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自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广东省自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广东省,具有担任自考本科主考院校资格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报考院校不同所开设的专业也是有差别的。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广东省自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自考报名条件:
凡在广东省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服刑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
凡有学历需求的人们均可报名参加广东省自学考试,报考条件较宽,不限制考生的年龄,学历等,但是申请自考本科毕业的时候,需要有国家承认的大专证。
自考也就是自学考试,全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考采取单科考试的`形式,及格一门颁发一门合格证书,只有所有考试科目及格后才可以申请毕业,毕业文凭含金量仅次于统招学历,可用于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找工作等。
自考怎么选择专业与学校
一般来说,选择好的专业更加重要。毕竟自考需要我们自己复习报考,只是一味地在乎名校学历而忽视了自己真正所要学习的东西不利于我们自考的通过率,而且同样不利于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因为参加自考的大多数都是在职人员,想要在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历,更多的是想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
自考生要选择与职业规划相契合的专业,做到学有所用。尽管部分考生参加自考只是为了补学历,但是选择专业不能太随意,最好与自己的工作或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关,尽量做到学有所用。因为只有运用得上的知识才算是自身拥有的知识。
第二篇: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附件1:
上海市中小学、幼托园所校车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依照•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3号令),以及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2号修改单的通知‣(公交管„2007‟162号),现就加强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托园所自有或租用运载学生上学、放学车辆(以下简称“校车”)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校车条件
校车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一)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处于定期检验有效期内,且一年内不会达到强制报废标准。
(二)具有全市统一的颜色或标志。校车应在车辆前窗和后窗悬挂或粘贴具有“校车”字样的标志;学校自有校车应在车身上喷涂统一的颜色、粘贴校车标志和校名。
(三)校车应具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校车标牌。学校租用校车的,应租用具有营运资格的专业客运单位的车辆,不得租用个人车辆。
(四)幼儿及小学生校车必须确保足够数量的座位,禁止站立。中学 — 1 —
生校车载人不得超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载客人数。
(五)校车每年增加一次安全技术临时检验。
第三条 驾驶人条件
校车驾驶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应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二)工作责任心强、技术熟练、驾驶经验丰富。
(三)身心健康。
(四)有连续三年以上良好驾驶记录;未发生过负有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最近三年任一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未满12分。
(五)已依法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
(六)具有本市公交、出租汽车及省际客运从业资质。
第四条 申领校车标牌所需材料
申领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监制的校车标牌,应提交校车信息登记表、校车行驶证复印件、车辆临检合格证明、交强险保险单等材料。
第五条 校车标牌的申领和发放
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应向学校所在地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领校车标牌。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提交的申领材料后,对于材料齐全、真实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校车标牌;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发放校车标牌,但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校车标牌每年秋季开学前发放,一车一牌,不得挪用于其他车辆。
第六条 备案制度
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在申领校车标牌前,应先向所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登记备案。
第七条 限制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本市中心城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公办学校不得使用校车。
第八条 道路通行
校车运载学生时,按规定路线,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可在确定的停靠点接送学生。
第九条 管理职责
学校应在每辆校车上至少安排一位管理人员随车管理,维护车内秩序和学生上下车时的安全。
学校自有校车的停放应执行上海市教委关于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法规和行为规范,劝导学生不乘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校车管理工作纳入对中小学安全管理和校长考核的范畴。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客运营运企业校车的营运管理,督促、检查企业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要严厉打击“黑车”接送学生的行为。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校车标牌核发工作,加强校车运行的管理。发生超载等严重危及学生安全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时,应当依法予 — 3 —
