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解德育生态性危机论文
我国转型期社会的剧烈变动,导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信仰滑坡、丧失理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情况给学校德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而德育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却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使得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态性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主体地位被忽视。德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升华。而现实的德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采用单向注入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对象出现了“物化”的趋势。德育中只见教条不见学生,只见规则不见人,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美德袋”。本来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变为盲目地遵从规范和机械的行为操练。被动型、统一性、刻板性构成了现代德育的一贯特征。这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是将德育简单化、物化、量化、功利化的错误。这种状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和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缺乏对生命的起码尊重、失去对幸福的执著追求的被异化了的人。
第二,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断裂。学校、社会和家庭是一个统一德育的生态整体,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学校德育宏观和微观的生态环境。德育的生态性要求将德育生态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合力。而现在的学校德育更倾向于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所谓“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学校德育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了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与分裂,使德育渐趋概念化。这种经过“净化、纯化”和简单化的社会环境,人为阻断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关系,使学校德育走向一元封闭,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建立。
第三,德育内容缺乏生命力。德育内容重复雷同,中学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在讲同一个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一再重复的教育内容,固然有助于强化印象加深认识,但若了无新意则会降低影响力,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还存在着彼此矛盾甚至混乱和颠倒的情况,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既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德育的发展规律。横向和纵向的牵制生态关系,使得德育的正面影响力被消解、德育的合力降低。而社会上的消极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这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在德育教学内容的滞后的情况下又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使学生在教育影响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困惑和接受障碍,进而丧失对德育的笃信程度。
德育还存在着重视德育的认知,忽视德育情感等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道德认知固然是德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是只强调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育,则会使学生陷入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误区。
第四,德育方法机械性。德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好坏。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在寻常的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的是天长日久的德性的量的积累。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说理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方法。但在现实的德育中却存在着德育方法的“非理性化”现象。道德教育无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规律,未能具体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方法智育化的模式,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缺乏感召力。
德育的生态型危机已经使德育处境堪忧、步履维艰。面对困难,应该积极筹划德育策略来化解困境。危机既是困难,也是契机。会想是会干的前提,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正确的行动起着先导作用。德育的生态性的特点和德育当前的生态性危机困境,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德育生态观就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德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具有完美道德人格和健全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生态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实践性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践的观点是生态德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德育建设的本质是实践。德育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等环节构成的整体。德育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落脚点是在行为。道德认知,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树立学生完整道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为贯彻德育的实践性观点,德育工作者应尝试走出课堂和学校,使德育走近现实、走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价值观。
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的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游览革命胜地、瞻仰历史古迹、进行道德行为训练、造访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课外德育实践性教学。德育立足于实践,可以使学生从亲历、亲为中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对纷繁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尽量避免德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防止德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避免学生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一套的分裂倾向。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当前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的德育生态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造就学生自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铸造学生健康向上、饱满自信的道德人格。
