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全文5篇]

时间:2020-02-02 00:1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

第一篇: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

茼蒿又称蓬蒿、蒿菜等,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南北均有种植。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宜可入药,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并且茼蒿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广,耐寒性强,田间管理简单,一般播种后40~50 d即可收获,一年四季均栽培。因此,可大力开展无公害茼蒿栽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而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茼蒿产量,现将保护地茼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土地选择

无公害高产栽培茼蒿的土地及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NY5010-2001)。应选择在综合生态条件良好,远离主干道、生活和工业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地块种植茼蒿。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能力强、综合抗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小叶品种。建棚封膜

播种前7~10 d左右进行建棚封膜。施肥整地

增施有机肥,施用专用肥。一般基施腐熟的农家肥35 000.0~70 000.0 kg/hm2,蔬菜专用硫基复合肥600.0~750.0 kg/hm2。肥料普施后,深翻深耕(20 cm以上),整平后作1.0~1.5 m宽畦,耙平畦面。播种

5.1 播期 茼蒿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 ℃,12 ℃以下生长缓慢,29 ℃以上生长不良,但能耐受短期0 ℃低温,种子在10 ℃以上即可萌发,但15~20 ℃发芽最快。日光温室栽培播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上旬,春季大棚栽培播期在3月上中旬,小拱棚栽培播期在3月底至4月上旬。

5.2 种子处理

5.2.1 晒种和精选 播种前3~5 d,将种子进行晾晒和精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5.2.2 温汤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2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2~24 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稍晾,在15~20 ℃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3~5 d后,有2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3 播种方法

5.3.1 撒播 足墒(土壤含水量85%以上)下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上覆1 cm左右的营养土,贴地盖一层地膜,以保湿增温,促早出苗。一般用种子37.5~45.0 kg/hm2。

5.3.2 条播 按行距10 cm开2 cm左右深的沟,将露白的种子撒入条沟内,然后覆盖1 cm左右厚的营养土,贴地盖一层地膜。田间管理

6.1 温度管理 播种后温度可稍高一些,晴天白天在20~25 ℃,夜间在10 ℃以上,4~5 d后可出苗,出苗后白天15~20 ℃,夜间8~10 ℃,注意通风透气。

6.2 浇水施肥 苗高3 cm左右使用微喷管进行微喷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苗高10 cm左右追施冲施肥,或喷施生态活性肥;每次采收后,及时施用冲施肥(复合肥)75.0~120.0 kg/hm2。

6.3 及时间苗、定苗 3片真叶间苗,5片真叶定苗。定苗以4 cm见方为宜;若是条播田,及时疏剔过密幼苗。

6.4 移栽 移栽苗比直播苗长得快,植株大,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就能采收。移栽到整好的地里,株行距为4~6 cm左右,然后浇1次透水。移栽后15~20 d施1次氮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7.1 茼蒿病虫害 茼蒿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叶枯病、霜霉病和蚜虫等。

7.2 综合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采用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来减少病虫源和病虫基数。选用抗病虫品种,进行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健身栽培,增强抗逆性能力。

7.2.2 物理防治 用黄色粘胶或黄板涂机油诱杀蚜虫,放置密度为30~40块/hm2;用黑光灯诱杀蛾类、直翅目害虫的成虫;用糖醋液诱杀鳞翅目蛾类成虫等。

7.2.3 生物防治 运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如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蛾类害虫,卵孵化盛期选用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7.2.4 化学防治 防治猝倒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65%可湿性粉剂甲霜灵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病毒A或病毒宁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小菜蛾、菜青虫用25%氯氰菊酯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或1.8%阿维菌素、或5%抑太保乳油、或2%印楝素乳油进行喷雾等。单一农药最多不得超过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采收

茼蒿采收分为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一次性采收是在播后40~50 d,当植株长到15~20 cm左右,距地面2~3 cm割收。分期采收有2种方法:一是疏苗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芽割收。每次采收后,浇水追肥1次,以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隔20~30 d,可再收割1次,每次的采收产量为15 000.0。

第二篇: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1、形态特性

草莓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生长在30公分以内的土层,主要分布在5-20公分。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 分新茎、根状茎、匐匍茎。新茎是当年生的短缩茎,年生长量仅为0.5-2公分,轮生密集叶。匐匍茎是特殊地上茎,由新茎上的腑芽萌发而形成,是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在偶数节上产生子苗。根状茎为地下短缩多年生茎,为新茎上的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因其外形似根而得名。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叶柄10-20公分,基部托叶包在新茎上,柄的中上部有小叶,正常株有叶20-30片叶,寿命130天,新叶长成的40-60天光合力最强。

花多为两性花,能自花结实。也有雌能花。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伞花序中心花先开,3-30朵花,多在20朵之间。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成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种子螺旋状排列的雌芯受精后形成(瘦果)。

2、生物学习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8℃受冻,-12℃死亡。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九、十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二、育苗

1、母株管理: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培育成新的草莓扩种苗。每亩(667平方米)生产田需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四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80公分;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八月份定植时,一般一株

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2、培育壮苗:

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细土压住,外露生长点,并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发根。进入八月以后,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摘心、去掉多余匍匐茎。一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去掉,九至十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壮苗标准为有5-6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l-1.5公分,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

三、定植

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畜肥1500-2000公斤,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0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60公斤或“澳洛珈”重茬剂3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公分。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高垄南北走向,底宽6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间间隔 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2、定植时间:

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

3、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每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公分和20公分,株距15公分左右,每亩(667平方米)定植 8000-12000株。

4、移栽:

选阴天或遮荫栽苗。苗木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每亩(667平方米)可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

5、保温扣棚时间

(1)促成栽培: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力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退,植株休眠,全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

(2)半促成栽培:保温应根据品种休眠期长短,当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休眠后进行。一般在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

