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规划框架
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
国家战略层面
(二)
宏观 政策
(三)
行业 发展 前景
(四)
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行业宏观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目前业务发展现状
二、产业现状分析
(一)产业发展基础1、经济指标2、技术与产品基础
3、市场 资源 基础4、组织基础5、人才基础
(二)产业发展优势
(三)存在的不足
三、行业分析
(一)
产业总体 概况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二)
市场 概况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三)
核心部组件 市场
1、产业发展现状
2、市场容量与预测
3、市场竞争分析
四、发展规划
(一)产业定位
(二)发展思路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1)经济目标(2)产品目标(3)技术目标(4)市场目标(四)发展步骤
五、重点业务规划
六、能力建设规划
(一)人员投入
(二)场地
(三)软硬件设备
(四)其他投资(收并购)
第二篇:产业定位报告框架
区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总体概况分析 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政府发展规划研究
通州产业园的数量规模分布产业定位客群招商运营情况 项目自身条件分析
项目地块交通条件分析(地块交通与城市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关系)项目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城市配套与本项目的发展关系)、项目内部资源分析,竞争分析
产业转移分析
项目周边典型产业园研究 开发模式
规划及产品分析 成交及价格走势分析
招商策略以及运营情况分析 项目核心借鉴点小结
• 初步产业定位,确认主导产业 • 在主导产业下细化产业及组合方案 • 非主导产业的其他支柱产业选择
• 产业发展策略:各细化产业发展的优先侧重,功能配比及土地配置要求 • 实施策略:开发模式、财务评估、招商策略及计划、配套支持
第三篇:某市产业规划
扬州产业发展与规划研究
1产业发展历程:较为混乱的状况
经济发展一直很薄弱,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病根在哪里,城市规划怎么去解决? 加入一些可行性研究,目前,长三角,苏锡常南京等城市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谋划,那么扬州有怎么样的优势以及可能性进入这样的市场参与竞争?
2现状分析与产业定位:经济分析
对目前产业发展进行一些测算和经济学分析,找到适合扬州发展的主导产业有哪些,进行产业定位。
产业发展的空间类型,未来的发展方向,总规中,产业占了多少地?在哪? 未来重点怎样布局,沿江工业带,尽量向沿江发展产业带。沿江经济开发区 向北的机场临空产业等
空铁水产业特征。
三新产业的一阵风?!
适合扬州人文精致宜居这样的城市性格的产业有哪些?培育哪些产业,如何培育?在哪培育?
那么对于适合扬州城市发展的产业,政府有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往往适合的却没有下工夫!比如旅游业,扬州旅游的国际影响力缺失问题。近年来,提的多,却做的少,投入很少!典型案例借鉴:桂林旅游业发展
京都和奈良的产业发展!
旅游业、会展业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CBD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绝对优势 和比较优势
2专业化和综合发展
3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方向相协调
4有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3空间落实:城市规划调控
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政府对于产业规划到底有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产业发展究竟是谁来主导,是市场还是政府?往往目前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那么怎样的发展是比较好的?国外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
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
世界经济出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许多新的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世界经济下行风险
危机爆发后,为了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其目的是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我国产业总体上还未能摆脱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中低端的现状。产业升级最大的制约仍是自主创新能力。日韩的经历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从当前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来看,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和创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准确把握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绿色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便是绿色发展,根据世界上每一次危机都会孕育和催生一批新产业的特点,以低碳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必将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这样一股潮流中,国家已经关注并实践转型之路,扬州本身在制造业那波潮流中落寞,此次转型之际,扬州更应抓住机遇,实现三新产业的率先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探索之路,本质上就是一条绿色创新的现代化道路。
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城市化步伐,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根本措施。
扬州产业发展
在国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谁能先知先觉、主动挖掘和寻找实现超常规发展的良机,谁能准确把握大势,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梳理出城市发展潜藏着的巨大资源并善加整合利用,谁就能抢先一步占领制高点,尽享天时地利,在竞争与发展中脱颖而出。
扬州旅游业发展的崛起之路
扬州休闲产业的可行性。扬州的休闲风格浸润着整个城市的,但是如果还是着眼于内部发展空间有限,必须寻求突破性向外发展。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大城市很多。扬州之于其他大城市而言,突出的优势就是环境宜居,不拥挤、不浮躁,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周末及小假期利用的意识逐渐浓厚,扬州应成为长三角地区首选的休闲胜地。做好交通对接、休闲设施的建设,建设高尔夫球场,成为精英阶层的第二居所和休闲首席之地,也为举办政企高层会议,增添休闲去处。一到周末,“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扬州城”。
体验经济: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是社会高度发达后的必然产物,那么刚刚兴起的休闲经济、文化产业浪潮有着广阔的前景。扬州要想吸引投资和消费,必定要依托一种与众不同且极具市场号召力的体验方式,那就是借助休闲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浪潮,走转型之路,实现自身的升级换代。
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关注。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一年可以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这就意味着休闲产业的浪潮即将来临,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先生产、后生活将发生根本变革。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要求的提高,休闲产业的商机无限广阔,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力不可估量。
江广融合地带CBD的打造,做一个生态、休闲、阴柔的CBD,这里以清新的空气,宁静的氛围和现代的设施,吸引企业。条件成熟,扬州可成为企业的休闲商务区和知识孕育区,成为高层决策、管理培训、会议的场所和员工交流、休闲度假、运动健康的场所。
