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南海区公立医院信用评价等级单位名单(征求意见稿)
-附件
2020 年南海区公立医院信用评价等级单位名单(征求意见稿)
序号 医疗机构名称 法定 代表人 地址 信用等级 1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张松平佛山市佛平路 40 号 优秀 2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 易锦发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桂平西路 6 号 优秀 3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
谢
兵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五路 16 号 优秀 4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林纯莹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夏东路 优秀 5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杜庆锋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得胜路段 28号;南海区里水镇和顺安康路 7 号
优秀 6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林孝和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崇南村明德“北丫塱” 优秀 7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 牛亚明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钟边路 63 号 优秀 8 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 林智锋 南海区黄岐黄海路 58 号 优秀
-9 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 曾
健 南海区盐步跃进路 2 号 优秀 10 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 李如职 南海区丹灶镇西环路 109 号,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城区金业路 优秀 11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 郑盛杰 南海区九江镇儒林西路 50 号 优秀 12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郑志德 南海区狮山镇松岗新城区;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凤源西路 14 号;南海区狮山镇小塘三环路 优秀 13 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
黄美泰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沿江北路 3 号;南海区狮山镇招大村南海区公安局监管大队;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西站南路 9 号佛山西站 优秀 14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 王卫强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四路 26 号 优秀 15 南海区社会福利中心康复医院 朱远强 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管理处状元路 1 号 优秀 16 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 黄欢龙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江浦西路 59 号 优秀 17 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沙头分院 谢
兵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沙头康泰北路 1 号 良好 18 佛山市南海区红卫医院 邓腾飞 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三山林岳村 良好
第二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号),顺利开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北政办[2011]10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2011年6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有序推进。
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3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4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格者可以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上岗确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聘或辞聘。
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干,低聘者是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
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与效果。
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10日前,各科室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日前发放。
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
(1)工作质量部分所占权重为30-40%。(2)工作数量所占权重比例为60-70%。
(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当对科室进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
(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清理,逐年解决。
8(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量、质量要求核定。
(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他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三是其他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他收入核定。根据以前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他支出,包括公立医院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等。
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确定。三是其他支出,根据以前支出水平并综合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
(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
(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2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
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
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
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在核定公立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
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6月—7月)。通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2011年7月—8月)。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0月)。在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总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他地区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6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7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三篇:宿迁社会信用条例征求意见稿
宿迁市社会信用条例(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8条)
第二章
信用信息归集(9-17条)第三章
信用信息披露(18-22条)
第四章
信用信息与信用产品使用(23-38条)第五章
信用信息异议处理与修复(39-44条)第六章
信用服务行业发展(45-48条)第七章
法律责任(49-51条)第八章
附则(52-53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信用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根据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信用,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信息主体),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定义务或者履行约定义务的状态。
所称社会信用信息,是指可用以识别、分析、判断信息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状况的客观数据和资料,包括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群团)组织(以下统称信息提供主体),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市场信用信息,是指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等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产生、采集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共享、应用和监督,信用激励与约束,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信用服务行业规范与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之中,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或者实施方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工作机构和专门人员,落实资金保障,协调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区人民政府按照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市和县(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业务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拟订各项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其所属的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建立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主体信用档案,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承担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应用、服务等工作,并将市场信用信息归集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市和县(区)其他部门在同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具体负责职权范围内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做好与市、县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工作,承担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和应用等相关服务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基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互联共享、分级协同管理、分类有效统筹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通过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与市直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县(区)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全市社会信用信息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共享使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
