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几何纹样革新方式研讨论文
中国传统几何纹样的造型质朴、简练、率真自然,其线条优美、流畅、表现形式丰富,完全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在进行现代家具设计时,在充分考虑设计的比例、大小、色彩、材质等条件的影响下,对传统几何纹样可直接提炼应用或作为组合变化提炼其优美的造型并应用于现代家具的造型中,恰当的直接应用也是一种创新,也能使传统几何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焕发无限光彩。将回纹直接引入电视柜的设计中,两个回纹旋转对称,充分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内涵。
现代人们逐渐开始崇尚一种简约、适度装饰的家具风格,即简单的结构、简练的造型,在简单中显现丰富,纯粹中显现典雅。现代人们喜爱具有简单优雅的造型、蕴涵着更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现代家具,因此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直接应用传统几何纹样的外在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理解和挖掘传统几何纹样的精神内涵,延其“意”传其“神”,对传统几何纹样进行现代化的转化,设计出不仅仅造型优美、简洁,同时具备悠久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适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家具。
化繁为简就是将复杂繁琐的纹样进行简化和概括,在把握其原有纹样的神韵和精华的基础上,适度删减剔除繁冗的图形线条,将纹样曲直圆角做相应变换,以简化、提炼、概括的手法进行加工,突出纹样的特点,使得纹样主体更集中、凝练,形象简明扼要,特征突出,更加单纯化,呈现出高度概括的造型,进而形成简洁大方又不失原有纹样的装饰美感。中国传统几何纹样历经岁月锤炼,具有典雅的风格和深度内涵,可以在保持其纹样原有内涵和意蕴的基础上,透过现代设计观念,进行简化概括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然能够呈现新的面貌。
夸张变形是指设计过程中借助于想象力,针对传统几何纹样的形态、动态、色彩等特征给予突出、夸大和强调,增强纹样艺术表现效果,使纹样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和生动。夸张变形主要有局部夸张、整体夸张、动态夸张等方法。局部夸张主要是强化传统纹样中的某一部分,改变其比例和形态结构,以强化主题,增加装饰效果;整体夸张主要是从纹样的整体出发,使纹样形象特征更为强烈,趋向性更强,如长、短、胖、瘦、宽、窄、空间感等,增强节奏感;动态夸张主要是夸大物象在运动时的动态,改变基本的运动规律增加动感和韵律感。作为家具装饰的如意云纹,就是将如意几何形体进行夸张的放大,使其装饰形象更加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
分解打散、重组重构创意是以传统几何纹样的造型元素为基础,挑选归纳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汲取的纹样将其分解打散,提取具有特征的局部元素,运用创意性思维规律及纹样构成的形式规律变化重组重构,重新组合构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几何纹样,创造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几何装饰纹样。这里所谓的“分解打散“是指将原有的几何纹样造型结构和组合方式进行分解,打破原有纹样的结构构成方式,分解打散的主要目的是提炼出原纹样艺术构图中的有用成分、元素、符号等。所谓“重组重构“就是将分解打散分离出来的造型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搭配,重组重构几何纹样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也不是相互拼凑,而是在承继传统纹样的精华及精神内涵和理智的层面上对现代纹样设计的精心把握与营造,追求富于情趣、富于精神内涵、富于艺术魅力的现代几何纹样。
在现代设计中,除了要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涵义,吸取传统元素中的精粹,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创新应用之外,还要吸收和融合优秀的外来文化,充分认识到中西元素结合的创新概念,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几何纹样进行融合,激起人们的创作热情,发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因素,并进行借鉴、取舍和改造,必将创作出形态优美、意蕴深远的几何纹样,使得现代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中国传统几何纹样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几何纹样更好的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当中,不仅仅是单一的提炼和创新传统几何纹样的形,同时更要去探求和挖掘传统几何纹样背后的“意蕴”,只有深入领悟了传统几何纹样的艺术精华和精神内涵,结合现代设计思潮,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使得传统几何纹样“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升华。因此,将传统几何纹样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时,我们必须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使用传统几何纹样时不能不求甚解,照抄照搬,而是需要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意蕴”领域的内部。
第二篇:高职体育教学革新趋向研讨论文
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家支持教育力度不强,不少高职院校体育条件还十分恶劣,那么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想方设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经济意识对人们头脑冲击力度的不断强烈,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和多功能的系统,为了实现学生体制不断增强的现实目标,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有所改革,而改革方向则成为了不少高职体育教学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下一个必要创举。接下来主要围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这几方面有所展开,旨在促进促进学生体制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在大环境大背景下个性化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增强。
