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商事调解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日益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纠纷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讼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重要方式之一,在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优越性,尤其在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作用和功效显得尤为重要和契合时机。因此在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作用和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前不久,根据市中院的安排,专门对法院民商事调解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案件情况及特点
1、从法院近三年审结的民商事案件看,调解所占比例并不高。2009年—2011年6月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4251件,调解992件,调解率占审结案件的23.34%。
2、纵观分析,调解率每年处于上升趋势。
从上图分析,结案件数呈下降趋势,但调解的案件数略有所上升,特别是调解案件占结案的比率上升较快。
3、从整体上看,我县法院的调解率并不高,通过走访部分法官,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①、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相对被削弱;②、案件数量的增加,使法官没有多少时间过多的去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的不能;③、调解需要当事人的同意,即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④、案件的性质决定了调解的概率,如离婚、债务、相邻纠纷等案件易于调解,调解成功率较高,而案情复杂的案件调解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交通事故、股权纠纷等。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破产案件等,则会因诉讼标的的特殊性而无法进行调解。
二、法院的主要做法
从我院的调查情况看,法院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下,将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环节中,尽量通过诉讼调解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
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后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即以打电话、就地审理等简便灵活的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且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2、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便及时通知原告立即到庭进行调解。
3、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即时调”。
4、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
5、庭审阶段的“庭审调”。
6、发挥双方委托代理律师的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庭外调”。
7、定期宣判送达前,当事人行使请求调解权的“庭后调”。
三、当前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调解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弊多利少。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而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当事人选择调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效率,如果所有案件都要求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的优势就会丧失,还不如判决更简便、快捷。可见,一味要求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既不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耗时、费力,又浪费法院的审判资源。
2、调解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但在实践中,由于调解协议是当事人亲自签字,即使是违法调解,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还好,要求当事人提出“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的证据,几乎是陷当事人于举证不能,一般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都将错就错。而且人民检察对调解也无权提出抗诉,所以对调解的监督力度几乎为零。
3、“调审合一”影响司法公正。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程序未作独立、专门的规定,实行的是“调审合一”的调解模式。这种模式对降低诉讼成本、避免严格程序带来的对抗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在审判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突出,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常常身兼调解者和审判者双重身份,势必造成法官在身份上的冲突,一旦调解不成,容易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公正和判决的正义产生怀疑,有损司法权威。
4、片面强调调解结案率的做法欠妥。调解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只是一种结案方式,虽然能够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审判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正和效率,不能为了完成调解结案的指标而久调不决,拖延时间;也不能违法调解,压制当事人,给当事人留下“和稀泥”的印象,让当事人心有不甘。
5、审限对调解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来讲,因法官在同一时间段内审理的案件数量太多,导致实际分配到每一个案件上的绝对时间是不到3个月的,并且有些案件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处理”,因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是否可以延长,导致有些本来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最后却采用了判决方式解决。
6、当事人恶意调解问题。调解协议的达成往往是权利人一方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以换取更大的主动权。由于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往往利用法院调解这个程序达到使对方让步的目的,等调解协议达成后却不按时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而对方为了达成调解协议往往作出一定的让步。使权利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快的保护而所作的牺牲就完全白废,也直接影响了法院的权威与公信力。如何避免当事人自愿调解的风险也成了法院调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7、调解与防止虚假诉讼问题。实践中,一些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为了多分财产、有较多债务的特别是财产被法院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的债务人为了少还债务,往往会与亲属、朋友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而此类案件双方当事人往往一起到庭,主动要求调解。在调解中,如何防止虚假诉讼是法院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建议
1、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调解制度。首先,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法院应当认可。其次,全面落实调解的自愿原则。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是否调解的选择权在当事人,是否再次调解的选择权也在当事人,法院不得在事先未告知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下通知其到庭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当由当事人首先提出等。再次,调解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重新架构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有条件的法院可以实行调解前置、推行调审分离。将调解放在庭前准备阶段,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阶段。这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部分民事纠纷,减少进入审判程序案件的数量,化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当事人在庭前准备阶段较为宽松的氛围下,通过对自己各种权益的衡量,更易于接受调整理文章由编辑:xiexiebang.com解这一和平解决纠纷的方式,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推行调审分离,将法院内部的法官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一部分法官专司调解,可以有效地防止法官以拖压调、以判压调等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为了调解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的尴尬。
3、建议简化调解书的制作。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律文书如何简化没有明确规定。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涉及了该问题(即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情形下,制作法律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对调解书的简化作列举式规定不合理,应作原则性规定,使法官面对具体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有条件的法院可以采用格式调解书,如仅写明当事人与调解协议,当场制作并送达。另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中,分不同情形规定了三种样式的民事调解书,但因其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没有必要。
4、建议建立委托调解制度
