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三句诗词”中悟为官之道
从“三句诗词”中悟为官之道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词的国度,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词章,唐诗灿烂华美、宋词饱满安静。诗歌之中,有美丽的画面,有丰富的情调;诗歌之中,有温柔与缱绻,有家国与天下。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青年干部要善于从诗词中汲取“营养”,学习诗词中的大智慧。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出自北宋王惟一的《西江月·学道须当猛烈》,指的是学习道理应当具有强烈的决心,而且要从始至终保留好当初的那份心意,不让分毫的物欲侵入我们的内心。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多种欲望的诱惑,年轻干部更容易在坚守初心上产生困惑,因此青年干部要不断掸去思想尘埃,常补精神之钙,常开思想之源,把人民群众摆在自己内心的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自己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出自宋代苏舜钦的《水调歌头·沧浪亭》,指的是大丈夫应有远大抱负,就像那正午的太阳,光芒照人间,令人羞耻的是一事无成,疏放轻闲。无论干事还是创业,当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干部要志存高远,牢固树立想干事、干大事,持之以恒创大业的远大志向,坚决避免“看摊守店”的不良思想,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努力开创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新境界。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出自出自清代郑燮的《墨竹图题诗》,说的是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青年干部要俯下身子到群
众中去,时刻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万事民为先”的行为准则,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委组织部徐善杰
第二篇:为官之道
为官之道
古语云:“为官者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中无愧于己。
古来圣帝治世赖用贤臣。千古以来,帝王用人之道,无非离不开贤能、英勇。哪一位名流千古的君主,没有左膀右臂,没有一帮贤能之臣。战国有吴起等人;秦有商鞅等人;唐有狄怀英等人;宋有范仲淹;元有刘秉忠,明有戚继光,清有曾国藩,真是不胜枚举,数上他个三天三夜也没有穷尽啊。阅遍古今典籍,发现每一名精忠报国的贤臣,都经过了圣贤的洗礼,有的甚至拥有家愁国恨,但是他们能成为帝王赖用之仕,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有一腔报国之情。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初四,陕西提督王辅臣驻平凉城,响应吴三桂起兵反清,势力扩展到几省区。一时间大清损兵折将,难以平定王辅臣之乱。周培公见状,在大军出潼关之际,毛遂自荐,培公之意正好与康熙相符,图海见此人奇才可用,便招为幕僚,一同奔赴前线。康熙十五年王辅臣之乱平息了,周培公二十天之内东奔西走,三进平凉城,斗志斗勇,说服王辅臣,利国利民。我赞叹培公是何等的贤能,对国家是何等的忠诚,大军压境不慌不乱,上书举荐为国效力。我想培公之德,不在于平定叛党,而在于告诉世人为官者应为贤臣也,应无愧于天,无愧于国。
为官者应恪尽职守,上对国家满怀抱负,下对黎明应形同亲人。古有一钱太守刘宠,任会稽太守,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治河患身先士卒,视百姓之疾如父母之疾,为官十分清廉,给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汉书》说:“宠治越,狗不夜吠,民不见吏,郡中大治”。离任时,有五、六位居住若耶溪山谷中的老人赶来向他道别。他们向刘宠表达越中百姓对他的感激、敬重之情,并每人奉百钱相赠。刘太守再三推辞不受,见其长跪不起,盛情难却,只得从各人手中选一大钱受之。当他出阴山界至西小江时,投钱于水中而去。为纪念这位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太守,人们把此地改称“钱清”,把这段江称为“钱清江”。并建祠纪念,人称“一钱太守庙”,又在临江建一亭,取名“清水亭”,当地人称“选钱亭”、“一钱亭”。百姓乃安居乐业,治国安邦,百废待兴之本。为官者欲成大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与百姓同甘共苦。应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为官之道并非生财之道,是救民之道,是护民之道,更是爱民之道。
仕人大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唯有面对生死抉择才可看出其为官之道。明朝末年,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就是为官之道的最后一条,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无愧于己。为官者不求衣食无忧,不求加官进爵,不求名留千古,但求上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下无愧于黎明百姓,无愧于江山父老,至于己便无一所求,只求一生仕途,无愧于自己那颗满腔报国的赤子之心。于谦有这样的气魄,即使面对谋逆之罪,也能吟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虽遭歹人冤陷,然还能奋勇体国,要用自己的身体捍卫国家,只求留得一世清白,无愧于自己的赤子之心。
古往今来,多少王朝,多少往事,多少豪杰,能被今天歌颂的唯有那些忠臣良将。他们留下的名言警句,一遍遍的敲打着警钟,仿佛告诉后人“为官者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中无愧于己”。
第三篇:从三国历史悟带兵之道
从三国历史悟带兵之道
三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天下大乱到诸候割据再到三分天下,这一过程彰显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竞争实力,也展现了几位领导人高超的带兵之道。分析和研究三国时期典型人物的带兵之道,并将他们带兵方法吸纳和借鉴,对于当前部队管理问题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历史人物 带兵方法 利弊分析一、三国时期典型人物的带兵方法
1.曹操――以智带兵的代表
三国的几个代表人物中,曹操当属文韬武略,是才干最为出众的一位,其带兵方法,处处显示着智慧。以郭嘉和荀?为例,当时二人均为曹操集团五大谋士之一,郭嘉多谋,善出奇兵但生活作风不好;而荀?生性耿直,作风正派。鉴于两个人个性迥异,曹操让郭嘉出谋划策,令荀?管理干部,这就充分发挥了两个人的长处。当然,荀?发现郭嘉作风有问题,自然多次向曹操报告,希望曹操给予惩罚。而此时,曹操往往对荀?大加赞赏,但又不对郭嘉过分指责,从而保证了二人对其的忠心,这就从侧面显示出了曹操的用人智慧。
