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及深度推进的实践探索论文
自2009年“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开展以来,黄浦区对该项目实行整区推进与研究。黄浦区教育学院课程研究中心积极参与项目行动,自主申报课题并获得立项。第一轮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课题是“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第二轮研究课题是“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及其深度推进研究”,我们依据上海市教委总项目组的行动计划开展了实践探索与研究。
一、对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界定
1.课程图谱的定义
课程图谱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一是澳大利亚课程编制中心的马尔科姆·斯基尔贝克提出的课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丹尼斯·劳顿认为,课程设置分两种类别:“行为目标模式”和“文化分析模式”。在文化分析模式中,斯基尔贝克设计了课程图谱的课程设计方法。他强调课程图谱如同绘制地图,绘制的不是过去事物的静物画片,而是有关现在和未来的一组特色和标记。二是唐盛昌提出的学校课程体系。唐盛昌提出:所谓课程图谱,不只是着眼于现在,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发展四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与学生的需求,从而架构起有利于学生志趣聚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
2.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定义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主要是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需求,能够体现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共建共享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
3.课程图谱的基本特征
课程图谱的基本特征具有发展性、共建性、区域性、独特性和系统性。关于发展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认为,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慎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在个体的终身发展中,每个人都需要各种素养来应对复杂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面对未来生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需求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作为承载学生学习成长的课程建设也具备了这一特征。
关于共建性。这是指区域与学校共同建设的一个过程,既是“由下而上”的课程建设,又是“由上而下”的专业指导,是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
关于区域性。课程图谱的建设应扎根于地方,具有区域资源显性利用特点的表现,这也是课程“在地性”的表现。
关于独特性。课程图谱中有分门别类的课程,有具备独特性、典型性、前瞻性等特点的教学科目和活动,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
关于系统性。课程图谱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的大环境是区域,小环境是学校,区域的任务是建“谱”,学校的任务是建“图”,“谱”指向系统,“图”则指向特色课程,“图”与“谱”相结合就是具有区域特性的特色课程图谱。
4.课程图谱的构建价值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为个性迥异的学生提供喜欢的课程,从而创设自主发展、社会实践、勇于探索的课程文化环境,培养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培育更多的教师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成为新时期有特点的教师。与此同时,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课程理解与课程创意,在课程实践中收获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从区域层面,以一定路径与策略引导学校将办学理念融入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实施评价之中,落实到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之中,引导学校对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课程管理等遵循一致性原则进行扎实建设,推动学校课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
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建设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提高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微观层面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三个基点。特色课程把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推动特色课程建设就是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通过某些微观个体的变化带动整个宏观区域教育发展;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审视、传播、评估等外部活动,往往也能展示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二、区域推进课程图谱建设的做法
十多年来,黄浦区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带动区域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内涵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提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仍然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将是区域推进课程改革长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建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为区域特色课程图谱构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提供了新视界。如“自主管理、文化基础和社会实践”“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清晰地将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表现及其落实途径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让构建学校特色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更加聚焦。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核心素养理论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先后组织学校校长、全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教师专题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邀请华东师大等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
当前,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市课程领导力研究的学校有43所,各自在教育哲学思想引领下,基于本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现有五十多所学校基本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如大同中学的“CIE课程”、格致中学的“融课程”、卢湾中学的“无边界课程”、中华路三小的“百草园课程”等,教师参与自主开发特色课程科目有一百六十多个科目,这些都成为全区共享的课程资源。这些特色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跨越了学科边界,跨越了学段边界,跨越了行业边界——凸显特色课程的综合性和融合性,让核心素养在课程领域“落地生根”。
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课程建设与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党的十八大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于立德树人,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的核心就是充分尊重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结合学校文化与特色,从区域层面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引导学校整体规划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思想力和课程设计力,让特色课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特需课程,是值得长期实践研究与探索的一项内容。
2.立足学校文化指导学校课程建设
黄浦区的百年老校、文化名校众多,每『一所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学校文化有着多元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沃土”……这些办学理念日益凸显。例如,敬业中学是一所建校二百七十多年的名校,“敬业乐群”文化伴随着每一届学生。如今,这所学校以“商科课程”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职业体验等核心素养,百年老校在课程建设中焕发新的活力。