也可依计划上市期而定,如三月中旬上市的一月底至二月上旬扣棚。

扣棚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时随盖随将苗破膜放出。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根系追肥:

越冬栽培温室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需肥水量大。当新叶长到3-4片叶时,花蕾露出,应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

叶面追肥:

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用“海状元818”花果丰600-800倍液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10天,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

座果后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800-1000倍

液喷施,7-10天一次。

浇水:

温室草莓恢复生长至开花前保持上壤湿润即可。开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应及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

2、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弱势侧芽,集中营养提供结果。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种保留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3级序花蕾。

3、温湿度调控

(1)定植至休眠:

白天温度20-26℃,最高30℃。

(2)恢复生长至开花前:

为打破草莓的休眠,温度可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85%。

(3)开花期:

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迸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混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全造成授粉不良。

(4)果突膨大和成熟期:

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湿度可控制在60-70%。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通风量小,昆虫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辅助授粉可以采取每亩(667平方米)温室放蜂两箱,或用毛笔人工授粉。

五、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

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孢子在空气传播,蔓延。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病重。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发病重。

防治方法(1)控制施肥是、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等,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2)清除枯枝病叶。(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白粉病

症状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防治方法(1)选用新明星、宝交早生、因都卡等抗病品种。(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残老叶,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3)生物防治:喷洒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6-7天再防1次。(4)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天1次,连喷3-4次。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灭螨猛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或多氧霉素(A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腈菌唑浮油1000-2000倍液喷雾。这些药剂都是隔7-10天1次,喷药时要使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5)保护地栽培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一般用药物防治要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第三篇: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摘 要: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不仅能够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同时更加健康、清洁的食物也是当前国民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之一。笔者就将针对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柳州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50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而然,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粮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吃饱”上,在“吃饱”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吃好”。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同时还能够满足国民对于食品的要求,以此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我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的基本要求

1.1 地块选择

要想进行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首先要进行地块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直接关系到水稻种植的成果。较为适合进行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的地块应当要远离工业以及煤矿等地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农作物的清洁和环保。还需要确保的是地块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污染,生态自然环境需要极为的优良,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无公害水稻的种植。就是除了环保的要求以外,还需要注重的就是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挑选肥力较高的地块,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此来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2 品种选择

除了地块的挑选以外,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品种的挑选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要保障水稻的产量,那么就需要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包括温度、湿度以及气候等因素来挑选最合适的水稻品种。水稻的品种必须要具备高产、高品质、抗逆以及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除了品种的挑选以外,挑选优良的种子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栽培种植之前,必须要对水稻的种子进行挑选,确保种子的干净、饱满以及发芽率,这样才能确保水稻在未来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有效提高水稻的结实率。通常情况下,为了让种子达到这一要求,可以在采购种子之后,将种子进行摊铺晾晒2~3d。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还可以提高发芽率,保障水稻的产量。在晾晒之后还需要进行拌种浸种。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杀灭种子所包含的病菌,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播种后让种子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在生长过程中免于病虫害的侵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让农户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育苗

对于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来说,育苗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而种子的品质与质量会对育苗阶段的工作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种子的挑选。一般情况下,无公害水稻的种子需要保障纯净度在98%以上,同时发芽率要超过95%。同时,将挑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选种、拌种以及浸种工作之后就需要进行育苗工作了。在育苗工作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到覆盖材料,而覆盖材料对育苗工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认为农户最好可以选取无纺布来作为育苗的覆盖材料,这样可以帮助种子更好的生长。除此之外,农户还需要保障挑选地块的肥沃程度,确保种子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营养。

1.4 科学施肥

对于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工作来说,确保土壤拥有较高的肥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再肥沃的土地,也需要结合肥料的施入。而在施肥前需要进行测土配方之后再进行施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均衡。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以此确保肥料的充足又能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有机肥当中,包括了稻草还田肥、沼气肥、堆肥以及厩肥等多种不同的肥料。而肥料的施入首先应该选取在插秧前10~15d进行施肥。之后,再根据测土结果来调配合适的化学肥。如果土壤是呈现酸性或者中性,那么可以采用在田地施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确保秧苗更好的成长。

1.5 插秧工作

插秧工作也是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户在进行插秧工作之前需要对已经挑选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工作,清除杂草和杂物,从而起到降低病虫害威胁,减少土壤营养被其他杂草吸收的情况发生。而在整地工作之后,还需要对挑选好的地块进行浇灌工作。浇灌工作结束之后,还可以采用农用机械对地块进行耕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清除地块中的杂草。

当然,浇灌与耕地工作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影响耕地工作的开展。当插秧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并不代表就可以马上进行插秧工作,还需要注意当地的气候。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气温处于12℃左右的时候进行插秧,这样有利于秧苗更好的生长。最后,在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还需要注重秧苗的种植密度,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秧苗的成活质量,以此来提高水稻的产量。无公害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

2.1 管水工作

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管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插秧到分蘖过程中,只需要进行少量的浇水灌溉,如果水量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水稻根系出现腐烂状况,从而影响秧苗的成活率。而在分蘖过程中,当处于分蘖盛期时,需要采用浅、湿灌溉的方法来进行灌溉。而到了分蘖的末期,则需要停止浇水灌溉,同时进行晒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晒田工作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帮助水稻能够更好的生长。而当水稻进入了出穗以及开花阶段,就需要严格控制田间的浇水灌溉,保障田间水分不多不少,水层最好维持在6~7cm之间,?@样才能帮助水稻更好的出穗开花,以此提高水稻的结实率,让农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当然,还需要注重的一件事就是无公害水稻在栽培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早熟期,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障田间水分,绝对不能过早的断水,否则将会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影响。