2.孙权――以情带兵的楷模
孙权掌管东吴时仅仅18岁,年纪轻轻的他在混乱的局面下,逐步将东吴发展壮大,以致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与他身边的人才息息相关,也与他的带兵之道联系紧密。对当时的东吴,诸葛亮曾用“人才济济一堂,同心同德”为评价,他如何能将这些人才凝聚一心,保持东吴的安全稳定,以真情换真心的手段可谓高明。公元213年,孙权任命出身寒门的周泰为濡须口前线总指挥,朱然和徐盛作副手,由于周泰出身不好,二人不服。为此,孙权亲自到濡须口,大摆筵席款待将领,席间令周泰脱掉衣服,尽显身上伤痕,哭着拉起周泰手着说:“为了我们兄弟你出生入死,把命都搭上了,我怎能不把你当成亲兄弟,怎能不委以重任呢,我孙权与你同荣辱共休戚。”当下,所有人都服了,威信得到树立,问题也迎刃而解。
3.刘备――以义带兵的典范
《三国演义》讲刘备最多的是哭,而真实的刘备更多的特征是他的义。《三国志》讲到刘备时,经常会用到“食则同器,寝则同床”的语句,作为一个将军、一个皇帝,能够做到这样实属不易。同时,也是他的义使关羽、张飞在刘备一无所有时仍然衷心耿耿,是他的义使手下的将士奋勇杀敌。221年,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在将领缺乏、谋士短缺的情况下,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出兵亲自攻打东吴,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虽然此次战役给刘备集团以致命打击,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刘备的大“义”。
4.诸葛亮――以法带兵的先锋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执法公平,赏罚严明,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吏不容奸,人怀自厉,佥忘其身”,足以显示出当时国家、军队的严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不听副将王平劝告,致使街亭失守。为了维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局面,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处斩了主要负责人马谡,王平因劝告有功得到奖赏。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不徇私情,凡事以法为大,也显示了其长远的眼光和高超的带兵艺术。
二、几种带兵方法的弊端分析
1.以法带兵需要有成熟的法规为依据,否则难以有效执行
我军各项法规,大多很笼统,方向性有,但细化不够。以基层连队为例,遵循的法规主要是三大条令,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同,条令中对于各职人员的职责规定也过于泛泛,难以从中找到利于执行的条款,这样会给连队带兵人造成模糊的局面,遇事不知如何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这种过于弹性的局面下,也给了带兵人很大的权利空间,用的好可以人心齐聚,用不好便会滋生腐败,后果不堪设想。
2.以情带兵需要以识人为前提,否则易造成任人为亲的局面
以情带兵要求各级带兵人必须对下属以真情付真心,通过培养出的感情达到辐射效应,从而激发集体凝聚力。这种方法要求简单,但操作复杂。单纯对每个人付以真心简单,但能否激发动力却不确定,回报往往各不相同。如若带兵人不识人,不会用人,以感情用事,屡屡将重要岗位托付于自己的亲信,那么公平的环境无法保护,个人的威信必将下降,战士的信心也会动摇。
3.以义带兵需要有正确的方向为指导,否则易形成江湖风气
以义带兵实际靠的是带兵人的个人魅力,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方向、有义气效果可佳。但如若带兵人领的路是歧途,那损失可谓巨大。刘备就是一例,为替关羽报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毅然向东吴出兵,从而导致了蜀国的元气大伤。可见,如若没有正确的方向,单纯义气用事,也只是匹夫所为。
4.以智带兵需要带兵人具备超常的智力,否则无从谈起
智力往往是来源于先天,后天培养的成分较少。所以想依靠智慧带兵,从根本上就断绝了那些愚蠢之人的路子。下属行骗忽悠,你毫无察觉;每位战友优点、劣根,你不清楚;有才之人不得用,无德之人受重用,那只会让局面愈加混乱。可见,以智带兵,是聪明人的带兵方法,它是一种补充,而非主流,不可盲目使用。
三、启示
1.坚持依法带兵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依法带兵是我军坚持的一项根本准则,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军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也日趋成熟,加之新修订的条令条例也相对完善,使得依法带兵有了更好的保障。坚持依法带兵能够更好的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激发官兵的干劲,形成团结协作的局面;坚持依法带兵能够确保方向的正确性,避免道路上的偏差。可见,依法是带兵的前提,也是根本,必须牢牢把握。
2.贯彻以情带兵的重要手段不改变
当前,兵员成分复杂,层次有所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单纯依靠原来的下命令的方式,难达预期效果,此时,发挥感情的引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以情带兵倡导以人为本,易于营造团结和谐的局面;以情带兵需要在实践中深入官兵,更易于掌握官兵所思所想,便于管理的有的放失;以情带兵要求对战友付出真心,更利于融洽关系,与官兵打成一片。
3.借鉴以义带兵的辅助形式不要丢
以义带兵是带兵方法中的土办法,主要是通过哥们义气凝聚和带动全体,从而提高集体的作战能力。采取以义带兵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带兵人的个人魅力,影响和带动一片人,提升凝聚力;以义带兵,便于与下属沟通,与官兵打成一片;以义带兵,可以使官兵为了带兵人的利益赴汤蹈火,体现超常的战友情谊。为此,在小范围内采取以义带兵仍然可以发挥出功效,在坚持依法带兵、以情带兵的前提之下,仍然可以采取。
4.穿插以智带兵的可贵思想不能放
以智带兵对带兵人有着超常的要求,自然不可随意使用。但在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后,确信带兵人具有这种能力素质时,其也不乏一种有效的带兵之道。以智带兵,便于发挥带兵人的智力优势,体现个人价值;以智带兵,利于发挥下属的特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智带兵,可以根据随时情况灵活处置。
参考文献:
[1]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第四篇:从哲理诗中悟学习之道
从哲理诗中悟学习之道
哲理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它以质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通过比喻或象征等手法,揭示某种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扉。那些哲理名句,常常被人们铭记、征引,乃至被视为诗文创作的楷模。
