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推荐阅读]

时间:2020-09-29 12: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第一篇: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食品安全的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

[ [ 摘要] ]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食品安全失去信息,并对国内食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直接影响,不仅造成贸易壁垒,使社会经济受到重大损失,还导致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同时,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或社会的管理产生质疑,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也给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共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对目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监管责任机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的意义,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期望为食品安全的政府责任机制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责任机制 在政府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便是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可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能够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问题格外重视,并针对此问题拟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 [2]。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食品安全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稳中向好的,但是在社会中,始终会出现较多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由此也暴露出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政府部门始终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政府责任机制 [3]。本文对目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监管责任机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的意义,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期望为食品安全的政府责任机制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秩序的维护不仅需要市场的自我调节,还需要政府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4]。所以,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不断完善政府责任机制,能够使食品市场的中生产与经营行为合法化、规范化,有效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5]。

(二)

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依法行政,是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政府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5]。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不仅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会降低政府的行政能力,影响政府的形象,威胁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7]。所以,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完善和加强政府责任机制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8]。

(三)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利益和巩固社会稳定 作为公共行政机构,政府需要保证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不仅会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若在食品市场中的生产与经营行为缺少良好的监管,则会导致人们的食品安全失去保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生命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 [9]。所以,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加强政府责任机制建设,能够有效保证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和巩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10]。

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我国政府始终强调政府责任机制的建立,并不断优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期望建立最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但在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责任机制始终存在不足[11]。

(一)

责任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集中在五个部门,即农业、质检、卫生、工商以及食药,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法,在保证食品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2]。《食品安全法》的主体协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因为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各个部门缺少协调、沟通和合作,因此立法相对分散,带有明显的部门特征,并未对整个食品市场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在《食品安全法》中没有充分体现主体协调性,各个部门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重叠,甚至是冲突矛盾的地方 [13]。配套法规制定滞后 在《食品安全法》中的部分规定,在一些地方政府自行拟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并未体现,如:《食品安全法》明确表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但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此规定出台 5 年,仅有少数省份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 [14]。

(二)

我国政府部门的监管理念和监管角色的错位 1 监管理念错位 政府应始终遵循的监管理念是人民利益至上。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政府治理概念的有益参考。政府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政府应该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负责。同时,我国的国情向我们证明人民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党和政府已经带领大批人民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也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它是根据公民和社会标准提出的,它将政府作为社会和公民的服务提供者 [15]。监管角色错位 政府扮演的监管角色应该是社会正义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市场上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公理和原则之间存在差异。自然垄断和个人竞争等问题都会影响市场公平性。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在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对生产等经济效率的绝对追求导致了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对经济活动市场的调节的自发性和滞后性,从而使得最初分配社会资源不可能达到公平。目前,政府必须参与并适应经济活动,而政府所做对的是对资源进行二次分配[16]。

然后,在这种前提下,国家将在调整经济关系,特别是公平或效率方面面临价值选择。无论在社会生活的哪个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都是辩论的热门话题。同样,当政府参与并管理社会和经济活动时,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且常常迷失在其中。所以,由于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不平等的初次分配,因此政府应将公平作为其二次分配活动的价值取向。就效率而言,它当然对于政府的行动也必不可少,但它应作为政府实现社会和经济公平的一种手段而存在 [17]。

“三鹿”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便收集到了真正相关的材料和信息,但是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对社会进行公布,而是偏袒公司的利益。这不仅未能保护社会,而且引起了社会猜疑和恐慌。保护企业的真正方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对食品安全进行重视,以使食品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完成自己的经济活动。这不仅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将促进司法的执行,保护企业甚至是整个社会主体的利益。因此,政府部门不应盲目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升,而应首先倡导社会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同时实现公平。但是,在实际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政府常常会迷失自己的角色,而扮演的角色本不该如此。这种角色错位是政府部门监督食品安全的另一个内部原因。

(三)

责任机制技术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①目前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大多均是由各个部委所指定的,因此在内容上通常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重叠、冲突、缺少等,协调性和系统性较差;②目前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因此在出现某些问题时,标准中的部分规定是相对滞后的,无法获得良好的解决结果,因此在食品市场迅速发展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适应性较差;③与国际标准相比,在制定与实施方面,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仍然存在问题 [18]。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 当前在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措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首先,在我国缺少权威的检验机构,检测技术水平较差,缺少先进的检验设备,同时,需要较长的检验周期,花费的成本较高 [19]。另外,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时,并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在各个部门中均都自己的检验机构,因此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情况,且各个部门之间沟通较差,缺少数据与信息的共享。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所以各个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较大,再加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缺少权威机构统一分布信息,所以各个地区的信息分散,传递受阻,因此并未形成资源共享的形式,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建立信息反馈和应急体系,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数据资源 [20]。