1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1突出个性,坚持改革与体育发展的战略相结合因为受到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高职院校体育发展也各不相同。个性的本质在于创造,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进一步突出各所高职院校个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突出教学改革的个性,突出教学改革的创造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确保总目标的引导地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各所高职院校的独特特征和条件,充分发挥其优越条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和该校体育发展战略相结合。而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与所采取的策略。教学目标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人对实践所期望取得的结果。一个国家、省市、地县乃至学校,尚若没有制定出和自身体育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具体战略,对自身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体育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所要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没有予以考虑的话,必将使得体育改革走向迷茫,迷失方向而驶入盲目之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改革的内容、手段与方向,有着导向、激励以及动员的强大作用。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还是促进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战略,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一切与战略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加以清楚与改革,特别是传统的指导思想、观念导向、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各种阻碍性规章规定等。总的来说,唯有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该校体育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改革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具体方向,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高度把握,对于改革途中的种种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2改革过程中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开发,坚持“健康第一”教学
高职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而合理的开放与利用,那么这就需要对传统运动技术教学辩证看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身心都相对比较成熟,都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因而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始终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属性在于身体的练习,身体练习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手段的学习方法,具体而系统的运动技术和锻炼形式有助于确保体育教学活动健身塑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与实现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在改革方向中要着重把握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格遵循运动的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方法,从而将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快乐,这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功能所在,而且也是“健康第一”这一思想得提出的源泉,这一思想可以使得体育教学由表象变为具体。然而对于脱离体育性质而开展的课程资源开放与利用对“快乐体育”思想观念的贯彻来说是不利的,很容易使得其变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因而,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与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对“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加以重视,明确改革的中心、主题与方向,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指导思想上有所混乱,以免人为地给体育功能贴上标签,从而限制了体育的范围。
1.3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充分发其激励作用