德育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完成。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外在的任何力量都只能影响人,只有人自己才能造就自己。在德育问题上,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的可能,反对任何德育决定论和宿命论。
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尊重个性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要防止德育只见规则不见人,只见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不见和风细雨的心灵呵护的德育“物化”的错误倾向。
第三,树立动态平衡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平衡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德育的生态性也要求德育做到动态平衡。德育的动态平衡要求我们时刻把握德育实践与德育理论的动态平衡、德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平衡、德育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平衡、学校德育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平衡等。平衡是德育的追求理想,失衡则是德育的常态。德育就是在失衡和平衡中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无限趋近于平衡的。德育动态平衡的支点是生活,学生品德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必须立足于生活源泉,德育应该随着生活流变,在不断地汲取和补充中实现追求的永恒发展。
第四,树立系统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开放性。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不单单是学校的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德育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德育必须置身于德育的各个系统之中,将学校和整个社会有机联系起来,避免德育的局域生境效应。
局域生境效应又称花盆效应。花盆种植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生长于花盆中的作物适应了半人工的舒适环境,使得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活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住高温或严寒。这种局部生境会使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对花盆这种半人工生态环境产生依赖,而对真正的纯自然环境则无法适应,甚至会被自然无情淘汰。
学校就是一个德育的局域生境,封闭和半封闭的学校德育系统,是教育工作者营造的简化和纯化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确实能够使学生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但也容易使得学生脱离实际,不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在学校中养成的品性也许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但是一旦离开学校,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则会出现不适应。这必然导致学生思想迷茫,甚至误入歧途。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校是一个公认的好学生、好孩子,到社会上却不是被认可的好公民,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德育局域生境效应的有力证明。
为了避免德育的花盆效应,就必须提倡德育的开放性。
德育不单单局限于课堂德育,还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直面学生面临的各种德育难题。在德育途径上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拓宽德育空间。在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中接受德育熏陶。
第五,树立网络化德育观,提高德育的时代性。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青少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确实造成了对德育环境的污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侵蚀,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很多德育工作者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它的消极性有目共睹的同时,它也有传统德育环境无可比拟的优势。
网络具有时空优势和自由的优势。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全球范围的人们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不受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和上课时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大家可以卸下思想包袱,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敞开心扉地进行无障碍交流和沟通,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者更容易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提高德育的应对能力。大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将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德育载体,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教育者要善于络相关知识,并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上心理咨询、BBS交流、QQ天、MSN互动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参与网络生活,开拓德育的空间,提高德育的时代性,让我们“不教而教”、让学生“不学而学”,提高德育对时代的适应力。
第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增强德育的生命力。传统德育是“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言。要增强德育的生命力,必须要求教育者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德育的全面性和德育的持续性。德育就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德育的全面性要求德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具有持续性,人的德性发展是人的一生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今天的学校德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现时的道德发展,更是为了将来的终身发展。现在的德育是未来德育的准备和基础。囿于现代学校德育的局限性,人的德性发展问题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期间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为此,德育必须倡导终身德育。终身德育是伴随人的一生持续进行的教育,其目的是满足个人德行永恒发展的要求。人只要生存,就要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己的道德人格,终身德育是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不断地吸收、内化、升华和实践的过程。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焕发德育功能中蕴藏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篇:应对“四大考验” 化解“四大危机”
应对“四大考验” 化解“四大危机”
2013年9月25日,《新闻联播》首要播报了习近平总
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发表的“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重要讲话,同时,25日的《焦点访谈》设立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专题,深入推广和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如何化解“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机、能力不足的危机、脱离群众的危机、消极腐败的危机”四大危机,我们必须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认清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达到“为民务实清廉”执政要求。