法院应当与政府机关,共同设立乡镇、社区、村调解委员会参与的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民事纠纷调解网络,并对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与帮助。而后,法院可以将公民与公民之间传统的民事纠纷对外委托,也可以将公民与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纠纷对外委托,在纠纷类型上,不仅将婚姻、家庭、相邻、债务等多发、常见的民事纠纷对外委托,还可以尝试将一般侵权等案件对外委托。现在当事人不愿意接受对外委托调解,主要是基于调解的法律效力考虑,故已经立案的案件,可由主办法官与被委托的调解委员会共同进行调解,已确立调解的效力。对外委托调解一方面可以减少法院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因为被委托的调解委员会的委员一般来说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威信或者在某一专业上具有特长,能够较好的与法官形成互补。
第二篇:关于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
工作的调研报告
民商事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审判实务中大量的民事纠纷通过调解结案,省事、省力、风险小、见效快,普受法官和立法者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司法者与当事人双方的力量不足、纠纷形态本身以及认识纠纷的方式三个因素致使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成为必要”。因此,完善法院民商事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从法治资源上讲,调解制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我国民商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商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的一种,调解以其灵活、便捷、低成本和社会效果好的特点,一直在民商事案件定纷止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标准是影响人们行为取向的首要因素,从效率和低成本的立场出发,在选择纠纷解决方式时往往倾向选择调解作为首要方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商事纠纷与日俱增,“诉讼爆炸”已渐成实事,如何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快速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是人民法院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同仲载一样,调解也日益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非诉解决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已经比较广泛地适用调解的模式解决了大量的民商事纠纷,从结案的角度考察,每年大约有65%的民商事案件是以调解方式结案。认真总结调解实践中的经验和成功作法,深入研究调解过程的监控和制度化建设,应是现代民事商审判中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简易民商事案件审理规定实行以来,白银区法院在案件审理“速度快、期限短”的基础上,建立了立案速裁机制,逐步完善以“审前、审中、判后答疑”为横向,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为纵向的简易案件立体化、多元调解网络,形成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相互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调解格局的内外联动、协调有序、合力推进。力争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萌芽、基层,着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始终将调解工作作为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调解责任,创新调解方法,增强调解能力,全面加强调解工作,有效地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假期,我按照学校的安排,联系了社会实践单位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与白银区法院主管民商事的副院长张显玲、民一庭负责人关凌燕、民二庭庭长高秉剑、民三庭庭长张凤彦、西郊人民法庭庭长张绍爱和立案庭庭长何正军等人组成了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在张显玲副院长的具体指导下,用一个月的时间翻阅了2008至2010年民商事案件的有关卷宗和相关司法统计数据,跟随西郊法庭巡回审判6次。对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审理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情况开展调研活动,白银区法院民商事案件类型主要包括家庭婚姻纠纷、继承抚养、借款合同、买卖合同、侵权纠纷、农村承包合同、信用卡合同等、保险合同、房地产经营合同、借款合同等。调查结束后,在各位法官的参与下,认真分析研究了白银区法院适用调解结案的案件情况,并指出了在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白银区法院民商事审判基本情况
2008年至2010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596件,审结3156件,结案率98%。其中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3092件,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率占69%。在已调撤的案件中,立案前调撤410件;送达应诉时调撤98件;庭审前调撤82件;庭审中调撤346件;庭审后调撤2156件。在已调撤的案件中,离婚756件;抚养156件;赡养85件;收养12件;分家析产98件;交损102件;相邻关系334件;民间借贷289件;合同898件;其他类型362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普遍都认为调撤能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且大多数案件审理期限较短,能快速解决纠纷;没有提出再审的调撤案件;调撤后90%都能自动履行。调撤案件平均审理期限是22天;判决审理期限平均是56天。
二、白银区法院诉讼调解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缓解案件增加的压力,及时、彻底化解纠纷,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调解机制,总结调解经验,推出接力式“交叉调解法”,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白银区法院与白银区司法局联合发文制定了《诉前调解确认实施细则》,并成立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接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法官联系点。三年来,白银区法院调撤率从2008年62%上升到69%,并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之所以大幅上升,主要是基于全院上下将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来抓,充分认识调解的重要性。工作中,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细心讲解法律法规,以情感人,用自己的热心、耐心、公心、诚心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将坚持调解的基本原则和灵活运用相结合,逐步建立了由法官独立调解、法庭或当事人委托调解、庭外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以及调解协议确认等调解模式,把调解工作贯穿审判全过程,实现调解全程化。
(一)树立全员参与调解一盘棋观念。一把手亲自抓调解,坚持定期对全院所有法官的调解率情况亲自审核,定期听取调解工作情况汇报,指导制定调解工作规范、总结调解经验。进一步强化法官调解意识,充分认识诉讼调解在有效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促使当事人关系和好、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院形成了加强诉讼调解的良好氛围。
1、调解关口前移,大力推行立案调解。交叉调解的前提是业务庭每名同志分案不分家,胸怀全局,对他人经办案件也能尽力协助,在案件调解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力,发挥整体优势,追求交叉调解的最佳效果。以庭审为划分标准,调解可以分为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庭中调解虽然一直被广泛采用,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法庭调查和辩论之后,双方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同时庭审的气氛也很不适宜调解,法官马上转变角色也面临心理困难,调解成功率较低。因此,我院法院将推进调解的重点放在了庭前。化“大立案”劣势为优势,建立立案调解网络,把现有的立案、信访、诉讼保全、排期及兼管法警送达等各项业务职能与立案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各项业务与立案调解工作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立案窗口、诉讼保全和案件排期三大优势,严把选案、送达和调解质量几个关口,使立案调解贯穿于立案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进一步提高案件在立案阶段调解结案的可行性和办案效率。
2、着力培育不同调解风格。在平时工作中,有意的培养对某一类型案件处理相对精通的法官,同时培育不同的调解风格,以利于在案件调解中实现调解风格互补。如有的同志办案雷厉风行,能迅速抓住纠纷核心,随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的同志善于倾听当事人陈述,考虑当事人心理感受,迅速拉近与当事人心理距离,有的同志能够换位思考,擅长把握当事人心理,等等。这些同志在案件审理中只要配合得当,一般案件都能够调解解决。
3、积极开展接力式调解。对有调解可能的案件,承办人调解不成,其他同志利用自己的优势,或协助调解,或接手调解。通过轮流做当事人工作,把调解工作做细、做深、做透。
4、确立疑难案件调前会商制度。个别特定疑难复杂又确需调解结案,则就调解问题专门召开调解庭务会,在承办人介绍案情基础上,集体研究调解突破口,制定多种调解方案,力争调解成功。
5、抓好送达环节的调解。近年来,白银区法院认识到送达对于提高审判效率、做好调解工作、减轻执行压力、提高当事人对法院的满意度的重要意义并加以重视,想方设法做好送达工作,提高送达率和当事人到庭应诉率,为开展调解创造机会。一是由书记员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签收文书,对于有躲避诉讼嫌疑的当事人,则耐心告知其答辩的权利,说明不答辩、不到庭应诉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通过劝说,大部分当事人都能认识到积极参与诉讼的重要性而到庭应诉;在当事人到法院签收文书时,书记员即了解其调解意愿,进行沟通引导,为下一步的调解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对于不能电话通知到庭的当事人,通过特快专递等方式非直接送达,当事人到庭应诉率较难得到保障,对于部分案件由司法警察协助直接送达,以提高当事人到庭应诉率,增加调解的机会。
(二)强化诉讼保全和庭前证据交换。对有履行能力而又赖账不给的当事人,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另外,实施财产保全措施时,一般就会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并把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经办法官。对于进行评估或鉴定的案件,还充分利用评估、鉴定期,进行调解。庭前证据交换是当事人出示证据、固定证据,并发表对证据初步意见的过程。通过证据交换,实际上达到了固定双方争议焦点的目的,同时使得当事人对诉讼结果有了一定的预期。此时,法官注意运用释明手段,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开展调解工作,大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三)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
