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寿山石雕传统工艺论文
一、寿山石雕的传统工艺
远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已初具原形,当时的寿山石雕主要用于祭祀,雕工粗糙。唐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在种类和雕刻技法上得以丰富。进入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福州成为了沿海重要城市之一,寿山石雕的发展随着福州的经济的复苏,迈入了新的阶段。在宋代,寿山石雕已趋于成熟。传统的寿山石雕刻工艺是纯手工制作,在选石、雕刻和造型上都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并受当时文化的熏染,使寿山石雕更具艺术内涵。传统的寿山石雕制作工艺,每一步都是经过无数次积累和验证的成果,内里蕴含,博大精深。
(一)相石
“相”的含义多种多样,其中也有观察的意思,而“相”石也可以称作选石,在古代有关寿山石的文字记载中,把观察、分析寿山石称作“相”石。古有伯乐相千里马,寿山石亦如是。相石主要是从寿山石的形状和纹理以及质地来相,其目的是为了雕琢成器。古代相学认为“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将骨比作寿山石的外形,而容色就好比寿山石的色彩、纹理和质地。寿山石的外形是雕刻造型的关键所在,一块寿山石的形状如何,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艺术形象。摸骨,相形,是寿山石雕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相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寿山石的纹理和质地是其最为出彩的部分,也是寿山石的标志所在。寿山石是火山喷发的热液与地下水中的矿物质综合作用形成的产物,经过上千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纹理和质地独一无二的珍稀石种。相石,就是要将寿山石的质地、纹理把握到位,在保持这些天然美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雕琢,在雕刻的时候因材施艺,最大程度的体现寿山石的纹理之美、质地之润。寿山石的色彩富于变化,层次分明,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相石过程中,色彩最为夺目,古人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最为讲究。古人造器“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白琥礼西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玄璜礼北方”。寿山石色彩丰富,在处理的时候注重巧色妙用,将色彩的碰撞归于和谐,依循天地至理,展示万物神奇变幻。
(二)雕刻
寿山石雕在萌芽时期,雕刻的形象几乎没有技巧可言,只具备大致的形状,手法上也很粗糙。但在之后的朝代发展中,寿山石雕不仅在运用范围上有所拓宽,在雕刻技法上也有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寿山石雕的雕刻手法在种类上更为丰富。
1.圆雕
圆雕技法,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不仅是在寿山石雕中可见,在木雕、玉雕上也经常使用。圆雕又被称为立体雕,是物件的整体性展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圆雕作品,主要应用于人物和动物的雕刻。人物和动物都具有三维空间立体感,面部感官和肢体饱满富有动感,圆雕技法恰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展现,与寿山石的人物雕刻相契合。寿山石圆雕的历史悠久,在福州挖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皆是圆雕作品,发展到清朝时期,圆雕技法已有较大的超越,艺术水准也有质的飞跃。古代寿山石圆雕作品讲究神行具备,它以最简洁的笔触去展现最丰富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事物,通过延伸人们的视线,营造出立体的感官空间。尤其是人物的塑造,古代寿山石雕作品多为仙、佛、人物,这些形象的刻画要求逼真、生动,在打胚的时候有严格的比例要求,同时还要注重作品角度和方位的统一与和谐。圆雕技法讲求精炼,用最鲜明、简练的形象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集中深入的塑造富有特性的典型人物,这也是古代寿山石雕作品得以流传的一大秘诀。
2.浮雕
具有悠久历史的浮雕是一种装饰行的雕刻技法,继圆雕之后出现,被雕刻艺人广为使用。同圆雕的立体感不同,浮雕着重从前方位表现所雕刻的物体形象,后方位简略雕刻,因此具有半立体感,一般按照寿山石料的情况进行简易的处理。寿山石的浮雕技法运用始于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寿山石砚的四周以及印章的方柱四面,主要是起装饰性效果。寿山石生于岩石缝隙之间,开采的时候无法成片的进行,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寿山石雕的体型偏小,与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想比,差别较大,但传统的浮雕艺术对于寿山石雕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寿山石雕作为一种小型艺术,自成一格,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寿山石浮雕作品虽体型较小,但是在选材上十分讲究,寿山石色阶分明且石面平整,因此色彩分明的薄形寿山石是上佳之选。以底层石色为衬,外层石色雕刻景物,形成自然套色。寿山石印章的套色最为出挑,往往是两色兼容,形成自然套色,美观大方,装饰效果极佳。作为传统寿山石雕刻工艺的一种,浮雕技法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还涉及触觉,在题材、空间等方面的处理优势,是圆雕所不能及的。
3.钮雕