一、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字元晦,是我国南宋时代的大理学家,曾开设白鹿洞书院授学。本诗乃读书时偶有感悟而发:半亩大小的一方池塘,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尽映其中,惹人喜爱。若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正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流来的缘故。
虽为观书有感,乍看来却很难看出与读书有何关系,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优美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见底的半亩方塘,但是怎样才能让文章称得上优美呢?关键在于有没有生活。我们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其素材、观点、情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的能动的反应。如果失去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文章就会干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所以,写起文章得心应手,文如泉涌的同学,必定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生活比较敏感的人。马马乎乎、大大咧咧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写一些干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无病呻吟的情感,谈一些空洞造作的见解。这样的文章,又有谁会喜欢呢!请关注生活吧,它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从生活汲取养料,搜集素材,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品来。
二、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看庐山,从远、近、高、低等几个角度去观察,结论就“各不同”;那么,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远瞩,总揽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了。
学习也是一样。首先,思考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用某一种方法而难以为继时,千万不可钻牛角尖儿,换个角度或方法,往往会受到奇效。所谓“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在社会生活当中,尤其是在文学领域,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结论),也往往因为角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正如2000年高考作文试题所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仁者”可以见“仁”,“智者”亦可以见“智”,岂可一概而论呢?最后(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认识某一事物,分析某一问题,要能总揽全貌,把握整体。如果在看问题时只就问题而论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你的理解很可能是狭隘的、片面的。比如我们常讲,对字、词、句的理解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阅读文章首先是整体阅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当局者”失去了角度,更无所谓高度,“旁观者”居于矛盾冲突之外,更客观、更冷静,更能把握全局。在山中看山,就如同管中窥豹,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山的全貌。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诗人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
登高望远,实际上是在利用客观条件为我服务。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学业上,你要想站得高,就必须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积成知识之山,蛟龙自能生焉。否则,所谓“登高”不过空谈一句而已。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专门谈论学习的哲理诗。前两句诗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遗余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中途懈怠;后两句旨在说明要了解一事物,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门学科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频率翻倍地增长,每个人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全部获取它们,简直不可想象,只能是尽可能的获得。人生短暂,知识却浩如烟海,确实应该把知识作为一生的追求,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方能做一个博学之人。孔子曰:“朝闻到,夕死可矣。”
但是,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社会需要的不是指挥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建设人才。赵括自幼饱读兵书战策,不可谓不博学,结果又如何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
五、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
这是一首论述诗歌创作的诗,对我们大家写文章多有启发。无论写诗还是为文,都要求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表现个人的特性的作家,永远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很多同学写作文就有一种不好的趋向。他们盲目地模仿别人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技巧甚至是思想感情,形成一种公式化的作文程式。这种文章,在高考中也许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合为文之道的。艺术的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字,失去了“真”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敢说真话,敢抒真情,勇于表现个性,才是值得提倡的。