以处理,并在违法行为消除后方可放行。要将校车违法和事故处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各级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配合教育行政、公安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等部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发挥学校周边环境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校车管理工作的监督。
公安交通、城市交通、教育行政、综治部门之间要建立校车管理的信息通报和工作协商制度。
第十条承运企业及租赁合同
校车承运企业或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学校应与承运企业或单位签订校车租用协议,明确服务要求和安全责任。
第十一条乘坐人申请及权利
学生乘坐校车,应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应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及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发现校车违反本规定的,有权予以制止,有权拒乘并向公安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或教育行政部门举报。
第十二条参照执行
本市高等院校、台商子女学校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车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生效及废止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0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4单位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幼托园所校车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沪教委青„2007‟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满足家长的教子需要
满足家长的教子需要
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朱磊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时刻关注着学校的教育动态,但有时他们在配合中有些无能为力,希望学校能对他们作些辅导,以提高他们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也及时地给予指导。例如,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工作,有许多家长对社会热点的“知识经济”理解不透,我就借解读“知识经济”来呼唤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习。我搜集了多方面的材料,以《未来家庭的贫富观》为题,围绕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应如何充分认识知识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储备与财富储备的关系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学好知识,发展能力,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打下基础,使家长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成长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足为奇的,重要的是应在教育和引导中引领家长一同动起来。如:有一段时间,一些学生放松思想品德建设,表现出纪律松弛,学习马虎,作业拖拉,在校内外引发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教育效果不理想。我就召集这些家长作了《把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的讲座,与他们一起解读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他们共同参与。让家长懂得,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不仅不能干好事情,还可能走上斜道,甚至会危害社会,这是很危险的。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法纪意识。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市场经济,人的道德绝不能丧失。如果放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家庭乃至社会后果将不
堪设想。孩子从小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可以为长大了自觉遵守法律打下基础。一个家庭将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培养了将近20年时间,家长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参加国家的建设。可如果不懂法,不守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会前功尽弃。使每个家长都认清了自己所肩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通过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根据他们的变化,在家长学校的授课中做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就能和家长一起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学生家长就业流动加速,外出打工、闯世界的人数迅速增加,加上老人平均寿命的延长,隔代家庭祖孙共同生活和三代同堂家庭明显上升。许多孩子与祖辈接触和的生活时间已超过了父母,隔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唱起了主角,担负起了教育孙辈的重任。家长学校授课、开展活动,隔代家长的出席人数有时甚至超过了亲代家长。但大多数隔代家长受当时教育条件和家庭生活水平的限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有相当一部分还未能接受完小学教育,导致他们对孙辈的教育力不从心,成了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现状,我专门开展了隔代家长的研究与教育,将他们与亲代家长分开授课,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获取现代家教信息,真正肩负起隔代家长应有的责任。隔代家长的教育内容如何选择呢?它与亲代家长应该有所不同,确定时既要着眼于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素质发展的新要求,又要兼顾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等实际,做到适
时、适用,好懂、易记,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孙辈的方法。我在隔代家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认为,主要应抓住以下内容:
