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精选五篇]

时间:2020-11-10 07:2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

第一篇: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

XX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根据省委编办《关于印发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赋权事项 本次赋权乡镇(街道)事项共计4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7项、行政给付事项6项、行政确认事项2项、行政征收事项1项、其他事项3项、公共服务事项11项(见附件)。

二、工作安排 (一)做好赋权事项的承接工作。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夯实基础,确保赋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一是硬件到位。要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有制度、有指南、有台账的“六有”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二是软件到位。针对下放的40个审批服务事项,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综合代办窗口、全科窗口、单一窗口等形式确定窗口人员,在服务窗口设置岗位牌,明确赋权事项的承接窗口和具体承办人员。三是宣传到位。各乡镇(街道)必须尽快就赋权事项做好公示,使向乡镇赋权改革、“全科政务”、“一件事”等改革工作深入人心、落地见效,避免出现“权责已到乡镇,群众仍往县城跑”的问题。

(二)做好赋权事项的指导工作。一是赋权要到位。已赋权乡镇(街道)的县直单位要及时与乡镇(街道)对接,按“能赋则赋,应赋尽赋”的原则,务必实现无缝对接、权责一致、责任明确、赋权到位。二是指导要到位。县直相关单位要指导乡镇(街道)编制办事指南,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同时做好赋权事项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网络技术支持、业务账号设置等工作,确保赋权事项衔接有序、服务不断。三是监管要到位。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权责一致、责任明确的原则,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向乡镇(街道)赋权,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诉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工作落实。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对上级明确的改革任务要坚决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按照“强三真、比担当”作风建设要求,真抓实干、无缝衔接、平稳过渡。

(三)强化督查问责。县行政审批局要安排专人组成专项督查组,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对赋权工作不力的单位和承接不到位的乡镇及时进行通报,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情节严重的要启动问责程序,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附件:XX县乡镇(街道)赋权清单(第一批)附件   XX县乡镇(街道)赋权清单(第一批)序号 事项名称 权力类型 审批部门 下放形式 备注 1 幼儿园设立审批 行政许可 教育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2 设立宗教临时活动地点的审批 行政许可 民宗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 老年人优待证的办理 其他 卫健局 直接下放   4 再生育许可 行政许可 卫健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5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 行政给付 卫健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6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 行政给付 卫健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7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其他 卫健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8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行政许可 卫健局 直接下放   9 社会抚养费征收 行政征收 卫健局 直接下放   10 内地居民婚姻登记 行政确认 民政局 直接下放   11 临时救助对象认定、救助金给付 行政给付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2 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的发放 行政给付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3 特困人员供养 行政给付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4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付 行政给付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5 集体合同审查 行政确认 人社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6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 行政许可 人社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17 砍伐城市树木、迁移古树名木审批(仅限乡镇)行政许可 住建局 直接下放   18 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仅限乡镇)其他 住建局 直接下放   19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核发(仅限乡镇)行政许可 住建局 直接下放   20 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仅限乡镇)行政许可 住建局 直接下放   21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仅限乡镇)行政许可 住建局 直接下放   22 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仅限乡镇)行政许可 住建局 直接下放   23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 行政许可 住建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24 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审批 行政许可 城管局 直接下放   25 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 行政许可 城管局 直接下放   26 环境卫生设施拆迁方案的批准 行政许可 城管局 直接下放   27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审批(乡管及以下河道及灌排工程)行政许可 水利局 直接下放   28 初步设计文件审批 行政许可 水利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29 出版物零售单位设立审批 行政许可 新闻出版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0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核发 公共服务 卫健局 直接下放   31 医保证明 公共服务 医保局 直接下放   3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理 公共服务 医保局 直接下放   33 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公共服务 卫健局 直接下放   34 办理生育服务证 公共服务 卫健局 直接下放   35 新市民保障卡申领、制作 公共服务 人社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6 社会保险申报结算 公共服务 人社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7 社保证明 公共服务 人社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8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 公共服务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39 办理五保供养证 公共服务 民政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40 保障住房补贴 公共服务 住建局 受理初审权下放

第二篇:乡镇街道属地统计实施方案

乡镇街道属地统计实施方案

乡镇街道属地统计实施方案

为建立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统计体系,确保统计数据搜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全区现行的“条状统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推行属地统计管理体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属地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属地统计是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需要实行属地统计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掌握镇乡街道辖区经济总量及构成,合理配置区域资源,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抓住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明晰工作思路,制定正确措施,更好地“创新服务、促进发展”。属地统计是客观反映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我区多年来实行以主管与隶属关系为依托的条状统计组织模式,该模式因为当前统计调查单位剧增和变化频繁的现状,容易导致单位底数不清、统计遗漏、虚报资料等现象。属地统计建立在镇乡街道对统计调查单位面对面接触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加强对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规范统计报送渠道,有效地减少弄虚作假、应统未统现象,保障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属地统计是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需要镇乡街道综合统计应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以及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镇乡街道的基本统计资料的工作职责。实施属地统计,也是统计部门对镇乡街道统计工作实施综合管理职能的要求。同时规模以上单位全面调查、规模以下单位抽样调查,更需要完备的名录库,也要求属地统计的运行模式加以支撑。属地统计是巩固和深化我区统计改革成果的需

要加强gdp核算,推进属地统计必须依托于部门统计,部门统计也必须以属地统计为基础,进行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上报。唯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整合统计资源,理顺统计渠道。,我区建立了部门核算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初显成效。但对于限额以下的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性单位和服务性单位的统计,受现有职能职责等影响,政府统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只有推行属地统计,才能更好地发挥部门核算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真正建立起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统计调查体系,保障我区统计数据质量。

二、属地统计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属地统计的整体目标根据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与统计制度要求,对各类统计调查对象按所在地原则进行统计调查,实行属地统计管理,通过改革统计管理方式和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各阶层需求、符合万州实际的统计管理体制,充分发

挥政府统计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属地统计的阶段目标从6月份开始,实行定期报表和半年报“双轨制”运行模式,中央、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向镇乡街道和区统计局同时报送统计资料,从开始全面实行镇乡街道属地统计,镇乡街道按属地原则收集所有统计资料,整理汇总后上报统计部门。属地统计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原则。保障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确保统计资料全面、准确。2.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的原则。实行区、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合理分工、分级负责;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3.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镇乡街道统计职能,建立与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计管理体制。4.统计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和统计方法创新,真实、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5.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双轨运行,待条件成熟后全面推开。

三、属地统计的实施对象和范围

属地统计的实施对象一是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民办非企业等其它法人,以及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二是各镇乡街道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法人单位按实际经营所在地划归到相应镇乡街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由其归属的法人单位统计;跨区域经营的单位由法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统计。个体生产经营户由实际经营所在地统计。集团公司以法人单位为基本调查单位划归所属地统计。属地统计的地域范围全区按照现行52个镇乡街道区域实施。镇乡街道是“属地统计”的实施主体。江南新区、工业园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执行属地统计制度。属地统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普查和调查。二是专业统计项目: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

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及固定资产投资、劳动、科技、国民经济核算和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等统计业务。1.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以专业统计为基础,52个镇乡街道对辖区内的法人单位及法人所属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统计。对部分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不宜按行政区域进行统计的单位,其增加值由区统计局统一测算后分解到各镇乡街道,纳入镇乡街道gdp核算。2.农业:农业统计已经实行镇乡街道属地统计,仍按现行调查制度进行统计。3.工业:所有工业企业和工业个体经营户都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对飞地工业统计问题,按照工业企业所在地统计,其统计结果以注册地30%开办地70%的比例进行分解。4.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内计划总投资在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建设投资项目由各镇乡街道统计。铁路、高速路、城乡电网、通信及监狱等部门和部分跨镇乡街道的重点投资项目由区统计