不仅写文章,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循守旧,把陋习当作典范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存在。先贤圣哲怎么说过、怎么做过,我们便可以说、可以做,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予以诛伐。这种弊端陋习而今可以休矣!古代的文化遗产,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不是不能学,关键是态度问题。我们要“扬弃”,我们要“拿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而加以利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观点、言论也不要鹦鹉学舌,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动辄“这是老师说的”,“XX就是这样讲的”,只能说明思想的贫乏。
总之,我们反对盲目模仿,反对沿袭陈规陋习,我们提倡表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世界丰富多彩,哲理诗自然也就多种多样,诸如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都有许多优秀的哲理诗,值得我们欣赏和研究。
描写自然景物的哲理诗最多,也最为人们所熟悉。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虞世南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许浑的“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描写社会政治的哲理诗,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启迪深思。
左思的“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
白居易的“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放言》);
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等。
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读了催人奋起。
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
描写文艺创作的哲理诗,也同样是异彩纷呈,对人们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
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郑板桥的“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
张问陶的“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论诗绝句》)等。
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等。
其实,哲理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蕴。
下面仅举几例,谈谈与我们学习相关的诗句,以期共同受益。
陶渊明有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时不我待,要惜时勤读。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再如朱熹的《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次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就想象地把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和作用简明透彻地告诉大家。
让我们感受古诗,品味古诗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歌颂生命力之顽强,教我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奋斗。)
“山外青山楼外楼。”(教育我们不要骄傲,不要自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临困难,身处绝境,依然相信会有转机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
要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要知道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要珍惜朋友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五篇:从毛泽东诗词悟伟人胸怀[模版]
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论文
姓名:徐於炘学号:0924010135班级:09本硕5班
从毛泽东诗词悟伟人胸怀
摘要:伟大的开国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以其超凡脱俗的才华和惊世骇俗的领导才能著称于世。他是一位旷世奇才,在动荡的旧中国里,他能怀有一颗不屈服于权贵的博爱之心,立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他的出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一点我想从他的诗词中得以论证。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立志、革命战争、人生观
一、少年立志
毛泽东出生于清朝末年湖南湘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少年时代的他一边上学一边帮助家里做家务。他长得英俊、健壮,诚实又能干,所以很受邻里乡亲的好评。1910年秋天,他顶着父亲的压力,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临行前,他给父亲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为了学有所成、拯救苍生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在学校他也是勤奋好学,尤其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类的书籍。一次他读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对书中所写的华盛顿、拿破仑、林肯、彼得、卢梭等人非常佩服,在书上打了很多标记,写了很多批注,他还对同学们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才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呀”。毛泽东从这时候就立志要做一个救中国的人了。毛泽东少年时代的诗作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首《七古.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青蛙之口,写出了自己敢为人先,立志领导普通人民推翻封建腐朽制度的决心和勇气。一代领袖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深深折服!
