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汇报材料
在提高黄州首位度,建设强富美善都市区的过程中,老百姓对于改善农村交通环境的愿望也日益。
12、洲条线路公里,路口镇路夹线、路祠线、戚孙线公里,堵城镇陶店乡龙小线公里,陈策楼镇王李线、城东公路
延伸线公里。全长约公里,共涉及个乡镇办个行政村,预计路面主体工程总投资约亿元。刚改造完工的蕲春县漕河镇境内乡村公路大黄线面貌焕然一新,公路标牌标识、候车亭、招呼站及安保设施等系上下功夫、见实效,为广大农民奔小康提供更好运输服务保障。
一、建设现状
截至目前,XX
县公路通车里程达
3871.67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57.6
公里,国道
公里,省道
397.2
公里,县道
690.5
公里,乡道
941.6
公里,村道
1704.696
公里,农村公路占比
86.2%;“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管理工作基本达到了机构设置健全、执法水平文明、路域环境整洁、双超工作有控制;养护工作基本达到了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机制完善、资金落实到位、质量显著提升;运营工作基本达到了
场站建设优、客运发展优、物品流通优、综合服务优,全县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交通综合运输网络。
二、取得成效
一是路网结构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间,XX县交通部项目库规划中共有
个县乡道改造项目
公里,已完成3
个共计
66.7公里;自筹资金启动县乡道改造项目
92.5
公里,修建、改造旅游公路
50.2
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
1763
公里,改造危桥
座,行政村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
100%。结合6
个极贫乡镇、农村物流点、现代农业园以及规模化农村旅游等节点的对外出行需要,规划二级干线公路工程及旅游公路,启动建设二级公路
169.8
公里,2020
年前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全面启动组组通公路建设,2019
年实现
户以上组组通硬化路,以县乡道路为支撑、村组公路为延伸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二是管养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三分建、七分养”的发展思路,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每3-5公里设一名专职管护员,足额拨付管养经费,统筹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力推广“建养一体化”模式;2017
年,累计投入养护资金
0.078
亿元,等级公路养护覆盖率、经常性养护率全面达到
100%;全县县道优良中等路率达到
94.4%,公路技术状况指数
MQI
值达到
91.2,乡村道优良中等路率达到
87.21
%、技术状况指数
MQI
达到
85.7。
三是安保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把群众出行安全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农路安保工程标准化改造439.682
公里。开展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搭接道口安全专题研究,新建搭接道口缓冲带
处,农路安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路域环境治理,保障出行安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加强安全出行保障。
四是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促进“行有所乘”向农村延伸。实现建制村农村客运车全覆盖,客运网络连通个乡镇
456
个行政村。建设城区客运站枢纽
1个,建成城乡客运一体化(乡镇)客运站
座,实施农村招呼站
261
个,打通了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利交通愿景。
三、面临突出问题
XX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依然存在基础不牢固、养护任务重、资金不足、安全设施少等制约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建设方面:一是投资与需求差距大。XX
县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群众居住较为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属典型的“车轮子经济”模式。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建设任务繁重,单位造价相对较高,例如我县境内的财神至河镇公路改造项目,总投资(含隧道)需
23000
万元,上级补助资金
7280
万元,需县级自筹
15720
万元,上级计划和补助投资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融资贷款难度较大,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同时县级层面自筹资金建设的公路项目较多,单位造价较高,单个项目动辄上亿元(例如六曲至财神
公里总投资
3.1
亿元);同时提前实施融资贷款建设的通村水泥路上级计划资金将扣还贷款,并需逐年支付利息;县级资金压力较大。路面宽度为
3.5
米的通村公路完善提质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二是计划与需要差距大。按照规划,“十三五”收官前,我县高速、省道改造、村村通、组组通工程都将全面完成,交通面貌进一步“日月换青天”。但作为村组公路和省道、高速公路连接的县乡公路目前暂无相应的投入和规划,全县县乡道总里程
1632.1
公里,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计划实施的里程仅有
公里,仅占总里程的5%;远远不能满足我县脱贫攻坚需求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同步建设大动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县乡公路,让县乡道不再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区”,急需同步建设改造县乡道。
管理方面:虽然成立乡镇交通管理站,但管理人员基本为兼职人员,养
护人员缺乏,无法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公路线长
面广,现有的路政巡查人员和经费投入与农村公路执法巡查的需求不匹配,巡查力度和频度不够。治超“省道治理硬,县乡村道治理软”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村思想麻痹,放任超限超载车辆通行,造成许多农村公路损毁严重。未经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群众缺乏自觉性,公路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等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
养护方面:县道、乡道划拨的养护资金不足,且资金的使用情况无监督。当前执行的划拨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已经过时,严重影响公路的养护成效。少数乡镇责任心不强,管护落实不到位。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现象仍普遍存在。应急资金缺乏,农村公路抢险抢修力不从心。受我县恶劣地理条件和建设投资的限制,部分乡村公路坡陡弯急,交通安保设施仍然欠账较大。近年来,交通实现跨越发展,从最初看路通不通,到而今看