钮雕技法的应用有相应的针对性,主要是用于印章的雕刻,但是在古代,印章的使用比之现代更为广泛且多元。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权力和凭信的象征,古今皆是。钮雕主要是指印章上部的雕刻,起装饰性作用,开始纯为实用,用来系结穿绳,之后才加以巧饰,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用寿山石做印章源于元代,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寿山石具有柔而易雕的特性,色彩鲜明,洁净如玉,备受人们喜爱。明朝时期,钮雕被广泛使用于寿山石印章上,并日渐兴盛,逐步发展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元中期到明朝,由于文人的大量使用,印钮雕刻从原来只是简单地在“印鼻子”上穿洞,逐渐发展成为在印章上部的平台上进行雕刻装饰。尤其是明、清之后,雕刻内容更加丰富,雕刻手法更加精致美观且富有变化。印钮从简单的纹路扩展为“古兽”,再扩展为人物、博古图案、鸟兽、翎毛、鱼虫等多种类型。
(三)造型
寿山石雕的造型是匠人的精巧构思,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体现古人崇尚神佛,因此观音、弥勒、佛像等题材最为常见。此类题材的寿山石雕造型或庄严或慈蔼,体现的是人们对神佛的畏惧和崇拜心理,是人们希望的寄托。花鸟、瓜果造型在寿山石雕中也较为常见,古代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在诗词文章中常常倾注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花鸟、瓜果类的题材在当时也是寿山石雕着重表现的造型艺术。造型是寿山石雕外在的艺术语言,它是视觉符号最为直接的体现。寿山石雕的造型如何,关系着人们对寿山石雕的欣赏和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造型是思想的产物,并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反映在寿山石雕上则有不同的体现。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宗教盛行。佛教传入中国,至唐代已极为昌盛,在福建偏远的寿山乡一代大兴寺庙,僧众达数千人,香火鼎盛。相传寺里的僧人们曾就地取材,用寿山石雕刻佛像、托钵、念珠、配件等,除了自己使用之外,还作为纪念品赠予前来祭拜的客人。佛教在唐代的盛行,集中反映在寿山石雕上,这时期的寿山石雕皆与佛教息息相关。宋代俑制十分兴盛,主要是作为陪葬品,因此闽中地区民间则大量采集寿山老岭等地粗石雕刻古俑殉葬。从宋代墓葬挖掘的寿山石俑有文武俑、侍俑、男女俑,形式有立像、坐像,姿势大多作拱手状。而动物类有青龙、白虎、鸡犬、龟蛇以及十二生肖等。每个朝代的文化不同,出产的寿山石雕造型也不尽相同,文化与寿山石雕造型之间的练习是非常紧密的。
二、现代寿山石雕刻的创新与发展
寿山石雕的传承从古至今,未曾断绝,传承的不仅是寿山石雕的手工技艺,更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内涵。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对于寿山石雕有所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造型的创新上。
(一)寿山石雕技法上的创新和发展
寿山石雕的历史底蕴丰厚,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现今社会,寿山石雕已成为人们收藏的艺术品之一,人们收藏的不仅是寿山石雕的历史底蕴,所看重的还有寿山石雕的创新和发展。
1.微雕
寿山石微雕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它新的发展空间,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寿山石微雕发展速度十分的迅速。微雕是源远流长的时代艺术,在距离今天很遥远的殷商时代,微型雕刻就已经出现在了甲骨文中,但是将微雕应用于寿山石雕是近现代的创新举措。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当代福建的一批有志于寿山石创新的艺术爱好者,深刻认识到寿山石柔而易攻的质地,认为寿山石是最理想的书写用材。他们在研究篆刻、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同时,也不断的尝试在寿山石上作微雕艺术,过程虽然艰辛,但好在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寿山石上刻出不仅纤如毫发,而且变化微妙的历代名家墨迹。寿山石微雕在选材上也是极为讲究的,石质要绝对的精纯,不含半点杂志和裂痕,在雕刻时才能确保整体的美观,不会在雕刻进行到一半之时发生意外。寿山石微雕需要具备深厚的雕刻功力,要求雕刻者有精熟的国画和书法功底,凭运笔走势和所谓的“意念”去雕刻,创作出的寿山石微雕才能是精品。寿山石微雕的出现是新技法的创新性成果,赋予了寿山石雕新的发展空间,如今寿山石微雕艺术已受到今东南亚及欧美的许多艺术品收藏家都对寿山石微雕艺术颇为青睐。
2.机器雕和人工雕相结合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机器应运而生,并成为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助力,古时的纯手工制作已被机器所取代。寿山石雕也不可避免的走上的机器雕刻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寿山石雕完全的依靠机器,更多的是当做工具使用,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有些寿山原石体积较大,光是打磨就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而且人工处理有时把握不够精准,很容易造型石料的破坏和缺损。运用机器雕刻的话不仅省时省力,对于石料的切割也更为精准。传统寿山石雕制作工序十分繁杂,首先是相石,之后进行打胚、凿坯,胚体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修光和磨光,所有的工序完成方能成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胚主要还是靠手艺人,后来就开始改用砂轮和梅花头等工具,现在则流行效率更高的雕刻牙机。机器雕刻在现今寿山石雕中已是普遍使用的状态,随着寿山石文化的发展,寿山石雕已由手工的制作进入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创作。