三、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建设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可发现,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职责机制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需求越来越高,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完善政府责任机制的建设,切实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因此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期望能够为政府的责任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政府在对我国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时,需要依据本国国情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科学、有效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①将《食品安全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优化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各地区制定的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当与《食品安全法》相违背时,及时进行修订或废止,形成各个地区、部门相互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②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加强地方的立法工作,依据当地情况,进行地方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等具体办法的制修订工作。加快修订《食品安全法》 当前的《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填补了先前法律中的许多空白,克服了过去各种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以及法律责任的定义不明确、执法机构缺少足够的法律责任、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提供法律保证。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督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改革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促进社会食品安全管理,有必要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审查,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在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进行多次修订后,最终确定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于 2014 年 5 月 15 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4 年 6 月 23 日,《食品安全法》(修订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讨论,新的《食品安全法》将正式颁布并很快实施。

(二)

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精神以及第十二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体制改革和理事会改革计划》,决定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引入统一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一是通过政府改革,减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数量,整合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管权力,完善监管体系,优化监管方式,加强对所有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达到精简有效监管的目的。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地监督食品安全;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相关监管机构的职责,避免监管职能重叠或空缺,加强有关机构的全面执法和联合执法,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①建立和完善地区一级或以上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设立办事处,支持各部委的有效互联以及各种监管措施的联系,填补监管空白,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而,并进一步形成联合工作队伍。②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需要点、面结合,既要做到综合监管,也要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和整顿,进一步规范城市、农村的食品市场秩序,同时,建立政府-行业-社会相互合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③进联合执法,监督和随机检查工作系统、协调的应急响应、宣传培训、评估和评价,使各个部门能够紧密的配合彼此的工作。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由地方政府全面负责,监督部门各负其责,公司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问责制。首先,有必要加强地方政府的全面责任意识,所有相关的监管机构都应依法行使职责。特别是,有必要切实履行公司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有关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规定和政府法规,加强对地方和部门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建立严格的监管问责制。

(三)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1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1)首先是积极支持制定和修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计划及其实施计划,并将现有的卫生、质量、产品和行业标准纳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符合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并符合人类健康和贸易的需求;(2)是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中心,加强对标准相关专家的培训,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的修订工作,增强中国在制定和修订国际食品标准方面的影响力;(3)是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和事后评估,并立即向社会公布标准并保证标准的实施 [21]。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技术水平; 二是科学协调、合理组织优化和整合各种食品检验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三是积极支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的社会化,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第四,实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建立协调、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 首先,需要加强风险监测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单位的咨询机制,统一制定和实施风险监测计划,统一监测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统一报告、分析和质量控制,并严密监控。确保科学可靠的数据;二是加快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区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和能力;第三,建立统一数据库,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对食品安全形势进行科学评估,提高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的能力。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分析预警部门,实行预警统计情报系统,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大规模收集情报。其次,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分析和联合不同部门之间的预警机制,并科学地进行风险沟通和预警。

第三,有必要引入食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食品安全领域的预警分析方法,提高预警能力,以实现早期

预防,确保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指挥控制能力。

首先是引入标准化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并制定适当的应急程序和策略; 二是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专项小组,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

有效地使用诸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等方法,对于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水平至关重要。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 首先是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在国家、省、市和地区各级建立四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并改善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第二个是制定总体计划,以建立食品安全电子可追溯系统,加强对可追溯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基础研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可追溯系统,并提高可追溯系统的效率和有效性。第三是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公开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及时组织调查、评估,并准确连续地发布公司食品安全信息。