局直接统计后反馈到镇乡街道。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活动单位按单位登记注册地由各镇乡街道统计。5.贸易餐饮业:所有镇乡街道辖区内的批零、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及产业活动单位,贸易餐饮个体经营户,加油站,辖区利用内资项目单位,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对贸易餐饮企业飞地统计问题,按照贸易餐饮企业所在地统计,其统计结果以注册地30%开办地70%的比例进行分解。6.劳动工资:所有镇乡街道辖区范围内除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的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由各镇乡街道进行统计,涉及全区gdp核算基础的教育、卫生等系统的单位暂不纳入乡镇街道属地统计,仍按部门核算联动的具体规定由相关部门统计后报送区统计局。7.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按照现行调查制度进行统计。8.交通运输业邮电统计:已由区运管处和区港航局报统的交通企业和个体户按现行规定执行,未纳入前述范围的公路、水运经

营对象则按属地原则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电讯统计由各电讯经营企业负责统计,直接报送区统计局,由区统计局按一定比例分解到各镇乡街道。

9、服务业统计:按登记注册地统计。10.对外经济统计、进出口统计:由区外经委负责统计。11.旅游统计:由区旅游局负责统计。12.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普查、专项调查及其它统计调查:按具体规定执行。

四、属地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方法改革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实行全面统计制度;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实行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资质以外建筑业、个体经营户实行抽样调查方法。镇乡街道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较

多,具备抽样调查条件的,在得到上级统计部门批准后,可以实行抽样调查方法。不具备抽样调查条件的,继续实行全面调查。区、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职责统计部门综合协调全区各项统计工作,强化统计管理,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分析。牵头建立健全统一和动态管理的统计单位名录库,及时理顺和确定本地区统计渠道。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负责解释属地统计制度。按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农产品产量、城乡居民收入等一系列重要的统计指标,由统计部门评估论证,实行下算一级。统计部门直接负责部分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的单位,飞地单位,跨镇乡街道的重点投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的单位及大型企业集团的统计工作。其它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由镇乡街道统计机构负责统计。镇乡街道统计

机构动态维护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按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负责统计业务管辖单位统计资料的采集、审核、汇总、上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镇乡街道、村居统计台帐,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对本辖区统计调查单位变化、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江南新区、工业园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动态维护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按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负责统计业务管辖单位统计资料的采集、审核、汇总、上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工作,并定期向所在街道交换统计资料。实行属地统计后,区级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业务统计报表和部门核算联动成员单位的统计资料按原统计渠道上报,其管理体制不变。各有关部门仍应承担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专项统计调查任务。

五、实施属地统计的步骤

方案制订阶段开展前期调研、广泛

征求意见,起草工作方案。实施准备阶段成立区属地统计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具体负责对属地统计进展和基层统计建设情况进行指导、规范和督查,及时协调解决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镇乡街道建立属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落实工作经费,落实各项统计制度。区统计部门按经济普查口径和日常统计工作要求,向镇乡街道反馈各辖区内统计单位名录。镇乡街道接收划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对统计局反馈的单位名录和接收的统计资料进行清查、核实、整理、上报。区统计部门发布属地统计公报,分别采用书面通知、召开见面会、培训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发动,镇乡街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区编委出台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的规范性文件,区财政局将属地统计工1 2 下一页

第三篇:乡镇街道属地统计实施方案

K8KKB2G1G22AJGI0>

为建立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统计体系,确保统计数据搜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全区现行的“条状统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推行属地统计管理体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属地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属地统计是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需要实行属地统计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掌握镇乡街道辖区经济总量及构成,合理配置区域资源,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抓住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明晰工作思路,制定正确措施,更好地“创新服务、促进发展”。

(二)属地统计是客观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区多年来实行以主管与隶属关系为依托的条状统计组织模式,该模式因为当前统计调查单位剧增和变化频繁的现状,容易导致单位底数不清、统计遗漏、虚报资料等现象。属地统计建立在镇乡街道对统计调查单位面对面接触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加强对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规范统计报送渠道,有效地减少弄虚作假、应统未统现象,保障统计数据的全面性。

(三)属地统计是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需要镇乡街道综合统计应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以及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镇乡街道的基本统计资料的工作职责。实施属地统计,也是统计部门对镇乡街道统计工作实施综合管理职能的要求。同时规模以上单位全面调查、规模以下单位抽样调查,更需要完备的名录库,也要求属地统计的运行模式加以支撑。

(四)属地统计是巩固和深化我区统计改革成果的需要加强GDp核算,推进属地统计必须依托于部门统计,部门统计也必须以属地统计为基础,进行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上报。唯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整合统计资源,理顺统计渠道。2007年,我区建立了部门核算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初显成效。但对于限额以下的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性单位和服务性单位的统计,受现有职能职责等影响,政府统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只有推行属地统计,才能更好地发挥部门核算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真正建立起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统计调查体系,保障我区统计数据质量。

二、属地统计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属地统计的整体目标根据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与统计制度要求,对各类统计调查对象按所在地(镇乡街道)原则进行统计调查,实行属地统计管理,通过改革统计管理方式和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各阶层需求、符合万州实际的统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统计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

(二)属地统计的阶段目标从2008年6月份开始,实行定期报表和半年报“双轨制”运行模式,中央、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向镇乡街道和区统计局同时报送统计资料,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行镇乡街道属地统计,镇乡街道按属地原则收集所有统计资料,整理汇总后上报统计部门。

(三)属地统计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原则。保障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确保统计资料全面、准确。2.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的原则。实行区、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合理分工、分级负责;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3.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镇乡街道统计职能,建立与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计管理体制。4.统计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和统计方法创新,真实、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5.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双轨运行,待条件成熟后全面推开。

三、属地统计的实施对象和范围

(一)属地统计的实施对象一是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民办非企业等其它法人,以及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二是各镇乡街道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

[1][2][3]下一页

2C97JAK435AIJK9F>法人单位按实际经营(活动)所在地划归到相应镇乡街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由其归属的法人单位统计;跨区域经营(活动)的单位由法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统计。个体生产经营户由实际经营所在地统计。集团公司以法人单位为基本调查单位划归所属地统计。

(二)属地统计的地域范围全区按照现行52个镇乡街道区域实施。镇乡街道是“属地统计”的实施主体。江南新区、工业园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执行属地统计制度。

(三)属地统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普查和调查。二是专业统计项目: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及固定资产投资、劳动、科技、国民经济核算和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等统计业务。1.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以专业统计为基础,52个镇乡街道对辖区内的法人单位及法人所属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统计。对部分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不宜按行政区域进行统计的单位,其增加值由区统计局统一测算后分解到各镇乡街道,纳入镇乡街道GDp核算。2.农业:农业统计已经实行镇乡街道属地统计,仍按现行调查制度进行统计。3.工业:所有工业企业和工业个体经营户都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对飞地工业统计问题,按照工业企业所在地统计,其统计结果以注册地30%开办地70%的比例进行分解。4.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内计划总投资在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建设投资项目由各镇乡街道统计。铁路、高速路、城乡电网、通信及监狱等部门和部分跨镇乡街道的重点投资项目由区统计局直接统计后反馈到镇乡街道。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活动单位按单位登记注册地由各镇乡街道统计。5.贸易餐饮业:所有镇乡街道辖区内的批零、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及产业活动单位,贸易餐饮个体经营户,加油站(点),辖区利用内资项目单位,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对贸易餐饮企业飞地统计问题,按照贸易餐饮企业所在地统计,其统计结果以注册地30%开办地70%的比例进行分解。6.劳动工资:所有镇乡街道辖区范围内除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的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由各镇乡街道进行统计,涉及全区GDp核算基础的教育、卫生等系统的单位暂不纳入乡镇街道属地统计,仍按部门核算联动的具体规定由相关部门统计后报送区统计局。7.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按照现行调查制度进行统计。8.交通运输业邮电统计:已由区运管处和区港航局报统的交通企业和个体户按现行规定执行,未纳入前述范围的公路、水运经营对象则按属地原则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所在镇乡街道进行统计。电讯统计由各电讯经营企业负责统计,直接报送区统计局,由区统计局按一定比例分解到各镇乡街道。