1、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培训。不定期组织法官深入村镇、社区和厂矿企业等,以上法制课、开座谈会、法律咨询、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调解组织进行指导。同时,还组织调解员进行法庭观摩,传授调解技能,提高调解水平。
2、定期或不定期到司法所召开业务指导会,帮助解决调解委员会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另外,还组织有代表性的民商事案件到社区现场调解,并邀请基层社区领导和调委会成员参加调解和观摩。
3、强化人民调解和行政调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及立案调解的过滤功能,通过“速裁法庭”及立案法官的工作,将依法不属于法院受理或者通过诉讼外渠道更有利于矛盾解决的纠纷,分流到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加强对企业内设联系点、联络员的指导,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4、运用多种方式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行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指导合同签订、发布合同书范本等形式予以指导,预防纠纷发生;针对区域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联合人社部门、工会,促进企业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缴纳保险等方面的规范化;积极指导本地区特色行业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帮助其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三、白银区法院调解各类民事案件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类型案件调解率有明显差异,特定类型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调解水平。白银区法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买卖合同类案件的调解撤诉数量最多,其次为借款合同类案件。多数借款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确凿充分,事实清楚,案情明了,在可明确预测到判决结果的情况下,当事人乐于选择以调解的方式结案,这样易于执行,减少诉累,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由此可见,民商事案件的收案结构对调解率会产生重要影响,某些特定类型纠纷调解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民商事案件整体调解率的高低。
(二)法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诉讼调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法官仅把调解当做回避办案风险的手段,对案件处理把握得准的案件,不愿花时间去做调解工作,遇到把握不准的案件时才想方设法进行调解,对调解工作有功利性倾向;有的法官认为判决更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而调解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滋生了惰性。
2、开展诉讼调解工作不够规范。有的以拖压调、强行调解甚至“以判压调”,迫使一方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解释宣传法律不够透彻,或故意曲解法律,哄骗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主持调解行为不规范,引起当事人反感而不愿接受调解;调解书制作不够规范,主文表述不够严谨。
3、缺乏调解方法和技巧。有的法官对调解工作存在畏难思想,不愿做也不想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有的满足于“和稀泥”式的调解方法,缺乏对调解技能和调解艺术的总体把握;有的法官在高强度的任务压力和快节奏的审判流程下,找不到头绪,调解效率低下,有的案子甚至久调不决;一些年轻法官,学历高但社会经验不足,调解能力相对较低。
4、“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案多人少”使法官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过细的调解工作。白银区法院年均受理案件书占全市法院年均受理案件总数35%以上,民商事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法官办案压力日益增大,在结案压力下,法官一般会采取判决方式结案,并以此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
5、调解工作的规律与现行审判方式改革要求及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磨擦。当前审判方式改革实行统一立案,立审分离,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主审法官自主支配调解时间和把握调解时机的空间有限,调解工作一般被局限在庭审中或庭审后进行,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强调调解工作在审判法庭进行,导致调解缺乏必要的气氛和沟通。
(三)当事人和代理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事人“恶意调解”。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隐瞒事实,到法院走程序,欺骗审判人员,得到合法的调解书,以此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获取非法利益,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及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些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一再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对方作出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后,在执行阶段却拒不履行或消极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使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有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恶意处分他人财产;一些当事人将调解作为缓兵之计,进行资产转移。
2、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当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一些当事人缺乏诚信意识,达成调解后并不自动履行,一些案件仍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导致人们对于诉讼调解的信赖度下降。
3、当事人下落不明或拒不到庭造成调解工作客观上无法开展。当前人员流动性大,被告难找,送达难、被告到庭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约占9%左右,此类案件的存在,使调解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影响了调解率;部分当事人虽然送达,但对诉讼消极应付,拒不到庭,案件缺席审理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告到庭率低造成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四、白银区法院调解工作存在问题
存在问的主要为:一是个别法官对调解工作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够深刻;二是诉调对接等相关工作落实得还不够好;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律师等诉讼代理人参与调解的作用。四是片面强调调撤率的做法欠妥。
五、对白银区法院调解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白银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有45个行政村,36个社区,总人口29万人。辖区内有银光公司、稀土公司、白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20多家。白银区法院法院受理的各类民商案件相比白银市其他县区法院来说,案件性质比较复杂,数量比较多。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工作。
(一)主体拓展,完善多元化主体调解商事案件的新格局
1、商事案件主体一般为法人,由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人员进行诉讼,对法律关系的确认没有太大分歧,这就决定了此类案件的调解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说服工作。目前,白银区法院一线法官占全院干警的29%,与之相对应的庞大的案件数量和日益复杂化的、逐渐增多的新类型商事案件,主审法官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调解工作,即使办案法官主观上想多调解,也无暇顾及,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直接影响到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结案率。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应当解决调解主体的范围,利用法院内外的人力资源,建立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调解的格局。建立社会人员调解模式。民商事案件往往涉及审计、评估、鉴定等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配合,适当扩大调解参与人的范围,适度进行调解工作的社会化,能够有力地促进民商事调解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案情需要,聘请或委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特定社会经验、特定专业知识,或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人,如会计人员等参与诉讼调解。社会调解员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应由审判人员审核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二)方式拓展,开辟多样化民商事调解新路径 一是调解时机的拓展。实行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的方法,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和各个不同的诉讼环节。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性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并且有的诉讼代理人没有调解的权限,庭审中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对于那些当庭没有宣判的案件,由于审限的限制,法官一般也不主动建议和主持当事人进行庭后调解,这无疑限制了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了调解率的下降。而且,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庭上调解的时间是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后进行的,也就是说,庭上调解的时间是在查清事实后进行,这样,在胜负分明情况下,“有理”的一方当事人即使原来有调解的意思,在此时也会放弃。将调解向前延伸至开庭前的任何诉讼阶段,例如送达、传唤、证据交换等各个环节,向后延伸至公开宣判之前。二是调解策略的拓展。商事案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多数是单位,且一般都会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因此民商事案件不能囿于传统的“四步”、“四心”调解法,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加强民商事案件的调解指导实践工作。