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与意义论文
【摘要】行政相对人抵抗权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从概念源流和构成要件两方面立体解读抵抗权的定义,从政治到宪法再到行政法层面,层层深入探讨抵抗权的本质,然后从行使对象、方式、法律效果分析其内涵,最后从理论和实践全面展现相对人抵抗权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内涵;意义
依法治国是当今时代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行政是一种法治状态,政府依法行政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实现行政权力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二者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有行政权力对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规范,还有相对人权利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并且后者是更重要的。i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确立无疑能在权力制约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了实现抵抗权在行政法层面的归位,本文将对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价值意义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内涵丰富,细细考察,它并非行政法的原创概念而有着深厚的政治学和宪法学底蕴。从政治层面考察,抵抗权理论是对“人民与国家”关系思考的产物。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就以“民权、民意、民本”论述了人民反抗暴政的正当性,其中以《论语》关于“义道”的论述较早确立了儒家的抵抗思想ii。西方则以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为抵抗权理论的基础,后世当代西方抵抗权理论研究最高水平的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观”也是“进一步概括人们所熟悉的社会契约论,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水平。”iii作为理论来源,政治层面上的民众抵抗权可以界定为:国家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不得侵害民众的权利,当国家不当行使权力时,人民便可以权力让渡者身份对之进行反抗。相对人抵抗权的确立是部门法具体作用的结果。作为纯法律化的概念,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应当具备行政法学的理论依据:其一,行政行为有限公定力理论。我国学者对于“公定力”来源有自我确信说、法律关系安定说、社会信任说、社会连带说、既得权说等观点,其中法安说iv为通说。对于公定力究竟是否有界限,理论界始终存在颇多争议,但适时适当对某些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之推定予以否定,即坚持有限公定力,对促使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行政法治有着重大意义。其二,无效行政行为理论。有限公定力的理论从权利生成的适宜性角度说明了相对人抵抗权的必要性,而无效行政行为理论则从权利行使对象违法性角度为抵抗权的存在提供了佐证。行政行为无效理论表达了公法上一个核心思想:公权力的行使如果不具备某些最基本的实体与程序要件,将被视为根本不存在或者不具备实质合法性,因而,也就不具有针对相对人的法律效力。这一理论构成对行政行为公定力、进而对行政权的一种观念上的制约。v其三,行政参与原则。抵抗权实质是一种有序的参与,一种于行政程序、行政过程的事中诉求的表达,一种事中的对话交涉机制,其参与性价值大于其对抗性价值,对抗不过是一种行为外在表征,目的是以此来参与、对话、抗辩和交涉,因此保障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与行政参与权利也是相对人行使抵抗权的理论基础之一。vi综上,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可以定义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相对人依法对不具有公定力的无效行政行为所设定之义务采取消极的不服从的权利。vii以上是从概念来源的角度追溯定义,如果切入构成要件角度分析,能使定义更为立体、清晰。理论界对抵抗权行使对象的认识并不统一,有主张非法侵权的行政行为的viii,也有主张非法侵权行为或者无效行为的ix,均较为笼统。究竟何为无效行政行为?根据通说,无效是对法律效力的消极评价,是指存在违法行为且违法状态重大而明显,并且在后果上自始、当然、确定无效。因此无效行政行为即指重大且明显违法(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x。那么此间的“重大且明显”违法应当如何判断?一般来说,是根据相对人普通且合理的判断来认定的,但这一标准确实存在实践操作上的困境。
二、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价值与意义
探索抵抗权的价值与意义,无疑是从理论至实践、全方位地对相对人抵抗权必要性与正当性的宏观把握。
(一)理论价值行政相对人抵抗权是一种私力救济方式,而私力救济的首要价值在于正义,xi并且私力救济的道德基础也是正义,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正义和道德的应有之义。就无效行政行为造成的不法侵害,人们当然采取这种救济方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从而使被扭曲的正义得到纠正,实现了正义的校正价值。有学者把行政法的价值分为三级,初级是行政法的法律秩序,中级价值是行政法治,终极价值是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力xii。建立行政相对人制度是法治价值的体现,它能从根本上体现法治的要义,也能从法律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它是法治价值的直接追求。另外,行政法平等原则也是对法治实质上的体现。
(二)实践意义
1.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秉承抵抗权的精神和理念,在继承政治层面民众抵抗权灵魂的同时,也克服了宪法层面公民抵抗权的不足,具备现实可操作性,适用性较强。
2.抵抗权贯彻权力制约原则,开辟了以相对人权利监督政府权力的新途径,于此同时,作为一种事中救济,相对人抵抗权弥补了传统行政救济的不足,给予相对人更全面的保障。
3.抵抗权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维护了政府的尊严,保证政府的权威性,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让政府生活在阳光下。
4.抵抗权因其程序性、个体性(个人行使、维护个人利益)、时效性(事中救济)特征,极具程序交涉互动价值,从而平衡了行政主体双方关系,提高相对人行政参与主动性,保护其合法权益,体现其主体价值与人格尊严。
三、结语
依法治国是时代的强音,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我们要注重政府的廉政建设,要加强阳光政府建设的步伐。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达到各方利益的适当平衡。所以研究行政相对人的抵抗权的内涵与意义是重要的,只有在对其概念及意义界定清晰的基础上才会更好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完善。
第二篇:发表论文--论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保障
论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保障
辽宁大学法学院09级法律硕士专业
闫雪娇
缪兰兰
文章摘要:目前在我国虽然仍存在着行政相对人参与权被忽视的情形, 但是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为公众所认识。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 公民只有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参与决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扩大公众参与也是民主国家的必由之路, 而实现公民参与权的途径,首先要通过立法细化宪法规定的行政参与权,其次要通过法治提升对行政参与权程序保障的认识,第三要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第四要通过救济保障公民切实行使参与权。关键词:行政相对人
行政参与权
知情权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依法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并由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都可以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相对人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