9、服务业统计(含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按登记注册地统计。10.对外经济统计、进出口统计:由区外经委负责统计。11.旅游统计:由区旅游局负责统计。12.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普查、专项调查及其它统计调查:按具体规定执行。

四、属地统计调查制度

(一)统计调查方法改革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实行全面统计制度;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实行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资质以外建筑业、个体经营户实行抽样调查方法。镇乡街道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较多,具备抽样调查条件的,在得到上级统计部门批准后,可以实行抽样调查方法。不具备抽样调查条件的,继续实行全面调查。

(二)区、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职责统计部门综合协调全区各项统计工作,强化统计管理,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分析。牵头建立健全统一和动态管理的统计单位名录库,及时理顺和确定本地区统计渠道。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负责解释属地统计制度。按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农产品产量、城乡居民收入等一系列重要的统计指标,由统计部门评估论证,实行下算一级。统计部门直接负责部分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的单位,飞地单位,跨镇乡街道的重点投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的单位及大型企业集团的统计工作。其它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由镇乡街道统计机构负责统计。镇乡街道统计机构动态维护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按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负责统计业务管辖单位统计资料的采集、审核、汇总、上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镇乡街道、村居统计台帐,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对本辖区统计调查单位变化、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江南新区、工业园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动态维护辖区内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按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负责统计业务管辖单位统计资料的采集、审核、汇总、上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工作,并定期向所在街道交换统计资料。实行属地统计后,区级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业务统计报表和部门核算联动成员单位的统计资料按原统计渠道上报,其管理体制不变。各有关部门仍应承担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专项统计调查任务。

五、实施属地统计的步骤

(一)方案制订阶段(2008年2月-4月)开展前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工作方案。

(二)实施准备阶段(2008年5月)成立区属地统计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具体负责对属地统计进展和基层统计建设情况进行指导、规范和督查,及时协调解决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镇乡街道建立属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落实工作经费,落实各项统计制度。区统计部门按经济普查口径和日常统计工作要求,向镇乡街道反馈各辖区内统计单位名录。镇乡街道接收划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对统计局反馈的单位名录和接收的统计资料进行清查、核实、整理、上报。区统计部门发布属地统计公报,分别采用书面通知、召开见面会、培训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发动,镇乡街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区编委出台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的规范性文件,区财政局将属地统计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确保属地统计试运行的正常开展。

(三)实施试运行阶段(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从2008年6月份定期报表开始,采取新老渠道“双轨制”报送统计资料,中央、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向镇乡街道和区统计局同时报送统计资料,各镇乡街道按属地原则搜集、整理、上报调查单位统计资料。统计部门和镇乡街道都要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保障全区综合统计数据平稳过渡。统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从2008年6月开始,每季以统计简报的形式通报各镇乡街道属地统计口径的主要统计资料。

上一页[1][2][3]下一页

GEI117HED4A1HFG0>

(四)抽样调查数据评估阶段(2008年6月至9月)在属地统计实施试运行阶段,区统计部门拟定抽样调查方案,抽样调查数据作为推算全区经济总量和评估各镇乡街道经济总量的主要依据。抽样调查首先在规模以下工业和限额以下贸易中开展。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再推行资质以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抽样调查。

(五)正式实施阶段(2009年开始)从2009年1月份定期报表开始,属地统计改革基本到位,各镇乡街道按属地原则全面履行统计调查任务。划转单位只需按本方案规定向所在地的镇乡街道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报表,镇乡街道统计机构按照“属地统计”实施范围和对象进行统计管理,做好统计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统计部门按属地统计口径发布统计信息。

六、属地统计具体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实施属地统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镇乡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听取属地统计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属地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区属各部门要按企业属地管理的统一部署,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和评估,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评估制。未经审核或经审核未能通过的数据不得上报和使用。各镇乡街道对上报的数据质量负责。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制度。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使用统计资料时,须得到区统计局的核定、认可。政府各部门在企业评优评级、依统计资料实施奖励性措施时,应当以基层单位报送并经政府统计部门评估的资料为准。属地统计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地、各部门考核的内容。

(二)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力量实行属地统计后,基层统计工作量将大量增加。镇乡街道在机构、人员、办公条件等方面予以保证,确保“属地统计”顺利实施。江南新区、工业园区、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建立统计工作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人员完成辖区统计工作。

1、机构设置。各镇乡街道要建立以综合统计为主、经济社会管理服务人员协助的统计体系。镇乡街道单设统计办公室或单设统计站。

2、人员配备。各镇乡街道要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人员。根据属地统计制度实施的需要,各乡配备专职统计人员1-2人,兼职统计人员2-3人;各镇、街道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不少于3人,兼职统计人员3-5人。

3、管理方式。专(兼)职统计人员,一经确定,应保持其工作岗位及职责的稳定。统计人员确需调整,必须安排能够承担相应统计业务的人员接替,并须办清交接手续。镇乡街道统计负责人的变动,应事先征求区统计局的意见。

(三)做好统计经费和办公设备保障工作要把经费保障作为属地统计重要的环节来抓,按分级负责原则,区财政、各镇乡街道要为属地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创造必需的工作条件。要充分利用万州党政信息网和万州统计信息网,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对接。各镇乡街道配备信息终端,与区统计局联网。各乡镇街道要调配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施,使硬件配备与统计工作要求相适应。各镇乡街道安排固定的办公室,所有专兼职统计人员应集中办公,并确定专人负责统计资料、档案的管理。

(四)加大统计培训,大力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新上岗统计人员必须接受上岗业务培训的制度,加大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2008年5月份对各镇乡街道综合统计人员进行为期15天的全面系统培训,适应属地统计的业务要求。同时从2008年起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统计和经济知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五)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统计执法监督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采用上街宣传、接受咨询、走访企业等形式,宣传《统计法》和属地统计改革,使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充分认识实施属地统计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支持配合属地统计改革。实施属地统计进程中,要加大对拒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典型统计违法案件要予以暴光。对干扰统计工作和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查处,依法追究责任。统计、法制、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发挥各自力量和优势,共同做好统计执法监督工作。

(六)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各镇乡街道要加强与在万各中央、市、区属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主动搞好服务,争取中央、市、区属单位的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统计关系,为属地统计奠定基础。区统计局和各镇乡街道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实行属地统计的重要意义,宣传统计工作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方案由区统计局负责解释,区统计局在遵循属地统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根据工作需要对实施对象、实施范围作适当调整。

上一页[1][2][3]

第四篇: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标题: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XXX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生态立区

”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XXX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

XXX乡位于六枝特区西部,距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政府所在地34公里,东邻堕却乡,西与水城县红岩乡相连,北靠堕却乡郎节坝,南与中寨乡接壤,地理位置为:东经105°13′18″—105°16′25″,北纬26°13′22″—26°16′58″,全乡总面积56.4平方公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总户数2861户,总人口12557人,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686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4.8。

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4887万元,财政收入218.7万元,工业产值2003.47万元,农林牧副渔产值1383.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元。来自林业的收入316.6元(含退耕还林),比例22。

(二)林业资源状况

1、全乡各类林地面积

根据摸底调查,全乡国土面积为80182.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66465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38992亩,灌木林地面积5475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769.48亩,无林地面积15303亩。

2、集体林基本情况

(1)集体统一经营的各类林地面积

有林地面积为66465亩,其中公益林45003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769.48亩为退耕还林,乡林场一个1515亩,村办林场5个2965亩,其中商品林200亩,联户经营7个5376亩,个人承包8374亩,责任山面积80亩。

二、林改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以深化林改为动力,以依法治林为保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改革方针,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及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07年11月底,基本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通过改革“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达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的。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有利于“增量、增收、增效”的原则。即:坚持有利于增加和提高森林资源的总量及质量;有利于农民增收和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森林的三大效益(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2、坚持权益平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平等的承包经营权利,对集体山林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通过均股、均利、均山、均林等形式,使权益平等到户。

3、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自主选择林改的形式和方法,不搞“一刀切”。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林改中做到办法、程序、内容、结果四公开,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5、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原则。本次林改是对林业“三定”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完善和补充。凡“三定”以来依法明确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部分群众满意的要予以维护,不得借改革之机打乱重来、重新分配或无偿平调。要本着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林业的要求,结合实际,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6、坚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原则。在林改中,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采伐政策,以调动各经营主体参加林改的积极性。