(二)寿山石雕造型融入现代元素
传统寿山石雕的题材大多为人物、神佛、花鸟、瓜果等,这与古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在信仰上还是审美情趣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题材在现在依然得以保留,但是在此基础上,现代的寿山石雕融入了新的元素,在造型上更为丰富多彩。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先辈的智慧与劳动结晶至今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我们依靠着前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摸索着走到了现在,对于这份依靠我们有着很深的眷念,因此中国人有着明显的怀旧情结。对于收藏家来说,他们看中的不仅是传统的寿山石雕所能带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寿山石雕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那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的寿山石雕造型千奇百怪,有编织的草帽,栩栩如生的螃蟹,形态逼真的五花肉等等,这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是寿山石雕的创新与发展。
三、结语
寿山石雕作为我国艺术的瑰宝,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集结着前人的智慧和技艺,也闪耀着现代人的思想火花,两者的和谐并存,是寿山石雕进步的最大动力。
第二篇:留学生的传统工艺论文
1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态度
(1)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在本次调研中,大多数留学生都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兴趣。41.7%的留学生喜欢装饰摆设类的手工艺品,37.5%的留学生喜欢小型配件工艺品,有8.3%的留学生喜欢家居日用品,另有8.3%的留学生喜欢服饰类工艺品,4.2%的留学生则表示喜欢其他类的手工艺品。在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时候,有58.8%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在于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35.3%的留学生对于手工艺品的历史文化感兴趣,5.9%的留学生关注手工艺品的其他信息,在调查范围的留学生都不关心传统手工艺品的吉祥寓意和意味。而在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时,吉祥含义和特殊寓意被55.6%的留学生视为重要因素,16.7%的留学生注重手工艺品的实用性和功能,11.1%的留学生在乎传统手工艺品的时尚感,工艺品的材质也影响5.6%的留学生抉择,5.6%的留学生会更喜欢大师的作品,5.6%的留学生更注重工艺品的价格和性价比。外国留学生大多对传统手工艺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兴趣集中在于装饰摆设性的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和特殊寓意上,在合适的材质和功用下,留学生会考虑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2)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渠道
武汉市是中原文化聚集的交汇处,武汉市存在着剪纸,刺绣,糖塑等多种传统的手工艺形式。湖北省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展览为武汉市民提供了学习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平台。此次调研中,45%的留学生希望通过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体验来获得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知识,30%的留学生偏好文化旅游的方式来接近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15%的留学生选择去看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展览,只有10%的留学生会去听中国传统工艺的讲座。留学生更偏好通过可交互式的体验方式和多方面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去学习认识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对于在武汉的留学生而言,学习工作之余能够接触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的机会极少,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渠道更趋简单单一,又加之各个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语言障碍因素,致使留学生并不能系统地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
2针对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分析
学校以及留学生、传统工艺者、政府方面以及媒体传播
(1)关于学校以及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问题研究。
1)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差异性造成的问题