特色课程既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也是形成办学特色、丰富学校文化的优质资源。例如,黄浦区回民小学构建“民族融合课程”图谱,落实民族融合教育。“民族融合课程”,是一个充满诗意,用温润的民族精神浸润的文化课程;是一个充满民族多元色彩,让人赏心悦目的实践课程;是一个增加亲近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魅力课程。回民小学以课程育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自信的民族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独特的民族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快乐的民族娃。“民族融合课程”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按照学校的独特性,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和课程实施路径的重构,结合学校校情校本化地实施课程。
区域教育部门应致力于指导学校建设特色课程,构建学校课程图谱,用“匠心”锤炼课程品质。为了更好发挥区域课程指导作用,我们编著《特色课程>系列丛书,推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十条建议”,构建区域特色课程建设机制,“由下而上”总结提炼学生喜欢的课程要素,即“贴近生活、自主参与实践探索、提升气质与修养、展示个人才能”等,主张“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等。借助特色课程图谱构建,促进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地发展,逐步提升课程领导力。
3.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供技术图谱
利用特色课程图谱构建与推进学校多元发展的重点在于探索特色课程图谱建设共建共享的行动策略,将社会优质课程资源吸收进来,构建全区特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建立区域特色课程共享资源库,为全区中小学学生提供多元、多样、多种课程选择的可能,特色课程图谱的区域推进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在特色课程开发培育环节,黄浦区进行了多年实践与探索,长期坚持组织多所学校、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炼“特色课程开发的7项核心技术”,并且应用此技术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4.促进校际合作研究,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最根本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应育人的需要。学校靠一己之力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需求,很难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品质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在学院内部开展跨部门合作,课程研究中心与干训部联合开发“提升课程领导力”主题课程,为“分管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干训班提供专业服务,让更多学校加入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队伍。
与此同时,黄浦区课程研究中心还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和创建研究共同体,将黄浦区参与上海市第二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的10个项目,与参与整区推进的33个项目进行有序组合。研究共同体的组建原则是依据研究内容,跨越学段,让8~9个学校课程团队凝聚在一起,定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开展研究活动。
总之,区域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与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特色课程图谱的应用与区域推进学校发展的重点就是探索特色课程图谱建设共建共享的行动策略,建构区域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思想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模式。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已在路上。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教育特色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引导学校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思想力与课程设计力,让学校课程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这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追求。
第二篇: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主讲:孙忠义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前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8 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张家港市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长周济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开展“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撰写成文并就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问题发表笔者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
一、确立一个思想建立三项机制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正确的思想,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开展“阳光体育”才不是纸上谈兵。
1.确立一个思想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校长的“体育意识”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的成败,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则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质量的优劣。
2.建立三项机制(1)导向机制(2)投入机制(3)保障机制
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三个评价
1.抓好三项工作(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载体活动
2.推进三个评价(1)学校层面(2)教师层面(3)学生层面
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落实,在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下,关键取决于“大课间”的开展.笔者所谓的“333”大课间模式,就是在三个结合、三个衔接、三个延伸三个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构建“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阳光体育”的开展才能长久不衰。
1.三个结合(1)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大课间项目开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季节、地域等特点,鼓励学校提供活动菜单,让学生打破班级局限,自主选择活动项目;(2)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突出竞技性,激发学生活动激情,同时,通过比赛,提高运动水平,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各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田径队”、“篮球队”、“艺术团”等,坚持常年活动并逐步形成校本特色;(3)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每一个活动项目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本校体育特色,提炼学校精神,升华为学校文化。
2.三个衔接(1)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衔接。各校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2+1 项目”的培训与指导,在确保活动“四落实”(时间、地点、器材、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各种班级体育、艺术、科技“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2)与《标准》测试相衔接。在确保100% 学校、100% 学生参加测
试的前提下,利用大课间,进行有关《标准》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3)与体育课相衔接。完成体育课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体育课的补充。
3.三个延伸(1)由阳光大课间向阴雨天(室内)大课间延伸针对由于天气原因影响“大课间活动”质量的事实,要求学校设计出阴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适合阴雨天活动的项目(包括自编室内操、室内校园集体舞、室内小游戏等),拓宽活动空间,消灭活动死角,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2)由校内大课间活动向校外大课间活动延伸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尤其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更要指导并请家长监督,同时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要。(3)由大课间活动向课外文体活动延伸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区域推进“阳光体育”不能就体育而体育,近年来我市的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创建体育特色、弘扬体育精神、熔铸体育文化的三级提升。1.创建体育特色,就是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2.弘扬体育精神,就是将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熔铸体育文化,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统一安排学校的体育工作,将体育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谢谢大家!