三、林改的范围

(一)尚未落实经营主体的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

(二)特区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

(三)集体所有的、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成员同意用于且可以营造灌木林以上林木的石漠化、半石漠化山地。

(四)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成员同意作为放牧山的无林地暂不列为林

改范围。

(五)公益林不属于此次林改范围,但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责任,颁发林权证。

(六)对抵押权未解除、权属有争议的林地、林木,在有关问题经过努力未得到有效解决前,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四、林改的内容和方式

(一)明晰产权,确权发证。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属于集体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其落实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主体,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山林的主人。参与集体商品林,宜林荒山改革的人口为2007年3月1日年满18周岁的村民为本次林改人员。通过确权,建立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产权明晰后,依法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及时进行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以法律形式保障改革成果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明晰集体山林的产权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稳定自留山、完善责任山政策。

(1)已划定的自留山实行“生不增,死不减”,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允许流转的政策,不得强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除划定时另有约定的外,一律归农户所有,不得随意收回、调整。

(2)“三定”时期所发自留山林权证四至清楚,不存在重复发证,群众无异议的,以原四至为准,必要时加埋界标;四至不明确的,以载明的最近地物标或通过协商、调处,实事求是地核定四至。四至确定后收回旧证,换发新证。新证记载的面积以实际测算为准,旧证记载的面积作为参考。

(3)有自留山但无证的要查看“三定”时的档案。如当时已经过特区政府登记造册的,应认定为自留山;如未经登记造册,但大多数村民认可或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成员同意,也可以认定为自留山。

(4)对林业“三定”和“四固定”时期分配给村民的自留山,几户在同一林班内且无争议,可以将自留山面积按比例分摊。如果四至清楚,但面积不符的,以四至为准。在没有林权争议的情况下,重新核实面积,换发林权证。

(5)自留山主全家迁转的,其自留山稳定不变,原则上不予收回,自留山主可委托他人经营或流转。

(6)自留山主迁转时没有委托他人经营或流转,经村组会议通过,将其自留山分给了其他农户,原自留山主现要索回的,如果有证据证明当时是其自愿交回集体的,不得索回。

(7)在自留山或责任山上开荒耕作未办理土地承包证的,应责令当事人退耕还林,退耕后补发(换)林权证。拒不执行者,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其收回重新分配。

(8)自留山和责任山抛荒后由集体收回组织造林或委托他人造林的,山上林木收入在造林者所占比例不低于70的基础上与原山主分成,但要补签协议,协议期满后,林地的使用权归还原山主,或由集体重新分配、发包。

(9)“五保户”的自留山、责任山应与其他村民同等对待,不得收回其自留山和责任山,且应享受集体林权的分配。“五保户”去世后,其自留山和责任山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5条规定:“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处理。如经大多数村民同意,也可以由对“五保户”生养死葬者继承。

(10)户与户之间自留山、责任山面积悬殊过大,在以下情况可以重新调整:一是死亡缺户,原自留山或责任山主没有子女和其他法定继承人的,其经营的山林可由集体收回重新分配;二是承包期届满的责任山,可以由集体收回重新发包;三是承包者举家迁入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自己提出将承包的山林退回集体另行处置的,可以收回集体重新发包。除此之外,应予稳定。

(11)林业“三定”时未发证的集体和农户自留山的山林,经核实权属无争议且一直在经营的,可按现经营的范围予以确权。现有的林木按“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处理。

(12)自留山、责任山已规划为经果林或经政府依法处理、司法机关裁决的山林,要维持经营现状,对已签订了合同的维持原合同,未签订合同的要补签合同,林地租金由双方商定。责任山主要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其利益分配、相互的权利义务由集体讨论决定。自留山、责任山已确定为经果园的,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园地用途。

(13)林业“三定”时已分包到户的责任山稳定不变,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上轮承包到期后,原承包合同基本合理且执行较好,原责任山主要求继续承包的,可直接续包,承包期限30—70年,但要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山上林木归责任山主所有,承包期内允许继承或依法转让;对合同不合法的,要依法纠正,重新签订承包合同;面积、四至不清楚的,以实际经营、管护面积为准,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承包合同;农户不愿意继续承包的,在对原合同约定的权责和义务清理后,可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另行处理。

(14)对已承包到户的责任山,原承包户去世后无继承人的,由集体收回重新落实林权;继承人户口在本乡镇的,林权落实给继承人;继承人户口不在本乡的,经与继承人协商,可依法流转,确定新的权属所有者。原承包户外迁后,将林地转让给他人并签订了协议的,按协议落实林权;外迁时转包给他人的,权属落实给原承包人;外迁时既没转让又没转包给他人的,经与外迁户协商同意,或在告知外迁户权利的前提下,可由集体收回林地,重新落实林权,核发林权证。

(15)原责任山主经营管护不力,或改变林地用途的,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表决通过,可以重新改革。

自留山、责任山已“两山并一山”的,应予稳定;自留山、责任山被集体以行政手段收归统一经营,大部分群众强烈要求归还的,应当归还农户经营。

2、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

(1)改革前,集体或个人在他人抛荒的自留山、责任山造林形成的山林,原则上按“谁种、谁有、谁受益”的政策不变,当事人双方应按政策规定,补充和完善合同,明确林地使用权、使用期限和林木所有权。造林者要求登记的,林木所有权归造林者,林地使用权归自留山、责任山主。

(2)农户在集体荒山、采伐迹地上投资造林的,落实谁造谁有的政策,但应完善合同。合同期满后,林地的使用权归还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重新落实经营主体。对占用集体林地后擅自改变用途,用于非林业生产的,限期恢复林地,并按林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3)对承包集体荒山造林以及受让林地、森林、林木的,可以按协议确定的权属给承包者或受让方核发林权证。原林权所有者分家后,按分家时家庭成员签订的有关协议落实林权,核发林权证。

(4)对未列入退耕还林工程而由农户自发退耕后变为的林地,经农户自愿申请且符合法定条件的,可核发林权证。

(5)自留山、责任山到户后,群众林权意识不强,出现“你造我的山,我又造了你的山”的情况,对此应由当事人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相互协商、达成共识的原则进行协商解决,并按协商一致的结果核发林权证。

(6)林随地走。适用于在承包耕地上植树造林(包括农林间作、退耕还林等)和“四荒”(荒山、荒沟、荒滩、荒地)、“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所造的林木。在依法签订承包合同或协议的前提下,做到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权利人申请林权登记的,可以明确其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发放林权证。占用农民承包耕地营造栽植的路渠绿化林木、农田林网林木以及村庄四旁的树木等,承包耕地的农户负责按规划设计植树造林和经营管护,并拥有林木所有权、使用权。

(7)无主山林由集体依法落实林权。

(8)对联营造林的,原则上林地使用权落实给原林权拥有者,联营造林收益按双方协议落实,协议作为登记依据之一,并在林权证上予以注明;对70-80年代等大户或联户承包集体土地造林,合同到期又未采伐林木获取效益的,要本着尊重历史、公平公正的原则,直接续包或经清算后续包、转包,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发换林权证。

(9)群众合作造林,原则上以林业“三定”时的台帐为准。台帐没有登记的,协商解决。原则上实行“谁种、谁有、谁受益”。有争议且双方拿不出直接证据的,按合作造林处理,双方实行比例分成。对权属争议较大无法达成协议的,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逐级依法调处,有关纠纷调处率要达90%以上。

(10)越界造林的,造林者与山权所有者或自留山、责任山主协商,补签合同。农户在自留山四至以外扩大的竹林、经果林以及其他林分的,超出部分林地使用权属不能定为自留山,其林权归属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扩大的林地为集体林地的,按承包经营的做法,由该林农承包经营,双方商定分成比例,完善承包合同,并确权发证;扩大的林地属于他人自留山或责任山的,由当事双方协商解决,签订合同予以完善,并予以确权发证。