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做好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工作;配合建立区域信用合作机制,推动与其他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加强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激励和惩戒。
第六条
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应用、监督等活动,应当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遵循合法、客观、及时、准确、必要的原则,确保信息安全,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和信息提供主体、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投诉举报等制度,采取安全保密措施,保障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查询、披露和应用全过程的安全。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行政机关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记录和公务人员信用档案,政务诚信记录准确记录行政机关诚信履职情况。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依法兑现政策承诺,履行合同义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提高守法履约的意识和水平,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八条
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合作。
司法机关应当提高司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进司法公开,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征信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金融信用信息和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应当遵守行业信用规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强化信用自律,提高公信力;开展社会信用宣传、普及工作。
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的诚信教育教材,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等应当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新闻报道、专题专栏、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社会信用知识,宣传诚实守信典型,披露各种失信行为和事件,弘扬诚信文化和现代契约精神,营造诚信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社会公众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诚信意识,参与诚信教育和信用监督活动,使履约践诺、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第二章
信用信息归集
第九条
信用信息归集实行目录管理。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内容包括以下事项:
(一)具体内容;
(二)数据来源;
(三)格式规范;
(四)使用范围;
(五)归集程序;
(六)更新周期;
(七)使用期限;
(八)保存期限;
(九)社会信用信息应归集相关事项。
信用信息归集目录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省规定和行业标准,按照合法、审慎、必要的原则编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信息提供主体提出将相关事项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的,应当说明理由。拟纳入的事项存在较大分歧意见,以及可能减损信息主体权利或者增加信息主体义务、社会影响较大的,该主体还应当会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组织评估,听取相关群体代表、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
公共信用信息按照主体分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信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信息;按照内容分为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基本信息是指信息主体的身份及具有从事特定活动资质的相关信息。信用信息包括良好信息、失信信息,良好信息是指信息主体在特定领域具有超出普通个体一般水平能力或者作出贡献行为的信息;失信信息是指信息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无正当理由未履行约定义务等不良信息,具体分为一般失信、较重失信、严重失信三个等级。公共信用信息具体分级标准与管理办法由信息提供主体依据国家、省相关规定和标准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以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均列入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列入目录的失信信息包括下列事项: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的信息;
(二)欠缴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社会保险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
(三)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侵害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四)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施行信用承诺+契约管理过程中获取的违诺毁约信息;
(五)不履行行政决定而被依法行政强制执行的信息;
(六)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但违法行为轻微或者主动消除、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除外;
(七)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最终维持原决定的行政处罚信息,但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的除外;
(八)被监管部门处以市场禁入或者行业禁入的;
(九)经司法生效判决认定构成犯罪的信息;
(十)不履行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的信息;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失信信息。
第十三条
信息提供主体应当按照市信用信息归集目录要求(包括信用信息技术规范等)通过电子政务专网(联网)实时向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本行业、领域分类、分级公共信用信息,并实行动态更新维护;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其他方式定期向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提供公共信用信息,并逐步实现联网报送和动态更新维护。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对其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负责,不得篡改、虚构信用信息。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在收到社会信用信息后完成信息的比对、整合录入工作,形成或者更新信息主体的信用档案;不符合要求的,反馈给信息提供主体复核处理后重新报送,并根据信息主体的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注销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对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外的信息进行审核。可以通过下列方式采集市场信用信息:
(一)以约定的方式向信息提供主体、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采集,采集必须按照真实、客观、必要、全面的原则;
(二)从公共媒体发布的信息中采集;
(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自主提供或者授权提供的方式采集;
(四)其他合法的采集方式。
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记录自身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市场信用信息;鼓励行业协会根据管理和服务需要记录会员企业、入驻商户的市场信用信息,建立会员企业、入驻商户信用档案和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鼓励信息主体以声明、自主申报、社会承诺等合法形式,向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提供自身社会信用信息,并保证社会信用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涉及征信业务的,还应当遵守征信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主体和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采集市场信用信息,涉及个人信息的,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披露的信息除外,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否则,不得采集自然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贷款数额信息,但是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禁止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第十六条
本市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鼓励各级行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开展信用信息合作,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共同应用。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平等互助、共建共享的原则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国家和省级垂直管理的信息提供主体加强沟通与协作,可以与之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机制。推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相关信用信息系统的开放合作,与本市政务云服务“一张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工业类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的互通共享,满足社会应用需求。