现阶段,因为深受商品经济、升学率以及明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学校体育在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之间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名不副实。再加上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态势越来越严重,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德育和体育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在招生过程中,体育和德育没有受到像智育那样得到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更不用说严格考核了,理论上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再择优录取”,可是实际情况是录取全凭智育而定。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国教育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而理性的指导,关于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落实与贯彻上也显得步履维艰。而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明确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向,不仅可以充分发其激励作用,而且还可以确保体育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相一致,有效维护了国务院颁布《体育工作条例》的法律地位和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2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事件相对比较晚,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与新角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明确其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总体方向,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主流和脉搏,从而促进学生体制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确保学生在大环境大背景下个性化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增强。
第三篇:新型建筑材料革新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革新论文
摘要
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发展重点说道,新型墙体材料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国策之一。
关键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atract
引言
在现代社会,人类不但讲究住的舒服,还有住的健康。墙体材料改革可以节约材料,节约资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可以促进住宅建筑的节能。
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损害后代的利益。原国家建材局结合建材工业的发展实际,把搞好资源综合利用、搞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建材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和主要途径,制定了建材工业的发展规划。
一、墙体材料现状
墙体材料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砂浆、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毛石、毛料石等。
实心粘土砖消耗大量粘土,严重占用耕地,大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002年有170个城市签订了于2003年6月底前在城市内全面禁用实心砖的协议。采用实心粘土砖的民用建筑每平米应多交14元的粘土砖“限制使用费”和50元的“调节税”。
在我国城市采用砌块建筑的差别和发展都是很大的。从1995年起,上海市开始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成10个住宅试点小区,总面积达1,000,000平米。至1997年扩大到44个,总建筑面积达4,500,000平米.二、墙体材料改革途径
(一)墙体改革途径之一—烧制品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已颁布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按主要原料分为粘土空心砖和砌块(n)、页岩砖和砌块(y)、煤矸石砖和砌块(m)、粉煤灰砖和砌块(f)。
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为mu10、mu7.5、mu5、mu3.5和mu2.5。体积密度分为800、900、1000和1100级,孔洞率大于等于40。
空心砖与实心砖相比较,其优点是可减轻结构自重,砖厚较大,可节约砌筑砂浆和减少工时。此外,粘土用量和电力及燃料亦可相应减少。
(二)墙体改革途径之二—蒸压制品
蒸压制品是指不含水泥或含少量水泥而通过蒸压养护方式使砖或砌块结硬的制品。蒸压灰砂砖是1880年德国人威廉·米哈伊尔博士发明,至今已有120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是砂和石灰,适用于就地取材,不占用耕地,生产耗能低,砖强度高,外观几何尺寸规整,放射性低,应称得上是环保产品。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此砖,以240mm*115mm*53mm的实心灰砂砖为主。由于砖块小、自重大、耗料多、生产成本高且抗压强度低、抗剪强度差,无法与烧结砖竞争,导致目前发展困难急需改革。
专家建议以生产块大质轻的灰砂空心砖来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灰砂砖建筑物抗震性能,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泡沫混凝土砌块属于多孔混凝土砌块,有水泥泡沫混凝土砌块和硅酸盐泡沫混凝土砌块两种。在工厂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填充、内墙隔断,也可用于多层建筑的外墙或保温隔热复合墙体,还可根据设计在现场浇筑泡沫混凝土墙体。
下列情况不得使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建筑物基础;处于浸水、高温和受化学侵蚀的环境;承重制品表面温度高于80摄氏度的部位。