路通了质量好不好、安不安全、美不美观,最终体现在老百姓满不满意上。已完成的安保设施部分已破损、很多等级较低的道路弯急坡陡,而车流量日渐增大,农村客运班线日趋增多,安保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安全通行要求,“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的安保工程计划仅有
473.092
公里,全县急需建设的安保工程还有
783.684
公里。
运营方面:我县多山区,农村公路坡度大、弯道多,而且路
面较窄,虽已实现村通客车率
100%,但行驶路线条件不佳、安保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行驶安全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子女进城就读,以及农村私家车的增加,农村客运市场逐渐萎缩,很多客运班车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已经停运。农村客运班车主要是在县乡主道上运营,离县乡主道较远的村民需步行较长距离才能到达候车点。农村物流业发展缓慢,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四、对策建议
XX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需进一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推进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突破瓶颈,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
加强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依法实施,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相适应。建议加大上级部门在农村公路投资中的比例,缓解县级财政压力。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资金筹集机制。我县近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及PPP
等模式,缓解了部分公路建设压力;建议上级部门适当提高每年农村公路建设指标,加快农村公路重建改造速度,推荐继续采用“建养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加大县乡公路的计划下达力度,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县乡公路总里程
35%以上的标准,倾斜下达深度贫困县县乡道改造计划
570
公里,确保尽快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大环境,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依法治路,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
按照依法治路总要求,明确农村公路管理主体,逐步完善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增加公路管理配套资金投入,配足人员和车辆,各乡镇成立专职的巡查队伍,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加大巡路频率,清除各种路障,打击超限超载,维护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政执法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乡村公路环境整治活动,彻底清理乱堆乱放现象,消除隐患。加强沿线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的教育培养。
三是完善体系,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
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养护总里程,按公里配备
2名路政人员,调配编制充实管养人员;做好路产路权执法,营造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并重的良好局面。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年适当提高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对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参与。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崩塌等道路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加强与保险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公路养护人员购买意外保险。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公路养护法律法规等
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是创新机制,进一步运营好农村公路。
建立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因地制宜,在村通班车全覆盖的基础上,优化行驶路线、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全县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结合偏远山村留守老人居多,出行难的实际,加大对农村客运班车的补助力度,同时相关税费予以减免,降低运输成本。针对开通旅游专线进行倾斜补助,带动我县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积极谋划,规范管理,提升农村物流业水平。面临突出问题
XX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依然存在基础不牢固、养护任务重、资金不足、安全设施少等制约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建设方面:一是投资与需求差距大。XX
县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群众居住较为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属典型的“车轮子经济”模式。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建设任务繁重,单位造价相对较高,例如我县境内的财神至河镇公路改造项目,总投资(含隧道)需
23000
万元,上级补助资金
7280
万元,需县级自筹
15720
万元,上级计划和补助投资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融资贷款难度较大,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同时县级层面自筹资金建设的公路项目较多,单位造价较高,单个项目动辄上亿元(例如六曲至财神
公里总投资
3.1
亿元);同时提前实施融资贷款建设的通村水泥路上级计划资金将扣还贷款,并需逐年支付利息;县级资金压力较大。路面宽度为
3.5
米的通村公路完善提质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二是计划与需要差距大。按照规划,“十三五”收官前,我县高速、省道改造、村村通、组组通工程都将全面完成,交通面貌进一步“日月换青天”。但作为村组公路和省道、高速公路连接的县乡公路目前暂无相应的投入和规划,全县县乡道总里程
1632.1