CBD打造完全的商务经济中心,要面对南京吸引力的压力及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结合扬州特色,打造休闲生态型商务中心,突出生态优势,以休闲商务委主体,集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研发培训、休闲度假、运动健康和商业娱乐等多功能于一身,采用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高起点、高定位,统一规划、开发、经营、管理,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去吸引市场,号召市场,使其最终成为扬州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变“招商引资”为“招智引商”,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层次转型。建设培训中心、研发基地及会议、公关接待、休闲度假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信息交流、培训教育、会议会展、商务办公、公共活动的集聚平台。
较早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水平高、速度快,而后一窝蜂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由于定位不准、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缺乏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和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办法等原因,有的开发区已名存实亡。
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句话在今天这个经营城市的时代依然适用。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城市硬件的竞争,不仅是在政策、在资源上的竞争,更是城市魅力和城市吸引力的竞争。
开发区的主要问题在于:
1、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
2、开发区大部分属于加工型开发区,在规划和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人性化的缺失,即缺乏居住、生活、娱乐、休闲及运动的配套设施,开发区建设冷清、人烟稀少,没有人气,不仅没有给投资者创造适宜的投资环境,也未能给开发区的工作者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3、部分开发区定位较高,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缺乏创新,路越走越窄。
政策建议:
政府应通过公共设施引导影响产业升级
我觉得产业调整的方向和具体的产业选择,政府不应该干预,但是政府可以影响导向,主要是通过公共设施。公共设施超前先进的地方一定是产业比较合理的地方。公共设施是市场的重要的参照物,市场定价是根据公共设施的标准来定的。如果这里有地铁,那它附近肯定不会有工厂。但是政府要抑制投资冲动,防止建设密度过高,密度过高会带来负效应。从投资者角度投资密度越高越好,但是从外部效益来说并非如此,政府要把握的最关键的就是外部效应。通过对公共设施的标准可以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离不开城市功能,如果把它隔离开的话,实际上是不行的。要影响产业结构,加大政府的投入。政府投入直接体现就是提升城市的服务,城市服务很大部分是政府服务。如何使城市化工业化走到一起?
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应慎重
政府多给一些政策引导可以,但不要在空间上做什么大的东西。产业发展交给市场。
对某些产业,政府可以有些适度的引导。新兴的产业、新能源等这些在成长阶段可能还需要政府引导,政府不要只扶强,不扶弱。我当时也想过为什么政府扶强不扶弱呢?扶弱政府得扶一万个,扶强一个GDP就上去了,这样管理成本多低啊。但政府是干什么的?政府应该做的是扶持一些需要扶的,其实扬州需要更有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
通过新兴产业和大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在产业升级这个过程中还是有挺多是可以介入的,比如规划层面的引导,政策层面的引导。涉及到政策的引导怎么和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寻找一个有机的衔接。我们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税收、土地使用政策等等加以引导。这其中,需要寻找一些更有效的手段。第二个方面,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这点对扬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该适当地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而不是简单的用地分配.政策也很关键,没有政策支撑,如果拿了土地空在那里,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工业用地的改造需要利益方的价值观改变,难以一蹴而就
工业用地的存量使用效率不高,但是因为制度障碍太多了,开发成本太高,大家宁愿把它搁置,然后再用传统的增长的方式、扩张的方式去维持下一步的增长。在西方,比如德国鲁尔市,很多这些老工业区,当初也是衰退到毫无办法,但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改变。一开始长期注重增长,然后转变到发现增长本身并不重要,然后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甚至非常激进。这些观点平衡了原来的那种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才出现一些地区比较成功的转型案例,包括创意产业、绿色发展等等。因此要换一种发展方式,首先各个相关方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就要转变,否则你很难推动。
在这个发展洪流之中,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共同的智慧和努力。但是在这其中,更需要政府改变简单的“经济唯上”论的思路,舍得牺牲部分经济指标。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但一时的痛或许会搏来未来更大的光明前景。
第四篇:民族产业规划
新兴乡民族产业规划
1、种植业项目:甜玉米在**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成功,成为新兴乡第五、六积温带种植业增收的重要品种。扩大甜玉米种植,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种植业调整的重要品种。
2、北方水稻:利用我县水稻种植成功经验,推进“场乡共建”,有计划的在本乡区域内推**稻种植。
3、特色养殖项目:野猪、狍子。野生动物养殖是鄂伦春族乡的传统项目,在现有基础上,推进特色养殖产业调整,打造鄂伦春特色品牌,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
4、挂袋木耳:支持农户用自家庭院建设大棚进行挂袋木耳产业,有效发展庭院经济,使群众在家中能够建立起增加收入的项目,推进挂袋木耳技术普及,让鄂伦春族乡群众收入多元化。省民委预计支持新兴乡大棚120栋,每栋可产挂袋木耳3-4万袋。预计效益每袋1.2-1.4元,年可使每户平均增收7000元。
5、恒温储藏库项目:民族产业项目3000吨恒温储藏库,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农民进行甜玉米种植、果蔬菜加工,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辐射**县周边区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成为群众增收、促产业调整、强民族经济的鄂伦春族乡支柱产业。可使水果玉米、蔬菜、水果等保鲜存储产品进行反季销售,增加收益。同时,可以代为储存食品,增加民族乡经济收入。与种植业形成产业链条。
6、粉条产品深加工:利用新兴乡马铃薯种植的传统优势项目,建立起合作社组织,推进粉条加工产业化经营,打造“黑地”、“寒土”特色品牌,推进产业经营多元化。保持老新兴粉条传统手工加工的传统特色,成为当地土特品种。
7、民俗旅游产业:在现有的库尔滨河漂流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3A”级景区,促进与鄂伦春民俗旅游融合,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鄂乡绿色产业。
8、蜜蜂加工产业:**县新兴乡处于山区、半山区位置,杜尔滨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新兴乡境内,具有发展蜜蜂产业的自然优势,努力打造“来自鄂乡、源于自然”的蜜蜂加工产业。
第五篇:林业产业规划
黄花乡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0年11月15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甘肃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黄花的总体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黄花乡总土地面积139037.9亩,耕地面积48713.6亩,林业用地54532.7亩,其中退耕面积24579.3亩,荒山造林29953.4亩。种草面积24300亩,果园面积8317.2亩。“十五”以来,随着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的实施,我们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针,加快了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显著。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工程建设54532.7亩,其中退耕造林24579.3亩,荒山造林29953.4亩。农民人均享受520元。