2.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疏忽对病虫害的防治,很可能会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既然是为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行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需要讲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改善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现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公害水稻在种植栽培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以及稻水象甲等病虫害威胁。对于纹枯病可以在6月的上中旬,喷洒稻丰灵来进行防治,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进行纹枯病的防治同时还能防治二化螟。针对稻曲病则可以采用稻曲克敌兑水进行喷雾处理实现稻曲病的防治工作。在进行稻瘟病的防治时则可以采用40%富士一号乳油来进行。针对稻飞虱和稻水象甲则可以采用80%乐果和克甲螟来进行防治。当然,需要注意的,各种农药都只能使用1次,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否则,不但会降低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3 施肥管理

在进行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中,较为适合使用有机肥来进行栽种。而有机肥主要可以使用头年稻草还田来进行施肥工作。在栽秧前15d,可以施入腐熟畜禽粪肥,确保土壤具有充足的营养。当然,在栽种过程中,化学肥料的施入在所难免,而在施入化学肥料时,则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配方施肥,这样可以保障土壤的肥沃程度,同时也能够避免化学肥料施入过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壤是酸性或者中性,则可以施入磷肥和钾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的状态,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更大的帮助。结语

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提升??民的生活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情况来看,必须要做好地块的选择、品种挑选、育苗、底肥施入以及插秧工作,这是对无公害水稻栽培重视的基本要求。在田间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做好管水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作物更好的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让农户通过无公害水稻的种植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崔顺海.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2(4).[2]吴喜全,井力.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4(2):102.[3]刘桂洁.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102.[4]朱福磊,谢延彬.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7):94.[5]吴忠良.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4(5):186-187.[6]欧阳俊.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5,32(5):64.

第四篇:小米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小米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小米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小米辣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小米辣是集观赏、药用保健、鲜食于一体的多用途辣椒良种。以成熟果供食,可生食、炒食、干制、腌制和酱渍等。果实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其果味辛辣浓香,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辣鲜椒产品价格近年来一直稳定在3元/千克以上,最高时达10元/千克,每667平方米产值3000-4000元,最高达4000-5000元。其产值和效益是种植玉米的5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特征特性

小米辣株高60-80厘米,株幅70厘米。茎近无毛或有微毛。单叶互生,叶片长8-10厘米,宽4.5-5.3厘米,呈卵圆形或心形,叶色淡绿黄色,叶背面主脉处有微毛。花白色,果实圆锥形,嫩果白色或白绿色或绿色,老熟果呈黄红色或红色;果长3.5-5.1厘米,鲜椒单果重3.5-5克。单株结果250-300个,高者达500个以上。单株鲜果产量500-750克,高产株达1000克以上,每667平方米鲜椒产量1200千克-1500千克,高产地块2000千克。

小米辣具有喜温、耐热、不耐寒的特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20-30℃;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15℃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坐果率。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最易获得丰产。

三、播种育苗

1、育苗方式:育苗移栽,2、播种育苗时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

3、播种量:50克/亩。

4、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取水方便、地下水位低,未栽培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每667 m2用辣椒苗床地8-10 m2。苗床长7-8m,宽1.2m,高出地面20cm,四周开20cm宽的排水沟。床土要细,并施人腐熟有机肥150斤、普钙2kg,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加70%托布津500倍进行床土消毒,适当翻动,用薄膜覆盖5-7天,然后揭掉薄膜,待药气散尽后即可播种;也可用0.0l kg 敌克松拌床土进行消毒。

5、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放在太阳下(不能直接放水泥地)晒2-3天再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1)温汤浸种:用55℃(二开一冷)的温水浸种,保持15分钟,并不断搅拌,冷却后再浸泡8-10小时,然后放在25-30℃环境中催芽,有50%左右的种子“露白”(破嘴)时即可播种。(2)药剂处理:用1‰的百菌清拌种干播。

6、播种

每l m2标准苗床可播种150-200粒。播种前先将苗床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耙松表土,将已催芽种子拌少量碎土或细砂均匀撒在苗床上,再盖消毒过筛细土,以盖严种子为度。

7、苗床管理

(1)温度:播种后,气温低时,苗床上覆盖地膜并加盖小拱棚保温。进入4月份后,应注意遮阴。

(2)水肥:做到不干不浇水,尽可能保持苗床内较低的空气湿度,使幼苗叶不结露,减少苗期病害发生的机会。需要浇水时要在上午10-11时或下午6时左右进行,浇水后适当通风。当幼苗形成2片真叶时,疏除弱苗和杂草,选晴天泼少量清粪水。

(3)分苗假植:当辣椒苗长到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3:00分苗,分苗间距9-l0 cm。分苗时应先浇湿苗床利于起苗,栽苗时手握住子叶部位,勿弄伤嫩茎,栽苗宜浅,深度以露出子叶l cm为准,栽后浇定根水,并盖上小拱棚促进缓苗。

(4)病虫防治: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疫病等病害,可用根腐灵1000倍液或广枯灵1000倍液或克露1000倍液或抑快净2000倍液;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可用2.5%速灭杀丁3000倍液杀灭。

(5)炼苗:根据定植时间的早晚,在移栽前5-7天揭去保护设施,进行炼苗。

四、定植

1、土壤选择:种植地块应选择通风向阳肥沃、前茬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块。

2、整地施肥作畦:深翻晒土,采用高畦窄厢栽培,1.3米开厢(带沟),畦高20-25厘米,沟宽30-33厘米。每亩施3000-4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加复合肥30-40公斤沟施,开好厢后覆盖地膜。

3、定植时间: 5月中下旬。

4、栽培密度:一般株行距40-45(厘米)×60-70(厘米),杂交种每穴一株。

5、定植时,应及时淋定根水并封口。

五、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辣椒缓苗后宜控制浇水,初花座果后适当加大浇水量,当植株大量挂果后要充分供水,保持80%左右的土壤持水量。辣椒的肥水管理应结合中耕除草,在辣椒定植成活后10-15天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同时可追施清粪水及0.5%复合肥作提苗肥。第1次中耕后20天左右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再追施清粪水及复合肥。初花期进行第3次中耕追肥。辣椒的生育期和采收期都较长,整个生育期需多次追施清粪水和其他肥料。为防止后期早衰,结果后期可用0.5%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辣椒的根分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在雨季应注意田间及时排水,切勿积水,干早时要早晚浇水。

