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农产品发展相关经验做法
一是发展缙云黄茶产业。坚持生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全力打造黄茶重点乡镇、黄茶专业村,缙云黄茶入选g20杭州峰会官方指定用茶,连续4年获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最具溢价力品牌,2019年荣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目前,该县黄茶种植面积1.2万亩,市场均价约2000元/斤,最高价达15800元/斤。
二是发展缙云杨梅产业。发挥“浙江绿谷”优势,在不同海拔种植杨梅以延长采摘期,同时加强杨梅促成栽培和避雨设施建设,2019年全县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9495吨、产值1.2亿元;
多次荣获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杨梅擂台赛冠军,被誉为“浙江最甜杨梅”。在新一轮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该县通过送技术、送资金、送树苗,助力南江县打造“千亩杨梅产业园”助农增收。
三是发展缙云茭白产业。坚持抱团式发展、生态化提质、产业链延伸,实施“茭白-芥菜”轮作、“茭白-麻鸭”套养等生态化模式,狠抓农药化肥严格管控行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安全管控。2019年,全县茭白种植面积6.58万亩、占全国8%,产量12.7万吨、产值4.2亿元,带动全产链产值15亿元,获评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
四是发展缙云菜干发展。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和推广模式,利用冬闲田开展桑园、果园、茭白等芥菜套种,并广泛推行“低盐腌制法”,统一用盐量、腌制时间,确保产品品质。2019年,全县芥菜种植面积0.92万亩、产量3.68万吨;
缙云菜干实现产值0.588亿元、同比增长11.4%。
五是发展缙云麻鸭产业。规范提升麻鸭养殖基地,推广水禽旱养、蛋鸭笼养等生态饲养技术,依托“丽水山耕”推进品牌共建,缙云麻鸭从每只60元卖到每只128元。目前,全县麻鸭饲养量29万只,产蛋量2000吨,鸭农年收入2000多万元;
另有1万多名鸭农在省外养殖麻鸭,产量达1000万只,产值近20亿元。
第二篇: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做法
突出“四带”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县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的实践与探索
**年,**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现代畜牧业培育重点县,几年来,该县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建设“山区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目标,坚持抓龙头建基地、上规模扩总量、强科技创品牌,突出四带”,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年全
县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8.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7%;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3720元,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62.8%。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基地带园区,以标准化建设壮大规模养殖
在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过程中,**县坚持走“改造传统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路子,以建设产业基地和养殖园区为抓手,引导农户由分散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着力夯实畜牧产业发展基础。全域规划科学布局。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县**-2015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以生猪、牛羊、土鸡养殖为重点,围绕交通主干线和新农村示范片,实施“五线十片百区千场万户”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县重点打造10个畜牧养殖示范片,建设300个标准化示范小区,培育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5万户。打造园区扩大规模。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的模式,通过土地集中、项目配套和技术支持,连片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园区,形成“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格局。到**年已建成驷马镇、元山镇、灵山乡等畜牧产业示范片5个,中岭村、通木村等示范园35个,养殖小区181个,规模养殖场1726个。**年全县出栏生猪130万头、家禽396.7万只、肉牛8.9万头,畜禽规模养殖出栏比重达65%以上。培育主体抱团发展。大力培育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专合组织、规模养殖基地横向联合,采取“四供一统”、订单养殖等经营模式,构建养殖基地带小区、小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格局。全县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00多个,带动农户3万多户。
二、坚持龙头带大户,以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把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强化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改造重组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新建培育一批,促进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1年引进广东温氏集团投资7.5亿元,建设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年产30万吨饲料厂和5个年产10万头仔猪扩繁场。目前,温氏30万吨饲料厂、通木村种猪场全面投产,发展合作养户370户。全县培育畜禽加工龙头企业11个,年产值9.8亿元,带动养殖园区35个,带动农户6400户人均畜牧增收4500元以上。“四方联盟”铆劲利益链条。推行龙头带动、专合组织、农民参与、部门服务“四方联盟”机制,龙头企业通过品种推广、科技示范、效益带动和市场服务等方式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企业把生产环节的利润让给农户,重点在销售和加工环节赚钱,实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温氏公司采取“公司+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实行“六统一保”运行机制,即统一圈舍标准、统一提供良种猪苗、统一提供饲料和药物、统一培训技术、统一组织疫病防控、统一回收育肥猪,保证养户每头商品猪获利润150元以上。产销一体拓展市场链条。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帮助畜禽产品拓展销售市场,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升畜牧业附加值。引进四川德源食品公司投资6400万元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生产线,生产的“德锦源”牌猪肉产品远销重庆、上海等地;**本地企业生产的“巴山土鸡”、“朱老头”腊肉等产品畅销市场。
三、坚持科技带质量,以规范化生产提升发展质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质品牌为目标,促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实现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品种改良优化结构。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建立“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和西杂牛良种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生猪、肉牛人工授精,“良种场+精液供应中心+养殖户”的良种推广体系基本形成,畜禽饲养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全县建成28个生猪集中供精站、38个肉牛改良点,生猪以DLY为主的良种面达到90.6%,肉牛良种面达到92.8%。生态养殖提升品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养殖基地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推行“畜+沼+x”、“园中场”、林下养殖等养殖模式,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驷马启昌生猪扩繁场利用猪粪带动周边3个村农户种植商品蔬菜1200亩,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四川欣昌林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利用牛粪种植优质牧草150亩,年节省饲料费用12万元。依托优
势打造品牌。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畜禽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全县申报认证启昌、鑫旺等无公害畜禽产地及产品17个,国家工商注册“思千里”土鸡、“朱老头”腊肉等品牌8个,“昌陵牛肉” 获国家著名商标,镇龙瓦灰鸡申报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四、坚持项目带投入,以市场化运作激活发展活力