被调查的留学生,大多数对某些传统有一定了解,如:剪纸、刺绣,但是更多的传统工艺不被留学生所熟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差异性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留学生在中国的交流学习中大部分汉语水平有限,他们通常只在留学生圈中活动。这种由语言障碍导致的文化障碍使留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主义导致的文化差异性和民族意识形态的不同也导致留学生无法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意义。
2)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学校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增加留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展览、参观工作室等方式组织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给传统工艺从业者的建议。
1)宣传途径方式需完善
在调研前期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探访过程中,许多的传统工艺者以家庭作坊制为主,在展示作品采用的宣传方式较传统保守老旧。在此我们推荐立体式、多角度、长久性、多媒体的宣传方式。例如,亲身体验,更加系统详细的讲解传统工艺的独技艺、悠久传统等旨在让参观者身处其中的体验感;在体验者初次体验后,通过兴趣班的开设或者课堂讲座为有意愿继续了解或学习其制作的留学生提供长期的专业指导和培训;结合多媒体进行宣传,在原有传统媒介传播的基础上,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宣传,提高传统手工艺的曝光度。
2)实现传统工艺产品
与市场相结合。从留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推断外国人的兴趣点所在,根据他们的需求,适当调整工艺品品类,从而打开和拓宽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国际市场,把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推向国际舞台,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
3)加强英语学习,完善工艺品介绍信息
调研前期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从业者都为方言使用者,不具备与外国留学生交流的语言基础,而其工艺品的介绍并未有外文标识,这也是外国留学生很难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大障碍。中国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应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完善外文标识,才能更有效地宣传自己的工艺品。
(3)政府方面以及媒体传播。
1)加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关
注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构建完善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服务体系,加强有关方面的宏观调控,并有目的性的针对外国留学生开展传统工艺活动,提供可交互式的体验方式和多方面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加强活动的立体性和生动性,实现宣传的高效性和深刻性。
2)形成传统文化集聚地,实现集中式宣传
政府调控传统文化的集聚,形成传统文化功能分区,打造城市文化旅游聚居区和文化名片。便利外国留学生和其他游客系统性地游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3调查研究的意义
(1)对于留学生而言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力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给他们提供一些能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留学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对于学校而言
校园就是我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重要场所,学校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说影响巨大。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留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为我校留学生创新培养计划提供案例分析和翔实的研究数据,推进留学生学科创新建设。
(3)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吸收不可避免,文化外输是我们发扬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教育为核心,以传媒为阵营,以政治为主力,促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
第三篇:中国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
内容:剪纸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
2、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品——剪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
二、学习新课
(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
1、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
2、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
3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 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
2、设计创造。
(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六)、我的收获