1、家庭教育的《纲要》和《规范》,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配合学校工作的基本方法,4、身边隔代家教的典型案例。选择这些内容,旨在让隔代家长了解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和方法。通过努力,这种教学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家长学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进行了开展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尝试。在开展各种教育时,我把法制法规教育和学生成长心理教育放在首位,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通过图片展览、材料学习、写感想、表决心等活动形式,感染家长、教育家长,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我采取的具体方法有:
(1)集中面授家庭教育理论及方法。
(2)家长自学相关教材内容、写心得笔记。
(3)组织家庭教育方法咨询、研讨及经验交流活动。
(4)办好家长学校社区班,强化家庭教育合力。
(5)探讨重点学生家庭、单亲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方法、途径、效果。
(6)撰写家庭教育文章,征集家庭教育案例(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反思)评选百名家长学校优秀学员。
(7)组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考核。
(8)家长学校结业典礼、表彰家长学校优秀学员。
总之,通过自己在家长学校开展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尝试,即以讲课、举办专题讲座为主,其它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予以配合,使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村各农户之间差异也很大。听课的家长年龄、文化程度也参差万别。为此,我根据各班情况,灵活多样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在授课内容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分别安排,如:对低年级家长侧重讲科学养育、营养卫生、智力开发;对中高年级学生家长重点讲素质教育,法治教育;公路沿线增加交通安全教育等。在用语措辞上,根据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的特点,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为使家长学校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适应形势,又增设了义务教育法,收费法规宣传,夏令春秋时节传授卫生防疫知识等课程。由于不断调整授课方案,适应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需求普遍反映良好。
根据少数学生家长由于身体或其它原因,到家长学校集中学习有困难这一状况,我还坚持送课上门。有的村离学校很远,交通不方便,我就利用节假日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既给家长讲了课又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家访,自己感到高兴,家长们也深受感动。
如今家长们农闲时赌博的现象不见了,聊天儿的人没有了,大家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再不会怠慢。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班上的学生转变巨大,不但学习成绩提高
很快,而且生活习惯有了很大变化,更爱劳动,更讲卫生,同学之间也更加团结了。
家长学校教师讲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家长学校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环节,老师必须高度重视讲课艺术,要把课讲得有吸引力,力求做到“四为四有”,使家长都爱听,听后都获益。“四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传授家庭教育理论为主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目标。“四有”则是:
一是有亲和力。家长学校的学员来自各条战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各异,作为成年人,任课教师必须真诚地对待家长、尊重家长,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伙伴,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小学生”。讲课时,态度要和蔼,不摆架子。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问题,要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特别是在提出要求时,要以商量的口气。这样,家长就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好。
二是有感染力。讲课人要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帮家长之所需,用对下一代关心、负责的肺腑之言去打动家长的心。讲到孩子的问题时,要感到痛心与不安;讲到孩子的进步时,要由衷地赞赏与自豪;讲到孩子的发展时,要充满信心与希望。要坚信“只有落后的教育方法,没有落后的孩子”,做到忧吾忧以及人之忧,喜吾喜以及人之喜。这样,讲课才有感染力,才易于为家长所接受,并使之在思想上引起共鸣。
三是有说服力。家长学校不仅要向家长传递家教信息,传授教育理论和方法,还要积极宣传优秀家长教子有方、治家有道的经验。要
有针对性地分析家教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要害,触动灵魂,诚恳地劝诫家长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通过教育理论的传授,思想认识的启迪,心与心的交流,让家长们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教育。这样,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教育效果自然要好一些。
四是有吸引力。不少家长生活阅历深,知识面广,经验较为丰富。所以讲课必须加大信息量,能够旁征博引,还要注意讲授新的教育理论、新的家教观念、新的家教经验,使家长每次听课都有一种新鲜感。如果是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家长就会失去兴趣而不愿参加。加大信息量,必须广泛地收集有关资料,丰富讲课内容,如讲家长的责任时我不仅引用了“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还引用赫伯特的“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的名言。讲到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才时,不仅引用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传统育人观,还介绍优秀家长的体会“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在介绍具体教育方法时,不仅讲述本地优秀家长的好方法,还介绍外地优秀家长的好做法。讲到劳动教育,不仅讲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传统,还介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吃苦教育”、“磨难教育”等,这样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收效较好。
第四篇:食品机械产品需要满足六大适应性
食品机械产品需要满足六大适应性