三是相关制度激励。采取激励调解机制。鼓励当事人首先利用调解来解决纠纷,制定能诱导当事人选择调解的规定。在现有民商事矛盾冲突日益突出,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现实条件下,实行鼓励性的调解机制,可以实现司法与当事人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参照撤诉中诉讼费用收取办法,规定在审前调解结案和当事人庭外自行和解的,减半收取诉讼费用,以此来鼓励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及时、彻底化解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的衔接机制。四是把握个案特点,力求对症下药。因案制宜,对症下药,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的案件可以采取面对面的庭审调解方式,有的则只能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法;群体性纠纷案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有影响的“领头人”身上;借款纠纷把重点放在借款人一方等等。根据各类案件总结出了调解四法,即:一是宣传法律政策法。对于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明之以法”,对当事人着重宣传法律法规,晓以利害,消除当事人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尽快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减少诉讼成本;二是分清是非责任法。对于事实不清,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晓之以理”,通过证据交换、庭前调查、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使当事人明白各自的是非过错、应享有的权利及所应履行的义务,从而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促进调解;三是运用情感沟通法。对于双方均有过错,因矛盾激化而起诉的案件,“动之以情”,促进调解。四是发挥系统效应法。把法庭调解与基层民事调解相结合,大力加强与辖区村委会、调解委员会、企业及厂工会等组织的沟通和联系,逐步改变法院单方诉讼调解工作的局面,发挥系统效应,形成社会合力。五是立足五个结合,追求制度创新。在调解工作中,注意做好五个结合:①注重庭前、庭上调解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切实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始终;②注重当事人自行协商和办案人员直接言辞调解相结合,提高办案效率;③注重办案人员主持调解和利用其他与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组织、人员的说服工作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纷争;④注意审理好个案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增强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减少诉累;⑤注重面对面调解和分别调解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做好息诉工作。⑥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一是审判人员合理搭配要优势互补。按照法官的能力和特长,对民事审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对案件实行分类负责、专项审理,充分发挥每位审判人员的优势,形成强有力的调解合力。二是调解层次优势互补。在庭内建议实行案件承办人调解、合议庭调解、庭长调解三个层次的调解机制。上一层次调解不了的案件,及时交由其他层次进行调解。
总之,从双方愿意调解解决争议到调解的最后达成,体现在纸面上是薄薄的几页调解书,但这几页纸,凝结着法官多少汗水、心血和智慧!调解一个民事案件甚至比判决更累心、更耗神、更费口舌。法官在调解工作中应具备的勤勉敬业精神,为使当事人各方都满意、也为了最终消弥矛盾,法官应吃透具体案情,摸清当事人的心理,抓住案件关键,潜移默化地创造调解时机。当事人在法官细致入微的工作下,在法官敬业精神的感染下,往往会放下纷争、作出让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作出了新贡献。
第三篇:调解调研报告
关于完善法院审判工作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调研报告
指导人民调解、对人民调解协议书依法予以确认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对此作了相应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方便当事人诉讼,实现了诉讼与非诉讼机制的有效衔接,可实践中,基层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因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弱化的趋势,制约了人民调解作用的发挥。法院在办理司法确认案件过程中,发现该制度在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期望能促进该程序的高效运行。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指导工作认识不足
人民调解是基层组织处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是司法工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其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如果充分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法院工作的压力。然而,近年来,法院审判工作日益繁重,审判资源不足,多数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作为审判职能部门,法院自然将工作重心偏向于一线审判,对指导工作行于表面、流于形式;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文件、口头上。
(二)、缺乏专门的指导机构与人民调解组织衔接
一直以来,法院内部未设有从事和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专门或兼职机构,通常是各基层人民法庭庭长或各自为政或相互推诿,指导工作开展相对混乱,工作成效也参差不齐,往往是事倍功半。
(三)、确认程序的法律依据相互冲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人民调解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都对可以申请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的范围、调解主体做了不同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确认程序依据的混乱。
(四)、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指导不够
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是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作用以及发展前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律知识水平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相对的,人民调解员有限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在调解时越发显得捉襟见肘,经常被当事人的问题问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严重影响了人民调解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对此,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民法院难辞其咎。
(五)、对民调人员制作的调解协议书重视不够
人民调解协议的订立和履行是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践中,因为民调人员的水平等其他原因,调解协议经常出现语言不规范,不正式,表达有歧义,甚至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六条规定的情形等问题,影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效能和社会公信力,导致当事人对人民调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
(六)、联动工作机制不健全
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法定的共同职责。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现阶段,对人民调解工作负有指导义务的机关之间对指导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整合信息,建立联动、长效的指导工作机制,使指导效果未能尽显。
(七)、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
对指导人民调解这项工作,不少法院虽然口号天天喊,动员大会月月开,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打击了部分干警的热情和积极性,制约了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建议与对策
(一)、认识到位,落实到位
人民法院,尤其是基层人民法院,应当重视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和作用,克服唯案办案的局限思维,高度重视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把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初工作计划,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中,并定期检查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作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切实改变“工作写在纸上、落实讲在嘴上”的局面。相信不仅可以弥补法院审判资源的不足,而且能借助人民调解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二)、设立专职指导机构——调解庭
临猗法院于2010年抽调各业务庭室骨干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调解庭,负责全院立案前调解及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庭长担任部门负责人,庭内审判人员任民调指导员。使调解庭与矛盾调处中心对接、基层法庭与辖区矛盾调处中心对接。由调解庭定期或临时向庭室发业务指导文件,布臵业务培训任务,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最后由各责任部门向办公室反馈任务完成情况,由办公室组织各责任部门相互交流、学习,介绍好的方法、经验,以供参考,达到统筹安排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的效果。
(三)、建立完善立案、审查程序
基层法院受理司法确认案件应该严格执行立案程序,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进行仔细审查,对不属于基层法院受案范围的案件及专属管辖的案件不予受理,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受理的争议不大、标的较小的案件可以由调解庭直接办理,标的较大、案情较复杂的案件按照立案案由随机分案至相关业务庭承办。
严格执行参与调解委员回避规则。基层法院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监督、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但是对于最终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应该严格依法、独立审查,排除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干涉,达到司法确认程序过滤违法、违反公序良俗调解协议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多元化长效培训指导工作机制