四、讨论总结 从生产到消费,从农田到餐桌,食物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食物链。食品安全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拥有近14 亿人口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问题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至关重要。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决定了食品安全监督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这需要完整的法律体系,统一的监管体系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以使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今天,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负责任的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人民的利益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必须坚定地保护人民的利益,确保人民能够生活在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在食品安全事故常发的时候,研究、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已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水平,充分显示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职责建设,履行政府职责,运用科学力量开展食品安全运营,使食品行业平稳运行,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食品安全与社会和公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已成为公共行政部门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充分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加强监管责任制,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是有益的;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消除对食品危害的社会恐慌非常重要。因此,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加快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优化和加强监管对于确保人类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改变政府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林梅,吴文婧.食品安全政府与社会责任机制的建构[J].农产品加工(学刊)(1 期)2019,34(3):74-76.[2]冷丽娜.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中政府的责任及其制度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9.[3]林亚荣.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建设浅析[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3(6):32-34.[4]张晓丽.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机制研究[D].2019.[5]吴文婧.食品安全政府与社会责任机制的建构[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8.[6]张西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机制探究[J].商情,2018,3(25):131-132.[7]金宗恒.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应对机制研究[D].2019.[8]李浩.明确“一把手”的责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地方政府负总责必须尽职到位[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6(45):78-79.[9]赵雪莲.卫计委下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J].卫计委下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卫计委卫生监督中心,2019,45(7):4-5.[10]陈小俊.由劣质奶粉流入事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C]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19.[11]陈志龙.风险社会治理下我国政府公共责任机制的重构——以“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20.[12]吕美娜.食品安全中政府责任追究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9.[13]王玲玲.析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J].商品与质量,2019,34(5):6-8.[14]张则,马晓君,张玉民,等.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的关系[J].经济师,2018,46(4):56-57.[15]刘红,高海平.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安全与政府责任——以食品安全事件为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12(3):1-4.[16]徐景波.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7(1):39-41.[17]孙健.食品安全中的政府责任探析[D].安徽大学.2020.[18]栾欣超,周丽婷.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建构--以“奶粉限购”事件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32):92-93.[19]付倩.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召回制度的实施与政府责任[D].陕西师范大学.2019.[20]程守艳.风险社会视阈下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问责机制的构建[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55(1):38-42.[21]江保国.从监管到治理:企业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法律促进机制的构建[J].行政论坛,2019,6(1):83-89.

第二篇:“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建立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围绕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餐饮消费全过程监管链条这条工作主线,加强协调指导,探索创新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专兼职监管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为构建和谐平安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食品安全保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

二、创建目标

二农业投入品使用得到有效规范。蔬菜农药残留检验合格率达到91%以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8%以上,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99%

三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当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

四流通环节特别是农村集市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城区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城区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基本建立市场检测体系。100%乡镇、90%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家福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95%

五农村餐饮店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5%以上。

六私屠乱宰得到有效整治,上市肉证章齐全,县城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95%以上。

七各环节生产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

八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得到整合,基本达到检测计划、抽样检测和信息发布实现统一。

九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4个行业20家企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十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率达到100%每年举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十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十二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5%以上。

三、创建内容

一组织协调工作

2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政府与各乡镇及相关监管部门、乡镇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对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络。每个乡镇设有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办公室,行政村社区有食品安全信息员。整合农村公共安全员队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和奖励办法,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综合基础工作

1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县政府网站上开设食品安全专栏,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编制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强化企业诚信意识,积极推行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实行扶优限劣,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坚决淘汰出局。

2应急体系建设。制定《 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 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操作手册》建立重大食品安全报告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应急处理保障机制,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重点建立农村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避免发生Ⅲ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3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整合和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逐步实现科学合理地安排检测计划,统一抽验,统一信息发布。

三种植养殖环节

1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计划”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管理,加大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力度,杜绝损农事件或因使用违禁药物引起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强化种植养殖全程管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生产档案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完善整改措施,严格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2认真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扩大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和规模。按标准要求规范农产品生产,推广的标准应当简化为技术规范操作卡或手册发放到农户。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组织申报工作,认证产品数量逐年增加。

3稳步实施农产品“身份证”计划。启动部分农产品强制性认证试点工作,推进产地编码应用,对重点产品、重点产区进行包装标识执法检查,强化溯源管理。

四生产加工环节

1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整治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实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食品黑窝点和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监管企业的抽查和普测频次。

2加强小企业、小作坊的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对28大类无生产许可证食品企业查处工作;全面开展对城乡结合部以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建档及目录监管,关停取缔城乡结合部以内已进入无证查处期的28大类食品企业。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没有发生因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被省、市级有关部门发布食品安全问题通报。

五流通销售环节

1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活动。对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者开展清理排查,健全完善农村市场经营者“经济户口”档案材料,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食品经营单位和交易场所进行巡查,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经销病死禽畜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活动,查处打击印制和使用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加强旅游景区、车站、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整治。