公里,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计划实施的里程仅有
公里,仅占总里程的5%;远远不能满足我县脱贫攻坚需求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同步建设大动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县乡公路,让县乡道不再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区”,急需同步建设改造县乡道。
管理方面:虽然成立乡镇交通管理站,但管理人员基本为兼职人员,养护人员缺乏,无法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公路线长
面广,现有的路政巡查人员和经费投入与农村公路执法巡查的需求不匹配,巡查力度和频度不够。治超“省道治理硬,县乡村道治理软”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村思想麻痹,放任超限超载车辆通行,造成许多农村公路损毁严重。未经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群众缺乏自觉性,公路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等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
养护方面:县道、乡道划拨的养护资金不足,且资金的使用情况无监督。当前执行的划拨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已经过时,严重影响公路的养护成效。少数乡镇责任心不强,管护落实不到位。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现象仍普遍存在。应急资金缺乏,农村公路抢险抢修力不从心。受我县恶劣地理条件和建设投资的限制,部分乡村公路坡陡弯急,交通安保设施仍然欠账较大。近年来,交通实现跨越发展,从最初看路通不通,到而今看路通了质量好不好、安不安全、美不美观,最终体现在老百姓满不满意上。已完成的安保设施部分已破损、很多等级较低的道路弯急坡陡,而车流量日渐增大,农村客运班线日趋增多,安保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安全通行要求,“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的安保工程计划仅有
473.092
公里,全县急需建设的安保工程还有
783.684
公里。
运营方面:我县多山区,农村公路坡度大、弯道多,而且路
面较窄,虽已实现村通客车率
100%,但行驶路线条件不佳、安保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行驶安全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子女进城就读,以及农村私家车的增加,农村客运市场逐渐萎缩,很多客运班车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已经停运。农村客运班车主要是在县乡主道上运营,离县乡主道较远的村民需步行较长距离才能到达候车点。农村物流业发展缓慢,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四、对策建议
XX
县“四好农村路”建设,需进一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推进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突破瓶颈,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
加强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依法实施,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相适应。建议加大上级部门在农村公路投资中的比例,缓解县级财政压力。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资金筹集机制。我县近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及PPP
等模式,缓解了部分公路建设压力;建议上级部门适当提高每年农村公路建设指标,加快农村公路重建改造速度,推荐继续采用“建养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加大县乡公路的计划下达力度,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县乡公路总里程
35%以上的标准,倾斜下达深度贫困县县乡道改造计划
570
公里,确保尽快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大环境,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依法治路,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
按照依法治路总要求,明确农村公路管理主体,逐步完善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增加公路管理配套资金投入,配足人员和车辆,各乡镇成立专职的巡查队伍,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加大巡路频率,清除各种路障,打击超限超载,维护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政执法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乡村公路环境整治活动,彻底清理乱堆乱放现象,消除隐患。加强沿线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的教育培养。三是完善体系,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
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养护总里程,按公里配备
2名路政人员,调配编制充实管养人员;做好路产路权执法,营造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并重的良好局面。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年适当提高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对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参与。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崩塌等道路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加强与保险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公路养护人员购买意外保险。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公路养护法律法规等
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是创新机制,进一步运营好农村公路。
建立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因地制宜,在村通班车全覆盖的基础上,优化行驶路线、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全县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结合偏远山村留守老人居多,出行难的实际,加大对农村客运班车的补助力度,同时相关税费予以减免,降低运输成本。针对开通旅游专线进行倾斜补助,带动我县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积极谋划,规范管理,提升农村物流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