在当今社会,行政权力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与行政权力主体相较,行政相对人处于弱势毋庸置疑,我们说“有权利必有救济”,同样也可以说“有权力更要有救济”。事后的救济固然需要,但事前的救济与之相比则更为重要。特别是行政相对人对于决策、决定的参与权,作为一项程序上的权利尤为关键。“有序地扩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是建设民主国家制度的必经之路”①。但此路任重而道远,就连美国的学者也在书中承认“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据称由于公民和他们的政府之间的联系已经严重减弱,所以,体现核心民主价值的责任性和合法性往往被描述为是与公民的妥协或面临危险”②。如果行政权力主体普遍持这种态度,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被忽视或根本不被提及的局面就可想而知了。
我国公法学家认为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第一,公众参与有利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具体行政行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机关单方面对自己做出不利的处理,侵犯其合法权益。第二,公众参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决策、行政决定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消除行政决策、行政决定在执行中的障碍,保证行政决策、行政决定的顺利贯彻执行。第三,公众参与有利于消除歧视、偏袒,保障社会公正。第四,公众参与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防止腐败。第五,公众参与有利于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健全公民的人格。第六,公众参与有利于为国家行政权力向社会转移,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
-------------------------注释:
①王绍光、胡鞍纲、周建明:“回顾与展望: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思考”,见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 国家制度建设》第38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⑥[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第153、153页,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姜明安:“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公民实现参与权虽然不是其参与行政程序的目的,但是没有行政参与权,公民在法律上的实体权利难以获得切实保障。对公民参与权的法律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通过立法细化宪法规定的行政参与权
宪法为一国之基本法,既规定了国家的权力,也确认了公民的权利。但是,由于宪法本身的原则性、纲领性决定了其所确认的公民权利缺乏可操作性。如我国现行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宪法这一规定确认的公民在行政程序上的参与权利至少有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行政赔偿请求权。除行政赔偿请求权外,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可以说至今仍无法律的细则化规定,也就是说,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近20年了,对于公民来说这些行政参与权仍然是纸上的权利。
所以,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参与权,首先要正确认识宪法规范所包含的宪政思想,不折不扣地通过立法将其释放出来。其次,行政程序立法中有关公民参与权程序规范的设计,应当具有正当性,便利于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参与权。
(二)通过法治提升对行政参与权程序保障的认识
法治的基本内容是制约权力、保障权利。虽然我们将“法治国家”写进了现行宪法,但是我们对法治的认识并没有产生同步效应。目前对法治的误读相当严重,尤其是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许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法治理解为依法而治,将法视为实现国家权力的一种工具,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公民的权利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法律认知背景下,公民便成为国家权力支配的客体;既为国家权力支配的客体,就无所谓权利的确认与保障。这种思想观念可能是我们推进法治的最大障碍。行政程序法被视为一国步入法治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我们对法治的认识仍然没有质的提升,那么行政程序立法不可能充分重视对行政相对人参与权利的保障。
通过法治提升对行政参与权的程序保障的认识,我们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将法治的基本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管道输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成为其法律意识的内核。(2)将法治的基本内容溶解于行政程序法的具体法律规范之中,使行政程序法律规范神形合一。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任何一个法律规范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法律思想所支撑,而法律思想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法律规范的科学性,进而决定其可行性。过去我们的某些立法在调整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时,仍无法摆脱人治、专制思想的束缚,产生了不少背离法治思想的法律规范。(3)将法治的基本内容晓喻社会民众,提高公民的权利主体意识。法治所要规范的不是公民而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简言之,法治是治官而不是治民。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是治官的最大力量。因此,对于一切通过现行法律挑战国家权力行为的合法性都应当得到法律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拥有坚定的权利主体意识确实是现代法治社会立足之根本。
(三)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公民的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了解和获取除法律规定保密以外的行政权力主体的各种行政信息。参与的基础是知情,能够掌握有关信息,才能有效地参与,否则只能是“瞎掺乎”。所以,在公众参与广泛,且效果显著的国家无不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立法。2007年4月5日,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国务院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这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注重公民行政参与权的曙光。在该条例的基础上,我国还应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等法律,正所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以趁热打铁构建我国行政参与权保障体系。
(四)通过救济保障公民切实行使参与权
“不能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由于我们对程序性质的认识长期存有偏差,“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思想导致我们对公民程序权利的轻视、淡漠,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也不尽完善。公民许多程序权利被侵犯不能单独提起法律救济,而只能在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提直救济时,作为一个否认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理由附带提出。在行政程序法中,公民的行政参与权虽然是一种程序权利,但公民行使此程序权利,不仅为了确保其行政法上的实体权利,同时还具有制约行政权、形成接受不利决定心理基础的功能。显然,后者的功能已经脱离了公民的行政实体权利而独立存在。这种独立存在的程序权利是其获得法律救济的基础。因此,我国应制定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获得救济权。同时, 还应完善有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国家补偿方面的法律规定,以与之相配套。
行政相对人参与权的保障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相信结合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在各位法学前辈的孜孜不倦的带领下,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一定会充分实现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吴志红 关于现代行政程序的再思考[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2,(09).[2]司琳琳 论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障[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1):11-12
