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队伍中辅警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辅警队伍建设、规范辅警管理已成为当前公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部门中,存在着大量辅警。刑侦队伍中的辅警与其他部门的辅警有所不同,他们更贴近刑事执法办案,相对而言工作时间更长、工作强度更大、工作任务更重、工作危险性更高。
一、刑侦队伍中辅警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内容涉及刑侦队伍中的辅警现状等31项内容,通过SPSS22.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分析;访谈对象包括刑侦队伍中的辅警、正式民警和科所队长等。在回收的715份有效问卷中,从事综合服务类内勤工作的有215人,占30.5%;从事外勤工作的有105人,占14.4%;从事刑事技术类岗位的有285人,占39.8%;从事警犬训练工作的有65人,占9.2%;从事汽车驾驶工作的有45人,占6.1%。从学历分布上看,有大学学历的126人,占17.6%;有大专学历的298人,占41.6%;有中专学历的251人,占35.1%;有高中学历的40人,占5.7%;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405人,占56.9%,女性310人,占43.1%。从在目前岗位上的工作年限看,工作时间少于1年的的179人,占25.5%;1年到3年之间的196人,占26.3%;3年到5年之间的99人,占14.4%;5年到10年之间的146人,占20.7%;10年以上的80人,15.1%。
二、凸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多数辅警在工作期间能够认真履职、爱岗敬业、勤勉尽责,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
(一)政治素质不强,易出现违法犯罪问题
经课题组走访调查,刑侦队伍中辅警人员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人员成分较为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部门对业务工作抓得紧,对纪律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规范执法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弱化了对辅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辅警的政治素质、组织纪律观念、责任意识不强,“四风”问题突出。受多种因素影响,刑侦辅警队伍比其他辅警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问题,有的辅警利用接报警为开设赌场的人通风报信,有的在看管嫌疑人时接收其财物,有的甚至盗窃公民个人信息和在逃人员信息等。因违法乱纪而被处分的辅警不在少数,如河南省商丘市自2017年以来共开除辅警46人,清退违规违纪辅警18人;温州市近年来也有先后2批10余名刑侦辅警因通风报信徇私枉法被起诉判刑。
(二)工作动机不纯,队伍的稳定性较难保证
问卷结果表明,刑侦辅警离职率高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福利待遇底、工作任务重和发展空间少。此外,辅警人员的工作动机不纯,也使得辅警工作连续性差、流失率高。如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而加入辅警队伍,他们盲目认为刑警“很威风”,能管人、有人求,能帮人办事,甚至有人为了私利而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职权的事;有些人存在“骑驴找马”的思想,因为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委曲求全,把这一工作当作谋求更稳定职业的跳板,而不是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对待,导致其工作愿望不强、效率不高;还有些人受不良思想影响,为了接触公安工作中的一线技术或秘密而寻找捷径进入辅警队伍,这部分人不仅严重危害了刑侦工作的严肃性,也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业务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有欠缺
绝大多数辅警没有接受过公安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多数辅警的工资来源为单位自筹,自身缺乏职业荣誉感,对所在单位缺乏归属感;个别辅警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非固定编制,工作中畏手畏脚;部分辅警工作上斤斤计较,安于现状,不敢挑重担,不愿担责任;有些人官僚习气严重,公仆意识淡薄。除此之外,基层刑侦队伍普遍采用“战训同步、以战带训”的业务培训模式,岗位教育缺乏针对性,辅警能力素质很难提升。再加上辅警岗位设置较分散,交给辅警人员的日常事务性、临时处理性工作多,难以设计出易于操作的量化指标对其进行统一考核,这就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影响了辅警工作的积极性。
(四)规章制度不完善,职责权限不够明晰
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任何一部关于辅警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或者制度性文件,对辅警的管理使用,全部由使用单位全权处理。在辅警的现实工作中,除了带队民警的“传帮带”教育,也不像公安队伍一样有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保障,一旦辅警人员因公受伤、牺牲,甚至没有可供参考的条款条例来解决其医药费、丧葬费、抚恤金等问题。而且,辅警处于行政助手地位,是在公安民警的指挥监督下,为警察执法提供从属性行政协助。
由于辅警执法权的争议,导致辅警在辅助公安民警执法执勤的过程中经常身处一种“中间地带”。例如在协助执法的过程中,辅警行使着权利来源并不明晰的“准执法权”,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类似于非法盘查、非法拘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
刑侦队伍中的辅警情况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有的地方辅警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有的地方又没有辅警,总体上呈现出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的态势