一、当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组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组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够,工作的灵活性、主观能动性不够,群众意识较差,闯劲也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重按部就班的固有模式,阻碍了创新能力提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少组工干部认为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程序很严格,担心搞突破出乱子,搞创新冒风险,导致组工干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
强,能力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
2、能力素质提升力量不足。现组工干部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在应对新时期复杂局面、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独挡一面、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干部脱离群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能力建设机制未建立,组工干部能力评价机制、能力培养机制、能力激励机制等未能建立,对如何提升组工干部心中无数。其次,部分组工干部安于现状,满足与当前状态,不思进取,忽略了能力素质上的提升。
3、工作作风出现不良倾向。当前不少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随大流清晰、吃老本倾向、图享受倾向、打工者倾向、老好人倾向。究其原因,是因为各种学习、工作、督查等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学习政策、业务、法律等知识被动,层面粗浅;学习与思考,知识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对知识、经验总结少;实践、调研时间少、浅、片面,没有科学识人、用人;
4、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有的组工干部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对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对干部的了解不深不透,制约了组工干部队伍为民服务意识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强调组工干部做表率、做奉献的多,关心组工干部成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5、廉洁自律意识不强、认识不足。部分组工干部奢侈享乐不自律、纪律散慢不严明。有些干部更是上班一天掐头去
尾,有效的工作时间所剩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引导不足,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少部分的组工干部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没能严于律己,没有从源头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任由自己堕落。
二、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的意见建议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防止精神缺钙。建立集中学习制度,每个星期安排时间学习党的十八大、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讨论,撰写心得。开展“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党性”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树立组工干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良好形象。
2、提高能力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科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不断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坚行能者上,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完善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
3、改进工作作风,形成符合新任务要求的新作风。加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突出先进组工文化建设,强化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形成符合新形势,做到净会风、正文风、树新风、扬正气。
4、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实干队伍。建立民主开放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从严落实事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等约束制度,经常召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集中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建立组工干部下基层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组工干部驻村指导、协助村民生产,开展活动。
5、严格监督管理,筑牢应对风险和考验的防波堤。完善组织工作的推进落实机制。各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严格遵守中央八不准的精神和要求,按照“四群”教育的要求,严格自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坚持从严管理,进一步建立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管理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
第三篇:完善应对机制 化解舆情危机
完善应对机制 化解舆情危机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听后感
当前,网络正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高度聚集之所。加强网络舆情趋势研判,并视情进行应对、引导与处置,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是网络时代政府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聆听了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的《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热点问题》讲座,深受教益,其中,由网络舆情处置不当而屡屡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尤使我深思。我感到,要妥善化解舆情危机,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到预防在先,有备无虞。现提出如下粗浅思考:
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准确掌握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前提。为此,应当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坚持“早发现、早汇报”的原则,24小时全天候浏览收集网上各类舆情,分析评估发展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鉴于网络信息存在来源复杂、更新快速、传播广泛等特点,特别是海量的特性,需要着手建立从事收集舆情信息的专业队伍,通过专业网络技术手段辅助人工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及时预警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按照规定迅速上报,以利及时应对。