第三篇: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问责主体要监督、检查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这里责任是指由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构成的责任体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权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法规和社会价值等负有的政治、法律和道义责任。
第二,政府及其公务员在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给公共利益或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否定性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公开道歉、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免、引咎辞职、撤职免职、责令辞职、追究法律责任等,情节特别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处以刑罚。
构建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对于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感与工作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和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政府形成负责、廉洁、高效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即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第二,通过构建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规定政府和官员的职责,并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追究他们的责任,就打破可以官员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义务的思想,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高效工作,廉洁奉公,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第二,有利于推进政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的人事任用制度,进而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行政问责制则明确规定了官员的责任及其应受到的惩罚,建立起更为有效的干部淘汰制度,迫使他们形成危机意思和忧患意思,以促使其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使其素质得以提高。第三,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由于政府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在我国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如果不能有效地规范政府的行为,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很容易遭到侵犯。通过问责制明确政府的职责、权限和责任,规范政府的行为,并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当的权利来问责政府,从而可以有效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企业形象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企业形象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企业形象设计又称CI(Corporate Identity)设计,就是通过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的设计过程,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文化素质、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存在价值并加以整合,使企业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达到企业的自我认识和公众对企业的外部认识。
企业形象既是企业的外在感性形象,也是企业深刻文化内涵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战胜对手,提高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现今,在我国“制造的中国”正在走向“品牌的中国”、“设计的中国”,创意产业、设计产业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形象设计的优劣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塑造、提升企业形象,与设计机构的合作也日益密切,祈求改头换面谋求新发展。
企业形象设计包括: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系统三大部分,统称CIS系统。这三部分中,MI是核心,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BI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VI视觉识别系统是CIS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部分,包括基本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等)和应用要素(产品造型、办公用品、服装、招牌、交通工具等),是指在企业经营理念指导下,利用平面设计的手法,将企业的内在气质和市场定位,视觉化形象化,将企业与其周围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区别的最常用的信息平台。一个优秀的企业VI设计,会很明确地表达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并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加深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提高对品牌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良好的企业VI设计,也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的发展。
企业形象设计对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有很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这个意识,他们认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才是企业发展第一位的东西,销售上去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样的情况在企业发展的初期的确是有用的,首先抓的是定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例如,公司没有完整的视觉形象而显得杂乱不刊,连最进本的名片都不统一,以至于10个公司的人出去见客户别人认为是10个不同的公司,公司没有统一的工人制服、变笺„„一切问题都出来了,这样就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销量下去了,定单少了,老板却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稍微有意识的经营者可能会请一个企业战略者来分析企业为什么发展停止不前,然后再经过分析,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产品销售网络和人力资源没有问题,那就是企业形象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再来进行企业形象的整合和调整,其难度就要比最早一开始进行企业形象规划要难得多了,让企业自己让企业走了弯路,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意识的经营者或许永远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然后企业因经营不善而死亡。
所以不难从我们的实际案例中来分析出企业形象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有了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作为内外管理的基础,他是企业发展的促进者,使企业经营者在管理上将更轻松。
B、有了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大大的增加了员工的自信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C、、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D、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E、、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因此,没有企业形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消失在茫茫的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若即若离;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