。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同,我国辅警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有条件招录辅警,而且在硬件设施上也能提供相应保障,辅警对工作也更为积极主动。有些地方的刑侦队伍辅警人数甚至与民警接近,如陕西神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有130人,辅警目前就有110人。而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很难招到合适的辅警,如云南昭通水富县的刑警大队仅有的1名辅警在2013年辞职后,至今没有招录辅警。
三、完善刑侦队伍中辅警工作的几点构想
辅警在刑侦工作中起着独特作用,是刑侦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特殊队伍。在目前警力紧张的条件下,规范管理和使用辅警很有必要。
(一)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增强辅警队伍的向心力
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辅警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和职业认同感。充分利用发生在辅警身边的典型素材和反面案例加强警示教育,不断增强辅警的政治鉴别力、思想敏感性,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违法乱纪发生
;构建人性化的关怀体系,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促进辅警与正式民警之间的合作交流,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讲座;积极在辅警队伍中发展党员,鼓励其参与党组织生活,增强归属感。如在辅警管理改革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义乌,于2018年8月成立了辅警党支部,解决了辅警入党问题,有效助力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以科学管理为依托,增强辅警队伍的执行力
一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以勤务制度和日常管理为重点,构建一套符合辅警特点的制度体,如2018年10月南通全市辅警以统一授衔为契机,设置从三级辅警至一级高级辅警长三等九级的职业层级,构建了涵盖辅警招录、教育培训、职责任务、层级晋升等方面的辅警管理制度体系,使辅警有为也有位。
二是制定系统詳细、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明确辅警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细则及执勤纪律标准,避免辅警当做民警用的不良现象。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可参照公安督察队伍的组织方式设立监督机构来监督队员的工作和遵守纪律情况,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开设投诉信箱等,接受大众监督。(三)以健全录用机制为支撑,增强辅警队伍的战斗力
辅警准入要考虑到各地在辖区实有人口数、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数、公安警力编制上的不同等,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具备完善而又严格的准入制度,而我国由于正规化建设起步较晚,在辅警准入制度的建设上还不是很成熟,表现为招录主体混乱、准入标准过低、招录程序随意等,直接导致辅警队员的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规范辅警准入制度是公安辅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招聘辅警前,要结合招考岗位需求,及时制定完善招聘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开,确保招聘录用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严把招聘录用关,对各岗位辅警应严格统一准入条件和招录程序,确保招录质量。
(四)以完善业务培训为抓手,增强辅警队伍的创造力
辅警人员在进入具体工作岗位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再教育。一是职业道德教育。要统一制定切合辅警职业的道德规范,明确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行,并与公安刑侦队伍保持一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二是职业技能教育,要积极为辅警创造学习培训机会,强化辅警队伍法律法规知识和公安机关各项禁令的学习;三是纪律作风教育,要进一步明确辅警人员的职责范围、执勤标准、工作纪律和要求等,约束日常行为,强化纪律作风养成;四是突出保密教育,规定保密职责,明确保密任务,坚决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同时,要保持辅警培训的常态化,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培训师资队伍,进行辅警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五)以改革考评机制为突破,增强辅警队伍的凝聚力
要实行规范考核,科学制定辅警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奖勤罚懒,积极营造公开竞争、相互激励的氛围,切实提高辅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评方式上,采取领导负责、群众评议、辅警互评、年度与日常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辅警队员在岗位履职、工作绩效、遵章守纪等方面的现实表现确定考评等次。要实行人性关怀,及时听取辅警对工作的意见建议,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要积极开展评优活动,对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进行隆重表彰。
(六)以从优待警为保障,增强辅警队伍的影响力
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府财政下拨的人头经费,通过内部整合和勤务调整,逐步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提高个人实际工资水准。适宜的工作条件和必需的装备用品是从事刑事技术的辅警开展日常工作的物质基础,应当参照公安民警装备配备标准,配齐外勤辅警的应有装备,同时规范装备使用、管理和着装标准,防止管理无序化。要按照“谁招聘、谁管理、谁保障”的原则,为辅警人员配发工作证件和服装。如北京市在2017年为辅警配备了有别于正式民警的辅警服装,由帽徽、肩章、臂章、编号等专有标识组成,统一配发证件、统一着装样式、统一服装标识,不断提升辅警队伍的影响力,让辅警人员共同分享公安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