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性能及优点:主规格尺为880mm*380mm*240mm和880mm*430mm*24,一般密度在300~1000kg每立方米。采用厚度为200~250mm的泡沫混凝土砌块外墙相当于490mm厚实心粘土砖外墙的保温效果,保温隔热性能好。吸声能力强,防火防水性能好,完全抗冻,收缩裂缝较少。
(三)墙体改革途径之三—胶凝制品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节土、节能,符合国家基本政策,.承载力高,相同强度等级块材和砂浆的砌体抗压强度是砖墙的1.5~1.8倍。其孔洞率50,较砖墙轻,可减轻基础荷载,因而可减少基础材料用量。它有以下优点:施工快,墙厚较标砖薄,可节省结构面积。商品砂浆:品质稳定、节约材料,有利于文明施工和环保,且可配制出适应新型墙体材料所需的性能。砌块墙体:多层砌块墙体住宅造价较相同层数砖混房高出5~10,但保温性能好,在北方尤为突出。多功能砌块是为实现建筑节能而发展的,如抗震、承重、保温、装饰作用等。
此外还有混凝土多孔砖、粉煤灰空心砌块等。
三、墙体材料改革意义
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需节能。居民建筑的能耗以采暖占主要部分,热水供应15,电气照明14,炊事6,采暖65。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用能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1/4以上。墙体材料改革最显著的意义就是建筑节能以及环境保护。保温隔热节能建议:采取单一材料较理想,施工方便,效率高;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外贴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苯板夹芯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孔内填苯板;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空腔内插入苯板;外墙保温常用e板、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四、国外墙体材料生产应用简介
常见的有混凝土砌块、纸面石膏板、灰砂砖、加气混凝土、复合轻质板。混凝土砌块在美、日已成为墙体材料主要产品,约占总量的1/3。美国是纸面石膏板的最大生产国,目前年产量已超过20亿平米,日本产量为6亿平米。近年来还有许多生产建筑用砖的新动向,如不用砂浆的砖、高强度压力硬化砖、巨型陶瓷砖、可切割的混凝土砖、生态砖、环保地砖等。国外还生产应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织物增强混凝土,能承受较强预应力和拉力,从而使生产薄壁混凝土构件成为可能。
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技术进步,砖和砌块生产构造多样化、材料多样化已成为必然,承重水平孔洞空心砖、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研制提上日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施工技术扩大砌块应用范围,发展轻质隔墙板,继续节约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现实的。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节能型住宅的普及应该不远了。
【参考文献】
[1]丁大钧,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唐岱新,砌体建筑的发展和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3涂逢祥,建筑节能大发展[j],砖瓦2003(12).4李湘州,国外墙体材料发展的若干动向[j],砖瓦2003(7).丹东阳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占地4万余平方米,资产8000余万元,是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先导型企业,拥有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获得国家、省、市级多项荣誉,是“辽宁省新型墙体材料先进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及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在品质方面尊重每一个细节,藉着严谨的检验程序,确保我们的产品质量完美无瑕,尽合人意,其中自行研发以“绿色阳光”为注册商标的芯核发泡混凝土保温砌块、地热铺块和系列复合轻质墙板配方及专用配套设备已经通过国家、省、市权威部门的检测。在节能、节约、减排和环保等各项指标上已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其优异的性能超世绝伦,本产品一经面世,便引起业内人士及专家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现已形成年产20万m³和30条专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同时向社会进行设备与技术转让。
作为一家持之以恒、志存高远的专业企业,与国内同行巨擘们有着良好的业务往来与技术交流,一直对未来充满渴望,并不懈的努力,将继续以丰富的灵感与创意的天赋,为您呈现超越群伦的现代化的、一流的建材和设备,愿以诚信为本、和谐共赢的原则和各地有识之士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公司早在2002年至2007年就组成了专家组,并会同有关权威人士,总投资8000余万元,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反复考察、论证、总结,并历经6年反复试验、检测,生产线试制与产品的试用,于2006年末,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芯核发泡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复合轻质墙板及专用全自动生产线均获得成功,并完成了项目审批、环境评定、产品鉴定、产品标准、标准图集、工程试用、国家和省级检测以及产品投放市场前的所有工作。该产品依据国家科技查新报告,为国内外尚无出现的领先技术。
丹东阳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位于鸭绿江边与黄海交接处的丹东市工业开发区内,是以江海为基调的美丽边境城市,分别有民航、铁路、快客高速等便利的交通条件(距民航5公里;丹东站15公里;丹沈高速西站出口5公里;丹大高速东港市出口8公里;沈阳224公里)。
第四篇:几何画板论文
《几何画板》心得体会