(11)行政村并村后,原有的村、组、个人和其他单位合法所有的林地、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即原村、组所有的林地、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仍由原村、组集体组织成员所共有,不得因并村而重新划拨给并村后的其他村民组。

3、对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目前尚未分到户的山林(主要是指乡林场、村组林场),乡政府可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社情民意、村情林情,因地制宜,分类改革,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必须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晰到经营主体,不能继续以往那种由少数人说了算、经营主体不明、权责模糊不清的“大锅山、大锅林”经营管理模式。采取以下方式:

(1)“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也称“动钱不动山”。对集体统一经营且群众比较满意的山林,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可以继续实行村民集体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林地、林木均摊或折股量化分配给集体组织内部成员均等持有,即“均股、均利”。通过发放股权证等形式,明确经营和利益主体,实行林权到户、集中管护、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单独核算。收益的70%以上按股权多少分配,剩余部分用于村、组集体积累。

(2)产权到户,家庭经营或联户经营。对山林面积较大,群众对林业依赖程度较深的村组,可以实行“均山、均林”,即对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按人口折算人均面积,以户为单位承包经营,或自由组合联户承包经营。

由于集体山林其本质含义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所有,所以以上两种形式,不管是“均股、均利”还是“均山、均林”,每个村民均依法平等享有承包经营集体山林的权利,都要遵循“耕者有其山”、权利平等、人人有份的原则来进行改革。对集体山林的收入分配比例,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始得执行,充分体现集体山林归属集体内部成员所有,财富分配权利平等的原则。

(3)对改革以前承包给个人管护的集体山林,合同期未满,管护较好,大多数村民同意维持原合同的,可维持原合同不变,待合同期满后再行延包或重新发包。

(4)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的集体山林,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其承包到户或联户进行管护,签订管护合同,把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要严格按照天保工程有关要求,禁止商品性采伐,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并给予适当补偿或管护费补助。

(5)划为地方重点公益林的集体林,其管护方式同国家重点公益林,但在保证生态效益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允许林主按有关规定和技术规程,经特区林业局办理手续后,适度开展抚育间伐、更新采伐、低效林改造,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6)承包到户管护的公益林允许继承,但不得转让。

(7)村民不愿意承包管护的公益林,也可不承包到户,政府要责令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落实管护措施。

(8)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林主在公益林区从事森林旅游开发、林副产品开发和林下种植活动,并逐步建立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态公益林的供水、风景旅游、林地矿产开发、征占用公益林地等经营单位或个人缴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制度;积极支持公益林区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开发推广等公益性建设,使公益林得以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9)已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农户,此次改革与其他农户同等对待。

(10)在承包经营山林时,原则上以林地所原属村组现有人口数为基数,具体时间界限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为准。

4、其他承包经营

(1)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宜林荒山荒地(包括可以用于造林的石漠化、半石漠化山地),原则上按照家庭承包――联户承包——招标――拍卖的顺序,先内后外,依法承包给本集体内部成员或其他社会经营主体,也可以将宜林荒山荒地等承包经营权折股分配给本集体内部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营或股份合作经营。不管以哪种方式承包经营,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签订承包合同。经村民会议研究决定的放牧山不列为承包经营范围。

(2)对面积在30亩以下、零星分散的集体林地,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作价后承包给个人经营;林木转让费一次性收取,林地承包费逐年收取,承包前必须经村林改工作小组集体作价,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为实现规模经营,鼓励将宜林荒山依法向懂经营、有实力的承包大户、其他经营主体流转或以户为单位划片承包经营,或自由组合联户承包经营。凡是承包经营宜林荒山的,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可以免收3-6年林地有偿使用费,但必须签订造林绿化合同,明确造林绿化任务。

5、稳妥处理已经流转的集体山林和个人承包管理的山林。对已经流转、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维护其权属;群众意见较大的,要本着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处理。集体山林流转收益70以上应平均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明晰产权,集体经济组织都要制定方案,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始得通过,张榜公布,并依法完善或补签林地承包(流转)合同,发(换)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二)放活经营

对人工商品林的管理,依法放活,鼓励开展综合利用。在保证生态功能前提下,允许合理开发公益林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经济;公益林经过批准可实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1、积极建立林产品及其产权交易市场。重点培育木(竹)、原料林交易市场和木(竹)林副产品加工市场,以及森林旅游、特色林产品交易市场。放宽各类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允许农民生产的木材产销直接见面。重视重点工程和煤炭行业用材需求,探索统一供应木竹原材料的经营管理机制。各类林产品交易市场由业主主办、政府扶持。

2、努力培育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探索林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林业担保公司,拓展林业投资渠道。开展林权证抵押、林地储备制度的试点工作,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解决好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处置权落实问题。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健全各种林业专业协会,实现由市场调节和配置森林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促进森林资源的资本化。

3、打破垄断,放活商品林木经营。从2007年11月1日起,木竹采伐指标分配实行公示制,由林木所有者直接向当地林业工作站申请,林业工作站向林业局统一申请,经林业局依法审批后办理设计、发证手续。领取采伐证时林主要交纳育林基金。

4、毛竹和10厘米以下间伐材不纳入生产计划管理,由特区林业局按照省批准下达的采伐限额控制,符合条件的即申即批。对成、过熟的人工用材林、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在限额内优先解决,符合条件的即申即批。

5、保护林农利益,允许林权所有者自主依法销售木竹,实行木竹最低保护价政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订任何限制林权所有者自主经营的政策措施。已经制订的必须坚决取消。严禁垄断经营和区域封锁,严禁压价。乡、村两级组织可组建木竹经营服务组织或木竹产业协会,放活木竹经营。

(三)规范流转

按照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在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引导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集体山林的流转必须符合以下前置条件: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自愿、自主、平等、合法;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公益林以及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不得流转;受让方采伐林木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集体山林的流转,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按照权限由林业主管部门凭流转协议办理变更手续。为了防止出现乱砍滥伐、乱征滥占林地等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根据省厅意见,我区在试点过程中,停止一切形式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待试点结束、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1、森林资源流转实行分级登记和审批制。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应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报特区林业局审批,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后依法流转;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的流转由双方依法协商确定。以上两类森林资源的流转由特区林业局凭转让协议办理变更手续。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取得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由特区林业局依法审批;以转让、拍卖、入股、联营、划拨等方式取得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报市林业局依法审批。

2、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手续。森林资源流转必须签订流转合同或协议,明确流转资源状况、位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流转的时间、违约责任等。流转的时限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村集体组织承包规定的最长时间。

3、凡依法进行的森林资源流转,受让方可在受让林地内依法修建一定数量的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可实施与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相符的森林保护有关建设项目,林业部门对受让方自筹资金实施的建设项目审批从宽。

4、规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在明晰集体林权的基础上,鼓励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逐步建立统一、公平、高效的林木、林地交易市场,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森林资源市场化的发展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村民的基本权益。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要采取公开方式进行,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否则其行为无效。对合同没有到期的,再次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原合同期限的剩余时间,流转后应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明确林权所有者是林木、林地流转的主体。流转的收益归林权所有者。允许林木和林地依法继承、转让、拍卖、股份制经营和承包等,同时,尽快建立林地和活立木流转市场。特区林业局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森林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保林木、林地流转公平、公正、健康发展。

5、充分尊重承包经营者的主体地位。此次确权发证后,山林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方式由承包经营者自主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转让。凡自愿转让的,要依法签订转让合同,办理林权变更手续,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已经转让但手续不完备的,应当补充完善手续。

6、坚决防止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等现象,同时,各村要制定办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流转资金的使用管理。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时间安排在2007年2月28日以前,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摸底调查、开展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使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通过摸底调查摸清家底,摸清群众意愿,搞清林改的对象和范围。通过培训使参与实施改革的有关人员掌握改革的工作方法、要求,在改革中正确运用。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1、成立机构

2007年1月上旬,成立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及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林业站,乡分管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林业站负责人任副主任。乡林改办:庞玲、贾小云、吴兴华、张海,组成林改工作队专抓此项工作,直至检查验收合格为止。各村要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开展。