**县
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产业发展,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和项目配套,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多元投入,切实解决畜牧产业发展的投入问题。建立项目整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业主主体、项目奖补、综合配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按照管理主体、管理渠道、资金用途、使用方案、审批程序“五不变”的原则投入畜牧园区建设,公益性设施以财政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公司带动农户投入为主,到户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让项目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去年来,全县投入畜牧项目资金27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配套投入42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发展28300万元,畜牧专项补助资金带动效应放大了10倍。创新产业融资模式。为加快畜牧业发展,解决养殖户融资难的问题,县政府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成立四川畜旺牧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五统三分”的方式,为有意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集中代建养殖园区,即统一圈舍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材料、统一工价标准、统一组织验收,分户签订协议、分散组织施工队伍、分点核算成本。农户从养殖利润中分期回购圈舍或支付租金。公司成立以来,融资修建畜禽标准化圈舍8.3万平方米,带动135户农户加入畜牧产业发展,年新增出栏生猪7.5万头、土鸡25万只。拓宽社会投入渠道。采取引导业主先期投入、鼓励大户自主投入的方式,充分吸纳社会资本领办创办畜牧养殖园区和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元山镇在外务工青年贺春雷返乡创办振海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孵报提供土鸡苗100万羽,出栏土鸡20万余只,带动300多户农户年出栏土鸡70多万只,农民户均增收2万多元。
第三篇:做法经验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经研究,成立了以党委委书记张振中为组长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对领导小组进行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人、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例会。例会的主要任务是各组汇报本周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周工作计划和想法、学习上级文件或相关工作要求、部署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工作、议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事项等。领导小组多次开会专题研究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周密部署此项工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创新形式,精心组织。一是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解决时间紧的问题。分散学习自由灵活,机动性强,可自行掌握;集中学习,交流心得,破解难点、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二是把领导干部上党课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重要手段,要求党委班子成员精心备课、生动宣讲。三是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测试,通过对《党章》、《廉政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创先争优、廉政风险防控、“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等知识的测试,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认识到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意义。
3、加强宣传,造浓氛围。活动期间,我镇利用宣传单、公告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引导,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党员干部人人皆知、个个参与;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和培植先进典型,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要认真开展“六查六看”,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整改落实奠定基础;
二要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认真开展党性分析和对照检查,严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听取意见不怕刺,敞开思想不护短,相互批评不畏难”,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三要举行公开承诺活动,对照目标要求,联系个人思想、作风、工作、生活等实际,开展纯洁性公开承诺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要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交流思想、传递经验,坦诚相见、增进团结、形成共识;
五要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剖析问题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工作提升。
六、把个人自学与撰写心得和家书相结合。撰写文章是促进自学的好办法,园区要求每位党员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给亲人写家书。党员的心得体会表达出园区党员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党员领导干部的家书,字里行间更是流露出对党的忠诚,对纯洁性教育的认识,对亲人的关爱和工作上的共勉。
第四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我区节能降耗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
1、节能降耗方面: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自治区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要求,按照自治区政
府和市政府节能工作要求和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节能目标任务,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产品单耗控制在自治区定额标准以内。采取了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和保障措施。
2、工业经济转型方面:为了进一步对接自治区给予我市资源枯竭城市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我市加快推进全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9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石嘴山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宁政发〔〕13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经济转型示范区工作方案。该方案以打造宁夏陆港经济区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这一主线,抢抓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国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石嘴山工业园区被自治区确定为“四大工业园区”的历史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强化投资拉动,积极探索经济转型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工业经济的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的快发展,努力在产业转型上再上新台阶。
3、循环经济方面:抓住石嘴山工业园区被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机遇,加快石嘴山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通过规划、改造和建设,使园区内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形成各种循环利用链条,以宁夏博宇60万吨矿渣微粉新型建材、荣华缘25000kva硅铁矿热炉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试点项目为带动,鼓励生产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形成循环发展规模优势,获得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二、对策及措施
(一)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必须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把项目审核管理关、项目审批程序关、“两高”产品出口关。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
(二)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重点领域节能。
(三)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做好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工作,加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力度,推广节能灯。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实施范围。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认真落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监管。坚决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单位,收取惩罚性电价。
(五)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即将出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推进高效节能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先进发电设备等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完善主要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严肃查处违规乱上项目、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电价优惠、严重浪费能源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
