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五篇]

时间:2019-10-29 22:5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

第一篇: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

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过,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仍有不同: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现阶段,由于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工作范围的模糊和交叉,导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出现“重叠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研究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使两支队伍形成合力,发挥他们的整体功效,对于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自2012 年起,开始在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实行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模式,虽然这极大提升了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水平,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况。

1.学生学习、生活主要依赖辅导员

在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下,辅导员和班主任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分别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然而,由于辅导员是学生入学后接触最密切的管理者和直接负责人,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生活、思想、学习、学科选择、生涯规划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第一选择就是向辅导员寻求帮助。

2.部分学生和班主任沟通有限

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也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就目前情形看,很多班级的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甚了解,部分学生不愿主动联系班主任,学生和班主任沟通机会有限,这使得班主任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班主任制度流于形式。

3.班主任工作缺乏量化考核体系

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加强学院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工作过程中,学工处每学年对辅导员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相比之下,班主任工作缺乏明确的考核体系,从而使得班主任工作较为自由随性,大大降低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制度的效果,并且难以让学生主动与班主任学习交流。

4.辅导员与班主任缺少交流平台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具有共同工作目标的两支队伍,在工作上或多或少有交叉和互补的方面,但由于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缺少交流平台,导致双方各自独立开展工作,常常出现重复或空白的情况,使分工协作机制不能达成应有效果。

二、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为例,为调查辅导员和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的工作实效,特设置调查问卷在全院本科生范围内发放。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 份,收回94 份,有效问卷94 份,人员涵盖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管理类、电子商务类和经济类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确

在参与调查的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中,24% 的学生在面对课程学业困难、专业方向选择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时,无法确定可以咨询的对象。在这24% 的人中有96% 的学生在被问及关于生活、思想、学习教育等大大小小的问题时,第一选择都是向辅导员寻求帮助。

以上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需求并不能按照分工协作机制合理分配,解决学生各类问题的压力仍集中在辅导员身上。究其原因有二:

(1)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定位不明确。辅导员是千条线一根针,是“面”上的工作,重在梳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内容;班主任大多数为任课教师,具有显著的专业特长优势,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学业困难,促进学生学风建设,指导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等,是1 对1 的“点”上工作。学生工作纷繁复杂,涉及范围广,辅导员和班主任需要认清自身角色,落实相关工作。

(2)责任界定模糊。在学生管理的很多问题上,由于辅导员是学生在校的第一监护人,导致无论是学生的学业问题,还是日常的生活问题,相关责任仍然需要由辅导员承担。结果,凡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辅导员都必须主动管理,致使学生对辅导员依赖心愈强,对班主任愈加陌生。

2.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不平衡

以班级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学年由班主任组织见面并开展的学习交流次数,0 次的占3%,1 ~ 2 次占86%,3 次以上占11%。以个人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9% 的学生认为很少能与班主任见面,2% 甚至没和班主任进行过交流。受多种因素影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并不是一个平衡的双线体系。由于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相对待遇差、地位低、压力大、后顾之忧多,很难向班主任队伍主动提出学生工作要求。并且辅导员每学年需要接受学工处的严格考核,这极大程度地检验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也保障了工作的高效开展。相比之下,班主任作为正式的教师团队,精力主要用于课程或课题的研究,投入学生工作的精力相对较少。由于没有严格的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班主任工作内容无法量化,使得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时热情低,从而导致了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不平衡。

3.辅导员与班主任缺乏交流平台

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作为学生工作中的“面”与“点”,在工作开展中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1)辅导员统筹管理多个班级,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综合性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学业引导与帮扶工作中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2)班主任拥有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善于解决学生学习、保研、就业等专业性问题,但难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状况,需要辅导员进行协助。由此可见,“面”与“点”不是两条独立的工作体系,需要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沟通机会有限,又没有专门的交流平台,“面”与“点”合作效率低,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中的盲点。

三、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建设建议

1.建立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高校应对班主任工作情况开展必要的考核,通过量化考核,检验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综合评定工作业绩的一项指标,鼓励班主任积极指导学生。此外,还需要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氛围,及时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困难,落实辅导员和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全面提升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力。

2.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为了使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能够正常开展,避免分工不合理产生的问题,需要确立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工作责任,扩大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影响,减弱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感,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各自的工作特长,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健康发展。