09数B 17号黄帆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的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热门话题,而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能完全照搬其它学科成功经验。数学学科的自身的特点限制了不可能在课堂上大量引入影视资料和音乐,不可能一面分析数学问题一面播放着音乐,也不能来一个从黑板到屏幕的大搬家。事实上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证明、解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示范教学过程,同时数学是一个相对完备、封闭王国,对数学定义来不得半点拓宽,对定理来不得半点变动。因此怎样将高科技的计算机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起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实习教学中,使用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荐的“几何画板”软件,辅助数学教学。这一软件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十分方便,而功能特别强大,因而效果比较明显。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题,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具体为形象,因而,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对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的一般理解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从多年工作的情况来看,目前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中主要的是“视、听”,这对初中数学的辅助作用远远低于其它学科。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指出了一条现代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新的、更宽广的道路。我个人对“整合”的理解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几个月的实习实践,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有了一定的认识。
l、《几何画板》是基础教育中新的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指:不但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的心智设备,而且还是一种计算设备。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学生传递着大量的信息,学习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才有可能发生。而学生积极参与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所激发的,学习活动也是由一系列的教学事件和教学技术进行控制和支持的。《几何画板》这一认知工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内部认知工具的启动和运作。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并吸收新的信息,或者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以解释原有认知结构解释不了的问题。作为认知工具是在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同时,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认知的结构和过程,这对于在教学实践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良好效应。它的启动,改变了常规教学的陈旧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实践中,学生从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是惊喜和兴奋,进而有一种强烈求知欲,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从知识学习的达成度看收效甚佳。
3、《几何画板》运用于教学中的前景展望。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工具的独特优势,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型所无法替代的,而且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必能得到广泛的使用,前途光明。设想,如果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构建模型,然后通过类比,优化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也为教育的一大目标,学会自己学习,发展自己的实现奠定基础。这也是需要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一点体会。从尝试中深深地感到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研制、开发、必将为教学方法进一步改革和深化,带来巨大的收益。
第五篇:学习方式的革新与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习方式的革新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学习的了解;
二、革新的教学观与评价观;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向
1、需要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2、对学习过程理解的变化
3、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现
4、加德勒的多元智能理论
5、建构主义:知识与学习的理论
6、大脑研究与学习过程的新理解
7、怎样促进学习与思维
需要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尽守职责、与他人合作? 问题解决/决策能力: ?书面交流/口头交流能力?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和策略性地思维? 领导能力? 目的性/动机? 计算/数学问题解决? 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计划、监测和评价学习
对学习过程理解的变化