2、召开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

1月,乡林改办逐级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将改革的大政方针传达到基层干部群众,增强抓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进行摸底调查

2007年1月上旬至中下旬,乡林改办指导各村根据特区林改办制定的方案,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在摸底调查中,要弄清七个方面的状况,并收集相关林权状况一手资料:一是资源状况;二是林权现状;三是林业税费现状;四是经济收入现状;五是林业管理现状;六是集体林场经营现状;七是造林大户现状。摸底调查工作必须于1月31日前完成,并经区、乡两级林改办审核后,张榜公示林权状况7天。同时,要组织群众上山踏界,准确掌握情况,摸清群众意愿,及时化解纠纷。

4、培训

2007年1月上旬,参加特区林改办组织的业务培训。由乡林改办对工作队员和村林改办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建章立制

2007年1月至2月中旬前,宣传林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将“特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致全区林农朋友的公开信”印发给农户。乡、村林改办要制定《林改工作目标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乡、村制度》、《工作调度会议制度》、《阶段性考核和检查验收制度》、《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6、清理税费

2007年1月中下旬,特区林业局会同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清理整顿涉林税费项目,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保留的各类涉林税费项目、标准和收取办法。

7、编制乡、村林改实施方案

2007年2月中、下旬,乡、村根据市政府批准的特区林改实施方案制定乡、各村的林改实施方案,报特区政府审批后报市林改办备案。乡、村的林改实施方案,要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重要依据,体现“权益平等”和“农民决策”的原则,方案的制定过程要公开,要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人数讨论表决通过,方案通过后须张榜公示7天。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要实行“四签两不准”(即会议通知签收、开会签到、林改方案签字、票决签名,不准请人代签、不准用圆珠笔或铅笔签字),规范程序。做好林权登记现场审核、设备设施资料准备工作,乡林改办指导各村开展林改工作。

(二)实施阶段

时间为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权发证以及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确权发证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操作,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后,要依法完善有关合同,及时发(换)林权证。建立健全乡、村林权制度改革档案。

1、乡林改办指导各村林改办进行林权勘界工作

按照通过的村(组)林改方案,组织相关权利人上山踏界,并进行外业调查。宗地区划原则:

(1)林地所有权权利人不同;

(2)林地使用权权利人不同;

(3)林地使用权类型不同(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山等);

(4)林地使用权终止日期不同;

(5)区划林种不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分宗登记,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分宗登记);

其工作步骤:

(1)根据批复的村(组)林改实施方案,村林改办组织相关权利人上山踏界,化解争议,明确四至宗地界线勘查、签名、转图、拼图、面积求算;

(2)质量检查:①外业检查;②内业检查。

(3)确权发证工作流程:

按照:摸底调查现有林权——第一榜公示——制定、通过林改方案——勘界——第二榜公示——签订(完善)合同——林权权利人申请发证——审核——数据录入——发证前第三榜公示——颁证——建档。

2、3月上旬开始,公布木竹采伐审批制度(即: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同时进行林地勘界,开展林地、林木确权外业工作。林木确权外业工作以各行政村组为单元,组织乡、村、组、户主和技术员五级人员到山头地块逐一核实山林权属、面积和四至界线,落实责任主体,签订(完善)承包合同。经林改办审核后将结果公示30天。在此基础上,对行政区域内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全面发(换)林权证。发(换)林权证必须落实“三榜”定权(即林改前林权状况一榜,林改实施方案二榜,定权发证三榜),按照“申请、审核、勘查、公示、颁证、建档”六个步骤实施。林地划分到户的,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林地承包合同书,承包期限原则上为50年,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70年。林木使用权、所有权属个人的,由农户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并连同合同书一并报乡政府初审;属集体的由集体经济组织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报乡政府初审;林权属林场(含联户林场)的由林场管理组织代表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连同入股分利联营协议报乡政府初审,初审属实的林权登记申请表由乡报特区林业局审核,进行林权登记。颁发的每一份林权证均要附上地形图,同时将有关的资料建立档案永久保存。通过此项工作,确保每宗山林四至清楚,权属关系明确,权证规范统一,图、表、册相一致,人、地、证相符合,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不重不漏。本阶段特区林改办和乡必须完成试点村的工作。

3、5月中旬,乡林改办写出阶段性工作总结,迎特区林改办进行阶段性考核。完成林改总任务40%。

4、6月中旬,乡林改办准备材料向特区汇报林改工作情况。完成林改总任务50%。

5、6月下旬,乡林改办根据省、市、特区要求,制定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方案及相关办法,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乡林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作好初步验收准备工作。

6、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明晰山林权属,签订承包合同,核发林权证书工作。

(三)检查验收,总结完善阶段

时间为2007年11月底以前,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林权基本落实后,要根据验收标准认真组织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和完善。要重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巩固改革成果。

1、11月上旬,向特区政府、特区林改办提交工作总结材料。

2、11月中旬,准备迎接省、市、特区各级组织检查验收组对林改工作的检查验收,向特区林改领导小组写出专题报告,并报特区委、区政府。

六、工作要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对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林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形式复杂多样。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有力的措施,密切配合,按照“特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抓好落实,推动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健康发展,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试点任务。为此,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村、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来抓,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各村联系领导、驻村人员深入各村指导、督促林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对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明确责任,确保改革落到实处。

(二)宣传发动,舆论先行

各村、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改革中去。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乡林改办与各村要签订责任状,将全乡林改任务分解到各村,层层落实责任。每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专题听取各村林改办主任汇报。对林改工作连续两次通报倒数第一的村,并责成该村作整改。各村林改工作进行目标管理,纳入年终综合考核。

(四)严肃纪律,规范操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决不允许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各级干部和具体参加林改的工作人员,要严肃纪律,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按政策办事,绝不允许另搞一套。集体经济组织的林改实施方案要符合改革政策和法律法规,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成员同意,改革程序和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集体山林收益70%以上归农户。

(五)重视信访,维护稳定

1、本次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山林纠纷和合同纠纷。对此,各村、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高度重视,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关于维护稳定“一岗双责”的决定要求,对出现的问题,要依法加强协调,妥善解决,决不能互相推诿扯皮,影响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主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严防因山林权属或承包合同纠纷引发群体性乱砍滥伐林木和纠纷械斗事件,对借改革之名制造事端、引发纠纷或乱砍滥伐的各类案件要坚决打击,查处率要达到95%以上。纠纷调处严格按照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纠纷以特区调处,村与村之间以乡调处、组与组之间的纠纷以村调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纠纷以村调处为主的原则,其各类纠纷调处率要达到90%以上,不能因纠纷影响林改进程。乡要安排专门力量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反映突出的问题,要派得力干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决不可置之不理。要通过努力,杜绝群体事件和纠纷械斗的发生,把上访和越级上访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山林纠纷调处原则

坚持逐级负责,分级调处的原则,做到户与户之间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之间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不出乡,乡与乡之间的纠纷不出县,山林纠纷调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化解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以行政调解为主,尽量避免司法途径,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林权改革调解工作组:

组长:程虎(乡政法委书记)

成员:田勇(乡派出所所长)陈松(司法所所长)

安明祥(乡土管所所长)

受理案件后应做的工作:通知当事人提供争议山林的相关权属证据和凭证,通知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及相关权属证据和凭证,通知当事人双方停止在争议山场从事一切林事活动等,以免激化矛盾,赴当事人双方调查,勘查争议山场,做好各种笔录,被调查人要在笔录上签字盖手印,赴有关方面调查取证,做好各种笔录。

3、达成协议的:应当场制作协议书,参加协议的各方代表均应在协议书签字盖手印;调处机关制作争议山场地形图,其内标明争议山场范围,协议界线、图纸附在协议书后;调处机关下达认真执行协议书的通知;送达《通知》、协议书复印件及附图,当事人要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和注明收到日期。