由于食品工业的加工对象繁多、加工性质和工艺条件各异,所以采用的食品机械均须满足最终产品的加工要求,而对于食品的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营养便捷等具有特定要求。中国厨房设备网特邀厨房设备专家郑保华先生认为:“食品机械除具有一般机械产品的共性外,还具有其市场适用性要求。”规模适用性。我国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设备主要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中、大型生产规模,而小规模的生产企业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生自灭。但是,我国食品机械制造业生产的设备主要以装备中、小型企业为主,而使用的大型成套设备仍有大量进口。
技术适用性。我国食品机械现有的技术档次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中、高档技术层次,而低档技术层次不应重点扶持,随着行业发展逐步被淘汰。但是,我国食品机械制造业生产的设备层次主要以中、低档为主,而目前使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量依靠外国公司供应。
季节适用性。由于农产品品种繁多,有许多食品加工属于季节性生产,如马铃薯加工、甘薯加工、木薯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糖料加工等等。对于需要季节性生产的食品机械来说,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季节气候和不同季节产品的加工技术要求。
安全适用性。安全适用性是食品加工中的机械安全、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一是机械安全。是由机械不产生危害所导致的效果,将机械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二是生产安全。足以安全生产、工业卫生、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为前提,从管理上、生产技术上和设备使用上规定人们的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生产所需的物质条件。三是食品安全。主要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卫生适用性。是食品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对机械结构的卫牛要求,主要包括产品接触面和非产品接触面的结构材料、表面构造、可清洁性、耐用性、可检查性等卫生要求;对于食品机械的机械结构,应确定卫生危险的关键控制点,采取措施以保证机械结构的卫生要求。
成套适用性。工业化食品加工中,大都不足单机生产,而是配套成生产线进行作业。因此,成套适用性是保证连续作业、均衡生产、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成套原则是实现合理的经济规模、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合理匹配等,以便生产线正常运行、安全卫生、节约能耗和维修方便,确保生产线的整机先进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五篇:社会福利和需要满足(完结版)
社会福利和需要满足
读书笔记
行管1101 王兴 2011017206 2008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由南开大学彭华民老师所著,彭老师是学习经济学出身,后又转入社会工作领域。所以本书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对社会福利以及需求满足做出阐述。
彭老师认为:社会福利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需求理论是福利国家危机之后现代社会福利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是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时间的核心。但是,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研究,即少又充满不同观点的争议。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的是需求满足问题与社会福利制度。开篇第一章讲的是社会福利视角中的需要。社会福利制度是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的,当然对需要的研究是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内容。需要虽然是社会福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需要的研究却受到了很多批评。社会福利中需要的研究多以需要评估为主要内容。一些需要的定义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福利的提供者、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中得出的,不是需要的本质性定义。人类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性也使得对需要的理解充满争议。另外,需要也是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出发去研究需要,既带来了思考,也带来了学科迷失。在福利国家危机引起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反思的时代,以及发展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福利制度受到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我们特别要回顾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研究,讨论需要的含义,对需要的特性等问题也要有重新的思考。
首先介绍了需要分析的前提。即“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经济人,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第一个是自利命题,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经济人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的生物和心理依据。第二个命题是理性命题,即经济人是一个理性人,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去做出判断,在使自己的投入最小化的同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的利益最大化,个人满足也最大化。第三个命题“公共利益的命题”,指要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人”则与经济人相对。从需求层次上看,经济人追求经济需要而社会人是多层次需要。从利益原则上看,经济人是自利的而社会人是自立和互利相结合的。从理性原则上看,经济人是理性的而社会人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从效用原则上看,经济人是效用最大化而社会人是最适状态。从关系原则上,经济人追求个人取向而社会人则追求社会群体取向。所以在社会人的生活中,市场调节是有限度的市场不是提供需求的唯一机制。所以需要的研究前提是社会人。此外,需要含义也有不同的观点。主要问题包括:1.需要与需求等同。2.社会福利制度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成员,所以应该在社会成员的行动中研究需要的概念。在社会人的前提下,需要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行为动力。社会福利研究将需要视为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缺乏的状态。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缺乏状态将损害人的生命意义。与此相关,需求是对某个具体物品的要求。社会福利中的需要特征是自然特征与社会特征、个体性与社会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同时具有普世性。以社会福利制度为背景,需要可以分为终极需要、中介需要和个人需要;社会福利供应者的需要和社会工作者的案主的需要;人类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在社会福利服务的过程中,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规范性需要和比较性需要。