第十七条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严格执行公共信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安全检测等标准,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整理、存储、加工、交换等各环节的安全。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建立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明确岗位职责,设定工作人员的查询权限和查询程序,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查询日志并长期保存,保障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其他各类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应当符合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有完善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备份系统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社会信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社会信用信息安全。
第三章
信用信息披露
第十八条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通过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宿迁”网站)、市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移动客户端等向社会披露依法应当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
信息提供主体、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系统向社会披露其在履行职责时所产生的相关公共信用信息。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公开、政务共享和查询的方式披露,具体根据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与规范确定。
自然人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本人实名认证查询、授权查询、政务共享的方式披露;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予公开。
第十九条 公共信用信息以公开为原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公共信用信息,经信息主体书面同意披露或者国家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依法披露。
依法不能披露的公共信用信息,经信息主体的书面授权可以查询,并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未经其同意,不得将该信息公开披露或向第三方提供。
第二十条 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基本信息的披露期限至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终止之日起满三年;自然人基本信息的披露期限至自然人死亡。
良好信息有有效期的,查询期限、披露期限、效力期限均一致;无有效期的,查询期限、披露期限至被取消之日止。一般失信信息的查询期限、披露期限与效力期限不超过一年;较重失信信息的查询期限、披露期限、效力期限不超过三年;严重失信信息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期限、披露期限、效力期限不超过七年,自然人查询期限、披露期限与效力期限不超过5年。超过查询期限、披露期限、效力期限的,应当转为档案保存;一般情况下不提供查询,不得公开披露。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披露期限与效力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失信信息的查询期限、披露期限自失信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依法被判处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的,自该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公共信用信息披露期限与效力期限届满后,该信息不得再披露,转为档案保存;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息主体依照本条例规定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其信息保存和披露期限届满时尚未被移出严重失信名单的,信息保存和披露期限延至被移出严重失信名单之日。披露期限届满的公共信用信息中的失信信息采用授权方式查询。法律、法规对公共信用信息披露和查询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十一条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制定并公布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规范,合理设置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窗口,并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向社会提供社会信用信息,包括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等信用信息便捷的查询服务。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通过互联网(信用网站)、手机软件(移动终端)、提供自助查询机等途径向社会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如实记录社会信用信息查询情况,并自该记录生成之日起保存三年。信息主体查询公共信用信息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查询属性为社会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可以通过登录“信用宿迁”网站,或者到指定服务窗口进行查询;
(二)查询自身属性为社会公开以外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当提供有效证件向市信用中心申请查询,或者登录市信用平台经电子身份实名认证后查询;
(三)查询其他信息主体属性为社会公开以外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当经被查询信息主体书面授权,到指定服务窗口进行查询。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可以依法查询社会信用信息。行政机关查询社会信用信息应当遵循合理行政的原则,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确定关联的社会信用信息查询事项,并向社会公布。
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不得查询信息主体非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共信用信息机构提供查询服务,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二十二条
信息提供主体、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信用信息安全;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管理、保密和审查制度,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个人提供信息主体的非公开披露信息。
第四章
信用信息与信用产品使用
第二十三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会同信息提供主体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应用清单,建立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管理制度。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日常行政管理中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市场主体依法实施信用承诺及其网上公示。
推行信用承诺简化行政审批,在市权范围内根据审批服务领域和具体项目,采取无条件信用承诺和有条件信用承诺方式分类实施。
在社会管理与行政服务领域建立政府部门与综合类市场主体间承诺与契约关系,推进综合类市场主体作为强化行业监管的重要抓手具体负责与区域内单一主体建立契约关系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在以下工作中通过查询信用信息、应用信用报告(购买信用服务),识别、分析、判断信息主体信用状况,开展信用分类管理,并作为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以及人事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实施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监督抽验、定期检验和大额行政处罚裁量;
(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财政资助、政策扶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科研管理等;
(三)居住证管理、落户管理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
(四)国家工作人员招录、职务任用、职务晋升、资质等级评定、管理监督;
(五)评先评优、表彰奖励;
(六)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推行信用信息查询、信用评价应用、信用报告使用、联合奖惩等情况反馈机制,由各应用主体向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通过平台系统等路径定期反馈,建立反馈操作规程与管理规范。
第二十七条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在开展金融活动、市场交易、企业治理、行业管理、社会公益等活动中,依法查询信用信息、应用信用报告。
第二十八条
信息提供主体因履行职责需要,可以在依法获得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审核和授权后,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共享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的相关公共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使用记录档案,并按照规定保存。
第二十九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或者信息提供主体应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公共信用信息综合评价制度,研究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评价规范,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信息提供主体应当根据信用评价规范,对其履职过程中产生或者掌握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将评价后的信息归集到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可以依法对其获取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评价,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信用服务。第三十条
由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会同有关部门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积分体系,设立信用等级。研究制定积分规则、等级评价规范、以及积分等级应用实施细则,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
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履行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的需要,将失信行为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危害、主观故意性强、屡教不改、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信息主体,列入黑名单;规范黑名单纳入程序、发布程序,黑名单认定标准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
