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5篇材料]

时间:2020-10-06 12:2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

第一篇: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开展科学研究,接受科研训练,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从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到实验计划的制定实施,从文献资料的检索到论文写作完成,从论文的评审修改到参加答辩,都带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接触科学、感受科学、品味科学、走进科学,一点一滴的接受科学教育,一点一滴的树立起了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从而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化。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必须独立研究完成,促使学生必须去接触实际,开展科学实验和搜集实验数据,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效果非常突出,相对于其他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作用极为重要。毕业论文能否撰写成功,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本课题组对对本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改革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制度 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间弹性安排,提前进行。选题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也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以前毕业论文的选题通常都在第八学期进行,实施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后,允许把选题时间调整安排在第七学期初。这种弹性安排,可以提

前让学生介入与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同时选题时间的幅度拉长,可以有效协调完成毕业论文与找工作之间产生的时间冲突。毕业论文题目提前进行公开,实行双向选择。过去教师指定学生的研究项目较多,这在选题环节上就很大程度制约了学生的创见性。为了使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上更能体现自己的专业兴趣,毕业论文题目提前制定,结合指导老师科研项目和生产实际,确立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提前对学生公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申报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也可以允许学生自己确定研究项目,但要在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通过开题答辩后,确定为毕业论文的研究项目。

二、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严把关,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单位需求,企业需要锻炼学生什么能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把学生按企业不同需要目标确定不同毕业论文题目,真题真做。针对近几年企业对质检员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对去企业质检部门的学生我们与测试中心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在第七学期进入测试中心,利用测试中心的仪器设备,给学生确定产品分析测定方法建立的论文题目,熟悉现代分析测试仪的使用,以利于学生去化工厂、药厂、煤矿企业的质检部门工作,特别是为女同学提供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对去煤化工企业的同学,多数是去甲醇厂等,确定学生做碳一产品合成的题目,以产品为主线,催化

剂为核心,进行碳一化学品合成的毕业论文研究。对有意去药厂、精细化工厂做研发的同学,以合成某一精细化工产品为毕业论文题目,要求学生除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之外,实做的产品也是考核的指标之一。此外,对考研的学生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设置子课题为毕业论文题目,提高题目难度。

三、延长毕业论文完成时间 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毕业论文所占的时间原本较短,又往往受到就业、考研等事宜的冲击,因而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锻炼学生科研和实践的能力。因此,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将毕业论文工作开始时间大幅度提前,可以提前到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此时经过前面的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本完成,学生有了一定的空余可支配时间,对本专业的学习也开始产生出兴趣,希望更多的了解与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开始布置毕业设计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较充裕的时间内保质保量从容完成毕业论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立刻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互为促进,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增加硕士研究生担当助理指导教师 由于目前形势的发展,对本科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素质。让本学科的研究生辅助指导老师参与指导本科生,一方面研

究生刚刚从本科阶段过来,可以总结他们的本科论文的一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研究生已经过一定的科研实践的训炼,并且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硕士研究生充当本科生助理导师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具有现实可行性。

五、低年级学生提前进人教研室从事科研实践 对于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学习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自愿的原则,安排学生进人教研室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工作,例如科技论文的检索翻译,或实际参加项目,作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这样在实际环境中和各教研室教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于耳濡目染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科研素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分配毕业论文题目,完成毕业论文。

六、实施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指导毕业论文不认真负责的老师减少其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充分发挥评比表彰在教学实践中的产生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促进作用和强化作用,为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七、结束语

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学术性论文,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毕业获得学位的必修学分,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经过上述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可将学生在大学期间已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生研究问题要把握事物的规律,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去突破、创新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相一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技能。