“软硬兼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6月29日,全国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推进会在西安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7月8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兴衰。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偏颇,形成了“唯考分论”、“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许多学校或家长们对学生或子女的培养更加注
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对身体素质只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忽视体育锻炼。这不,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2006年9月公布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也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另外,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值得高兴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为尽快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三年来,各地积极创造条件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落空。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经过3年的努力,每天锻炼一小时正在成为众多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但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卫生事业依然整体薄弱,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让“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会沦为一句空话呢?笔者认为:必须“软硬兼施”,否则就可能是事倍功半。
“软”就是要改革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体制,促进各校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有的地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把体育与健康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把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对中小学校校长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的做法值得借鉴。难怪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表明,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考试不失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能体质的一剂良药。”笔者也认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各校要把体育课写进中小学校课程表中,还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家长,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课间广播体操、课外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观念”,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中小学校园里成为许多学生的自觉行动。
“硬”就是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的投入。据调查95%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特别是女生),其主要原因是上体育课没有什么器材,老是跑、跳、徒手等练习,学习内容单一,枯燥无味,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厌学体育,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经费不足,特别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投入更少。大多数农村学校除了
有一定数量的田径器材外,体操、武术、球类等器材严重欠缺,学校操场也多数是煤渣、泥土场地,而且面积偏小,很难容纳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如遇风雨造成场地积水,一连几天都不能上体育课。因此,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只有“软硬兼施”,多措并举,才能引导学校把学生身体发育、健康放到教育的首位,才能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得以实施,才能让“阳光体育”在校园内掀起运动的热潮,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
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系列报道之二——小场地也能让孩子们玩得痛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我国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面积较小学校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面临人多场地小的实际,如何克服困难、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许多学校和地区在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中努力挖潜,他们用实践证明,小场地也能做出大学问。
现状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是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劝业场附近的一所学校,学校仅有一片不规则的空地,经过整修后成了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32个教学班。据校领导介绍,按照天津市的有关规定,每所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起码要达到5.4%。“我们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只有3%左右,如此算下来生均体育活动面积更低,远远达不到国家最低标准的要求。”该校领导面对现状,显得十分无奈。
北京五中分校是一所纯初中校,没有室内体育场地,操场面积仅为2350平米。现有初中三个年级,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人,每个学生平均只有1.5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记者采访该校时发现,该校学生想要一起出操都不可能,只能错时分开活动。
像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北京五中分校一样,学校仅有很小场地的状况在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比比皆是,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大量存在。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不足45%。以地市以上重点学校为例,有300米以上田径场地的仅占30%左右,有三个以上篮球场的仅占42%。如果以生均运动场地计算,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学校比例更低。
实践
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商圈的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共有学生共有1400名,40个教学班,学校每天开设的体育课多达十八九节。原来学校只有两片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地,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都十分困难。近些年,该校利用教学大楼在楼顶部建造了一个风雨操场,学生们上体育课、开展课外活动和冬季长跑等都可以
在这里进行,缓解了场地不足的矛盾。在“向上”发展的同时,该校还就地“挖洞”十几米,建起了一个两层的地下体育馆,一层为球类馆,有篮球馆、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学生们在这里既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玩篮球、手球等;体育馆的另一层则是形体训练房,学校利用该馆对学生进行体操练习和形体训练,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该校体育教师商凤西自豪地说,“我校现有的地面、地下、楼上立体的体育运动设施,不仅满足了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需求,还丰富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立体化的体育场地让我们由原来的场地不足变为了场地高质量、高标准,也让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生机勃勃,学生的体质逐步得到增强。”
