协会渠道帮助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进而科学组织生猪的生产与供销。.建议政府搞好信息发布工作。要定期例行发布诸如天气变化、生猪存栏结构、境内外生猪发展形势和疫情动态,以及市场价格等基本信息,并作出适当分析,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养殖参考资料,指导农户合理组织、安排生猪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