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归集严重失信信息,公布本行业、领域黑名单,以及对黑名单实施的惩戒措施,应提前告知归集、列入和实施理由、实施依据,允许信息主体申辩;对列入黑名单的,通过相关平台向社会公布;同时公开名单的列入、移出的具体条件、公布期限和救济途径,并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信息主体对行政机关将其列入黑名单以及实施惩戒措施有权申请救济。
第三十二条
信息主体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当将其列入黑名单: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政许可而被依法撤销的;
(二)严重损害自然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包括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领域的行政许可或者违法行为;
(三)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商业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诈骗、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围标串标、虚假广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
(四)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法定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五)拒不履行国防义务,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的行为,包括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拒绝、逃避兵役,拒绝、拖延民用资源依法征用或者阻碍对被征用的民用资源进行改造等行为;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将信息主体列入黑名单的相关信息。
第三十三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会同信息提供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联合激励和惩戒事项,制定推荐性和强制性措施清单,明确实施对象、实施手段、实施主体、实施依据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行政机关、监察机构、司法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对违反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严重失信主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就相关联的事项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一)取消已经享受的行政优惠政策;
(二)在实施行政许可等工作中,列为重点审查对象,不适用信用承诺简化程序;
(三)限制或者取消参加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共资源交易等市场活动;
(四)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退出)措施;
(五)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活动;
(六)限制或者取消享受财政资金补助、贷款融资、信用增进等政策扶持;
(七)在日常监管中,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监管频次,加强现场检查;
(八)限制享受行政管理相关便利化并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
(九)限制相关任职资格;
(十)限制获得并撤销相关荣誉称号;
(十一)取消资质认定、吊销营业执照等市场强制退出措施;
(十二)限制高消费、以及有关消费;
(十三)限制出境;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未经公布的信用惩戒措施,不得实施。
行政机关对遵守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守信主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
(一)在实施行政许可中,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便利服务措施;
(二)在财政性资金和项目支持、金融支持、评先评优中,在同等条件下列为优先选择对象;
(三)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给予信用加分、提升信用等次;
(四)在社会保障、创业、教育培训与就业、公共服务中享受便利。
(五)在日常监管中,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守信主体,减少对其执法检查频次;
(六)国家、省和本市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四条
鼓励市场主体在进行生产经营、市场交易、企业治理、金融活动、社会公益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参考使用信用信息、信用评分和信用评价结果,防范交易风险,促进行业自律,推进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鼓励市场主体根据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对守信主体采取优惠便利、增加交易机会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措施;对失信主体采取取消优惠、提高保证金等增加交易成本的措施。
鼓励金融机构对守信主体在融资授信、利率费率、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或者便利;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方法,对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第三十五条
各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建设,鼓励行业协会与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信用等级分类和信用评价,依据协会章程对守信主体采取重点推荐、提升会员级别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主体采取业内警告、通报批评、降低会员级别、取消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第三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领域、跨地区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对失信主体的惩戒,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以及信用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对信息主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的,应当与信息主体违法、违约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不得超越法定的许可条件、处罚种类和幅度,第三十八条
严重失信及列入黑名单主体是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在记录该单位严重失信与黑名单信息时,应当标明对该失信行为负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信息。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对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相应的联合惩戒措施。
第五章
信用信息异议处理与修复
第三十九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第四十条
信息主体认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记载、披露的公共信用信息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相关信用提供主体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或者情况说明:
(一)本人公共信用信息记载与事实不符、存在错误(包括不符合严重失信名单具体条件而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或者未被移出严重失信名单的)或者遗漏的;
(二)依法不应公开的;
(三)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四)公共信用信息超过披露期限仍继续披露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条 异议申请可以向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提出,也可以向信息提供主体提出。
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收到异议申请后,对属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的一个工作日内作出异议标注,并在三日内进行信息对比,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和信息来源书面告知异议提出人。属于信息提供主体职责范围内的异议处理业务,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二日内转交到信息提供主体办理。
信息提供主体应当自收到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核查通知或信息主体异议申请提出之日起进行核查,对与事实不符、遗漏或者依法不应当披露的信息予以更正,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异议申请人并反馈至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确需修正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删除、更正、补充、终止披露、移出名单等措施。核查需要进行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期限内。异议处理情况复杂的,经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但累计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对无法核实真实性的异议信息,应当予以删除并记录删除原因,同时中止披露该信用信息。信息主体对处理结果仍有异议且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应用和管理中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信息提供主体未在规定期限内报送处理结果的,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中止披露、查询该信息。
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建立异议处理档案,公布受理异议和复核申请的电话、电子邮箱、网站等。
第四十二条
信息主体的公共信用信息向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归集后,据以认定其失信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行政机关撤销或者被复议机关决定撤销、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的,原失信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在收到该书面告知之日起的三个工作日内在数据库中删除该信息。
第四十三条
信息主体在其失信公共信用信息产生的规定期限内,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纠正失信行为,且减轻或者消除不良行为后果的,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向信息提供主体申请信用修复。对符合信用修复规定的,信息提供主体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信用修复决定并报送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收到信用修复决定后,应当及时在平台查询界面上删除原始失信信用信息或对修复情况予以标注,并将修复记录归档管理,原始失信公共信用信息不得再披露,转为档案保存。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信息主体被列入黑名单的,至黑名单公布截止期满后根据不良行为影响消除情况作出修复决定。
信息主体的信用修复后,按照规定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
第四十四条