作为上海面积最小的区,卢湾区有不少弄堂学校,校园面积堪称“袖珍”,“最小的学校从头跑到尾也只有六七十米。”该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蒋平芳这样形容道。
为了克服场地带来的不便,卢湾区的许多学校在形式和方法上创新思路,采用蛇形、椭圆形等跑法,节省了活动空间;同时各校都开发了跳绳、传递火炬、传送篮球、弄堂游戏等项目校本课程,每所学校的活动内容都达到了十几种以上,小型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进行队列练习。练习时,每名学生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而紧凑的节奏、锻炼的强度一点不亚于其他运动,学生们情绪高涨、乐此不疲。该校副校长赵岩认为,有个大场地固然好,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与小场地现实并不矛盾,大小场地都可以有所作为,关键看大家是否重视。
重庆市广益中学背倚南山,场地十分狭窄,学生体育活动成了问题。不能在学校里开展体育活动,何不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吗?校长章显林和他的同事们想到做到,在充分利用周边地形地貌设置学生健身场所的基础上,该校精心组织和策划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一系列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前,学校都要强调有关安全的重要性、讲授相关知识,并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反复演习,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允许出外活动。
对策
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指出,超重和肥胖的与青少年运动不足有直接关系,运动空间不足往往还会导致学生情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攻击行为80%发生在室内,尤其是狭小的空间里。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园人均空间面积0.3平方米,而美国儿童的人均空间面积为2.3平方米。
解决当前城市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我国的多数城市学校,建校之初很少考虑学生运动场地问题,场地基础差,难以改造。但现在许多新建校,仍然没有对运动场地大小的硬性规定。在日本,为确保学生的运动,文部省明确规定,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中,运动场地不得少于校园实际用地的50%。建议制定城市学校建筑运动场地大小的国家标准和法规,明确规定,学生运动场地在学校总的用地中所占比例不得少于40%。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运动场应同时容纳全体学生做操之用。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平方米,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平方米”。事实上,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建议严格执行国家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规定,使运动场地标准应成为遏制超大规模学校发展的依据之一,全面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注意开发老城区学校地下、屋顶、自然地势等空间资源,打破对运动场地就非篮球场、排球场不可的狭隘认识,最大限度扩大学校运动面积。建议将扩大运动场地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学校改建规划中。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还不足以保证所有学生的运动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体育资源如体育部门的体育场馆不能向学校完全开放。建议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场馆之间统一协调的共享活动,让每个孩子最大程度的享受教育体育的资源。
第三篇:煤炭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煤炭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的思考
程同军
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就是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企业兴盛,人才为本。煤炭企业生产环境特殊、劳动强度大、工作岗位艰苦,面临着诸多自然灾害的威胁,致使长期以来许多煤炭企业陷入了人才困境,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一支适应需求、结构合理、素质相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煤炭企业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决定着煤炭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潜力和前景,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一、创新煤炭企业人才吸引和成长环境
环境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成长至关重要。煤炭企业必须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吸纳和促进人才成长的环境,以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聚集最广泛的人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
一是创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处于第二位的需求,在煤矿这个高危行业中,安全需求就是第一位的根本需求。吸引人才,首先要保证安全生产,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让人才进入企业有安全感,消除一部分人
“干什么也不干煤矿”的片面认识。
二是建立发挥人才潜能用人环境。大多数人才追求的是能够创造价值、获得成功的机会,得到社会的承认。企业必须为人才创造竞争发展的条件,让人才既有竞争的压力又有发展的机遇。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营造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撤”的公平竞争环境,让有才能的人员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一些岗位,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对于特别优秀的要破格提拔使用,鼓励人才去创造、去超越,建立起充满活力人才成长环境。
三是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海尔张瑞敏曾说,“要让员工心里有公司,公司就必须时时惦记着员工;要让员工爱公司,公司首先要爱员工”。煤炭企业要优化人际关系,在企业内部营造团结、协作、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倡导建立尽职尽责、相互协作、求同存异、彼此宽容的人际关系。建立沟通、讨论、协商、谅解的机制,加强与人才情感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想方设法予以及时解决,使他们产生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宿感。
二、创新煤炭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一些煤炭企业的分配和用人机制传统,一味强调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而往往忽视了知识和技术的价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作用释放和发挥,造成人才流失和浪
费。要探索和建立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创新煤炭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按岗定酬、按绩取酬。把按劳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煤炭企业实际、保证苦脏累险岗位人员相应待遇之外,大胆探索知识、技术等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肯定人才的知识贡献和技术贡献,让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科技贡献率、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发展业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感到企业的兴衰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从而把自身行为与企业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是评聘分开,落实待遇。认真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种政策待遇,对拥有职称、学历的人才落实好应有政策,使人才在收入、住房、评先、提干等方面得到优先考虑;对企业原有的“土专家”、“技术大拿”,实行评聘分开,推行“首席聘任制”,聘为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首席管理、首席技师等等,根据其工作绩效,给予不低于职称人员的各项待遇,实现唯才是用、不论资历学历。同时,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煤炭专业技术人才最低工资保证制度、附加岗位津贴制度和奖金制度,不受所在岗位经济效益好坏的影响,其收入差额部分由企业承担,提高和稳定人才的收入。
