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视角
(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的产物,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日益复杂化、严重化的特点。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水污染和淡水资源的短缺交织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冲击着民众的环境认知。中国政府早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行动业已开展十余年,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治理具有以下特点:政府主导影响为主,社会宣传影响不足;重城市治理,轻乡村保护;解决环境污染为主,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环境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中就明确提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将不可避免的带来资源的加速短缺,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得经济将无法持续地增长下去。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户籍人口在2010年已达到13.40亿,在当前人口状况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妥善解决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问题源于人类活动,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无序利用而破坏了环境的原生状态,使环境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进而影响到人类活动的进行。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取决于国家发展方式和道路的选择,然后取决于微观个体的人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环境友好行为。前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宏观背景,后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微观路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在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前提之下,微观个体如何产生环境友好行为成为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要素。而环境友好行为显然是区别于先天性行为的社会行为,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对微观个体的人的研
(三)环境意识与环境友好行为
对于社会行为的产生,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发展出了多个理论,其中最有名的是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行为是认知、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研究虽得出了认知和意识并不必然导致社会行为产生的结论,但对于意识和认知的重要作用依然给予肯定。
环境社会学是最早从宏观层面来试图解释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的学科。Dunlap发展出了基于新环境范式(NEP)的环境意识概念,认为环境意识是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知行意系统。但学者对于环境意识概念的内涵目前并未达成统一的见解,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同学者对于环境意识的研究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但综合来看,学者的争论的实质在于环境意识概念的界限,而对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发生过程则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环境友好行为的持续产生是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知识、环境关心、形成环境友好行为的意愿和动机以及外部条件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环境意识概念内涵的主要争论在于是否涵盖上述影响环境友好行为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但争论各方都承认这些环节是环境友好行为发生的重要条件。
(四)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独特性
根据导致环境问题发生的主体,环境科学首先将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前者从直接原因来看其产生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不可抗力,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滑坡等,而后者则直接和人类活动相关。次生环境问题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则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指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进而会对原生环境产生负向影响,且往往会对生物体的机能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则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的破坏、使得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减弱甚至消失[1]。生态破坏是比环境污染更为深刻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本身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常见的生态破坏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森林植被退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等。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所追求的核心目标,通常指地球上各种地域类型中一切生物以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丰富性、多样性、变异性和复杂性的统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两类环境问题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深刻影响,但就目前而言,生态破坏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更加直接且具有杀伤力。当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途径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途径为违法买卖相关生物及其制品,间接途径则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于生物原生栖息环境的破坏来威胁其存活。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约定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名录,有120个种的动植物原产自中国。目前这些濒危动植物种类所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下表根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信息汇总列举了部分物种的相关资料。
物种 | 我国主要分布 | 濒危等级 | 濒危主要原因 |
中华穿山甲 | 南方地区 | 极危 |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 |
华北豹 | 华北地区 | 近危 |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 |
白鳍豚 | 长江流域 | 功能性灭绝 | 栖息地破坏 |
绿孔雀 | 云南西部 | 极危 | 栖息地破坏 |
犀鸟 | 云南西部 | 极危 |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 |
华南虎 | 南方地区 | 野外灭绝 |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 |
现代生态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已经进行了全面且较完整的探索和建构,可以说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命运攸息相关,此处毋须赘言。但生物多样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暴露程度上却不如环境污染问题。当前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性体现在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口对于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和在此基础上的资源短缺的环境关心程度比较高,但对于生态破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环境关心却相对来说比较不足。所以就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不同环境问题的差别暴露使得概括性较高的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环境关心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反映人口对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环境关心程度。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
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总体思路是生态主义与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主导工业化进程的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工业化的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前提。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产生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作为与环境进行互动的个人的行为也会对环境问题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解决环境问题既要从宏观层面转变国家社会的发展观念,也要从微观层面通过影响个人的环境意识进而使其采取环境友好行为。
环境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已经对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尤其在探索人口的社会人口属性对其环境关心的影响方面,成果颇丰。此外由于环境关心作为社会的产物具有先天的社会嵌入属性,因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环境关心也应该是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现有研究初步验证了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环境关心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并没有进一步针对具体问题来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该方向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环境作为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重要的一环,对人口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农村人口通过多种途径转变为城镇人口,这种户籍身份的转变不仅仅是人口居住地域的变化,更是现代性对人口塑造的量变过程,这个过程被普遍认为会对人口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现代环境社会学认为,环境关心具有社会嵌入性,即人口环境关心的产生根源于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不是先赋的。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研究已经证明,环境污染严重程度作为中介变量对居民的环境关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生态破坏及生物多样性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此外,由于传统环境社会学测量环境关心所用量表和指标对于环境关心也没有加以区分,即使加以区分多数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也都进行了加权汇总处理,因此笼统的环境关心影响因素研究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对于生物多样性环境关心的影响,基于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视角,有必要专门检验人口城乡身份差异对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环境关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