提高人民调解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是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中,对民调人员的业务指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培训方法过于单一,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
1、充分利用现代办公资源,建立指导人民调解网络管理平台,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成立专门的网络窗口,由法院内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将人民调解工作培训计划公布,并定期或临时安排法律咨询、业务培训、巡回办案等一系列指导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使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能早作准备。
2、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方式多样化
集中授课培训可采取区集中培训、乡镇分级培训;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可邀请1-2名经验丰富的法官和专业律师担任人民调解培训常年客座讲师,由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案例对社区多发性民事纠纷(如婚姻家庭纠纷、农民劳动争议、相邻纠纷、赡养与继承等纠纷)涉及的基础法律、调解技巧进行专题讲座,并对如何制作人民调解谈话笔录、如何制作调解协议、如何立卷等工作给予专项培训。针对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邀请民调人员旁听庭审。通过现场观摩,现场学习法官的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民调人员一致认为收获颇多。在每个指导调解工作的责任部门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落实一个审判员帮带多个人民调解员的“一对多”帮带模式,点对点就人民调解员个案调解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予以解答,每个审判员每季
度至少旁听一位自己所帮带的调解员的调解观摩活动。这样,民调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遇到法律及调解技巧问题,随时就能解决,进一步提高民调人员化解民事纠纷的能力水平。
3、培训内容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已不仅仅表现为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还出现了城乡建设、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改选引发的种种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对此,对民调人员的培训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研究、分析遇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以及民间纠纷的新特点、新规律,找出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总结调解工作的新经验,及时向民调人员推广,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快速发展。
(五)、规范调解协议书的制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协议的内容和制作要求有严格的规范,为提高民调人员制作人民调解协议的质量和水平,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指导、规范民调人员对调解协议的制作:
1、对审结的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质量评查分析,通过评查分析,归纳其中的语言规范问题,表达歧义问题等,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修改建议,帮助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2、对涉及人民调解协议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变更、撤销或者确认无效的,人民法院要以适当方式告知当地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
3、发现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六条规定的情形等问题时,应当及时向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纠正的司法建议。
(六)、精心构筑“三位一体”指导网络
法院与司法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人民调解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对策,制定改进措施。建立联合培训制度,通过集中培训、旁听庭审、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手段,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例会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反馈经人民调解又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使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做到有机结合,建立长期良好的联络机制。建立结对工作联系制度,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的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的具体指导,分析研究纠纷发生的特点和倾向性问题,确定当前预防纠纷发生的措施和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并进行有关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只有建立起法院与司法局、调解委员会的“三位一体”联动立体式调解网络,树立指导工作一盘棋思想,协作联动,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将人民调解的优势尽显。
(七)、建立指导调解工作的激励制度
坚持考评问效,将指导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建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制,每位从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同时建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档案和个人成果档案,每年年初制定指导调解工作的计划,各位审判人员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年终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成果作为一项目标考评,凡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创新思路、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的,均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干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视为法院基础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奖惩激励制度调动法院干警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积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是一项挑战,更是一个机遇,人民法院在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法律制度和广阔天地中已大有作为,相信也必将更有作为,最终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裁判的功能相济和良性互动,为党政减压,为基层维稳构牢第一道防线。
第四篇: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
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
第一条调解范围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提交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
第二条规则适用
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的,适用本调解规则。但当事人就调解程序或者调解适用的规则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条调解原则
调解应当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第四条调解申请
任何一方、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均可向调解中心申请调解,无论当事人之间是否事先存在提交调解的协议。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提交调解申请书及其他证据材料。调解申请书内容包括:
1.各方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及有效联系方式;
2.调解请求及争议的事实。
第五条调解受理
调解中心在收到调解申请书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书面确认是否同意参与调解;在该期限内不予确认的,视为拒绝调解。
各方当事人确认同意参与调解并预缴调解费后,调解程序开始。调解中心应及时向各方当事人发送调解受理通知、调解规则及调解员名册。
第六条调解员的确定
调解由一名调解员进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当事人可以从调解中心提供的调解员名册中选择调解员,也可以在该名册外选择调解员。在该名册外选择调解员的,应征得调解中心确认并提交该调解员的必要联系方式。
当事人应在收到调解通知之日起10日内共同选定一名调解员。逾期未能共同选定的,由调解中心指定。
第七条调解员的信息披露
调解员接受选定或者指定的,知悉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可能影响其调解独立性、公正性的情形,应当书面披露。
第八条调解员的更换
调解员因故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 按照本调解规则第六条规定重新确定调解员,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条调解方式
调解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调解,包括但不限于:
(一)单独或者同时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调解;
(二)要求当事人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解决争议的方案;
(三)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聘请有关专家就技术性问题提供咨询或者鉴定意见;
(四)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向当事人提出解决争议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条保密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调解不公开进行。
调解员、当事人以及其他调解参与人对于调解的一切事项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调解期限
当事人可以约定调解期限; 调解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也可以确定必要的调解期限。未确定调解期限的,调解应当自确定调解员之日起30日内完成。当事人同意延期的除外。第十二条调解地点