3.搭建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交流平台

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分工不协调,工作效率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内部交流平台。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都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可以从班级骨干或者党员积极分子中选择一部分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一方面可以定期联络辅导员与班主任,加强班级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担任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避免产生工作盲点。有了这一“桥梁”,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的分工可以更加明确细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发挥双方的最大作用,服务于学生。此外,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学生,比起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加熟悉不同时期学生的情况,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困难,与班级同学能够产生共同语言,更加便于情感交流。

第二篇: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学期工作总结

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学期工作总结

发挥多方作用,挖掘学生潜力

王丽洁

转眼间高一的第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回顾过去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是我跟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共同进步的这一过程中,我的心中充满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给了我成长的快乐与逐步建立的自信;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感谢各位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得我们班的学习及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本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完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挖掘学生精神潜力,协调任课老师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几方面。现将本学期就如何挖掘学生的精神潜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方面进行的工作总结如下,由于刚刚走上班主任工作这一岗位,所以工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希望大家能给予批评指导,以便使我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及时改正。

一个班集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要想使整个集体充满活力,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调动各方面因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学生内在的潜力是很大的,是不可限量的。

一、灌输一种思想

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就要使学生思想上有一种积极的意识。因为我们班是农村班,所以我注意到班里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踏实,很自觉主动,上进心很强,并且大部分很懂事,所以在平时我经常以实例来表扬大家的这些优点,逐渐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我是农村班的学生,我应该是这样的”,这就使得学生在思想上会自觉的朝着这一方向去努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发挥一种作用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发挥班集体中核心力量---班干部的作用,因为班干部是班集体的小管家,是班级的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与带头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要选好班长,当好“领头羊 ”,在选好了班长后,还要组建团结协作的班委。在班长的带动下对班委实行“明确分工,团结协作,自主管理”的工作原则。我们的班长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一些建议,并组织好班委的一切工作。由于班委的同学都是大家身边的例子,所以他们的带头作用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从而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三、倡导一种理念

要挖掘学生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倡导和谐理念,构建和谐型班级。采用不同形式的交流

我主要采用面谈与笔谈两种形式,面谈会因地点不同而话题不同。可以在和他们一起上体育课时谈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课间和大家谈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时不时的给大家鼓劲,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宿舍谈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使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因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谈主要采用写周记的形式。这主要是照顾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周记中可以写自己在一周内的反思与总结,也可以是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与观点。我会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语,使学生在看后能有所收获,并且可以及时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前段时间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周记中写到了家长对自己成绩的不理解,他感到很伤心,学习上没有了动力,甚至不想回家,我看了后又观察了他的表现,果然情绪很低落,我先在周记中安慰了他并鼓励他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然后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长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有些过于着急,所以很快就和孩子解释清楚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周记中就接着写下了下面一段话:感谢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没想到我在周记里写出考试后的感受,竟使你如此关注,你是第一个如此对我的老师,谢谢你,父母也已经给我解释了原因,并且鼓励了我,我会努力学习的,为了家长也为了老师的关心。这就使交流起到了作用,既解决了学生问题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注意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

交流除了采用不同形式外还要注意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促进团结,重视和谐。例如,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可以彼此取长补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班干部与大家之间的交流,可以使班委同学更好的开展工作,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班主任与班干部之间的交流,这就可以使我对于班委同学的工作及时进行指导,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班里的一切,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是整个班级形成和谐,温暖,团结的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可以更好的挖掘学生潜力。

四、创建一种特色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引进竞争机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创建特色班级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于是我结合我们级部在10月份提出的“多元化管理,优化工作重心,创建特色班级”以及“创建宿舍文化”的工作方针,作了如下工作: 1引进竞争机制,注重文化建设

在平时的管理中,要引进竞争机制,并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如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并结合我们农村班的实际情况,引导大家办出突出自己特色的宿舍文化,大家都很积极,给宿舍起了具有意义的名字,并在宿舍内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时刻激励自己,例如我们班的一女生宿舍起名为 “四方草堂 ”,“四方 ”有两个含义:一是因为宿舍共有16人,正好是四的平方,二是希望大家将来都前途无量,走向四方,“草堂”是希望宿舍不但是一个温馨的小家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就会使大家在进入宿舍后就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一种文化气息,从而激发大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完善各种制度,创建特色班级