强化舆情引导机制。积极引导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关键。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快速反应,正面回应”原则,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及时在网站主页上发布正面权威信息,以真相和公义化解诱发负面舆情的“酵母”,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有重大影响的舆情,要协调主流媒体,集中、重磅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完善舆情处置机制。有力处置舆情是有效应对的核心。按照“确认事实,妥善处置”的原则,在以官方渠道实施正面信息有力覆盖的同时,要对收集整理到的舆情抓紧判明信息真伪,分析舆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抓住引发舆情危机的根结点见招拆招,对引发舆情的虚假情况进行澄清,强化针对性和引导性,力争尽快平息危机。同时,组织网络评论员,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对提出的负面置疑进行反驳,增加社会支持性力量,推动舆情向良性方向发展。
确立舆情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落实是有效应对的保证。应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阶段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严格实行工作考核与责任追究,促使相关工作同志时刻保持敏感性,守住警戒线,确保重要舆情无遗漏,即时处置无懈怠,尽最大可能减少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篇:生态德育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南寨中学生态德育工作介绍
几年来,学校以抓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强化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摆脱说教,注重实践”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校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3391”行动立德生态德育新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年级确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七年级侧重突出习惯培养教育,八年级侧重突出青春成长教育,九年级侧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常规德育实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促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礼仪教育重习惯。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新学年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和安全纪律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南寨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营造文化氛围,设立德育长廊,让环境感化人;三是利用班队会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行动立德”活动见行动。
学校紧紧围绕《“德润燕伋故里•书香魅力千阳》德育行动方案和教育总体目标,积极开发和挖掘教育资源,构筑德育平台,开展“读书养德”、“自主励德”、“课堂蕴德”、“感恩戴德”、“公益弘德”、“家校育德”等主题的“行动立德”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生本成长文化”品牌,同时以“课堂韵德筑梦想、仪式育德成习惯、爱心润德助成长”为主题抓活动,唱响德育教育主旋律。
3、创新德育载体拓空间。
以庆祝建党、建国为契机,国庆节开展了“向国旗敬礼”活动,通过传唱《国歌》和《歌唱祖国》等优秀歌曲,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创建绿色、文明学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多形式开展文化娱乐、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塑造高尚品质,强化对中华光荣历史、传统美德的追忆与认知。利用传统文化节日,清明节开展了“缅怀先烈、文明祭扫”活动,举办征文和美术书画作品展;端午节举行屈原诗歌朗诵会;“中秋节”举行了生动活泼的“中秋赏月”文艺晚会;“9.18”、“9.30”开展了“缅怀英烈,弘扬民族精神”等活动。
4、教育扶贫促实效。
学校党支部、工会、团委齐抓共动,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精准扶贫帮扶活动,走出校门下村入户参加社会实践。老师们走出校门,到敬老院、医院、街道、村组等地开展扶老助残、扶贫帮困、献血捐助等献爱心活动,在具体行动中见美德,引导广大师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自觉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学校利用“爱心基金”,支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通过舆论宣传、志愿服务、大会动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推动扶贫工作从集中性、突击性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为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确定“四进”、“四做”帮扶政策,确保“资助政策、控辍保学、爱心帮困、辅导释疑”必进户,并做好贫困户学生的“义务家长、义务家教、义务培训、义务职介”。及时发放全体学生的营养餐补助和部分学生的住宿生生活补助,确保困难学生安心学习,无忧生活。
三、内化生态德育理念
“生态德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理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教活动,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绿化美化环境,达到生态发展要求
学校合理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达到和谐整洁、优美舒适,力争校园绿化植物覆盖面积和人均活动空间、含氧量达到生态发展要求。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将合理规划校园美化、园林化、人文化推向深入。使校园呈现青翠竹园、花团锦簇、四季如春、优美恬静、生机盎然,为学生们学习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丰富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德育的意义
学校校始终遵循“理念引领、以生为本、知行合一、全面育人”的基本原则,注重弘扬正能量,扩大教育力。
一是注重涵养良好品行。通过精心打造,形成以“成长”为主题,涵盖 “课改”“德育”“健体”和“生活”四个板块的校园文化特色,达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处景观皆育人,每一个地方都树人的良好氛围。二是注重倡导良好品行。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介作用,开辟专栏,弘扬正气。坚持校园广播每天中午播放20分钟,从文学芳草地,佳作共赏、文学午茶、好书推荐;心灵深呼吸,品行驿站、心理咨询、心理鸡汤;名人风景线,名人轶事、名人名言、名人介绍;历史同期声,历史事件、历史上的本周、历史人物;新闻全接触,校园新闻、国内新闻、国际要闻等轮流播放,让学生放松心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良好习惯。三是注重树立良好品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全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列队升国旗,和学生一起站队跑早操,讲“普通话”,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好。在教师的带动下,尊师爱生、文明问候、谦恭虚怀、勤奋好学、仪容端庄、勤俭节约等文明行为已蔚然成风。
除此之外,每一个学期德育处还要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如环境保护有关的“呼唤绿色的觉醒”主题班会;“倾听地球的哀鸣”地球日纪念活动;留言签名“远离毒品,拒绝吸烟”的戒烟日禁毒活动;“浪费现象大家寻”的世界粮食日“三节三爱”活动等。
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征文竞赛、环保卡通漫画比赛、生态知识手抄报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行为规范贯穿德育行为,体现生态意识