第二章则介绍社会福利视角中的需要研究方法,需要研究方法的发展依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在研究方法论上存在实证主义和意义诠释两大路径。在这两大方法论下发展出了不同的方法和资料收集、分析技术。对同一对象的研究可能因为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论。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中学到了三角测量的原理,建立了三角研究方法。所谓三角研究方法。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避免同一方法论的缺点。三角研究方法将两种方法论结合,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结合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中。需要研究应注意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注意遵守研究对象自愿参加、资料保密、不伤害研究对象的伦理。多数研究只能针对一个或者几个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发现,因此,过往的研究往往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第三章则清楚地回答了社会福利制度如何回应人类需要满足的问题,通过分析提供需要满足的各种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由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原则表现出了人类在社会产品分配方式的不同。社会福利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提供满足需要的社会产品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例如贫穷者)时,按需分配原则是不二的选择。多伊和高夫提出了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和满足指标,在理论上讨论了人类需要满足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在提供需要满足的社会产品时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普及性的,一种是选择性的。这两种方式在社会福利的多个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做法以及争议。第四章从社会权利的角度探讨需求满足问题。社会权利是保障公民需要满足的基本权利。在社会烙印、自立与依赖、自由与社会控制、接受社会福利与工作、参与决策等方面,社会权利的实现依然存在争论。欧盟把消除社会排斥作为实现社会权利的基本内容。研究社会排斥有多元的多学科的角度包括注重社会排斥的过程、注重社会排斥中的行动者和机构、关注不同层次的社会排斥以及从融入入手进行社会排斥的研究等。在本章中,研究者将社会权利与社会排斥结合,讨论了社会排斥的涵义以及社会排斥的类型。这些讨论将对中国城市贫穷人群被社会排斥的因素研究、贫穷的形成(过程分析)和需要(行动者分析)有所帮助。通过前五章的解读可以发现,前五章注重理论。而接下来的章节则注重理论与政策的实践。重点围绕贫困问题展开。在这里重点讲的是“新贫穷问题”的研究。新贫穷问题研究起源西方,产生于20世纪后期。西方新贫困问题的出现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阵营—欧盟的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市场细分,南北差距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变迁,劳动力、资金等从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的转化;意识形态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等。
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会引出不同的新贫困的内涵。威尔森和阿约拉塔等学者把下层阶级和他们的劣势归入新贫困的内涵。在研究了大城市的下层阶级后他们指出,新贫困社群的特点是依赖福利、无工作、犯罪、与主流社会不融合等。鲍曼则围绕后现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贫困者,而不是工业社会中作为一个生产者的贫穷者。他认为过去的贫穷是从失业的境遇中导出的贫穷的意义,现在是从消费者的裂变中导出贫穷的基本意义。即当消费者没有足够能力,不能购买到足够的商品和服务,不能有在消费文化意义上的幸福和正常生活,他们就被迫陷入新贫穷。
李从住房分配的角度导出城市新贫穷的内涵。认为社会中的利益集团在分配着社会资源,权力和资源因为社会中利益集团的冲突而不断变化。新阶级的产生就是权力和资源重新分配的结果。新阶级的产生也是新贫穷的出现,新贫穷是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的标识。
米德提出新贫穷的新政治观点。其认为,今天下层阶级的新贫穷不同于过去的贫穷:下层阶级的贫穷源于机会的缺乏而不是无能力或者不愿意利用机会。改变贫穷的性质在于改变我们政治的基础。
思尔维曼和亚诺维基是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转型中发生的新贫困研究。他们的研究以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为背景和市场经济导致新贫穷问题的出现。戈登等则强调社会排斥与新贫穷问题的出现。社会排斥理论强调从参与的角度研究新贫穷问题,给贫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贫穷是具有社会公民身份的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不足而造成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和社会关系的参与存在不足。因为参与的程度不同,社会成员处于中心或者边缘的位置。贫穷的社会成员在某个向度上因被社会排斥而具有边缘性。
综上所述,对贫穷内涵的理解有种种不同的角度:由绝对贫穷发展成为相对贫穷的观点认为贫穷是持续的、与某个参考群体相比较,仅仅靠本人努力难以改变的生活境遇:结构观点认为贫困问题是社会结构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分层论认为贫穷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剥夺,是一种生活机会的不平等;文化论认为贫穷问题是一种亚文化;新贫穷论把贫穷用一个历史的连续谱联结,探讨新贫穷与老贫穷的异质;成因性贫穷和定义性贫穷把贫穷的原因和归类放进贫穷的解决框架之中。通过以上对新贫穷问题研究,可以联系一下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贫穷问题有很多借鉴的意义。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