信息主体向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申请删除其表彰奖励、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等信息的,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及时通知信息提供主体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并归档管理。
第六章
信用服务行业发展
第四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制定促进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信用服务市场。
鼓励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在提供专业化的信用服务中查询并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开发和创新信用产品,扩大信用产品的应用范围。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等信用产品和服务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培育和发展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支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用产品,开拓用信领域,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需求。
第四十六条
信用服务机构收集、处理社会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产品,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依法接受监管。
信用服务机构对在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妨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七条
鼓励在重点行业管理中引入信用服务机构参与信用监管,为行业信用档案建设、备案、资质准入提供基础社会信用信息查询和核查服务,提供行业信用状况监测报告。
鼓励创新示范园区、产业园区引入信用服务机构,为园区管理、入驻企业提供定制化信用产品和服务。
第四十八条
信用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制定并推行行业规范,编制行业统计报告,开展宣传培训、政策建议以及行业信息发布等,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公信力。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信用服务人才。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信息提供主体未按照公共信用信息采集目录和规范向公共信用信息机构提供信息,或者未及时修复符合信用修复规定的信用信息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五十条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息提供主体、市场信用信息提供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岗工作人员,在社会信用信息归集、使用以及实施信用激励和约束措施等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责令改正、警告、通报批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处分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侵犯、损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以及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以及未及时、准确、全面提供社会信用信息的;
(二)以不正当手段采集个人社会信用信息的;
(三)未履行报送、归集和披露信用信息职责的;
(四)未根据履职需要、以及越权查询信用信息、使用信用报告的;
(五)篡改(变造)、虚构(伪造)、隐匿、违规删除、泄露、窃取和违规买卖信用信息的;
(六)披露、泄露、窃取、侵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社会信用信息的;
(七)公开披露未经信息主体同意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共信用信息披露期限届满后继续披露的,以及经信用修复后,继续披露原始失信公共信用信息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披露的公共信用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
(八)违反规定删除、变更公共信用信息,或者应当删除、变更公共信用信息而未予删除、变更的;
(九)未履行异议信息处理、信用修复职责的;
(十)违法执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
(十一)未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制度,未履行保障信息安全职责的;
(十二)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以及未按照本条例履行职责的行为。
(十三)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五十一条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依法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或者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归集禁止归集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或者未经同意违法归集自然人信用信息的;
(二)违法获取和出售信用信息;
(三)将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其他服务捆绑,强迫或者变相强迫信息主体同意的;
(四)未履行保密义务以及超出法定或者约定范围披露、应用信用信息的;
(五)篡改、虚构、泄露、窃取和买卖信用信息的;
(六)其他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有关规定制定相关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建筑业企业行业信用评价等级名单
附件1:建筑业企业行业信用评价等级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一、优秀等级6家 1 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大庆筑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 大庆金磊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良好等级138家大庆福园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2 大庆市国宇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3 大庆世强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4 大庆市强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5 大庆龙海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6 大庆新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7 大庆盛源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8 大庆奥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9
大庆石化仪表安装有限公司黑龙江宝创股份有限公司 11 大庆金桥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2 大庆市庆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3 大庆市建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4 大庆市龙凤区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市龙凤区华驰建筑有限公司 16 大庆市万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7 大庆市联勤装备制造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8 大庆中油红祥寓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19 大庆市新力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 大庆市大同区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1 大庆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22 大庆市文川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23 大庆市平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4 大庆市大同区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5 大庆市首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6 大庆市鼎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27 大庆市同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8 大庆市丰绅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9 肇州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30 肇州县筑路工程公司 31 肇州县预制构件厂
肇州县腾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序
号 企业名称 4 大庆市大正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5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大庆油田创业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恒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5 大庆鸿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6 肇州县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7 大庆市庆源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38 肇源县天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9 肇湖县隆盛预拌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40 大庆万达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大庆市肇源县房产住宅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2 大庆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43 林甸县天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44 林甸县三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45 大庆市金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6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7 杜尔伯特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建筑安装工程公司49 大庆市鑫源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0 大庆市力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1 大庆市美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52 大庆富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53 大庆市百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4 大庆建新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55 大庆华联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56 大庆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7 黑龙江百元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8 大庆市五星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59 黑龙江泓昊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60 大庆东昊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61 大庆市滨海拆除有限公司 62 大庆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63 大庆市墨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64 大庆市瑞驿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65 大庆市美林照明装饰有限公司