(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继续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新闻媒体要定期公布各地方节能减排进展和能耗情况,报道先进经验,曝光反面典型,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总之,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政府主要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对本地区、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强化行政问责,对节能目标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同时还要严防弄虚作假,对任何地方和企业,一经发现数据造假、做表面文章,都要坚决严肃处理,确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五篇:海南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做法
海南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做法
海南建省以来,始终把旅游业作为龙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希望能对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
供一点借鉴。
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海南旅游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年至1991年,以中央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建设旅游景点和旅游饭店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热潮,旅游业随之迅速崛起。
2.1992至1994年,是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的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国内外投资海南十分涌跃,房地产业高度放开,海南的旅游业进
入了发展和快车道。
3.1995至1998年,是由数量扩张型向结构优化型转变的调整提
高阶段。这一时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所谓“阵痛期”。对盲目性投资、开
发进行了遏制,对旅游业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使旅游业的发展稳步提高,初步具
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海南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据了解,自1988年建省办特区以来至19
98年,涉外宾馆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0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近10倍。因
此,从海南发展旅游业的几个阶段来看,短短十年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海南发展旅游业的做法和经验
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省借鉴。
1.超前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以尽快提高海南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
中的占有率。海南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点是港澳同胞构成最大的客源市场,因此,在1993年初颁布的《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中,明确了海外
旅游市场开发的方针、战略重点和目标。1994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
研究院又和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海南旅游业战略行动纲领》。
同年,该院在考察美国夏威夷的基础上,形成了“海南发展绿色道路”的调查
报告,对同处相同纬度的两地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都为海南旅游业超前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寻找了论证,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海
南旅游业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
2.按国际惯例办事,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特区特办,为海南的旅游业
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是在政府积极参与、宏观指导,以
市场为导向,在规划、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上和国际旅游市场接轨的基础
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海南省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海南省旅游发
展战略及风景区域规划》、《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海南省旅游管理
条例》、《海南省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处罚规定》、《海口市创建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等若干地方性法规、条例。98年又颁布了《海南省旅
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对旅行社的管理,旅游用品购物管理等作出了明
确规定。
“以法治旅”,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这是海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
用巨大代价换来的经验。
3.确立“一省两地”符合海南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战略,使旅游业
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才能保证这一地区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在建设休闲度假胜地
中,针对游客停留时间短的问题,提出了把旅游通道变成旅游基地的设想,一
手抓旅游景点、景区项目建设,一手抓旅游服务水平,突出市场营销,旅游收
入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份额逐年上升。
4.实施全社会共办大旅游,外引内联,使海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海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提出并大力推行全社会共办大旅游的发展方针,创造
了宽松的投资环境,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持海内外,岛内外和
省内各种经济成分及各行各业投资,介入海南的旅游业。十年中,海南累计外
商直接投资54亿美元,另外,利用国外贷款等间接利用外资20亿美元。
三、对发展我省旅游业提出几点建议
通过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对山东、海南两省旅游业发展和现状
进行比较,对发展山东旅游业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我省地方旅游业法规、条例,努力营造文
明、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
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尤其
是在旅游市场的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有关的法规、条例建
设尚不及时、不完备,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2.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大力推行“全社会共办大旅游”的发展方针,外引内联,增强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实力。
海南旅游业发展值得推广的经验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政府主导
型战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调控、约束作用,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权限;二是充分利用海内海外、岛内岛外的一切力量,吸
引外资,动员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共办大旅游。
值得注意的是,全社会共办大旅游,会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生机活力,同时
也会出现众多小企业各自为政,削价竞争以及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导致旅游业
效益低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对这些中小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应鼓励其以多种形
式的联合和兼并,变各自为政、分散经营为统一促销、统一报价、统一服务标
准,从联合中出产品品牌,出经济效益。
3.突破现有的管理体制,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实行资产重组和股份制
改造,使我省旅游企业的发展步入规模化经营。
我省也应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来一个突破,抓大放小,组建集体化的上市
公司,开放搞活小企业,理顺旅游企业的管理体制。另外,可以尝试网络化经
营管理,这将是旅游行业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尤其是旅行社行业推进
网络化经营。还可以尝试把旅游景点景区与其它的经营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区域性企业集团,这也是一种试验。
4.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树立山东旅游新
形象。
(1)突出宣传山东旅游的整体形象,组合和包装一批适销对路的旅游精
品,旅游名品,树立整体意识,品牌意识。
(2)在销售模式上要有所转变,可根据山东的实际,多推小包价、散客
异地成团、家庭式旅游等。在销售价格上可考虑基本构成加自由选择,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吸引客源。
(3)针对海外的旅游考察促销活动,应统一归口管理,把有限的促销费
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