2、整枝打叶:辣椒的分枝力强,保留第一朵花下的两个健壮分枝,对过密枝或下层的弱枝及时剪掉,防止多耗养份。

3、保花保果:在开花期间用辣椒灵加兑6000倍液的爱多收喷1-2次,防止落花落果。

六、采收

一般在定植后50天左右始收,采收盛期3-5天可采收一次。一般头档果要早采,以促进后批幼果的生长。采收时动作要轻,以防折断枝条,雨天或湿度较高时不宜采收。上市标准:新鲜、光亮、无虫蛀、无病斑、无灼斑、不腐烂。

七、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疫病的防治,可于定植缓苗后用克露(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1-2次.对于发病株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灌根封闭发病中心,每7-10天施药一次;辣椒病毒病可用毒灵1000-20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及时喷雾防治;辣椒的白粉病可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乙醚酚800-1000倍液防治;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喷洒.或用泉程600倍液灌根;烟青虫、棉铃虫可在开花前或开花期用50%的辛硫磷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小地老虎、缕蛤危害,可用敌百虫晶体150克加水1.0-1.5斤拌入切碎的鲜菜诱杀,以傍晚施入植株边为好。

小米辣高产栽培技术

小米辣属亚热带特色小椒品种,株高60-80厘米,株幅50-70厘米。果实圆锥形,黄白色,果长3.5一5.1厘米,鲜椒单果重3.5-5克,单株结果250一300个,高者达500个以上。一般单株鲜果产量500一750克(1-1.5斤),高产株达1公斤以上,每亩(667平方米)鲜椒产量1200一1500公斤,高产地块2000公斤。小辣椒是一个集药用保健和鲜食等多用途辣椒良种,可生食、炒食或干制、腌制和酱渍等,其果实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味辛辣浓香,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口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培育出了耐瘠、耐旱、树大、果多、丰产的优良小米辣新品种,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生产出的产品畅销云、贵、川及海外,倍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云南小米辣已成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亩可实现产值4000-5000元,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夺取辣椒高产的关键,必须科学育苗。

1、苗床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距水源近,近两年来未种过茄料作物,地势平缓,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

2、苗床地整理:播种前深翻晒伐2-3次,取表土过筛,筛土量以种植一亩辣椒以8个平方米苗床算,苗床宽1-1.2米,床土厚10公分(3寸),筛好后,以每平方米混合腐熟农家肥3-5kg(适量加人畜粪尿以湿润床土),三元复合肥100-150g(2-3两);50%多菌灵加65%代森锰锌按1:1或70%敌克松3g,地虫净3g拌合,均匀与过筛的床土混匀之后。起垄,垄面宽1-1.2m的床畦,整平畦面待播种。

3、精细播种

(1)播种时间:结合我县土壤气候特点,播种期为2月至3月份播种,苗龄60天左右。

(2)种子处理:播种前首先将种子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然后将种子进行温烫浸种:即先把种子放入50℃左右的热水中浸10~15分钟,期间要不停搅动,再放入30℃温水中浸4~6小时。浸种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20~30分钟消毒(也可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然后进行催芽:用透气保湿袋子盛装种子,袋子要宽松,放在20-30度条件催芽(火炉傍,注意不能直接放在炉子地下,以防烫种。气温高也可不用催芽,直接播种),每天早晚用温水冲洗种子上下翻动,3-5天后待7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播种量:为培育壮苗,亩用种量为30-40(移栽面积),单位面积播种量不易过大,否则苗子过细、过弱,不利于栽后返苗。

(4)播种:在整好的平整床畦上,将种子均匀在上面,然后覆细砂土(用筛子筛)0.5-1厘米左右,以看不见种子为宜,适当浇水后支好弓架,上盖薄膜。

4、苗期管理:出苗前随时检查床温度,注意浇水保温。出苗后前期注意保湿、保温,后期注意防高温烧苗。

(1)苗床管理:出苗后,晴天必须坚持每天上午9时摘开苗床两端的拱膜通风,并固定好,下午5时后盖严,如遇连续阴天每隔2-3天通风1次,每次1小时。种子荫芽顶土后,及时拨出杂草。椒苗2-3叶期即可间除弱苗、病苗。同时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和地虎快杀500倍液喷洒预防猝倒病、立枯病、小地老虎等。移栽前15-20天,通风逐渐开大进行拣苗,并用瑞猛锌和敌杀死喷施1次,预防移栽后各种病虫害发生。最后全部揭开,提高椒苗的抗逆性与适应性。

(2)肥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而定,天旱时注意浇水,一般在中午12-15时辣椒叶子不打卷,不需浇水,要人为进行控水,促进根系生长,如需浇水要在下午4时以后,浇水要浇透。苗期追肥要看苗而定,若苗棵长势好,叶色浓绿,不宜追肥。若苗弱、叶黄可适量追施清粪水或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二、大田移栽

1、选择移栽田块及整地:要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上等肥力,前作未种过茄料类作物的田块。移栽大田要三犁三耙,达到土细、草净的要求。

2、移栽时间:大田移栽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苗已长到5-7片真叶时开始移栽。

3、合理密植:定植时,按照行距1米,株距0.4-0.5米挖穴,穴要大、深,以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500公斤(土杂肥或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注意鸡粪、新鲜牛粪、喂饲料的猪粪等少用,即使要少用得充分腐熟的)、过磷酸钙25-30公斤、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混合施入穴内,覆土、起垄、整平、后盖上地膜(盖膜要平直,四周压紧、压实)等待定植,定植时每穴一棵,每亩1500株左右。也可先栽后盖地膜(注意:栽时不能将苗直接栽在肥料上,一定要先用细土盖好肥料后才栽,栽时在苗根脚轻轻压土定苗即可),栽后视天气情况适量浇施定根水。