肇州县第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67 大庆市诺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68 大庆市福利企业总公司
大庆开发区华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0 黑龙江省万意达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71 大庆市田军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72 大庆市庆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3 大庆市众智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4 黑龙江省广大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75 大庆市金山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6 大庆市华大道桥有限公司
大庆市让胡路区绿城建筑安装工程处 78 大庆北星管业有限公司 79 大庆中蓝化建有限公司
黑龙江宏森暖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81 大庆大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2 大庆市亿通方盛采暖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83 大庆市亚通筑路工程有限公司 84 大庆市华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85 大庆驰岳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86 大庆市让胡路区房产建筑安装公司 87 大庆油田庆新安全设备消防器材有限公司88 大庆市拓展拆迁有限公司 89 大庆市金泰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90 大庆力鹏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91 大庆市铁路工程公司
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93 大庆油田建筑公司 94 大庆市华隆建筑装饰公司 95 大庆油田飞马有限公司 96 大庆油田三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97 大庆油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98 大庆起重运输机械厂
大庆新世纪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100 大庆高新区华信网络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101 大庆宏大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02 大庆石油管理局运输工程总公司
三、合格等级89家 1 大庆卓越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2大庆龙安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大庆市萨尔图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103 大庆市宏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4 大庆市通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05 大庆顺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06 大庆万方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107 大庆开发区腾鑫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08 大庆市大石建筑公司
大庆市红岗区三联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110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庆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111 大庆开发区方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12 大庆沃太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13 大庆市凯得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114 大庆市润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15 大庆市丰富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116 大庆开发区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117 大庆海湾智能楼宇工程有限公司 118 大庆市华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19 大庆开发区华创电子有限公司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庆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121 大庆市嘉华科技有限公司
大庆鑫禹昂防腐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3 大庆北盛纵横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4 大庆新东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5 大庆市城投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6 大庆市顺昌隆亮化工程有限公司 127 大庆向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8 大庆市广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29 大庆市高新城市亮化有限公司 130 大庆市金源龙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1 大庆市日泰地热工程有限公司 132 大庆依顺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3 大庆恒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4 大庆市四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5 大庆新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6 大庆市西贝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137 大庆市宇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38 大庆中基石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5 大庆龙化建筑安装公司
6大庆市广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大庆市中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 大庆冠森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9
大庆星火通讯安装有限公司大庆市六通建材厂保温防腐队 11 大庆市龙凤区建筑工程公司 12 大庆市井升钢结构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3 大庆宏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4 大庆市美佳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大庆市大同区同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6 大庆市高平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7 大庆市玉龙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18 大庆松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9 大庆庆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20 大庆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黑龙江省龙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2 肇源县建筑工程公司 23 肇源县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4 肇源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25 大庆市志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6 大庆市金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大庆市洪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宏德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30 大庆创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1 大庆市路桥有限公司 32 大庆市顺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33 大庆市盛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34 大庆天园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35 大庆市泰平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36 大庆市鑫海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37 大庆市国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38 大庆市雅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39 大庆市华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40 大庆市俊驰装饰有限公司 41 大庆市中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42 大庆市汇通无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43 大庆市磊鑫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44 大庆市亿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5 大庆市中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6 大庆华路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47 大庆市海龙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大庆天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8
黑龙江中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星电力股份公司