第二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直接相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素质精良的中初级服务及管理人员.“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我省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滞后,难以满足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人才规格的客观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才能体现职业学校能力发展和实践性的特色.我校的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国家教学指导方案设计的,如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替换性,竞争性,应变性的特点,对不同专业人才规格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从事经济,服务第一线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遵循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努力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与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的桎浩,重新设计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金融事务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过去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以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这些传统业务制定和安排的,知识面比较窄,偏重概念理论,对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突出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新理念;经营业务更新了;操作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操作技术成为主流.这些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调整和补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我校当前的教学核心工作,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计人才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中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知识的普及,将大力推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办员,银行出纳,商业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将成为社会长期需求,为我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我校在金融事务,会计专业等省级示范专业基础上,又拓展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新的专业,形成了主干专业与辅助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体系.从81年开办,经过24年的探索,无论是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设备的逐步完善,还是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组进行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便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是美国职教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校外实习都特别强调.由于他们重视把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极大提高了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国内职业学校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有的是大量削减文化课,增加专业课;有的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改革,都 “要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其应用性与基础观.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课程内容改革的经验,从分析已有的相关成果入手,以国家指导性方案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培养.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学习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二)实施原则

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2,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适应学生提高职业替换以及谋求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不过分讲究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与完整.属于社会尤其是职业活动结合紧密的内容要多作介绍,参与实践.4,体系化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把某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教材,获取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统一确定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使内容精练,形式简洁,整体协调.而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或重视某一个环节.课程模块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脱节和重复.(三)研究思路

先提出各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素质,技能的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此为试验基点,扩展到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上的新思路;为科学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即形成合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考;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具有实践应用价值.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内容研究,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角度找出现解决中职教育发展思路.(四)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事务性工作的中初级人才,使毕业生应具备高中阶段教育所必备文化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劳动所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对各专业教学大纲的研究

(1)知识要求:

要求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一个从业人员要求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一般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决定,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2)素质要求:

素质分为一般素质和职业素质.一般素质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3)能力要求:

① 各岗位应具备的技能.见附表

②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储蓄,出纳,进行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网上银行理财业务,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③市场营销.能针对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推销金融产品,促使客户的资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要树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从事相关工作.2,专业课程教材的研究

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将有关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结合而概括形成的.它包括课程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教学要求与效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构架,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学习成绩考核,教学单元划分等.开发相关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相应的习题和模拟实训资料.3,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标准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效益性,建立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既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与毕业分配挂钩;又要与教师考核相联系,与奖罚挂钩.4,对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大赛的研究

结合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学生,制订出“艺术节”学生参赛的项目,选拔标准,程序,奖励办法等.四,研究机构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贲志宇 沈阳市金融学校,校长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副组长:

李丽华 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 负责课题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

钟 岩 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 负责学生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

课题组成员:

张 杰 沈阳市金融学校教研室副主任 负责课题的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工作及对各子课题的指导

卢炎煜 团委书记 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能力活动组织工作

李广存 教务处秘书 负责课题的收集,汇总

李德旭 教研组组长 负责子课题金融事务课程内容的研究

关 琪 教研组组长 承担承担会计专业子课题的研究

陈 磊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计算机课程内容的研究

王秀丽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

曲春霞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

孟晓东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

于春江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英语课程内容的研究

高 欣 指导处 承担子课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

五,研究对象

03级01-08

班,04级10,11,12,14班学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七,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XX年1月开题,XX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XX年2月-7月为阶段性研究.第2阶段为综合性研究阶段.研究期间学校课题组一般每学期开一次课题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活动由各子课题组自行确定活动时间及内容,要有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XX年2月20日,学校课题组主持人召开课题开题会,研究课题思路,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XX年2月-7月为各子课题研究阶段.XX年4月-5月,学校举行学生素质,技能大赛,在艺术节展示学生成果.研究内容设想如下:

1,语文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删繁就简,有目的有重点的改革教学内容.如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财经进应用文的写作等实用性强的内容.2,数学课程的改革,增加相关专业科所运用的基本计算能力,如书写数字的规范,点钞,珠算,计算器的熟练运用等.3,英语课程,可增加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景用语等,制定标准,严格考核.4,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形体训练,进行走姿,坐姿等常规训练;针对职业的需要(如保安,导促员及临柜人员等职业)改革,加强基本功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5,计算机课程,提高打字速度,增设网页设计,办公室自动化,财会电算化等,并结合高新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证书.6,专业课程,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强化技能的培养.XX年8月末各子课题组开展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召开2至3次小型研讨会.阶段研究成果为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校本教材及系列论文.XX年7月末形成课题总报告, XX年8月结题.八,研究成果