我学会了()种剪纸的方法。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
垃圾的产生和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重点: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难点: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出示有关法规:
三、垃圾的处理
1.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2.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第四篇:石雕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在几个代表性发展时期的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方法,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喜爱,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雕塑的定义与分类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为什么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著名的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及其艺术成就。教学难点 :
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应把握的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我国古代的陶塑艺术作品,这节课我们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作品(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这两节课欣赏的艺术作品均属于雕塑艺术这一大类。1.雕塑的定义:
——运用多种物质材料、多种手段(雕、刻、塑、铸、焊等)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2.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分:石雕 木雕 泥塑、陶塑、金属雕塑。(2)按形态分: 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3)按功能和放置地点分: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碑或纪 念雕塑、室内雕塑、案头雕塑。
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偏见压制,中国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历史上的许多雕艺术杰作都不知道作者,更无从探究其个人风格,只能从把握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来认识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3.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首先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最后通过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如: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等方面的分析),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达到自我陶冶的目的。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自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头兽等,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陵墓雕刻: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配合地面建筑陈设的各种石雕和石刻,为地面上的陵墓雕塑,一般来说最为常见,而且规模宏大,成就突出。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室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陵墓雕刻的特点,一是服从陵墓整体设计思想,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二是造型趋于神化和理想化。
如何理解陵墓雕刻这两个特点呢?首先应明白陵墓雕刻是陵墓建筑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应让灵魂有个去处,最好的去处是升入“天堂”。于是人们就修陵墓,并且将其设计成象征天界的模样,埋葬死者时要引魂,通过陵墓进入“天堂”。所以,帝王陵墓建筑布局,一般是四面有围墙,设神道,建石阙门。石阙、石兽(神兽)在墓地组成天界的象征。陵墓雕刻的题材分为仪卫性和纪念性两类。仪卫性题材是按一定礼仪确定的,有华表、神兽、鞍马、狮虎、文武侍臣、碑碣等。纪念性题材,是为了纪念死者特殊的功绩设立的。例如,唐太宗昭陵墓前,雕刻其生前有战功的六匹爱马浮雕,即著名的“昭陵六骏”。为它们雕刻的高浮雕高1.7米,宽2米以上,其形体略小于真马,有的昂首立姿,有的慢步行走,有的快速奔驰,着重体现马的勇敢、驯良的特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精神。在雕刻手法上严谨写实,刀法简练,结构准确,比例合适,形体浑厚,富有立体感,整体效果概括简明,极为生动传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其享有盛名。