3积极推行食品流通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不合格食品以及未获生产许可证列入无证查处范围退市召回和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承诺等六项制度,完善食品流通环节可溯源制度。

4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认真履行法律职责,按照有组织、有人员、有机构、有制度的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设立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验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城区食品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和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和城区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没有发生因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被省、市级有关部门发布“食品安全问题”通报。

6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加强畜禽检验检疫和上市肉品检验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全面遏制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严格控制上市猪肉“瘦肉精”等B类兴奋剂检测检出率。

六餐饮消费环节

1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加强餐饮单位开办前审查工作,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杜绝无健康证人员上岗。旅游景点、大排档等集中经营场所的餐饮企业单位均持有卫生许可证。

2强化餐饮卫生监管。集中力量对学校、大型企业和旅游景区景点餐饮卫生状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

3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组织开展农村厨师登记、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对30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全面开展现场指导。

四、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包括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巩固完善和检查验收等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

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评价标准,并征求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的意见,成立示范县创建领导和办事机构。组织召开由各乡镇主要领导、监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部署示范县创建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相关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者要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二组织实施阶段

对照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分解、细化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创建任务、目标;乡镇政府与所属行政村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对乡镇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

三巩固完善阶段

各乡镇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照实施方案、评价标准和《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全面疏理各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纠,查缺补漏。月底,县食安委将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未按期完成创建工作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四检查验收阶段

按时完成示范县创建工作资料整理、归档,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果,查找存在问题并加以整改,以迎接 底省政府组织的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开展的综合考评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和有关监管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扎实推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示范县创建工作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组织实施,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乡镇和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三强化指导协调,形成创建合力。

示范县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监管工作。县直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政策和业务的优势,指导、协调各乡镇开展创建工作;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精心组织食品综合评价与检查工作。各监管部门在 月底前将创建工作总结材料和自评情况上报县食安委办公室。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监督。

五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

各部门要对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掌握本辖区食品安全创建工作的信息和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深入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创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特色。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机场集团天缘酒店管理公司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救援,最大程度的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独山子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独山子区行政辖区内,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动、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病,造成社会公众病亡、重大伤害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1.4 工作原则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地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对食品安全事件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2 事故分级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级。

2.1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2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一次性伤害人数在100人以上,并造成1-9人死亡的;(2)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我区及其他行政区域的;(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

(4)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3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2个以上社区的,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事故发生在学校(含幼儿园)或重大活动期间,一次性伤害人数在50人以上的;

(3)一次性伤害人数在100人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4)一次性伤害人数在100人以下,但造成1-9人死亡的;(5)市人民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一次性伤害人数在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2)区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3 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

3.1 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3.1.1 区政府根据《独山子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有关规定,成立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区人民政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区领导担任总指挥,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1.2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政府办(应急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卫生局、区农林水牧局、区工商局、区教育局、区经贸委、区环

保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3.1.3 应急指挥部职责:

(1)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3)负责食品安全事件重要信息的发布工作;

(4)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3.1.4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负责协调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进行应对工作评估;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2)区农林水牧局:负责组织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和突发事件调查处置等工作。

(3)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查监督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4)区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5)区卫生局:负责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应急处置中的医疗救护和技术支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突发食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及病员救治;依法开展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卫生学原因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6)区经贸委:负责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的协调、供应,参与屠宰加工环节以及流通领域中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7)区环保局:负责因环境污染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违法行为的调查及环境监测工作,协调、指导污染处置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工作。

(8)区公安分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食品安全事件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 3.1.5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兼任,副主任依据情况由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区卫生局、区工商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农林水牧局、区经贸委的主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部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事故、控制事态蔓延;根据事故的控制和救援进展情况,建议应急指挥部确定预警级别和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上级部门、区政府、区应急管理委员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采访;(6)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3.2 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及职责:

3.2.1 综合协调组: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调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事件动态,分析事故进展,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精神,协调其他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专家和专业救援队伍及相关单位开展工作;汇总信息,报告、通报事故情况,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3.2.2 调查处理组:根据事故发生性质,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开展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进行相关技术鉴定,做出调

查结论;评估事故影响,预测事故后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3.2.3 医疗救治组:由区卫生局负责,职工医院配合,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尽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进行应急处置。

3.2.4 事故处理、案件查办组: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负责,迅速查办案件,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惩办违法当事人;追踪源头,监督召回劣质食品,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及时移送违法犯罪案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2.5 信息发布组: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区政府办公室配合,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向涉外管理部门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管理和指导。