三是注重贡献,激发创造。建立以贡献大小为依据的奖励制度,企业人才获得“杰出技术人才”、“技术名星”等称号的,以及在技术大赛中佼佼者,应有上级和本企业双重奖
励。笔者所在单位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设立了“科技功臣奖”、“项目技术成果奖”,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所完成项目的收益分配并对其实行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每年固定月份为全矿性的“合理化建议月”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科技成果,每年召开一次科技表彰大会,每年12月25日定为“科技节”,对各类科研成果和突出人才进行集中奖励,有效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三、搭建人才展示才华的平台
煤炭企业搭建要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位臵的舞台。
1、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目标,这是随着工作性质和环境改变后自然上升的客观需要。人才在实践中各种能力会不断提高,企业要适时提供发展舞台,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来担当重任,能够让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自由充分的施展。因此,企业必须确立鼓舞人心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能够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2、给人才一个最佳位置。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才结构制订岗位标准,确定工作的质量、业绩考核及待遇标准;其次要科学地评价和认识人才,科学地设定工作岗位,把各种人才摆在适当的位臵上,充分尊重并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和个人成功的需要。同时,人才的个性和气质各不相同,企业要为不同的人准备不同的尺子,要看重他们的才干,理解他们的个性,保持好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对个性的激发来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增强工作任务的挑战性。企业能给人才搭建一个多大的平台,决定着人才能闯出一个多大的天地。为人才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可以极大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潜能。联想集团有一个“小马拉大车”的用人理论,不管你才大才小,企业都给你一个略大于自身能力的舞台。除外,目前流行的做法还有提升人才的既定目标。通过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这两种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同时,可以尝试换岗交流等方式,给人才带来工作的新鲜感和挑战性。
4、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承“科技兴矿”理念,完善人才政策运行机制,对现有的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及时清除那些不符合发展需要、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加强政策之间配套衔接,构建导向鲜明、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探索人才评价认定机制,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建立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人才评价水平。创新人才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创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
服务。
(作者系平煤股份一矿党委书记)
第四篇:构建客家特色廉政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客家特色廉政文化的探索和实践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而如何因地制宜,在以梅州为腹心地的客家地区,将客家文化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更高效、更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是我们廉政工作居于灵魂地位的一个探索和实践课题。
一、联系客家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共通点
廉政文化,有四个基本范畴,一是指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二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四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在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反映。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坚持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是引导全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这一价值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
而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客家文化中具有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客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的眷恋。同时,也正是由客家人有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从而锤炼出客家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及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客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而且客家人有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并且,客家文化对异族文化博采和涵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从廉政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含义和内容来看,二者都能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让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同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而能真正践行客家文化或廉政文化的人都是对这些文化有深深认同感的,并且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能站在服务社会的立场上思考。我们正是可以利用廉政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这些共通点,将它们的精神实质联系起来,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构建客家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以客家文化弘扬廉政文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的优势,在政府和广大群众中大力弘扬廉政文化。
1、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以客家文化为纽带,把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融合起来,用廉政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有效防止腐朽文化的思想渗透。
2、营造客家文化舆论氛围,用客家文化的精华部分潜移默化影响大众。通过客家廉政文化奠定反腐倡廉的基础防线,形成廉政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凝聚力量的情感纽带,使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在先进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加强廉政文化教育。