在我们班有一套紧密相连的个人制度,它包括:个人百分考核制,个人档案制,个人电子档案制,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百分考核制度包括常规管理,学习,宿舍三大部分,规定了严格的奖惩细则。个人档案制度是给每个学生建立的个人档案,里面贴有个人照片,并让每个学生按照个人意愿填写了个人介绍,理想,目标以及座右铭,并且在个人档案中绘制了个人的成绩曲线图,与此同时把个人百分考核制中的考核成绩记入在内,使学生可以在个人档案中了解到自己平常的表现以及自己每一阶段成绩的波动。电子档案是一份题为“成长的足迹”的电子相册,里面记录了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取得的各种成绩与荣誉,尽量把每个学生的点点滴滴都以照片的形式留下来,然后配上文字说明与音乐做成电子相册,让大家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这就使得大家都很积极的去参加各种活动去表现自己,从而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遗憾。

这三种制度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突出了我们班级的特色口号----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总之,一个集体要充满活力,要积极向上就要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大家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这就要发挥多发面的作用,共同努力,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有效的管理方法,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家在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集体中自觉地自愿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努力,去成长,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第三篇: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分工

 3.2辅导员、班主任

职责分工

 3.2.1高校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是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指导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班集体的面貌,也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的具体工作职责有四。第一,班风建设。这是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第二,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因此班主任应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点促进学生内化,建立和谐自主的管理模式,营造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开展班级形象工程建设,创新评价体系,引入竞争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平时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最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学生成长成才规划。这是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划是指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计划和设计,内容涉及德、智、体等方面,重点是学习生活规划。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身份的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及最新的专业方向的进展的介绍,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 3.2.2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学生辅导员是学校党委派到学院或

专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职(兼职)干部。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人员,是德育师资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因此,要求高校辅导员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全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最接近大学生的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抓住学生的党建工作,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生党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配合团总支做好共青团工作,加强团组织建设,指导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工作。

第四,学生事务管理。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保障作用和引导作用。其工作内容在于咨

询服务,主要包括学生贷款、补助、勤工助学等项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奖惩等项工作;学生宿舍管理等项工作。第五,学生就业管理。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动向,在就业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篇: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研究

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高等学校的管理干部是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本文从高校干部考核有关的系统论和激励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管理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分析,对目前高等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管理干部必须具备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同时要有学习、创新、决策、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通过研究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高校管理干部考核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管理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人们在干部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探索,提出干部考核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通过“经验定性——抽象定量——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的程序对干部进行评价的思路。采用带信任度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管理干部考核的指标要素和权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实例验证,提出了对干部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特别是完善考核反馈制度和考核结果失真分析和校正。对于干部考核反馈的原则、方式、方法及内容进行...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周志刚,王致和.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培训浅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1996,(02).[2] 郑丽娟.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转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1,(01).[3] 骆家宽.高校青年管理干部工作状况调研[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3).[4] 敖冬元,王仪祥.关于完善我院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几个问题[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1998,(S1).[5] 岳庭耀.我国高校管理的隐性浪费现象[J]教育与经济 , 2001,(01).[6] 刘迎春.我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 2000,(03).[7] 王瑛.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技术经济 , 2000,(04).[8] 王核成,许水龙.管理人员的综合测评方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 2001,(02).[9] 张应强,康翠萍,许建领,贾永堂.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 2001,(04).[10] 李天太.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问题的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 1999,(01).[11] 王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01,(05).[12] 郭惠容.激励理论综述[J]企业经济 , 2001,(06).[13] 肖鸣政,萧全英.品德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的重要部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2002,(06).[14] 梁翌,韦英思.建立干部考核反馈制度[J]组织人事学研究 , 2002,(01).[15] 刘学景,吉峰,宋爱芹,朱忠远,许记中.高校行管人员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1,(03).[16] 武忠远.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 1999,(03).[17] 郭木英,冯爱明,李丹青.双因素激励机制与科技管理[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 2000,(S1).[18] 洪江如,赵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模糊综合评判[J]运筹与管理 , 2001,(02).[19] 邵丽.关注高校管理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 2000,(10).[20] 吴云.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学习与探索 , 1996,(06)