调解在调解中心所在地或当事人约定的地点进行。
第十三条调解程序终止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调解程序终止:
(一)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二)调解员认为调解已无成功的可能并书面决定终止调解程序;
(三)当事人一方或通知调解中心终止调解程序;
(四)调解期限届满;
(五)调解中心认为调解程序需要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和解协议
经过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签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各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第十五条调解和仲裁相结合当事人可依据和解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
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依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六条 其他规定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之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或者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者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或建议,以及书面材料作为其请求、答辩或者反请求的依据。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调解员不得在之后就同一或相关争议进行的仲裁或诉讼程序中担任仲裁员、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证人。
本调解规则由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负责解释。
本调解规则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第五篇:社会矛盾调解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乡位于双滦区南部,距市中心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88.1平方公里,全乡下辖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890亩,林地面积8XX亩,总人户13356人。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自我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日益显露出来,关于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乡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据统计,XX年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总数215件,调处民间纠纷总数195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193件,成功率98.9%;2011年,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86件,已调解18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9%,2011年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18件,已调解118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近年来,我乡的矛盾纠纷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矛盾纠纷性质的多样化、复杂化。因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农村宅基地、村务管理和党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发生,纠纷矛盾牵涉面广、参与人多、调处难度大。矛盾纠纷不再是公民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两人闹纠纷、亲戚朋友心连心”;同时参与纠纷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学生、离退休干部、个体户,还有党员、转业军人等,许多群体性纠纷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待遇相互交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渗透,有些还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二是矛盾纠纷参与人数的规模化。纠纷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邻里间的打架扯皮,而是浸入了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中的家庭婚姻、继承、赡养、扶养纠纷,生产经营中的山林、土地、水利权属纠纷,经济生活中的债务、赔偿纠纷,以及封建宗族活动引发的纠纷等等层出不穷。除此外,在接边地区,企业与农村之间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发生。不仅纠纷的类型明显增多,而且发生数量也居高不下,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在加快,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数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三是矛盾纠纷中信访案件。在事前和事中有较为严密的组织领导,周密的行动计划。有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有的组织者用金钱或物质拉拢刺激群众。四是纠纷当事人行为偏激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是直接利益的损害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有的是因纠纷矛盾久调未决,导致激化;也有是突发性的,为一两句话争吵而导致激化,激化的结果要么是伤害,要么是凶杀,造成人身财产巨大损失。
二、当前我乡矛盾纠纷类型
(一)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这类纠纷在我乡较普遍,主要发生在承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土地利用收储、修建乡村公路、新建企业等。如我乡在承唐高速征占地、拆迁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多的此类矛盾纠纷。一是村民对征地补偿费有意见,认为补偿过低,不能弥补失地的损失,特别是贫困村的村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了传统上赖以生存的条件,对以后的生活担忧,甚至个别村干部把应当给村民的补偿费截留。二是在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上,一些户口仍在本村的外嫁女得不到,产生不满。三是村民土地被征用后,对重新分配的土地有异议。
(二)土地、山林、农田耕地、宅基地使用权属不清等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一般由于原地界划分时,没有认真界定“四至”,没有做永久性界线标记或由于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使用证、林权证不完善引发矛盾纠纷。
(三)因农村二轮土地延包引发的信访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农嫁非”对象及其子女要求村保留她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村民待遇。二是少数村因人地矛盾突出,多数群众要求小调整,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而引发上访。三是极少数村及群众不顾大局,片面强调自身利益而引发上访。
(四)村务、财务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村中大小事务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不经村民会议研究通过。二是村干部以权谋私、经济不清,财务不公开,村民对村干部的个人收入、村中财务收支有疑问。三是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作风不正,故意为难村民,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和自己作对的村民。
(五)农村宅基地纠纷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乡、村及有关部门在安排宅基地、审批建房时把关不严,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只是按程序批办手续,影响了相邻关系,引发矛盾。二是对问题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部分村规划不明确,宅基地权属、面积模糊不清,村民之间有争议。四是部分村民不按规划要求审报建房。
(六)村委会换届选举与两委工作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的村宗族、帮派关系复杂,相互争权夺利,特别是一些较富裕的村,这种情况就更明显,换届工作中互相拆台,或在选举过程中违法拉选票。选举结束后没有选上的一方就煽动群众上访,反映村干部各方面的问题,以达到迫使选上的一方下台的目的。选上的一方有时也上访,反映老班子不交接公章、帐目等。二是有的村村支部与村委会工作不协调,互相争权,特别是在村干部工作安排、公章保管问题、村重大问题决定权上争的比较激烈。
(七)传统型的纠纷。此类纠纷没有太大变化,诸如房屋、邻里、债务、婚姻家庭纠纷较普遍,往往旧的矛盾纠纷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三、我乡矛盾纠纷的成因
(一)矛盾纠纷调处的联动协调机制僵化。一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目前,在我乡农村的土地、山林、水利、耕地、拆迁建设、移民安置、劳资、债权债务、干群关系等纠纷,无一不是司法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参与调处,一些部门如国土、规划、林业、农经等,由于存在认识偏差,乐于办理审核、审批土地、规划、村财务、林权等工作,一旦遇上纠纷便推给司法所,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乡的人民调解中心形同虚设。据不完全统计,多数矛盾纠纷都是由司法所直接参与调处,事后还要跟踪调解协议的履行,繁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使只有一人的司法所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二是村两委对人民调解工作不上位。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细致、不深入,流于形式。部分调委会和调解员习惯于坐等纠纷上门,未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工作,只重表面,轻行动;重数字,轻成效,对突发性事件调处力度不大。三是责任机制不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是依靠政策文件进行的,一些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责交叉,这给落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工作带来难度。少数行政部门注重行政执法,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不够重视,行政调解制度在一些部门没有得到充分实施,出现“有权部门制造矛盾,无权部门解决矛盾”的情况。一些地方的领导接访制度没有完全落实,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还需强化。