无论那种题材的雕刻,都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例如,华表象征“王者纳谏”。天禄、麒麟等神兽(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头上长独角的称“麒麟”,只能用于帝王陵墓。)既是帝王高贵非凡的自我标榜,又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俯首屈膝的石马、石羊、石象等,象征驯服与祥瑞,是天下万民供奉天子的化身。这些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雕刻,构成宏大威武的气势,给人以既富丽又庄严冷峻的感觉,使人 产生崇高感,达到宣扬封建法权之目的。例如江苏南京和丹阳一带的南朝陵墓前的石兽,在重视雕刻的整体感的基础上,都十分强调艺术的夸张和变形,形体上没有繁琐的细节, 使整个石兽的形体显得更单纯,更富有表现力。例如,《萧景墓石辟邪》,其形态为挺
胸昂首、张口吐舌,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它在控制着这一地域。在各种角度观看,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雄浑稳定的感觉。所以,当人们还没有走近这些石兽的时候,在没有弄清它的具体形象和细部刻画之前,首先获得的是一个形式美的感受,这就是雕塑艺术特别讲究体积意识的原
因。这些造型高大厚重、气势逼人的石刻所显示的矫健有力的外轮廓,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使人产生对于悠久历史的追忆和丰富联想。
陵墓雕刻服从于一定的程式,并遵循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进行造型。例如,人、兽都雕刻成富有装饰性和富丽感,使其具有理想化、神化的特点。这种程式规范的艺术造型,隐含着统治者祈盼社稷江山永久稳固的心理。(放映录象)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火山、雷电、山洪、地震等),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 能理解,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慌和缺乏信心,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绕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人民大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也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鸦片既是毒品,又是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来说,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是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主要是佛教石窟艺 术。所谓石窟,是指依山开凿的佛教寺庙。源于佛教诞生地印度,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山洞中修道成佛的,为了纪念他,也为了便于信徒们的出家修行,古代印度人便选择远离城市的僻静山崖开凿洞窟,并雕塑佛像和绘制佛教壁画。享誉世界的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1.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雕塑艺术宝库,位于山西大同五周山北崖。因其山势波折如云,故名云岗。云岗石窟依山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洞窟53个,佛龛1100个,大小石雕造像51000余身。1500年来,云岗石窟经风雨地震虽有损坏,但近百年中人为破坏更为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从中盗窃的佛头达数百之多。
课本所选第20窟佛像,由于地震,该窟前半山崖崩塌,致使大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大佛高13.5m,面相广圆,两颊丰满,鼻高宽厚、直通广额,眉长弯挺,目光下俯,微含笑意,表情含蓄,于庄严中流露出慈祥,于和蔼中显出威严,具有稳重如山的崇高感和高深莫测的神秘感。外着袒肩袈裟,衣纹条条排列形成富有节奏的韵律美。佛像造型,手法洗练,显示出雕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宏大的气魄,艺术成就极高,为云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和云岗石窟的象征。2. 龙门石窟:
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口伊水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山崖上,布满佛教石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0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奉先寺建于唐代最盛时期,是最大的像龛。奉先寺像龛前,曾有木结构建筑,后被毁。龛南北宽36米,东西长41米。龛内主尊卢舍那坐佛是释迦牟尼报身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保存完好的佛像头部造型,饱满秀丽,轮廓极为优美。雕刻者突破佛经束缚,融进中国女性优美的外部特征:螺形发髻,额部宽广,眉如弯月,丰颐秀目,鼻梁笔挺,厚唇小嘴,嘴角微翘,带有笑意,身姿端庄稳重,流露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和雄图大略的英雄气概。其形象与记载的武则天“广额方颐”的相貌相吻合,实质可能是以武则天为模特儿,难怪大佛宛如高贵慈祥的中年女性。11躯雕像整体为对称布局,主尊居中,余者像众星拱月般烘托主尊,结合为富有变化统一的整体,是唐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3.大足石刻:
大足宝顶山位于四川大足城北,全山共有窟群18处,造像10000余尊。宋代的石窟造像具有世俗化的倾向,《养鸡女》即为代表。这一反映农家日常生活场面的雕像,极为生动亲切,富有生活情趣,将严肃的宗教内容表现得极有人情味。
第五篇:阿胶的传统工艺
阿胶的传统工艺