共引文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6 条

[1] 高洁.激励机制的人本学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 , 2006.[2] 潘明华.扬州市特种车辆厂产供销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2.[3] 胥效文.航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 2003.[4] 李红民.WTO条件下房地产业的期权激励[D]武汉理工大学 , 2003.[5] 袁军.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3.[6] 邵海荣.跨文化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 2004.[7] 李贵林.军队院校本科学员综合素质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003.[8] 张茹.基于A医院员工需要的激励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 , 2006.[9] 陈志军.某纸业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 2006.[10] 许秀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激励方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 2003.>>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赵国强.基于代理人行为动机的授权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 , 2003.[2] 李荐国.基层行政官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 2005.[3] 杨国民.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 2003.[4]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 2004.[5] 姜敢闯.现代企业激励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 2002.[6]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 2004.[7] 谌新民.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 , 2004.[8] 王强.中国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4.[9] 刘苹.人力资本权变激励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 , 2004.[10] 王胜利.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 20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刘凤霞,汪波.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模型新探[J]工业工程 , 2005,(02).[2] 王德广,刘德富.关于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2,(02).[3] 贺亚兰,李志祥,张波.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实现大学管理理念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12).[4] 蔡桂生.高等院校人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02).[5] 黄伟.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06).[6] 朱建华,苏建新.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战略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7] 王建平.高校扩招与质量保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8] 周琼英.高校扩招与办学条件浅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04).[9] 干薇,陈蔚.略论高校管理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6,(02).[10] 李丽雪.关于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00,(03).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郭木英.高校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 , 1998,(01).[2] 郝春东,柏立华.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教育管理 , 1997,(04).[3] 张显斌.稳定教师队伍的三大策略[J]中小学管理 , 1994,(03).[4] 李刚!510800,刘珍妮!510800.92例义工的生存质量及其个性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0,(01).[5] 张传忠.当前教师流失的对策[J]中小学管理 , 1994,(04).[6] 乐瑜文,王栋.对不同职称护士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 1998,(04).读者推荐文章

共检索到 10 条读者推荐文章

[1] 杜学振.高校管理干部能力考核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 2003.[2] 董凤良.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激励机制[D].吉林大学 , 2004.[3] 温少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2005.[4] 徐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工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 2005.[5] 崔自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2.[6] 刘宏达.高校政工干部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3.[7] 王振海.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及其深化[D].华中师范大学 , 2004.[8]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 2004.[9] 杨维国.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 , 2004.[10] 庄创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4.相似文献

1] 贾文胜.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4

[2] 胡雪鹰.高等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2005

[3] 谢功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 2000

[4] 唐蓉.论高等学校战略管理[D].武汉大学 , 2004

[5]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3

[6] 宋晓琳.高校营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1999

[7]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3

[8] 赵经.新世纪高等学校政治稳定论[D].武汉大学 , 2004

[9] 郑雪艳.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 2003

[10] 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 2004

第五篇: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不断革新。辅导员是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和护航者,他们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的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以广博、多元的专业技能培养大学生获取必要的生存技能,以正确、先进的政治思想引导大学生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因此,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亟待建立。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习型组织;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引言

(一)背景

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这一职业一岗多能,同时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任。大学生初进象牙塔,急需辅导员提供思想政治引导和日常生活的关心帮助,因此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决定了大学生这一年轻而又先进的社会团体的整体素质。近年来,辅导员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国家应继续推出相关扶植政策,尽快打造一支完备的辅导员队伍。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概念界定