三、中耕管理

1、水分管理及补苗:椒苗移栽后7天左右成活,应及时补苗,视天气情况半个月浇水1-2次,若遇涝要注意排水。

2、追肥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育时期,适时、适量追肥,做到“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和“重施果肥”。即辣椒定植成活后20天左右,结合中耕灌水施苗肥,切忌过量、过浓,提倡轻施、薄施,视苗情,苗好可不施,苗弱可适当施用清粪水;辣椒现蕾期,需肥量渐多,应抓住这一时机“稳施花蕾肥”,以复合肥10公斤/亩兑人畜粪水浇施,以促进多分枝,多结果。开花期应控水控肥(特别是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果实膨大期(盛果期)应“重施果肥”,且N:P:K配合施用,亩施尿素15—20kg,普钙20 kg,硫酸钾10-15kg或复合肥 20-25kg兑清粪水浇。叶面施肥:每采摘1次(15天左右)喷施1次0.4%磷酸二氢钾+0.3%尿素喷施+云大120(1包)+氯溴(1包),提高坐果率,确保稳产、丰产。

3、病虫害防治:根据各生长期发生的病虫害有:苗期以预防立枯病、猝倒病、小地老虎、蟋蟀为主;大田期以预防蚜虫、小地老虎、病毒病、黑斑病为主;初花期以预防烟青虫、疫病、炭疽病、霜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为主。

①药剂防治:病毒病、黑斑病用1200倍万灵、64%杀毒矾5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②疫病、炭疽病、霜霉病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53%金雷多米尔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任选一种交替喷施7-10天1次,连喷3次。

③小地老虎用地虎快杀、密达任选一种兑水浇施,蚜虫、烟青虫用2.5%功夫乳油,10%吡虫啉、菊脂类农药任选一种喷施。盛花期要少施或不施高浓度农药。

④青枯病(瘟兜):以预防为主,尽量不要连作,易瘟兜的地块可在松土时,亩施入100-150公斤的生石灰,将其翻入土中,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如发现病时,可采用14%的络安铜水剂300倍液或72%的农用硫酸链酶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的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天交替灌根2-3次,这样可以减绶病害的发生。

四、采摘:在果实呈现绿白色时(七成熟)及时采摘,采摘及时能更好地提高小米辣的产量,注意不能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以防病菌滋生。野山椒高产栽培技术

野山椒俗称指天椒,主要用作菜肴烹调、配菜的佐料,辛辣副食品的调料。野山椒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干食,还可以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近年的青椒罐头,市场畅销,供不应求。种植野山椒,投资少,产量高,销路广,一般亩产150—2000公斤。

育苗地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便利,离大田近,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而且所选择的苗床地应未种过茄果类、瓜果类蔬菜及烟草等作物,以防病害相互传染。

种子处理

1、把种子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种15—20分钟,再将种子放到55℃的热水中浸15分钟,捞起用清水搓洗种子;2、在常温下清水浸种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3、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此种方法可防治青枯病和病毒病。

疏播、匀播育壮苗

俗语说“苗好三成收”。为有利于幼苗生长健壮,早现蕾,早收获,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可以适当提早播种期。一般在1月下旬开始播种,将选好的育苗地深耕翻土起畦,每亩大田约需8—10平方米苗床,把100公斤腐熟的家栏肥作基肥均匀撒于畦面并与土壤耙匀、整细、整平,畦宽1.5米包沟,沟宽25—30厘米,沟深30—35厘米。播种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大田用种量20—25克,匀播、稀播种子,播种后用细土或土木灰覆盖1.5—2厘米,然后用尼龙薄膜拱棚育苗。幼苗出土后,要及早进行炼苗,使幼苗壮实,提高抗逆性。另外,苗期还要注意田间湿度,田间不能有渍水,久晴时要适当浇水,保持苗地湿润。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除草轻中耕间苗,使土壤透气,以保证幼苗根系发达。

合理密植

野山椒幼苗长至4叶1心时即可移栽。将种植野山椒的田块翻耕起畦,畦宽1.3米包沟,沟宽0.3米,沟深20—25厘米,株距为0.8—1.0米。野山椒采收时间较长,一般可采收至初霜期,树冠大,可达1—1.2米。因此,采用单行开穴种植,每亩植株600—650株。移栽时每亩用25公斤磷肥加腐熟家栏肥300—350公斤拌匀按穴施下作基肥,并与穴土拌匀,幼苗带土移栽,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肥水管理

野山椒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粘、砂壤土均可正常生长,既耐旱又耐瘠,忌渍水,但应有适当的水分和较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移栽7天后,施一次腐熟的稀粪水,每7天施一次,每次加少量复合肥,连施2—3次。初蕾时,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培土,每亩施腐熟家栏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在植株间开0.25—0.3米深沟施肥,施后要覆盖泥土,开花后不能松土,以防伤根感染青枯病。在每次采收后一要适当追施速效肥,同时要注意加深畦沟,适当培土,排除积水,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持良好长势。

病虫防治

1、青枯病的防治。移栽前每亩用石灰或草木灰100—150公斤施下整地,调节土壤酸碱度,抑制病菌繁殖。发病初时选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防止传染。

2、炭疽病的防治。连用50%的代森锰锌800倍液,世高1000—1500倍液或爱苗3000—4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注意防治蚜虫,防止传播病毒病。用蚜虱净3000—4000倍液或阿克泰每亩4—6克兑水50—60公斤防治蚜虫效果较好。