3、发挥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廉政文化,让政府机构人员和民众普遍确立廉政价值观。要培育纯正的廉洁从政的心理素养,要培育健康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情趣,要始终用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情趣战胜那种不健康的低俗风气,特别是要通过客家优良传统思想的熏陶,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勤政为民教育和公共伦理观念的教育。
三、将客家特色融入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检验于实践。离开了实践,廉政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创新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空间,才能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我们要将客家特色融入廉政文化,进行建设实践。
1、培养廉政文化研究人才,打响廉政文化品牌必须加快廉政文化与客家文化综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强与党校、高校的联系,努力培养一批廉政文化研究客家人才;加强廉政文化的学科建设,组织专家学者对客家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客家文化与廉政文化如何融合等基本内容进行科学研究,为开展客家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一本适用教材;加大廉政文化精品创作力度,高起点规划和组织实施客家文化与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客家廉政文化文艺创作,努力创作一批客家廉政文化专著、理论文章、影视、戏曲等精品力作,打响客家人自己的廉政文化品牌。
2、建设客家特色廉政文化景观,发展廉政旅游业
客家地区曾出现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一直是人才辈出之地,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优秀的客家历史廉政文化,用创新的理论去研究客家历史廉政文化,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客家历史廉政文化,将客家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依托我们客家地区的廉政名人,充分挖掘、提炼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故事,建立以廉廊、廉亭、廉栏、廉墙、廉路、廉石、廉政雕塑、廉政公益广告等一系列廉政文化景观,传统历史人文景观和教育基地。同时,我们要注意创新客家廉政文化的运作模式,促进廉
政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引入市场手段,大力发展客家特色的廉政文化旅游业等,做到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凸显客家文化魅力,让客家特色廉政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大的范围。
3、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突出客家特色廉政文化的大众性
廉政文化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没有政府的整体规划,没有统筹协调,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用统筹的理念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首先我们的政府应建立由纪委牵头,宣传部、农办、机关党工委、教育、民政、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文联等为成员单位的客家廉政文化建设协调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廉政文化建设。市纪委与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媒体及社区、企业都应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机制。其次我们要紧紧抓住提高客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廉政修养这个根本,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重视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廉政文艺创作,又积极开展各种廉政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工作手段和活动载体来提高廉政文化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为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的深具客家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在弘扬客家精神的同时,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渗透力、有效性。
第五篇:区域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映凤 15年前,我刚接任教研员工作。一次,我到最偏远的一个农村幼儿园调研。那个幼儿园地处山区,依附于小学,整个幼儿园只有一个班和一名教师。我的到来让这个质朴的农村教师又激动又惶恐,在交谈之中,她向我道出了心声:“你是第一位到我幼儿园来的教研员,我不知道什么是课程,也不知道有个‘《纲要》’,我就带着孩子唱歌跳舞讲故事,不让孩子闯祸。”听了这番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在回来的路上,我望着窗外连绵的山林陷入了沉思:农村,一个应该被重视的地方,农村的孩子,正面临不能再等待的成长之痛。在中国,最多的是农村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中的教师就像静待开放的山花,急需营养补给,亟待精心浇灌。而我能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做些什么呢?转眼,15年时光荏苒,我和这些农村教师行走在专业成长的探索之路上,有喜有忧,有花有果。
一、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被关注 任何一名教师都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多年来,我的足迹踏遍全区每所幼儿园,对500多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过问卷调查,每到一所幼儿园都会召开教师座谈会,经常和个别教师促膝谈心,曾专题访谈过16名农村幼儿园园长,进行非参与式教学观摩222次,收集并分析了教师备课记录、幼儿园工作计划、教研计划和教师培养计划等几百份资料。教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等基本情况,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选择、师幼交往、教育评价、家园合作、教研教改困难等专业发展现状,以及职业认同、职业期望及培训需求等方面。园长访谈内容涉及园本课程与教研、园长与教师培训、幼儿园发展规划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非参与式教学观摩主要包括新教师教学活动展示与考核、优质教学活动展示与教坛新秀评比、早期阅读活动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研讨、教学活动设计研讨与展示、良师展示与带徒展示、观点报告与名师示范等。据2013年9月统计数据,全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如下:一是教师队伍年轻化。29岁及以下的教师占83.8%,30—39岁的教师占12.2%;10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占83%,10~20年教龄的教师占16%。二是无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例大幅下降,但仍有19%的教师无教师资格证;转行转岗教师比例较高,占总数的45%。三是教师学历整体较低。38%的教师为大专学历,其中50%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56%的教师为中专学历,其中20%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6%的教师为本科学历,但都是其他专业毕业。四是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亟待提高。但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有上进心,渴望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渴望成长。
一、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能成长 为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甘做润物无声的及时雨,努力给予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教研支持。