1,系列论文

2,子课题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XX年8月)

3,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XX年2-3月)

4,各课程考核标准(XX年3月末)

5,确定各年级艺术节参赛项目及评价标准(XX年4月-5月)

6,校本教材(XX年8月)

九,参考文献

奈杰尔.洛普科特 面向职业课程[j] 外国教育资料

黄炎培 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

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第三篇: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2008-8-1 来源:经济师 作者:颜 军 陈家长 庞甲光 张亚峰

摘 要: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革。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11-0

3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

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各个高校仍在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自从200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认真探索,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应特别注重加强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上来。就是说,我们的毕业生一方面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

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一般而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发展型培养目标和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知识发展型的培养目

标主要是培养继续考研升造或擅长理论研究的学生。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则是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技巧的学生。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理论上当然也面临着制定

和实现这两个培养目标。从专业发展方向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为培养知识发展型人才打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公务员必须公开考试和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并无

任何优先权或特权;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改革,人才需求也极为有限;再次,中国的公共事业(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受体制性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快的发展,因此,兴办这一专业更多的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本科层次设置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课时限制等原因,培养研究型人才

是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还面临着考研、升学的障碍。这是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这也是一部分高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

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以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狭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

等公用企业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续致信网上一页

内容)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2)具有社

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

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

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

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

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

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

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

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1.整合优势、明确方向、办特色专业。目前,就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学科特点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体育管理、教育管理、科

技事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和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根据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内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一般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医疗卫生

管理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管理一般是在体育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一般是在财经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管理一般是在有环境科学及环境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

而文法学院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有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本科专业,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学科领域就在科学技术与社会

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管理,并且学校是一所以地学、环境资源等为特色的理工类高校。这些都是该校优势,也是他们确立自己的相关管理方向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说该校所要办的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向是依托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的,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添加了就业的砝码。

第四篇: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方式探索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将就业的意识融入整个实习教学环节中,更新观念,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型专门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习方式;职业技能;就业导向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一方面,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淘汰了大批传统产业的劳动力,对新型劳动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教育势必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高职高专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熟练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备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不同于以往本科教育的鲜明特点,可与企业直接实现无缝对接。要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特别是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的实习方式的创新。实习观念的创新

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办得好不好,有没有特色,应该由社会、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认同情况来决定,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基准,最终以较高的就业率来赢得高职高专的发展空间。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紧紧抓住作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桥梁的实习环节,对旧的实习观念加以创新,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因此实习环节的教学指导思想应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习强化关键技术的训练,将学生的“有所知”变为“有所为”,体现以“应用”为主旨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二是通过实习让学生以“准职工”的身份较长时间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快速适应企业对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力争做到就职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企业人”的过渡,以达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最终教育目的。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按照以上精神的要求,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一就业”的五步培养方案,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不同阶段的实习。

第一阶段的认识实习,我们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新模式。譬如办公自动化专业,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第一学年结束时,安排到云南南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虽然学生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具备任何专有知识,但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感性地了解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理论教学将要接触到的知识建立一些基本概念,为今后教学中突出“应用”的理论学习作准备;通过顶岗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整对就业的期望值,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平稳的心态。一般学生在经过这一阶段的实习后,都能对今后要学什么、毕业后要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就业态度的转变和对企业职工敬业精神的认识,有80%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都会有“师傅的工作真不容易”的感想。