适时采收

野山椒属多次开花多次结果类蔬菜,且多以收青果为主,所以及时采摘有利于提高产量。青椒采摘的标准是果实充实饱满,果皮色泽转深,光洁发亮时即可采摘。一般选择早上或傍晚进行采摘为佳,采摘时连柄采摘,不要左右翻动或向上提,以免搬动植株。

http://

盆栽辣椒栽培技术-视频

第五篇: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海大生物科技

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黄瓜生理与环境条件的要求

黄瓜为一年生草本蔓性攀缘葫芦科甜瓜属作物。原产于热带森林地区。黄瓜为浅根系植物,根群大多分布在7-27公分的表土层。在茎的基部近地面处,能长出气生根伸入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黄瓜茎为蔓生、中空、略呈四角形,表面有细刺毛,从茎节叶腋中可抽生侧枝,节间有卷须,借以攀缘在其它支持物上,茎可根据栽培条件无限生长,在保护地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茎长可超过6米。叶片互生在节上,呈五角形或心形,叶片与叶柄有中空无色的刺毛。花单性、同株异花,雄花数目多、雌花数目少。雌花在冠下部有长形的子房,有时也会产生少量全雄株或全雌株,或两性完全花,果实为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合并发育。黄瓜在8-36℃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黄瓜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12℃,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29℃。黄瓜喜温不耐低温,但又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白天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10-17℃为宜,最理想的昼夜温差在10℃左右。

黄瓜虽喜温,但对高温的忍耐能力较差,温度到达32℃以上,黄瓜呼吸量增加,而净同化率下降,35℃以上生长不良,超过40℃就会引起落花、化瓜、光合作用急剧减弱,代谢机能受阻,45℃高温3小时,叶色变淡,雄花落蕾或不能开花,花粉发芽力下降,导致畸形瓜产生。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12℃。黄瓜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常因降温的缓急和低温锻炼程度而大又相同,未经低温锻炼的植株或徒长的秧苗,5-8℃就会受冻害,3-4℃就会冻死,经过低温锻炼的植株或秧苗,尤其是黄瓜嫁接苗,不但能忍耐3℃的低温,甚至遇到短期-2-0℃低温也不会冻死。

黄瓜根系对地温要求比较严格,黄瓜根的伸长最低温度为8℃,最适宜25-30℃,最高为38℃。生育期间黄瓜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黄瓜喜光又耐弱光。因此,很适合冬春茬保护地栽培。但光照的长短会影响到花的性器官分化与形成,亦就是决定雌花的多或少。一般光照时间在8.5-11小时对黄瓜分花最好有利。如若在黄瓜果实膨大期遇连阴天,一方面由于光照度减弱,光合作用同化物减少,植株本身贮藏的养分不足,造成因分配给果实的养分城少而出现果实发育不良或比瓜现象,一般在阴天后的10天左右黄瓜产量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因阴天时叶面蒸腾作用弱,致使根系吸水受阻,一旦天气转晴,叶面蒸腾迅速旺盛,根系吸水能力则跟不上叶面蒸腾的需求,造成叶内水分不足光合作用下降,甚至中午时叶片萎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早晨应适当早揭苫,下午在确保夜温的情况下,相应晚盖苫。遭遇连阴或雨后晴天的早晨,应给使用“海状元818”叶面肥800-100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喷至欲滴状最佳。

黄瓜根系浅,叶片大,地上部消耗水分多。对空气及土壤的湿度要求都比较高。喜欢湿润、不耐旱、不耐涝。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为80-90%最适合生育生长。而且黄瓜对空气中湿度的适应力较强,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0-100%亦能忍受。但当空气湿度超过80-90%时,会造成蒸腾作用受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到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减弱,长势衰退。如若湿、冷同时过度发生,很容易造成沤根或寒根。高湿的环境同时亦为病菌的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病害的发生。

由于黄瓜根系浅、根群弱、需氧性较强,吸收水肥能力差,应选择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好,保水保肥、疏松透气的腐林质壤土进行种植为宜。黄瓜在粘性土壤中生育迟,但生1

海大生物科技

育期长、产量较高;而在砂土或砂质壤土种植,则生育早、但容易老化。黄瓜在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土壤中均能种植,一般适应PH5.5-7.6,最适宜PH6.5,若在PH4.5以下的土壤种植黄瓜便会枯死。

黄瓜对养分的吸收量与品种、栽培条件及栽培方式均有密切的关系。与黄瓜生长发育关系较大的营养元素为氮、磷、钾、钙、镁等,吸收量以钾最多,其次氮、钙、磷、镁依次,其中钾的摄入量集中于生长中后期,氮则集中于生长前期,而磷在播种后20-40天需求量增大,钙和镁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另外,生长期长的春早熟黄瓜要比生育短的秋延后栽培的黄瓜养分需求要高。还有,张延后栽培的黄瓜前期产量高,因此养分的吸收主要在前期,所以,施足底肥是关键。

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大约要吸收氮(N)2.8-3.2公斤,磷(P2O5)0.9-1.3公斤,钾(KO2)

3.5-4公斤,钙(Ca)2.1-2.5公斤,镁(Mg)0.4-0.5公斤。

培育壮苗

育苗设置及营养土配制

黄瓜根系的维管束鞘易老化,除幼嫩根外,断根后难发新根。因此,为了保全一个较完

整的根系,保护地栽培一般均采用营养杯护根育苗,以防止定植时对根系的损伤。营养土是黄瓜培育壮苗的基础,主要以土壤与肥料人工配制,要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完全,能改善土壤的吸肥、保水和透气性,呈微酸性或中性,并具有一定的粘性,以利幼苗根系的吸收活动。土壤采用近3年内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园土,最好是采用葱蒜地或麦田里的表土。肥料主要以生物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具体配比:田园土6份、“海状元818”粉状海藻肥或优质腐熟厩粪肥4份、将土粉碎并过筛与肥混合均匀,按每100公斤加入3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充分混合便可使用。