阿胶远在东汉时期问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后历代本草均有对阿胶的阐述撰录。自清代以来,阿胶的生产工艺逐渐成熟,本草对其制备方法的描述也越来越全面。如清•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二》,清•张志聪《本草崇原》,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及1935年前世界书局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等均对阿胶制备方法有详细的类似的论述。《中国药学大辞典》载:“按古法,先取狼溪河水,以浸黑驴皮,后取阿井水以煎胶。考狼溪河发源于洪范泉,其性阳,阿井水发源于济水,其性阴,取其阴阳相配之意。煎炼四日,而后成胶。又“阿胶自山东东阿县,以黑驴皮,阿井水煎之……考阿井在东阿县城西,县志云:昔有猛虎居西山,爪刨地得泉,饮之久,化为人,后遂将此泉为井,然此水实为济水之源,其色绿,其性趋下;东阿城内又为狼溪河,其水为漯水之源,乃洪范九泉之水所汇归,其性甘温,故合此二水为最善;再按定,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之健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漂泡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木柴火熬三昼夜,去滓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归、芎、桔、桂、甘草等药汁,熬至成胶。其胶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真胶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
古法制备阿胶十分强调自然条件。清咸丰年间东阿镇制胶作坊“邓氏树德堂”的阿胶,进宫治好了慈禧的血症,保住了龙胎,受到皇封。同治十年,皇帝载淳曾亲派一名四品钦差,前来东阿镇,购买纯黑健驴十二头,派人放牧于狮耳山上,饮狼溪河里的水,至冬宰杀取
皮,依法煎胶,带回宫中,为皇宫受用。之后,朝廷每年都要派钦差前来东阿镇监制九天贡胶。可见古代制备阿胶对制胶用水质(狼溪河水)、制胶用设备(银锅金铲)、制胶用。火源‘(桑木柴火)、制胶用原料(啃狮耳山草、喝狼溪河水的驴之皮)等是非常讲究伪。
关于阿胶,在东阿镇一带尚有“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来啃草,狼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遛三遭,少岱山上打个滚,至冬宰杀取其皮,制胶还得阴阳水”的民谣。
其实,这正是东阿业胶者用料考究、做工精良、注重质量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生产工艺逐步被改进。但许多传统的工艺要点对现代阿胶的生产及产品的质量控制仍有重要的意义。
一、阿胶的传统工艺方法
按古法,阿胶制作非常讲究,据东阿镇制胶老药工讲述,古法制胶,均取东阿镇当地的驴皮,浸泡在狼溪河内,再用狼溪河水制胶,去相距30多千米的古阿井担水,在近成胶时兑入胶中(作为引子),不敢任意更改。至晚清,阿井水渐变苦咸,并逐渐干涸,后因黄河水决
口,阿井淤塞,阿胶的制作水源只有狼溪河水了。
{一)原料处理
将驴皮于狼溪河长流水中浸泡,浸透,待皮质柔软后取出,用刀铲去腐肉、脂肪、筋膜及毛,洗刷去泥沙,然后切成2~3寸的方块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加碱掇洗,并不断翻动,至驴皮皱缩成卷时,捞出洗净供煎胶用。
此时应控制掇皮的时间和温度,否则驴皮掇之过度,会把驴皮中的胶质掇去,降低出胶率;如果掇得太轻,则驴皮中的杂质不能很好地去除,影响胶的质量。
(二)煎取胶汁
将已处理好的驴皮小块置于铜锅内或置于锅内,加水淹没过皮面,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1~2天,倾出煎液。先后共煎3-5次,直至充分煎出胶质为度。
煎取胶汁时加水量应适当控制,加入水应以淹没过皮面为宜,提取时用直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充分煎出胶质为度。因是直火加热,锅中应有一层多孔的假底或竹篓,以免原料因锅底温度过高而焦化。煎胶所用的火力不宜太大,一般以保持锅内微沸即可。加热提取过
程中应随时补充因蒸发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响胶汁的煎出。为了把原料中的胶汁尽可能煎出,除保持温度和足够水分外,煎煮的时间也极为重要。煎煮的时间一般为8~48小时,先后反复煎煮3~5次,至煎出胶液中胶汁甚少为止。每次煎出胶汁,应趁热过滤,否则冷却后因黏度较大而过滤困难。
(三)滤过澄清
合并各次所煎胶液,滤过除去沉淀及杂质。可先用细筛滤过,然后用丝棉滤过。并分次加入明矾适量,搅拌混匀,静置沉淀,再过滤。
胶液过滤并经澄清后,才能浓缩。由于胶汁黏度较大,其中所含杂质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或沉降、滤过二法合用。一般在胶液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矾60~90克,甚至120克),经搅拌静置数小时,待细小杂质沉降后,分取上层澄清胶液,或用细筛或丝棉滤过后,再置锅中用文火进行浓缩。
(四)浓缩收胶
将澄清的胶汁置于铜锅中以文火加热浓缩,不断搅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浓度时开始“提沫”,提至胶液不透纸时,加入规定的冰糖,熬至“挂珠”时加入豆油。加入豆油后,应进行“砸油”,至开始“吊猴”时加入黄酒,至“发锅”时“醒酒”,挑起“挂铲’时收胶,将胶液倾入凝胶盘内,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胶”。
浓缩收胶,火力不宜过大,并不断搅拌,如有泡沫产生,应及时除去。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胶液的黏度也越来越大,这时应防止焦化。
经过滤处理的胶液浓缩至糖浆状后取出,静置24小时,待沉淀下降后倾出上清液,再置锅中继续浓缩打沫,1小时左右打一个沫,至一定浓度、杂质提净、胶液不透纸时,即可加入冰糖,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继续浓缩,至挂珠时加入豆油,此时应用力将胶液搅拌,使油与胶液充分混合,使油分散均匀,以免胶内出现小油泡。至出胶水分接近出胶,即开始“吊猴”时,搅拌加入黄酒。此时火力更要减弱,并强力搅拌,以促使水分蒸发并防止焦化。此时,锅内将产生较大的气泡,如馒头状,俗称“发锅”,此时应将胶膏停止加热,使胶液内的气泡自然挥散。至挑起胶液则粘附在棒上呈片状,而不坠落(也叫挂旗),胶液浓缩至无水蒸汽逸出为度。浓缩程度应适当控制,水分过多,成品在干燥过程中常出现四面高、中间低的塌顶现象。