(一)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可是,不良师德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时有耳闻,所以我们对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其职业道德。师德报告的引领、师德标兵的评比、“爱与责任”的演讲,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提高了对职业的认同度,明确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如,甬港片区与慈城片区的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师德职业培训;慈城镇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等电影以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等相关电视节目,还组织大家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等,为教师树立师德榜样;洪塘和庄桥片区的幼儿园则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活动等,他们邀请教研室主任进行“行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专题报告,请幼教教研员分享“今天,我怎样做教师”的相关理念和经验等,让教师明白怎样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二)规范教师教学常规 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转岗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设计了全区统一的“幼儿园备课本”,内容包括幼儿园一周活动安排、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区域活动安排、一日活动流程设置与目标要求、每周工作小结等。比如,对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做到:熟悉教学内容,能熟练讲述故事和弹唱歌曲;认真准备教具、学县;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有趣、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语言规范、简练;对幼儿的评价科学、多元等。同时,在每学年的开学初,我们要求各幼儿园教师按年龄段分别开展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研讨。分析幼儿年龄特点,规范教师备课要求:实施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初职教师规范性备课和经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积极探索教师备课与教研相结合模式:独立备课上课一同伴听课观察一教师自我反思一同伴支持互助一教师深入反思一修改教案一再次实践一形成新的经验,使备课成为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研究性工作。例如,慈城镇贝贝佳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走好备课的第一步——幼儿园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提升”。该幼儿园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存在“以‘本’为本,缺乏创新,重难点不明确,领域特质把握不准”等问题,于是,在我们指导下,该幼儿园从理论学习人手,以案例剖析为载体,开展了集体研讨、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一日活动组织能力 有一位农村幼儿园的老园长曾对我说:“我们幼儿园每年都有新教师,他们不知道要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不晓得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区里能不能出一个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供他们参照?”这位老园长反映了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真实情况。于是,我们组织区内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对全区农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并研制了《江北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先在各试点园试行,一学期后收集试点园的意见和建议,对《细则》进行了修改、完善,然后由区教育局发文推广应用。《细则》分别对各年龄段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和教育建议,包括“幼儿行为要求”“教师工作要求”“保育员工作要求”,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二、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有未来 如何让农村幼儿园教师不断开拓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怎样引领他们走向成熟、走向未来,我们作了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一)深度蹲点,分层研修 作为区幼教教研员,我每学期深度蹲点两所农村幼儿园,每园每月2天,与园长、教师座谈,预约教育观摩,开设示范讲座,参与教研。如,我曾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做过“做一个有品位、有能力的幼儿园教师”的讲座和“规范和优化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辅导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分层研修,如,针对农村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开展了“保教管理论坛”活动,针对一级教师开展了“保教案例演讲”活动,针对新教师开展了“教育教学小故事分享”活动。我们的分层研修还包括针对青年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研修”,针对成熟型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研修”“特长教师音乐教学的专题研修”等,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城乡联动,园际互助 为促进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及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我们利用区域中的示范幼儿园帮扶、辅导农村幼儿园,形成城市带农村、公办园带民办园、大园带小园等园际互助机制。有歌曲弹唱、早操创编、设计教学活动与评析等提升教师技能的辅导;有班级环境创设、充分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教玩具制作的联动展示和观摩学习。如甬港片区的江北实验幼儿园与怡江幼儿园围绕美术教学策略等主题举行园际联动教研展示活动,帮助教师们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我们还成立区“幼教协助组”,聘请优秀骨干教师为教研协助员,协助区教研员指导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教研工作,不断完善区(教研室)——片(辅导幼儿园教研组)——园(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从而推动了农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
(三)骨干引领,形成合力 为了更好地辅导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充分挖掘区域内的“草根专家”资源,将我区的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学科骨干等优秀教师组成“复合型专家团队”,每两年开展一届“良师带徒”活动,以“一带二,一带三”的师徒结对培养形式,每月开展一次辅导培训,具体活动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实践体验式、专家引领式、案例分析式、成长档案式等,至今已经开展了10多年。如,2012年暑期,“草根专家”们对全区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分别举办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的解读„‘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和有效性教学”等讲座。名师的示范与辅导,帮扶与结对,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近十年来,我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加,学历有了大幅提升,他们参加培训的机会增多了,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也有所上升,获各级教学论文、教学技能比赛奖项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有个专家说我们的研究选中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薄弱地带,我们的实践真实而朴素,切中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关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