3.2.6 治安救助组:由区公安分局负责,迅速组织警力保护现场,维护秩序,进行交通疏导等。

3.2.7 物资保障组:由区经贸委负责,食品药品监监督管理局配合,根据事故发生的态势,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安排应急救援物资,并统筹调度、有偿调拨,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

3.2.8 交通运输组:由区交通局负责,在医疗单位应急物资运力不足时,及时组织协调运力供有关部门调配使用。

3.2.9 环境处置组:由区环保局负责,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以及污染影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控制污染的扩散,消除危害,并对潜在危害继续监控。

3.2.10 善后处置组:由区民政局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事故受害人的善后处理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3.3 街道办事处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各街道办事处应成立相应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织机构,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组织和指挥本辖区内的应急处置工作。3.3.1 负责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现场指挥,制定控制措施;

3.3.2 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置、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工作;

3.3.3 督促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监督执行;

3.3.4 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重点防范单位进行应急演练;

3.3.5 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上报信息,汇报工作。3.4 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日常管理机构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日常监管工作。主要职责是:承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问题;负责全区食品安全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理工作;组织编制和修订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各街道办事

处实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开展专业应急演练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4 监测、预警与报告体系 4.1 监测系统

全区建立统一畅通的食品安全事件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农业部门发布有关初级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信息;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和质监4个部门联合发布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质监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析整理,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4.2 预警系统

4.2.1 加强日常监管。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按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做出预警,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4.2.2 建立通报制度

通报范围:

(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件;

(2)100人以上群体性的食源性疾患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通报方式:

(1)有关单位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初步分析。判断为较大以上级别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在30分钟内报告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并在1小时内进行书面报告。

(2)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向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有蔓延趋势的应要求有关部门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3)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报送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事件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地险情,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及时通报区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必要时上报市人民政府或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4)对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及时向区应急管理办公室通报情况,以便及时组织进行舆论引导。4.2.3 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单位举报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人员不履行或不按照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为。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区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单位应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4.2.4 应急准备和防控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及时对有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报告的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确定应对措施,并及

时上报应急指挥部领导和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必要时召开会议,听取专家意见,研究防控措施。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区人民政府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向有关部门和有关应急救援机构通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做好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应当报请区人民政府同意以后发布或者解除。4.3 报告制度

4.3.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发现)单位报告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发现)单位应当立即向区人民政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4.3.2 报告范围

(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30人以上群体性的食源性疾患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4.3.3 报告方式

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区食品安全工作牵头单位接到食品安全事件报告,经确认后,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停息,要在发生或发现后1小时内报送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3.4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1)食品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现)单位;

(2)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及餐饮单位;

(3)各街道办事处、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4)食品检验机构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单位;(5)行使职责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6)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4.3.5 报告时限要求

事件发生地街道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食品安全事件后30分钟内做出初次报告;根据事件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报送后续信息;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日内做出总结分析报告。4.3.6 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详细地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伤亡人数、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等,并注明事件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如有可能应报告事件的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等。

(2)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等。

(3)总结报告。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5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5.1 紧急处置

接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当立即组织有关成员单位进行调查确认,对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报应急指挥部和区政府,决定启动相应级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基本情况制定现场应急处理措施、方案,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决定启动相应应急处理工作组,按预定程序和渠道迅速通知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事故调查组、治安救助组、交通运输组和信息发布组先行到位,及时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5.2 分级响应

5.2.1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Ⅰ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在自治区和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区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展开应急处理工作。区应急指挥部应与自治区、市专项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救援进展以及应急处理的有关情况,必要时请求国家和自治区派出专家组参加,指导应急救援工作。5.2.2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Ⅱ级)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在自治区和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区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展开应急处理工作。区应急指挥部应与自治区、市专项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救援进展以及应急处理的有关情况,必要时请求国家和自治区派出专家组参加,指导应急救援工作。5.2.3 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Ⅲ级)

较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在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区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展开应急处理工作。区应急指挥部应与自治区、市专项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救援进展以及应急处理的有关情况,必要时请求自治区派出专家组参加,指导应急救援工作。5.2.4 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Ⅳ级)

一般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由区政府向市政府报告,并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根据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报告和建议,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接到一般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后,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确认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报请区政府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理。

5.2.5 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区应急指挥部应当报区政府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应急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区应急指挥部应当报区政府审定,相应降低应急级别或撤销预警。5.3 组织协调