大庆市中平电子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52 大庆市和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53 大庆市让胡路区金来防腐有限公司 54 大庆油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5 大庆市润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6 大庆市让胡路房产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57 大庆市兆维视讯智能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58 大庆市道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9 大庆市苏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60 大庆市启点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61 大庆市新中瑞环保有限公司 62 大庆市让胡路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63 大庆油田方舟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64 大庆前卫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65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6 大庆油田庆升实业公司 67 大庆油田长垣软件有限公司 68 大庆市风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69 大庆热电厂锅炉维修工程处 70 大庆开发区飞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1 大庆昌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72 大庆恒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3 大庆市云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4 大庆市建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5 大庆市永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6 大庆天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7 大庆市瑞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78 大庆中大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大庆高新区万豪消防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80 大庆市振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81 大庆乳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大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83 大庆凯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84 大庆市德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三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石油管理局(物资装备总公司水泥公司混凝土搅拌站)
大庆石化建设公司
大庆市晶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大庆军庆拆除工程有限公司 49 大庆市庆安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89 大庆市让胡路区建民预制厂
四、基本合格等级15家大庆石油化工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大庆市宏润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3 肇源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4 大庆市恒大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 大庆市鑫鹏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6 大庆市永全鑫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7 大庆中铁信铁路工程队 8
大庆市升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五、不合格等级35家大庆市天之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大庆市中油特氟隆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3 大庆市宏润机电设备厂 4 大庆市林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5 大庆新华发电设备承装有限公司 6 大庆市盛坤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7 大庆市栎闻装修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8 大庆垠坤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新华龙运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大庆市金航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 大庆市工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3 大庆市科大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27 林甸县鹤乡预制构件厂肇源县新瑞建筑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29 肇源县信诚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30 肇源县建筑构件厂
肇源县浩德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大庆中信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大庆龙兴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1 大庆市广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 大庆市宏远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13 黑龙江万源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房产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大庆市让胡路区利民土木预制厂大庆市前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市让胡路区富强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6 大庆油田电力工程公司 17 大庆恒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18 大庆市让胡路区天晟混凝土制品厂 19 大庆市让胡路区宏兴预制板有限公司 20 大庆市让胡路区富强混凝土预制构件厂 21 大庆金磊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22 大庆市天宇砼构件加工有限公司 23 大庆市龙凤区东方水泥构件厂 24 大庆市肇庆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25 大庆市天石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26 大庆市龙凤乡创新预制构件厂 32 大庆市红岗区龙庆建材企业公司 33 大庆市宏远水泥制品厂
大庆市萨尔图区实业混凝土构件厂 35 大庆市让胡路区程宇混凝土预制构件厂
第五篇:党建精品工程创建年(征求意见稿)
龙沙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品工程
创建年”活动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年活动成果,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创先争优,紧紧围绕全区组织工作要点,以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农村、街道社区、非公企业、机关为重点,按照“创特色、出精品、求实效、促提高”的原则,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实行党建项目化管理,建立健全基层组织长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机制,为“实力龙沙、活力龙沙、魅力龙沙、和谐龙沙”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以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社区服务完善化,企业管理规范化,机关发展长效化为目标,努力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1 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力争通过基层党组织精品工程创建年活动,使全区基层党组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有新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有新增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努力把龙沙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党建工作的模范区。
三、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党建“精品工程”活动,必须始终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延伸活动内涵,丰富活动载体。必须始终增强创新意识,通过采取抓示范选点,打造创建亮点;抓宣传引导,造浓创建氛围;抓督导检查,做大做强党建品牌的“三抓”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和精品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要在提升能力,服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打造经济型农村党组织。农村党建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全力开展“四好两强”党支部创评活动。“四好”,即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群众评价好。“两强”,即帮带意识强、奉献意识强。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2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注重致富带头人才培养。要重视统筹培养,利用党校、农村远程终端站点等信息化、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培训阵地,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和岗位专业技能。要积极推行“能人治村”,扩大选人、用人渠道,围绕思想品质好、创新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等基本条件,从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企业骨干中选拔领路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创富带富本领。二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题的“四进四千” 活动,即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矛盾、走进困难;听千家事、解千家难、连千家心、带千家富。探索建立“党员诉求中心”和“农村便民服务站”,组织开展劳动竞赛、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等活动,着力破解 “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民生难题”。三是创新组织设置形式。