(五)凝胶与切胶
对已浓缩收得的胶液进行冷凝得胶坨,将胶坨用刀切成规定规格的小片即得阿胶片,此过程俗称“开片”,阿胶熬成后,趁热倾入已涂有植物油的凝胶盘内,使胶液自然凝固成胶坨。凝胶前将凝胶盘洗净,揩干,涂少量麻油或豆油,倾入热胶液后放置于室中(寒露~谷雨季节生产),经12~24小时即可凝成胶坨。胶液凝固后即可切成规定规格的小片状。手工操作时要求刀
口平,一刀切过,以防出现重刀口痕迹。
(六)干燥与包装
将切得的胶片阴晾、闷胶(含瓦箱、立箱、倒箱、闷箱)、晾胶、擦胶、印字、灭菌、包胶(包小块、装盒、贴签、包大皮、装箱、封箱)、检验、入厍即得。
胶片切成后,置于晾胶室内,放在晾胶木板床上,3~5天后转移到竹帘子床上,分层置于干燥室内,使其在阴凉的条件下干燥。一般3~5天将胶翻面一次,使两面水分均匀散发,以免成品发生弯曲现象。数日之后,待胶面干燥至一定程度,便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使胶片水分向外扩散,称之“闷胶”,也有称之为“伏胶”或~瓦胶”的。在闷胶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倒箱、立箱。2~3天后将胶片取出并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后放在竹帘子上晾之。数日之后,又将胶片置于木箱内密封2~3天,如此反复操作3~4次,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
胶片充分干燥后,用粗布醮取擦胶水(擦胶水:先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冷却至适宜温度)拭其表面,使胶片六面光亮有光泽,有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并用银珠印上品名,包装,检验。贮存于密封容器,置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受热、发霉、软化、粘连及变质等;但胶片也不能过分干燥,以免胶片碎裂。
(七)讨论、古法将驴皮浸泡于狼溪河内有其科学的道理。一是狼溪河水为洪范九泉之水汇合而成的常流水,用此水泡皮起到自然洗皮的作用,并能减少对驴皮的污染和防止驴皮在浸泡过程中腐烂变质:二是狼溪河水水质独特,经鉴定为优质锶、锂矿泉水,比重在1.002
8一1.0029,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用此水制胶既能增强药效,又比较容易控制阿胶中灰分的含量,胶块夏天不变软,且能保持阿胶的传统特色。又因狼溪河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结合成有机盐,形成了阿胶的独特疗效,这也是东阿镇阿胶质优效高的关键所在.《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阿胶制备原料应为狮耳山一带之驴皮。是因为驴食狮耳山之草,体魄健壮,毛色乌亮,驴皮张大、板厚,含胶量高。
传统工艺中加入明矾沉淀的工序,其机理是利用明矾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带正电荷的Al(0H)3溶胶,吸附胶液内的杂质沉于底部而被除去。但胶液为一高分子溶液,对Al(0H)3具有保护作用,使其难以产生预想的沉淀效果。目前有些阿胶厂已将此工序进行了改进。
传统工艺中,加入辅料的顺序为冰糖、豆油、黄酒。理论认为,先加冰糖,由于长时间的水解,使蔗鹋的转化过度,胶的硬度降底;同时由于糖易焦糊给操作带来困难,故可将加辅料的顺序改为豆油、冰糖、黄酒,以提高阿胶的质量。阿胶传统生产与自前大机械化生产的理论根据是相吻合的。
二、阿胶的传统生产术语
冬板、春秋板、伏板:专指不同季节剥取的驴皮0冬季剥取的驴皮叫“冬板”,质量最好;春秋季剥取的驴皮称为“春秋板”。质量次之;夏季剥取的驴皮称为“伏板”,质量最差。
打沫(又叫提沫):专指阿胶制备中除去杂质的过程。当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对入适量的生水,胶液稀释后用武火至沸,再用文火缓缓加热,这样胶液内轻浮及细微的杂质便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比重较小的络合物悬浮于液面,由锅边向中央聚集,等上浮的杂
质聚于锅中央时用打沫瓢和打沫刀将此上浮物取出,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打沫”。一般1小时左右打沫一次。
挂珠: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呈连珠状流下,这种现象称之为“挂珠”。此时胶液流动的速度很慢,可根据胶液流下的速度快慢,判断含水量。
砸油:是指胶液中加入植物油后,将胶液与油类进行混匀的过程。即胶液中加入油类后,用出胶勺将加入油类的胶液舀起,再用力将其砸入锅中与锅中胶液混合,使加入的油类均匀地分布在胶液中。
吊猴: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用胶铲挑起,胶液则悬吊于胶铲上形如猴状,称之为“吊猴”。
发泡(又叫发锅):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辅料加完后,文火加热一段时间,在胶液表面将鼓起较大的气泡,如馒头状,俗称“发泡”。
醒酒:胶液加入绍酒并浓缩到一定浓度后,或胶锅中出现“发泡”现象即将要出胶时,停止加热,使锅内的热气自然逸出,胶液内无油泡、气泡,这个过程称之为“醒酒”。
挂旗(又叫挂铲):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粘附于胶铲上呈片状缓缓坠落,这种现象称为“挂旗“。
胶凝与凝胶:胶液熬成后,趁热倾入已涂有植物油的凝胶盘内自然使胶液凝固成大胶块,此过程称之为“胶凝”,所得到的固体胶构之为“凝胶”,又叫“胶坨”。
开片:将胶坨切成一定规格小胶片的过程,称之为。开片”。手操作要求刀口平,一刀切过,以防出现刀口痕迹。
闷胶(又称伏胶、瓦胶):开片后的小胶片,在晾胶床子上阴晾数日后,整齐地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称之为“闷胶”。此过程包括瓦箱、立箱、倒箱、压箱、闷箱等。闷胶的主要目的是使胶内部的水分向外扩散,以缩小胶片内外的水分差,同时通过闷胶达到整形胶片的目的.
晾风:是指将瓦胶箱中经过“闽胶”的胶块拾出,摆放在晾胶床上,把胶块上已闷出的水分挥散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