第二阶段的生产实习,将办公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云南金碧办公设备公司及云南华业高科技公司实习,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基本上可以独立胜任一些维修和销售工作,我们对这次实习的要求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强化专业技能,首先在专业技术上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通过生产实习,大多数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取向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一部分学生甚至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就业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整体已进人了“大众化就业时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样的现实,第三阶段的毕业实习,我们采取了开放性实习的方式,在实习中更加强调学生不同个体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技能专长、就业取向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进行就业练兵,学生在联系实习单位时,就已经在不断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如果说生产实习实现了专业技能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那通过联系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就业理想和就业现实之间的“零距离”。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其实,找实习单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走出校门,只要你敢于去找,只要你眼光放低一点再低一点,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其实,这也同样可以用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二是创造就业机会,近半年的毕业实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让用人单位能更全面更深人地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考察和了解,我们要求学生在半年的实习中,将自己定位于企业的职工位置,着重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实现学生素质与企业环境的“零距离”。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承担了实际岗位的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准职工,也同样接受企业的管理,这样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获得了重要的非技术能力,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等。我们发现通过毕业实习的“准职工”锻炼,学生在观念上成熟了不少,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谈到相关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头头是道,已经可以称得上“专家”了。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实习,打破了以往实习仅仅是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的旧观念,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实现个人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同时使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由浅人深,对业的期望值由脱离实际到切实可行,把实习和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习成为就业的预演和彩排,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就业理想与就业实际、个人素质与企业环境三方面“零距离”,在就业上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更平和的心态,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建设具备专业特色和水平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学生实现三个“零距离”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配套性。譬如针对办公自动化专业我们发动各位专业教师进行联系,先后走访了近l0余家与办公设备相关的企业,最后本着就近、有实力、有特色的原则,选定了4家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和公司作为实习基地,分别是:云南南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碧办公设备公司、云南华业高科技公司和华震高科技公司。在联系、实习、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这些企业建立感情,并逐步开展合作,最后签约成为正式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按计划接收学生进行实习,无偿或优惠地提供实习设备和实习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最新的设备,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另外实习基地还可以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技术培训,缓解了校内实习教学安排上的压力,他们用在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直接与学生交流,既生动又实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差距。在实习中更突出“实”、“专”、“新”的特点,所谓“实”是指内容的实用性;“专”是指职业技能的专业性;“新”指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贴近企业,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针对实习基地反馈的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学生的实习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办公设备市场营销”的课程和相关的设计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实习与就业挂钩的想法,在各个实习阶段都安排学生到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并由实习基地指派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环境中,建立模拟就业环境,既磨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调整了学生的就业心态,培养学生自理自律、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应急应变、耐劳耐挫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为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同时也接收或帮助推荐表现突出的学生,实行预就业制,这激发了学生的就业潜能,对实现学生向“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完善实习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针对就业的实习方式要取得成效,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为此我们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

1)层次性。在制定实习大纲时,应以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人手,针对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编写。例如,认识实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状况,对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知;生产实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是进行就业预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

2)整体性。实习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3年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类实习活动。通过三个阶段的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发展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学生的整体的职业素质进行提高和磨练,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毕业后的就业进行较全面的准备,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有效性。实习环节特别要注重有效性,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为此,我们建立了明确、可行的考核标准,由学生自评、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及实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三方面综合评定,最终落实到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上,与就业情况挂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实习为了就业”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热情。

总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只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就一定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第五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

一、现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微机室考试;考试形式单一,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数控技师”?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机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路在何方

我们知道“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针对现行计算机专业考核机制中的种种不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路在何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考试的“不可替代”性和考试独特的“教育资源”性,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为龙头,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一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

三、课程考核改革的试行概况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基础统一、选修放开”。即对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基础统一”这块,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提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选修放开”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活模块”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结合自主选择。

”活模块”是关键,笔者认为在选择“活模块”课程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恰当设置活模块课程,或增添或删减,并且每个模块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安排,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安排。例如:愿意从事“速录师”工作的同学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课程;搞网站建设的还要学习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岗位课程。

(二)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岗位能力

下载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研究[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

    白琳娜2011021012411计应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年苦读,瞬间选择。”说的是高考前后的选择对人生的走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目前正是挑......

    中国信息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信息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就业为导向2014年6月3日,学校召开了交流会议,会上教师秦承山、李可、黄荣和田田分别对研究内容进行交流。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董事长张亚林、董事......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论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形成崭新的高职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关键词:就......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范黎林,朱振伸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摘......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精选)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 石伟平,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作者简介: 石伟平(1957—),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国庆(1971一)......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及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及教学 【摘要】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课程方面开设得比较好的学校,计算机课程一般都以专业来划分,......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课程设置改革论文(最终定稿)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需要为核心设置专业并开发课程。对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再就业率......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关键字: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服务多样化。人,确切地说,具有高素质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