(二)干群关系不和谐。一是村干部方面的原因:(1)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如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卡、要,对村集体项目不公开招投标,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村福利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等。在农村信访问题中,几乎都存在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的问题,成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2)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对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往往采取压制的办法,激化了干群矛盾。个别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个人说了算,给班子内部不团结留下隐患。(3)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导致干群之间互不信任、产生隔阂。(4)一些村干部自身素质较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生活作风不检点等,难以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二是干部管理方面原因:(1)个别领导纵容维护村干部,处理一些问题时,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意见,不愿到群众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甚至怕得罪村干部,以后的工作不好开展,以致在一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不到万不得已不处理,对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过于宽松。极个别干部甚至与村干部存在共同利益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拖、压,使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诱使一些村的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5)在村主要干部任用、村级班子工作搭配上把关不严,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一些看上去有魄力,但思想道德素质不太好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想以此来保证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这类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是“以德服人”,而是“以力压人”,极易和群众形成对立,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一旦群众的承受力超过一定限度,不满情绪就会爆发。三是群众方面的原因:(1)对农村的思想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变的淡漠,农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客观上给农村干群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2)部分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出发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产生不满。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3)关心集体的意识不够强,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不愿、不敢指出,缺乏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习惯和勇气,助长了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的违法乱纪。
(三)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一是班子内部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1)部分村在党员发展上把关不严。村支部书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只把自己的亲属拉人党内,不发展其他村民人党。导致群众对党支部的不信任。(2)部分村两委工作关系不顺,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互相争权,拉帮结派,唆使派性中人互相告状,致使村两委班子涣散。二是村党支部惯于包揽村里大小事务,对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不支持、怕失权。三是村委会不尊重党支部的核心地位,以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可以脱离村支部开展工作。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自身或宗族、帮派利益,从中煽动挑拨村两委干部之间关系,制造矛盾。
(四)用法律维护自己得合法权益意识不强。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多数群众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法治的精神实质缺乏理解。有的群众在现实中经常曲解法律,不仅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也想更多地占有和处分他人的利益。遇到矛盾纠纷,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而是钻牛角尖,把法律和政策往自己有利的方面随意解释,以此向对方漫天要价,提出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结果双方都不肯相让,导致矛盾纠纷升级。
(五)组织网络仍不尽完善,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虽然我乡各级调解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但调解组织的设置仍不能适应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增长的新形势,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群众就近、就地解决纠纷的需要。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有些乡、村干部认为出现刑事案件,有公安机关抓捕,矛盾纠纷有法院审判,人民调委会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维护社会稳定就是“重拳打击”和“严打”,忽视“防范”和“治本”,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性、长期性、复杂性、危害性缺乏科学认识;同时日常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忽略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致使一部分人道德滑坡、私欲膨胀、唯利是图,成为引发各种矛盾纠纷思想根源。二在调解工作中主要是依托司法所建立的乡镇调处中心,由于司法所编制人员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影响了司法所工作的开展。目前,我乡基层司法所只有1人,由于缺员较多,已严重制约了乡调处中心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调解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由于调解队伍准入制对其从事调解工作的文化水平、法律知识、工作经历等没有过多的要求,从而使调解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我乡98名人民调解员中,高中文化程度仅有20名,多数以下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面对复杂、疑难、大型的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四是调解工作经费无保障,影响着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根据有关规定,调解不能收费,其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由财政解决,但实际中,由于乡财政困难,村委会本身的工作经费都没有保障,根本无法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运转经费,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往往是义务性的。长期以来,广大调解员没有固定收入、补贴报酬落实不到位,调委会没有专门工作经费,广大人民调解员一直都是靠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来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偌大一个“第一道防线”光靠奉献精神来支撑是不会稳固和持久的,这也严重影响了人民调解员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党委、政府应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乡村”的高度,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对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乡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处工作的各部门,更应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调解职能,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对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特别是常规的矛盾、重点突出矛盾、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调处,要明确责任分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上下配合。首先,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明确责任。矛盾纠纷发生地和主管部门要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办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做好排查、预警、预防和疏导、化解工作,不能将矛盾上交、推卸责任。其次,上下要密切配合,改进工作方法。各级要建立健全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发生越级群体性事件时,及时启动预案,开展教育疏导工作;接访部门要主动与矛盾发生地联系,上下配合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尽可能减少上下说法不一致,造成群众误解,增加工作难度,影响党群关系;第三,要强化部门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监督指导、考核奖惩,推动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主管范围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对具体交办事项要提出调处工作要求,规定调处时限,实行调处责任查究制,确保调处责任落到实处。