种子处理

为了有效地预防黄瓜苗期的立枯、猝倒以及根腐、枯萎、蔓枯等种传、土传病害,进行

一系列的种子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种子处理后,还可打破种子休眠,提早出苗,根好苗壮,提高黄瓜幼苗质量。

先将55-58℃的温水(水量约为种子体积的5-6倍)装入干净的小盆或大碗中,然后将种子倒入,立即顺一个方向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水温,经10分钟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让种子继续浸泡4-6小时,将种子捞出淘洗干净,去水甩干,用布包好,便可进行催芽。催芽的温度控制:先25℃,后30℃,当胚根将出(露白)再降至25-20℃,一般催芽一天左右便可出齐芽。出芽后(或露白),使用“海状元818”拌种剂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进行拌种处理,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苗齐、苗壮,提高秧苗质量。如若是嫁接砧木南瓜种播种前也要进行拌种处理。

播种

根据黄瓜对水分的要求特点,播种时不宜水分太大,预防造成烂芽。一般从播种到苗齐,白天气温保持25-30℃,最高不超过35℃,夜间12-14℃。幼苗约3天左右出土。

嫁接苗砧木南瓜种应比黄瓜种早播3天。如果是采用靠接的方法(此方法较易成活),在播种时黄瓜种与南瓜种可同杯播种,相距1.5公分左右为宜。

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黄瓜育苗期的温度管理原则“高温催芽,低温蹲苗;高温缓苗,低温炼苗”。也就是说,当黄瓜幼苗出齐苗后,应将温度下调到白天20-25℃,夜温10-12℃进行蹲苗;分苗后,温度调为白天30-35℃,夜温15℃左右进行缓苗;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再将温度调到白天

海大生物科技

26℃左右,夜温12℃左右;定植前10-15天,进行低温炼苗,一般白天可在20℃左右,夜温10℃左右。

(2)水分管理

一般黄瓜的苗期浇水原则是“阴天不浇,睛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浇水后第二日无露水时覆土厚约1公分,通常苗期约浇水3次左右。

另外,营养土育苗主要是控温而不强调控水,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土块坚硬,根系发育不良,幼苗易老化,给以后的生育生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但也不可湿度过大,预防幼苗徒长及病害的发生。

(3)养分管理

黄瓜苗期如果施足苗床肥或营养土育苗,一般不进行根部追肥。若幼苗出现有缺肥的现象,可按每15公斤水使用“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20克、“海状元818”植物卫士25克、“海状元818”绿的快25克(或尿素5克、硫酸钾13克、磷酸二氢钾6克、钙肥14克、铁肥0.3克,或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20克、铁肥0.5克)混合进行叶面喷施。

嫁接苗管理

(1)保温保湿

嫁接后,保持温度,白天26-30℃,夜温18-20℃,地温23℃左右,接口愈合最快,成 活率最高。在保温的同时还应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90-95%,但土壤的湿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烂秧。在嫁接后马上用益微菌液喷施接口(20克菌剂兑水15公斤),不仅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而且还可以防止病杂菌对接口的感染造成病害,加速切口的愈合。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基本成活,温度可逐渐降至20-25℃,空气湿度在85%。到定植前10天左右,要适当控温控水蹲苗,以促其根系发达,空气相对湿度再降到75%左右。

(2)遮光通风

一般嫁接3天内全天遮光,3天后到一星期内,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遮光,但应注意根据季节气温适当调整遮光时间。同时,嫁接后的3天内密闭棚室,3-5天后逐渐通风,通风口应由小到大,通风时间逐步延长。9-10天后则可通大风。注意:若幼苗出现萎蔫,还应及时遮荫喷水,并关闭风口。

(3)抹侧芽

砧木生长点去除后,会促使侧芽萌发,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穗成活。因此,应及时去掉侧芽,一般2-3天去一次。

(4)接穗断根

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己愈合,及时去除嫁接夹,并切断接穗根系,防止病菌侵染。

6、喷施乙烯利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当黄瓜秧苗(包括嫁接苗)长出1-3片真叶时,使用100-150ppm的乙烯利溶液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混合叶面喷施1-2次,若喷施二次应相隔7天。喷施后,可诱导植株雌花分化,提早结果,能有效地增加黄瓜早期产量及总产量。但应注意必须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等工作。

定植

重施基肥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普施与集中施相结合,亦就是在整地前将60%基肥撒入耕地,然后 翻入土内搂匀,40%基肥在移栽定植时作为沟肥或穴肥集中施入。每亩(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海状元”或“澳洛珈”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4-

8、8-7-10

含量)100-12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40-60公斤。若重茬严重的田块,在定植时移栽前使用“澳洛珈”重茬剂进行沟施或穴施,每亩(667平方米)20-30公斤,效果显著。

合理密植

栽培多采用南北向起垄双行覆膜种植。一般双垄扣膜应用100-120公分宽的地膜,单垄 或高畦则用60-80公分地膜。每亩(667平方米)定植株数3500-4000株左右为宜。

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移载前,如露根移栽的秧苗应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500-600倍液进行沾根;如是营养杯育苗或带坨移栽的秧苗,应在移栽前3-4天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600-8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新根发生,缩短缓苗期,提高抗逆性。

另外,若是根结线虫较严重的棚室,在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时,可同时加入“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2.0%阿维菌素混合使用,每15公斤水加入15毫升。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定植方法

黄瓜属浅根作物,定植时不宜栽太深。定植应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栽植方法一般

分为明水栽和暗水栽两种。明水栽即在畦面按株距挖穴,然后将苗栽入后浇水;暗水栽也称坐水栽、水稳苗。即在定植前先开沟晒土,然后顺沟条施入沟肥,将肥与土混合均匀后放大水灌沟,待水渗到一定程度时,再把秧苗土坨(根部)大部分坐入泥水内,待水完全渗下后,覆盖一层干土埋垄。这样既可保持地温,又可防止表土板结,起到了透气、保墒、促进缓苗发根的作用。