? 行为主义学习模式不完善: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教每个人
? 教学必须针对学习者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的文化背景
? 大脑是一个探寻模式的器官,不断地在混沌中搜索次序
? 学习是非线性的,要求学生把新的学习与其已经知道的和所体验到的东西联结起来
? 在最理想的学习中,教学和评估是整合的而不是分离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现
知识是建构的。学习是一个把新的信息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个人意义的过程。? 学习并不必然是各个分离技能的线性级数。学习是椭圆形的、循环的、是与特定的情形密切相联系的。只有学生得到教师搭建脚手架和桥梁的支持,学习的迁移才会发生。
? 当知道目标、看到示范、知道怎样比较自己的表现与标准的要求,人们的表现会更好。
? 人的学习方式、注意范围、记忆、发展步调和智力是极为多种多样的。
成功的学习包括使用众多策略。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时候使用知识、怎样修改知识、怎样管理
自己的学习。
动机、努力和自尊影响学习和表现
学习常常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团队工作和合作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
加德勒的多元智力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与学习的理论
建构主义吸取了当代认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把知识界定为暂时的、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调停的。学习是解决内部认知冲突的自我控制的过程,往往表现为具体的经验、协作演说和反思。
传统课堂教学
– 课程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重视的是基本技能。非常重视严格遵循固定的课程。– 课程活动十分依赖于课本和练习本;学生是“白板”,教师在上面可以刻上任何信息。
– 教师普遍相信说教的方法,向学生传播信息。
– 教师以正确答案来验证学生的学习。学生心目中,上学就是学习“老师告诉他们的东西”
– 学生学习的评估与教学是分离的,几乎完全是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主要是独自学习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
– 课程是从整体到部分,重视重要的概念
– 十分重视了解学生的问题
– 课程活动主要依赖于初级的数据资料和操作材料
– 学生是思想家,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
– 教师普遍相信互动的方式,重视为学生创设环境 – 教师探寻学生的观点,了解学生目前的想法,为后面的课做准备
– 学生学习的评估是与教学交织在一起的,包括观察、学生作品展示和档案袋
– 学生主要是小组学习的
大脑研究与学习过程的新理解
大脑结构说
– 全脑:大脑是寻求模式的、全息器官。
– 两个脑半球:左脑负责线性思考/语言,右脑负责创造性/完全形态
– Paul MacLean(1978):大脑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器官,具有生成、情感和推理的功能
– Howard Gardner(1983):我们有意识的大脑是通过在不同脑区加工的多种智力形式发挥
作用的
– Gazzaniga's(1985): 大脑有大量相互连接、半自动的神经元网络,称之为神经模块,每个神经模块专攻有限的认知功能。神经模块的形成巩固了神经活动,有助于处理复杂的认
知功能
大脑研究对学习过程改进的建议
– 每个大脑都是组织独特的系统。
– 人脑是一个社会器官。
– 人天生就会寻求意义。
– 人是通过模仿探寻意义的。
– 情绪对模仿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大脑同时感知和创造部分与整体。
– 学习包括集中感知和边缘感知。
– 学习始终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
– 我们至少有两种组织记忆的方式。
– 学习是发展的。– 挑战可以促进复杂的学习,威胁会抑制复杂的学习。
怎样促进学习与思维
为思维而教—教师创设学习环境,鼓励主动学习和促进高级思维。
– 教师在提问时注重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目标
– 使用多种问题类型(分析、评价、解释)
– 在所有课中都注重学生记笔记
– 通过集体讨论产生想法
– 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结构
– 运用“三分钟停顿”活跃学生的思维
– 综合使用诱导式和探究式学习方法
– 拓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 提示学生反应;记住“等等,再等等” ;利用思考-配对-分享策略;提问后续问题和有关的调查 ;在关键的讨论期间不作判断;要求学生总结,促使学生主动倾听;通过班级调查确定学生的看法和检查学生的理解;允许学生点名;要求学生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要求学生“揭开自己的思维”(如预先确定他们在上课期间可能使用的思维技能、过程和策略);随
机点名;鼓励学生提问
思维教学—教师直接教思维技能和思维过程
– 通过示范介绍一种技能或过程
– 个别或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向学生提供在新情境中运用这一技能或过程的机会
– 在直接教授思维技能和过程中综合使用下列策略
? 向学生界定技能和过程
? 让学生探索这种技能或过程的运用
? 确定运用这种技能或过程的步骤
? 提供流程表和其他图解组织者阐明关键的步骤和成分
? 向学生提供练习这种技能或过程的机会
? 把这种技能与所学习的学科内容联系起来
? 为迁移作好计划:在提供搭建脚手架/桥梁的策略和支持的同时,提供在新情境中运用这
种技能的机会
? 让学生反思自己对这种技能或过程的理解与运用
反思和自我评价
– 运用多种记录手段强化学生对关键技能和过程的理解与反思
– 运用多种记录手段强化学生对关键技能和过程的理解与反思
– 要求学生辩护与他们个人赞成的观点相对立的观点
– 要求学生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然后写一篇记叙文,阐述他怎样建构对这一研究
问题的答案
– 指导学生使用自我暗示的策略
– 使用大声思维强化学生对思维过程关键成分和步骤的理解
– 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理解、对特定的活动或过程作出反应和评价
– 鼓励学生结对解决问题
革新的教学观与评价观
???
革新的学习观
革新的教学观
革新的评价观
革新的学习观
? 建构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意义的过程。
?