(二)强化基层和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作用。一是要把相关司法、行政部门的调解资源整合起来。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可通过联席会议会办、交办、督办的办法,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整体联动,依法处理。(1)排查工作。乡级由信访联席会议牵头,对矛盾纠纷进行实时动态排查,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控。(2)接待受理。在“一站式”接待窗口,对群众要求调处和排查出来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统一登记。(3)分流指派。对受理或者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类别,进行汇总梳理或直接调处,或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4)综合协调。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矛盾纠纷,由受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处。(5)检查督办。定期通报分流指派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和调处结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根据督查结果,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奖惩建议。(6)衔接处置。以乡信访联席会议为平台,不断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对接范围,完善衔接机制,加大调处力度,不断增强“大调解”的功能与实效。二是要把基层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健全起来。通过人民调解网络向村、组、企事业单位的延伸,进一步拓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对基层调解员、调解小组长、信息员要尽可能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或适当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其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组织部门尽可能将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调解事业,又有业务专长的干部充实到调委会工作岗位上。五是加强基层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或调解室,做到“六有”,即有办公室或调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薄。六是抓好经费保障。要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保障机制,抓好“中办、国办联合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建议通过立法,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本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奖励经费。此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各界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捐资,也可以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金等,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七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基层司法调解人员的培训,坚持每年一度的人民调解员培训学习制度,编写、征订发放调解培训资料、教材,不拘泥于以会代训简单粗放的培训方式,采取活动多变的手段,切实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建章立制,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实行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例会的内容为对前一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法制宣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情况进行总结,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研究重大疑难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以及对调解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布置下个月的有关工作。二是建立预防机制。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工作中,各级调解组织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积极预测,超前防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法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在群众家门口现场办案,依法调解,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发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起到预防作用。三是实行包案调处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四是建立报告制度,各级调解组织要将本部门本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纠纷特点、动向和规律每月向上一级调解组织报告一次,把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主动权。
(四)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农村人员具有量大、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要采取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措施。可以解决农村普法教育难的问题。广泛开展以“法律八进”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真正走进农村,走进组户,走进每人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五)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经验,大力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一是要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的重要事项都事先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能随意实施,决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二是切实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问题,要及时准确的向村民公开,增强透明度。乡政府要支持帮助村民监督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对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四是要完善两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和重点防控协调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第一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第二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讲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时采取与群众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及时公正办理。村中事务多听群众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
(六)进一步抓好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重大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虽然数量较少,但社会影响大、调解难度高,牵涉党政领导精力也较多,是调解工作的重点。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和驾驭能力。事前,针对拆迁安置、企业占地、土地承包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预案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规模,聚集地点的不同,明确部门和领导责任。要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应对有序。事中,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赶赴现场,认真履行职责。参与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事态发展严重,形成违法犯罪活动的,要迅速采取措施,依法果断处置。事后,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善后工作,特别是对承诺的问题要及时兑现,防止反复。对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并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七)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矛盾纠纷的发生。控制社会矛盾纠纷的突发事件和群访、集体访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关键在小,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置工作。首先,健全信息网络。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基础,建立乡、村、组、中心户三级四层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广泛发展矛盾纠纷信息员,尤其在拆迁征占地、各业承包、农村宅基地等纠纷易发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各类调解组织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要进行分析评估,从宏观层面,开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关注民生热点,跟踪隐患焦点,把握矛盾重点,准确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预警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纠纷的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反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化解。二是党政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确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意识,统筹安排好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可能地保护群众利益,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难事。三是要规范行政行为。政府各部门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讲究工作方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不仅要强调总体利益,也要保护当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惑释疑工作,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熟悉有关政策法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三是要强化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公务人员要公道办事,公正执法,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公务人员违法行政或履职行为不当而引发的矛盾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