——果产业发展迅速。全乡苹果树栽植面积达到 0.87万亩,杏树栽植面积2650.0亩,果品栽培技术推广和行业管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全乡林业产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林业经济也有了快速发展,但林业产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结构不
合理,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市场建设与产业服务体系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林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森林分类经营为重点,强化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产业质量,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林业生态建设带动林业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相互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2、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原则。引导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吸引外资发展林业产业、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发展公司加农户、工农贸一体化模式和订单林业,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培育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好宣传工作,打造“绿色”品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竞争里和市场占有份额。
4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发挥区域优势,合理配置资源。
5、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2010年全乡林业以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为基础,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成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市场配置资源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基本建立,林业主导产业链基本形成,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林区经济稳步增长,林区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具体目标和任务
全乡建设林业4大产业
1、以苹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到2020年,苹果树栽植面积达到1.8万亩亩,产量达到9万顿,人均纯收入3000元。
2、刺槐,到2020年,刺槐栽植面积达到5万亩。
3、核桃,到2020年,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000亩。
4、杏树,到2020年,杏树栽植面积达到0.4万亩。
四、主题产业布局
全乡的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东杏(塬面发展杏树为主的林产业)、南苹(水磨坡、高家坡、黄化塬中西坡)、西核(黑河川区以核桃为主的林产业)北刺(凉水泉村以刺槐为主的林产业)。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各种社会主体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合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条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政策。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有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产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稳定自留山政策,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自留山的林木一律归农户所有,对目前仍未造林绿化的自留山,要采取相应措施限期绿化。在非林业用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简化审批程序,其经营方式、采伐方式等享有充分的自由权,林业部门要为其办理确权发证等相关手续,搞好服务。
(二)培育扶持龙头产业,打造精品工程。大力开展技术、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服务,提高名、优、特、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效益。按照标准从严组织生产,打造绿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的职能,协调加工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共同制定对外营销策略,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从调整布局入手,对林业产业实行战略性重组,改变目前从左的散、乱、差无序局面,促进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减少重复和浪费。
(三)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速度。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开发,盘活
可利用资源,创办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林产企业。放宽金融信贷和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农户多种经营项目小额贷款。减轻企业负担,禁止对林事企业个中形式的摊派和附加收费。对需要配套的林业建设项目,要保证资金足额到位。财政支农资金要加大对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研究制定让利于农、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发展林业产业的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发挥我乡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旅游。在完善现有的菩提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包装打造新的旅游项目。根据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既注重建设大型、高水准的旅游基地,以提高旅游知名度,吸引全国游客,同事注重建设中小型旅游基地,包括生态观光园区、种苗花卉繁育园区、风景小区、生态休闲区、狩猎区等形式多样、星罗棋布的旅游网点,为城市居名节假日提供各具特色的度假旅游场所。通过争取立项,引进资金,搞好景区、景点的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信息手段,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发展订单林业,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加快林产品销售服务网络建设,培育批发商、代理商、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等个中林产品经销主体,建立林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林产品集散地,开展电子商务,发展公司加农户、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六)加大科技兴林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通过体系创新调动人员从事林业产业开发的积极性。抓
住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推出一批新成果。加强科普工作,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开展送科技活动。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林业高薪技术、高产高效示范园。抓好名特优新经济体、速生体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加快林业化进程。改造林业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与方式。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制开发加工制品,演唱产业链,全方位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