4、调处材料装卷和归档。

5、各村要成立林权改革调解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开展。

(六)加强督导,保证质量

乡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林改质量督导组,对林改全过程进行督促指导。各村要严格按照林改工作程序,在整个环节过程中做到精心指挥、细心操作,把工作做细、做全、做好。做到抓点促面,先易后难,有序推进,不走过场,在总的时间控制的前提下,进度服从质量,确保不留隐患。通过改革,做到90%以上的集体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承包合同完善,林权档案建立健全,保管完整,使用有效。

(七)保障措施

1、为确保林改工作顺利进行,乡党委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党政一把手联系驻村领导,联系村领导联系村支两委,村支两委联系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联系农户。

2、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卢运勇为XXX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一责任人,程虎为直接责任人。各村责任人如下:

村名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

荒田肖丽娟龙春

箐口王成贾小芸

坝子陈发文庞剑

下麻翁安仕龙安如虎

社勒程虎张贞举

过瓦卢启国苏靖富

居都陈永贵陈国玉

3、乡财政安排14000元专门资金用于各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保障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严禁借改革之名非法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加重农民负担,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八)配合特区林业局及时做好发(换)林权证工作

林权证是林地、林木权属的法律凭证,认真做好发(换)林权证工作是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标志。各村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维护林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对原已明晰权属的林权应予以确认;对在这次改革中明晰的林木或林地,要及时予以确权登记,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林权证发(换)率要达到100%,做到程序合法、手续齐备、证(图)地相符,不重不漏,科学管理,群众无异议。

(九)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将纳入各村和乡属各单位的年终考核内容。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较好的村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后村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完成任务。对因工作不力给特区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各村要根据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建立新的林业管理体制,加强对林业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管理,对认真履行合同、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不断壮大的经营者,予以表彰;对经营管理不善者予以批评、处罚。对林权不落实的山头地块,原则上不安排造林,从源头上抓林业产权的落实,逐步走出一条良性发展林业的新路子。

本方案自特区政府批准之日起实行。乡人民政府根据特区制定《六枝特区集体林权确权发证操作规范》、《六枝特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六枝特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文件,用于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篇: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实施方案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中心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为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省级卫生乡镇创建为契机,认真对照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着力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位,着力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培养健康卫生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使创建卫生乡镇活动成为环境建设和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二、活动重点

(一)组织管理。

为进一步确保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书记、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创卫办,处理卫生乡镇创建日常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创建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分别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健全,保证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制订并实施了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小学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各村、单位要利用宣传栏、墙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设置戒烟广告的法规,在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导,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禁烟活动,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

(三)街区环境整治。

1、认真执行《集镇建设管理制度》和相关环境卫生管理法规,配备专职环卫队伍,每天负责对公共区域清扫。2、由工商所、派出所负责,治理整个镇城区内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现象,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做到摆放整齐有序;由交管所、派出所负责整治镇驻地范围内交通管理秩序及车辆长时间违规占道停靠、乱停乱放等现象,努力营造“行车有序、停车规范、畅通无障、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3、环卫设施设备完好,垃圾收集容器设置合理,做到定期清扫保洁,周围整治无蝇蛆,抓好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三个环节,定时定点收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垃圾收运车辆车容整洁,做到垃圾运输密闭化、不裸露。

(四)食品、公共场所卫生。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集体食堂)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的营业执照,并亮证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五病”调离率达到100%,饭店、餐厅餐具清洗、消毒、保洁以及食品保藏等设备设施齐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合理,操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

(五)除四害工作。1、制定了除“四害”长远规划和计划,按照“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制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用药、合理用药。2、建立健全除四害专业防治队伍,落实相关经费,保证顺利处置。积极对防治队员进行知识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3、做好“四害”的调查研究、技术指导和密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四害增长的规律,有效指导除四害工作的开展。并在做好灭鼠、灭蚊工作达标的同时,努力做好灭蝇、灭蟑工作,把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2倍以内。

(六)疾病预防控制。

1、传染病管理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有相关执行监督计划和监督总结。镇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到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2、在镇卫生院设有预防保健专职人员,院内控制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健全,要建立专门的门诊日志,有疫情报告制度,设立健康教育和公开宣传栏。3、要及时为新生儿和儿童免疫接种:“四苗”、单苗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符合规范要求,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也应建卡、建证,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七)农村环境卫生。

严格制定各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改圈进程。对村内“三堆”做到及时清理消毒。同时,各村要立足村情修建垃圾池,确立垃圾掩埋点,采取多种形式,配齐专兼职清洁人员。做到无违章建筑,无乱倾乱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无散养牲畜家禽现象,道路硬化平坦,环境整洁美观。

三、时间及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下旬—5月上旬)。

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各村、各单位及时召开创建卫生乡镇活动动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对创卫工作的参与率与知晓率,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下旬—7月上旬)。

定期召开各工作小组负责人会议,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各组分阶段实施计划,对照创建标准,添置改造硬件设施,准备各种资料,出台和完善各项日常制度,找出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三)自查提高阶段(7月下旬—9月上旬)。

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将组成专门人员对照创建标准,对各村、各单位的创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及时改正,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质量。

(四)总结验收阶段(9月下旬—10月份)。

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将再次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在10月底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的考核验收。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工作部署。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已明确今年实行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各村、各部门和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并作为创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下属要分工明确、任务到人,把创建达标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二)加强工作协调,做好上下配合。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各村、各部门和工作组要互相支持配合,加强上下沟通,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明确工作分工,落实责任措施。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行目标责任制度,按照创卫工作要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措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建意识。

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形成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结合文章。

街道、村要合理安排资金,用于改善卫生环境和公共卫生设施开支。并结合城乡一体化,不断完善各村垃圾中转站、卫生站、公厕、宣传栏、道路硬底化等环卫设施。

(六)强化工作落实,保障验收合格。

各村(居)、单位部门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安排专职人员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考核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附:1.****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3.****街道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网格管理名单

4.****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标准

附件1: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长:**

党工委书记

**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

党工委副书记(挂职)

**

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

卫健办主任

**

卫生院院长

**

兽医站站长

**

环卫所所长

**

妇联主任

**

食药监办主任

**

市场监督所所长

**

芦山工作区书记

**

巨山工作区书记

**

下庄工作区书记

**

城西工作区书记

**

田庄工作区书记

**

城南工作区书记

**

城东工作区书记

**

城北工作区书记

**

党政办主任

**

财政所所长

**

民政办主任

**

宣传办主任

**

环保所长

**

文化站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王运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省级卫生先进乡镇工作的日常事务。

附件2:

****街道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一)综合组

组长:

成员:

职责:上传下达文件会议精神,综合协调各网格负责人、包村干部,制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各村工程量核算,资料整理归档等。

(二)执法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开展联合执法,整治镇区店外经营、马路市场、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河流河道环境秩序,“双违”建筑查处工作,环境污染问题查处等。

(三)督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各网格工作成效,通报发现的问题,汇总督导考核成绩,督促问题整改落实,提报奖惩兑现等。

(四)宣传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整治形象对比展示,工作经验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对外宣传报道等。

附件3: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网格管理名单

工作区

行政村

自然村

网格人员

工作区

行政村

自然村

网格人员

附件4:

****街道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标准

整治内容

备注

街道驻地

基础设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2、乡镇驻地主次干道、街巷路面和人行道平整、完好,无坑凹、无破损;

3、道路附属物及公用设施完好、清洁;

4、沿街门头房前、道路出入口全部硬化;

5、人行道、路沿石、井盖、下水道箅子等基础设施完好;

6、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主次干道安装路灯,对公园广场、主街道两侧重点公共建筑进行亮化,确保路灯无破损,亮灯率保持90%以上。

园林绿化

1、绿化区域养护管理人员、制度落实到位,搞好公园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门前花坛、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带的日常管护,确保无残株、枯株、死株及缺苗现象,无垃圾杂物、无践踏、无宠物粪便;

2、高标准绿化现有道路和新增道路,确保绿化数量和质量;

3、加强对花草树木的管护力度,确保花草树木修剪及整齐。

环境卫生

1、镇区垃圾箱、垃圾池、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维修、更换及时、确保环卫设施齐全、完好,各种设备正常运转。