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努力寻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联结点,完善“支部+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探索“五个依托”组建模式,即依托产业集约优势建立党组织,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依托专业市场建立党组织,依托乡村园区建立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成立党组织,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要在拓展领域、完善功能上实现新突破,打造服务型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建要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核 3 心,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机制、全新的手段,积极创建“组织体系网络化、队伍建设优良化、党员管理系统化、民主建设制度化、阵地建设规范化、服务群众人性化、开展活动经常化、科学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一是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的原则,逐步建立社区党组织、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贯通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向“小区”、“楼栋”、“家庭”延伸,积极探索“小区+社区”、“党员+居民”的“共建共创、共管共享”的发展新路子,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要深入开展以“支部进入小区、党员在您身边”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支部为基点、楼群党小组为延伸,党员队伍为主体的党建工作体系。二是拓展服务领域。畅通居民—社区—街道党工委的三级互动的绿色服务通道,全面开展“创先争优一帮一”活动,推行社区与企业结对子的创新做法,鼓励辖区内的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尽可能地吸纳符合条件、有就业愿望的社区居民就业。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尽可能地减少闲散人员,维护社会稳定。搭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社区的服务平台,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力、物力、智力等要素向社区流转,把社区党建转化成群众看得见、基层感受得到的实事。三是搭建服务载体。积极开展社区“服务进万家”活动,深入实施“贫困党员扶助工程”,面向贫困家庭、优抚对象开展社会救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和少 4 年儿童开展社会保障服务,积极开展邻里互助促和谐活动,加强邻里之间协调沟通,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和谐氛围。深入推行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活动,按照支部组织、党员自愿、按事设岗、按岗定责的原则,采取自我认岗、支部定岗、群众推荐等方法,组织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做好服务群众相关工作。
(三)要在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上实现新突破,打造管理型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建要按照与农村、机关、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同组建、同管理、同发展的目标,扎实开展“五抓五强”活动,即抓组织组建,强化工作覆盖;抓党员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抓活动载体,强化党建实效;抓典型引领,强化示范带动;抓制度建设,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是加大组建力度。发挥企工委的积极作用,采取下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领导包企业等方式,全力抓好新建企业组建、重点企业组建和难点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大项目建设一线组建党组织工作。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建立健全企业党建责任制,消除企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力争非公企业年组建率20%以上,努力形成全党抓企业的格局。二是规范组织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要坚持“三为主”,即分散为主、业余时间为主、小型活动为主;“五个结合”,即与“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促进“两新”组织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相结合、与塑造先进企业文化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不干预“两新”组 5 织正常生产经营,不干预业主正常管理,不泄露商业机密,努力使党组织的活动得到业主的支持、党员的欢迎、员工的拥护。三是发挥促进作用。全面落实非公企业“双培双推”、“双争双保”活动精神,充分发挥企工委的积极作用,以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为创建龙头,以支部为创建堡垒,以骨干党员为创建先锋,在企业党支部中开展“六好五争”,即好班子、好队伍、好阵地、好机制、好制度、好效益;行业争先进、岗位争先锋、个人争优秀、企业争效益、党建争红旗活动,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性、持久性,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热情。
(四)要在自身建设、求实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发展型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建要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总要求,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切入点,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重点,创新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是创新思想建设。要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的内容、活跃思想教育的形式、创新思想教育的载体、完善思想教育的机制、健全思想教育的制度,引导和教育全体党员,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实现“三个换位”,即从开会、发文等一般性指导,换位到抓根本、打基础、固本强基上来;从面上部署、总体要求,换位到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上来;从埋头拉车、闭门造车换位到开拓开放、互相学习上来。二是创新 6 机制建设。要深入开展建科学决策机制、创民主型机关,建教育培训机制、创学习型机关,建党员承诺机制、创服务型机关,建监督考核机制、创廉洁型机关,建干事创业机制、创效能型机关“五建五创”活动和“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切实发挥机关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员素质,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是创新班子建设。要打造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区级党政领导班子,以“五注重五提升”,即注重解放思想、提升创新力;注重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注重改进方法,提升操作力;注重廉洁从政,提升亲和力为重点,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先争优,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实行领导干部“问事”、基层群众“说事”,党员干部“记事”,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片挂点帮扶制度,真正做到工作植根基层,发展依靠基层,服务回报基层。
四、实施步骤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共分为动员部署、深入实施、总结表彰三个步骤,区直各党(工)委要围绕“四型”精品党组织的活动目标、工作任务,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确定创建工程项目,制定实施方案,设计活动载体,扎实有序、务求实效地推进活动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6月初)。各党(工)委要认 7 真研究本实施方案,对所属党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创建目标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精品工程建设具体的实施方案,召开精品工程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精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各党工委要严格按照精品工程创建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创建标准和完成时限,分期分批对所申报项目进行软件升级和硬件改造。期间,要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创设信息专刊,及时向区委组织部通报精品工程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月)。12月底前,各党工委要对上报的精品工程项目进行自查,在初审的基础上将有关申报材料报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将根据精品工程创建方案有关要求,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进行评估,适时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以便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明年年初,区委组织部将组织精品工程创建成果奖评选,分别授予“精品工程创建先进单位”和“精品工程创建优秀项目”荣誉称号。
五、组织领导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品工程创建年年活动覆盖面广、实践性强、要求标准高。全区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整个活动有序开展、收到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品工程创建年活动由区委组织部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党组织书记带头的活动领导小组,各级党组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各自的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明确创建任务和创建内容。区直各党(工)委要切实承担起实施此项工程的具体责任,党组织负责人要作为工程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推进,亲自抓落实,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
(二)广泛宣传发动。始终坚持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要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培养树立创建活动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全面促进全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督促检查。在创建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精品工程”创建工作列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情况进行总结。区委组织部将不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创建工作,及时通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使居民受益,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