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必须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时时教育。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最洁清洁区等评比活动,把生态德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强化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皮纸屑,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习惯。并利用黑板报、生态角、以及前面讲到的一些主题教育使学生明确“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增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校园生态德育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我们在开展校园生态德育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做到合理有序,并注意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使同学们形成了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当然,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我们起点较低,很多工作还在探索阶段,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专研、深入理解生态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再加上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的校园生态德育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五篇:a1生态德育
课程引领策略
(1)对学生而言,努力开好三种课程:
A开好规定课程,即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与德育直接相关的学科; 实施新课程以来,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统一规定教材的知识性课程:
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
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
初中(7-9年级)(1)思想品德
(2)历史与社会
高中 人文与社会领域 ·思想政治
另一种是统一规定时间的开放性课程:
小学(1-2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每周3节
小学(3-6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每周总共4节,其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一起每周平均2节。
初中(7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每周总共4节,其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一起每周平均2节。
初中(8-9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每周总共5节,其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一起每周平均2节。
高中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B开发地方课程
按照《意见》提出的“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组织专家力量,编制《嘉善县中小学生态德育读本》,并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加以实施。
《读本》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
(2)
(3)
(4)根据中小学不同年龄特点和发展要求,科学分布针对性的生态德育目标内容; 内容尽量不重复现有课程已经涉及的范围,而着重对现有课程作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按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合结构方式设计,为各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留下充裕的空间; 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校本课程实施和怎样实施“生态德育”
(一)运作体例将充分考虑课堂教育与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有机结合的需要。
《嘉善县中小学生态德育读本》编写方案:
第一部分,生命健康----有关人的个体生命成长;
第二部分,生存智慧----有关人的事业发展;
第三部分,生活艺术----有关人的生活休闲。
C开实自主课程
有关链接:
A、县初中学校“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主题班会课展评在嘉善
一中举行(2007-11-05)
B、嘉善四中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C、嘉兴市首届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片区研讨活动在嘉善二高举行
(2005-05-26)
D、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嘉善中专举行纪念“九•一八”特
别升旗仪式(2007-09-20)
【有关链接二】
E、魏塘二小举行行为规范示范班、示范生授牌仪式
(2007-03-13)
F、魏塘镇中心小学为重病学生捐款(2004-06)
示(2007-04-26)
H、姚庄小学学生走进桃花岛(2007-03-27)
I、姚庄镇中心小学召开“黄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
(2006-11-24)
【有关链接三】
J、利用古镇文化资源 着力开发校本课程(2006-04-29) K、县电视台来干窑中学采访窑文化探究实践(2005-11) L、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到洪溪小学采访校园篮球文化
(2007-06-19)
活动在树人附小举行(2006-11-30)
(2)对教师而言,强化学科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渗透功能
A三维目标渗透
按照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和教育的渗透性原理,努力发掘智体美劳各育,尤其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并加以充分有效的利用。
比如通过智育可以培育专心致志、勤奋好学的品质;
通过体育可以培育坚忍不拔、奋勇争先的品质;
通过美育可以培育追求完美、表里如一的品质; 【有关链接一】
通过劳技教育,可以培育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
【文件链接】
A《、关于印发<青少年生殖健康援助行动强化教育子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善教普〔2004〕83号)
B、《关于深入贯彻生态德育理念,全面落实<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意见》(善教基〔2006〕164号)
B学科渗透
案例1:一堂语文课《塞翁失马》
案例
2、一次历史教研活动
编制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学科德育渗透参考细目与方法》。
《学科德育渗透的参考细目与方法》的编辑理念:
第一,关于“渗透”的理念。这是大家对在学科教学中,如
何开发德育资源,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基本理解。
所谓“渗透”,就不是生硬的结合,牵强的联系,而是水到渠
成,顺理成章,润物细无声。要做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高度的教育智慧。因此机械地形而上学地照搬本书所提
供的参考“细目”和“方法”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全力提升
自己的教育素养。
第二,关于“参考”的理念。这是大家对本书在学科德育渗
透实践活动中的功能意义上的基本认识。教育(包括学科教
学和德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教师在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中,只能从本书中寻找借鉴,接受启发,但千万不能
受制其中,不敢越雷池于一步。
【有关链接一】
A、丁栅小学举办“数学与人文精神”讲座(2006-04)
B、教研室举行学科德育渗透教研活动案例研讨会(2005-11-09) C、俞汇小学举行“德育渗透学科教育”研讨活动(2005-11-26)(2005-11-24)
【有关链接三】
H、让德育扎根在语文课堂——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研
讨活动在洪溪中学举行(2005-11-09)
(2005-11-08)
J、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召开“学科领域德育渗透”研讨会
(2004-09-27)
【有关链接三】
讨活动在洪溪中学举行(2005-11-09)
I、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研讨活动在洪溪小学举行
(2005-11-08)
J、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召开“学科领域德育渗透”研讨会
(200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