2、加大镇区清扫保洁力度,保洁时间主要街道不得低于8小时,确保镇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及镇村结合部等重点部门无“三大堆”(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白色污染”等脏乱差现象,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3、加强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配齐密闭阿拉基容器,配备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卫生长效机制;

4、生活垃圾及粪便运输使用专用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无扬、撒、拖挂和污水滴漏。

容貌秩序

1、加强镇驻地管理秩序,确保无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

2、合理划分交通标线、停车位、杜绝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实现车辆有序停放;

3、加大镇集贸市场、夜间排挡、瓜果、饮食、书报、修旧摊点等整治力度,杜绝占道经营、市场外溢、马路市场等现象;

4、主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定期粉刷、修饰,无乱贴乱写,广告、牌匾设置规范,严禁出现牌匾字体不规范以及字迹残缺、掉漆、退色、歪斜等现象,严禁乱摆乱放移动灯箱;

5、镇驻地电话线、宽带网络、有限电视线路等整齐美观,无私拉乱扯现象,实行弱电入地;

6、加强施工工地现场管理,所有施工现场按规定要求高标准设围挡墙,安装密目网,杜绝裸露施工。

7、拆除违法建筑,确保无残墙断壁。

交通沿线

1、交通沿线道路平整、完好、无坑凹、无破损;

2、道路出入口全部硬化;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无垃圾、杂草、杂物及污染物;

3、经营摊点、门头房规范有序,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现象;

4、道路两侧绿化带无缺损、无死株现象,绿化地内无垃圾、杂草、落叶,无非法侵占绿地现象;

5、高标准围挡道路两侧废品收购点;

6、公路用地范围内无遮挡公路标志、乱设标志、堵塞边沟、擅自设置平交道口、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摆摊设点、种植作物现象,做好莲保洁,路面无浮石;

7、公路用地范围外延线两侧(每侧各10米)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集贸市场等现象,无违法建筑物、地面构筑物、超期临建、不雅建筑及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广告牌匾;

8、落实拆、清、整、补、管的要求,拆除沿线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整修破损路面,补植缺株绿化苗木,健全道路沿线长效管理措施。

“双违”

建筑

整治

工程

严厉制止、查处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遏制违法抢占、抢建现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规划、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土地、建设等审批手续,一律不得擅自新建、罗建或改建建筑物、构筑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要严厉查处,限期拆除。

1、未经批准,擅自占压基本农田,村内空闲地、公共绿地及在规划和现状道路两侧进行乱搭乱建、抢占宅基地、乱开路口的;

2、未经批准,擅自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翻建房屋的;

3、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4、采取各种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地、买卖土地、转让土地、以租代征等改变土地用途,建设饭店、厂房、住宅及其他非农业设施的;

5、违反规划许可内容建设各类建筑物、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超出规划许可规定,少批多建、擅自改变规划布局、建设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外立面的;

6、未经批准或未按批准的内容进行临时建设,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

7、其他违反城乡规划强制性规定的。

河流河道

1、河道断面满足防洪标准:柴汶河防洪标准20年一遇,其他支流为10年一遇;

2、实施河畅工程。堤防、岸线完整无缺口,河床平整顺畅,无乱占河面,无乱填乱挖,无障碍物;无乱倾倒、乱搭建、乱采挖等“三乱”行为。

3、实施水清工程。河道水面清洁,无垃圾漂浮物,无畜禽粪便直排,河床无污染,无建筑生活垃圾、淤积现象;

4、实施岸绿工程。岸坡整洁,无垃圾建筑杂物,河堤两侧绿化;

5、实施景观工程。提升河道景观水平,高标准归划建设,打造优美整洁、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6、河道内无非法房屋、树木、高干作物、物料等侵占河道现象;

7、保持防汛通道畅通,无人为基站、损坏防汛道路行为;

8、无人为破坏、占用堤防现象;有专门人员负责清捞保洁和管理。

“十

1、道路网格化。科学规划村内道路,形成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村内路网,实现与城乡感到的连通衔接,推进农村硬化道路由“村村通”向“村内通”延伸。完善路肩、排水沟等道路附属设施,建立村内道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街道建设标准和通常能力;

2、街道亮化。沿村内硬化主街道,每间隔50-100米安装1盏金属架杆路灯,副街道或背街小巷棵依靠现有建筑物安装简易照明设施,确保四季夜晚照明时间;

3、村庄绿化。村内干道和村内主要街道两侧栽植1-2牌树木,以经济林或用材林树种为主,树径5-10厘米、高度2.5米以上,形成村庄道路“绿色长廊”;有条件的可适当加宽,并栽植观赏树木和灌木,设置道路绿化经典。房前屋后、空闲地、闲置地等全面栽植速生杨或果树。结合经济林发展,突出村庄特色,充分利用村庄周围的荒山、荒坡,规划建设环村生态经济绿化带。

4、河塘净化。对村庄内河道、沟渠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做到无预计、无垃圾、无塑料漂浮、无污水排入,水质保持清洁。清除池塘、塘坝内的杂物垃圾,砌筑、修复、加固堤坝。河塘周围实施绿化,改善环境,变污染源为景观带。健全管理制度,做好村内河塘的长效保洁管护。

5、墙面美化。拆除废畜禽舍、废弃旧房、残垣断壁,对破损墙面、院墙全面修葺,对村内强弱电线路统一整治,做到协调

整齐美观。清除村内墙面乱涂乱画,设置广告栏、宣传栏、公示栏。对主街道两侧房屋进行粉刷,统一绘制宣传版面,书写文明标语。

6、庭院街道整洁化。庭院周围无乱搭乱占、无乱堆乱放现象,粪土、砂石、物料堆积及时清除,柴草、秸秆统一集中堆放。庭院内保持干净整洁,农具、杂物等摆放有序。结合庭院布局,适量栽植果木花草,改善庭院环境,培养文明良好的生活习惯。深化“清三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整治,达到“户户洁、路路净”。

7、休闲娱乐广场化。每村建设一处文体广场,活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广场周围栽植花草树木,休闲健身设施齐全,健身器材不少于10套,安装广场照明灯并保证个夜晚照明时间。

8、污水排放集中化。村内主街道两侧设置排水沟,集中排放污水,家庭生活污水排出口与村内街道污水沟渠相连接,排污渠道保持畅通。对畜禽养殖场、加工作坊、农贸市场等排放相对集中的地方重点整治,统一设置污水排放设施,实现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避免污水横流现象。

9、垃圾收集长效化。统一布置垃圾箱(池),村民生活垃圾一律放入垃圾箱(池)。村内每100户设置一处垃圾箱(池),村内河道每100米设置一处垃圾箱(池),池塘按大小在周围设置-3处垃圾箱(池)。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统一配备清洁工具、服装、运输车辆

准,负责村内主要道路、河塘、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日产日清,集中收集、统一运输,建立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10、村规民约制度化。结合本村实际,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内容主要包括村民道德行为规范、公共卫生管理规范、村内治安管理制度、村内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三资”规范化管理、党务村务公开等。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包保责任制,成立由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做好“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下载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县乡镇(街道)赋权实施方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市直机关年度考核工作初步方案一、主要任务 1、对市直机关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并对科级干部的任用提出建议。 2、对股级及以下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作为副科级后备干......

    2018年乡镇(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家医改政策,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深化医改措施全面落实,根据国务院医改办等《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

    关于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

    关于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现就召开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1、......

    乡镇街道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委〔2011〕14号),由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主办,区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协办,**移动公司赞助......

    乡镇街道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方案

    文章标题:乡镇街道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方案第二届“**之夏”文艺巡回演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委〔2006〕14号),由区......

    乡镇街道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方案

    乡镇街道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实施方案第二届“**之夏”文艺巡回演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委〔2006〕14号),由区委宣传部......

    “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

    乡镇街道工作总结

    乡镇街道工作总结 2013年,簇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按照“产业规模化、民生幸福化、文化品牌化、管理精细化、党建与自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