所谓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指一支由具备不断学习和持续创新能力,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中心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学习和工作融合起来,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和学生素质,以开阔系统的思维全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新型辅导员构成的辅导员队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辅导员的职责是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安排大学生的工作就业等等,是大学生的“贴身管家”,工作范围可谓面面俱到。辅导员是一种基层岗位,需要切身落实学校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时时刻刻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十分的“接地气”。可见,辅导员工作千丝万缕,沉冗繁杂,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干好辅导员工作实属不易。现实中辅导员多由年轻人组成,他们职称低、课题少,薪金待遇远远不及奋斗在实体企业和讲师岗位上的同龄人,可又不得不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生活质量底下。来自家庭的压力拖了辅导员工作的后腿,他们不得不在繁杂工作和赡养老小之间苦苦周旋,两头为难,实无精力充电学习。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和新思想层出不穷,高校辅导员便渐渐地落伍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政治思想已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在以往“学习型”理论盛行的时代,高等教育在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方面下足了功夫,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却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政策。结果有目共睹,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造成了大批大学生的“畸形”成长。反思过后,我们幡然领悟,原来教育与学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与实际活动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思考教育,既注重外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内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达到内外兼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摒弃片面的“旧教育”,将现实生活和情感思想融入进来,打造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便应运而生。新式教育需要培养更多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等教育辅导员,在辅导员队伍中注入全新的文化知识、先进的政治思想、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服务大学生为工作宗旨,以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岗位界定模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岗位界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目前高校中辅导员的岗位界定较为模糊,他们或被定义为教师,或被定义为行政人员,甚至其它,岗位的模糊造成了工作性质的模糊,辅导员因此看不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此外,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定义不全面,很多高校只注重面子工程,做足了表面文章,却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辅导员的真正价值,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辅导员管理体制急需健全。时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辅导员岗位不受重视,岗位界定模糊,更为严峻的是辅导员的岗位缺口大。究其原因,首先辅导员不像教师和行政岗位那样有健全的体制,也就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无法与教师和行政人员公平竞争;其次辅导员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匮乏,他们在工资待遇、工作福利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无法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健全辅导员体制迫在眉睫。

(三)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如上所述,辅导员工作存在工作压力大、待遇低、岗位界定模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重压之下,辅导员队伍开始动摇,心理失衡,军心不稳。在这种形式下,辅导员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组织分配的任务,日常工作中经常心猿意马,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职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日渐淡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渐减退。

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对症下药,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加强学习型辅导员制度建设。在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制度体系建设首当其冲。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课程培训制度,明确规定必须要完成的学习科目,使辅导员具备基本的工作素质。为配合这一体系的建设,高校还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奖励,对表现不良者进行处罚,优胜劣汰,择优选拔,充分调动起辅导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在不断的良性竞争中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快速成长。

(二)加强学习型团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团结就是力量,辅导员是一个团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应定期为辅导员组织集体活动,如跳绳、拔河等团队协作性的比赛项目,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情感交流。此外,辅导员也应像大学生一样,成立自己的协会和团体组织以便相互交流和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共同进步。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奖惩制度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若想持续提升,就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及时适应新环境、新形势。不仅如此,辅导员还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掘知识的价值,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在学习上要广泛涉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都要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以渊博的学识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学习、生活问题。最后,辅导员还要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吸取更多的工作经验,少走弯路;向大学生学习,深层次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现状,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及时、准确地对大学生进行帮助和关怀,为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高校辅导员的学习型建设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把握当下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提高辅导的素质教育,建设一支高标准的教师队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邹慧.高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建设[J].高校辅社员学刊,2011(1): 15

[2]苗晓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初探[J].长舂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13

[3]王冬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9

[4]陈旭华,黄章文.高校建设学型辅员队伍的思考[J].古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139

[5]王美丽.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下载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研究论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梳理了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概念、必要性、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思路及模式:高校辅导员绩效......

    高校学生公寓青春党建体制与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青春党建体制与机制研究 【摘 要】目前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建工作延生到学生的公寓就是新时期党建工作......

    高校教学秘书与辅导员协作的研究

    高校教学秘书与辅导员协作的研究 引言 教学秘书、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两支骨干队伍,是高校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日常教学和......

    辅导员队伍建设论文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论文

    辅导员队伍建设论文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论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摘 要: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化服务......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论文

    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第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平衡院系间的双重管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应首先明确院系的职责,对所属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划分,将院系......

    高校团组织沟通衔接机制研究

    高校团组织沟通衔接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团委内容提要组织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关系到团组织活力建设、能力建设以及凝聚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本课题以复旦大学为例,通......

    高校社团发展机制的研究

    高校社团发展机制的研究 内容摘要高校社团的出现是高教体制改革和学生素质教育深入的产物,近年来上海高校社团蓬勃发展,涌现了很多优秀社团。但同时,社团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很......

    高校排球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当前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指出了实现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