田间管理

变温管理

黄瓜定植后应闭棚高温高湿促缓苗。缓苗后采用变温管理的方法来调控温度,一般是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33℃,然后放顶风,使棚温降至25℃左右,中午加大放风量,使下午温度保持25-20℃,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减缓夜温下降,夜间棚温应保持在15-17℃。阴天在确保棚温的基础上亦适当打开通风口换气。采用变温管理,可以加速棚顶露水雾化,较常规管理(25℃放风,降至17-18℃关风,阴天不通风)棚内升温快,相对湿度低,31℃以上的高温可减少病杂茵孢子的萌生,对病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上午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下午低温有利于光合同化物质的运转,减大黄瓜自身呼吸消耗,促使瓜条迅速膨大。

水肥管理

保护地黄瓜栽培,可按整个生育期浇水多少分四个时期:第一,定植初期约10天左右,要求土壤湿度高,土壤绝对含水量要求达25%以上,保兼顾到需保持地温,在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后,不旱不浇,以利缓苗。第二,缓苗后至采收初期,40-50天内,促根控秧,可不浇水,保持土壤绝对含水量20%左右(用手拈取地表5公分以下的根部土壤,不成团而散开时,含水量约为14-15%,即为缺水,成团表示不缺)。第三,采收初期至结果盛期,约70-80天左右,含水量应在23%以上,平均10-15天浇一次。第四,植株衰弱期,为防早衰,应将土壤含水量升到25%以上,即7-10天浇水一次。

由此可见,黄瓜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浇水量应有所不同。如果说初花期的浇水管理主要在于“控”,那么结果期的浇水特点在于“促”。还有,浇水应以早上浇、膜下浇为宜。因为早上可以配合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膜下浇减少空气的相对湿度。

黄瓜追肥,从定植到采收结束,约需追肥8-10次,一般从定植后结合浇缓苗水开始,每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进行冲施,进入结果初期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10公斤、与“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随水追施;到了

采摘盛期,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2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20公斤、与“海状元”或“澳洛珈”海藻复混肥(16-9-20含量)15-2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8-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混合随水追施。

为了延长黄瓜的采收期,在根部追肥的同时,还应进行叶面追肥,从黄瓜开始采摘起进行,每隔10天左右一次。使用“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1000-1200倍液或“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如遇光照不足、冻害、激素中毒、化瓜等生理障碍,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防治。出现缺钙症状使用 “海状元818”稀土钙1000-12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如发生病毒病,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海状元818”菌毒煞500-800倍液混合喷施,5-7天一次,2-3次,效果显著。

正确使用防落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

在黄瓜植株雌花开花后1-2天,用100-200防落溶液素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800-1000倍液混合进行喷花,可促进果实生长,促使瓜条直而长,顶刺带花,预防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当黄瓜开花后3天左右,亦可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500ppm细胞分裂素混合进行叶面喷施。可减轻因棚室光照不足而导致的花粉败育不实的现象,并可连续刺激果实生长,促进果实膨大。

五、海藻肥的作用特点

1、有机质含量丰富,大中微量养分全面均衡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海藻肥,主要原料选自天然海藻,经过特殊生化工艺处理,提取海藻中的精华物质,极大地保留了天然活性组分,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陆地植物无法比拟的钾、钙、镁、锌、碘等四十余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海藻中特有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同时,还含有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赤霉素等。

2、改良、疏松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海藻肥可直接使土壤增加有机质,激活土壤中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可在植物—微生物代谢物循环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海藻中的藻朊酸钠是天然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3、易吸收,见效快,肥效长,提高化学肥药效果

海藻肥中的有效组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呈极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状态,在使用后的2-3个小时进入植物体内,并具有很快的吸收传导速度。此外,海藻肥中的海藻酸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增大接触面积,使水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茎叶表面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使植物最有效地吸收营养成分,因此如果海藻液体肥和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化学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可降低喷洒费用,对农药和化学肥料具有增效作用

4、抑菌抗毒驱虫,药肥双效、天然安全无公害

海藻肥中含有的甘露醇、酚类多聚化合物、甜菜碱、海藻酸及天然抗生素等物质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病毒驱虫效果,真正起到肥药作用。海藻肥是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可与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和谐地起作用。对人、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其他任何肥料都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国外被列入有机食品专用肥料。

下载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公害茼蒿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示范工作总结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近十几年我市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发......

    西瓜延后上市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精选五篇)

    西瓜延后上市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为葫芦科西瓜属1 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南部,河南种植的西瓜一般都在夏秋季上市,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上市时间一般都在7 月2......

    试论辣椒无公害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试论辣椒无公害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摘要:辣椒是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特色蔬菜,在我国各地特别是贵州省普遍种植。为使种植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高产优质辣椒生产角度......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生猪生产的饲养管理、饲料使用、兽医防疫、兽药使用等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

    郁金香栽培技术论文

    郁金香的栽培技术和观赏价值 摘要:郁金香花姿优美,色彩丰富,它为春季球根花卉,花期早、花色艳丽,是点缀春景的美丽花卉,多用丛植、片植或作花坛布置及作切花,是园林布置中常用的花......

    遵糯一号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遵糯一号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木贾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农艺师贺寿兰遵糯一号是遵义市农科所近年来新选育的糯玉米组合,其产量和品质均表现优良,深受广大城乡居民喜......

    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最终5篇)

    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 摘要:果树栽培技术对于果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标准化栽培技术,旨在提升果树栽培技术、保证果品安全。关键词:标准化栽培;果品安全;措施中图分......

    g溪蜜柚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荐五篇)

    g溪蜜柚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g溪蜜柚原产于福建省平和县,已有500多年栽培历史。199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平和县种植50多万公顷,年总产量达1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