二、戎马生涯
毛泽东是一位军事奇才,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敏锐的目光,以及置生死于不顾的勇气,让世人敬仰佩服。他的一生,可谓身经百战,与枪杆为友。1919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他和所有起义的勇士一样,大失所望,于是他决定退伍,继续求学。求学期间的毛泽东勤奋刻苦,博览群书。主张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经常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地学习钻研,其实在他心里早早就有推翻旧制,创立新中国的梦想,所以我想也正是这个鸿鹄之志支撑着他在艰难岁月里那么忘我地读书。不仅在学习上,在体育锻炼方面毛泽东更是个当之无愧的体育运动狂。他曾经还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体育之研究》,主张人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自己还创造了一系列强身健体的妙计,比如“冷水浴”、“日浴”、“风浴”、“雨浴”等等,至于到湘江去游泳那更是常有的事。这些体育活动对毛泽东塑造强健体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学习期间,他仍然不忘革命斗争事业,积极参加组织了一系列响应先进革命思想的革命活动。1921年毛泽东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结果是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会后,毛泽东回湖南,组织了许多革命运动。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当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再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他诗兴大发,一气呵成一代名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问苍茫 1
大地,谁主沉浮”、“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透过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令我们惊叹佩服。面对危难的国内形势,毛泽东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越挫越勇,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带领我们走向了辉煌的新中国。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巨大损失。此时,英勇的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用枪杆子来取得的。我们要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当年9月受党的委托,毛泽东在湖南江西交界一带领导了秋收起义。从他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中,我们可以对当时的情形有所了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参加起义的农民们的决心与勇气,为了推翻封建旧制,他们不畏权贵,英勇斗争。可惜的是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了。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将起义的主力军转移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不久后便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率领的部队也到达了井冈山。两支队伍会合和,多次打退了来犯敌人,扩大了根据地。这一年,他在井冈山写下了一首题为《西江月.井冈山》的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作于国共两党斗争激烈的危急关头,但却看不出毛泽东有任何的紧张抑或是惊悚。相反,从这首词短短的几句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个战争领导者在战争前夕的镇静与从容,更是十足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战前的充分准备,以及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他敏锐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斗思想,犹如星星之火,点亮了人们的心灵。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贡献。根据地在毛泽东和他战友的领导下,先后四次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1931年春,毛泽东写了一首词,题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首词道出了第一次反围剿成功的那种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号召志同道合的人们齐心协力,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遗憾的是在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成功后,中央领导权被坚持“左倾”的王明把持,王明刚愎自用,忽视客观情况,结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惨败,举世闻名的长征被迫开始了。长征期间,红军所经受的困难真的是我们这些人无法体会的,这其间,不管是普通战士还是党的领导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虽说困难重重,度日艰难,但毛泽东的诗词仍不乏斗志,充满着壮丽的沧桑之美。他的《忆秦娥.娄山关》就是论证。“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词写在革命战争那个艰难的岁月中,但透过这首词我们却能深切地感受到英勇的烈士们为了缔造新中国而不顾一切困难的霸气与执着。爬雪山、过草地、过激流、夺险关,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毛泽东又赋诗一首,即我们所熟知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诗,全面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困难险阻,同时也寄予了对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后的喜悦与期待。长征胜利会师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了,毛泽东领导长征精锐力量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浴血奋战中。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军事天赋得到了进一步的施展,他的很多战斗理论被应用于实际,并且经实践证明,他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过8年的殊死战斗,1945年,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当年,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有田有地吾为主》,“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首诗,将一代领袖的高大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感恩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不朽贡献!抗战后的解放战争,实为受尽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无奈之举。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大智大勇让中国人民感激佩服。可是这却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安宁。注定不可避免的战争还是爆发了。经过了3年的努力,伟大的共产党终于战胜了国民党,在亚洲大陆上点亮了属于新中国的曙光!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真实地写出了胜利在握的那种喜悦。“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气势磅礴,读起来让人难抑心中兴奋。
三、诗词与人生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战争成了他生命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整个戎马生涯中,诗词又是伴随他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柱。从风华正茂的激情少年,到日理万机的人民领袖;从湖南到上海,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延安,从延安到全国各地。诗词成了陪伴毛泽东的最忠实的伴侣。而毛泽东的伟人思想也在他的诗词中一点一点地渗透给我们这些平庸之辈。从他的诗词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代伟人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中所孕育的伟大思想。毛泽东的诗词有过儿女情长,有过七情六欲,有过傲慢,有过低迷。但更多的是一种自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霸气!如前所说,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领袖,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的诗词从一开始就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非凡气度。读他的诗词,我们感受到的是立志缔造新中国的鸿鹄之志,体会到的是为国为民的博爱之心,学习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之心!读毛泽东的诗词,感悟毛泽东的胸怀,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追求,升华我们的灵魂!
参考文献:《毛泽东诗词全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天下韶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