主动
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
革新的学习观
? 反思
在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自己的经验中,使逐渐成为自己学习的专家
? 合作
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 探究
变接受、掌握为探究、发现,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发展
学习是随经验的丰富而发展变化的。
革新的教学观
? 对话和交往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
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从关注教切实走向关注学
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从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学生的问题、兴趣、基础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问题的解决、兴趣的激发、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基础的不断厚实是教学的归宿。
革新的教学观
? 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去得出结论,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有意识地表扬有独创见解的学生,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
? 重视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养成? 搭建脚手架,促进每位学生不断取得成功
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A、教师模拟:教师可通过演示如何解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专家工作的具体实例
B、大声思维:教师在模拟解题过程时,大声思维。
C、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向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并提供新的思路。
D、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
E、改变任务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教材提问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一个个句子提问,然后根据完整的一节提问。
当学生已经内化了这些过程时,脚手架就应该及时拆除,否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发展的目的也无从谈起。
革新的教学观
? 强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
设法把学生的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使教学成为连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桥梁”,并力图使学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注重鼓励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革新的评价观
? 学生发展为本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重视学生的经验与立场。
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能只重视评价学习的结果。
用多方位的方法评价儿童,即定量的方法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结果的评价和过程的评价相结合。
?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上体现多元化,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整合。
革新的评价观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让学生,甚至是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 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分析,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有助于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另一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革新的评价观
? 通过评价树立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评价是要一部分学生成功、一部分学生失败,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功?要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向
?
学科知识的更新与相关领域素养的提高
??
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
?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反思与行动
学科知识的更新与相关领域素养的提高
?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利用学生的资源
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提问,这个问题是你所不知道的,这时候你怎么办?
一位老师这么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答学生。
一位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不先回答,先请其他同学来说说看?”回答对象一换,于是从学生众说纷纭中,教师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这样回避“教师也不懂”的事实,维护着教师的完美无缺,是否妥当呢?老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某方面的无知吗? 学科知识的更新与相关领域素养的提高
? 打牢专业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
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需要具备7类知识:
1.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即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组织的知识; 2.一般的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主要指那些超越于教学内容之上的、课堂
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则与策略; 3.课程知识(curriculum knowledge),指教师对将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材料和课程计划的掌
握情况;
4.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包括解释某一特定课题的适当例子、类比和对学生易犯的错误、理解的难点以及克服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
师特有的知识领域; 5.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
6.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的工作方式,学校的管理和财政状况,社区与文化的特点;
7.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及其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
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
? 探寻和重视学生的观点、想法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思考: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生可能是怎样想的,学生有哪些思考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能力克服。
? 利用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 课程与教学具有适切性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学生愿意学什么?(不愿意学什么?)学生有能力学什么?(没有学什么的能力?)等等,应该是教师要了解的重要方面,这些也正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依据。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
? 重视学生的思考
? 课堂中随时了解学生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老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关注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就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而不能照本宣科;关注学生,实际上也是关注学生的差异,老师要会组织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共同学习,而不能凡事一
刀切,以不变应万变。
?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困难学生的特点:自暴自弃与自尊自强,软弱无力与争强好胜,自卑与自信,对立与接近
对策:树立困难学生的信心,克服偏见 ;积极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促进他们发展 ;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超前辅导,课后点拨。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
? 学生期盼的师生关系
(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她决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4)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6)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基本有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12)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没有察觉是因为她的指导”。
– 学生喜欢有爱心与负责任的老师
– 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理解
– 学生喜欢人品好的老师
? 做民主、平等的教师
– 教学民主 :创设课堂教学气氛的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志向 ;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都能得到主 动、活泼的发展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上,重视与学生商量,求得心灵上 的沟通,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作
用。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
– 热爱每一位学生
?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殷切的期望。
营造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
–
–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 ;尊重每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 ;尊重每位学生的隐私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反思与行动
? 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 教师要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经验+反思=成长 –(1)课前反思。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教学的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反思的方面包括讲授内容要求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2)课中反思。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如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安排、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术的应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
–(3)课后反思。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等。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反思与行动
? 教师即行动研究者
–行动研究 :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即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关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的研究方法。
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措施或新做法。教学行动研究旨在探讨能否有效地改善现存问题,教学其实就是研究的一部分。
–
教师行动研究的步骤 :–陈述所关注的问题,计划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寻求可能的合作对象,采取行动实施方案,评价与反馈。
教师必须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自己的主人,他不能仅仅重复别人的经验,而应该通过理性创造自己的世界,通过研究、通过行动形
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