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国家或自治区专项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指挥、协调、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指挥、协调、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并接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配合。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由区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指挥、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并接收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5.4 响应终结

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区应急指挥部经区政府同意后公布应急响应终止。区应急指挥部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6.1.1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6.1.2 善后处理组应协调做好救济物资的接收、使用、发放等政府救济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救济物资的接收、使用和发放。

6.1.3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保险机构应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实施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6.1.4 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6.2 责任追究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件原因、性质、影响、责任和经验教训等进行调查评估,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同时,对在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6.3 总结报告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区应急指挥部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上报区政府。7 应急处置保障 7.1 医疗保障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害的,卫生系统应急处置工作应当立即启动,安排应急医疗救护队立即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并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伤病人员以及救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7.2 技术保障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具体相应资质条件的机构承担。事件发生时,事故调查组应及时收集样本,按法定程序送检;检测机构按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食品安全事件定性提供科学依据。7.3 经费及物资保障

区财政等部门应当保障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处置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7.4 信息保障

建立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区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应当严格遵守信息归口管理,统一对外发布的原则,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7.5 应急队伍保障

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提高装备水平,增强队伍实战能力,为事故发生后各应急处理工作组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7.6 应急演练

区人民政府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以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和应急响应能力,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的应急救援演练。7.7 教育培训

7.7.1 区人民政府及各食品安全监管单位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广大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引导正确消费。区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应公布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投诉电话。

7.7.2 区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监管职责每年举办1-2次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培训班,进行预案的业务培训,熟悉实施预案的工作程序和发生不同等级事故后的工作要求。8 附则 8.1 名词术语

8.1.1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8.1.2 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本预案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质量卫生安全。

8.1.3 食源性疾患:亦称食源性疾病。凡是致病因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的,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8.1.4 高风险食品:可能发生较高程度污染和危害的食品。

8.1.5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8.2 预案管理

8.2.1 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在本预案框架下,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8.2.2 各街道办事处要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辖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负责指导辖区内各单位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相关应急措施。8.2.3 本预案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负责解释。8.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录:1.应急流程图 2.格式文本

第四篇:创新食品安全机制

一、创新食品安全机制,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局、分局(县、市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合理调配人员力量,努力建设一支胜任准入把关、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工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为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定期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合力。

(二)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根据形势任务、季节特点、节日市场和上级部署,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一是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以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抓好奶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食用油、酒类、冷冻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认真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学校周边以及其他高危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三是认真开

展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等为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整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

(三)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诚信意识。一是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按照“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分步推进、奖惩挂钩”的思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统的推进落实力度,力争通过全年的努力,实现对所有批发商、代理商和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和所有预包装食品信息的全覆盖。二是督促食品经营者完善企业自律制度,履行法定责任义务。进一步督促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和食品店,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落实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管理责任,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行为,切实把好食品进货关。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退市、应急处置、消费纠纷解决、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临近保质期管理等制度,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三是全面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在广泛动员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典型示范、学习交流等形式,结合企管部门开展的企业分类监管活动,全面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各基层单位要如实记录巡查中发现、制止和查处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情况,并将巡查记录纳入经营者

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信用分类管理体系,并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对所有食品经营者作出诚信等级评定。力争年内在全市所有食品经营者中全面实施。

(四)完善监管制度,细化网格化管理。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岗位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制。结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特别要抓好各项监管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切实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完善机制,严格责任制度,切实做到超前防范,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要进一步细化辖区网格化监管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监管到位。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中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技术支撑。要进一步构筑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等食品安全监管载体作用,加强各基层工商所对辖区市场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提高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的能力,提供食品案件线索,加大查处力度。要进一步协调市政府财政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依法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

验工作。充分发挥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的运用,加强综合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促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

第五篇: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2

第三课 国家机关 以民为本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第三框 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时代新形势下政府运作的具体要求,明确依法行政的含义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认识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2、能力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和案例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权力与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观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重要意义。

二、课前准备:

1、让学生通过网站了解我国政府的一些具体职能;

2、教师通过报刊杂志准备案例和相关链接,并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报道一(新华网消息):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并到居民小区慰问群众。一位市民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报道二:(人民日报)温家宝总理最感动和痛心的事:

他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我这三年的工作,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

教师:看了上述两则报道,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教师: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客套话,它值得我们深思,它反映了我们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反映了一个真正的现代政府的正确定位: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法治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政府的提出了新要求:

要求政府及公职人员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要求政府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多种途径。要求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到科学民主决策。

要求政府要坚持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

(一)建设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板书)

1、依法行政的含义(板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板书)

2004年6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板书)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链接1:法制政府建设进程

当我们与别人的纠纷无法协调时可以向政府申请行政仲裁;

当我们对政府机关的某个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向其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链接2:六项禁令(书本)

(二)建设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责任政府(板书)案例:

某派出所地派出所民警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追到某农民的菜地与逃犯展开了斗争,将农民的蔬菜毁坏许多。

教师:派出所民警要不要赔偿农民损失,为什么? 学生:略

教师:事后,该派出所民警按市场价格对毁坏的蔬菜给予了全部的赔偿。说明政府行使权力必须和完善责任想统一。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而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坚持权力挂钩。

1.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板书)(1)有权必有责.行使权力时要承担责任;(2)用权受监督,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3)侵权要赔偿,如果经过法定程序证明政府权力的行使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那就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给予赔偿(4)违法须追究

2、政府运作的规范和高效(板书)教师:怎样保障政府运作的规范和高效 学生:略

教师: 要在严格按照科学程序办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规范有序的执行机制、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

(三)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板书)

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政府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同时,要更加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时事链接:

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最大的热点。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环境污染,都成为媒体关注、百姓关心、总理揪心的焦点。记者们问了又问,代表委员议了又议,总书记、总理谈了又谈。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举国关切的话题,是因为,如果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将极大地降低每一位中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降低人们的幸福感,降低人们坚定改革的信念。

从总理最痛心的事中,人们看到了中央领导对民生的关切。让所有人共享改革的成果,让人民从改革中得到现实利益,是指导改革的重要思想。当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等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特别强调:“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工作。” 就业、社保、医疗、安全、教育„„解决这些牵一发动全身的难题,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两会的热点议题与往年有很大变化,“国企改革”、“民营经济”、“贸易摩擦”等议题,渐渐让位于“农民”、“教育”、“卫生”等话题。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民声”在总理的报告中都有了回音:中央财政安排2975亿元支持三农,新增2182亿义务教育经费,安排30亿用于煤矿综合治理,投入200亿改造农村公共卫生„„作为开局之年的这第一份“菜单”,公众似乎更加有理由期待“十一五”能够给中国带来一场“民生盛宴”。

教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服务政府,该怎样做好为人民服务? 学生:略

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关心群众。

建设服务政府,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公共决策的社情、民意调查制度,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办事的效率 回顾:

“门难进,脸难看,盖个图章把气叹;话难听,事难办,批个项目腿跑短”

说到行政审批,人们最头疼的就是“翻不完的门坎,盖不完的章”,开办一个批发市场要112个章;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要80多个章;办一个养鸡场竟要270多个章„„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范围过广;审批行为失范,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容易滋生腐败现象,损害政府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如(1)开设热线电话

(2)设立信访部门(3)发展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等。辅助材料: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课后讨论活动:

在你看来,“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如想更多地了解我国政府,可点击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政府网)

对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师生互动给予及时表扬,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以及课堂交流发言进行客观评价,评定等第,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记录。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主要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交流,了解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当是人民的政府,是法治的、负责任的、有高度服务意识的政府,这既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我们人民政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10

报警电话 12358 价格投诉电话

下载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机制建设[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食品安全政府责任更大一辩稿

    食品安全一辩稿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曝光的种种食品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方的观点是:保障食品安全,企业的责任......

    突发事件情景下政府信息传播机制建设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 突发事件情景下政府信息传播机制建设 【摘要】突发事件中,政......

    食品安全协作配合机制

    **镇(街道)食品安全协作配合机制 一、信息通报制度 1.镇(街道)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和村(社区),应第一时间向镇(街道)食安办通报以下重要信息: (1)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社会影响广泛的典型事件......

    完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

    完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 福寿螺、大闸蟹、红心鸭蛋、多宝鱼、桂花鱼。。。。。。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民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为进一步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红格镇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全面提高镇政府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红格镇在积极进行对辖区内的食品非法添加剂......

    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机制

    **镇(街道)食品安全管理日常工作机制 一、统筹协调制度 镇(街道)食安委主要通过全体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等形式履行职责。 (一)镇(街道)食安委全体会议 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

    责任政府调研

    责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建设责任政府,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着力转变政府......

    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1 为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监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