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因为它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股票的涨跌等。企业形象设计能够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虽然不一定马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一笔重大而长远的无形资产的投资。未来的企业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品质、品种之战,更重要的还是企业形象之战。全方位深层次逐步推进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具有有长远眼光企业的长期战略。因此面对企业形象设计这样的系统工程,许多企业会不惜花重金聘请企业形象设计公司来完成,小到工作证、纸张、名片,大到公司招牌、建筑物、车辆和产品标志等等。所以,在这些方面企业形象设计功不可没。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它是伴随着国内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对规模化经营需要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农业产业化”的说法一出生就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是人们从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产业目标,然而这也是众多学者从词语词义角度对“农业产业化”提出诸多异议的根源。早在1999年,国内学者郑林在《产业化的含义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辨误》一文中,就对农业产业化的涵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产业化的误用,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孔繁来则撰文从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角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论点,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面向市场的根本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
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本意大体一致,均表现出了对市场的关注。这与我国农村地区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所表现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土地产出效率低、农民对农产品议价能力低等背景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成熟,很多地区开始走规模化、特色化农业道路,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及现代农业的深入开发,农业分工更趋细致,区域化特征愈加明显,特别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新理念作为我国在新世纪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的涵义注入了新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区域农业在地区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经营为途径,以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业为支柱,以产业立体化、土地集约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新技术引进、劳动力改造、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形成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利益联盟,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和组织经营形式。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1.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活动,实现就地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2.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
相比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特别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投资环境欠佳、国家发展战略倾向等问题的存在,农业和农村“缺血”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瓶颈”。相比之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政府部门积极地政策导向,能够得到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为产业化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积极因素促使农业和农村日趋成为社会资金流向的重要领域。随着资金、信息和技术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逐渐壮大自身规模,完善投融资和利益分配制度,进而激活农业、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活跃农村经济。
3.农业产业化面向市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风向标”,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基本要求是生产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适时合理调整生产时序,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降低成本,增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议价能力,稳定农民收益,防止出现类似“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各种物资、服务、技术能够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顺畅流通,市场能够对大宗采购和销售提供适宜的市场容量,从而规避农业生产所具有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4.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并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打破了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将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多种产业形态与农业相融合,构成农业产业联合体。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调整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地势、气候、水土、市场等资源基础,单一的种植业可经过调整变成以某一特色农产品为主,多种农产品联合发展的立体农业,增加土地产出效益。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可营造良好的大地景观,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绝佳的景观背景。农业产业化涵盖的手工业、制造业和高科技农业,可开发为乡村旅游产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企业、农业基地、科研院所等可开发为旅游景点。5.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形成规模产业集聚
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农业产业化可为乡村旅游提供产业基础和景观背景,有些农业项目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乡村旅游可提升地区知名度,促使乡村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有利于乡村地区旅游企业摆脱“散、小、弱”的不良局面,提高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避免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有利于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提高特色产业边际效益,提高农业、旅游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